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伦贝尔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阶段练习((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1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阶段练习((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2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阶段练习((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3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阶段练习((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4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阶段练习((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阶段练习((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姓名____班级____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1、书写(每题5分共1题)1).按照竖向书写古诗的要求,默写《枫桥夜泊》,做到行款整齐、书写美观。评卷人得分2、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1).根据语境填写古诗、名句。

(1)童年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读着范成大的“__________________,也傍桑阴学种瓜”,我们感受到了乡村儿童学种瓜的纯朴、可爱;读着杨万里的“__________________,彩丝穿取当银钲”,我们体会到了孩子取冰玩耍的快乐;读着雷震的“__________________,短笛无腔信口吹”,我们领略了牧童晚归的悠然。

(2)诗以情生,情以诗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剑外忽传收蓟北,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诗人初闻捷报时悲喜交集的复杂感情;《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__________________,南望王师又一年”表达了诗人对南宋朝廷失望而尚未绝望的心情;《凉州词》中,“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戍边将士的离愁别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____________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3)“君子”是中华民族中尊贵而亲切、高尚而平凡的人格形象。“君子______________,小人长戚戚”写出了君子的光明磊落,而“君子______________,小人喻于利”则告诉我们君子更看重道义。2).诵读经典,与经典相伴。

爱国是什么?是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殷切希望;是王昌龄《从军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言壮语;是王之涣《凉州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苍凉慷慨;更是“青山处处埋忠骨,_________________”的博大胸襟。3).读下面一段话,看拼音写字词。

妙笔著文章,字字传真情在“祖父的园子”里,“我”模仿祖父chǎndì(

)、bácǎo(

)、浇菜,还会追qīngtíng(

)、捉màzha(

),每件事都是suíyì(

)又快乐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gé(

)裹尸还。”毛主席最深沉的父爱,让人sùránqǐjìng(

):一幅梅花图,寄托着一位身处异国他乡的cíxiáng(

)老人对祖国深深的juàn

liàn(

)之情。4).【感家国情怀】陆游诗句“三万里河东入海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祖国山河雄浑壮阔之美,王昌龄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表达了将士们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5).填空。

(1)《长相思》中表达词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风一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郭沫若这样描写白鹭:白鹭实在是一首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志和在《渔歌子》中描写白鹭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不耻下问。默而识之,学而不厌,____________。

(4)《枫桥夜泊》中,诗人__________将看到的夜景与愁思交织在一起,情景交融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3、选择题(每题2分共3题)1).“家乡风物展”分为以下四大主题,主题名中有错别字的是(

)A.漫游山海——赏大同美景B.述说兴哀——听大同历史C.舌尖韵味——品大同美食D.追逐时代——启大同未来2).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使劲地摇”“满头满身都是桂花”等句渲染了摇桂花时的热烈气氛,表达了作者的兴奋、喜悦之情。B.“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一句,有些夸大其词,因为桂花的花期比较短。C.桂花的香气已不受四季的束缚,桂花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D.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已植入了“我”的生命,成为“我”幸福童年最美好、最耐人寻味的记忆。3).下列加点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封建社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B.每个儿童都享有教育的权力。C.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大名鼎鼎的皇家园林。D.虽然不可能花钱买玩意儿,但父亲很理解我那恋恋不舍的心思。评卷人得分4、句子训练(每题10分共1题)1).6.同一个词语在不同语境中会有不同意思,这样的词语叫多义词,下面有三个多义词,请你任选一个,用它不同的意思分别写一个句子。(自然

精神

困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5、连线题(每题4分共2题)1).把四大名著与作者以及名著中的故事连起来。

