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三中六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1.(3分)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渲染(xuānxuàn)歼灭(jiānqiān)绷脸(bēngběng)山涧(jiānjiàn)蒙古(méngměng)参差(chācī)2.(6分)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1)女孩子们穿着缀满珍珠的yīshang。略带jūshù,在dìtǎn上,为大家舞蹈。(2)战士们开着tǎnkè车,以páishāndǎohǎi般的气势向敌人发起进攻,经过浴血fènzhàn,终于取得了胜利。3.(6分)请将《宿建德江》默写在下面的空格里,要求书写正确,行款整齐,布局合理。4.(2分)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草原》一文注重在写景中融入自己的感受,使描写更细致、更富有感情。 B.《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描写了西湖初春阴雨连绵不绝的景色。 C.《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词题。 D.根据姓名的拼写规则,“孙悟空”应写作“SunWukong”。5.(2分)阅读文章,要在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基础上,从所读的文章想开去。“从所读的文章想开去”要把握好的两个要点是A.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B.要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C.要能从课文的内容联想到更多。D.要活跃思想,激发创造力。6.(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年来,多种制作精美的公益广告,不断纷纷在电视里播出。 B.我生长在戏剧之家,豫剧对我一点儿也不陌生。 C.老师经常提醒我们:思想品德是立人之本,千万不能忽视。 D.有没有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是衡量一个优秀班级的标准之一。7.(8分)根据积累的知识填空。(1)李纲的“,不可以尺寸与人”的报国精神,陆游的“”的报国情怀,曹植的“,视死忽如归”的报国之志等,都体现了古人的家国情怀。(2)《狼牙山五壮士》按照“接受任务、痛击敌人、、、跳下悬崖”的顺序叙述了五位壮士的英雄壮举。(3)阅读时,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读完《丁香结》,我联想到了竹,它象征着,代表着一种的人生追求。8.(10分)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给句子加上标点符号,注意使用分号。ㅤㅤ打猎的讲究不少□雉鸡□野兔要白天打□叫打坡□野猪□狐□猩□熊和狼要夜里打□叫打猎。(2)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读句子,仿照写一写。示例: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3)示例: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仿写排比句)9.(5分)学校准备举办一次以“爱国”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完成下列问题。(1)针对这次演讲的主题,你拟定的演讲标题是:(2)演讲开头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开门见山、提出问题、引用故事”等,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为你的演讲开个头。(3)为了让自己的演讲更有说服力,你选择的一件有代表性的事例是:(要求:把事例简单地叙述一下)10.(14分)阅读。ㅤㅤ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1)请将文段补充完整。(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的句子。(3)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作者借助骏马和大牛的表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4)写法体悟:作者在描写草原时,在写景中融入了自己的感受,这样写的好处有(多选)A.把景色和感受融合起来写,情景交融,浑然一体。B.赋予景物以人的思想感情,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C.通过丰富的想象把景象写得具体可感,充满画面感,使人仿佛身临其境。D.通过情感的变化,移步换景,让读者更容易明确作者行动的路线。(5)这段话是围绕来写草原景色的。这使我联想到了诗句“天苍苍,,”所展现的画面。11.(12分)对比阅读。ㅤㅤ材料一一堆人正拼命地拥挤着,只见一只只白皙的手、古铜色的手、粗糙的手、柔软的手,本能地向前伸,本能地挥舞着,都希望抓住车门。一位胖大嫂肥而短的右脚刚踏上车阶,左脚便不停地往外蹬,她用力地扭动着肥胖的身躯,一双臃肿的大手拼命地抓住车门扶手。