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性考试复习练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试题训练)(原卷版+解析)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性考试复习练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试题训练)(原卷版+解析)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性考试复习练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试题训练)(原卷版+解析)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性考试复习练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试题训练)(原卷版+解析)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性考试复习练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试题训练)(原卷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真题训练(原卷版)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22春•宾阳县期中)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中分离获

得的是()

A.用于炼钢的氧气B.用作氮肥的氮气

C.用作燃料的氢气D.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

2.(2022秋•仁寿县校级期中)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恒定不变B.氧气能支持燃烧,可做燃料

C.稀有气体是纯净物D.空气污染指数越小,空气质量等级越高

3.(2022春•鹿城区校级期中)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C.------氧气的收集D.氧气验满

4.(2022春•杭州期中)如图是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有关实验的结论与分析正

A.此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工

5

B.反应后集气瓶内剩余气体主要是五氧化二磷

C.该实验中的红磷不可以用木炭来代替

D.待红磷熄灭立即打开弹簧夹

5.(2021秋•花都区校级期中)有关氧气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火箭说:“氧气是我的助燃剂,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

B.鱼儿说:“我能在水中呼吸,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C.绿色植物说:“氧气是我进行光合作用的产品。”

D.硫粉说:“我在氧气中燃烧会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6.(2021秋•碧江区校级期中)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镁+氧气氧化镁B.氢气+氧气水

C.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D.碳酸一水+二氧化碳

7.(2022春•宾阳县期中)认真观察、准确记录和仔细分析实验现象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烟雾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8.(2022春•宾阳县期中)下列是某位同学对阶段学习的有关内容的归纳

①一定条件下氧气可以转化为淡蓝色液体

②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因为氧气难溶于水

③物质与氧气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④氧气的用途很多,比如可用于气焊、气割

⑤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该同学归纳正确的是()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9.(2022春•开福区校级期中)2021年12月,“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

“天和号”空间站进行“天宫课堂”第一课,水球光学实验中打入的“人造空气”含有

21%氧气、78%氮气和0.7%二氧化碳等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人造空气”的主要成分都不是空气污染物

B.“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最多

C.题干中的21%和78%指的是气体物质的质量分数

D.“人造空气”中含二氧化碳的含量为0.7%,大于正常空气中的含量,会使人呼吸停止

10.(2022春•天门期中)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的

氧化,某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250mL)中的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生锈消耗的

水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容积为250mL的玻璃瓶

A.该实验原理是利用铁粉生锈消耗氧气

B.本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9.6%

C.必须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才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

D.如果装置漏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11.(2022春•长沙期中)关于空气成分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氮气约占空气质量的78%

B.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

D.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2.(2022春•莱州市期中)近日,在距地球5.6亿光年的“马卡良231”(Markarian231)星

系内,中外科学家联手发现了氧气。据悉,这是人类首次在银河系外发现氧气,也是迄

今为止在太阳系外探测到氧气最多的一次。下列关于氧气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可以支持燃烧,是高能燃料

B.固态氧为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C.鱼类能在水中生存,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D.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和所有物质反应

13.(2022春•莱州市期中)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立春”、“迎客松”、“漫

天雪花”等璀璨的焰火表演让世界惊艳,焰火药剂无重金属、低硫,均是高科技环保产

品,体现了绿色办奥的理念。小明根据下列现象推测烟花爆竹的成分中可能含有什么物

质,其中不合理的是()

A.燃放烟花时,发出耀眼的白光,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镁粉

B.燃放烟花时,发出蓝紫色火焰,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铁粉

C.爆竹的火药呈现黑色,说明火药的成分中可能含有木炭粉

D.爆竹爆炸后,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说明火药成分中可能含有硫粉

14.(2022春•南湖区校级期中)某同学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在盛有氯酸钾的试管a中错

将高锦酸钾当作二氧化铳加入其中,与只加热相同质量氯酸钾的试管b相比,正确的是

()

