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专题24拓展讲义:词性之实词(原卷版+解析)_第1页
统编版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专题24拓展讲义:词性之实词(原卷版+解析)_第2页
统编版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专题24拓展讲义:词性之实词(原卷版+解析)_第3页
统编版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专题24拓展讲义:词性之实词(原卷版+解析)_第4页
统编版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专题24拓展讲义:词性之实词(原卷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24词性之实词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了解实词的分类;掌握各种词性的分类及语法特点;能够在具体语境中区分各类实词。知识梳理知识梳理词性★词性的分类词,是语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运用的单位。例:山、水、走、兴奋、玻璃、坦克、中国、人民、奥林匹克、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据语法功能和意义,一般把汉语的词分成两大类: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2.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实词★一、定义实词,是汉语词类中的一种,词语中含有实际意义的词,实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一般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状态词、区别词。把语法功能作为主要依据,认为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是实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的就是虚词。二、分类名词1.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2.种类(1)表示人的名称:如同志、作家、姑娘、娃娃、农夫、青年;(2)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绿萍、水藻、铃铛、镰刀、蟋蟀;(3)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精神、传统、法律、爱情;(4)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秋天、昨天、过去、早晨;(5)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南京、江苏;(6)表示方位名称:上、下、左、右、前、后、东、西、南、北、里头、外面、以上、之下等。3.名词的语法特点①经常作主语和宾语,如:牛吃草;②也可作定语,直接修饰另一名词,如:柳树梢头③名词可以受数量短语修饰,如:一条河、一头牛、三位同学④一般不受副词修饰,不能说“很同学”、“不房屋”⑤不能重叠,亲属称谓以及其他少数词,如“妈妈、哥哥”等,这是构词的语素重叠,不算构形的形态变化。⑥有些名词能够加“们”表示群体。不加“们”的名词可是个体,也可是群体。⑦大多数情况下,方位名词用在其他名词性词语的后面,表示事物所在的名词和范围。例如: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了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朱自清《春》)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刘湛秋《雨的四季》)动词1.含义: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2.种类(1)表示动作、行为:坐、听、走、跑、唱、跳、打、躺等;(2)表示存现、消失或发展变化:有、增加、减少、扩大、提高、降低、发生、出现等。(3)表示心理活动:爱、恨、担心、喜欢、讨厌、想念、忘记、佩服等;(4)表示使令:叫、让;(5)表示可能、意愿(能愿动词):“能”“能够”“会”“可能”“可以”“可”“要”“应”“应该”“应当”“肯”“敢”“愿”“愿意”等。这类动词常常放在一般动词的前面。例如:当我最后能正确地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6)表示趋向(趋向动词):如“上”“下”“去”“来”“进”“出”“到”“过”“过去”“上来”“回来”“起来”等。这些动词往往放在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后边,用来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例如: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的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7)表示判断(判断词):是。例如:老师安妮.沙莉文来到我家的第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3.动词的语法特点①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②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③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如“看看、走走,研究研究”等。④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⑤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⑥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形容词1.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颜色等的词。2.种类①表示形状的:大、小、高、矮、长、宽、笔直、弯曲②表示性质的:好、坏、美、丑、高明、美丽、诚实③表示颜色的:黑、白、橙、红、苍白、碧绿、绿油油④表示状态的:快、慢、软、硬、兴奋、激动、悠闲例如: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凌乱的岩石,扑进了爸爸强壮的臂弯里……(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3.形容词的语法特点①形容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定语,多数能够直接修饰名词。如:“太阳红、红太阳”②形容词不能带宾语③形容词的前边一般可以加“很、最、非常、十分、极、多么”等表示程度的词。如:“很大、最明白、多么慌”等④形容词也可以重叠,有加重语义的作用,可以把事物的性质、状态描绘得生动一些。重叠形式:单音节:基本式是AA或AA的、AA儿。如:早早、长长的、慢慢儿双音节:基本式是AABB或AABB(的)、AABB(儿)如:清清楚楚、高高兴兴(的)、痛痛快快(儿)数词1.含义:表示数目的词。2.种类(1)表确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一、七千、六万九千;(2)表概数:几、许多、十来(个)、二十几(只)、七八(辆);(3)表序数:第一、老三、初三、初五。3.数词的语法特点①数词通常要跟量词组合成数量短语,才作句子成分。②数量短语常常作定语或补语,状语。如:一片浮云,看了一眼③一些数词有固定的用法。数量增加要用倍数或百分数,可以说“增加了”或“增加到”,前者不包括底数,后者包括底数。数量减少只能用分数,可以说“减少了”或“减少到”,前者指净减的数量,后者指净剩的数量。量词1.含义:表示单位的词。2.种类(1)表示事物单位的量词叫数量词。(2)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叫动量词。(3)表示事物单位的:个、只、台、条;(4)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次、回、趟、遍,有时也借用某些名词来表示,如:脚、年。(5)表示度量衡单位的:米、千米、克、千克等,3.量词的语法特点①量词经常和数词连用,组成数量短语,也称为数量启数量词。②表示物量的数量词常用在名词的前面。③表示动量的数量词数量词常用在动词的后面。在汉语中,数词和量词一般结合起来使用表示数量。下边几个句子都出自郑振铎的《猫》,读一读,看看其中数量词的使用有什么规律。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我刚才也寻了一遍,没有看见。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代词1.含义:代替其他的词或者短语、句子的词。2.种类①人称代词:代替人或者事物的名称。我、你、他、我们、它们、咱们、自己、人家②指示代词:起区别作用。这、那、这样、那样、各、每③疑问代词:用于提问。谁、什么、怎样、哪、哪儿、多少、几下边三个句子都出自梁实秋的《鸟》,注意其中加点的词语:(1)我感觉兴味的不是那人的悠闲,却是那鸟的苦闷。(2)等到旭日高升,市声鼎沸,鸟就沉默了。不知到哪里去了。(3)不知是什么东西惊动它了,它倐地振翅飞去……3.代词的语法特点①第二人称的敬称“您”不用于复数,如果需要表示复数,就用“您几位”“您诸位”②第三人称复数代词“他们”可专指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她们”则专指女性③注意“我们”和“咱们”用法的区别。“我们”指说话人,有时也可以包括听话人;“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④指示代词“那”用于远指,“这”用于近指⑤代词用得不恰当,指代不明,可造成病句。注意:在文言文中,代词被归为虚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词性是可能会发生变化的。因此,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到句子中去辨别词性。辨别词性应该从该词语的语法功用入手。如果无法一下子判定词性,可尝试运用排除法。专项练习专项练习1.(2021秋·辽宁鞍山·七年级统考阶段练习)下列词语全部都是名词的一项是A.东风

