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用元素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
Na23
Mg24
Ag108
S32
K39第Ⅰ卷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25℃时NaCO3溶液的相关事实,能够证明H2CO3为弱酸的是A.溶液中存在CO32B.溶液中c(H+)·c(OH)=1014C.与等物质的量的NaOH恰好中和D.溶液中c(Na+)>c(CO32)2.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B.C.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氟氯代烷具有性质稳定、无毒、易发挥、易液化且不易燃烧等特性,而被广泛用作制冷剂、灭火剂、溶剂等,值得推广使用。B.苯、甲苯、二甲苯等是基本的有机原料,可以通过石油的催化重整获得C.纯甲醛俗称福尔马林,可以用来浸泡海鲜产品,以防止产品变质D.查酒驾是利用K2Cr2O7可被乙醇氧化为Cr3+而使溶液颜色发生变化4.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丙烯的电子式为:B.二乙酸乙二酯的结构简式为: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的离子方程式为:D.甲醛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HO+2Ag(NH3)2OHHCOONH4+2Ag↓+3NH3+H2O5.下列化合物的性质的排列次序不正确的是a.CH2(OH)CH2CH2OHb.CH3CH2CH2OHc.HCOOCH2CHd.CH2(OH)CH(OH)CH2OHA.沸点:
d>a>c>bB.沸点:d>a>b>cC.密度:d>a>
c>bD.在水中溶解度:d>a>b>c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H+):c(OH)=1:102的溶液中K+、Ba2+、ClO、CO32一定能大量存在B.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①H2CO3②Na2CO3③NaHCO3④(NH4)2CO3中c(CO32)的大小关系为:②>④>③>①C.室温下,水电离出来的c(H+)=
1013mol/L的溶液中K+、Cl、NO3、I一定能大量存在D.用酒精灯加热蒸干FeCl3、Na2SO3、MgSO4溶液,均不能得到溶液中的原溶质7.已知:CO(g)+H2O(g)CO2(g)+H2(g)△H=41kJ/mol,相同温度下,在体积相同的两个恒温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发生反应。相关数据如下:容器编号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达平衡过程体系能量的变化COH2OCO2H2①1400放出热量:32.8kJ②0014热量变化:Q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容器①中反应达平衡时,CO
的转化率为80%B.容器①中的平衡常数等于容器②中平衡常数C.Q=32.8D.容器①中CO
反应速率等于H2O的反应速率8.由于双键上的氢原子很难发生取代反应,故2氯1,3
丁二烯(
)不能通过1,3丁二烯直接与氯气反应制得。2氧1,3丁二烯的逆合成分析过程为:则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逆合成过程中②、④的反应类型均为消去反应B.上述逆合成过程中,③的反应条件为NaOH的醇溶液、加热C.上述五种物质中只有一种物质所有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内D.上述逆合成途径中有2种物质有顺反异构9.只用括号内指定试剂不能鉴别的一组试剂是A.乙酸、乙醇、乙醛、乙酸乙酯(新制Cu(OH)2悬浊液)B.苯、甲苯、甲醛溶液、苯酚溶液(酸性KMnO4溶液)C.甲苯、1已烯、溴苯、乙酸(溴水)D.、溶液、NaHCO3溶液
、乙醇钠溶液(盐酸)10.某药物中间体的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确的是A.对苯二酚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B.1mol该中间体最多可与12mol
H2
反应C.2,5二羟基苯乙酮能发生加成、水解、缩聚反应D.该中间体1mol
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可消耗7molNaOH11.用下列实验方案及所选玻璃容器就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所选玻璃仪器A检验乙醛中的醛基向2ml
的10%NaOH溶液中滴加5滴2%CuSO4、溶液振荡混合后,再加入几滴乙醛,加热试管、胶头滴管、酒精灯B检验甲苯中是否含有苯酚向混合溶液中加入酸性KMnO4
溶液试管、胶头滴管C证明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将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到170℃,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酒精灯、圆底烧瓶、导管、试管D分离乙醇、苯酚向混合物向混合物加入NaOH溶液,混合后振荡,然后静置分液分液漏斗、烧杯12.有关如图所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既可以与Br2
的CCl4
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在光照下与Br2
发生取代反应B.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
既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
气体D.该化合物与足量NaOH反应可生成化学式为C16H17O7Na3的化合物13.某有机物有多种同分异物体,其中能与NOH溶液反应且苯环上有二个取代基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A.6种B.9种C.12
种D.15种14.t℃时,卤化银(AgX,X=Cl,Br)的2条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AgCl,AgBr
的Ksp依次减小,且p(Ag+)=lgc(Ag+),P(X)=lgc(X),利用pX(X=Cl,Br)pAg的坐标系可表示出AgX
的溶度积与溶液中的c(Ag+)和c(X)的相互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时,c点可表示AgCl的不饱和溶液B.B线表示的是AgBrC.取a、b两点处溶液等体积混合,维持t℃不变,混合溶液中一定无白色沉淀生成D.在t℃时,AgCl(s)+Br(aq)AgBr(s)+Cl(aq)平衡常数K≈10415.用CO
合成甲醇的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
△H<0,按照相同的物质的量投料,测得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T1>T2>T3B.正反应速率:v(a)>v(c),v(b)>v(d)C.平衡常数:K(a)>K(c)>K(b)>K(d)D.平均摩尔质量:M(a)>M(c),M(b)>M(d)16.常温下,向100mL
溶有0.1molCl2的氯水中滴加0.2mol/L
的NaOH
溶液,得到溶液pH
随所加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图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点有c(H+)=c(ClO)+c(Cl)B.若x=100,b
点对应溶液中:c(OH)>c(H+),可用pH
