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人教版语文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秋日的私语》作者:李华秋天,总是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在这样的季节里,每一处风景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每一片落叶都有它的故事。我漫步在这片金黄的世界里,脚下的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大地与天空之间的私语。远处,山峦层叠,色彩斑斓;近处,溪流潺潺,清澈见底。这一切的一切,都在诉说着秋的故事。记得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最喜欢的就是秋天。那时候,我们会一起到田野间奔跑,追逐着彼此的身影,在那广阔的天地间尽情嬉戏。而每当夕阳西下时,我们便围坐在一块大石头旁,听村里的老人讲述那些关于秋天的故事。那时的快乐是如此纯粹,以至于多年后回忆起来,心中依旧暖洋洋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秋天的感受也逐渐变得复杂起来。它不再仅仅是收获的季节,更是一段思考的时间。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静下心来,回顾过去一年里所经历的事情,计划着未来。也许是因为天气转凉的缘故吧,人们似乎变得更加敏感细腻起来,更加容易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今年的秋天特别不同寻常。因为疫情的关系,许多活动都被取消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但即便如此,大自然依然按照自己的节奏前进着,给予我们无尽的安慰和希望。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正如这美好的秋季一般,虽然短暂但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题目设置:1.文章开头提到“每一处风景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A.对自然美景的赞叹B.对生活变化的感慨C.对童年记忆的怀念D.对未来的憧憬2.根据文章内容,“我和小伙伴们”最喜爱秋天的原因是什么?(4分)A.可以欣赏美丽的秋景B.能够自由地玩耍C.听长辈讲故事D.享受丰收的乐趣3.成长之后,作者对秋天有了哪些新的理解?(6分)A.秋天只是个收获的季节B.秋天成为了一段反思过往展望未来的时间C.秋天让人心情低落D.秋天意味着结束4.本文最后一段提到了什么特殊背景?这段话想要传达给读者的主要信息是什么?(6分)A.疫情导致活动减少;强调人类面对挑战时应保持乐观B.自然界的不可预测性;鼓励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C.社会变革的影响;提醒大家要适应环境的变化D.季节更替的规律;说明时间流逝的重要性5.请结合全文,简述你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什么。(开放式问题,不计分数)此为模拟试题示例,实际考试题目可能有所不同。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阅读文章】《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的春眠,正好添了些诗意。树影婆娑地撒在河面上,树叶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的春眠,正好添了些诗意。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的春眠,正好添了些诗意。“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转角,有光从树梢间透了进来,形成了这静静的园子。阅读上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写,表现了作者淡淡的喜悦和忧伤。B.文章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荷塘月色的美丽。C.文章的描写手法细腻,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D.文章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文章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语境分析其作用。3.文章中“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语境分析其作用。4.文章中“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三、文言文阅读(20分)题目1.这段话出自哪一部经典?A.《大学》B.《孟子》C.《论语》D.《中庸》2.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忧虑的是什么?A.衣食无忧B.贫穷C.是否懂得道理D.是否能得到俸禄3.孔子在这段话中提到的“谋道”指的是什么?A.寻求财富B.追求真理与智慧C.寻找食物D.谋划生计4.下列哪一项不是孔子在这段话中的观点?A.君子不应过于忧虑衣食问题B.努力耕作一定能解决饥饿问题C.学习可以获得回报D.君子应该关心道德修养5.这段话主要反映了孔子什么样的思想?A.重物质轻精神B.重视道德修养高于物质追求C.强调个人奋斗的重要性D.提倡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四、古代诗歌阅读(第1题3分,第2题6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满江红岳飞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小题1】(5分)这首诗的开篇“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中,诗人通过哪些手法抒发了自己强烈的爱国情怀?【小题2】(5分)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现自己对敌人的愤恨和对国家的忠诚?请举例说明。五、名句名篇默写(6分)题目:请默写出苏轼《赤壁赋》中的名句:“月出于东山之上,_________。”六、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阅读材料】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电子阅读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学习知识的重要方式。然而,随着电子阅读的普及,纸质阅读却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困境。许多人认为,电子阅读可以随时随地查阅,方便快捷,而纸质阅读则显得繁琐。其实,这种观点并不全面。纸质阅读和电子阅读各有优劣,不能简单地将它们对立起来。(1)以下哪个说法最能概括文章的观点?A.电子阅读优于纸质阅读。B.纸质阅读优于电子阅读。C.电子阅读和纸质阅读各有优劣,不能简单对立。D.电子阅读是未来阅读的主要方式。【小题1】请简述电子阅读和纸质阅读的主要区别。【小题2】根据文章内容,你认为为什么会有许多人认为电子阅读优于纸质阅读?【小题3】请结合文章,谈谈你对纸质阅读的看法。七、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4题。【阅读材料】《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全诗仅二十字,却表达了诗人深夜在异乡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诗中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清冷的夜晚,明亮的月亮和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李白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感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3.