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上学期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本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在答题卡上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然后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如果地球即将毁灭,如何让地球上的生命延续下去?西方神话中诺亚的做法是在灭世洪水到来前建造方舟,将世间所有动物都挑选一雌一雄带上方舟避难,等洪水退去后再踏上陆地,让这些动物繁衍后代,不致绝种。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中的“火种计划”与诺亚方舟有异曲同工之妙。地球危在旦夕时,国际空间站“冷藏了30万人类受精卵、1亿颗基础农作物种子,储存着全球的动植物DNA图谱,并设有全部人类文明的数字资料库,以确保在新的移民星球重建完整的人类文明”,作为地球生命与文明的备份。假如地球未能逃过这次劫难,国际空间站将是人类延续的希望。而在现实中,因为环境、气候、人类活动等原因,随时都有物种走向灭绝。据统计,全世界每天有75个物种灭绝,每小时有3个物种灭绝。为了保存资源,各国科学家也在积极给有价值的物种备份,世界各地的种子库和基因库等机构就承担着这样的使命。在距离北极点1000公里的挪威斯瓦尔巴群岛山洞中,收藏着来自世界各地的1亿粒农作物种子。存放种子的仓库一直保持-18℃的低温,普通农作物的种子在这种状态下能保存1000年,而高粱等生命力强的农作物种子,甚至能保存上万年。仓库墙壁为1米厚的混凝土,从大门到仓库内部要经过5道防爆门,安全性极强,就连地震、核武器、冰山融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都难以对仓库造成损害。这座种子仓库落成于2008年,被世人称为末日种子库,是全球最大、最安全的种子库,因为其中涵盖了世界各地4000多种农作物品种,又被誉为“植物诺亚方舟”。虽然不少国家都有自己的种子库,但各国还是愿意在更为安全的末日种子库里多保存一份种子,在本国种子库因为战乱、自然灾害被毁时,还能用末日种子库的储备,使本国农业不致瘫痪。除了已驯化的农作物,野生植物也是重要的基因资源,尤其是一些农作物的野生近缘品种,它们可能携带了抗逆、高产等优质基因,可用于与农作物杂交培育优良的新品种。而一些野生植物中所含的药用物质,比如青蒿素、紫杉醇、奎宁等,更是人类对抗顽疾的希望。这些都是极为宝贵的野生植物资源,能让人类受益无穷。为了获取更多野生植物资源,一些国家还有职业的种子猎人,专门发掘、盗取其他国家有价值的野生植物。世界最大的野生植物种子库是位于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国的千年种子库,而全世界第二大的野生植物种子库则是中国云南省昆明市的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此机构不但设立了种子库,还设有植物组织库、DNA库,微生物种子库、动物种质库等野生生物资源库。但从科学角度来说,种子库远远不能满足保存动植物资源的需要,更方便、有效的做法是把所有生物的遗传信息都存储下来。现代科技已经能人工合成染色体,只要知道灭绝生物的DNA序列,便有望合成该生物的染色体,通过克隆技术使此生物复活。这也是科幻电影里空间站要储存全球动植物DNA图谱的原因。储存生物遗传信息的地方,便是基因库。中国国家基因库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基因库。与其他基因库不同的是,中国国家基因库不光储存生物遗传信息数据,更是一个综合性的基因库,已初步建成“三库两平台”的业务结构和功能。“三库”由生物样本资源库、生物信息数据库和动物资源活体库组成,建立了样本、数据、生命体“存”的能力;“两平台”为数字化平台、合成与编辑平台,建立了“读”与“写”的能力。永存才能永生。DNA样本和数据的储存让濒危的物种摆脱灭绝的危机,让已经灭绝的物种有望重返世间。当然,万一有一天,科幻电影中的世界末日成为现实,地球上的一切都不复存在,生命还能否延续下去?为了在末日来临时保留生命的种子,人类实施了太空基因库计划,这个计划和科幻电影中“火种计划”极为相似——将人类与动植物的DNA样本发射到太空,将地球生命的备份储存在太空之中,以逃过浩劫,等待复活的机会。这是地球末日时保存生物DNA的最后希望。太空的低温、真空环境有利于生物DNA的长期保存,而装载生物DNA的密封容器可以隔绝太空的各种辐射和外界撞击造成的瞬时高温,能最大限度保证DNA的安全性。