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2468-2022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风险评估指南_第1页
DB14-T2468-2022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风险评估指南_第2页
DB14-T2468-2022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风险评估指南_第3页
DB14-T2468-2022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风险评估指南_第4页
DB14-T2468-2022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风险评估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14/T2468—2022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风险评估指南

1范围

本文件提出了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风险评估的术语和定义、一般原则、资料收集、风险辨识、风险评

级、风险管控和报告编制的方法和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本省范围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风险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公路线形

指公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及其三者相结合的三维空间线形。

3.2

交通环境

指影响交通安全的交通量、交通组成、运行速度、车辆管控、构造物属性、“两客一危一货”通行及

管控、路侧条件、交安设施管控等。

3.3

专项管控措施

指针对某一种或几种风险因素采取的风险管控措施。

4一般原则

4.1风险评估的基本程序包括资料收集、风险辨识、风险评级、风险管控和报告编制5个阶段。

4.2本指南采用指标体系法进行风险评估。

4.3风险评估应按行车方向分别进行。

5资料收集

风险评估前应收集或采集公路线形、技术状况、气象条件、交通环境、专项管控措施资料,主要包

括以下内容,具体资料清单见附录A。

a)高速公路圆曲线、纵坡、构造物及沿线设施等数据资料;

1

DB14/T2468—2022

b)路面、桥梁、隧道、沿线设施等技术状况资料;

c)交通量、交通组成、运行速度(限制速度、设计速度)、车辆管控、构造物属性、“两客一

危一货”通行及管控、路侧条件、交安设施管控等交通环境资料;

d)雾、积水、结冰、横风、降雨等气象条件资料;

e)避险车道、行车安全诱导装置等已采取的专项管控措施资料;

f)事故多发点段历史交通事故形态、原因、分布特点及交通管控情况等资料。

6风险辨识

6.1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风险因素包括基础风险因素、附加风险因素、专项管控风险影响因素。

6.2基础风险因素及评估指标见表1。

表1基础风险因素及评估指标体系

类别评估指标

圆曲线

纵坡

连续长陡下坡

线形组合

公路线形视距

隧道出入口与互通、沿线设施净距

公路状况主线分合流路段

主线出入口路段

匝道

路面

桥梁

技术状况

隧道

沿线设施

积水

气象条件结冰

横风

降雨

6.3附加风险因素及评估指标见表2。

表2附加风险因素及评估指标体系

类别评估指标

交通量

交通组成

运行速度

交通环境

车辆管控

构造物属性

“两客一危一货”通行及管控

2

DB14/T2468—2022

类别评估指标

路侧条件

交安设施风险管控

6.4专项管控风险因素及评估指标见表3。

表3专项管控风险因素及评估指标体系

类别评估指标

连续长陡下坡

视距不良

隧道出入口与互通、沿线设施净距

专项管控措施雾

积水

结冰

横风

6.5基础风险因素中符合一定条件的指标列入评估范围。评估范围判定标准见附录B。

7风险评级

7.1评估分类

7.1.1交通安全风险评估分为公路状况、气象条件两类。

7.1.2公路状况的交通安全风险评估应以公路线形、技术状况、交通环境、专项管控措施为风险因素。

7.1.3气象条件的交通安全风险评估应以气象条件、交通环境、专项管控措施为风险因素。

7.2评估对象

经辨识确定进入评估范围的基础风险因素对应的路段,以及交通事故统计分析判定的一、二、三类

事故多发点段作为评估对象。事故多发点段判定标准见附录C。

7.3评估单元

7.3.1公路状况按照评估指标起讫点为节点划分评估单元。

7.3.2气象条件按照评估指标对应起讫点划分评估单元。

7.4风险计算

评估单元交通安全风险值计算公式为:

··········································(1)

���

�=1��=1��=1�

其中风险因素为公路状况时,�=�×�×�

·····································(2)

���

11��=2�−1

�=��=100−�×1003

DB14/T2468—2022

当风险因素为气象条件时,

··························································(3)

