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化学注意事项:1.化学试卷共两大题17小题,满分40分。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雪糕融化 B.光合作用C.电灯泡通电发光 D.晾晒衣服2.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猜想”,猜想是依据已有知识、经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假设。下列对“影响食物腐败快慢的因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A.温度高低 B.氧气含量 C.食物多少 D.食物种类3.下列有关仪器连接的描述错误的是A.橡胶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B.玻璃导管口用水润湿后慢慢转动着塞进橡胶塞C.把试管放在桌子上,然后用力塞上塞子D.玻璃导管口沾水后稍稍用力插入胶皮管4.在实际生活中,有时需要用到一些保护气。如焊接金属时,为了隔绝空气,能用作保护气的一组是A.氮气、氩气 B.氧气、二氧化碳 C.氧气、氮气 D.氧气、氩气5.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6.取甲、乙两份质量和浓度均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向甲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氧气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B.甲、乙两份溶液最终生成氧气质量相同C.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D.a线表示甲溶液生成氧气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7.2022年北京冬奥会取得圆满成功,下列做法从微观角度解析不合理的是A.开幕式舞台上人造云雾——干冰升华,分子间隔发生改变,吸收热量B.奥运村中喷射消毒液消毒——分子在不断运动,消毒液扩散C.运动场上用水制人造冰——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水变成固体D.加天然气的公交车出行——天然气燃烧,分子种类发生改变8.不久前,某国决定将核废水排放入海引发国际争论。核废水中含有氚、锶、铯等放射性元素。已知氚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2.下列关于氚、氢两种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不同种元素 B.都有中子,但数目不同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D.相对原子质量相同9.2021年赛过黄金价格的贵金属铑的人民币标价,曾是黄金价格的10倍、铂金的19倍。铑被使用在汽车催化转化器的多孔陶瓷结构中,用来帮助氮氧化物分解成无害的氧气和氮气。根据如图,下列有关铑的说法正确的是A.铑是第五周期元素 B.核内中子数为45C.铑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D.铑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02.9g10.2023年3月5日,李克强在工作报告中强调,政府始终坚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以下措施或做法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A.生活垃圾焚烧处理 B.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C.稳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保障粮食增产11.水是人类的宝贵自然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把硬水煮沸包含了化学变化B.部分结冰的蒸馏水属于混合物C.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D.硬水中有较多含钙的矿物质,可以多喝硬水补钙12.X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a,它的阳离子与Y元素的阴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Y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A. B. C.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13.巧克力是以可可浆和可可脂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种甜食。图1就是某巧克力部分营养成分,它不但口感细腻甜美,而且还具有一股浓郁的香气。巧克力可以直接食用,也可被用来制作蛋糕、冰激凌等。在浪漫的情人节,它更是表达爱情少不了的主角。可可豆是制作巧克力的主原料,含水、单宁、可可脂等物质。制作巧克力时,可可豆发酵过程中减少了单宁的含量,从而降低了可可的苦味,同时生成二氧化碳、醋酸等物质。再通过精炼,让巧克力拥有滑顺的口感,通过去酸使巧克力透出清香,回火铸型后得到成型的巧克力。可可脂是一种主要由三种脂肪酸构成的脂肪,熔点在34~36℃,恰好低于口腔温度,但高于体表(手掌)温度。几种固体脂的融化曲线如图2所示。巧克力含有丰富的多源苯酚复合物,是防止心脏病的天然卫士。巧克力中的糖分还能起到缓解压力,消除抑郁情绪的作用。巧克力由于可可脂的特性,在夏天,表面会形成白色晶状物,类似白霜,影响观感,并不影响巧克力的质量,可放心食用。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巧克力能防止心脏病是因为巧克力中含有丰富的。(2)可可豆发酵的过程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3)根据图2可知,10℃时固体脂指数最小的是。(4)解释巧克力“只融在口,不融在手”这句广告词中蕴含的科学原理。(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A.心脏病患者可适当食用巧克力B.巧克力中因含有单宁等物质使其略带苦味C.巧克力在口中能瞬间融化是因为其固体脂指数随温度变化大14.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是,②是。(2)如果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装置是(填字母),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3)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反应制取氧气时,选择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但是该装置还存在的缺点。15.下图是工业上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请回答以下问题:(1)从如图可知,工业制取氧气是分离液态空气的方式得到,其过程中发生变化(填“物理”或“化学”),从流程中可以看出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填“高”或“低”);因此,空气在分类上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下列属于氮气用途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A.食品包装填充气 B.支持燃烧 C.作火箭的燃料(3)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氧气和空气都能支持燃烧”的原因是。(4)用可以区分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16.碘酸钾(KIO3)常温下为一种白色固体,可溶于水,常作为补碘剂被添加到食盐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探究其性质。【进行实验1】用如图装置完成实验,探究KIO3的热稳定性。记录如下:序号1-11-2装置
