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上进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册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广东省上进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册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广东省上进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册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广东省上进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册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广东省上进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册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2024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检测考

历史试卷

试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考查范围:选择性必修1第1〜6课。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是尧到启时期的政治体制示意图。当时政治体制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尧玲>舜亨>禹妾*启

禅让制世袭制

禅让制:推举、才德公天下

世袭制:相传、血缘家天下

A.禅让制存在明显弊端B.宗法制度完善的影响

C.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D.分封制度的全面推行

2.商鞅变法中的军功爵制,不论出身贵贱,只要在战场上立下军功,就可以获得爵位和奖

励。这一制度

A.调整了秦国的社会结构B.瓦解了秦朝的等级制度

C.营造了重武轻文的氛围D.激化了秦国的阶级矛盾

3.《魏故轻车将军元府君墓志》载,元宁“其先唐尧之苗裔”;《北魏故侍中太傅领司徒

公录尚书事北海王墓志铭》称,元祥“纂乾席圣(继承皇位,承担起治理国家的重任,展

现圣明的治理),启源轩皇(追溯到黄帝轩辕氏)"。以上记载反映了北魏

A.上层对变法的支持B.华夏认同意识的增强

C.制度中原化的特点D.墓葬习俗发生了巨变

4.长庆元年(821年)礼部侍郎钱徽在主持科举考试时接受请托,录取不公,引起不满,穆

宗下令榜后“覆试”,使已录取的14个官员子弟有11人被黜落。会昌三年(843年)礼

部尚书王起权负责贡举时,要求“凡有亲戚在朝者,不得应举”。这些变动反映出

A.门阀土族势力垄断了政治权力B.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

C.礼部制定严格的官员考核标准D.科举选官制度的改进

5.下图是军机处运转示意图。据此可知,军机处

I叁折制度I

规官员》皇帝》军机大臣》皇帝》照议朱批

-

廷皇帝命令保密性、独立性

寄大臣名义过朱

一机动性强

I四无机构1

无常任人员、无正式职称、

无办公署衙.无岗位津贴

A.行政效率相对较低B.工作运转流程十分繁琐

C.主要履行军事职责D.加强了最高统治者权力

6.康有为曾经指出:“诸生荒弃群经,惟读四书,谢绝学问,惟事八股,于是二千年之文学

扫地无用,束阁不读矣。”这一论述旨在

A.批判隋唐以来科举的腐朽B.直击明清八股取土的弊端

C.推动维新变法的深入开展D.解决落后教育制度的痼疾

7.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明确规定:“中华民国是一个领土和主权完整

的国家,中华民国的领土不容侵犯。”这一规定

A.具有一定的反帝色彩B.已与国际法基本接轨

C.借鉴了美国宪法精神D.旨在限制袁世凯专权

8.毛泽东指出,抗日根据地推行的“三三制”政权,“其组织形式应该是民主集中制”,要

在协商民主的实践中落实这一制度,关键在于实现“民主与集中的统一”。这一论述体现

了“三三制”原则的目标是

A.开始建立民主集中制的方式B.实现抗日政权运转的民主化

C.逐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巩固抗日根据地政权的地位

9.某学生绘制了以下示意图。据此可推知,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的特点是

实现国家政治现代化

二个纲领,《共同纲领》

新中

初性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一次,七届二中全会

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有队5'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三大政治制度

民中国共产党领导

会民族区域

的多党合作叼政

度自治制度

治协商M度

A.曲折性B.继承性C.前瞻性D.创新性

10.下图是古代雅典公民大会决策场景复原图。这体现了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制度具有

A.原始性B.全民性

C.代议性D.间接性

11.公元前18年至公元235年之间,古代罗马元老院中超过一半的元老在三代之内没有找

到合适的人选继任自己的官职,为了弥补人员的缺失,元首只好把大量的平民封为贵族。

这一变化导致元老院

A.职能严重削弱B.机构名存实亡

C.丧失咨询作用D.民主性质增强

12.中世纪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度,以封建领主和其臣民的关系为基础,强调权力与责任的相