��

式中:�=�

——评估单元的交通安全风险值;

——基础风险因素评估指标的风险值,见附录D;

——附加风险因素评估指标的风险值,见附录D;

��

——专项管控风险影响因素评估指标的风险值,见附录D;

��

n——基础风险因素的个数;

��

m——附加风险因素的个数;

s——专项管控风险影响因素的个数。

7.5风险等级

7.5.1根据风险计算结果判定评估单元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分为Ⅰ、Ⅱ、Ⅲ、Ⅳ共四级,其中Ⅰ级为

最低等级,Ⅳ级为最高等级。风险等级划分见表4。

表4风险等级划分

风险等级风险程度交通安全风险值

Ⅳ级高风险P>100

Ⅲ级中风险80<P≤100

Ⅱ级低风险60<P≤80

Ⅰ级低风险P≤60

7.5.2当评估指标优于评估范围时,可直接判定为Ⅰ级;当评估指标劣于评估范围时,应直接判定为

Ⅳ级,具体见附录E。

7.5.3评估对象的风险等级根据所含评估单元的风险等级确定,当包含多个评估单元时,风险等级取

最高值。

8风险管控

8.1根据风险评估结果与接受准则,提出风险管控措施如表5。

表5风险管控措施

风险等级可接受水平风险管控措施

Ⅳ级(高风险)不可接受必须采取可行的风险管控措施;加强监测预警,进行全面整治,做好应急抢险

Ⅲ级(中风险)不期望应采取风险管控措施;做好监测预警,进行部分或全面专项整治

Ⅱ级(低风险)可接受宜采取风险管控措施,做好监控预警,进行部分专项整治

Ⅰ级(低风险)可接受不需采取特别的管控措施,做好日常管理

8.2风险评估应提出管控措施建议,以评估对象的最大连续长度为风险管控路段。高、中风险路段应

由专业咨询机构提出风险管控实施方案。风险管控措施建议可参考附录F。

4

DB14/T2468—2022

9报告编制

9.1交通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应内容全面、文字简洁、数据完整、客观公正,提出的风险管控措施应具

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报告格式具体见附录G。

9.2交通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正文应由下列部分组成:

a)项目概述。阐述风险评估背景及目的、工作依据、工作过程和调研情况。

b)评估程序。简要说明风险评估的范围、对象、单元、指标、步骤、方法和风险管控。

c)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程序对各路段进行资料收集、风险辨识、风险评级。

d)评估结论。汇总高、中风险等级路段和风险评估结果并绘制分布图,未评为高、中风险的事

故多发点段应单独分析原因。

e)风险管控。提出风险管控措施建议。

5

DB14/T2468—2022

A

A

附录A

(资料性)

基础资料清单

A.1竣工图纸:设计说明、总体图、平面图(包括互通、服务区、停车区等)、纵断面图(包括互通、

服务区、停车区等)、直曲表、桥梁、隧道、互通枢纽一览表等。

A.2检测报告:有效期范围内的路面、桥梁、隧道、沿线设施检测报告。其中路面检测报告包括抗滑、

跳车、平整度、车辙等指标;核实报告是否有抗滑指标,如果没有,提供有抗滑指标的最新检测报告。

A.3交通环境资料:各路段近3年年度、月度交通量、交通组成、限制速度和交通管控措施数据。

A.4事故多发点段资料:各路段近3年交通事故详细资料,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

事故形态、事故原因、伤亡人数、事故车型等信息。

A.5气象条件影响路段资料:各路段受雾、积水、结冰、横风、降雨影响的详细资料。

A.6其它必要的资料。

6

DB14/T2468—2022

B

B

附录B

(规范性)

