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讲地貌的观察1.通过对海岸地貌的观察,能够归纳出地貌观察的一般顺序。2.通过阅读黄土高原某地的等高线示意图,掌握相对高度、坡度的计算与判别。3.掌握正确观察地貌的顺序,能够把地貌与人类生产生活相联系。知识点01地貌观察的顺序基础知识梳理一、地貌1.概念: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2.分类:地貌类型按其形态可以把陆地分为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五种类型。地形类型海拔地表起伏特征平原一般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平坦、开阔,略有起伏丘陵200~500米,相对高度小于200米,多闭合,且闭合区内圈数层级少起伏较小,地势和缓山地一般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米山峦起伏,陡峻高原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较小地面坦荡,边缘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二、观察方法观察地貌时,宜选择一个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第一步: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第二步: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第三步: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典例地貌观察是地理野外实习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中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重要方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不属于地貌观察形态要素内容的是(
)A.坡度 B.土壤 C.坡向 D.高度2.关于地貌观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貌观察的顺序是从微观到宏观B.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较陡峻C.描述地貌的顺序是从点到面D.某地的绝对高度一定大于相对高度【答案】1.B2.B【解析】1.地貌观察的重要内容:高度和坡度。高度观察包含相对高度和绝对高度(海拔),D正确;坡度观察包含坡度和坡向,AC正确;土壤不属于地貌形态的组成要素,B错误。题目要求选出不属于地貌观察形态要素内容,故选B。2.地貌观察的顺序:观察地貌时,宜选择一个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一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也可利用地形图、遥感影像或无人机等辅助观察,AC错误;高度和坡度的组合,能够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例如,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比较陡峻;高度小、坡度小的地貌,一般比较平缓,B正确;一个地区绝对高度指该地区的最高海拔,相对高度指的是该地区最高海拔与最低海拔的差值,但最低海拔为负值时,该地的绝对高度小于相对高度,D错误。故选B。【点睛】地貌观察的内容:1.形态要素:高度与地貌(1)高度和坡度是地貌观察的重要内容。形态要素坡度与地貌(1).划分坡的重要标准(2)坡度大小一般用坡度角或者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的比值来表示(3)对生产和生活影响巨大。2.综合观察地貌:(1)高度和坡度的组合,能够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例如,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比较陡峻;高度小、坡度小的地貌,一般比较平缓。(2)除了观察高度、坡度、坡向等形态要素,还要注意观察地貌的形状、面积、空间分布状况等。即时小练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MN一线(
)A.高差最大达300m B.海拔最低处为30mC.丙处为谷地 D.经过两个鞍部2.在甲、乙、丙、丁四处观察,正确的判断是(
)A.甲处能看到乙处 B.乙处能看到丙处C.丁处能看到丙处 D.甲处能看到丁处【答案】1.C2.B【解析】1.M一N一线,乙附近为最高海拔:270m<最高海拔<300m,丙附近为最低海拔:0m<最低海拔<30m,计算可知,240m<高差<300m,高差最大没有达到300m,A错误,0m<最低海拔<30m,因此最低海拔不是30m,B错误;自M向N方向,依次经过甲沟谷一乙山地一丙谷地一丙丁间鞍部,因此只经过一个鞍部,D错误;根据图中等高线分布规律可知,丙处海拔比两侧低,因此丙地是谷地,C正确。故选C。2.乙处位于山脊右侧,甲处位于山脊左侧的沟谷,所以从甲处看不到乙处,A错误;乙处海拔为270m,向东到丙处等高线由密集变稀疏,二者之间为凹坡,因此乙处可以看见丙处,B正确;从丁处看丙处,地势先升高后降低,先缓坡后陡坡,故从丁处看不到丙处,C错误;甲处位于山谷中,与丁处之间有乙处所在的山脊阻挡,因此甲处看不到丁处,D错误。故选B。【点睛】两地之间若无山地或者山脊,则可以通视。要特别注意,凹形坡一般可通视,凸形坡则容易挡住视线。有时仅看两地的凹凸坡不能确定视野情况,因为两地之间可能有山脊存在,这种情况下,凹形坡也不能通视。知识点02地貌观察的内容基础知识梳理一、高度与地貌1.观察内容高度和坡度是地貌观察的重要内容。2.