试纸测定其pHC.若y=200,c
点对应溶液中:c(OH)c(H+)=2c(Cl)+c(HClO)D.b~c
段,随NaOH溶液的滴入,逐渐增大第Ⅱ卷二、填空题(共四题,共52分)17.(18
分)(1)
请写出泡沫灭火器(硫酸铝和碳酸氢钠溶液)
灭火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
常温下若溶液由pH=3的HA溶液V1mL
与pH=11的NaOH溶液V2mL混合而得正确的有。A.若混合后溶液呈中性:c(H+)+c(OH)=2×107mol/LB.若V1=V2,混合后溶液pH一定等于7C.若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则V1一定大于V2D.若混合后溶液呈碱性,则V1一定小于V2(3)
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五种溶液的pH如表所示:溶质
CH3COONa
NaHCO3
Na2CO3NaClONaCNpH8.89.711.610.311.1①根据表中数据,将浓度均为0.01mo/L的下列四种酸的溶液分别稀释100倍,pH变化最小的是。
A.HCN
B.HClOC.H2CO3
D.CH3COOH②根据以上数据,判断下列反应可以成立的是。A.CH3COOH+Na2CO3=NaHCO3+CH3COONaB.CH3COOH+NaCN=CH3COONa+HCNC.CO2+H2O+2NaClO=Na2CO3+2HClOD.NaHCO3+HCN=NaCN+H2O+CO2↑(4)某温度时,测得0.01mol·L1
的NaOH溶液的pH为10。若将此温度下pH=10的NaOH
溶液aL与pH=1的稀硫酸混合,(设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微小变化忽略不计),若所得混合液pH=2,则a:b=。(5)
25℃,用0.1000
mol/l/L
某一元酸HA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①为减小实验误差,滴定时应选用适当的指示剂,判断该滴定终点的现象为(必须描述颜色的变化)。②A、B、C三点所示溶液导电能力最强的是点对应的溶液;③比较A、C两点中水的电离程度:AC
(填“>”、“=”或“<”)。(6)
H2C2O4与含等物质的量的KOH的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呈酸性,该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
序为。(7)某酸性CuCl2溶液中含少量的FeCl3,为制得纯净CuCl2溶液,宜加入调至溶液pH=4,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此时溶液中的c(Fe3+)=mol/L。[Fe(OH)3的Ksp=2.6×1039]18.(10分)Ⅰ.(1)
恒温恒容时,下列能说明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容器内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3:2b.
v(N2)(正)=3v(H2)(逆)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d.混和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e.单位时间内断裂6molNH键的同时,有3molHH形成f.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变Ⅱ.(2)在恒温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2和3molH2在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后,t2时继续充入2molNH3,t3时达到平衡,在下图中画出v(正)和v(逆)
在t2到t4间的变化曲线
Ⅱ.由合成气(组成为H2、CO和少量的CO2)
直接制备二甲醚,涉及如下反应。
甲醇合成反应:
(ⅰ)时CO(g)+2H2(g)CH3OH(g)△H1=90.1kJ·mol1二甲醚合成反应(ⅱ)
2CH3OH(g)CH3OCH(g)+H2O(g)△H2=23.9kJ·mol1(ⅲ)2CH3OH(g)C2H4(g)+2H2O(g)
△H3=29.1kJ·mol1(1)
二甲醚合成反应过程中两反应能量变化如图所示:①反应速率较大的是(填序号“ⅱ”、“ⅲ”),说明原因。②若在容器中加入催化剂,则E2E1将(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
Kp是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所得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一定温度时,向容器中充入2molH2和1molCO,反应(ⅰ)
达平衡状态时,总气体的物质的量为2mol,总压强为2×105pa,则KP为(需要带单位)19.(8分)
1溴丙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沸点为71℃,密度为136g·cm3。实验室制备少量1溴丙烷的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1:在仪器A中加入搅拌磁子、12g正丙醇及20mL
水,冰水冷却下缓慢加入28ml
浓H2SO4;
冷却至室温,搅拌下加入24gNaBr。(已知:2NaBr+H2SO4(浓)Na2SO4+2HBr↑)步骤2:如图所示搭建实验装置,缓慢加热,直到无油状物馏出为止。步骤3:将馏出液转入分液漏斗,分出有机相。步骤4:将分出的有机相转入分液漏斗,依次用12mLH2O、12ml5%Na2CO3溶液和12mLH2O洗涤,分液,得粗产品,进一步提纯得1溴丙烷。(1)仪器A的名称是;加入搅拌磁子的目的是搅拌和。(2)反应时生成的主要有机副产物2溴丙烷和(答出一种即可给分)(3)步骤2中需向接收瓶内加入少量冰水并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4)步骤1中浓H2SO4用水稀释,并冷却至室温后再加NaBr的目的是。
步骤4中用Na2CO3溶液洗涤的目的是。(5)步骤4中进一步提纯1溴丙烷的方法是;在进行此操作之前需要用无水MgBr2处理粗产品,其目的是。20.(16分)化合物G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常用于制备抗凝血药。可以通过如图所示的路线合成:已知:①;②D与FeCl3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应。③:回答下列问题:(1)C→H的反应类型是,B→C步骤①中所加的试剂可能是,D中的官能团名称为。(2)B、E的结构简式为:B:,E:。(3)A→B的化学方程式为,G与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所有E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①不能发生水解反应,能发生银镜反应②该分子核磁共振氢谱有五个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2:2:2:1:1③与FeCl3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应④苯环上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5)
已知:酚羟基一般不易直接与羧酸酯化。苯甲酸苯酚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试结合题中信息写出以苯酚、甲苯为原料制取该化合物合成路线流程图(其他试剂任选)。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
一、(每小题3分,共48分)15DABCA610BCDBD1116ACCADC17.(18分)(1)Al3++3HCO3=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