现象加热较长时间后,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解释与结论】(1)实验1-1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2)实验1-1结束时,应进行的操作顺序是先,后。(3)由1-2中现象说明,实验1-1中收集到的气体是。(4)由实验1可知,KIO3受热(填“能”或“不能”)分解。【进行实验2】按下表数据,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KIO3与维生素C的反应及其影响因素,记录如下表。(已知:)【查阅资料】淀粉溶液遇I2变为蓝色,遇KIO3、推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醋酸(化学式为C2H4O2)不变色。装置序号溶液中溶质的质量/g实验现象KIO3维生素C
2-10.10.1溶液立即由无色变为蓝色2-20.0050.005溶液逐渐由无色变为蓝色2-30.00250.0025一段时间后溶液无明显变化,再滴入5滴稀醋酸后,溶液逐渐变为浅蓝色【解释与结论】(5)实验2-1中,KIO3溶液与维生素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相等”或“不相等”)。(6)对比实验2-1、2-2,可探究的影响KIO3与维生素C反应的因素是。(7)由上述实验得到结论“KIO3能与维生素C反应生成I2”,实验证据是。【反思与评价】(8)甲同学由实验2-3得出结论:醋酸会促进KIO3与维生素C的反应;乙同学认为不严谨,理由是。17.已知水通电的过程中会生成氧气,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所电解水的质量的8/9,现电解72克水,则生成的氧气多少克?若这些氧气全部来自于空气,则需要空气多少升?(请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已知氧气的密度为1.42g/L,计算时氧气的体积按照空气总体积的1/5计算,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B【详解】A、雪糕融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C、电灯泡通电发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晾晒衣物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B。2.C【详解】根据生活经验温度高食物易腐败,温度低食物不易腐败,影响食物腐败快慢的因素与温度有关,故A不符合题意;在食品包装袋中充氮气可以保存食品,食品在空气中易腐败,影响食物腐败快慢的因素与氧气含量有关,故B不符合题意;在生活中我们知道一些食物易腐败,有些食物不易腐败,影响食物腐败快慢的因素与食物种类有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3.C【详解】A、橡胶塞旋进容器口不易导致玻璃仪器破损,故A正确;B、玻璃导管沾水起到了润滑作用,故B正确;C、直接压入容易压破容器,故C错误;D、玻璃导管沾水后旋进橡皮塞孔中,沾水起到润滑作用,故D正确。故选C。4.A【详解】A、氮气和氩气化学性质比较稳定,能用作保护气,符合题意;B、氧气具有助燃性,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不能作保护气,二氧化碳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能作保护气,不符合题意;C、氧气具有助燃性,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不能作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不符合题意;D、氧气具有助燃性,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不能作保护气,氩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不符合题意;故选A。5.B【详解】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故选项说法错误;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6.A【详解】A、甲中加入了二氧化锰,分解的速率加快,但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也可以减慢,故选项说法不正确;B、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故甲、乙两份等质量且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C、在此反应中,二氧化锰充当了催化剂,其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均不改变,故选项说法正确;D、由图像可知,反应过程中,甲溶液产生O2的速率比乙溶液的快,则a线表示甲溶液生成氧气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7.C【详解】A、开幕式舞台上人造云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分子间隔发生改变,吸收热量,故A解析含量;B、奥运村中喷射消毒液消毒,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使消毒液扩散,故B解析含量;C、运动场上用水制人造冰,温度降低,但分子仍是在不断地运动,故C解析不合理;D、加天然气的公交车出行,天然气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分子种类发生改变,故D解析含量;故选:C。8.C【详解】A、氚原子和氢原子质子数都为1,属于同种元素,A错误。B、氢原子没有中子,氚原子中子数为2,B错误。C、氚原子和氢原子质子数都为1,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也为1,C正确。D、氢原子相对原子质量1,氚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2相对原子质量1+2=3,不相同,D错误。故选:C。9.A【详解】A.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周期数一致,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铑原子的核外有五个电子层,因此铑是第五周期元素,故A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可知,单元格中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汉字下面的数值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又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所以中子数=102.9-45=57.9≈58,铑原子核内中子数为58,故B错误;C.