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讲明清时期政治与版图奠定(1368--1840鸦片战争前)讲义总体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阶段特征:1.政治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各民族融合交流加强,辽阔的版图在清朝前期最终奠定;封建社会由盛转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2.经济上:封建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发展超过前代水平,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赋税制度进一步改革,人头税逐渐废除;江南经济转型,全国市场形成,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经济总量仍然处于世界前列,但与西方相比,已开始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3.思想文化上:宋明理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禁锢人心;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对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地抨击,但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没能推动中国社会转型;中学西传和西学东渐,儒家思想推动西方启蒙运动。4.文学艺术上:市民文化不断发展,文艺领域体现新的时代特色。科技上:逐渐落后于西方,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5.对外关系上:开始受到外来侵略,“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脱离了世界工业化的大潮流。课标要求:1.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中外历史纲要上);2.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明清时期的巨大变化,认识明清时期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了解明清时期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特征;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选择性必修1)。时空定位:一、明朝建立与灭亡(1368---1644)(一)建立:1368朱元章在称帝,定都应天府,国号大明(二)统治:1.中央官制:(1)明太祖:废丞相,皇帝亲管六部;(2)明成祖:设内阁:①性质:顾问性质;地位:逐渐成为事实上行政中枢;②职能:票拟(浏览奏章,草拟处理意见);批红(皇帝在票拟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③异化:A明中后期大学士可批红;B座官专权:司礼监获得批立权力,控制东厂锦衣卫→中枢权利异化,专制主义强化(实质)2.地方制度:(1)明初:废行中书省,权力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2)明中期:派出巡抚、巡接,逐渐总揽一省之权,;形成省、府(州)、县三级行政区划.3.选官制度:科举制:(1)级别:乡试→会试→殿式;(2)内容:四书五经;(3)形式:八股取士;南北分卷→南北中卷(4)影响:积极:有利于维护统治;消极:束缚人们思想;不利于科技创新;造成中国近代落后原因之一4、考核制度:考满:任职期满的考核:满三年称:“初考”,满六年称“再考”,满九年称“通考”,考核结果分为称职平等.不称职三等;考察:外地官员三年一次的朝觐考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京察,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不作为。5.监察制度:机构:“科道”:都察院:监察御史:纠察百官,代皇帝巡按各省。六科:六科给事中:皇帝制敕,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影响:积极:提升行政效率;有利于提高国家行政治理效能;有利于规范官员执政行为;消极: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服务;不能彻底杜绝官僚贪污腐败现象。6.法律教化:(1)法律:制定《大明律》,司法实践重视“例”:开创律例合编体例。(2)教化:约为律用:乡约改为宣讲"六谕",具有强制力。7.赋税制度:(1)明初:两税法:夏税、秋粮;形式:实物(粮食);(2)明中期(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金花银”;(3)明后期:张居正改革:①原因:政治腐败,国库空虚;土地兼并加剧;绕治危机加剧;边患严重:内陆少数民族侵扰;海上倭寇、西方殖民势力侵扰②内容:政治:整肃吏治,加强官吏考核(考成法);经济:清丈土地;改革税制“一条鞭法”(将田赋、徭役,杂役合并征收银两,按人丁、田亩收税)③影响:增加财政收入;政府对人民的人身控制减弱;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缓和社会矛盾;缓解统治危机。8.户籍制度:明初:户帖制度;以职业定户籍→户籍册称“黄册”+“鱼鳞图册”9.基层组织:里甲制(十户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首,里长;基层治理:王守仁推行十家牌法,强化自我管理和相互监督。(三)危机1、内陆:(1)民族关系:①机构:中央:礼部、鸿胪寺、四夷馆(培养各民族文字翻译人才)②方式:军事:北方:修筑明长城(嘉恰关至鸭绿江一线),设置一系列军镇“九边”,抵御瓦剌政治:政策:羁縻政策设立机构:东北:设都司、卫、所管理女真等族;在黑龙江流域设立奴儿干都司;西北:赤斤蒙古、沙州、哈密等卫西南:设土司(各族酋长世袭任职),易形成割据势力册封:西藏:敕封西藏僧俗领袖为“王”、“法王”,设立都指挥使司等机构经济:北方:开放马市;西南:贡赐、茶马贸易③特点:具有羁縻色彩;因俗而治;分而治之④影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推动边疆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强化对边疆地区管理;有利于民族交融;(2)边疆危机:①北方:明初:达靼、瓦刺南下;明修建长城防御;明中期:战:瓦刺、鞑鞋两次突破长城,包围北京,瓦刺在土木堡之变中俘虏明英宗;和:1571鞑靼与明和议,接受册封;恢复扩大边境贸易。②东北——满洲崛起:明初:招抚:设立奴儿干都司;册封女真部落首领;明中期: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1616称汗,国号大金,进攻明朝;皇太极将女真族名改为满洲,1636年称帝,国号大清。2.海防:(1)明初:开放——朝贡贸易为主要形式①表现: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贴岸(地位:朝贡贸易顶峰)②目的:宣扬国威;③特点:政治色彩大于经济目的;厚往薄来;具有君臣等级色彩④影响:中国:积极:彰显围威;消极:增加明朝财政负担;妨碍对外部世界认知。(2)危机——海禁政策①原因: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直接原因:日本倭寇与东南沿海奸商勾结走私;新航路开辟,欧洲殖民势力入侵;思想原因:“天朝上国”观念影响②表现:禁止民间与私人出海贸易;③结果:戚然光抗倭,台州大捷;戚继光与俞大猷合作重创倭寇;16时期中期,葡萄牙获得澳门租住权;荷兰、西班牙分别占据台湾南部、北部;明末,荷兰占据台湾④影响:积极:东南沿海形式稳定,放松私人海外贸易;一定程度保护东南沿海地区安全;消极: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不利于海外贸易发展;影响国家财政收入;破坏东南沿海经济发展。二、清朝(1616---1912)(一)清朝中前期鼎盛1.政治:(1)盛世:康乾盛世: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巩固,出现100多年的鼎盛局面。史称康乾盛世。