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力学之滑轮、斜面、机械效率(解析版)_第1页
2025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力学之滑轮、斜面、机械效率(解析版)_第2页
2025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力学之滑轮、斜面、机械效率(解析版)_第3页
2025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力学之滑轮、斜面、机械效率(解析版)_第4页
2025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力学之滑轮、斜面、机械效率(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力学第八讲一滑轮、斜面、机械效率

一、思维导图

二、知识梳理

考点1:动滑轮与定滑轮的性质

图甲中。是支点,1人为力臂。

图乙中。是支点,h是动力臂,b是阻力臂

动滑轮斜拉时,动力臂会减小,而定滑轮斜拉时,动力臂不变

(1)探究定滑轮的工作特点

①实质:定滑轮的支点是转动轴,动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滑轮的半径,是一个等臂杠杆。

②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③定滑轮中的力的关系:(不计轮轴间摩擦)F=G

④定滑轮中的路程/速度关系: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速度=重物移动的距离/速度

(2)探究动滑轮的工作特点

①实质:动滑轮的支点是那段上端固定的绳子与动滑轮相切的点,动力臂是滑轮的直径,阻

力臂是滑轮的半径,因此动滑轮的实质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一半的省力杠杆。

②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且多费一倍距离。

③动滑轮中力的关系:(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贝U:F=1/2G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1/2(G物+G动)

④动滑轮中的路程/速度关系: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速度=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速度

考点2:水平、竖直滑轮组与机械效率

1.自由端:针对绕在滑轮上的绳子而言,未以任何方式与滑轮连接并且可以移动的一端。

2.滑轮组中的路程关系:自由端移动距离(速度)是动滑轮移动距离(速度)的n倍。(n

为与动滑轮连接的绳子段数)

额外功来源:

竖直动滑轮/滑轮组:(绳子与滑轮转轴处)摩擦、动滑轮重力、、绳子重力

水平滑轮/滑轮组:(绳子与滑轮转轴处)摩擦

定滑轮:(绳子与滑轮转轴处)摩擦

考点3:斜面

(1)斜面机械效率

〃_W有用_G物•h

W总F拉•S

W有用=6物-11W总=F拉•S卬额=,5斜面的额外功是克服

斜面上摩擦力做功

求解斜面摩擦力的方法:W额=W总-W有用

f・S=F拉・S-G物・h

,F拉S-G物-h

t=-------------------

S

(2)斜面机械效率影响因素

①斜面粗糙程度;②斜面倾斜程度

斜面粗糙程度越小,斜面机械效率越大

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斜面机械效率越大

(3)斜面上摩擦力与拉力的大小关系

f<F拉

如何推导?

W有用=0物-11W总=F拉•S0额=八$

W额=川总-W有用

W额<W总

f-S<F拉

f<F拉

(4)斜面上摩擦力大小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

斜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斜面倾斜程度越大,同一个物体在斜面上所受的滑动摩擦力越小

三、题型分类

题型1:定滑轮与动滑轮

1.(2023•宁波)如图所示,小宁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提升物体,使物体在2s内匀速上升了0.1m。

已知物体重为IN,动滑轮重为0.25N,不计绳重和摩擦。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母牛的是

()

\\\\\\\\

A.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为Q05m/sB.拉力厂的大小为0.625N

C.拉力尸做功为0.125JD.该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

【答案】A

s0.1m八”,

【解析】A.由题意可知,绳子的股数为2股,物体上升的速度为v=—------=0.05m/s

2s

故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为v=2v=2x0.05m/s=0.lm/s

故A错误,符合题意;

F=♦物+G动=1N+0.25NR.625N

B.拉力B的大小为

n2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拉力方做功为W=Fs=0.625Nx2xO.lm=0.125J

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用_G物._G物h_G物一1N

D.该滑轮的机械效率为7==80%

叱总FsFnhnF2xO.625N

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023•四川)如图所示,用一根绳子绕过定滑轮,一端拴在钩码上,手执另一端,分别用

力耳、F?、工匀速拉起钩码。忽略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耳较大B.居较大C.居较大D.耳、%居的大小相等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图中滑轮是定滑轮,定滑轮不能省力,所以忽略绳子与滑轮的摩擦,匀

速向上拉物体时,无论向哪个方向拉动绳子,施加在绳子上的拉力都与物体重力相等,所以

三种拉法所用拉力一样大,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如图所示用三个力沿不同的方向拉绳子,则()