酝酿

朗润

卖弄B.健壮

安适

地毯

肌肤C.宽敞

空灵

娇媚

打架D.铃铛

睫毛

思想

衣裳2.(2021春·湖南怀化·七年级统考期中)下列词性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宝贵

骄傲

战友

光荣 B.提高

寻求

制造

报答C.清楚

风景

角色

兴趣 D.非常

偶尔

语文

经常3.(2021春·七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各组词语都是动词的一项是(

)A.屏障

召唤

相信

哺育 B.扮演

燃烧

遏制

坚持C.发源

默契

出现

应该 D.可以

气魄

喜欢

阻抑4.(2018秋·四川遂宁·七年级统考期末)对下列文段中加点词语词性的判断,全部正确的一组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①航行过,在雾中神情②紧张地驾驶着③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你的心怦怦直跳,唯恐④意外发生。A.①名词

②动词

③数量词

④形容词B.①动词

②形容词

③数量词

④名词C.①动词

②形容词

③数词

④名词D.①名词

②动词

③量词

④形容词5.(2021春·七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词性依次判断正确的是(

)①小学的时候就知道有一类种子是靠风力吹动纤维播送的。②我赋予某些词语特殊的含义。③我没有摘花的习惯。④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A.①副词动词名词②代词名词形容词③名词④代词形容词B.①副词动词名词②名词名词名词③动词④名词形容词C.①名词动词名词②代词代词形容词③名词④代词形容词D.①副词副词名词②代词名词形容词③名词④代词形容词6.(2020秋·江苏无锡·七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关于加点词的词性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中的“志”是名词,“匹夫不可夺志”中的“志”是名词。B.“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中“房屋”是名词。C.“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中“里”是名词。D.“温故而知新”中的“故”是名词。7.(2019春·湖北黄冈·七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句子所作的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跑”“公里”“哪里”“关于”等词语的词性,依次是动词、量词、代词、介词。B.“雄伟”“壮丽”“非常”“宁静”都属于形容词。C.“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句中加点的词依次是副词、形容词。D.他在教室里看书。/她的歌声甜美动听。/他向领导报告了整件事情的经过。/我有一个梦想。这四个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有一个与其它三项不同。8.(2021秋·广东深圳·七年级深圳外国语学校校考期末)对下列划线词语的词性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我们去到报告厅,和同学们一起听安全讲座。(听:动词。)B.草原是这样无边地平展,就像风平浪静的海洋。(这样:名词。)C.秋雨洗涤后的大鹏所城,别有一番风味。(风味:名词。)D.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刻苦:形容词)9.(2021秋·山东泰安·七年级统考期末)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词性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名词)B.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动词)C.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形容词)D.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量词)10.(2020秋·山东泰安·七年级校联考期中)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是名词的一项是(

