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0曹刿论战(学案含答案)20.曹刿论战
素养目标
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3.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在对比中刻画人物的方法。
4.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学习他勇于担当、忠君爱国的精神,培养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第1课时
◎重点:
1.学习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情境预设
说到战争,我们的脑海中一定会浮现出金戈铁马、惨烈厮杀的残酷画面。但在这篇描写古代战争的课文中,我们没有看到这种情景,而是认识了一位在长勺之战中运筹帷幄的人物——曹刿。他毛遂自荐的精神,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把握战机的卓越才能,无不令人敬佩。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古城长勺,学习古典精品文章《曹刿论战》,了解齐鲁长勺之战。
·媒体使用·
教师在课前播放关于长勺古城、长勺之战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古战场风云。
【预习导学】
【初晤《左传》】
《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叙事完备编年体史书,旧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左传》记录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情况,是我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各种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1.文题解读。文题中点明“曹刿”是文中记叙的主要人物,“论战"表明本文的主要内容为
2.明晰内容。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答案】1.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
2.本文记叙了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和曹刿对战争的论述。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一
初读课文,疏通积累。
分小组,按照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四个类别,积累字词,并在此基础上疏通文意。
类别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
(1)从
(2)何
(3)以
(4)故
类别二: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1)小大之狱古义:
今义:
(2)又何间焉古义:
今义:
(3)肉食者鄙古义:
今义:
(4)弗敢加也古义:
今义:
(5)再而衰古义:
今义:
类别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
(1)神弗福也福:
(2)一鼓作气鼓:
类别四: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并翻译。
(1)问:“何以战”
(2)夫战,勇气也。
(3)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答案】类别一:
(1)动词,听从、服从动词,跟随
(2)副词,何必代词,什么
(3)介词,把介词,凭借
(4)名词,原因、缘故连词,所以、因此
类别二:
(1)指诉讼事件监狱;官司、罪案
(2)参与空隙,嫌隙、隔阂
(3)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轻视,看不起
(4)虚夸,夸大增加
(5)第二次表示又一次
类别三:
(1)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
(2)名词作动词,击鼓(进军)
类别四:
(1)省略句、倒装句(宾语前置)。(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
(2)判断句。作战,靠的是勇气。
(3)省略句。(齐国是)大国,很难估测(它的行动),(我)担心(他们会)设下埋伏。
一课一法
文言语句翻译“五字真言”
1.留。对于文言语句中涉及的国号、年号、地名、书名、人名、官职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
2.替。许多文言单音词不能在现代汉语中单独运用,翻译时就要替换成现代汉语中词义相同或相当的双音节词。
3.调。翻译文言语句中的倒装句时,应根据古今汉语语序变化的规律,对原文语序进行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4.补。翻译文言语句时,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使翻译的语句意思完整。
5.删。对于文言语句中无实际意义的词,可以不翻译,直接删去。
任务驱动二
理清思路,分析详略。
请梳理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的详略安排,并据此谈谈作者如此安排的用意。
【答案】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第1段):写战前,详细叙述曹刿求见鲁庄公的经过,通过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
第二部分(第2段):写战中,略写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3段):写战后,详写曹刿论述这次战役取胜的原因。
文章围绕“论战"来选择与组织材料,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此文虽然写战争,但对战争的过程写得十分简略,文章中心始终扣住曹刿这一人物。本文重点在刻画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而不在记叙战争的经过。因此,只详写曹刿分析战前的政治准备、指挥鲁军作战的经过及战后论述鲁国取胜的原因,对双方军事部署、战争经过等则略写或不写。这样安排使文章重心突出,情节紧凑。
任务驱动三
复述课文,把握中心。
复述课文的基本内容,思考:这篇文章的关键词语是什么中心内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答案】这篇文章的关键词语是“论战”。
中心内容:本文记叙了长勺之战的基本经过,阐明了只有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备选问题
阅读第3段,结合曹刿的解释,谈谈你对他选择战机的领悟。
【答案】
一是选择利于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鲁军在齐军击鼓进军时按兵不动,养精蓄锐。齐军第一次击鼓进军,士气正旺;第二次击鼓进军,士气开始低落;第三次击鼓进军,士气已经完全衰竭。在此关键时刻,曹刿采取“敌疲我打"的策略,终于化劣势为优势。
二是把握追击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虽然鲁军取得了反攻的初步胜利,但曹刿并未轻敌,“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正所谓兵不厌诈,这时不可不提高警惕。直到曹刿亲自察看敌情,发现敌军“辙乱"旗靡”,确定齐军是狼狈逃窜、溃不成军,鲁军这才乘胜追击,终于取得了战役的胜利。
第2课时
◎重点: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在对比中刻画人物的方法;学习曹刿勇于担当、以民为本的精神。
情境预设
齐军重兵压境,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前两次的回答均被曹刿否定,最后一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说:“可以一战。"平淡的三问三答,却将二人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出来。你认为他们分别是怎样的人本文又是怎样刻画这两个人物的本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预习导学】