A.Fi最大B.F2C.F3最大D.一样大

【答案】C

4.如图所示,三个滑轮拉同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拉力分别在一个平面上,

所使用的拉力分别为B、后和那么有()

A.Ft>F2>F3B.F,<F2<F3c.八〈月〈居D.招>耳>工

【答案】C

【解析】不计滑轮重和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假设物块与地面的摩擦力为力第一个图中

滑轮为定滑轮,不省力,拉力Fl=f

第二个图中滑轮为动滑轮,省一半的力,拉力工=;/

第三个图中滑轮为动滑轮,但玛处作用在动滑轮上,费2倍的力,所以F3=2f

比较可知,

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5.(2022・丽水一模)如图所示,用10N的水平拉力P拉滑轮,使足够长的物体A以0.4m/s

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滑轮、

弹簧测力计、绳重及滑轮摩擦)()

A.地面对A的摩擦力为3N

B.绳子拉物体A的功率为2W

C.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3N,方向水平向左

D.在运动过程中若将拉力厂增大到1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增大

【答案】B

【解析】AC.测力计对B的拉力与A对B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弹

簧测力计示数为3N,所以A对B的摩擦力为3N,方向水平向右;由于物体间力的左右是相

互的,则B对A的摩擦力为3N,方向水平向左,对A受力分析,A受到水平向右的绳子的

拉力、水平向左的B对A的摩擦力、水平向左的地面对A的摩擦力,歹作用在动滑轮上,对

滑轮的拉力为10N,则拉动A的力为5N,所以地面对A的摩擦力为

户5N-3N=2N

故AC错误;

wF\

B.绳子拉物体A的功率为P=—=—=Fv=5Nx0.4m/s=2W

tt

故B正确;

D.在运动过程中若将拉力尸增大,但是AB间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AB

间的摩擦力不变,且物体B仍然静止,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测力计的示数不变,仍为3N,

故D错误。

故选Bo

题型2:滑轮组的连接与设计

1.如图所示,请画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最省力的绕线方法

【答案】最省力的画法是从动滑轮起到动滑轮结束

2.(西湖区一模)如图所示小金想利用滑轮组最省力的绳子绕法水平拉动物体A„若地面对A

的摩擦力与A的重力比值为n,A的比热为c,A的温度上升t(为计算方便假设摩擦产生

的热都被A吸收)

(1)画出滑轮组上绳子的绕法

(2)在用绳子水平匀速拉动物体A的过程中,若不计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和自重,拉力所

做的功物体A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⑶已知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和物体间相对滑动的距离的乘积,在数值上等于滑动过程中

产生的内能,试推导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S=(请写出推导过程,所得结果用字母表示)

【答案】(1)如上图;(2)等于;(3)/■.

ng

【解析】(I)由图可知,该滑轮组由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当连接动滑轮绳尸的

段数最多为3段时,此时最省力,如图所示:

(2)不计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和自重,则拉力所做的功全部用在物体A上,即拉力做的

功等于物体A克服摩擦做的功・

(3)由题意可得OG=n,则地面对A的摩擦力f=nG.

设物体移动的距离为s:则克服摩擦做功,转化为内能的大小为:W=ty=nGs,=nmgs1

物体A吸收的热胎Q=cmt.由题知,摩擦产生的热都被A吸收,则nmgU=cmt.

解得;s,上,连接动滑轮绳子的段数为3段,绳子移动的距离为物体移动距离的三倍,则绳

ng

了末端移动的距离s=3—.

ng

题型3:竖直滑轮组及机械效率

1.(2023•浙江宁波模拟)小滨同学用如图滑轮组提起一个重物,己知重物重力为G,小滨重

力为500N,不计绳重及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不计滑轮重力,小滨可以提起的重物最大重力不超过500N

B.若小滨将绳子竖直向下拉动2m,则重物可以提升4m

C.若G=600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则动滑轮的重力为200N

D.若小滨向右拉动绳子,所需的拉力将会逐渐增大

【答案】C

【解析】A.小滨同学重500N,他对绳子的最大拉力为500N。有两根绳子与动滑轮接触,

不考虑绳重与摩擦。则他能够提起的重物总重(物重与动滑轮总重)为

G总=2尸=2x500N=1000N

而动滑轮的重力为几牛或者几十牛,故小滨同学能够提起的物重远超500N。故A错误;

B.有两段绳子与动滑轮接触,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动滑轮上升距离的2倍,所以此时

