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探索自然的科学 单元综合练习(含解析)_第1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探索自然的科学 单元综合练习(含解析)_第2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探索自然的科学 单元综合练习(含解析)_第3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探索自然的科学 单元综合练习(含解析)_第4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探索自然的科学 单元综合练习(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探索自然的科学单元练习一、选择题1.甲流是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某同学起床后感觉头晕发热,到医院后医生让他去测量体温、化验血液。医生这些检查的直接目的是()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C.解释和结论 D.收集证据、验证假设2.下列单位的换算,正确的是()A.12分米3=12分米3×1000=12000厘米3B.1.8米=1.8×1000=1800毫米C.0.5厘米=0.5厘米×10毫米=5毫米D.0.556升=0.556×1000毫升=556毫升3.将晒过的玉米粒随机分为相同的两份,其中一份烘干,另一份不作处理.然后,将它们放在不同温度的食用油中加热,实验结果如下表:食用油的温度未烘的玉米粒烘干的玉米粒140℃以下未爆开未爆开160℃部分爆开成爆米花未爆开180℃部分爆开成爆米花未爆开200℃全部爆开成爆米花未爆开220℃以上全部爆开成爆米花并且糊了未爆开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利用玉米粒制得爆米花必须要具备的条件是()A.较高的温度 B.适量的水分C.较大的质量 D.较高的温度和适量的水分4.为了提高液体温度计的灵敏度,下述哪些结构的改变是正确的()A.把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做大一些B.把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做小一些C.把温度计的内径做粗一些D.把温度计的内径做细一些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 B.滴加液体C.读取液体体积 D.点燃酒精灯6.小阳用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五次数据是2.14厘米、2.13厘米、2.13厘米、2.36厘米、2.15厘米,其中有一次测量是错误的,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A.2.18厘米 B.2.14厘米 C.2.13厘米 D.2.1375厘米7.“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的对象是指该细小物体的()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长度或宽度8.夏天的早晨,杭州市区自来水龙头流出水的温度最接近于()A.0℃ B.25℃ C.50℃ D.75℃9.实验室里量取8mL水并进行加热,下列需要用到的化学仪器组合正确的是()①带铁夹的铁架台②10mL量筒③100mL量筒④酒精灯⑤石棉网⑥试管⑦试管夹⑧胶头滴管A.②④⑥⑦⑧ B.①③④⑥⑧ C.①②④⑥ D.①②④⑤⑥10.判断下列测量数据:0.7590米,7.59米,759毫米,759分米,各自对应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A.分米、毫米、厘米、米 B.厘米、分米、毫米、米C.毫米、分米、厘米、米 D.毫米、分米、分米、米11.小明想要量取5毫升水,他应该选择的实验仪器是()A.10毫升烧杯 B.50毫升烧杯 C.10毫升量筒 D.50毫升量筒12.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以下是小明观察校园生物时提出的问题,其中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A.含羞草什么环境中叶片会合拢 B.校园中哪种植物最具观赏性C.麻雀的哪些身体结构适于飞行 D.蜻蜓在下雨前为什么会低飞13.凭你的生活经验,下列表述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科学》教科书的宽约38.30厘米B.一瓶农夫山泉水的体积约为550升C.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克D.小德的正常体温约为3814.某同学在测量圆柱体的周长时,把一张矩形纸条紧紧包在圆柱体外面,纸条的边没有与圆柱体的轴垂直,如图所示。然后在纸的重叠处用针扎个孔,把纸条展开,用刻度尺测两孔之间的距离,如此测出的圆柱体的周长()