评估范围划分标准

B.1高速公路线形风险因素指标评估范围

B.1.1表B.1规定了高速公路线形风险因素圆曲线指标评估范围。

表B.1圆曲线

速度

序评估对象

评估指标

号120km/h100km/h80km/h60km/h长度

1圆曲线R810m≤R≤1770m565m≤R≤1150m250m≤R≤680m125m≤R≤410m圆曲线长度

注:表中所列速度宜取运行速度,当运行速度难以获取时,可取小客车限制速度,下同。

B.1.2表B.2规定了高速公路线形风险因素纵坡指标评估范围。

表B.2纵坡

序速度评估对象

评估指标

号120km/h100km/h80km/h60km/h长度

1纵坡I2.5%≤I≤4%2.5%≤I≤5%3%≤I≤6%3%≤I≤6%坡长

B.1.3表B.3规定了高速公路线形风险因素连续长陡下坡指标评估范围。

表B.3连续长陡下坡

平均坡度()

序%评估对象

评估指标

号33.544.555.56长度

坡度与坡

116.5≤M≤4516.5≤M≤3316.5≤M≤2716.5≤M≤2416.5≤M≤2216.5≤M≤2118≤M≤20坡长

长乘积M

B.1.4表B.4规定了高速公路线形风险因素主线长直线+陡坡类线形组合指标评估范围,表B.5规定了

高速公路线形风险因素主线长直线+小半径+短竖曲线类线形组合指标评估范围,表B.6规定了高速公路

线形风险因素主线连续下坡+小半径类线形组合指标评估范围。

表B.4主线长直线+陡坡类线形组合

速度

序号评估指标评估对象长度

120km/h100km/h80km/h60km/h

L≥1200m(长)且IL≥1000m(长)且IL≥800m(长)且I>L≥600m(长)且I>

1长直线L+陡坡I合并后长度

>2.5%>2.5%3.0%3.0%

7

DB14/T2468—2022

表B.5主线长直线+小半径+短竖曲线类线形组合

速度评估对象

序号评估指标

120km/h100km/h80km/h60km/h长度

L(长)≥1200m且L(长)≥1000m且L(长)≥800m且L(长)≥600m且

长直线L(长)+小半径

1R≤1000m且R≤700m且R≤400m且R≤250m且合并后长度

R+短竖曲线L(竖)

L(竖)≤250mL(竖)≤210mL(竖)≤170mL(竖)≤120m

表B.6主线连续下坡+小半径类线形组合

速度

序号评估指标评估对象长度

120km/h100km/h80km/h60km/h

连续下坡且连续下坡且连续下坡且连续下坡且

1连续下坡+小半径R合并后长度

R≤1000mR≤700mR≤400mR≤250m

注1:连续下坡具体界定见附录B表B.3;

注2:连续下坡+小半径类型中小半径路段位于连续下坡路段末端1/3范围。

B.1.5表B.7规定了高速公路线形风险因素视距指标评估范围。

表B.7视距

速度评估对象长

序号评估指标

120km/h100km/h80km/h60km/h度

1竖凸形11000m≤R≤20000m6500m≤R≤16000m3000m≤R≤12000m1400m≤R≤9000m

曲前后变坡点

线

之间路段

2R凹形4000m≤R≤12000m3000m≤R≤10000m2000m≤R≤8000m1000m≤R≤6000m

路侧停车最小

3210m≤L≤315m160m≤L≤240m110m≤L≤165m75m≤L≤115m

视视距视距

L中央分隔带最小

4160m≤L≤315m120m≤L≤240m90m≤L≤165m60m≤L≤115m

停车视距视距

B.1.6表B.8规定了高速公路线形风险因素隧道出入口处与互通式立体交叉、沿线设施净距指标评估

范围。

表B.8隧道出入口处与互通式立体交叉、沿线设施净距

评估对象

序号类别技术指标

长度

隧道、车道数120km/h100km/h80km/h60km/h

隧道出口处

互通式隧道出口处与主线单向双

500m≤L≤2000m400m≤L≤2000m300m≤L≤2000m250m≤L≤2000m与前方主线

1立体交叉、前方主线出口车道

出口之间的

沿线设施之间的净距(L)主线单向3

700m≤L≤2000m600m≤L≤2000m450m≤L≤110m350m≤L≤2000m净距

(主要为服车道

8

DB14/T2468—2022

评估对象

序号类别技术指标

长度

务区、停车

主线单向4

区1000m≤L≤2000m800m≤L≤2000m600m≤L≤2000m500m≤L≤2000m

车道

、主线)

