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极限法
极限判断是指从事物的极端上来考虑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该思维方法的特点是确
定了事物发展的最大(或最小)程度以及事物发生的范围。
例1:在120℃时分别进行如下四个反应:
A.2H2S+O2=2H20+2SB.2H2S+3O2=2H2O+2SO2
C.C2H4+302=2H2O+2CO2D.C4H8+602=4H20+4C02
(1)若反应在容积固定的容器内进行,反应前后气体密度(d)和气体总压强
(P)分别符合关系式d前=d后和P前>P后的是;符合关系式d前=(1后
和P前=P后的是(请填写反应的代号)。
(2)若反应在压强恒定容积可变的容器内进行,反应前后气体密度(d)和气体
体积(V)分别符合关系式d前ad后和V前<V后的是;符合d前ad后和V
前>V后的是(请填写反应的代号)。
方法:从反应物全部变成生成物来作极限判断。
解析:(1)在容积固定的容器内,四个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除硫单质外均
为气体,
所以反应B、C、D均符合的关系式.反应B反应后气体物质的量减少,根据气态
方程可知Pr>P=.而反应C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没有变化,符合P『Pm0以此第一
间答褰为B,第二回餐褰为C.
(2)如果保持压强恒定,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气体时,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体积成反
比,即若符合关系式dQ(U,一定满足VTVVF所以只要反应后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就
满足上述题意.即D为答案.而关系式和V.AV三同时成立,则反应中必有非气体
物质存在.只有反应A有固态物质硫存在,且反应物H公和0I的任一种气体的密度均大于
生成物水蒸气的密度(在相同条件下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气态物质密度大),以及反应前后气
体物质的量减少,符合V-"以此第一回餐裹为D,第二酸褰为A.总
结:解本题还应用了物理学中气态方程和化学中的阿伏加德罗定律。这是一道物
理和化学学科间综合试题,体现了当今的命题方向。
例2:把含有某一种氯化物杂质的氯化镁粉末95mg溶于水后,与足量的硝酸银溶
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300mg,则该氯化镁中的杂质可能是()
A.氯化钠B.氯化铝C.氯化钾D.氯化钙
方法:“采用极值法或平均分子量法。
解析:[解法一]:(极值法)
假设95mg全为MgCl2,无杂质,则有:MgCl2〜2AgCl
95mg2x143.5mg
2Aheh
3i生成沉淀.为287mg,所以假设95mg全部为杂质时,产生的AgCl沉淀应
大于300mgo
则杂质若写成'kCl:形式时,4L的式量应小于Ng的原子Al2a2,才符合在意。
y3
A.NaCH-Na;Cl;,23X2>24不符合.B.A1C13f,27X<24可以。
C.Ka-*K;C1;,39X2>24不行。D.CaCl:,40>24不可以•以此相答累为B.
[解法二卜(平均分子里法)
将混合物写成\L:C1=形式,有:MxCl;^2AgCl
Imol2mol
15。_95
解得¥=143.5.则混合物的平均分子量:7==90.9,
因,过C::的分子量为95>90.9,则杂质Ntci:的分子里应,卜点90.9,才符合题意.
A.NaGf、a:Ck,分子量117»不行,B.A1C1;-,>分子量S9,可以.
C.疑;—K:C::,分子量149,不可以.D.CaCb,分子量111,不可以。总
结:极值法和平均分子量法本质上是相同的,目的都是求出杂质相对分子量的区
间值,或者杂质中金属元素的原子量的区间值,再逐一与选项比较,筛■•选出符合
题意的选项。
例3:在一个容积固定的反应器中,有一可左右滑动的密封隔板,两侧分别进行
如图所示的可逆反应.各物质的起始加入量如下:A、B和C均为4.0mol、D为
6.5mol、F为2.0mol,设E为xmol..当x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均可以通过调节
反应器的温度,使两侧反应都达到平衡,并且隔板恰好处于反应器的正中位置.请填
写以下空白:
----/----->
A(气)+B(气)-2C(气)乡D(气)+2E(气)隼2F(气)
(1)若x=4.5,则右侧反应在起始时向(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进行.欲使起始
反应维持向该方向进行,则x的最大取值应小于.