分类高度包括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绝对高度可以通过查找地图或借助仪器获得,是划分高原、山地和平原等地貌的主要依据;相对高度能够反映地面的起伏状况。二、坡度与地貌1.观察内容地表的各种形态都是由坡和近似水平的面组成。坡的形态多种多样,主要观察坡度和坡向。2.坡度与坡向坡度是划分坡的重要标准,观察坡向时应重点关注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不同的坡向,光照、降水等条件存在差异,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三、综合观察地貌1.特征高度和坡度的组合,能够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例如,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比较陡峻;高度小、坡度小的地貌,一般比较平缓。2.观察内容除了观察高度、坡度、坡向等形态要素,还要注意观察地貌的形状、面积、空间分布状况等。无论是单一地貌,还是区域地貌,还要观察地面起伏状况和破碎程度。例如,我国西南山区地面起伏较大,地形较为破碎。典例我市某中学在今年5月18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活动。为提高学生对于地形图的解读能力,将等高线图中数据进行相应处理,以示坡线的形式呈现。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用以指示斜坡降低的方向,与等高线相连的一端指向上坡方向,另一端指向下坡方向。图中等高距为10米。完成下面小题。1.图示区域,最大的相对高度差可能为(
)A.23m B.33m C.43m D.53m2.图示河流中部有一落差为5米的小瀑布,则戊地的海拔可能是(
)A.23m B.33m C.43m D.53m3.关于图示区域,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丁处为整个区域海拔最低处,在雨季可能积水B.站在丙处的带队老师,可以观察同学在河边的取水情况C.乙处为图示海拔最高处,且在区域中部,可观察整个区域的情况D.户外考查当天日落时,甲处的影子指向乙方向【答案】1.C2.B3.A【解析】1.读图,甲处示坡线向下是图中最高点,丁处示坡线向内,是图中最低点。图中海拔最高的甲与最低的的丁地区相差4条不同高度的等高线,图中等高距为10米,则两地高差H=(41)*10<H<(4+1)*10,则30<H<50,根据选项最大高差可能为43米,C最符合题意,故选C。2.据图知,河谷地区的海拔应为3040米之间,又间因戊位于瀑布下,“落差为5米的小瀑布”,故戊的海拔应为3035米之间。B符合,选B。3.据图中示坡线,丁处为洼地,在雨季可能积水,A正确;据图的示坡线知,丙处在山脊的另一侧,在丙的带队老师不可以观察同学在河边的取水情况,故B错误;海拔最高处位于甲,故C错误;丙位于甲的东北方,5月18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该日日落西北,影子在东南,故D错误。故选A。【点睛】陡崖高度的计算:①崖顶绝对高度:A≤H<(A+d),其中A为陡崖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大值,d为等高距。②崖底绝对高度:(B-d)≤H<B,其中B为陡崖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小值,d为等高距。③陡崖相对高度:(n1)d≤△H<(n+1)d,其中d为等高距,n为陡崖处重合等高线的条数。即时小练下图为福州城区边缘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区域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高差可能为(
)A.500m B.550m C.600m D.650m2.图中某座寺庙有“进山不见寺”的特点。该寺庙最可能位于(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答案】1.B2.D【解析】1.图中区域等高线的等高距是50m,根据等高线数值的递变规律可知,最高点的海拔在900~950m之间,最低点海拔在350~400m之间,所以图中区域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高差在500~600m之间。B正确,ACD错误。故选B。2.“进山不见寺”,说明寺庙位于山中低地,根据等高线“高更高,低更低”规律可知,丁处为海拔400~450米的山凹谷地,周围较高,而且等高线较稀疏,局部地形较平坦,适合修建寺庙,而且符合深山藏古寺的特点,丁处符合,D正确;甲、乙、丙都是等高线凸向低处的山脊处附近,不符合该特点,ABC错误。故选D。【点睛】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历来是高考命题的热点,进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时应牢记以下要点:同线等高,同图等距,密陡疏缓,凸低为脊,凸高为谷,重叠为崖,高更高,低更低。一、等高线地图中的地貌判读1.海拔与相对高度(1)海拔: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点海拔为1500m,乙点海拔为500m。(2)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与乙的相对高度是1_000m。2.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地图上海拔相同的各点的连线。(2)基本地形部位:3.判读规律(1)同线等高(2)同图等距(等高距)(3)密陡疏缓(4)凸高为谷(5)凸低为脊(6)重叠为崖。二、地形剖面图1.概念:沿地表某一方向的直线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它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2.比例尺:地形剖面图有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往往与原图比例尺一致,垂直比例尺可根据要求确定。3.作用: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显示剖面线上的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状况。一、选择题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根据图示信息,完成下面小题。1.山顶A的海拔和陡崖D的相对高度组合正确的是(
