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论文_第1页
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论文_第2页
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论文_第3页
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论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梵净山(MountFanjing),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得名于“梵天净土”,原来的正名为“三山谷”,梵净山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面积41900公顷,1978年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同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主要保护对象为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黔金丝猴、珙桐等珍稀动植物。梵净山曾荣膺2008年度和2009年度的“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齐名的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梵净山被认定为世界上同纬度保护最完好的原始森林,10-14亿年前的古老地层,繁衍着2600多种生物,其中不乏7000万至200万年前第三纪、第四纪的古老动植物种类,成为人类难得的生态王国。高山杜鹃,美丽非凡;珙桐花开,迎风飞舞;“天降”紫薇,挺拔神奇。而以“世界独生子”——黔金丝猴为代表的珍稀动物更是不计其数。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史上历经五次重建,保护区自然风光秀丽,永不褪色的风景是保护区的自荐信。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的基础建设在政府的督促下正在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基本具备。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同时也是为了保护梵净山及其生物多样性,梵净山上据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如果不加以监督管理,极易被人们破环或损坏;所以必要的保护措施是很需要的。保护目标保护对象:主要保护对象为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黔金丝猴、珙桐等珍稀动植物。生物资源:截止2014年,保护区已知野生动物种类有动物近3000种,其中兽类69种,鸟类191种另4亚种,两栖爬行类75种,鱼类48种,陆栖寡毛类211种,昆虫类2000余种。列为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有35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有黔金丝猴、豹、白颈长尾雉等6种,二级保护动物有大鲵、穿山甲、猕猴、黑熊、红腹角雉等29种。特别是黔金丝猴,是第三纪遗留下来的中国特产动物,野外种群数量只有750只左右,仅分布在梵净山保护区内,是中国特产的三种金丝猴种数量最少、分布最窄、濒危度最高的一种,被国际贸易公约列为濒危度最高级别保护动物,是世界的“瑰宝”。管理措施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建立以来,一直都很重视科研、科技工作,并根据自身的实际,与国内外相关单位合作开展了多学科的科学研究项目,如中美梵净山环境监测、麻阳河黑叶猴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月亮山林区科学考察等。独立主持完成了多项科学研究课题,如黔金丝猴的野外生态调查、黔金丝猴的人工驯养及繁殖技术研究等,并确立了以“科研为先导、管护为基础、协调作保障”的管理方针,保护管理、资源保护、森林防火、旅游开发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管理局通过制作保护区的图文、影视资料对外宣传保护区的情况。举办夏令营、组织中小学生参观动植物标本,对中小学生进行大自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教育。利用宣传牌、标语、通告等形式,大力宣传保护野生动植物和森林防火的重要性。保护区管理局与周边各县、乡(镇)建立了森林防火专业队和与义务消防队。保护区成立二十多年来,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并被“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评为1987-1989年度、1990-1992年度、1999—2001年度全国森林防火先进单位。以“天保工程”和GEF项目为契机,成立由保护区基层管理机构和村委及村民代表组成的“村级管理委员会”,并制定了“共管公约”和“共管委员会职责”。主要参与保护区护林站对辖区的巡护,协助监测环境、物种的变化,向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供社区动态等活动。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防护措施可以加强管理局对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和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更有利于对梵净山的保护。加强各类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和科技宣传,强化对管护队伍的建设和政治思想、业务素质的教育培训,制作各种宣传碑牌,制作并散发各种宣传材料,组织各种会议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法制宣传。采用请进来、派出去的办法,为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创造教育培训机会。