A.因实验方法错误,一定偏大B.因实验方法错误,一定偏小C.因实验方法错误,偏大或偏小都有可能D.实验方法没有错误15.小科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三次测得文具盒的宽度分别为9.20cm、9.21cm、9.20cm,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测量结果最后应记作9.20cmB.此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1mmC.9.21cm这个记录结果是错误的D.9.20cm中最末一位数字“0”是有意义的16.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某同学操作如下:将量筒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面对刻度仰视凹液面最低处(图甲)。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5mL(图乙)()A.小于11毫升 B.等于11毫升 C.大于11毫升 D.无法确定17.体温计的玻璃泡与毛细管连接处有一段管径更细的弯管,可以让体温计离开人体,但读数保持不变,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人体温都是39.5℃B.甲的体温一定是39.5℃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D.乙、丙两人的体温都高于39.5℃18.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自己身体一些部位的“尺”对物体的长度进行估测,下列估测物体长度事例中不符合实际的是()A.图①,校园的小树有一人高了,所以小树的高度约1.65mB.图②,我的课桌有4拃长,约80cmC.图③,体育课学生跳绳用的绳子有两庹半长,约3.5mD.图④,小明同学步行测得学校的小路长50步,则小路长约30cm19.用材料甲制成的刻度尺去测量用材料乙制成的物体的长度。在5℃时测得的长度为L1,在30℃时测得的长度为L2。如果两次的测量方法都正确,且L1>L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材料膨胀程度不同,且材料乙的膨胀程度大B.如果在15℃时取甲、乙两材料的长度均是1米,则降低相同温度后甲的长度大于乙的长度C.如果在15℃时取甲、乙两材料的长度均是1米,则升高相同温度后甲的长度大于乙的长度D.以上三种情况都不对20.在学习了温度计原理后,小明同学自制了一支温度计,在0℃时测得水银柱长5cm,在100℃时测得水银柱长30cm。用这支温度计去测一杯水时,水柱长为12cm,则这杯水的温度为()A.60℃ B.48℃ C.28℃ D.35℃二、填空题21.测量工具:生活中最常用的测量工具有、、三角尺等。22.下列仪器中,用来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是(填序号,下同),用作少量物质反应的容器的是,用来给物质加热的是。23.小意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分别进行了三次操作(如图),其中正确的是;图乙中,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24.长度单位基本单位:,符号是m。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单位换算:1km=m;1m=cm=mm;1mm=μm;1μm=nm。25.在练习“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实验中,小科同学做了以下两个实验。请回答:(1)如图甲所示,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毫米,小科利用刻度尺测得铅笔的长度是厘米。(2)小科要测一纸带的厚度,纸带厚薄均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如图乙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是(用相关字母表示)。26.市场上销售的“飘柔”洗发露有两种包装,瓶装:容量为400mL,单价24元/瓶;袋装:容量5mL,单价0.5/袋。从容量上讲,1瓶洗发露相当于袋洗发露,从价值上讲,通过计算得知,(填“瓶装”或“袋装”)的更为经济。27.准确量取45mL的液体所需要用到的仪器是,(填序号,下同)用于加热的仪器是,用作取少量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是。①滴管②酒精灯③量筒④药匙⑤烧杯⑥镊子28.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性质制成的。小科用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如图甲,此时小科的体温为℃。由于一时疏忽,忘记甩一下就直接测量小军的体温,结果如图乙所示,则该次测得的结果(填“准确”或“不准确”)。图甲图乙29.液体温度计是利用原理制成的。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处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外界1标准大气压的情况下,先把瓶放到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液柱稳定在A。再把瓶浸在沸水中,一段时间后液柱稳定在B。把装置放在室内,一段时间后液柱稳定在C点。用刻度尺测得AB为20cm,BC为14cm,则此时室温为℃。30.因矿石体积较大,某同学按如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他测得矿石的体积为厘米3;这种方法所测得的数据比石块体积的真实值(填“偏大”、“偏小”或“相等”)。三、实验探究题31.经科学实验证实蜗牛具有视觉、触觉和味觉,但是没有听觉。小科提出新的疑问:不同的蜗牛爬行快慢会一样吗?于是他将甲、乙两只蜗牛放在白纸上进行爬行比赛:待两只蜗牛均开始爬行时,分别记下初始位置标注为A和B,用刻度尺测量出线段AC和BD的长度并进行比较。有人对蜗牛爬行路程的测量方法提出质疑,于是小科改用测出蜗牛爬行时留下的弯曲的白色痕迹长短的方法,重新进行了测量。(1)用改进后的方法测量蜗牛爬行路程时,需要增加的一种工具是____。A.游标卡尺 B.细棉线 C.显微镜 D.放大镜(2)为了让蜗牛爬得更快,对着蜗牛呐喊加油,这种做法是否会对蜗牛的爬行快慢产生影响?请判断并说明理由。(3)关于蜗牛的爬行,请你再提出一个科学问题:?32.为比较建筑材料的隔热性能差异,兴趣小组利用塑料、复合材料、泡沫材料分别削成形状大小相同,带有杯盖的塑料杯、复合材料杯、泡沫杯①向塑料杯中倒入半杯冷水。②在塑料杯杯盖上扎一小孔,盖上杯盖,在小孔处插一支温度计,再将塑料杯放入一只大烧杯中间。③向大烧杯中加入90℃的热水至塑料杯盖下方约1cm(如图所示)。观察并记录塑料杯内水温的变化。④选择复合材料杯、泡沫杯,重复上述实验。(1)实验中不同材料的杯子模拟建筑物的墙壁,则热水模拟。(2)本实验通过比较反映不同材料的隔热性能差异。(3)请你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33.某兴趣小组对温度计进行专题研究。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得知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曾经设计过一种温度计:一根粗细均匀的玻璃管,一端与一鸡蛋大小的玻璃泡相连,另一端插入水中,根据管内水柱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环境温度的变化,为了研究伽利略温度计图中A为一小塑料瓶,B为一透明玻璃管并通过橡皮塞与A相连,管的下端竖直插在大水槽中,然后进行探究:改变装置所处的环境温度,分别测出不同温度下所对应的水柱高度h测量次序123456温度(℃)171921232527水柱高度h(厘米)30.225.019.814.69.44.2(1)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推得:当温度升高时,管内水柱高度h将。(2)伽利略温度计的刻度值是____。A.上大下小 B.上小下大 C.A、B都有可能(3)根据上述实验可知,兴趣小组制作的“测温装置”是利用原理工作的。(4)要提高“伽利略温度计”的精确度,对该装置有何要求。(写出一种)34.某同学家里装修,所用墙纸的规格是“0.53m×10m(宽*长),厚度0.63mm”,实验步骤如下:A.用刻度尺测出取一张废弃的墙纸长度为L1B.把纸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数出圈数为n圈C.用刻度尺测出铅笔的直径为D1,用刻度尺测出圆环的直径为D2(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是。(2)墙纸的厚度的表达式是。(3)该同学一共测了三次,每次墙纸都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的不同位置进行读数,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有哪些____。A.每次的松紧程度不同 B.刻度尺的刻度不均匀C.墙纸厚度不均匀 D.读数时小数点点错