A.高锯酸钾是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B.a试管中生成氧气质量更多

C.两试管中生成氧气的质量一样D.反应结束后试管a中剩余固体种类更少

15.(2022春•武侯区校级期中)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铳制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

的■组仪器是()

A.大试管、集气瓶B.烧杯、玻璃棒

C.导管、单孔塞D.酒精灯、铁架台

16.(2022春•周村区期中)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

佳方法是()

A.加热分解氧化汞B.过氧化氢催化分解

C.高锯酸钾加热分解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锦的混合物

17.(2021秋•什那市校级期中)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B.酒精溶液C.生理盐水D.冰水共存物

18.(2021秋•泰和县校级期中)化学小组同学设计实验,用红磷燃烧、蜡烛燃烧测定空气

中氧气含量,比较其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红磷和蜡烛都可以用来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C.若Ki、K2、K3关闭,将红磷、蜡烛点燃,同时伸入到两个集气瓶中。待反应完毕,

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Ki、K3,一段时间后,再关闭K1打开K2,这样可以比较两者的

实验效果

D.若将Ki、K2打开,再将点燃的红磷、蜡烛同时伸入两个集气瓶中,待反应完毕,装

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K3,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中的水流入两个集气瓶中,但是水

量不同

19.(2022春•东阳市期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干燥的氧气,并测定

实验中生成的氧气体积。装置气密性良好,图I中的燃烧匙内装有二氧化镒,燃烧匙可

以上下移动,干燥管内装有足量碱石灰(可以吸收水蒸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InmIVv

A.将装置I分别与装置11、m、w、v连接,均能达到测定氧气体积的目的

B.若用装置V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集气瓶上方原有的空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C.若用装置IV收集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置在b处导管口验满

D.若用装置II收集氧气不需要进行验满操作

20.(2021秋•斫口区期中)利用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化学

兴趣小组想探究用不同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测定氧气含量方法的优劣。他们用足量的蜡烛、

红磷和白磷分别在相同体积与状态的空气中燃烧,用氧气探测器测定容器中剩余氧气与

时间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效果最好的是蜡烛,因为它反应速率快

B.该实验证明氧气的浓度较低时,红磷与白磷还能与之发生反应

C.三个实验中均为氧气过量

D.若用这三种物质做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含量偏高

第n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8分)

21.(2021秋•永顺县期中)空气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打赢蓝天保卫战”是十九大有关

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词之一。

(1)空气中各成分的化学符号书写正确的是(填序号)。

A.二氧化碳02cB.氧气03C.氮气N2D.水蒸气H20

(2)氮气是生产氮肥的重要原料,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含量为(用百分数表示)。

(3)PM2.5是指大气中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行为不会增加PM2.5的是

(填序号);

A.焚烧垃圾B.工地扬尘C.燃煤发电D.太阳能发电

(4)空气污染物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填序号);

①二氧化碳②二氧化硫③二氧化氮④一氧化碳

(5)为防治空气污染,下列做法应提倡的是(填序号)。

①使用新能源共享汽车;②为增加节日氛围,节日期间大量燃放烟花爆竹;③将工厂的

烟囱造高,以减少工厂周围的大气污染;④加强大气监测,改善环境状况;⑤植树造林

种草。

22.(2021秋•薛城区期中)小明在学习了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的概念后,为体现两概念间

的关系,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式,并完成了A、C处所表示内容的填写,请你完成B

的填写内容。

A是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反应,如:CO2+H2O-H2co3;

B是;如:;

C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如:C2H6。(酒精)+O2CO2+H2O。

判断(填“正确”或“错误”):

①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②氧化反应一定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O

23.(2022春•瑞安市期中)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

(2)选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镒制取氧气时,应选用作为气体发生装置。

(3)装置D可替代装置C,E,Fo若选用装置D,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

(填a或b)管进入。

(4)用制得的氧气完成G装置所示实验,该实验的实验现象是o

24.(2021秋•龙凤区期中)某同学设计了实验室测定氧气含量的改进装置,请回答:

(1)试管内白磷燃烧的主要现象,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活塞最终停在;

(2)若白磷燃烧时弹簧夹没有夹住,活塞最终停在mL刻度处;

(3)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4)若测定的结果偏小可能的原因(一点)

(5)该同学又设计了如甲装置所示的实验,红磷和木炭均为足量,分别把A、B两瓶中

的红磷和木炭点燃,将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后,打开C、D两处的夹子,想一想。她将

看到甲装置的烧杯中的水进入瓶,原因是

o如果将甲装置改装成乙装置,反应完毕后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装置7,装器

25.(2021秋•洋县校级期中)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

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

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2)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

察到的现象是,由此可得出氧气约

占空气体积的.

(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填

“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26.(2021秋•洋县校级期中)某校学生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请结合如图帮助他们解决以

(1)标有①的仪器名称为:;

(2)用加热高铳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其文字表达式为;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下同),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目的是:

;若收集一瓶氧气供硫在其中燃烧的实验使用,最好选用的气

体收集装置是,其原因是o

(3)实验室用加热碱石灰和氯化钱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且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

小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则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填字母)。

(4)实验室用A装置制氧气,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用B装置制取氧气,使用该装置制取气体的突出优点是。

27.(2022春•顺德区校级期中)(1)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图1图2实蛉过程中广口瓶内压强变化曲线

①图1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O

②图2中,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o

③实验前广口瓶内空气体积为V,烧杯中水的体积为V1;实验后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为

V2.计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表达式为(用V、VI、V2表示)。

(2)为收集30mL氧气,小明开展了如下实验:

I.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II.取适量的二氧化铳粉末放入锥形瓶中,取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

III.如图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

IV.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制取并收集氧气。

V.回收锥形瓶中的二氧化铳,洗净仪器放回原处。

①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o

②该实验中,收集氧气的方法叫o

③收集氧气时,如果俯视读数,则收集结果—(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0mL。

④二氧化锦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推断题(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6分)

28.(2021秋•玉州区期中)A、B、C、D、E分别是初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如图所示,“一”

表示一种物质能通过化学变化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且D

通常情况下为暗紫色固体,C、E都能与B发生反应,且二者均为单质,C与B反应的

产物A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E能被磁铁所吸引,请回答问题:

(1)AE;

(2)写出D转化为B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3)写出C在B中燃烧的现象:;

(4)某同学做E在纯净的B中燃烧实验时,发现实验失败了,请你帮助他分析可能的

原因有、(・共答两点)。

五、解答题(本题共2小题,共10分)

29.(2022春•堇B州区期中)根据国家环保局的统一规定,目前进行常规大气监测的主要指

标有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可吸入固体颗粒等三项。以下是国家关于空气的污染指数

与质量级别、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表:

空气污染指数0〜5051〜100101—200201—300>300

空气质量状况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

空气质量级别IIIIIIIVV

(1)我市今年某日电台公布的空气污染指数为76〜81,根据以上信息判断我市当天的空

气质量状况和空气质量级别分别是和;

(2)大气中等污染物增多,是产生酸雨的主要原因.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

含量过高造成;

(3)汽车尾气是城市空气污染物,控制城市汽车尾气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方法是(填序

号)o

①开发新能源②使用电动车③植树造林④带呼吸面具

30.(2022春•诸暨市校级期中)利用图甲所示的教材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选

用红磷作为药品是最佳选择吗?某兴趣小组设计并开展了如下实验:

①准备如图乙的玻璃容器,顶部用密封盖密封,并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氧气传感器(能实时显示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固定在容器内壁,并装入足量的