)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B.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C.母亲本不愿出来的。D.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11.(2018秋·四川南充·七年级统考期末)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词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当我最后能正确地拼写出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动词)B.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名词)C.他揉了揉脚,慢慢地站了起来。”(形容词)D.我刚才也寻了一遍,没有看见。(数量词)12.(2021春·浙江·七年级期中)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词性相同的一项是(

)A.①他在学校里。

②他在阅览室学习。B.①这座房子朝南。

②他朝北走去了。C.①酒香不怕巷子深。

②这本书的内容很深,可真难懂。D.①运动会上,他得到了百米冠军。

②他的字写得很工整。13.(2022秋·山东枣庄·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跃,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其中加点的词语都是名词。B.“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其中的加点词语都是“形容词”。C.“一次一步,一次换一个地方落脚”其中的加点词语都是“数词”。D.“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其中的加点词语都是“代词”。14.(2019秋·福建福州·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夏日里从荷叶田田的荷塘,此时都只剩下了根根枯秆,片片残叶。早已没了衔露含珠的风韵。寒风轻摇,枯荷残叶,仿佛悄悄诉说着昔日美艳,又仿佛轻轻暗泣着如今没落。倘若再来一场冷雨,更催花落,倒符了李义山“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心境。A.文中的画线句子是病句。B.文中的“荷塘”、“心境”是名词。C.文中的“片片”是量词,“一场”是数量词。D.文中的“美艳”是贬义词,在此是贬词褒用。15.(2021秋·上海黄浦·七年级统考期中)下列选项中“上”的词性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瞭亮地响。B.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C.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D.屋顶、树枝、街道,都已经盖上柔软的雪被。拓展提升拓展提升16.(2022秋·湖北恩施·七年级统考期末)下面是小明课后整理的学习笔记,你认为其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当我最后能正确地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这句话中的“能”是一个动词。B.“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自然”是个多义词,在本句中用的是“理所当然”的义项。C.“我倒很想知道,他们的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这句话里的加点字都是代词。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17.(2022秋·辽宁盘锦·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于是投机取巧者有之,花招百出者有之。②这样即使获得所谓的荣誉,那也一定是昙花一现。要知道名是无根的花。③现代社会,充满一种浮躁的风气。很多人渴望一夜成名。④虽然美艳,但总有枯萎的一刻。事业才是有根的果树。⑤成功,是靠扎扎实实努力换来的。⑥只有扎下根来,才会硕果累累。A.“充满”是动词,“这样”是代词。B.“成功”是名词,“扎扎实实”是形容词。C.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才”改为“就”。D.文中语句最恰当的排序是③①②④⑤⑥。18.(2022秋·湖北黄冈·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词语从感情色彩角度来说有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如:“随机应变”是褒义词,“见异思迁”是贬义词。B.“那天,有只小猫竟然上到了我的书桌上,趴在那里看我写字。”句中加点的词依次是量词、动词、名词、代词。C.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是礼仪之邦,中学生理应掌握一些常见的谦敬辞。谦辞如家严、小店、拙见、寒舍,敬辞如令爱、垂念、高朋、贵庚。D.《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范爱农》几篇都是回忆作者的老师的,温馨的文字里饱含着作者对恩师的深深怀念。19.(2023秋·河南三门峡·七年级统考期末)选出结合下面选文分析正确的一项梦想与奋斗相辅相成,年轻人最不该在能奋斗的时候选择安逸,与时代同向同行,以奋斗筑梦圆梦。用脚步丈量的青春,定会绽放出灿烂的光华,请记住:幸福是奋斗出来的!A.选文中多次出现的“奋斗”都是形容词。B.“梦想”“光华”都是名词,“选择”“丈量”都是动词。C.“同向”与“同行”、“筑梦”与“圆梦”是两组同义词。D.选文中“安逸”是贬义词,“青春”是褒义词。20.(2022秋·黑龙江齐齐哈尔·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词性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中的“叫喊”是动词。B.“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中的“意境”和“灵魂”都是名词。C.“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中的“里”是名词。D.“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凌乱的岩石”中“凌乱”是动词。21.(2022秋·四川德阳·七年级统考期末)以下关于加点字词的说法错误的是哪一项(