答案1.D 2.D 3.D 4.D 5.C6.B 7.D 8.B 9.A 10.C11.C 12.B 13.C 14.D 15.C16.C 17.B 18.D 19.C 20.C21.直尺(刻度尺);米尺22.⑤;③;④23.C;-2℃24.米;103;102;103;103;10325.(1)1;5.20 (2)(D2-D1)/2n26.80;瓶装27.①③;②;④28.热胀冷缩;37.8;准确29.液体的热胀冷缩;3030.70;偏大31.(1)B (2)无影响;蜗牛没有听觉(3)蜗牛爬行时渗出粘液与减小摩擦力是否有关32.(1)房屋外大气环境(2)相同时间水上升的温度(3)本实验需要记录不同材料相同时间升高的温度,因而需要把这些物理量记录下来材料10min升高的温度/℃30min升高的温度/℃33.(1)变小 (2)B(3)气体热胀冷缩的(4)要求玻璃管内经要细34.(1)A;BC(2)D(3)A;B;C

解析1.D【解析】医生让某同学去测量体温、化验血液,进行这些检查直接目的是处理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因此属于探究环节中的收集证据、验证假设。2.D【解析】A.“12分米3×1000”得到的单位不是厘米3,故A错误;

B.“1.8×1000”没有单位,故B错误;

C.换算过程错误,应该是0.5厘米=0.5×10毫米=5毫米,故C错误;

D.换算过程和进率正确,故D正确。3.D【解析】解:据表中信息看出:用玉米粒制得爆米花,需要较高的温度;还有未烘的玉米粒含水分,而水变为水蒸气,使压强增大,体积急速膨胀,从而爆开.可见D正确.4.D【解析】解:当把温度计的内径做细一些,当温度发生微小的变化时,液柱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5.C【解析】A、使用试管加热液体时,试管内液体量不可以超过试管容积的13,A错误,不符合题意;