)A.799米、501米 B.950米、201米C.850米、499米 D.990米、301米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先向南流,再向西南流B.陡崖处可观赏到瀑布景观C.若两山顶间建游览索道,其长度应不小于1100米D.B地可见V形峡谷,C地可见三角洲【答案】1.D2.C【解析】1.从等高线图可以看出等高距为100米,山顶A外围的等高线数值为900,山顶A的海拔高度范围是900~1000米,排除AC选项;陡崖有4条等高线重合,依陡崖相对高度计算公式(n−1)×d≤H<(n+1)×d(其中d为等高距、n为重合等高线条数)可得出:(4−1)×100<H<(4+1)×100,陡崖的相对高度范围是300~500米,B错误,D正确。故选D。2.根据图中指向标判断,河流的流向为先向西南流,再转为向西流,A错误;读图可知,陡崖位于山脊,不可能发育河流,因此没有瀑布,不可观赏到瀑布景观,B错误;据图可知,两个山顶之间的图上距离约为2厘米,根据图中比例尺(1∶50000)计算,两山峰之间的水平实地距离约为1000米,考虑两山峰之间有高差,两山峰之间的实地距离(斜线距离)大于水平实地距离,利用勾股定理粗略计算此斜线距离得知两山顶间建游览索道的长度应不小于1100米,C正确;河流在山区B地可见V形山谷,在出山口C地应形成冲积扇,而不是三角洲,三角洲在河口位置,D错误。故选C。【点睛】河流形成于山谷,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山谷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而水向低处流,所以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甲、乙两地建有养殖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从图中可知(
)A.山峰的海拔可能为1044m B.乙地海拔可能为1035mC.①处陡崖相对高度为10~20m D.区域内最大高差近60m4.①③④⑤四地中,在②地一定可以看到的是(
)A.①③ B.①⑤ C.③④ D.④⑤5.若图中建有一小型水库,甲养殖场濒临水库最高水位,则(
)A.水库最深为10~15m B.水坝最低处可能为1000mC.库区水面大于1km² D.丰甲、乙两养殖场将污染水库【答案】3.C4.B5.A【解析】3.由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该图等高距为5米,可推断山峰海拔为1035~1040m,故A选项错误;乙地海拔为1030~1035m之间,小于1035m,故B选项错误;可根据公式求得陡崖的高度,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n-1)d≤△H<(n+1)d(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读图,该图等高距为5米,①处陡崖有3条等高线重叠,相对高度为10~20m,故C选项正确;该图等高距为5米,最高处海拔在1040~1045m之间,最低处海拔在990~995m之间,区域内最大高差为45~55m,故D选项错误。故选C。4.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上疏下密为凸坡,上密下疏为凹坡,由图中等高线的弯曲和疏密分布可知,①②之间为凹坡,②③之间为凸坡,②⑤之间为谷地,在②地可看到①⑤,看不到③;AC错误,B正确;②④分别位于陡崖的上、下方,但②地不在陡崖边缘处,且不知道②地坡度和④地距崖底的距离,不能判断两地能否通视,D错误。故选B。5.据图可知,水库应该建在图中山峰右侧,③所在山谷上方等高线密集的峡谷之地。甲养殖场最低处靠近1020m等高线,将该等高线作为最高水位线计算,水库最低点为1005~1010m,因此水库最深为10~15m,故A选项正确;水坝高度为5~10m,故B选项错误;利用图中比例尺经计算可知,库区水面最大宽度小于0.5km,故库区水面小于0.25km2,故C选项错误;从地形相对位置看,乙养殖场不会污染水库,故D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水库,一般的解释为拦洪蓄水和调节水流的水利工程建筑物,可以利用来灌溉、发电、防洪和养鱼。"它是指在山沟或河流的狭口处建造拦河坝形成的人工湖泊。水库建成后,可起防洪、蓄水灌溉、供水、发电、养鱼等作用。有时天然湖泊也称为水库(天然水库)。水库规模通常按库容大小划分,分为小型、中型、大型等。某中学组织学生开展地理研学活动,下图为研学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学生可观测到甲处河面上的树叶漂向(
)A.东南 B.西北 C.东北 D.西南7.图中四地与山顶相对高度最大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答案】6.C7.D【解析】6.由图中左下角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形态和左上角指向标可以判断出甲所在地该段河流流向是至西南流向东北,所以河面上的树叶漂向东北,C正确,ABD错误,故选C。7.图中可以看出等高距是100米,进而再判断出甲、乙、丙都处于200~300m的海拔之间,而丁地位于陡崖之下,其海拔在位于100~200m之间,所以图中四地与山顶相对高度最大的是丁地,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通过等高线可以判断具体地形,等高线越密集地形越陡峭;等高线越稀疏,地形越平坦。下图为某观察者观察某地地貌时绘制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8.图中A、B、C、D四点中,最适合观察图中地貌的是(