等的净距120km/h100km/h80km/h60km/h

主线入口与前主线入口与

2方隧道之间的前方隧道之

125mL210m100mL160m80mL110m60mL75m

净距(L)≤≤≤≤≤≤≤≤间的净距

B.1.7表B.9规定了高速公路线形风险因素主线分合流路段指标评估范围。

表B.9主线分合流路段

判别

序号类别评估对象长度

技术指标

路段

1主线分岔或匝道分流主线分流点前1.2km

长度

路段

2主线合流或匝道汇流合流点前1.2km+合流点后0.6km

长度

B.1.8表B.10规定了高速公路线形风险因素高速公路相邻出、入口间距指标评估范围,表B.11规定

了高速公路线形风险因素主线出入口路段(含互通式立体交叉、服务区)指标评估范围,表B.12规定

了高速公路线形风险因素主线出入口路段(含停车区)指标评估范围。

表B.10高速公路相邻出、入口间距

序号主线设计速度120km/h100km/h80km/h

L1350m≤L≤400m300m≤L≤350m260m≤L≤310m

间枢纽互通240m≤L≤290m210m≤L≤260m190m≤L≤240m

1L2

距一般互通180m≤L≤230m160m≤L≤210m150m≤L≤200m

L3150m≤L≤200m150m≤L≤200m120m≤L≤150m

注:表中L1、L2、L3如图B.1所示。

9

DB14/T2468—2022

图B.1高速公路相邻出入口间距

表B.11主线出入口路段(含互通式立体交叉、服务区)

速度

评估对象长

序号类别评估指标

120km/h100km/h80km/h60km/h度

圆曲线圆曲线

11500m≤R≤2000m1000m≤R≤1500m700m≤R≤1100m350m≤R≤500m

R长度

道纵坡

22%≤I2%≤I≤3%3%≤I≤4%4%≤I≤5.5%坡长

I

3线竖凸型23000m≤R≤45000m15000m≤R≤25000m6000m≤R≤12000m3000m≤R≤6000m

形曲前后变坡点

线之间路段

4R凹型12000m≤R≤16000m8000m≤R≤12000m4000m≤R≤8000m2000m≤R≤4000m

5视出口路段识别视距L265m≤L≤350m200m≤L≤290m140m≤L≤230m95m≤L≤170m最小视距

6汇流鼻前通视三角区主线方向长小于100m或匝道方向长小于60m三角区范围

表B.12主线出入口路段(含停车区)