互性,并且通过与之相关的各种仪式,如封君赐封、臣民效忠等,塑造了一种特殊的社

会秩序。这表明这一制度

A.带有严格的等级特征B.是教会权力强化的结果

C.具有一定的契约性质D.是君权教权妥协的表现

13.1302年,腓力四世为了争取贵族、教士和城市市民的支持,召开了法国历史上第一次三

级会议。三级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法国

A.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B.民族国家的初步形成

C.开始确立封建君主制D.完成了法兰西的统一

14.1701年,英国政府颁布的《王位继承法》规定:“国王颁发诏令,须经一名大臣副署始

属有效......担任王室职务和领取王室恤金者不得担任下议院议员。”这表明英国

A.王权进一步受到限制B.法治社会体系的形成

C.民众自治能力的增强D.君主立宪制最终形成

15.19世纪20-30年代,美国社会中废除黑人奴隶的运动逐渐走向高潮。支持废奴运动的社

会力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自由黑人,第二种是基督教教友派信徒,第三种是激进的

白人。据此可知,当时的废奴运动

A.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B.加强了宗教的社会地位

C.凸显激进白人的作用D.反映出利益多元化现实

16.20世纪50年代,日本制定了《关于国家公务员职阶制的法律》,对职位分类的定义和框

架作出具体规定,但这部法律最终未能实施。主要原因是职位分类管理遭到了公务员工

会的强烈抵制,许多人认为这项分类改革可能会形成新的身份等级制。这一现象表明

A.现代公务员制度不适合日本的国情

B.社会组织在选官制度改革中影响较大

C.日本二战后保留了较多的封建残余

D.当时日本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法治体系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秦朝和汉朝初年的选官范围相对狭窄。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根据

董仲舒的建议,诏令“各郡国举孝子、廉吏各一人"。这一选官制度极大地拓宽了选官

的范围,使得大批寒门才子获得了晋升的机会,这种具有平民化色彩的官员选拔晋升制

度和多元化的考核标准,为社会风气的改善、国家各类人才的培养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

献。

-摘编自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

材料二历史上可考的武进士,共计13165名。唐代制举考试选拔了不少“非常之才”,

特别是中晚唐,还选拔了不少贤良将相。中国实行科举制的1300年间,共“(破格)拔

擢十万进士”,其中“多栋梁之材,贡献卓著”。科举制的功名体系从唐朝到明清,经

历了由“平行多元”到“一体多层”的变化,增强了其凝聚和稳定社会的作用。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汉武帝开创的“选官制度”具有“多元化的考核

”的内涵。(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唐朝时期科举制“平行多元”与明清时期科

举制“一体多层”的表现。(8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1776年美国建国之后,在华盛顿总统到亚当斯总统时期,是文官制度建立和初

步发展的第一阶段,任用官员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地位和品格,任用原则

是“个人恩徇制”。从杰克逊总统至1883年,是文官制度建立和发展的第二阶段,政党

把官职作为战利品,进行“肥缺分赃”,任用原则是“政党分赃制”。无论是“个人恩

徇制”还是“政党分赃制”,都是非理性的文官选拔制度。

-摘编自丁则民《美国通史》第三卷

材料二恩格斯对美国“政党分赃制”的评价是:“正是在美国...........两个轮流执

政的政党,都是由这样一些人操纵的,这些人把政治变成一种收入丰厚的生意,拿合众国

国会和各州议会的议席来投机牟利,或是以替本党鼓动为生,而在本党胜利后取得相当职

位作为报酬...........而国民却无力对付这两个大的政客集团,这些人表面上是替国民

服务,实际上却是统治和掠夺国民的。”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三1883年,一项关于改革文官制度的新法律-《彭德尔顿法》获得了国会绝对多数

通过,一个管理文官的新机构-文官制度委员会终于诞生了。美国联邦政府文官制度改革,

“从没有像1883年那样,在“政党分赃’的政治灾难中受益匪浅”。这是美国现代文官

制度确立的标志,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确立了联邦政府人事管理的三项原则:竞争考试、

职务常任、政治中立。

-摘编自楚树龙、唐娜《美国文官制度评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前两个阶段美国文官制度的缺点。(6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彭德尔顿法》成为“美国现代文官制度确