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并说明它如何体现出李白的个人风格。(8分)14.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低头思故乡”这句话的理解。(7分)八、写作题(60分)题目:时光的回响要求:1.请以“时光的回响”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文章内容应结合个人经历或感悟,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思考。3.文章结构完整,语言流畅,有真情实感。2024-2025学年人教版语文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及解答参考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秋日的私语》作者:李华秋天,总是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在这样的季节里,每一处风景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每一片落叶都有它的故事。我漫步在这片金黄的世界里,脚下的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大地与天空之间的私语。远处,山峦层叠,色彩斑斓;近处,溪流潺潺,清澈见底。这一切的一切,都在诉说着秋的故事。记得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最喜欢的就是秋天。那时候,我们会一起到田野间奔跑,追逐着彼此的身影,在那广阔的天地间尽情嬉戏。而每当夕阳西下时,我们便围坐在一块大石头旁,听村里的老人讲述那些关于秋天的故事。那时的快乐是如此纯粹,以至于多年后回忆起来,心中依旧暖洋洋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秋天的感受也逐渐变得复杂起来。它不再仅仅是收获的季节,更是一段思考的时间。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静下心来,回顾过去一年里所经历的事情,计划着未来。也许是因为天气转凉的缘故吧,人们似乎变得更加敏感细腻起来,更加容易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今年的秋天特别不同寻常。因为疫情的关系,许多活动都被取消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但即便如此,大自然依然按照自己的节奏前进着,给予我们无尽的安慰和希望。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正如这美好的秋季一般,虽然短暂但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题目设置:1.文章开头提到“每一处风景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A.对自然美景的赞叹B.对生活变化的感慨C.对童年记忆的怀念D.对未来的憧憬答案:A2.根据文章内容,“我和小伙伴们”最喜爱秋天的原因是什么?(4分)A.可以欣赏美丽的秋景B.能够自由地玩耍C.听长辈讲故事D.享受丰收的乐趣答案:B3.成长之后,作者对秋天有了哪些新的理解?(6分)A.秋天只是个收获的季节B.秋天成为了一段反思过往展望未来的时间C.秋天让人心情低落D.秋天意味着结束答案:B4.本文最后一段提到了什么特殊背景?这段话想要传达给读者的主要信息是什么?(6分)A.疫情导致活动减少;强调人类面对挑战时应保持乐观B.自然界的不可预测性;鼓励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C.社会变革的影响;提醒大家要适应环境的变化D.季节更替的规律;说明时间流逝的重要性答案:A5.请结合全文,简述你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什么。(开放式问题,不计分数)此为模拟试题示例,实际考试题目可能有所不同。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阅读文章】《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的春眠,正好添了些诗意。树影婆娑地撒在河面上,树叶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的春眠,正好添了些诗意。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的春眠,正好添了些诗意。“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转角,有光从树梢间透了进来,形成了这静静的园子。阅读上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写,表现了作者淡淡的喜悦和忧伤。B.文章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荷塘月色的美丽。C.文章的描写手法细腻,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D.文章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答案:A2.文章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语境分析其作用。答案:比喻。作用: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月光的动态美,表现了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3.文章中“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语境分析其作用。答案:通感。作用:通过通感手法,将嗅觉与听觉结合起来,增强了文章的意境美,表现了荷塘月色的宁静与美好。4.文章中“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表达了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三、文言文阅读(20分)题目1.这段话出自哪一部经典?A.《大学》B.《孟子》C.《论语》D.《中庸》2.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忧虑的是什么?A.衣食无忧B.贫穷C.是否懂得道理D.是否能得到俸禄3.孔子在这段话中提到的“谋道”指的是什么?A.寻求财富B.追求真理与智慧C.寻找食物D.谋划生计4.下列哪一项不是孔子在这段话中的观点?A.君子不应过于忧虑衣食问题B.努力耕作一定能解决饥饿问题C.学习可以获得回报D.君子应该关心道德修养5.这段话主要反映了孔子什么样的思想?A.重物质轻精神B.重视道德修养高于物质追求C.强调个人奋斗的重要性D.提倡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参考答案1.C2.C3.B4.B5.B四、古代诗歌阅读(第1题3分,第2题6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满江红岳飞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小题1】(5分)这首诗的开篇“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中,诗人通过哪些手法抒发了自己强烈的爱国情怀?【小题2】(5分)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现自己对敌人的愤恨和对国家的忠诚?请举例说明。答案:【小题1】诗人在这句诗中通过以下手法抒发了自己强烈的爱国情怀:1.直接抒情:用“怒发冲冠”四个字,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怒火和爱国之情。2.