物体上升的距离为/z=-5=-x2m=lm

22

故B错误;

C.不考虑绳重与摩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计算式为

_%_G/?_GhG

”诃N](G+%)X2JM

当物重G=600N且机械效率为75%时,可求出动滑轮重为G动=;G=gx600N=200N

故C正确;

D.绳子自由端最后接触的是定滑轮,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不会改变力的大小。故向右

拉绳子,拉力不会增大。故D错误。

2.(2023•余杭区模拟)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s内将一个重为1200N的物体匀速提升

3m,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500N,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为0.3m/s

B.10s内拉力做功的功率是450W

C.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的机械效率是72%

D.若只减小物体的重力,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会增大

【解答】解:A、图中连接动滑轮的绳子股数n=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3义

3m=9m,移动的速度v=]=鬻=0.9m/s,故A错误;

B、拉力做的功W,g.=Fs=500NX9m=4500J,功率P=一3=噜詈=450W,故B正确;

C、滑轮组做的有用功W有用=Gh=1200NX3m=3600J,

w

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的机械效率T]=F臀xioo%=慧2X100%=80%,故C错误;

VV4-3UUJ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n=肥=3置/,若只减小物体的重力,有用功减小,有

用功在总功中的比值减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减小,故D错误。

故选:Bo

3.(2022•舟山一模)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套装置,每个滑轮的质量均相等,且绳重和摩擦不

计。用它们分别将质量相同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高度,若拉力均竖直向上,两装置中,下列

四个科学量不相同的是()

A.额外功B.有用功C.机械效率D.拉力大小

【答案】D

【解析】A.绳重和摩擦不计,所以克服动滑轮所做的功就是额外功,由W的G劫%可知,

由于每个滑轮的质量均相等且被提升相同高度,所以两装置中,额外功相同,故A不符合

题意;

B.物体的质量,由G=mg可知物体的重力相等,上升的高度相等,由卬/G/z可知,有用

功相等,故B不符合题意;

C.有用功和额外功相等,总功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所以总功相等,机械效率等于有

用功和总功的比值,所以机械效率相等,故c不符合题意;

D.绳重和摩擦不计,物体的重力相等,动滑轮的重力相等,由图可知,甲图中动滑轮绕绳

子的段数是2段,乙图中动滑轮绕绳子的段数是3段,由/=1(G+G动)可知拉力大小不同,

n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o

题型4:水平滑轮组及机械效率

1.(2023•浙江绍兴二模)我们经常用摩擦力的知识来分析拔河比赛的输赢情况。如图,小明

和爸爸妈妈通过一个滑轮组进行拔河比赛。已知爸爸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最大可达540牛。

为了胜过爸爸,小明能挺住不动,则妈妈与地面间的摩擦力至少应达到(不计滑轮重、绳重

及其摩擦)()

妈妈爸爸

【答案】C

【解析】因滑轮组处于静止状态,在水平方向受到的爸爸的拉力大小等于受到妈妈拉力与小

明的拉力大小之和。因爸爸、妈妈处都于静止状态,故爸爸、妈妈受到的地面施加的摩擦力

与滑轮组对爸爸、妈妈的拉力为•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爸爸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最大可达

540牛,故滑轮组右端拉爸爸的拉力大小等于540N,由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爸爸拉滑轮组

的拉力为540N,不计滑轮重、绳重及其摩擦,右侧滑轮组绳子的有效段数为3,小明的拉

力大小为F=-x540N=180N

3

妈妈拉滑轮组的拉力F妈妒F省击尸=/'爸/B=540N-180N=360N

滑轮组拉力妈妈的力为360N,根据二力平衡,则妈妈与地面间的摩擦力至少应达到360N,

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2.(2022•辽宁)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动重300N的箱子,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做

匀速直线运动,箱子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自身重力的0.2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F为80NB.10s内绳子自由端移动2m

C.3s内物体重力做功180JD.拉力/的功率为16W

【答案】D

【解析】A.物体所受摩擦力为7=0.2G=0.2x300N=60N

由图可知,相当于两段绳子拉着物体,又由于物体匀速运动,绳子拉物体的拉力等于摩擦力,

%=力>物_於物_于

则有

卬总_打绳一2八•物支

所以拉力为口.提T,ON

故A错误;

B.绳端移动的距离为,绳="s物=2s物=2%f=2x0.2m/sxl0s=4m

故B错误;