红磷。

③用激光笔点燃红磷,红磷剧烈燃烧,观察并记录氧气传感器所显示的氧气体积分数的

变化情况。

④用白磷替换红磷重复步骤①〜③。

⑤换用食品脱氧剂(可以直接与氧气反应,无需点燃的物质)重复上述步骤①〜③。

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绘制三种物质氧化时容器内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

(1)步骤①中检查气密性时,将玻璃容器浸没水中,如果观察到

,则说明气密性不好。

(2)装置甲中150毫升集气瓶中装入」的水,量筒内装有50毫升水,根据图丙的实验

5

数据,用红磷做实验,理论上实验结束后量筒内剩余的水为毫升。

(3)根据该兴趣小组的实验结果,用图甲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你会选用哪

种药品,并说明理由: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真题训练(解析版)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22春•宾阳县期中)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中分离获

得的是()

A.用于炼钢的氧气B.用作氮肥的氮气

C.用作燃料的氢气D.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

【答案】Co

【解答】解:A、用作炼钢的氧气,可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故A选项错误;

B、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可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故B选项错误;

C、用作燃料的氢气不可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因为空气中没有氢气,故C选项正确;

D、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可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故D选项错误。

故选:Co

2.(2022秋•仁寿县校级期中)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恒定不变B.氧气能支持燃烧,可做燃料

C.稀有气体是纯净物D.空气污染指数越小,空气质量等级越高

【答案】D。

【解答】解:A、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相对固定不变,但随地区不同会有所不同,选项说

法错误;

B、氧气能支持燃烧,可做助燃剂,不是燃料,选项说法错误;

C、稀有气体是指氯气、岚气、氤气等,是混合物不是纯净物,选项说法错误;

D、空气污染指数越小,空气质量等级越高,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3.(2022春•鹿城区校级期中)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C.氧气的收集D.氧气验满

【答案】D。

【解答】解:A、闻气体气味的方法:用手扇着闻,不能将鼻孔凑到集气瓶口,否则容易

引起中毒,故A错;

B、加入块状固体的方法:先将试管横放,用镶子将药品放在试管口,再将试管竖起,故

B错;

C、氧气的收集方法: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导管要伸到集气瓶底部,故C错;

D、氧气的验满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故D

正确。

故选:D。

4.(2022春•杭州期中)如图是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有关实验的结论与分析正

A.此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

5

B.反应后集气瓶内剩余气体主要是五氧化二磷

C.该实验中的红磷不可以用木炭来代替

D.待红磷熄灭立即打开弹簧夹

【答案】C»

【解答】解:A、实验结束后,可以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体积的工,

5

所以可以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工,故此选项错误;

5

B、反应后集气瓶内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故此选项错误;

C、该实验中的红磷不可以用木炭来代替,由于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集气瓶内压

强变化不明显,无法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故此选项正确;

D、待红磷熄灭并且集气瓶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弹簧夹,否则实验结果不准确,故此选

项错误。

故选:Co

5.(2021秋•花都区校级期中)有关氧气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火箭说:“氧气是我的助燃剂,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

B.鱼儿说:“我能在水中呼吸,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C.绿色植物说:“氧气是我进行光合作用的产品。”

D.硫粉说:“我在氧气中燃烧会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答案】Bo

【解答】解: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以做助燃剂,故A说法正确;

B、鱼儿能在水中呼吸,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氧气溶解性是不易溶于水,故B说法不正确;

C、氧气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故C说法正确;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会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D说法正确。

故选:Bo

6.(2021秋•碧江区校级期中)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镁+氧气氧化镁B.氢气+氧气水

C.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D.碳酸一水+二氧化碳

【答案】D„

【解答】解:A、该反应中反应物有两种,生成物只有一种,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

于化合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中反应物有两种,生成物只有一种,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

不属于分解反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中均有两种物质,不属于分解反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中反应物只有一种,生成物有两种,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7.(2022春•宾阳县期中)认真观察、准确记录和仔细分析实验现象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烟雾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答案】Co