即使千万年后DNA因年代久远而降解,也会有一些降解的DNA片段漂到宇宙中某个环境合适的星球,在机缘巧合之下演化出新的生命,成为该星球的生命起源。而“太空基因库”已经从科幻走进现实,让地球生命的延续有了更多的可能。给生命做一个备份,保留生命火种,是人类对自己、对地球其他生灵的长远保障。(摘编自尹烨《生命密码2·人人都关心的基因科普》)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全世界每天都有物种火绝,为保存资源,世界各地的种子库和基因库等机构都承担着给有价值的物种备份的使命。B.野生植物是重要的基因资源,不但携带了抗逆、高产等优质基因,而且所含的药用物质更是人类对抗顽疾的希望。C.具有“三库两平台”的业务结构和功能的中国国家基因库,既具备“存”的能力,又具备“读”和“写”的能力。D.装载生物DNA的密封容器和太空的低温、真空环境,能够最大限度保证太空基因库计划中DNA样本的安全性。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运用西方神话中诺亚在灭世洪水到来前建造方舟避难的事例,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有一种神秘感。B.文章列举了从“末日种子库”到“太空基因库”等数量众多、规模宏大的种子库和基因库,阐释了生物DNA能永存就能永生的原理。C.第四段中大量使用数字,如“1亿粒”“-18℃”“1000年”“1米厚”“5道”等,这些数字从不同角度强调了末日种子库的安全性极强。D.关于“万一……世界末日成为现实……生命还能否延续下去”这一问题,作者认为地球末日时保存生物DNA的最后希望就是实施太空基因库计划。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末日种子库的安全性极强,即使发生大地震或遭受核武器攻击,甚至冰山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都难以对其造成损害。B.中国拥有全世界第二大的野生植物种子库,所以中国不必在更为安全的末日种子库里多保存一份种子以备不时之需。C.现代科技能够人工合成染色体,因此只要知道某生物的DNA序列,就可能合成其染色体,从而通过克隆技术使其复活。D.“太空基因库”已从科幻走进现实,未来地球生命有可能在宇宙中某个环境合适的星球上、在机缘巧合之下得以延续。4.文中开头和结尾都提到《流浪地球》中的“火种计划”,这是为什么?请简要说明。(4分)5.我国植物学家钟扬一生采集了4000多万颗种子,他坚信“一个基因能够拯数一个国家,一粒种子能够造福万千苍生”。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二)现代文本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6~9小题。王香菊孙犁那天晚上,小高同志带我去访问郭兰瑞。这个十八岁的姑娘,组织起几十个贫农妇女,当选了贫农代表。郭兰瑞不在家,我和小高坐在院里床上说话。过来一个十六七的姑娘,抱着孩子,坐在小高身边静静的听着。小高说:“你问香菊,她和郭兰瑞是好姐妹,她知道得挺详细。”香菊只是笑了笑,就轻轻扭过了头。小高又说:“你看,还是不敢说话!怎么着到大会上去诉苦呢?”香菊才说她和兰瑞从小就在一块,热天,两个人去拾麦子,分着吃一块糠饼子,用一个小铁罐喝水,躺在一棵树下面歇凉。等到大些了,就对着脸浇园,合伙拉耠子……种种的情形,说话的声音很动听。第二天晚上,小高领导她们开小组会,我又去参加了。香菊浇了一天园,喝冷水吃剩饭病了,趴在床上直想吐,但她还是一直督促引导着她那一个小组开会,不肯休息。她笑着说:“有病是小事,趴一会就好了,翻身才是大事。”我在这边说了几句话,她就喊:“说大点声,叫我也听听啊!”小高同志介绍我到香菊家吃饭,我才第一次在白天看见香菊。她壮实、天真,对人亲热,好脸红。香菊家是贫农,每天很早,一家子就到地里浇园去了。香菊回来时,抱着一捆菜,头发和上衣总是精湿。她蹲在桌子旁边,望着饭不吃,她说浇起园来,就光想喝水,不想吃饭。一顿饭过后,母亲催促、她就又背起那又大又黑的铁水斗走了。晚上,她蹲在黑影里吃了那白天剩下来、怕放坏了的硬饼子,把新饭让给小弟妹们吃。村里酝酿着斗争。田地里是那么酷旱,庄稼正待秀穗,老百姓说这叫“卡脖子旱”。黄昏,西边天一抹红,香菊还在那里浇园,这种劳动是那么吃力和没有止境,庄稼缺水永远不会满足。刚刚十七岁的女孩子运动全身的气力,才能从事这种劳作。可是从她劳动的精神上看,那充实的精力就像这永无止境的水泉,永无止境的热汗,永无止境的希望。她从十三岁上就浇园了。为什么我们不能有一架水车,把这女孩子代替?