)A.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下,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句中的“下”是名词。B.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自然”在这里用的是“理所当然”的义项。C.还有一问,是:“公理”几块钱一斤?——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D.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这句话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22.(2022秋·山东潍坊·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列文字,选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那是打开朱自清所有诗文的一把钥匙,透过诗情画意的文字,我们可以感受他的脉脉情思和独特心境。对于教育,他有坚贞的信仰,虽一生贫病交加,但他坚持砥砺气节,不为五斗米折腰,不吃“嗟来之食”。他是我们每个人的榜样。A.选段中加点的“那、我们、他、每”都是代词;“打开、感受,砥砺”都是动词。B.“诗情画意”在本句中是形容词,但在短语“充满诗情画意”中是名词。C.“坚贞、气节”是褒义词,“教育”是中性词。D.“那是打开朱自清所有诗文的一把钥匙”本句话中运用了比喻修辞中的明喻,这里的“钥匙”用的是比喻义。23.(2022秋·福建龙岩·七年级统考期末)对下列各项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句中的“美丽”是形容词。)B.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句中的“拈轻怕重”是贬义词。)C.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这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D.有没有正确的环保理念,是我们能否实现低碳生活的关键。(这句话没有语病)24.(2021秋·江苏常州·七年级统考期中)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专程从全国各地回到溧阳,光临母校,庆祝母校60华诞。(加点字词使用正确,表达学子对母校的深深敬意)B.学校近日举办首届艺术节活动,欢迎各位同学莅临现场,积极参加。(加点字词属于敬辞,此处应该用谦辞)C.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句中加点字词均为动词)D.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几乎没有春、夏、秋那富有的色彩。(句中加点字词均为名词)25.(2020秋·辽宁沈阳·七年级沈阳市育源中学校考期中)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捡起一片枫叶,我会将它作为青春、美丽、激情的象征,永远珍藏!”句中加点词“捡起”和“珍藏”是动词,“枫叶”是名词。B.“一个人能成为真正的阅读爱好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要培养阅读兴趣。”这个句子是个病句,应该在“一个人”后面加上“能否”。C.“坚定”和“坚强”是同义词,所以这两个词可以在句子中进行互换。D.我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在交往中人们形成了许多文雅的敬辞和谦辞。比如:惠顾: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驾临:称自己到别人那里去。26.(2022秋·湖南邵阳·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句话中的“朗润”“涨”“红”要轻读。)B.“你成绩考的这么差,你也太聪明了。”这句话中的加点词属于贬词褒用。C.“快”“阳光”“鞭策”“怎样”分别是形容词、名词、动词、代词。D.“贵校师生十分热情地请我作报告,校长亲自在门口恭候光临,我很受感动。”这句话中“恭候光临”用语得体。27.(2022秋·辽宁沈阳·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学习了a纪念白求恩a,有一段让我感触很深的话是这样说的b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c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dA.选文中的名词有:白求恩、我、这样、大家、精神。B.选文中的形容词有:悲痛、深、高尚、脱离。C.选文中的数量词有:一段、一面、许多、一封、一个。D.选文各处对应的标点是:a处为《》

b处为:“

e处为,

d处为。”28.(2021秋·吉林四平·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你怎么能这样呢?这不是在故意冤枉咱们班的两名同学吗?(加点词都是代词)B.看完借阅的书籍要按时奉还书的主人,这是文明学生该有的表现。(句中没有谦辞也没有敬辞)C.他是个出手很大方的人,可是在讲台上他一点也不大方。(因为语境不同,“大方”的含义也不同)D.他是个爱发言的学生,每次老师提出问题他都会随声附和。(表达没有不当之处)