【解答】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

误。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8.(2022春•宾阳县期中)下列是某位同学对阶段学习的有关内容的归纳

①一定条件下氧气可以转化为淡蓝色液体

②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因为氧气难溶于水

③物质与氧气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④氧气的用途很多,比如可用于气焊、气割

⑤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该同学归纳正确的是()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答案】Bo

【解答】解:①一定条件下氧气可以转化为淡蓝色液体一一液氧,说法正确;

②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而不是难溶于水,说法错误;

③物质与氧气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说法正确;

④氧气的用途很多,比如可用于气焊、气割,说法正确;

⑤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说法错误。

故选:B»

9.(2022春•开福区校级期中)2021年12月,“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

“天和号”空间站进行“天宫课堂”第一课,水球光学实验中打入的“人造空气”含有

21%氧气、78%氮气和0.7%二氧化碳等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人造空气”的主要成分都不是空气污染物

B.“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最多

C.题干中的21%和78%指的是气体物质的质量分数

D.“人造空气”中含二氧化碳的含量为0.7%,大于正常空气中的含量,会使人呼吸停止

【答案】A。

【解答】解:A、该“人造空气”的主要成分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是空气污染物,

该选项正确。

B、“人造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最多,该选项不正确。

C、题干中的21%和78%指的是气体物质的体积分数,该选项不正确。

D、“人造空气”中含二氧化碳的含量为0.7%,虽然大于正常空气中的含量,但是不会使

人呼吸停止,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Ao

10.(2022春•天门期中)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的

氧化,某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250mL)中的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生锈消耗的

水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原理是利用铁粉生锈消耗氧气

B.本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9.6%

C.必须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才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

D.如果装置漏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答案】Bo

【解答】解:A、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的氧化,

因此该实验原理是利用铁粉生锈消耗氧气,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本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蜒——X100%=20%,19.6%错误,

250mL-25mL

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C、必须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才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正确,正确

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如果装置漏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小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Bo

11.(2022春•长沙期中)关于空气成分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氮气约占空气质量的78%

B.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

D.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答案】D。

【解答】解:A、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不是质量,故说法错误。

B、二氧化硫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二氧化碳不是,故说法错误。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但是常温下不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故说法错误。

D、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故说法正确。

故选:D。

12.(2022春•莱州市期中)近日,在距地球5.6亿光年的“马卡良231”(Markarian231)星

系内,中外科学家联手发现了氧气。据悉,这是人类首次在银河系外发现氧气,也是迄

今为止在太阳系外探测到氧气最多的一次。下列关于氧气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可以支持燃烧,是高能燃料

B.固态氧为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C.鱼类能在水中生存,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D.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和所有物质反应

【答案】Bo

【解答】解:A、氧气不能燃烧,不能用作燃料,该选项不正确。

B、固态氧为淡蓝色雪花状固体,该选项正确。

C、氧气不易溶于水,该选项不正确。

D、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能和多种物质反应,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Bo

13.(2022春•莱州市期中)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立春”、“迎客松”、“漫

天雪花”等璀璨的焰火表演让世界惊艳,焰火药剂无重金属、低硫,均是高科技环保产

品,体现了绿色办奥的理念。小明根据下列现象推测烟花爆竹的成分中可能含有什么物

质,其中不合理的是()

A.燃放烟花时,发出耀眼的白光,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镁粉

B.燃放烟花时,发出蓝紫色火焰,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铁粉

C.爆竹的火药呈现黑色,说明火药的成分中可能含有木炭粉

D.爆竹爆炸后,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说明火药成分中可能含有硫粉

【答案】Bo

【解答】解:A、燃放烟花时,发出耀眼的白光,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镁粉,该选项正确。

B、燃放烟花时,发出蓝紫色火焰,说不能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铁粉,是因为铁在空气中不