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来保护区主办各种有关的培训班、研讨会,取得了明显效果,提高了保护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通过国家林业局和省林业厅对梵净山保护区一期、二期基本建设投入,以及近年来积极争取的铜仁地区旅游国债资金,逐步完善了保护、管理、科研、培训、景区和办公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保护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基础保障,对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的保护管理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提高了对区内自然环境的监测和物种动态监测的能力,加强对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工作,提高保护区的快速反应能力。帮助社区建立和完善村规民约,稳定社区治安。建立健全护林队伍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强责任制度的落实和考核制度的实施,严明偿罚。明确管护职责,管护员必须按管理局、总站的规定,在巡护管理中认真履行职责,正确行使职权,并及时向上级部门上报。要求职工和护林员熟悉责任片区的山情、林情,积极巡护,并做好巡护记录。严格实行巡护岗位责任制,做好责任片区巡护及宣传,发现问题及时向管理站或总站汇报。同时严格考勤制度,保证出勤率。加强对社区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社区的自然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自保护区管理机构成立以来,在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人民政府和执法部门的配合和支持下,严格按照执法程序处理了各类林业行政案件、刑事案件、治安案件,长期不懈地打击了各种破坏自然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多次开展林区综合治理。20多年来,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干部职工和广大社区群众的不断努力,保护区范围内的偷砍盗伐、偷捕偷猎和破坏林地等违法活动已基本得到有效控制,近几年每年各类林业案件在十多起,连续多年无森林火灾,现有的森林植被和野生动物保护较好,成立保护区以前局部受到破坏的地段大多已恢复成林,直向原生性森林演替,林区自然环境得以改善。

科研是保证保护和管理的基础,是制定各项管理措施和促进各项工作开展的科学依据,除了完成资源本底的综合调查外,还作了许多专项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保护区采取与国内外保护和科研机构密切联系,争取国内外科技工作者来合作研究,多渠道、多方面积极申请研究基金,抓住时机,保证了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积极引进如国际FFI、TUP、GEF、福特基金会、香港乐施基金会等项目的实施,加强社区建设,解决社区困难,提高社区群众基本素质,缓解保护区与社区的矛盾,促进社区经济发展。梵净山是历史上的佛教名山,有“名岳之宗”之称,原来的香客不少,保护区建立后,根据梵净山的实际情况,在原来朝山拜佛的主要线路(江口黑湾-金顶-印江张家坝)划定了旅游小区。通过开展旅游,为当地的服务业、运输业、商业、小城镇建设等经济建设带来一定的发展,促进了周边社区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和就业机会。保护区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助于提高公众的自然保护意识,加深对保护区建设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保护区周边地方政府、业务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共同对可能发生的潜在隐患进行预防,共同对发生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实现全社会共同参与对保护区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的保护,达到保护与发展并举。协调发展社区经济,才能实现有效保护,才能改善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关系,才能得到当地社区对自然保护事业的全力支持。因此,梵净山保护区管理局把帮助社区发展生产,处理好周边乡村社区的关系作为保护区长治久安的大事来抓。主要做法:一是主动参与当地乡村的重要活动,保护区的重大活动也邀请当地乡村领导参加,取得互相理解、相互支持;二是力所能及地为当地群众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如修路、搭桥、通电、电视、水利、修缮学校和帮扶贫困学生上学等公益事业给予一定的资金帮助,密切了保护区与社区群众的关系;三是保护区的发展,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聘请当地群众250多人作为护林员,建立了群众护林队伍,并将保护区与村、村民祖和护林员有机结合,形成社区共管网络,有效的保护了区内资源。发展和建设好自然保护区,还需要政府的重视、部门的支持、社会的关心,同时还需保护区社区群众的大力扶持,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经济和社会发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达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梵净山过去属于我们历代的先民,而梵净山的现在和未来已不仅仅属于它所在当地的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人,它还属于全人类。综上所述,梵净山保护区是生态极为敏感和有重要保护价值的区域,还需进一步加强对保护区的自然资源依法管理,完善保护区管理机构的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实施严格的统一管理,更好、更有效地保护梵净山区域内的众多自然资源及珍稀资源。在“保护第一”的前提下,积极开展生态旅游,做好生态旅游规划,消除人们对保护区只保护、不支持地方经济的错误认识,抓住机遇,使自然保护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融入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完善保护区自身的发展建设。自然保护区社区经济的发展程度直接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