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铑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所以铑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故C错误;D.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通常省略不写,不是“g”,故D错误。故选:A。10.D【详解】A、生活垃圾焚烧处理,会产生大量烟尘和污染物,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故A不符合题意;B、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故B不符合题意;C、稳步推进节能减碳工作,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故C符合题意;D、使用化肥农药虽然能保障粮食增产,但是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造成水体污染、土壤污染,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1.A【详解】A、煮沸的过程中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变为沉淀,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说法正确;B、部分结冰的蒸馏水中只含有水,属于纯净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则保持水化学性质的为水分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过多食用硬水对身体不好,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12.C【详解】设元素Y的核内质子数为b,由题意可知,因为X的核电荷数为a,它的阳离子为,所以它的阳离子中带有个电子;而阴离子与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即核外电子数相同;所以,即,故选C。13.(1)多源苯酚复合物(2)化学(3)奶油(4)巧克力中的可可脂的熔点低于口腔温度,但高于体表温度(5)ABC【详解】(1)根据文章内容:巧克力含有丰富的多源苯酚复合物,是防止心脏病的天然卫士,故填:多源苯酚复合物。(2)根据文章内容,可可豆发酵的过程生成二氧化碳、醋酸等物质,可可豆发酵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可可豆发酵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故填:化学。(3)根据图2可知,10℃时固体脂指数最小的是奶油,故填:奶油。(4)由文字内容可知,巧克力中的可可脂的熔点在34~36℃,恰好低于口腔温度(人正常体温为37℃),但高于体表(手掌)温度,所以巧克力“只融在口,不融在手”。故填:巧克力中的可可脂的熔点低于口腔温度,但高于体表温度。(5)A.由“巧克力含有丰富的多源苯酚复合物,是防止心脏病的天然卫士”可知,心脏病患者可适当食用巧克力,故A正确;B.由“可可豆发酵过程中减少了单宁的含量,从而降低了可可的苦味”可知,巧克力中因含有单宁等物质使其略带苦味,故B正确;C.由图2可知,可可脂在温度大于20℃时其固体指数随温度变化大,所以巧克力在口中能瞬间融化,故C正确。故选:ABC。14.(1)酒精灯集气瓶(2)BE##EB(3)试管口缺少一团棉花【详解】(1)①为酒精灯,②为集气瓶;(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该反应为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可选择B,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排空气法纯净,氧气不易溶于水,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E排水法收集,故可选用的装置是BE;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3)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反应制取氧气时,选择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但是该装置试管口缺少一团棉花,可以防止加热时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堵塞导管。15.(1)物理低混合物(2)A(3)都含有氧分子(4)燃着的木条【详解】(1)分离液态空气利用的是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最先蒸发出的是沸点低的物质,所以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低;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2)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作食品包装填充气,故A正确;B、氮气不支持燃烧,故B错误;C、氮气不能燃烧,不能作燃料,故C错误;故选A。(3)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空气中含有氧气,也存在氧分子,氧分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所以氧气和空气都能支持燃烧。(4)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空气中,木条正常燃烧;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氧气中,木条燃烧更旺;将燃着的木条伸入二氧化碳中,木条熄灭,故可用燃着的木条区分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16.(1)防止冷凝水倒流,造成试管炸裂(2)将导管移出水面熄灭酒精灯(3)氧气##O2(4)能(5)相等(6)反应物浓度(7)淀粉溶液遇KIO3、维生素C不变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入股宠物店合同范例
- 产品监制合同范例
- 上海住房合租合同范例
- 公司往来合同范例
- 低价出售金属合同样本
- 供价合同范例
- 会展项目合同范例
- 个人组团旅游合同范例
- 高端制造业仓库管理员工派遣合作合同
- 直播平台与艺术家合作内容创作合同
- 2025-2030中国数据中心(IDC)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海鲜餐饮加盟合同协议
- 2025年度农业保险合同
- 2025年九江市第一批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留置看护队员【68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中国邮政集团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语文】第23课《“蛟龙”探海》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大部分分校:地域文化形考任务一-国开(CQ)-国开期末复习资料
- 走进泰国-课件
- KPMG_SOX_法案内部控制矩阵培训资料(powerpoint 39页)
- 小学心理活动课我是集体中的一员
- (完整版)Brownbear绘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