1.下列对“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大大小小的监狱,即使不能都去察看,也必定要有爱憎之情。
B.大大小小的诉讼事件,即使不能逐一审查,但一定以诚心处理。
C.大大小小的监狱,若不能一一视察,必定是因为有特殊的情况。
D.大大小小的诉讼事件,虽然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会诚心地去处理。
2.齐鲁长勺之战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你认为鲁国取胜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D
2.一是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
二是善于捕捉进军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
三是选择了追击敌军的正确时机: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一
析人物形象。
分组进行课本剧表演。
准备:分别找出描写曹刿、鲁庄公的语句,揣摩人物的语言、动作,概括分析二人的人物形象。
【素养检测】有人说,鲁庄公是一个昏君。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课文发表你的看法。
【答案】曹刿(“远谋"):①关心国家大事,有爱国心与责任感。鲁国被齐国攻打时,立即“请见”,去参与“肉食者谋之"的事,并主动要求参与作战。
②深谋远虑,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对作战的条件有深刻的见解。把国君“忠”其事,取信于民作为取胜的先决条件,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有“远谋",其见解显然高于“肉食者”。
③有很高的说话技巧。与地位相当的乡人说话,直接解答疑虑,简洁明快;与国君商讨问题,循循善诱,启发、分析,促其领悟。
鲁庄公(“鄙"):政治无能、军事无知,但实事求是、能虚心听取他人意见。鲁庄公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少数人的支持和神明的保佑上。
【素养检测】
明确:鲁庄公的“鄙”具体表现在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少数人的支持和神贡的保佑上,用兵轻举妄动,取胜而不知胜。
缺点:政治无能、军事无知、目光短浅、鲁莽草率。
优点:能虚心请教,信任曹刿,让他参与指挥;识人识才,任人唯贤,用人不疑。
看法略。
·导学建议·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或表演课本剧时,注意其重点是人物语言、行为归类,并从这些语言和行为中分析人物形象,而不在于其神态、语气等。表演的时间不要太长。
任务驱动二
悟写作手法。
本文多处将鲁庄公与曹刿进行对比描写,请找出其中一例,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答案】战前:鲁庄公目光短浅;曹刿有远谋。
战时:鲁庄公不做调查,急躁冒进;曹刿实地调查,抓准时机。
战后:鲁庄公茫然不知胜利原因,曹刿细说原委。通过对比,突出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
任务驱动三
书阅读感悟。
1.曹刿勇于担当,忠君爱国,使鲁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维护了鲁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请大家围绕“如何看待责任担当"这个话题发表看法。
2.在学习本文后,你获得了哪些写作方面的启示
【答案】1.示例:责任担当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我们应学习这种精神。看法略。
2.示例:①写作时要详略得当;②刻画人物可运用多种手法,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③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能更好地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突出文章的主题。
核心写作
示例:马局长吃罢午饭,在客厅中悠闲地品着茶。女儿笑盈盈地走过来:“爸,我想向您请教个问题。”“什么问题说吧。"我们单位有个刚分配来的女大学生,放着清闲的工作不干,偏要到农村去搞什么乡镇企业,您说她是不是太傻了”马局长放下手中的茶杯,望着女儿说:“现在农村条件的确不太好,有些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和前途,不愿到农村去,而这个女大学生敢于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舍弃更好的工作环境,她这种精神很值得表扬,我们一定要大力支持。"
女儿狡黠地笑了笑:“不过,我认为应该表扬的是她爸爸,因为她爸爸十分支持她。”
“哦,那么她爸爸是谁"马局长问道。
“是您老人家呀!”
“什么"马局长顿时收敛了笑容,“你怎么能这样!这绝对不行!女儿啊,你要知道,农村是很累人的,你苦哈哈地干一辈子能有什么前途留在爸爸身边,你一定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简评】语段中马局长前后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马局长善变(双重标准)的性格特征,从而批判了某些领导干部的官僚主义作风,以及存在个人主义的思想。
核心写作
本文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使曹刿的形象鲜明生动。文中把曹刿与“乡人"进行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卫祖国的政治热忱;在曹刿与鲁庄公的对比中,用鲁庄公的驽钝、浮躁反衬曹刿的机敏、持重,一个出身下层而深谋远虑的谋士形象跃然纸上。请你也运用对比手法,写一个语段反映社会现象或表达看法。
备选问题
1.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描写来展开情节、刻画人物的
【答案】
文章通过对话,展示了齐鲁长勺之战的过程,把战前准备、作战情况,以及胜负原因交代得清清楚楚。第1段叙述战前曹刿求见鲁庄公,通过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取得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VB调试技巧试题及答案解析
- 气象电力服务合作协议
- 灯饰照明行业新年个人工作计划
- 提升员工忠诚度的策略计划
- 【通辽】2025年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教体系统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3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市区办公室租赁合同范本
- 网络管理员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资源
- 企业管理中的风险评估实践与应用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软件设计师行业发展趋势试题及答案
- 行政法学重要实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 东芝空调用户使用手册
- 全国卷高考标准语文答题卡作文纸3栏800字版
- DB32T 4284-2022 居民住宅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
- 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申请表样表
- 110kV变电站高压试验报告完整版
- 山东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期末试题及答案
- TSG Z7001-2004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规则
- 入学、幼儿园等健康卫生教育洗手知识教育ppt课件
- JJF(鄂) 82-2021 全自动混凝土抗渗仪校准规范(高清版)
- 流动注射分析仪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 数控铣工图纸(60份)(共60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