(2)若x分别为4.5和5.0,则在这两种情况下,当反应达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是
否相等?(填“相等“、“不相等"或"不能确定").其理由是:。
方法:解答该题时,首先要考虑两侧.都达到平衡时物质的量必须相等,然后要从
完全反应的角度去考虑极大值,因是可逆反应,所以又应小于极大值。至于第(3)
问,应从两平衡体系的相互关系去分析,即两体系温度始终相同。
解析:(1)已知左侧平衡时总物质的量为12.0mol,因此右侧达到平衡时的总物质
的量应为12.0molo现*=4.5,则右侧起始时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4.5+6.5+2.0
=13o反应在起始时必须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才能使物质的量变成12molo
确定x的最大取值应小于多少,可通过两种方法求解。
方法一:假定加入的xmolE完全转化时,则D余(6.5—x/2)mol,F共有
(2.0+x)mol,由(6.5—x/2)+(2.0+x)=12.0,解得x=7.0。则欲
使起始反应维持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x的最大取值应小于7。
D+2E—2F方法二:设达平衡时E的消耗量为2amol。
起始时:6.5x2.0
平衡时:6.5-ax-2a2.0+2a
因左侧反应混和物总的物质的量为12mol,所以达平衡时右侧反应需满足:
(6.5-a)+(x-2a)+(2.0+2a)=12
x-2a>0
x=3.5+a.八
解之:XV7.0(1分)
x>2a
(2)因为这两种情况是在两个不同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的,平衡状态不同,所以A
的物质的量也不同。
总结:压强对平衡体系的影响在众多的可逆反应分析中经常出现,此类试题要求
考生既要分析平衡状态,又要分析相互影响,有时还要考虑极限值问题。
例4:pH=5和pH=3的两种盐酸,以等体积混合溶液的pH是()
A.2B.3.3C.4D.8
方法:根据端值及平均值分析。
解析:根据平均值原则,端值一(平均值(端值二,不可能为A,D,而pH是
对c(H+)取负对数后得到的值,不是简单地将pH1和pH2相加求算术平均数,
所以不可能是C。以此答案只能为B。
总结:此题也可根据两强酸等体积混合后巧用pH混=pH小+0.3获得结果。
例5:取3.5g某二价金属的单质投入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8.25%的稀盐酸中,
反应结束后,金属仍有剩余;若2.5g该金属投入与上述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
的稀盐酸中,等反应结束后,加入该金属还可以反应。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24B.40C.56D.65
方法:采用极限值分析,找出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范围,而后对照选项获得结
果。
解析: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50gxl$25%=9.125g,9.125g盐酸为0二5mo:,最多可产
生的质量为0.25g.由题意知,产生lgH:需金属的平均质量小于3.5gx4=14g,大于
2.5gx4=10g,又知该金属为二价金属,故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2S,大于20.答案选
Ao
总结:该题因与盐酸反应的金属质量无法确定,因而要确定其相对原子质量,必须从两
个极限值分析,通过范围而获得答案.
一例6:在一定条件下,气体A可发生如下反应:2A(g)B(g)+3C(g)o
若已知所得混合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为4.25o则A的式量可能是()
A.8.5B.16C.17D.34
方法:采用极值法分析。
解析:假设A物质没有发生反应,则A的式量为8.5o如果A全部转化为B和
C,则B、C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为8.5,A的式量为17„题中反应为可逆反
应,故答案为B。
总结:该题利用化学平衡部分的三态进行分析计算也可获得答案,但耗时较多。
例7:取5.4g由碱金属(R)及其氧化物(R20)组成的混合物,使之与足量
水反应,蒸发反应后的溶液,得到8g无水晶体。通过计算判断此金属为哪一种碱
金属。
方法:此题只需用极值法确定R的原子量的取值范围,再对照碱金属的原子量即
可判断R为何种碱金属。
解析:题中的反应有:2R+2H2O=2ROH+H2T,R2O+H2O=2ROH。
设5.4g全部是金属R,R的原子量为x,则R的摩尔质量为xg/mol。
5.4/x=8/(x+17),x=35.7
设5.4g全部是R2O,则R的原子量为y。则R的摩尔质量为yg/mol。
2x{5.4/(2y+16)}=8/(y+17),y=10.7
因为10.7<23<35.5,故R为Na。
总结:采用极限值,可使该题中的复杂问题得到简化。
例8:1.40g含有碱金属(M)及其氧化物(M20)的混合物,与水反应生成
L79g碱。求混合物的成分及其组成。
方法:由于碱金属不确定,可用极端假设法加以讨论。即讨论L40g全部为碱金
属及1.40g全部为碱金属氧化物时生成碱的质量,然后根据平均值规律建立不等
式解题。
解析:设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
2M-2H;O=2MOH-H;t
M:O-H;O=2MOHL40(a+17)
若L40g全部为碱金属,则产生的MOH的质量为a(g)
1.40.+17)
若1.40g全部为碱金属氧化物,则产生的MOH的质量为a+8(g)
L40Q+17)1.400+17)
a<1,79<"8
解得24.3<a<61.03,只有翎筏盒条件.