比喻:用“凭阑处、潇潇雨歇”来形容自己的心境,表现了诗人身处逆境,但依然坚定爱国信念的豪情。【小题2】诗人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以下修辞手法来表现自己对敌人的愤恨和对国家的忠诚:1.对比:如“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通过对比自己功名与尘土、道路与云月的差距,表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为国家付出的决心。2.比喻:如“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用“驾长车”比喻自己的壮志,用“踏破贺兰山缺”来形容自己的决心和力量,表达了对敌人的愤恨和对国家的忠诚。3.顶针:如“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通过顶针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对敌人的愤恨和对国家的忠诚。五、名句名篇默写(6分)题目:请默写出苏轼《赤壁赋》中的名句:“月出于东山之上,_________。”答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解析:此句出自北宋著名文人苏轼所作的《前赤壁赋》,该文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游览赤壁后所作,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文中“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一句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月亮从东方山顶升起,在夜空中缓缓移动的情景。“徘徊”一词赋予月亮以人的动作特征,增强了画面感和艺术感染力;而“斗牛之间”则是指天空中北斗星和牵牛星之间的区域,进一步突显出夜晚宁静美丽的氛围。这句话不仅展示了苏轼卓越的艺术才华,也表达了他对宇宙间万物变化规律的深刻感悟。六、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阅读材料】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电子阅读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学习知识的重要方式。然而,随着电子阅读的普及,纸质阅读却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困境。许多人认为,电子阅读可以随时随地查阅,方便快捷,而纸质阅读则显得繁琐。其实,这种观点并不全面。纸质阅读和电子阅读各有优劣,不能简单地将它们对立起来。(1)以下哪个说法最能概括文章的观点?A.电子阅读优于纸质阅读。B.纸质阅读优于电子阅读。C.电子阅读和纸质阅读各有优劣,不能简单对立。D.电子阅读是未来阅读的主要方式。【小题1】请简述电子阅读和纸质阅读的主要区别。【小题2】根据文章内容,你认为为什么会有许多人认为电子阅读优于纸质阅读?【小题3】请结合文章,谈谈你对纸质阅读的看法。【答案】【小题1】C【小题2】许多人认为电子阅读优于纸质阅读,主要是因为电子阅读可以随时随地查阅,方便快捷,而纸质阅读则显得繁琐。【小题3】纸质阅读有其独特的优势,如可以更好地保护眼睛,有助于提高阅读专注力,同时纸质书籍具有收藏和传承价值。在电子阅读普及的今天,纸质阅读不应被完全边缘化,而应与电子阅读相辅相成,共同丰富人们的阅读生活。七、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4题。【阅读材料】《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全诗仅二十字,却表达了诗人深夜在异乡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诗中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清冷的夜晚,明亮的月亮和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李白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感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3.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并说明它如何体现出李白的个人风格。(8分)14.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低头思故乡”这句话的理解。(7分)参考答案13.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简约而不简单:虽然只有四句,但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晰的画面,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深夜的宁静和诗人的孤独;情景交融:明月、霜、故乡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使读者能体会到诗人的情感变化;情感真挚:诗人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没有过多修饰,显得真挚而感人;意境深远:尽管诗句简短,但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李白的个人风格在这首诗中也得到了充分展现:豪放不羁:即使是在思乡之时,李白仍然以一种豪迈的姿态去面对;自然流畅:诗句如行云流水般自然,体现了李白诗歌的自然美;深刻内涵:简短的诗句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感情,这正是李白诗歌的魅力所在。14.“低头思故乡”这句话表达了人在异乡时对家乡的怀念。结合我的生活经历,我认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家乡记忆,无论走到哪里,那份对故土的情感始终萦绕心头。当我们在外拼搏或是求学时,偶尔会因为生活的压力而感到疲惫,此时,家乡的记忆便成为心灵的慰藉。这种思念不仅仅是对地方的怀念,更是对童年时光、亲人朋友以及熟悉环境的一种深深眷恋。每个人心中都有那么一个地方,是我们灵魂的归宿,每当抬头看到那轮明月,低头之际,便不由得想起那个遥远而又亲切的地方——故乡。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上述答案的内容和深度,以符合具体考试的要求。八、写作题(60分)题目:时光的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 2025年护士考试综合评估题及答案
- 广西南宁市2025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 专属共有产权房代持变更及产权明晰合同
- 高级审计师考试备考资料的自我筛选试题及答案
- 资源整合无人机驾驶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推理案例分析课件
- 品牌策划面试技巧培训
- 建筑项目管理效率提升课件
- 高级审计师考试练习册试题及答案
- DL∕T 1713-2017 煤中钾、钠测定方法
- (正式版)JB∕T 14737-2024 铝合金深冷循环尺寸稳定化处理工艺规范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 合作收款合同范本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物理试卷附答案
- 2024年保安员证考试题库完整
- DL-T5190.1-2022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1部分:土建结构工程
- 教务管理系统调研报告
- 2024年上海市中考英语口语复习-交际应答
- 毕业论文-绞肉机的设计
- TD/T 1044-2014 生产项目土地复垦验收规程(正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