立的标志”的理解。(8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时期时间重大事件

中世纪时期世纪中

11-13英格兰王室逐渐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国王的权力得到

巩固,但是,也面临着与贵族、教会等势力的权力斗争

13世纪末期一

13世纪末期,英国首次出现了由贵族和高级教士组成的

17世纪中期

议会崛起时议会。这个议会在14世纪逐渐发展为两院制,即上议院

期和下议院,君主制度开始与民主机构相结合

君主立宪制在17世纪英国内战和“光荣革命”期间,君主立宪制度

度得到确立。“光荣革命”后,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接受了

17世纪后半叶

的建立《权利法案》,明确了君主的权力受到限制,国会在立法

和税收等方面拥有更大的权力

18世纪

政党政治兴18世纪英国政党政治时期,两个主要政党-托利党和辉格

起时期党(后来演变为保守党和自由党)相互竞争,政权力量逐

渐向议会集中

19世纪初,英国进行了一系列选举改革,如1832年的《

一人一票的大革命法案》和1867年的《第二次改革法案》,逐渐实

19世纪

民主制度的现了一人一票制的普选制度。这些改革,扩大了参与政治

的人口范围,加强了民主政治制度

建立

-根据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编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归纳13-19世纪英国近代政治体制四个阶段的阶段

特征。(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1-19世纪英国政治体制发展变化的主要趋势。(4

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家庭主妇的针线活是最有标志性的。四十年后奶奶

看到孙子穿漏洞的裤子。缝补成了她的条件反射。

-摘编自王建群漫画集《岁月》

根据以上图片,从中提取一个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

文,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广东省2024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检测考

历史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私有制的确立,使世袭制最终取代禅

让制,故选C项;材料无法体现禅让制的明显弊端,排除A项;宗法制度在西周时期得以

完善,排除B项;分封制在西周时期全面推行,排除D项。

2.【答案】A

【解析】军功爵制淡化了门第观念,打破了贵族世袭的特权,促进了社会上下阶层的流动,

调整了秦国的社会结构,故选A项;军功爵制并没有导致秦国等级制度废除,排除B项;

商鞅变法并非“重武轻文”且其并非材料主旨,排除C项;军功爵制客观上有利于缓和阶

级矛盾,排除D项。

3.【答案】B

【解析】材料中元宁“其先唐尧之苗裔”,元祥“纂乾席圣,启源轩皇”,都是在追溯自

己的祖先起源,最终集中于华夏族尧、黄帝等,这体现了北魏少数民族华夏认同意识的增

强,故选B项;A、C、D三项均与材料无关,排除。

4.【答案】D

【解析】长庆元年实行“覆试”、会昌三年限制公卿子弟参加科举,体现了唐代科举制度

的改进,D项正确唐代门阀土族垄断政治的局面已经被打破,并且这种情况与材料主旨无

关,排除A项;唐玄宗开元年间,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排除B项;唐朝时期官员考核归属

尚书省吏部,排除C项。

5.【答案】D

【解析】军机处的设置,强化了皇权,加强了统治者的权力,故选D项;“保密性、独立

性、机动性强”“四无机构”,都反映了军机处行政效率高的特点,排除A项;由运转示

意图可知,军机处工作流程相对简洁高效,职责明确,排除B项;图中军机处主要履行行

政职责,排除C项。

6.【答案】C

【解析】康有为批判八股取土制度的弊端旨在变法图强,故选C项;科举制度在明清推行

八股制之后,逐步走向腐朽,排除A项;B项只是达成目的的手段,排除;D项并非主要目

的,排除。

7.【答案】A

【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关于国家的性质、领土和主权的规定,目的在于维护国

家主权,反对外来侵略,因此具有一定的反帝色彩,故选A项;这些规定未与国际法接轨,

排除B项;这些规定并未借鉴美国宪法的精神,排除C项;这些规定与限制袁世凯专权无

关,排除D项。

8.【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抗日民主政权的关键在于实现“民主与集中的统一”,也就是实

现抗日政权运转的民主化,故选B项;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基本推行民主集中制的决策

方式,排除A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于1937年9月全面建立,排除C项;D项在材料

中没有体现,排除。

9.【答案】D

【解析】新中国初期建立的三大政治制度,均前所未有,具有创新性,故选D项;材料未

体现曲折性、继承性,也没有突出前瞻性,排除A、B、C三项。

10.【答案】A

【解析】从图片可以看出,古代雅典的公民大会决策是在很简陋的场地举行的,这种决策

形式是原始的民主,故选A项;古代雅典民主仅限成年男性,并不是全民性的,排除B项

;公民大会不是代议制度,排除C项;公民大会采用的是直接民主,排除D项。

11.【答案】D

【解析】古代罗马元首将大量平民封为贵族,平民进入元老院之后,会一定程度代表平民

的利益,这使得元老院在表达各阶层意志的时候,具有一定的民主性质,故选D项;元老

院职能并未“严重”削弱,排除A项;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元老院仍然是国家的咨询