(2)中央制度:①奏折制度: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自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A特点:迅速、机密B影响:提高决策效率;强化对官僚机构控制,加强对中央、地方管理。②中枢机构:雍正:设军机处。A职能:起草.处理机要文书;B性质:秘书;C特点:简、勤、速、密;D影响:君主专制强化达到顶峰;提高行政效率《注》:中国古代中枢机构演变趋势:皇权不断加强,发展到顶锋;相权不断削弱,最终被废除;(3)地方制度:形成省、州(府)、县三级,巡抚成为一省长官,又设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大权。《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地方割据势力不断削弱。(4)考核制度:考课: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官员(5)监察制度:六科并入都察院.停止派御史巡按各省;监察御史:列察百官;六科给事中:皇帝制敕、大臣奏疏的封还驳回。<注>:监察制度特点及影响特点:位卑权重;自上而下垂直管理;形式多样;以小制大;影响:积极:有利于规范官员行为;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消极: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权,不能根本上杜绝官员腐败行为;为专制主义服务;(6)法律教化:①法律: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非常重视例,制定《大清律例》。②教化:乡约与律例合流(约为律用):乡约宣讲圣谕:康熙帝“圣谕十六条”、雍正帝“圣谕广训”;引用《大清律例》,具有强制性。(7)户籍制度:①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户籍管理相对松弛;②户籍作用大大削弱:赋税制度变化(固定丁银、摊丁入亩)③乾隆年间,户籍永久停编,知识登记人口数量。(8)赋税制度:①内容:康熙年间:1712年,“滋生人口,永不加赋”;雍正年间:“摊丁入亩”:将丁银分摊入田赋中。A收税对象:土地;B:形式:货币;C影响:中国历史上存在了2000多年的人头税被废除;政府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客观加剧人地矛盾。《注》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趋势:标准:由以人丁为主到以土地、财产为主;形式:由以实物为主到以货币为主;种类:由繁杂到简单。(9)基层组织与基层治理:里甲制后改为保甲制:十户为牌,设牌长;十牌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功能: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2.思想:文化专制:八股取士、文字狱→造成文化摧残;束缚思想,不利于民主科学发展;中国近代落后原因之一。3.疆域奠定与民族关系 (1)疆城: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南至南海诸岛,西南至喜马拉雅山脉。(2)管理:内地:18省,设巡抚,总督治理边疆:机构:中央:设理藩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东南:1662郑成功收复台湾;1683请收复台湾;1684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促进台湾经济发展;加强台湾与大陆联系;有利于巩固海防;东北:17世纪中叶,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雅克萨之战,打击沙俄侵略势力;1689《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城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是中国领土。西北:联姻:通过联姻,加强对漠南蒙古控制;军事:1757年平定漠西准噶尔部叛乱;平定维吾尔族大、小和卓叛乱;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行政:蒙古地区:设盟、旗两级单位统治,设盟长、旗长(蒙古贵族)新疆地区:1762设伊犁将军西南:西藏:册封:册封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为“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行政:1727年设驻藏大臣;法律:1793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以法律形式明确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权。青川贵:设西宁办事大臣;“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土官,改用有任期的流官)影响: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强化对西南地区各民族管理;利于统一多民族巩固发展。(3)特点:因俗而治,因地制宜,政策灵活多样;设立专门机构(二)危机1.时间:康乾盛世后期,出现由盛转衰;嘉庆、道光年间更为明显。2.表现:(1)内部:人口急剧增长,人地矛盾尖锐,资源危机日益暴露;政治腐败,贫富矛盾积累;农民起义频繁;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2)外部:18世纪,马戛尔尼访华使团,要求扩大对华贸易;西方列强在沿海频繁活动。(3)政策:闭关锁国政策A原因:根本原因: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占主导;直接原因:西方殖民势力侵扰;思想原因:“天朝上国”观念影响B表现:仅保留广州一处,由官府特许“十三行”管理对外贸易;严格约束民间贸易和外商在广州活动C影响:积报:一定程度维护国家安全;消极:不利于海外贸易拓展;阻碍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条形码验证器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木材加工机械制造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有机农产品基地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暖气炉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智能电源插座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智能快递柜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数字渠道杂货销售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摄像器材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排烟装置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拉伸包装机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中级)电影放映员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DL∕T 860.4-2018 电力自动化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4部分:系统和项目管理
- 简单的运输协议书范本
- 美发店员工合同范本
- DB32T3940-2020公路桥梁健康监测系统数据库 架构设计规范
- MOOC 人工智能导论-福建师范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人像摄影教程》课件
- 复绿施工方案
- 2024年贵州黔东南州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 第二版 课件 第十章 刘少奇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新闻工作
- 加油站清明节节前安全教育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