C.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在力的方向上,物体没有移动,故重力不做功,故C错误;

D.绳子端移动速度为耍=2%=2x0.2m/s=0.4m/s

拉力功率为P=/喳=40Nx0.4m/s=16W

故D正确。

故选D。

3.如图所示装置,物体B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A通过滑轮组拉住物体B,此时物体B保

持静止。小明用竖直向下大小为2N的力Fi拉重为1N物体A时,物体B以0.6m/s的速度

水平匀速向右运动;小明只用水平向左的拉力F2拉物体B时,物体A以0.3m/s的速度匀速

上升。不计轮重、绳重和轴摩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B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6N

B.水平向左拉物体B时,拉力F2的大小为10N

C.水平向左拉物体B时,拉力F2功率为1.2W

D.用力Fi竖直向下拉物体A时,拉力Fi的功率为0.4W

【答案】C

4.(2023•杭州模拟)如图所示,拉力F为5N,物体A以0.1m/s的速度在物体B表面向左

做匀速直线运动(B表面足够长);物体B静止在地面上,受到地面水平向左4N的摩擦力,

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F的功率为l.OW

B.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16N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D.拉力F增大到1ON时,物体B开始向左运动

【解答】解:

A、由图知,水平使用滑轮组,n=2,拉力端移动速度:v=2v物=2X0.1m/s=0.2m/s,

则拉力做功的功率:P=Y=Y=Fv=5NX0.2m/s=1.0W,故A正确;

B、物体B静止在地面上,处于平衡状态;则水平方向上物体B受到向右的弹簧拉力等于

地面对它向左的摩擦力与物体A对它向左的摩擦力之和,即fAB+4N=12N,则fAB=8N;

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人3=8此故B错误;

C、由图知,水平使用滑轮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S=力=而*=*=

总,物

OM

2^X100%=80%,故C错误;

D、若拉力F增大到10N时,A在运动过程中,A对B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

变,则A和B之间的摩擦力不变,所以物体B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即物体B仍然静止,

不会向左运动,故D错误。

故选:Ao

5.如图所示,Fi=4N,F?=3N,此时物体A对于地面静止,物体B以O.lm/s的速度在物体A

表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弹簧测力计、滑轮和绳子的自重及滑轮和绳子之间的摩擦)。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F2的功率为0.6W

【B】如果增大F2,物体A可能向左运动

[C]物体A和地面之间有摩擦力

[D]弹簧测力计读数为9N

【答案】B

题型5:滑轮综合

1.(2023•拱墅区校级一模)如图,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物体Mi重为500N,OA:OB=2:

3,每个滑轮重为2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M2以0.5m/s

速度匀速上升了5m。(杠杆与绳的自重、摩擦均不计)

求:(1)物体M2的重力;

(2)拉力F的功率;

(3)物体Mi对水平面的压力。

【解答】解:

(1)因杠杆与绳的自重、摩擦均不计,故克服动滑轮重力做的功为额外功,

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七八「

__wW_Gh_G

"WGh+GfhG+G—J

总动动

即:80%=G+20N'

解得物体M2的重力:G=80N;

(2)由图知,绳子的有效段数为2,绳的自重、摩擦均不计,则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

力:

cG+G8ON+2ONSZ

F=--=------2------=50N;

物体M2以。.5m/s速度匀速上升了h,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s=2h,

由v=]可得绳子自由端的速度为:

v绳=2v=2X0.5m/s=lm/s;

拉力F的功率:

WFs

P=—=—=Fv绳=50NXlm/s=50W;

(3)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B端对定滑轮向上的拉力:

F'B=3F+G定=3X50N+20N=170N,

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定滑轮对杠杆B端的拉力为:FB=F'B="ON,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AXOA=FBXOB,

故绳子对杠杆A端的拉力为:

FA=黑XFB=|X170N=255N,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绳子对Mi向上的拉力为FA'=FA=255N,

根据力的平衡,地面对Mi的支持力:

F支=G1-FA'=500N-255N=245N;

由力的相互性可知,物体Mi对水平面的压力:

F底=F3£=245N。

答:(工)物体M2的重力为80N;

(2)拉力F的功率为50W;

(3)物体Mi对水平面的压力为245N。

2.如图所示,用力F拉着重为G的物体竖直匀速上升,在时间t内物体上升的高度为h(物

体未拉出水面),若物体的体积为V,水的密度为p,则下列算式正确的是()

A.n=—B.n」T+」恒C.Ww=GhD.P有=业上_隹生

3F3Ft

【答案】D

3.人们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浸没在河底的实心物体A打捞上来,物体A的密度为

9.0xl03Kg/m3,体积为lOOdnP.在5000N的拉力F作用下,物体A在2s内匀速竖直上升

2m(物体未露出水面),不计水的阻力,g=10N/Kg.求:

(1)物体A受到的浮力.