能燃烧,即使铁粉能够在空气中燃烧,也不能发出蓝紫色火焰,该选项不正确。

C、爆竹的火药呈现黑色,说明火药的成分中可能含有木炭粉,该选项正确。

D、爆竹爆炸后,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说明火药成分中可能含有硫粉,该选项正确。

故选:Bo

14.(2022春•南湖区校级期中)某同学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在盛有氯酸钾的试管a中错

将高锌酸钾当作二氧化锦加入其中,与只加热相同质量氯酸钾的试管b相比,正确的是

()

A.高锌酸钾是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B.a试管中生成氧气质量更多

C.两试管中生成氧气的质量一样D.反应结束后试管a中剩余固体种类更少

【答案】B»

【解答】解:A.高锦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镒酸钾、二氧化锦和氧气,生成的二氧

化镒可作氯酸钾反应的催化剂,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选项说法错误;

B.高锯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锯酸钾、二氧化镐和氧气,所以生成氧气质量增加,

故选项说法正确;

C.高锦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锦酸钾、二氧化锦和氧气,所以生成氧气质量增加,

故选项说法错误;

D.试管a中在反应结束后剩余的固体有氯化钾、二氧化锦、锌酸钾;试管b中在反应结

束后剩余的固体是氯化钾,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o

15.(2022春•武侯区校级期中)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铳制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

的一组仪器是()

A.大试管、集气瓶B.烧杯、玻璃棒

C.导管、单孔塞D.酒精灯、铁架台

【答案】B。

【解答】解: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铳制氧气的实验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大试管、

酒精灯、铁架台、导管、单孔塞、集气瓶、玻璃片;不需要烧杯、玻璃棒;

故选:Bo

16.(2022春•周村区期中)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

佳方法是()

A.加热分解氧化汞B.过氧化氢催化分解

C.高锌酸钾加热分解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镒的混合物

【答案】Bo

【解答】解:A、氧化汞加热分解,需要加热,消耗能源,不简便,不安全,故错误;

B、过氧化氢催化分解,常温即可进行,节能,简便,生成水,无污染,故正确。

C、高镒酸钾加热分解,需要加热,消耗能源,不简便,不安全,故错误;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镐的混合物,需要加热,消耗能源,不简便,不安全,故错误。

故选:Bo

17.(2021秋•什那市校级期中)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B.酒精溶液C.生理盐水D.冰水共存物

【答案】D。

【解答】解:A、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B、酒精溶液中含有酒精和水,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C、生理盐水中含有氯化钠和水,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D、冰水共存物是水的液体和固体两种状态的混合,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

符合题意。

故选:D。

18.(2021秋•泰和县校级期中)化学小组同学设计实验,用红磷燃烧、蜡烛燃烧测定空气

中氧气含量,比较其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红磷和蜡烛都可以用来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C.若Ki、K2、K3关闭,将红磷、蜡烛点燃,同时伸入到两个集气瓶中。待反应完毕,

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Ki、K3,一段时间后,再关闭K1打开K2,这样可以比较两者的

实验效果

D.若将Ki、K2打开,再将点燃的红磷、蜡烛同时伸入两个集气瓶中,待反应完毕,装

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K3,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中的水流入两个集气瓶中,但是水

量不同

【答案】Co

占燃

【解答】解:A、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P+50/山

2P2。5;缺少条件,故A不正确;

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前后气体压强变化不断,不能用蜡烛验证空气中氧

气的体积分数,B不正确;

C、待反应完毕,装置冷却到室温后,应进行的操作是:先打开Ki、K3,水流入左边集

气瓶中,一段时间后,再打开K2,水不能流入右边集气瓶,C正确;

D、待反应完毕,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K3,由于右边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部

分流入左边集气瓶,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中水流入两个集气瓶且水量相同;D不正确。