专题24词性之实词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了解实词的分类;掌握各种词性的分类及语法特点;能够在具体语境中区分各类实词。知识梳理知识梳理词性★词性的分类词,是语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运用的单位。例:山、水、走、兴奋、玻璃、坦克、中国、人民、奥林匹克、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据语法功能和意义,一般把汉语的词分成两大类: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2.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实词★一、定义实词,是汉语词类中的一种,词语中含有实际意义的词,实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一般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状态词、区别词。把语法功能作为主要依据,认为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是实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的就是虚词。二、分类名词1.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2.种类(1)表示人的名称:如同志、作家、姑娘、娃娃、农夫、青年;(2)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绿萍、水藻、铃铛、镰刀、蟋蟀;(3)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精神、传统、法律、爱情;(4)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秋天、昨天、过去、早晨;(5)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南京、江苏;(6)表示方位名称:上、下、左、右、前、后、东、西、南、北、里头、外面、以上、之下等。3.名词的语法特点①经常作主语和宾语,如:牛吃草;②也可作定语,直接修饰另一名词,如:柳树梢头③名词可以受数量短语修饰,如:一条河、一头牛、三位同学④一般不受副词修饰,不能说“很同学”、“不房屋”⑤不能重叠,亲属称谓以及其他少数词,如“妈妈、哥哥”等,这是构词的语素重叠,不算构形的形态变化。⑥有些名词能够加“们”表示群体。不加“们”的名词可是个体,也可是群体。⑦大多数情况下,方位名词用在其他名词性词语的后面,表示事物所在的名词和范围。例如: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了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朱自清《春》)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刘湛秋《雨的四季》)动词1.含义: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2.种类(1)表示动作、行为:坐、听、走、跑、唱、跳、打、躺等;(2)表示存现、消失或发展变化:有、增加、减少、扩大、提高、降低、发生、出现等。(3)表示心理活动:爱、恨、担心、喜欢、讨厌、想念、忘记、佩服等;(4)表示使令:叫、让;(5)表示可能、意愿(能愿动词):“能”“能够”“会”“可能”“可以”“可”“要”“应”“应该”“应当”“肯”“敢”“愿”“愿意”等。这类动词常常放在一般动词的前面。例如:当我最后能正确地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6)表示趋向(趋向动词):如“上”“下”“去”“来”“进”“出”“到”“过”“过去”“上来”“回来”“起来”等。这些动词往往放在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后边,用来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例如: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的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7)表示判断(判断词):是。例如:老师安妮.沙莉文来到我家的第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3.动词的语法特点①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②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③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如“看看、走走,研究研究”等。④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⑤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⑥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形容词1.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颜色等的词。2.种类①表示形状的:大、小、高、矮、长、宽、笔直、弯曲②表示性质的:好、坏、美、丑、高明、美丽、诚实③表示颜色的:黑、白、橙、红、苍白、碧绿、绿油油④表示状态的:快、慢、软、硬、兴奋、激动、悠闲例如: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凌乱的岩石,扑进了爸爸强壮的臂弯里……(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3.形容词的语法特点①形容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定语,多数能够直接修饰名词。如:“太阳红、红太阳”②形容词不能带宾语③形容词的前边一般可以加“很、最、非常、十分、极、多么”等表示程度的词。如:“很大、最明白、多么慌”等④形容词也可以重叠,有加重语义的作用,可以把事物的性质、状态描绘得生动一些。重叠形式:单音节:基本式是AA或AA的、AA儿。如:早早、长长的、慢慢儿双音节:基本式是AABB或AABB(的)、AABB(儿)如:清清楚楚、高高兴兴(的)、痛痛快快(儿)数词1.含义:表示数目的词。2.种类(1)表确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一、七千、六万九千;(2)表概数:几、许多、十来(个)、二十几(只)、七八(辆);(3)表序数:第一、老三、初三、初五。3.数词的语法特点①数词通常要跟量词组合成数量短语,才作句子成分。②数量短语常常作定语或补语,状语。如:一片浮云,看了一眼③一些数词有固定的用法。数量增加要用倍数或百分数,可以说“增加了”或“增加到”,前者不包括底数,后者包括底数。数量减少只能用分数,可以说“减少了”或“减少到”,前者指净减的数量,后者指净剩的数量。量词1.含义:表示单位的词。2.种类(1)表示事物单位的量词叫数量词。(2)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叫动量词。(3)表示事物单位的:个、只、台、条;(4)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次、回、趟、遍,有时也借用某些名词来表示,如:脚、年。(5)表示度量衡单位的:米、千米、克、千克等,3.量词的语法特点①量词经常和数词连用,组成数量短语,也称为数量启数量词。②表示物量的数量词常用在名词的前面。③表示动量的数量词数量词常用在动词的后面。在汉语中,数词和量词一般结合起来使用表示数量。下边几个句子都出自郑振铎的《猫》,读一读,看看其中数量词的使用有什么规律。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我刚才也寻了一遍,没有看见。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代词1.含义:代替其他的词或者短语、句子的词。2.种类①人称代词:代替人或者事物的名称。我、你、他、我们、它们、咱们、自己、人家②指示代词:起区别作用。这、那、这样、那样、各、每③疑问代词:用于提问。谁、什么、怎样、哪、哪儿、多少、几下边三个句子都出自梁实秋的《鸟》,注意其中加点的词语:(1)我感觉兴味的不是那人的悠闲,却是那鸟的苦闷。(2)等到旭日高升,市声鼎沸,鸟就沉默了。不知到哪里去了。(3)不知是什么东西惊动它了,它倐地振翅飞去……3.代词的语法特点①第二人称的敬称“您”不用于复数,如果需要表示复数,就用“您几位”“您诸位”②第三人称复数代词“他们”可专指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她们”则专指女性③注意“我们”和“咱们”用法的区别。“我们”指说话人,有时也可以包括听话人;“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④指示代词“那”用于远指,“这”用于近指⑤代词用得不恰当,指代不明,可造成病句。注意:在文言文中,代词被归为虚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词性是可能会发生变化的。因此,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到句子中去辨别词性。辨别词性应该从该词语的语法功用入手。如果无法一下子判定词性,可尝试运用排除法。专项练习专项练习1.(2021秋·辽宁鞍山·七年级统考阶段练习)下列词语全部都是名词的一项是A.东风