(2)拉力F做功的功率.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答案】(1)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1000N.

(2)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10kW.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4.如图是某水上打捞船起吊装置结构示意简图.某次打捞作业中,该船将沉没于水下深处

的一只密封货箱打捞出水面,已知该货箱体积50m3,质量是200t.则

(1)货箱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货箱完全出水后又被匀速吊起1m,已知此时钢缆拉力F为1X106N,则在此过程中拉

力F所做的功是多少?

(3)若货箱在水下被拉起到完全出水的过程是被匀速提升的,则该滑轮在水下提起货箱和货

箱拉出水面后的滑轮组机械效率之比为多少?

【答案】

(1)货箱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则丫排=丫=501113,

浮力F浮=「水gV排=lxl()3kg/m3xlON/kgx50m3=5X1()5N.

(2)有用功:W<ffl=Gh=mgh=2x105kgx10N/kgxlm=2x106J,

由图可知,拉力的距离S是货物高度的4倍,S=4h=4m,

故拉力做的功:W总=Fs=lxlO6Nx4m=4xl()6j.

(3)水上机械效率:%=W有用/W总xl00%=(2X106J)/(4X106J)X100%=50%

水下机械效率:2=(G-F浮)/(G-F浮+G动)xl00%=3/7

r|2/T|1=6/7

题型6:斜面

1.(2022•北仑区二模)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在生活和生产中使用斜面的好处是可以省力。

那么斜面的省力情况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某科学兴趣小组开展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斜面的省力情况可以通过比较沿斜面拉力F与物体重力G的比值大小来判

定,比值越小越省力。

【建立假设】假设1:与斜面的表面材料有关:

假设2: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假设3:与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有关。

【收集证据】小明为验证上述猜想,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实验中所用物块

的材料及表面粗糙程度相同,在沿斜面拉力的作用下,在斜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

中相关的记录如表。

实验序号123456

斜面倾角0/303030303540

斜面的表面木板毛巾木板木板木板木板

材料

物块重G/N2.02.04.06.02.02.0

沿斜面拉力1.251.452.503.751.361.48

F/N

【得出结论】分析上述数据,斜面的省力情况与有

关。

【拓展交流】已知实验中,斜面长均为1.2m、第1次实验中斜面高为0.6m,则第1次实

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解答】解:【得出结论】由表中数据1、2可知,当斜面倾角9和物块重G一定时,斜

面的表面材料越光滑,斜面越省力;由表中数据1、3、4可知,当斜面倾角。和斜面的

表面材料一定时,物体的重力变为原来的几倍,拉力会变为原来的几倍,即沿斜面的拉

力与物体的重力G的比值大小相等,由此可知,斜面省力情况与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无

关;由表中数据1、5、6可知,当斜面的表面材料和物块重G一定时,斜面倾角0越小,

斜面越省力;综上所述,斜面的省力情况与斜面倾角。和斜面的表面材料有关,与物块

重G无关;

【拓展交流】已知实验中,斜面长均为1.2m、第1次实验中斜面高为0.6m,物块重G=

2.0N,沿斜面拉力F=1.25N,则斜面的机械效率:

有Gh.2NxO.6m

X100%=否X100%=X100%=80%

n=1.25Nxl.2mo

故答案为:【得出结论】斜面倾角e和斜面的表面材料;【拓展交流】80

2.如图所示,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向上拉木块时,应尽量匀速

B.斜面的倾斜程度影响斜面的机械效率

C.木块在匀上升过程中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小,沿斜面所用的拉力越小

【答案】c

3.如图两个光滑的斜面甲和乙,斜面长度一致,甲的高度小于乙,不考虑其他阻力的影响,

现用两个不同的力Fi和F2将相同的物体推上斜面顶端,则()