任凭她怎么努力,结果那屁股还是被车门狠狠地挤了一下,疼得她直叫“我的妈呀”。挤车可真是一场不同寻常的战斗呀!ㅤㅤ材料二晚上,我和妈妈一起去北京音乐厅听演奏会。到那里时,人很多,节目也挺丰富。有吹萨克斯管的,有小号合奏的。灯光暗了,演出者各就其位。他们用打击乐器合奏,每个人都很投入。一曲终了,掌声雷动。突然一束灯光射向大厅后方,大家都好奇地往后看。一位男乐手深情地用萨克斯管吹着《回家》,他很用心,头也随节拍而动。他走近了,我看到他的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但他毫不在意。观众们也被带动起来了,有的和着节拍拍手,有的闭上眼睛随着节拍晃头。人们沉醉其中。乐曲结束了,男乐手在灯光的投射下重返座位。人群中爆发出如潮般的掌声,还有人大喊:“再来一个!再来一个!”整个音乐厅洋溢着欢乐的气氛。(1)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运用了的写法来描写场面。描写分别是和两个场面。(2)材料一描写了和的表现,其中对的描写是“点”,对的描写是“面”。(3)材料二是围绕哪句话展开描写的?用“”划出来。材料中划“”的句子是对“”(点/面)的描写,具体详细写出了男乐手。(4)下面是材料二的原稿,比较两段文字,从写法的角度说说两者哪个更精彩,为什么?ㅤㅤ晚上,我和妈妈一起去北京音乐厅听演奏会。到那里时,人很多,节目也挺丰富。有吹萨克斯管的,有小号合奏的。我最喜欢一位男乐手吹奏的《回家》。好一派欢乐的气氛!12.(10分)填空题。(1)《童年》是作家的小说。故事的主人公在父亲病逝后,随母亲投奔外祖父。(2)《小英雄雨来》这本书写了在战争中,雨来不断成长,完成了多项重要任务,最终如愿参加了。13.(10分)判断题。(1)《童年》以孩子的视角来讲述故事,给这个充满伤痛的故事蒙上了一层天真烂漫的色彩。(2)《童年》中除了外祖母,还有脾气暴躁的“小茨冈”。(3)《童年》里还有献身科学的知识分子格里高利。(4)雨来为掩护交通员被鬼子抓住后机智逃脱。(5)《爱的教育》原名《心》。14.(30分)ㅤㅤ朗诵会、演讲比赛、文艺会演、运动会、元宵节看花灯、看望孤寡老人……这些校内外活动,你参加过哪些?选择一次活动写下来。写活动过程时,注意点面结合,把印象深刻的部分作为重点来写。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50字。
2024-2025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三中六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与运用。(39分)1.(3分)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渲染(xuānxuàn)xuàn歼灭(jiānqiān)jiān绷脸(bēngběng)běng山涧(jiānjiàn)jiàn蒙古(méngměng)měng参差(chācī)cī【解答】绷:读“bēng”时意思有拉紧;勉强支撑;(物体)因拉得过紧而猛然弹起;指绷子。读“běng”时意思有面部肌肉张紧,表情严肃;用力支撑。读“bèng”时意思有裂;副词。表示程度深。故“绷脸”的“绷”应读“běng”。蒙:读“méng”是时,意为“朦胧”的“蒙”。读“mēng”时,意为欺哄。读“měng”时,意为蒙古族。故“蒙古”的“蒙”读作“měng”。差:读“chā”失当;错误。读“chāi”派遣。读“cī”不一致,不整齐。故“参差”的“差”读“cī”。故答案为:xuànjiānběngjiànměngcī2.(6分)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1)女孩子们穿着缀满珍珠的yīshang衣裳。略带jūshù拘束,在dìtǎn地毯上,为大家舞蹈。(2)战士们开着tǎnkè坦克车,以páishāndǎohǎi排山倒海般的气势向敌人发起进攻,经过浴血fènzhàn奋战,终于取得了胜利。【解答】故答案为:(1)衣裳拘束地毯;(2)坦克排山倒海奋战。3.(6分)请将《宿建德江》默写在下面的空格里,要求书写正确,行款整齐,布局合理。【解答】唐代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故答案为:二、精挑细选。(每小题2分,6分)4.(2分)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草原》一文注重在写景中融入自己的感受,使描写更细致、更富有感情。 B.《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描写了西湖初春阴雨连绵不绝的景色。 C.《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词题。 D.根据姓名的拼写规则,“孙悟空”应写作“SunWukong”。【解答】A、C、D正确。B.有误,《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宋朝诗人苏轼的一首诗。这首诗是描写夏天时西湖上下雨时的景色,不是描写西湖初春阴雨连绵不绝的景色。故选:B。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2分)5.(2分)阅读文章,要在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基础上,从所读的文章想开去。“从所读的文章想开去”要把握好的两个要点是ACA.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B.要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C.要能从课文的内容联想到更多。D.