B、使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应竖直位于试管口的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中),B错误,不符合题意;

C、使用量筒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C正确,符合题意;

D、点燃酒精灯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应该用火柴点燃,D6.B【解析】2.13cm+2.14cm7.D【解析】“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的对象是指该细小物体的长度或宽度,故D正确,而A、B、C错误。8.B【解析】夏天的早晨,杭州市区自来水龙头流出水的温度最接近于25℃,故B正确,而A、C、D错误。9.A【解析】量筒100mL量程过大,因此不适合,该实验不需要带铁夹的铁架台,水较热需要酒精灯,装水的器皿用到试管,用试管夹夹取试管,胶头滴管吸取多于的水分,A符合题意。10.C【解析】0.7590米中,数字“9”所在的单位毫米为刻度尺的最小刻度;

7.59米中,数字“5”所在的单位分米为刻度尺的最小刻度;

759毫米中,数字“5”所在的单位厘米为刻度尺的最小刻度;

759分米中,数字“5”所在的单位米为刻度尺的最小单位。

故C正确,而A、B、D错误。11.C【解析】量取5毫升水,需选择10毫升量筒;12.B【解析】选项A、C、D的问题具有研究价值,并能作出相应的假设,而B选项校园中哪种植物最具观赏性无研究价值,而只是自己的一种观点想法.13.C【解析】A.《科学》教科书的宽约26厘米,故A不符合题意;

B.一瓶农夫山泉的体积在500mL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克,两只鸡蛋重约1牛,故C符合题意;

D.人体正常温度约为37℃,变化幅度很小,故D不符合题意。14.D【解析】题上提到的用矩形只是一种误导,因为无论用什么来测量只需要一条线,所以纸条是否垂直都没有关系,因此该实验没有错误。D正确,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15.C【解析】小科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三次测得文具盒的宽度分别为9.20cm、9.21cm、9.20cm,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实验误差,最后一位是估计值,估计值前面的是最小刻度,所以最小刻度是1mm,B正确,这三个数据都是正确的,准确值都是9.2厘米,估计值分为0.00,0.01,0.00,允许存在误差,这三个数字加起来就平均值为9.20cm,所以A正确,D正确;C错误;16.C17.B【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体温计在测量甲的体温前肯定是甩过的,那么测出的体温肯定是正确的。而测量乙和丙的体温时没有甩动,且示数没有变化,那么示数应该是不准确的。

故B正确,而A、C、D错误。18.D【解析】A:中学生的身高在165cm左右,小树的高度与此差不多,在165cm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

B:中学生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一拃”大约18cm,课桌长度有4拃,在80cm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

C:中学生“一庹”在1.5m左右,两庹半长在3.5m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

D:中学生的步幅在60cm左右,小路长50步约50×60cm=3000cm=30m。此选项不符合实际。19.C【解析】A.如果两种物质的膨胀程度相同,那么两个温度下测得的结果应该是相同的;因为L1>L2,所以L2<L1,说明温度升高后,乙的长度与刻度尺的单位长度的比值减小了;既然二者都是膨胀,那么肯定是乙的膨胀程度更小一些,故A错误;

B.因为升高相同的温度时乙的膨胀程度小,那么降低相同的温度时乙缩小的程度也小,因此如果在15℃时取甲、乙两材料的长度均是1米,则降低相同温度后乙的长度大于甲的长度,故B错误;

C.因为升高相同的温度时乙的膨胀程度小,所以如果在15℃时取甲、乙两材料的长度均是1米,则升高相同温度后甲的长度大于乙的长度,故C正确;

D.综上所述,故D错误。20.C【解析】当水柱长12cm时,根据t100℃=L-5cm30cm21.直尺(刻度尺);米尺【解析】测量工具:生活中最常用的测量工具有直尺、米尺、三角尺等。22.⑤;③;④【解析】用来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是⑤药匙,用作少量物质反应的容器的是③试管,用来给物质加热的是④酒精灯。

故答案为:⑤;③;④23.C;-2℃【解析】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