•P乙

A.拉力FI>F2B.拉力所做的功Wi>W2

C.拉力所做的功率P1>P2D.斜面的机械效率r)i=T|2

【答案】D

题型7:组合机械

1.(2021・四川)各地的基础设施项目正在热火朝天的开工建设。如图所示,某建筑工地上,

工人通过固定在斜面顶端的滑轮组把工件匀速拉上斜面。已知斜面高〃=6m,长L=10m,

工人施加的拉力尸=600N,工件的质量根=250kg,工件沿斜面上升的速度v=Q5m/s;若

不计工件和滑轮组长度,忽略绳和动滑轮重量及绳与滑轮间、滑轮与轮轴间的摩擦,g取

10N/kgo求:

(1)拉力/做功的功率P;

(2)整个装置的机械效率〃;

(3)工件所受斜面的摩擦力人

【答案】(1)900W;(2)83%;(3)300N

【解析】解:(1)由图知承重绳子股数"=3,则拉力的速度Vj=nv=3x0.5m/s=1,5m/s

拉力尸做功的功率P=Fvt=600Nx1.5m/s=900W

(2)工人做的总功为W=Fx(n£)=600Nx(3xl0m)=1.8xl04J

工人做的有用功为%=Gh=mgh=250kgxlON/kgx6m=1.5x104J

整个装置的机械效率〃=注x100%=1$X1°:」x100%=83.3%

W1.8xlO4J

⑶根据%+%=%

得,克服摩擦做的额外功w,=1.8xlO4J-1.5xlO4J=3xlO3J

由叱=力可得/=^1=3x102=3()0N

L10m

答:(1)拉力/做功的功率为900W;

(2)整个装置的机械效率为83.3%;

(3)工件所受斜面的摩擦力300N。

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绳端用500N的拉力F将重2000N的物体,沿长5m高2m的斜面,

动滑轮重100N(不计绳子质量及轮和轴的摩擦,不计动滑轮到重物间的绳长),从

底端匀速拉到顶端,用时5s。求:

(1)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2)拉力的功率。

(3)该装置的机械效率。

(4)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

【答案】解:(1)绳端移动的距离:s'=2s=2X5m=10m;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2)拉力的功W^=Fs=500NX10m=5000J,

T力玄p〃总5000/

切率:P=-广=―—=1OOOW;

(3)有用功:W有用=Gh=2000X2=4000J,

w

拉力的机械效率n=下严X1OO%=摆售xl00%=80%。

(4)克服动滑轮的重所做的功W动=100NX2m=200J,

斜面对物体摩擦力所做的功W=W总-W有-W动=5000J-4000J-200J=800J;

则摩擦力Ff=华L=理bm以=160No

答:(1)拉力F移动的速度为2m/s;

(2)拉力的功率是10W;

(3)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80%。

(4)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160N。

四、课后巩固

1.如图所示,某同学用重为10N的动滑轮匀速提升重为50N的物体,不计摩擦,则该同学

所用拉力F的可能值是()

A.20NB.25NC.30ND.35N

【答案】D

2.(2022•广西)如图甲,大人、男孩、女孩用两根相同圆木棍和一根绳子玩"比力气"的游戏。

该游戏装置与滑轮组类似,图乙是其示意图。绳的一端固定在一根木棍上,在两根木棍上绕

几圈后女孩捆住绳的另一辆向外拉,大人、男孩则各握住一根木棍向外拉,三人中被拉动者

为负,他们都使出了最大力气,仍处于“僵持"状态,没能分出胜负。忽略绳与木棍之间的摩

擦,以下做法中最有可能使女孩获胜的是()

圆木棍

图甲图乙

A.仅将绳在两木棍上多绕1圈B.仅将绳在两木棍上少绕1圈

C.仅增加绳的总长D.仅减小绳的总长

【答案】A

【解析】AB.仅将绳在两木棍上多绕工圈,这样承担男孩所用木棍的绳子的段数增大,女

孩越省力,可能使女孩获胜,同理可知,仅将绳在两木棍上少绕1圈,不能使女孩获胜,故

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D.改变绳的总长,不能改变力的大小,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3.(2021•山东)现有史籍中最早讨论滑轮的是《墨经》。书中将向上提举重物的力称为"挈",

将自由往下降落称为"收",将整个滑轮称为“绳制"(图1)。现分别用甲、乙两个力替代"收”

(图2),使重物在相同的时间内匀速上升相同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图2

A.使用这个滑轮能省力

B.甲拉力大小等于乙拉力大小

C.甲拉力做的功大于乙拉力做的功

D.甲拉力使绳自由端移动的速度小于乙拉力使绳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答案】B

【解析】A.图中滑轮的轴固定不动,属于定滑轮,不能省力,故A错误;