要活跃思想,激发创造力。【解答】阅读文章,要在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基础上,从所读的文章想开去,要把握好的两个要点:1.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2.从课文的内容联想到更多。故答案为:AC四、选择题(共1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分)6.(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年来,多种制作精美的公益广告,不断纷纷在电视里播出。 B.我生长在戏剧之家,豫剧对我一点儿也不陌生。 C.老师经常提醒我们:思想品德是立人之本,千万不能忽视。 D.有没有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是衡量一个优秀班级的标准之一。【解答】A.有误,“不断”与“纷纷”重复,删去其一;B.有误,语序不当,“豫剧对我”改为“我对豫剧”;C.正确;D.有误,两面对一面,将“有没有”删去。故选:C。五、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3分)7.(8分)根据积累的知识填空。(1)李纲的“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的报国精神,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报国情怀,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报国之志等,都体现了古人的家国情怀。(2)《狼牙山五壮士》按照“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的顺序叙述了五位壮士的英雄壮举。(3)阅读时,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读完《丁香结》,我联想到了竹,它象征着正直、虚心,代表着一种高风亮节的人生追求。【解答】(1)“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是李纲的名句,意思:祖先留给我们的土地,应当拼死捍卫,不能让人分毫。“位卑未敢忘忧国”是陆游的名言,意思是:即使一个人的职位或社会地位较低微,他或她也不应该忘记去关心和忧虑国家的事务“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是曹植的名句,意思:抱着为国家为正义而死的决心奔赴国难,把死亡看得就像回家一样。表现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和崇高思想。(2)《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转移,奋勇抗击日寇,最后跳崖牺牲的感人故事,表现了五壮士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文章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作者写了如下一些情节:接受任务;诱敌上山,痛击敌人;把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等。(3)竹子空心,象征着虚怀若谷的品格;其枝弯而不折,是柔中有刚的做人原则;其根深埋于地下,是甘于寂寞的品质;其叶四季常青,代表坚贞不屈的气节。正直、虚心高风亮节故答案为:(1)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位卑未敢忘忧国捐躯赴国难;(2)引上绝路顶峰歼敌;(3)正直、虚心高风亮节。8.(10分)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给句子加上标点符号,注意使用分号。ㅤㅤ打猎的讲究不少□雉鸡□野兔要白天打□叫打坡□野猪□狐□猩□熊和狼要夜里打□叫打猎。(2)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读句子,仿照写一写。示例: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妈妈不停地催促:“赶快起床吧,再不起来就迟到了!”(3)示例: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仿写排比句)乡村的夜晚是那么神秘,那么美好,那么安静。【解答】(1)句子间的一般停顿用逗号,并列词语间用顿号,起到解释说明的时候要用冒号,如:打猎的讲究不少:雉鸡、野兔要白天打,叫打坡;野猪、狐、猩、熊和狼要夜里打,叫打猎。(2)例句写人物说话时,不用“说”来表达,仿写时注意。(3)例句是排比句,仿写时注意。故答案为:(1)打猎的讲究不少:雉鸡、野兔要白天打,叫打坡;野猪、狐、猩、熊和狼要夜里打,叫打猎。(2)妈妈不停地催促:“赶快起床吧,再不起来就迟到了!”(3)乡村的夜晚是那么神秘,那么美好,那么安静。9.(5分)学校准备举办一次以“爱国”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完成下列问题。