设K和K;O的质量分别为x和”
则Cx-v=L4
I56x^2X5⑶
I药+94=179
解得x=0.498(g)
y=0.902(g)
总结:本题若用常规法对可能存在的物质作逐一尝试,逐一淘汰求解是很繁难
的。选取极值法进行求解,可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9:在标准状况下H2和C12的混合气体aL,经光照后完全反应,所得气体
恰好能使bmol的NaOH完全转化为盐,则a,b的关系不可能是下列的()。
A.b=a/22,4B.b>a/22.4C.b>a/11.2D.b<a/22.4
方法:"气体恰好能使bmol的NaOH完全转化为盐”是该题的关键之处。"气体恰
好”是指能与NaOH反应的气体能完全与之反应并转化为盐,而不是气体无剩余
(可能剩余H2)。以此可用极限法去分析,即NaOH的最小值为aL全为H2,
NaOH的最大值为aL全为C12。
解析:若aL全为H2时,耗碱量为0,若aL全为C12时耗碱量最大,此时b=
a/11.2o因此对二者的混合气体而言,耗碱量应介于0〜a/11.2之间,故a,b
关系不可能的只有C。
总结:此题在分析时,不仅要考虑极限值,还要考虑题中关键字词。
例10:某混合物含有KC1、NaCl、Na2CO3,经分析知含Na31.5%,含氯为
27.08%(质量百分含量)。则该混合物中含Na2c03为()
A.25%B.50%C.80%D.无法确定
方法:若假设此混合物由下列三种物质的极端组成,那么判断起来比较简单。
(1)若只由KC1和Na2CO3组成,用含Na%求出Na2CO3的质量
(2)若只由NaCl和Na2CO3组成,又用含C1%量求出Na2CO3的质量
(3)若只由KC1和Na2CO3组成,用C1%量求出Na2CO3的质量
混合物中Na2CO3的实际质量应比(1)(2)中值小,比(3)中值大(因
KC1比NaCl分子量大)
解析:设混合物为100g:
(1)设混合物只由KC1和Na2c03组成,则用含Na%求出Na2c03的质量
为:
106
100gX31.5%X23^23=72.6g
58.5
(2)万下设混合物只由NaCl和Na2c03组成,则用含Cl%量求出Na2c03的
一质量为
100g—100gX27.08%x=55.4g
(3)设混合物只由KC1和Na2c03组成,则用含Cl%求出Na2c03的质量
为:
74.5
3575100g—100gx27.08%x=43.2g
因为72.6g>55.4g>50g>43.2g
故正确答案为(B)
总结:对于三种物质,两种数据,如通过列方程求解,因缺少数据而无法求得结
果。此时必须要考虑极限问题,通过分析极限情况而获得正确结果。
一例11:800℃时将1molCO和1molH20(蒸气)通入2L密闭容器中进
行反应:CO(g)+H2O(g)CO2(g)+H2(g),达到平衡时测得容器
内CO2为0.3mol/L,此时再向容器内通入1mol水蒸气,并保持温度不变,则达
到平衡时CO2物质的量可能为()
A.0.9molB.0.6molC.0.3molD.1.2mol
方法:通过找出新平衡时CO2物质的量的范围,再进行估算即可。
解析:由于反应是可逆的,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因此再向容器内通入1mol
水蒸气时,CO2的物质的量应大于0.6mol,但CO又不可能完全转化为CO2,所
以CO2的物质的量应介于0.6~1mol之间,故选A。
总结:此类试题如果通过计算,则必须要懂得化学平衡常数,而在此条件下,想
通过计算获得结果根本不可能,以此只能通过估算获解。
专项训练:
=1.PC15在密闭容器中有反应:PC15(g)PCI3(g)+C12(g)otlC时PCI
5的分解率为48.567%,t2C时分解率为97.034%。则t2c时反应体系的物质
的量是tlC时反应体系的多少倍()
A.0.4B.1.3C.1.6D.1.9
2.800c时,将ImolCO和ImolH20(g)通入2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CO(g)+H20(g)CO2(g)+H2(g)
达到平衡时,测得容器内CO2为0.3mol/L,此时再向容器内通入ImolH20
(g),并保持温度不变,则达到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A.0.3molB.0.6molC.0.9molD.1.2mol
3.由第二主族元素R的单质及其相应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共12g,在此混合物中
加足量水,完全反应后,蒸干,得固体。则该元素可能为()
A.MgB.CaC.SrD.Ba
4.常温下A和B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A的分子量大于B的分子量),经
分析混合气中只含有氮和氢两种元素,而且,不论A和B以何种比例混合,氮和
氢的质量比总大于14/3。由此可确认A为①—,B为②—,其理由是③
—o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寻常痤疮的临床护理
- 生涯发展指导课:《规划的人生更精彩》学习心得体会模版
- 买卖房过渡合同范例
- 人防工程租赁合同范例
- 2025年餐饮服务员年度工作总结模版
- 个人月度工作总结模版
- 2024年太阳能组件生产装备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小学数学组教研活动总结模版
- 保险推广合同范例
- 个人桑蚕养殖合同范例
- 2024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解读
- IATF16949年度管理评审计划
- 2024年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高级系统架构师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
- 浙江省2024年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初赛试题 含解析
- 2024-2025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六年级全一册义务教育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
- 九型人格之职场心理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基于机器学习的缓存优化
- 肝损伤患者的护理
- 学术论文文献阅读与机助汉英翻译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重庆大学
- 老年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解读
- 新高考背景下202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策略讲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