故选:Co

19.(2022春•东阳市期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干燥的氧气,并测定

实验中生成的氧气体积。装置气密性良好,图I中的燃烧匙内装有二氧化锦,燃烧匙可

以上下移动,干燥管内装有足量碱石灰(可以吸收水蒸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H

A.将装置I分别与装置II、III、IV、V连接,均能达到测定氧气体积的目的

B.若用装置V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集气瓶上方原有的空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C.若用装置IV收集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置在b处导管口验满

D.若用装置II收集氧气不需要进行验满操作

【答案】D。

【解答】解:A、测量氧气的体积需要带有刻度的量筒,而II、III、IV无法读取体积,无

法确定氧气的体积,选项A错误;

B、装置V内部测量氧气体积,是利用氧气增多后,压强变大,将内部水压出,因此所

以原来的空气不影响氧气体积的测定,选项B错误;

C、氧气体积比空气大,现在底部聚集,集满后从a逸出,因此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处,

观察木条是否复燃判断是否集满,选项C错误;

D、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将内部水排净后,氧气集满,选项D正确;

故选:D。

20.(2021秋•斫口区期中)利用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化学

兴趣小组想探究用不同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测定氧气含量方法的优劣。他们用足量的蜡烛、

红磷和白磷分别在相同体积与状态的空气中燃烧,用氧气探测器测定容器中剩余氧气与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效果最好的是蜡烛,因为它反应速率快

B.该实验证明氧气的浓度较低时,红磷与白磷还能与之发生反应

C.三个实验中均为氧气过量

D.若用这三种物质做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含量偏高

【答案】B„

【解答】解:A、根据三张图像可以看出,蜡烛测量结果偏大,不适合用于测量氧气含量,

选项A错误;

B、蜡烛在氧气浓度为13%左右时就熄灭了,不能继续燃烧,而红磷和白磷在低于10%

之后才熄灭,因此说明氧气浓度较低时,红磷与白磷可与氧气继续反应,选项B正确;

C、氧气体积分数均为21%开始,最后浓度降至一定程度,不再发生燃烧,无法验证氧气

过量,选项C错误;

D、最后氧气体积分数都没有降至零,测量结果偏小,选项D错误;

故选:B„

第n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8分)

21.(2021秋•永顺县期中)空气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打赢蓝天保卫战”是十九大有关

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词之一。

(1)空气中各成分的化学符号书写正确的是CD(填序号)。

A.二氧化碳02cB.氧气03C.氮气N2D.水蒸气H2O

(2)氮气是生产氮肥的重要原料,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含量为78%(用百分数表示)。

(3)PM2.5是指大气中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行为不会增加PM2.5的是D

(填序号);

A.焚烧垃圾B.工地扬尘C.燃煤发电D.太阳能发电

(4)空气污染物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②③④(填序号);

①二氧化碳②二氧化硫③二氧化氮④一氧化碳

(5)为防治空气污染,下列做法应提倡的是①④⑤(填序号)。

①使用新能源共享汽车;②为增加节日氛围,节日期间大量燃放烟花爆竹;③将工厂的

烟囱造高,以减少工厂周围的大气污染;④加强大气监测,改善环境状况;⑤植树造林

种草。

【答案】(1)CD;(2)78%;(3)D;(4)②③④;(5)①④⑤。

【解答】解:(1)A.二氧化碳的化学式是C02,化学式书写顺序错误;

B.氧气是双原子分析,右下角应为2,化学式为02,化学式书写错误

C.氮气N2,化学式书写正确;

D.水蒸气H20,化学式书写正确;

(2)氮气是生产氮肥的重要原料,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含量为78%。

(3)PM2.5是指大气中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焚烧垃圾、工地扬尘、燃煤发电,

都会产生大量的烟尘,会增加PM2.5;太阳能发电,不会增加PM2.5。

(4)空气污染物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

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填②③④。

(5)①使用新能源共享汽车,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能防治空气污染;

②为增加节日氛围,节日期间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烟尘和有害气体,会污染空气;

③将工厂的烟囱造高,以减少工厂周围的大气污染,不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不能防止