)A.A B.B C.C D.D9.关于地貌观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貌观察的顺序是从微观到宏观,从点到面B.观察者描述地貌时,按照从小到大,从低级地貌到高级地貌C.某地的相对高度就是海拔D.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较陡【答案】8.B9.D【解析】8.观察地貌最适合的地方是海拔相对较高,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这种地方才能够观察到区域地貌的全貌,根据图中信息,B点海拔最高,视野开阔,最适合观察图中的地貌,B正确。A、C、D三个点的海拔比较低,容易受到地形阻挡,A、C、D错误。故选B。9.地貌观察的顺序是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A错误;观察者描述地貌时,一般是从大到小,从高级地貌到低级地貌的顺序展开,B错误;海拔是某地距离海平面的垂直高差,C错误;相对高度大,坡度大,说明其坡度陡,D正确。故选D。【点睛】地貌观察的顺序:(1)位置:选择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2)原则: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3)顺序: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4)辅助观察:利用地形图、逼感影像等。两位摩托车骑手想近距离观察沙丘地貌,正在直奔沙丘而去(如图1)。图2为该处沙丘的等(单位:m)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观察地貌形态,判断骑手现在正在前往的方向大致是(
)A.北 B.南 C.西 D.东11.图2中,甲地与丙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15m B.20m C.45m D.50m【答案】10.C11.A【解析】10.根据图示可知,骑手正向沙丘而去,可以看见凹形坡面,可以见到图中甲处位置,并且沙丘的缓坡面在右侧,因此,骑手的大致方向为向西,ABD错误,C正确。故选C。11.根据图2可知,图中等高距为10m,丙处海拔为820m~830m,甲处海拔为810m~820m,根据等高线的计算,甲丙两地的相对高度在0~20m之间,因此,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等高线估算方法:一般说来,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等高线,等高距为d米,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n-1)d米<H<(n+1)d米。某中学研学小组到我国西北某低山区开展研学活动,四个小组分别在甲、乙、丙、丁处展开植被调查。下图为该区域等高线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该区域的山顶M与河谷最低处高差可能为(
)A.590m B.660m C.810m D.880m13.甲、乙、丙、丁四处的研学小组能够互相对望的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答案】12.B13.C【解析】12.根据等高线数值可得,等高距为100,M地山峰的取值范围为(700,800),河谷最低处的取值范围为(0,100),相对高差为(600,800),ACD选项不在取值范围内,故B选项正确。13.甲乙之间有山脊遮挡,不能对望,A选项错误,乙丙之间有突出的山脊遮挡,B选项错误;丙丁之间为河谷,可以相互观测,C选项正确,甲丁之间有山脊遮挡,D错误,故选C。【点睛】地貌观察内容:观察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坡度:坡度角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的比值;坡向: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地貌的形状、面积、空间分布状况,以及地面起伏状况和破碎程度等。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从图中可知(
)A.山峰的海拔可能为1044m B.③地海拔可能为1010mC.陡崖相对高度为15~25m D.区域内最大高差近60m15.图中①③④⑤四地中,在②地可以看到的是(
)A.①⑤ B.③④ C.④⑤ D.①③【答案】14.C15.A【解析】14.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等高距为5米,图中山峰的海拔为10351040m之间,A错误;③地海拔在10101005m之间,B错误,陡崖有4条等高线相交,相对高度为1525米,区域内海拔最高为10401045m之间,在图中北部中间,最低海拔为990995m之间,在图中南部中间,高差为4555m之间,D错误。故选C。15.由图中等高线的弯曲和疏密分布可知,①②之间为凹坡,②③之间为凸坡,②⑤之间为谷地,在②地可看到①⑤,看不到③;②④分别位于陡崖的上、下方,但②地不在陡崖边缘处,不能看见④,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点睛】陡崖的相对高度的公式“(n1)×d≤△H<(n+1)×d”中,n表示重叠的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H表示陡崖的相对高度。馒头山是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的石质山(下左图),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世界第三地质名山和山东省地质公园。下右图是某研学小组绘制的馒头山景观素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绘制该馒头山景观素描图的观察点位是(