酝酿

朗润

卖弄B.健壮

安适

地毯

肌肤C.宽敞

空灵

娇媚

打架D.铃铛

睫毛

思想

衣裳【答案】D【详解】A.“酝酿”“朗润”“卖弄”是动词;B.“健壮”“安适”是形容词;C.“宽敞”“空灵”“娇媚”是形容词;“打架”是动词;故选D。2.(2021春·湖南怀化·七年级统考期中)下列词性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宝贵

骄傲

战友

光荣 B.提高

寻求

制造

报答C.清楚

风景

角色

兴趣 D.非常

偶尔

语文

经常【答案】B【详解】A“宝贵”“骄傲”“光荣”为形容词,“战友”为名词;B“提高”“寻求”“制造”“报答”,均为动词;C“清楚”为形容词。“风景”“角色”“兴趣”为名词;D“非常”“偶尔”“经常”为副词,“语文”为名词;故选B。3.(2021春·七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各组词语都是动词的一项是(

)A.屏障

召唤

相信

哺育 B.扮演

燃烧

遏制

坚持C.发源

默契

出现

应该 D.可以

气魄

喜欢

阻抑【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对词语词性的辨析能力。A.“屏障”是名词;B.都是动词;C.“默契”是名词;D.“气魄”是名词;故选B。4.(2018秋·四川遂宁·七年级统考期末)对下列文段中加点词语词性的判断,全部正确的一组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①航行过,在雾中神情②紧张地驾驶着③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你的心怦怦直跳,唯恐④意外发生。A.①名词

②动词

③数量词

④形容词B.①动词

②形容词

③数量词

④名词C.①动词

②形容词

③数词

④名词D.①名词

②动词

③量词

④形容词【答案】B【详解】航行——动词;紧张——形容词,形容精神处于高度准备状态;一条——数量词;意外——名词,指的是意料之外、料想不到的事件,也指突如其来的不好的事件。故选B。5.(2021春·七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词性依次判断正确的是(

)①小学的时候就知道有一类种子是靠风力吹动纤维播送的。②我赋予某些词语特殊的含义。③我没有摘花的习惯。④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A.①副词动词名词②代词名词形容词③名词④代词形容词B.①副词动词名词②名词名词名词③动词④名词形容词C.①名词动词名词②代词代词形容词③名词④代词形容词D.①副词副词名词②代词名词形容词③名词④代词形容词【答案】A【详解】【分析】考查词性。词性分类: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①副词