(1)针对这次演讲的主题,你拟定的演讲标题是:《少年强则国强》(2)演讲开头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开门见山、提出问题、引用故事”等,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为你的演讲开个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3)为了让自己的演讲更有说服力,你选择的一件有代表性的事例是:周恩来总理在少年时期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他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要求:把事例简单地叙述一下)【解答】(1)(2)(3)结合自己平时学习积累作答即可。故答案为:(1)《少年强则国强》;(2)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3)周恩来总理在少年时期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他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三、阅读空间。(共26分)10.(14分)阅读。ㅤㅤ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1)请将文段补充完整。(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的句子。(3)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作者借助骏马和大牛的表现,来表达自己对草原的热爱的情感。(4)写法体悟:作者在描写草原时,在写景中融入了自己的感受,这样写的好处有ABC(多选)A.把景色和感受融合起来写,情景交融,浑然一体。B.赋予景物以人的思想感情,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C.通过丰富的想象把景象写得具体可感,充满画面感,使人仿佛身临其境。D.通过情感的变化,移步换景,让读者更容易明确作者行动的路线。(5)这段话是围绕“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来写草原景色的。这使我联想到了诗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所展现的画面。【解答】(1)考查补充句子。结合原文背诵填空即可。(2)考查句子理解与赏析。画线的句子: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句中,“无边的绿毯”指广阔的草原,“白色的大花”指羊群。比喻,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3)考查了学生对句子的理解。结合上下文理解可知,“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这句话中,作者借助骏马和大牛的表现,表达了自己对草原的热爱和内心的喜悦之情。(4)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理解。“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是写景,“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是看了美丽的景色后人的感受,这是情景交融,把作者第一次见到草原时的惊喜、赞叹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文中描写了草原的色同时写出作者的感受,这种写法为情景交融,这样写的好处就是景中含情,赋情于景,情与景浑然一体,使文章内容丰富,情感强烈。“通过情感的变化,移步换景,让读者更容易明确作者行动的路线。”与“情景交融”无关。故选ABC。(5)考查中心句。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就是“中心句”。阅读片段可知,作者围绕“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来写草原景色的。这样的画面让人联想到了《敕勒川》中的诗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故答案为:(1)柔美翠色欲流久立四望无限乐趣;(2)运用比喻的手法。“无边的绿毯”指广阔的草原,“白色的大花”指羊群。(3)对草原的热爱;(4)ABC;(5)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11.(12分)对比阅读。ㅤㅤ材料一一堆人正拼命地拥挤着,只见一只只白皙的手、古铜色的手、粗糙的手、柔软的手,本能地向前伸,本能地挥舞着,都希望抓住车门。一位胖大嫂肥而短的右脚刚踏上车阶,左脚便不停地往外蹬,她用力地扭动着肥胖的身躯,一双臃肿的大手拼命地抓住车门扶手。任凭她怎么努力,结果那屁股还是被车门狠狠地挤了一下,疼得她直叫“我的妈呀”。挤车可真是一场不同寻常的战斗呀!ㅤㅤ材料二晚上,我和妈妈一起去北京音乐厅听演奏会。到那里时,人很多,节目也挺丰富。有吹萨克斯管的,有小号合奏的。灯光暗了,演出者各就其位。他们用打击乐器合奏,每个人都很投入。一曲终了,掌声雷动。突然一束灯光射向大厅后方,大家都好奇地往后看。一位男乐手深情地用萨克斯管吹着《回家》,他很用心,头也随节拍而动。他走近了,我看到他的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但他毫不在意。观众们也被带动起来了,有的和着节拍拍手,有的闭上眼睛随着节拍晃头。人们沉醉其中。乐曲结束了,男乐手在灯光的投射下重返座位。人群中爆发出如潮般的掌声,还有人大喊:“再来一个!再来一个!”整个音乐厅洋溢着欢乐的气氛。(1)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来描写场面。描写分别是挤车和听演奏会两个场面。