B.不计绳重和摩擦,使用定滑轮不省力,所以两个拉力的大小都等于物体的重力,甲拉力

大小等于乙拉力大小,故B正确;

C.使重物在相同的时间内匀速上升相同高度,甲乙拉力相等,甲乙拉力移动的距离相等,

由W=Ps可知甲拉力做的功等于乙拉力做的功,故C错误;

D.使重物在相同的时间内匀速上升相同高度’甲乙拉力移动的距离相等‘由可知,甲

拉力使绳自由端移动的速度等于乙拉力使绳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故D错误。

故选Bo

4.(2022•四川宜宾)2021.7.1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

行,伴随着嚓亮的国歌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这是因为旗杆顶部有一个滑轮,如图,该滑

轮的作用是()

A.增大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B.减小拉力

C.改变拉力的方向D.减少拉力做功

【答案】C

【解析】旗杆顶部滑轮的轴不动,是一个定滑轮,它能改变动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省功

以及增大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5.(2023•桐庐县二模)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10N的物体匀速提升1m,所用时间为2s,

作用在绳子末端的拉力F为6N(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做的有用功为6J

B.动滑轮自重4N

C.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5W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

【解答】解:

A、有用功:W有用=Gh=10NXlm=10」,故A错误;

B、由图可知,n=2,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拉力F=±(G+G动),

则动滑轮的重力:G动=2F-G=2X6N-10N=2N,故B错误;

C、绳端移动的距离:s=2h=2Xlm=2m,

总功:W总=Fs=6N><2m=12J,

W邙121

拉力F做功的功率:P=—春=^=6W,故C错误;

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口=福电*100%=拐X100%p83.3%,故D正确。

故选:Do

6.(2023•萧山区校级二模)如图所示,滑轮组悬挂在水平钢架上,某工人站在水平地面上,

竖直向下拉动绳子自由端,5s内使物体A匀速上升1.5m,提升过程中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

功率为180W。已知物体A重540N,该工人重700N。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关于该过程的

说法正确的是()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3m/s

B.动滑轮重160N

C.该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400N

D.绳子自由端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为200N

【解答】解:A、由图知,承担重物绳子的段数n=2,

由$=隔和v=|可得,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v=半="煌"=o.6m/s,故A错误;

BD、由P=?=?=Fv可得,绳端拉力F=(=斓黑%=300N,

1

不计绳重和摩擦,由F=[(G+G动)可得,动滑轮重力G动=群-G=2X300N-540N=

60N,故BD错误;

C、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绳子对人的拉力F拉与人对绳端拉力F相等,地面对人的支

持力F支与人对地面的压力F压相等,

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由平衡力知识知,6人=尸擀汗支,则F支=G人-F拉=700N-300N=

400N,

所以人对地面的压力F压=F支=400N,故C正确。

故选:C。

7.(2023•温州模拟)如图所示,用10N的力F沿水平方向拉滑轮,可使物体A以0.2m/s的

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恒为2N(不计滑轮、测力计、绳子的重

力,滑轮的转轴光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体A受到地面水平向右3N的摩擦力

B.物体A受到B的摩擦力是2N

C.滑轮移动的速度是0.1m/s

D.拉力F做功功率为4W

【解答】解:

AB、不计滑轮的摩擦和重力,以动滑轮为研究对象,则两段绳子向右的拉力与向左的拉

力平衡,所以2Fji=F,则A物体对滑轮的拉力F拉=3=*X10N=5N;力的作用是相互

的,所以滑轮对A的拉力也为5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恒为2N,因拉滑轮时,物体B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测力计对B向右

的拉力与A对B向左的摩擦力平衡,所以fA对B=F示=2N;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

物体B对A的摩擦力为2N,方向向右,故B正确;

物体A向左匀速运动,同时地面对物体A还有向右的摩擦力,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F拉

=fB对A+f地,

所以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f地=F拉-fB对A=5N-2N=3N,方向水平向右,故A正

确;

C、因拉力F作用在动滑轮的轴上,费力但省一半的距离,所以拉力端的移动速度(滑轮

111

移动的速度)等于物体A移动速度的5,则滑轮移动的速度v=|vA-|xo.2m/s=o.lm/s,

故C正确;