机构,排除C项。

12.【答案】C

【解析】材料体现了封君与封臣间权力与责任的相互性及规范的仪式,这具有一定的契约

性质,故选C项;材料强调封建领主与臣民之间权力与责任的相互性,没有反映其等级性

,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教会权力强化,排除B项;材料中的信息不能体现君权与教权之

间的妥协,排除D项。

13.【答案】A

【解析】1302年法王腓力四世召开由贵族、教士和城市市民组成的三级会议,确立了国王

有权征税的原则。这次会议的召开,使法国由早期的封建君主制过渡到了议会君主制(即

等级君主制)阶段,A项正确;B项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开始”一词不符合史

实,排除C项;15世纪晚期法国才基本完成统一,排除D项。

14.【答案】A

【解析】1701年的颁布的《王位继承法》,旨在进一步限制王室的权力,这是英国君主立

宪制的继续发展,故选A项;材料体现的是英国法治社会的发展,而不是形成,排除B

项;材料未涉及民众自治,排除C项;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于18世纪中期,排除D项。

1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自由黑人、基督教教友派信徒、激进白人对废除黑奴都有要求,这是

三种社会力量利益多元化的结果,故选D项;由材料可知,参加废奴运动的群体只有自由

黑人、基督教教友派信徒、激进白人,未涉及其他社会阶层群体表明当时的废奴运动的社

会基础比较有限,排除A项;基督教教友派信徒作用并不特别突出,排除B项;激进白人

只占少数,排除C项。

16.【答案】B

【解析】在公务员工会的强烈抵制下,《关于国家公务员职阶制的法律》最终未能实施,

这反映了日本的社会组织影响较为强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选官制度改革,故选B项;A

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二战后的日本在美国干预下,扫除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排除C

项;《关于国家公务员职阶制的法律》最终未能实施,并不是因为日本法治体系不完善,

排除D项。

17.【答案】(1)内涵:①从选拔阶层看:贵族化与平民化相结合;

②从选拔方式看:推荐与破格提拔相结合;常科和特科相结合;

③从选拔人才标准看:有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孝廉、茂才(秀才)等;

④从选拔的时间看:固定时间与非固定时期相结合。(每点2分,共6分,任答三点即可)

(2)表现:唐朝时期:有制举与常举方式;科目有秀才、明经和进士等;设有文举与武

举考试类型;选拔出的有文臣和武将等高素质人才;参加考试的阶层多元。(每点2分,

共4分,任答两点即可)明清时期:科举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入选的人才分别是举人

、贡士和进土三个层次;进士分一甲、二甲和三甲。(每点2分,共4分,任答两点即可

18.【答案】(1)缺点“个人恩徇制”以个人的地位和品格为标准,与总统的喜好密切相

关;“政党分赃制”成为政党、政客集团为自己集团牟利的工具;是对资产阶级政党与国

民的统治和掠夺;是非理性的文官选拔制度。(每点2分,共6分,任答三点即可)

(2)理解:以法律为依据;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政党分赃制”的弊端;确立了现代联邦

政府人事管理的原则;顺应了工业化、城市化、社会现代化的要求;是在近代英国文官制

度的基础上形成发展出来的;是理性的文官选拔制度。(每点2分,共8分,任答四点即

可)

19.【答案】(1)特征13世纪末期T7世纪中期,议会建立,两院制形成,君主制与民主

机构相结合时期;17世纪后半叶,君主立宪制逐步形成,议会权力上升时期;18世纪,

政党政治时期,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19世纪,议会改革、普选制度建立,民主政治继

续发展时期。(每点2分,共8分)

(2)趋势:从君主专制到议会政治(代议制度、政党政治);从绝对君主制到虚君制;

从君权神授到君权民授;从“王在法上”到“王在法下”;议会逐渐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从国王恩荫制到考试选官制;从局部选举制到普选制。(每点2分,共4分,任答两点即

可)

20.【答案】示例一(12分)

论题:从缝补岁月到时尚破洞见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模式的变迁。

阐述:“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句曾经广为流传的俗语,承载着一个时

代的记忆,是传统社会主义

制度下的生活写照。在改革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