空气污染;

④加强大气监测,改善环境状况,能防治空气污染;

⑤植树造林种草,能防治空气污染。

故答案为:⑴CD;⑵78%;⑶D;(4)②③④;⑸①④⑤。

22.(2021秋•薛城区期中)小明在学习了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的概念后,为体现两概念间

的关系,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式,并完成了A、C处所表示内容的填写,请你完成B

的填写内容。

B是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如:C+O2c02(合理即可);

C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如:C2H6。(酒精)+O2CO2+H2O0

判断(填“正确”或“错误”):

①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正确;

②氧化反应一定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错误。

【答案】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C+O2CO2(合理即可);①正确;②错误。

【解答】解:B、A是是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反应;C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

B同时具有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特征,则B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如C+O2CO2

(合理即可)。

①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这里的氧是指氧元素,氧气中含有氧元素,

故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②氧化反应不一定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如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氢气发生了

氧化反应。

故答案为: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C+O2CO2(合理即可);①正确;②错误。

23.(2022春•瑞安市期中)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选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锦制取氧气时,应选用A作为气体发生装置。

(3)装置D可替代装置C,E,F。若选用装置D,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

(填a或b)管进入。

(4)用制得的氧气完成G装置所示实验,该实验的实验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答案】(1)长颈漏斗;(2)A;(3)a;(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解答】解:(1)A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故答案为:长颈漏斗;

(2)双氧水和二氧化锦反应时,不需加热,因此选择“固液常温型”,即发生装置选择

Ao故答案为:A;

(3)在装置D中,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集中在集气瓶底部,因此氧气应该从长管a

进入,空气从短管b排出。故答案为:a;

(4)用制得的氧气完成G装置所示实验,该实验的实验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故答案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24.(2021秋•龙凤区期中)某同学设计了实验室测定氧气含量的改进装置,请回答:

(1)试管内白磷燃烧的主要现象产生大量白烟,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P+O2P2O50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活塞最终停在12mL;

(2)若白磷燃烧时弹簧夹没有夹住,活塞最终停在8mL刻度处;

(3)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工;

--------5-

(4)若测定的结果偏小可能的原因(一点)装置漏气或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

夹或白磷量不足;

(5)该同学又设计了如甲装置所示的实验,红磷和木炭均为足量,分别把A、B两瓶中

的红磷和木炭点燃,将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后,打开C、D两处的夹子,想一想。她将

看到甲装置的烧杯中的水进入A瓶,原因是A中红磷燃烧的产物是固体,内外产

生压强差,冷却到室温后,松开止水夹,烧杯里的水倒吸到集气瓶A中;木炭燃烧的产

物是气体,内外没产生压强差,因此冷却到室温后,松开止水夹,烧杯里的水不会倒吸

到集气瓶B中。如果将甲装置改装成乙装置,反应完毕后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观察到的现象是水进入两个集气瓶中。

【答案】(1)产生大量白烟;P+O2P2。5;12mL;(2)8;(3)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

积的』;(4)装置漏气或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或白磷量不足;(5)A;A中红磷

5

燃烧的产物是固体,内外产生压强差,冷却到室温后,松开止水夹,烧杯里的水倒吸到

集气瓶A中;木炭燃烧的产物是气体,内外没产生压强差,因此冷却到室温后,松开止

水夹,烧杯里的水不会倒吸到集气瓶B中;水进入两个集气瓶中。

【解答】解:(1)白磷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白色五氧化二磷固体,因此可观察到产生大

量白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P+02P205;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氧气约占

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这时白磷燃烧消耗掉的

只是试管内的氧气,消耗的氧气体积为:40mLxl=8mL,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

5

夹,活塞最终停在20mL-8mL=12mL处;故答案为:产生大量白烟;P+O2P2O5;12mL;

(2)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白磷实际消耗掉的是试管40mL和注射器内

20mL空气中的氧气,装置中空气总体积为40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