(2)材料一描写了一堆人和胖大嫂的表现,其中对胖大嫂的描写是“点”,对一堆人的描写是“面”。(3)材料二是围绕哪句话展开描写的?用“”划出来。材料中划“”的句子是对“点”(点/面)的描写,具体详细写出了男乐手演奏的投入。(4)下面是材料二的原稿,比较两段文字,从写法的角度说说两者哪个更精彩,为什么?ㅤㅤ晚上,我和妈妈一起去北京音乐厅听演奏会。到那里时,人很多,节目也挺丰富。有吹萨克斯管的,有小号合奏的。我最喜欢一位男乐手吹奏的《回家》。好一派欢乐的气氛!【解答】(1)考查片段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材料一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来描写场面,写了一堆人挤车的场景。对“胖大嫂”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对众人进行了概括性的描写。材料二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来描写场面,写了我和妈妈听演奏会的场面。先总写人多,节目多,演出者很投入,这是“面”的描写;再具体写一个男乐手的演奏,这是“点”的描写,突出了演奏者很投入。(2)考查描写手法的运用。点面结合,指的就是详写和略写的相结合。所谓“点”,指的是对某个事物或多个事物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多个事物的概括描写。片段(一)主要描写了胖大嫂的表现,“一位胖大嫂粗而短的右腿刚踏上车阶,左脚便不停地往外蹬,她使出吃奶的劲儿用力的扭动着肥胖的身躯,一双臃肿的大手拼命的抓住车门扶手。任凭她怎么努力,结果那屁股还是被车门狠狠地挤压了一下,疼的她直叫‘我的妈呀!’”对胖大嫂挤车的表现进行了详细的描写,这是“点”的描写。“一堆人正拼命地拥挤着。只见一只只白皙的手、古铜色的手、粗糙的手、柔软的手从,本能地向前伸。本能地挥舞着,都希望抓住车门。”概括的写了众人挤车的表现,这是“面”的描写。(3)考查查找关键句子及描写手法的运用。片段(二)主要描写了“我”和妈妈听演奏会的场面,是围绕“到那里时,人很多,节目也挺丰富。”这句话来写的。“有吹萨克斯的,有小号合奏的。灯光暗了,演出者各就各位。他们用打击乐器合奏,每个人都很投入。”写了演奏会的节目挺丰富。“观众们也被带动起来了,和着节拍拍手,闭上眼睛随着节拍晃头。人们沉醉其中。乐曲结束了,男乐手在灯光的投射下重返座位。人群中爆发出如潮的掌声”体现了听演奏会的人很多。“二位男乐手深情的演奏萨克斯曲《回家》,他很用心,头也随着节拍摇动,他走近了,我看见他的额头上细密的汗珠,但他毫不在意。”这句话具体的描写了男乐手的演奏,这是“点”的描写,是为了突出演奏者很投入,很用心。(4)本题考查评价鉴赏的能力。完成本题首先要反复读两段文字,反复进行对比;其次要从选文的写法——点面结合的角度进行分析;最后结合选文主题和人物形象阐述理由。故答案为:(1)点面结合挤车听演奏会;(2)一堆人胖大嫂胖大嫂一堆人;(3)到那里时,人很多,节目也挺丰富。点演奏的投入;(4)修改稿更精彩。原稿只是简单地陈述了听演奏会的过程和自己的感受。而修改稿做到了两点,一是“面”的描写比较丰富,对观众(包括“我”)的描写,衬托出了演奏会的精彩;二是“点”的描写具体,对男乐手的细节描写,直接突出了演奏会的精彩。四、快乐读书吧。(20分)12.(10分)填空题。(1)《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小说。故事的主人公在父亲病逝后,随母亲投奔外祖父。(2)《小英雄雨来》这本书写了在抗日战争中,雨来不断成长,完成了多项重要任务,最终如愿参加了八路军。【解答】(1)《童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施工安全评估的工具与方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电动汽车供应商选择标准试题及答案
- 大学物理学习中常见的难题试题及答案
- 农产品电商的智能化管理策略试题及答案
- 农产品电商战略制定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4-2025公司员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答案完美版
- 2025年电动汽车的环保技术研究试题及答案
- 2025企业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参考答案(达标题)
- 2025年农村经济管理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贸易结算与风险管理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玻尿酸市场前景预判及未来消费规模调研报告
- 耐药菌耐药性监测策略-全面剖析
- 2025年中国陈皮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农艺师考试考试形式试题及答案
- 老年综合评估技术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 初中语文第23课《“蛟龙”探海》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电工技术基础 教案全套 欧小东 第1-10章 直流电路的基础知识-过渡过程
- 汽车销售礼仪与沟通技巧考核试卷
- 遗体转运协议书范本
- 挖矿委托协议书范本
- 高考阅读七选五10篇 高考真题汇编(答案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