)A.甲 B.乙 C.丙 D.丁17.该观察点位与馒头山顶的最大相对高度可能是(
)A.180米 B.220米 C.270米 D.310米【答案】16.C17.D【解析】16.图的景观为正前方远处是馒头山,近处平缓开阔,左右两侧各有一处小山丘,且左侧山丘较右侧高,故观察点应为丙,C正确,ABD错误,故选C。17.图的等高距为40米,丙高度介于60-100米之间,山顶的高度介于340-380米之间,故两者的高差介于240-320米之间,结合选项,即最大值为310米,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判断地形部位方法: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山地;反之,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盆地或洼地;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鞍部;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山脊;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山谷;等高线重合处——陡崖。下图为二战时欧洲西部某次战役使用的等高线作战图。主阵地负责伏击敌军,前沿观察哨负责快速发现敌军,用无线电向指挥部汇报位置,开战后需安全地撤回主阵地协同作战。指挥部负责指挥全局,为前后方通讯信息枢纽,且有一定后勤、医疗功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最佳的前沿观察哨和指挥部位置分别是(
)A.①地和⑤地 B.②地和⑥地 C.③地和⑦地 D.④地和⑥地19.伏击主阵地的布置可能主要考虑(
)①公路拐弯,车速较慢②陡坡凸坡,易守难攻③坡度平缓,易于出击④森林较密,利于隐蔽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18.B19.C【解析】18.前沿观察哨负责快速发现敌军,应位于视线良好,不被地形阻挡,利于观察的地方,由敌军车队行进方向可知,②地可以在整个敌军行进线路上快速发现敌军,适合设置观察哨,②地符合;⑥位于主阵地西侧,在敌军行进路线的后方,较为安全。①和⑤在开战之后都无法安全撤回主阵地,④地是最晚发现敌军的地方,且距主阵地远,不利于指挥全局,③距离敌军不够近,不适合做观察哨,且⑧地在主阵地后方坡地上,不利于观察敌情,②和⑥对,故本题选B。19.公路拐角,车速会变慢,有利于防止敌军加速逃跑,①正确。该地是陡坡凹坡,②错误。主阵地等高线密集度,坡度较陡,③错误。当地森林较多,利于隐蔽伏击,④正确。C正确,ABD错。故选C。【点睛】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特别注意“凹形坡”与“凸形坡”的不同。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导致无法通视。20.关于下面等高线地形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a村在b村的西南方向B.c线处为山脊,d线处为山谷C.e处河流由西北向东南流D.从a村到b村规划的公路(虚线)不合理【答案】20.D【详解】读图分析,图中规划的公路穿过山脊,地形起伏较大,不合理,D项正确;根据图中指向标判断方向,a村在b村的正南方向。A项错误;读图分析,c线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d线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B项错误;读图分析,e处河流自西南向东北流,C项错误。故选D。【点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院药品采购合同书
- 《公关与协调》课件:构建良好企业形象与协调各方利益
- 《动态互动教学》课件
- 文秘试题及答案事业单位
- 建筑实务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家具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考试题及答案
- 广西防城港市本年度(2025)小学一年级数学统编版专题练习((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家具设计中的产品生命周期与市场策略研究试题及答案
- 家具行业的商业网络与设计创新关系探讨试题及答案
-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国际竞争格局研究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低压电工作业证(复审)考试练习题库(600题)附答案
- 2025年上海市闵行区初三中考语文二模调研试卷
-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专题4 我与他人 和谐相处 课件79张
- 贸易合同保密协议
- 康复治疗士测试题及答案
- 汉语言文学自考命题形式试题及答案
- 中国创新药械多元支付白皮书2025
- 2016赋安消防JB-QBH-FS5101W 火灾报警控制器
- 2025-2030年中国泵阀产业运行状况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CNAS-GL040-2019 仪器验证实施指南
- KTV服务礼仪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