《水浒传》

吴承恩

三打白骨精

《红楼梦》

施耐庵

赵子龙单骑救主

《三国演义》

曹雪芹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西游记》

罗贯中

刘姥姥进大观园2).将下列民间故事同故事中的人物、相应的民族用线连起来。

《神鸟》

阿尔拜

哈萨克族

《冬不拉》

觉如

蒙古族

《刘三姐》

阿肯

藏族

《格萨尔王的故事》

莫怀仁

壮族评卷人得分6、排序题(每题5分共2题)1).把下列句子正确排序

(

)我的眉毛和鼻尖开始潮湿

(

)我的内衣开始潮湿

(

)我的头发开始潮湿

(

)我的皮肤开始潮湿

(

)我的外衣潮湿;

(

)我像落汤鸡一样里里外外彻底湿透;

(

)我全身湿透。2).按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重新排列句子,把序号写在横线上。

________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

________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

________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________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

________毛主席宣读公告完毕,阅兵式开始。

________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

________接着升国旗。

________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________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评卷人得分7、判断题(每题5分共1题)1).阅读时,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描写,可以体会人物的内心。(

)评卷人得分8、诗词鉴赏(每题10分共1题)1).课外阅读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本诗写于763年。时杜甫居成都浣花溪(又名濯锦江)上的浣花草堂中。

1.这首诗用语极精练,如“春风花鸟香”可理解为省略了一个“语”字;“泥融飞燕子”,表面上是说泥土、燕子两件毫不相干的事物,实际还含有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

2.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有人认为,这首诗的四句话与儿童对对子没什么两样,只不过是孤立的两副对子罢了。就这首诗的整体性而言,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理解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9、书面表达(每题15分共1题)1).根据要求选择一题完成习作。

(一)题目:夸夸我的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值得敬佩的人。这个人可能是每天利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外语的妈妈,可能是苦练书法的小伙伴,也可能是尽职尽业的老师们……在你身边,有谁引起了你的注意,一起来夸夸他吧!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填上你要夸奖的人。通过真实的事例,运用语言、动作等描写来反映人物的某方面品质。不少于400字。

(二)题目:我们的

更美了。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以填“校园”“小区”“街道”“家乡”等等,再具体描写那里的美丽景色,注意要将真情蕴于文字中。不少于400字。评卷人得分10、现代文阅读(每题5分共1题)1).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练习。[材料一]青山处处埋忠骨(节选)①秘书走了进来。②“主席,志愿军司令部来电请示中央军委,是否将岸英的遗骨运回国内。”秘书凑近毛主席,轻声说,“朝鲜方面向主席表示慰问,说岸英同志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的,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请求把岸英安葬在朝鲜。”③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juànliàn___________。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gǎotèshū___________。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zūnzhòng___________朝鲜人民的意愿吧。”④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⑤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材料二]草地夜行(节选)①他焦急地看看天,又看看我,说:“来吧,我背你走!”我说什么也不同意。这一下他可火了:“别磨蹭了!你想叫咱们都丧命吗?”他不容分说,背起我就往前走。②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也被黑暗吞没了。满天堆起了乌云,不一会儿下起大雨来。我一再请求他放下我。怎么说他也不肯,仍旧一步一滑地背着我向前走。③突然,他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小鬼,快离开我!”他急忙说,“我掉进泥潭里了。”我心里一惊,不知怎么办好,只觉得自己也随着他往下___________。这时候,他用力把我往上一___________,一下子把我___________在一边,大声说:“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人不能都牺牲!……要……要记住革命!”④我使劲伸手去___________他,可是什么也没有抓住。他陷下去了,已经没顶了。⑤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地往下流。多么坚强的同志!为了我这样的小鬼,为了革命,他被这可恶的草地夺去了生命!1.快速阅读选文,在[材料一]第③自然段中看拼音写词语,选择下面恰当的动词填入[材料二]第③、④自然段中的横线上。(填字母)

A.陷

B.拉

C.顶

D.甩

2.两篇选文都描写了请求和泪水,在内容与写法方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战争与和平年代,无数英雄儿女为国捐躯。请结合[材料]或其它故事,写出你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引用一个成语或一句诗写2~3句话,歌颂选文中的老红军或毛岸英同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11、信息匹配(每题5分共2题)1).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字书写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1)A.吩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