D、拉力F做功功率:P=Y=y=Fv=10NX0.1m/s=lW,故D错误。

故选:Do

8.工人师傅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匀速提升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提升速度,可以增大有用功

B.增大提升高度,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C.增大定滑轮的重力,可以增大额外功

D.增大物体的重力,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答案】D

9.如图所示是小刚同学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使用的实验装置和得到的数据记

录表格,关于小刚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实验次数123

钩码重G/N446

钩码上升高度h/m0.10.10.1

绳端拉力F/N1.81.42.4

绳端移动距离S/m0.30.50.3

机械效率月74%57%83%

A.由表中数据可知,第一次实验是使用甲图做的实验

B.由表中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自重有关

C.由表中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被提升的钩码的重力有关

D.进行实验时,由于提升过程中不便于读数,所以可以在钩码静止时读数

【答案】D

10.如图所示,不计滑轮自重及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三个弹簧测力计拉力工、FB、FC

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A.4:小:兄=3:2:1B.FA:FB:FC=1:2:3

C.FA:FB:Fc=6:3:2D.七:/:兄=2:3:6

【答案】B

【解析】利用同一根绳子上力的大小是相同的,得至UFB=2FA,FC=3FA

11.(2023•椒江区校级二模)小明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拉着A、B物体一起匀速前进,绳子自

由端运动了0.2m,若物体B与地面的摩擦力为9N。(绳重,滑轮重,绳与滑轮摩擦不计)。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F做功为1.8J

B.拉力F增加,地面对B的摩擦力增加

C.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D.A、B间的摩擦力为0N

【解答】解:A、由图可知,n=3,绳重,滑轮重,绳与滑轮摩擦不计,拉力F为:

11

F=-f-x9N=3N,

n3

则拉力做的功为:

W.§,=Fs绳=3NX0.2m=0.6J,故A错误;

B、当拉力F增加时,B对地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地面对B的摩

擦力不变,故B错误;

C、物体B移动的距离为:

11”0.2

s物=-s绳=X。.2m=-g-m,

有用功为:

W有=£$物=9NX-^-m=0.6J,

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W

;=

T]—w061X100%=100%,故c错误;

D、A水平方向不受外力而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B间的摩擦力为0N,故D正确。

故选:Do

12.(2021•吉林)图甲是《墨经》中记载的古代提升重物的工具一一“车梯”,图乙是其等效

图。利用此"车梯”匀速提升重物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绳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上升距离的5倍B.被提升的物重是绳子拉力的4倍

C.增大物重,所做的有用功增大D.增大物重,"车梯"的机械效率变高

【答案】D

【解析】A.由图可知,〃=4,s=4/z,即绳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上升距离的4倍,故A错误;

B.由于动滑轮自身有重力及克服绳和轮间的摩擦,被提升的物重小于绳子拉力的4倍,故

B错误;

C.增大物重,重物提升的高度不一定,所做的有用功不一定增大,故C错误;

D.增大物重,在动滑轮、摩擦不变的情况下(即额外功不变的情况下),有用功在总功中

所占比例增大,所以机械效率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13.(2023•湖南)如图所示,物体重10N,每个滑轮重1N,在尸=2.5N的拉力作用下,物体

上升了1m,则拉力做的有用功是J,克服绳重及滑轮与绳子之间的摩擦所做的额

外功为Jo

【解析】[1]该滑轮组克服物体重力做有用功,所做有用功%=G/z=10Nxlm=10J

⑵物体上升:Lm,则从下数的第一个动滑轮也上升历=lm,其右侧绳端上升2m;从下数的

第二个动滑轮上升/i2=2m,其右侧绳端上升4m;从下数的第三个动滑轮上升/?3=4m,其右

侧绳端上升8m,即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8m,拉力做的总功强=A=2.5Nx8m=20J

克服动滑轮重力做的额外功%=G动寓+G动2饱+G动3%=lNxlm+lNx2m+lNx4m=7J

则克服绳重及滑轮与绳子之间的摩擦所做的额外功也额=皿总一%一皿动=20J-10J-7J=3J

14.如图所示,物重G为2000N,斜面长5m,高3m,斜面和滑轮组装置的总机械效率为80%,

若将重物沿斜面以0.2m/s的速度拉上来,求:

(1)所需拉力F是多少?

(2)机械的总功率是多少?

【答案】解:(1)由题意可知斜面和滑轮组都是为了将物体的位置提高,所以有用功:

W有用=Gh=2000NX3m=6000J

总功:

%=字=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