动词

名词

②代词

名词

形容词

③名词

④代词

形容词故答案为:A【点评】考查学生对词性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6.(2020秋·江苏无锡·七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关于加点词的词性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中的“志”是名词,“匹夫不可夺志”中的“志”是名词。B.“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中“房屋”是名词。C.“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中“里”是名词。D.“温故而知新”中的“故”是名词。【答案】A【详解】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中的“志”是“立志”之意,是动词。故选A。7.(2019春·湖北黄冈·七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句子所作的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跑”“公里”“哪里”“关于”等词语的词性,依次是动词、量词、代词、介词。B.“雄伟”“壮丽”“非常”“宁静”都属于形容词。C.“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句中加点的词依次是副词、形容词。D.他在教室里看书。/她的歌声甜美动听。/他向领导报告了整件事情的经过。/我有一个梦想。这四个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有一个与其它三项不同。【答案】B【详解】“非常”是副词,不是形容词。故选B。8.(2021秋·广东深圳·七年级深圳外国语学校校考期末)对下列划线词语的词性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我们去到报告厅,和同学们一起听安全讲座。(听:动词。)B.草原是这样无边地平展,就像风平浪静的海洋。(这样:名词。)C.秋雨洗涤后的大鹏所城,别有一番风味。(风味:名词。)D.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刻苦:形容词)【答案】B【详解】B.“这样”是指示代词。故选B。9.(2021秋·山东泰安·七年级统考期末)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词性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名词)B.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动词)C.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形容词)D.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量词)【答案】A【详解】A项中的“我们”是代词,不是“名词”。故选A。10.(2020秋·山东泰安·七年级校联考期中)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是名词的一项是(

)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B.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C.母亲本不愿出来的。D.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答案】D【详解】D.“我”是人称代词。故选D。11.(2018秋·四川南充·七年级统考期末)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词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当我最后能正确地拼写出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动词)B.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名词)C.他揉了揉脚,慢慢地站了起来。”(形容词)D.我刚才也寻了一遍,没有看见。(数量词)【答案】B【详解】B.“我”是第一人称代词,所以选项中的“名词”判断错误;故选B。12.(2021春·浙江·七年级期中)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词性相同的一项是(