速度评估对象

序号类别评估指标

120km/h100km/h80km/h60km/h长度

圆曲线

11200m≤R≤1500m850m≤R≤1000m600m≤R≤700m400m≤R≤500m圆曲线长度

道R

路纵坡

22%≤I≤3%3%≤I≤4%4%≤I≤5%4.5%≤I≤5.5%坡长

线I

3凸型23000m≤R≤45000m15000m≤R≤25000m6000m≤R≤12000m3000m≤R≤6000m前后变坡点

形竖曲线R

4凹型12000m≤R≤16000m8000m≤R≤12000m4000m≤R≤8000m2000m≤R≤4000m之间路段

5出口路段识别视距L265m≤L≤350m200m≤L≤290m140m≤L≤230m95m≤L≤170m最小视距

视距

6汇流鼻前通视三角区主线方向长小于100m或匝道方向长小于60m三角区范围

B.1.9表B.13规定了高速公路线形风险因素出口匝道指标评估范围,表B.14规定了高速公路线形风

10

DB14/T2468—2022

险因素入口匝道指标评估范围。

表B.13出口匝道

速度

序号类别评估指标评估对象

120km/h100km/h80km/h60km/h

圆曲线曲圆曲线

1300m≤R≤350m300m≤R≤250m250m≤R≤200m200m≤R≤150m

道分流鼻端率半径R半径

路出口匝道回旋线参回旋线

2100m≤R≤80m80m≤R≤70m70m≤R≤60m60m≤R≤40m

数A参数

线

3回旋线参凸型3500m≤R≤2000m2800m≤R≤1800m2000m≤R≤1400m1800m≤R≤1200m前后变坡点

4数A凹型2000m≤R≤1500m1800m≤R≤1200m1500m≤R≤1000m1200m≤R≤850m之间路段

匝道速度

指标

80km/h70km/h60km/h50km/h40km/h35km/h30km/h最小

5视距

匝道停车视距

L<135mL<120mL<100mL<70mL<45mL<35mL<30m

视距

表B.14入口匝道

速度

序号类别评估指标评估对象

120km/h100km/h80km/h60km/h

1凸型3500mR2000m2800mR1800m2000mR1400m1800mR1200m

鼻端附近≤≤≤≤≤≤≤≤

路前后变坡点之间

匝道竖曲

路段

线线R

2凹型2000m≤R≤1500m1800m≤R≤1200m1500m≤R≤1000m1200m≤R≤850m

匝道速度

指标

80km/h70km/h60km/h50km/h40km/h35km/h30km/h

最小

3

匝道停车

L<135mL<120mL<100mL<70mL<45mL<35mL<30m视距

视距视距L

汇流鼻前

4通视三角主线方向长小于100m或匝道方向长小于60m三角区范围

B.2高速公路技术状况风险因素指标评估范围

表B.15规定了高速公路技术状况风险因素指标评估范围。

11

DB14/T2468—2022

表B.15技术状况风险因素指标评估范围

序号评估指标指标值评估对象长度

路面行驶质量指同一指标值的路段

1路面平整度60≤RQI<80

数RQI最大连续长度

路面车辙深度指同一指标值的路段

2路面车辙深度60≤RDI<80

数RDI最大连续长度

路面技术状况同一指标值的路段

3路面跳车路面跳车指数PBI60≤PBI<80

最大连续长度

路面抗滑性能指60≤SRI<80

同一指标值的路段

4路面抗滑性能数SRI(或路面磨或60≤PWI<

最大连续长度

耗指数PWI)80

同路面相关技术

5桥梁技术状况桥面技术状况//

状况

机电设施技术状

6隧道技术状况机电设施技术状况84≤JDCI<92单条隧道长度

况JDCI

沿线设施沿线设施技术状同一指标值的路段

7沿线设施技术状况60≤TCI<80

技术状况况指数TCI最大连续长度

B.3高速公路气象条件风险因素指标评估范围

表B.16规定了高速公路气象条件风险因素指标评估范围。

表B.16高速公路气象条件风险因素指标评估范围

序号评估指标指标值评估对象长度

年均能见度低于500米(含)发生3次以上(含)

1雾能见度达到指标值的路段最大连续长度

或能见度低于200米(含)发生1次以上(含)

积水天数、积水厚年均积水天数大于3日以上(含)且积水厚度大于

2积水达到指标值的路段最大连续长度

度2mm

3结冰结冰天数年均结冰天数大于3日以上(含)达到指标值的路段最大连续长度

4横风横风天数年均横风(大于5级(8m/s))天数大于3日以上(含)达到指标值的路段最大连续长度

5降雨降雨量日均降雨量大于50mm(含)达到指标值的路段最大连续长度

C

12

DB14/T2468—2022

D

C

附录C

(规范性)

事故多发点段判定标准

C.1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是指3年内发生多起交通事故或事故损害后果极其严重,有一定规律特

点的道路点、段。

C.2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多发点范围为:道路上1000米(含)范围内或收费站、隧道口、匝道口(含加

减速车道)、接入口、平面交叉口等点。

C.3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多发段的范围为:道路上4000米范围内(单向)或桥梁、隧道、长大下(上)

坡全程。

C.4按照公路所发生交通事故的数量及后果(不含毒驾、酒驾等事故),公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分为一

类、二类、三类三种类型。

C.5一类点、段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a)近3年内,发生1起及以上一次死亡5人(含)以上道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