)A.①他在学校里。

②他在阅览室学习。B.①这座房子朝南。

②他朝北走去了。C.①酒香不怕巷子深。

②这本书的内容很深,可真难懂。D.①运动会上,他得到了百米冠军。

②他的字写得很工整。【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词性的辨析。A.在:动词/介词;B.朝:动词/介词;C.深:都是形容词;D.动词/结构助词;故选C。13.(2022秋·山东枣庄·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跃,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其中加点的词语都是名词。B.“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其中的加点词语都是“形容词”。C.“一次一步,一次换一个地方落脚”其中的加点词语都是“数词”。D.“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其中的加点词语都是“代词”。【答案】B【详解】A.“我”是代词;C.“一次、一个”都是数量词;D.“猫、鸟”是名词;故选B。14.(2019秋·福建福州·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夏日里从荷叶田田的荷塘,此时都只剩下了根根枯秆,片片残叶。早已没了衔露含珠的风韵。寒风轻摇,枯荷残叶,仿佛悄悄诉说着昔日美艳,又仿佛轻轻暗泣着如今没落。倘若再来一场冷雨,更催花落,倒符了李义山“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心境。A.文中的画线句子是病句。B.文中的“荷塘”、“心境”是名词。C.文中的“片片”是量词,“一场”是数量词。D.文中的“美艳”是贬义词,在此是贬词褒用。【答案】D【详解】D.美艳:美丽而光彩照人。是一个褒义词。故选D。15.(2021秋·上海黄浦·七年级统考期中)下列选项中“上”的词性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瞭亮地响。B.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C.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D.屋顶、树枝、街道,都已经盖上柔软的雪被。【答案】A【详解】A.方位名词;B.动词;C.动词;D.动词;故选A。拓展提升拓展提升16.(2022秋·湖北恩施·七年级统考期末)下面是小明课后整理的学习笔记,你认为其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当我最后能正确地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这句话中的“能”是一个动词。B.“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自然”是个多义词,在本句中用的是“理所当然”的义项。C.“我倒很想知道,他们的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这句话里的加点字都是代词。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答案】D【详解】D.错误,应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故选D。17.(2022秋·辽宁盘锦·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于是投机取巧者有之,花招百出者有之。②这样即使获得所谓的荣誉,那也一定是昙花一现。要知道名是无根的花。③现代社会,充满一种浮躁的风气。很多人渴望一夜成名。④虽然美艳,但总有枯萎的一刻。事业才是有根的果树。⑤成功,是靠扎扎实实努力换来的。⑥只有扎下根来,才会硕果累累。A.“充满”是动词,“这样”是代词。B.“成功”是名词,“扎扎实实”是形容词。C.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才”改为“就”。D.文中语句最恰当的排序是③①②④⑤⑥。【答案】C【详解】C.画线句子没有语病。“只有……才”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不需要修改。故选C。18.(2022秋·湖北黄冈·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词语从感情色彩角度来说有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如:“随机应变”是褒义词,“见异思迁”是贬义词。B.“那天,有只小猫竟然上到了我的书桌上,趴在那里看我写字。”句中加点的词依次是量词、动词、名词、代词。C.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是礼仪之邦,中学生理应掌握一些常见的谦敬辞。谦辞如家严、小店、拙见、寒舍,敬辞如令爱、垂念、高朋、贵庚。D.《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范爱农》几篇都是回忆作者的老师的,温馨的文字里饱含着作者对恩师的深深怀念。【答案】D【详解】D.《范爱农》的主人公范爱农不是鲁迅的老师,而是鲁迅的朋友;故选D。19.(2023秋·河南三门峡·七年级统考期末)选出结合下面选文分析正确的一项梦想与奋斗相辅相成,年轻人最不该在能奋斗的时候选择安逸,与时代同向同行,以奋斗筑梦圆梦。用脚步丈量的青春,定会绽放出灿烂的光华,请记住:幸福是奋斗出来的!A.选文中多次出现的“奋斗”都是形容词。B.“梦想”“光华”都是名词,“选择”“丈量”都是动词。C.“同向”与“同行”、“筑梦”与“圆梦”是两组同义词。D.选文中“安逸”是贬义词,“青春”是褒义词。【答案】B【详解】A.分析不正确。“梦想与奋斗相辅相成”与“以奋斗筑梦圆梦”中的“奋斗”是名词,“年轻人最不该在能奋斗的时候”与“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中的“奋斗”是动词,故“都是形容词”分析不正确;C.分析不正确。“同向”指的是方向相同,“同行”指的是一起前行,二者不是同义词;“筑梦”指的是构筑梦想,“圆梦”指的是梦想实现,二者也不是同义词。故“是两组同义词”分析不正确;D.分析不正确。“青春”名词,中性词;故“褒义词”分析不正确;故选B。20.(2022秋·黑龙江齐齐哈尔·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词性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中的“叫喊”是动词。B.“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中的“意境”和“灵魂”都是名词。C.“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中的“里”是名词。D.“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凌乱的岩石”中“凌乱”是动词。【答案】D【详解】D.“凌乱”在句中作为定语修饰“岩石”,应为形容词,而非动词;故选D。21.(2022秋·四川德阳·七年级统考期末)以下关于加点字词的说法错误的是哪一项(

)A.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下,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句中的“下”是名词。B.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自然”在这里用的是“理所当然”的义项。C.还有一问,是:“公理”几块钱一斤?——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D.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这句话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答案】C【详解】C.“‘公理’几块钱一斤?”这句话运用的不是比喻的修辞手法。这句话把“公理”当作“商品”来写,是比拟中的拟物。故选C。22.(2022秋·山东潍坊·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列文字,选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那是打开朱自清所有诗文的一把钥匙,透过诗情画意的文字,我们可以感受他的脉脉情思和独特心境。对于教育,他有坚贞的信仰,虽一生贫病交加,但他坚持砥砺气节,不为五斗米折腰,不吃“嗟来之食”。他是我们每个人的榜样。A.选段中加点的“那、我们、他、每”都是代词;“打开、感受,砥砺”都是动词。B.“诗情画意”在本句中是形容词,但在短语“充满诗情画意”中是名词。C.“坚贞、气节”是褒义词,“教育”是中性词。D.“那是打开朱自清所有诗文的一把钥匙”本句话中运用了比喻修辞中的明喻,这里的“钥匙”用的是比喻义。【答案】D【详解】D.“那是打开朱自清所有诗文的一把钥匙”本句话并未出现比喻词,运用了比喻修辞中的暗喻,所以“明喻”有误;故选D。23.(2022秋·福建龙岩·七年级统考期末)对下列各项的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