知道要斗争了,地主的水车都放在家里,叫大井闲着,叫庄稼旱着。香菊她们想到水车,应该比我迫切。最盼望下雨,最焦急的等待那天边的风云雷闪的,自然是这些流着汗浇园的姑娘们。她们提出来:先斗水车!每天香菊浇园回来,连说话和笑的力气都没有了。可是一吃过晚饭,她就抖着精神去集合她的小组。大街上,她走在组员的前面,好像一个军官。小组诉苦的时候,她第一个诉说,她,夏天,被夺去了拾的麦穗;秋天,被夺去了拾的棉花。她不敢在地主的地头地边走过,她不敢走过地主的大门,害怕那些闺阁小姐们耻笑她的褴褛和寒碜。这姑娘甚至没有诉说:在这十七年,她那年幼的身体,怎样被太阳曝晒,怎样被热汗蒸腾,被风雨吹打,被饥饿消耗;她没诉说劳动的苦处,她只是诉说一个女孩子心灵上受过的委屈。翻心的过程,特别珍贵,它打下了这姑娘翻身的真实基础。这些日子,在香菊身上,表现了一连串疾风暴雨的进步。她从不敢说话到敢说、敢喊,从好脸红到能说服别人和推动组织。在诉苦大会、斗争大会上,香菊小组总是坐在全村妇女的前面,香菊就坐在小组的前面。她在全村妇女中,并不是最突出的一个,但她是一个实际的领袖。斗争以后,香菊挺着胸脯,走回家来。她又走过了地主家的现在已经被民兵看守的大梢门。怀着胜利的心情,她第一次到那些闺阁小姐们的住处去看了看,到底和自己家的土坯小屋有哪些不同。小姐们正坐在门外啼哭,可是在今天以前,她们是命定上车要老婆搀扶,生了孩子要老妈子抱养的;她们没到过田野一步,就是在庭院里,太阳也晒不到她们脸上。她们耻笑过劳动的妇女,现在劳动的妇女要把她们驱逐到田野里去干活。香菊说:明天早上,就用斗争出来的水车去浇地。香菊值得尊敬,斗争以后,她更加重视劳动了。分配果实,别的姑娘们喜爱那些花红柳绿的布匹,去充实自己的嫁奁;香菊特别喜爱的是那些能帮助她劳动的农具,来充实自己的远大的希望。一九四七年九月(节选自《白洋淀纪事》)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相较于“我”原本要访问的有组织能力的贫农代表郭兰瑞,王香菊更能体现女性的成长进步,人物形象更加丰满。B.王香菊在家里承担起浇园的繁重农活,回来后却只吃剩下来、怕放坏了的硬饼子,把新饭让给小弟小妹吃,更显其善良。C.“翻心”是土改时期的流行词,旨在打破农民的思想障碍和启发个体自觉意识,王香菊通过诉苦和自我批判进行翻心。D.曾经的闺阁小姐们在斗争后要被她们耻笑过的劳动妇女驱逐到田野里干活,可见文章对两个群的爱憎态度十分鲜明。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农民的庄稼因酷旱如被卡了脖子般难以生长,而地主却让水车、大井闲置,突出了斗争的必要性和急迫性。B.文章使用排比、顶针等多种修辞手法,使本文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人物形象刻画更生动,情感表达更细腻感人。C.香菊在斗争后挺着胸脯走回家,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刻画出人物克服了腼腆羞怯的心理,她在精神上也获得了胜利。D.末段以叙述者本人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话收束全文,通过对比表现出王香菊的与众不同,强调了她值得尊敬的原因。8.文中三次描写王香菊浇园回来,都写出她因农活繁重而身体疲累,但在精神品质的刻画上各有侧重,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4分)9.孙犁作品中的用词十分有特色,他能够极巧妙地将俗和雅结合在一起。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燕王守光尝衣赭袍,顾谓将吏曰:“今天下大乱,英雄角逐,吾兵强地险,亦欲自帝,何如?”孙鹤曰:“今内难新平,公私困竭,太原窥吾西,契丹伺吾北,遽谋自帝,未其可。大王但养士爱民,训兵积谷,德政既修,四方自服矣。”守光不悦。又使人讽镇、定,求尊已为尚父,赵王熔以告晋王。晋王怒,欲伐之,诸将皆曰:“是为恶极矣,行当族灭,不若阳为推尊以稔之。”乃与熔及义武王处直、昭义李嗣昭、振武周德威、天德宋瑶六节度使共奉册推守光为尚书令、尚父。十一月,甲辰,晋王以监军张承业权知军府事,自诣幽州。辛酉,单骑抵城下,谓守光日:“朱温篡逆,余本欲与公合河朔五镇之兵兴复唐祚。公谋之不臧,乃效披狂僭。镇、定二帅皆俯首事公,而公曾不之恤,是以有今日之役。丈夫成败须决所向。公将何如?”守光曰:“今日俎上肉耳,惟王所裁。”王悯之。与折弓矢为誓,曰:“但出相见,保无它也。”守光辞以它日。先是,守光爱将李小喜多赞成守光之恶,言听计从,权倾境内。至是,守光将出降。小喜止之。是夕,小喜逾城诣晋军降,且言城中力竭。壬戌,晋王督诸军四面攻城,克之,擒刘仁恭及其妻妾,守光帅妻子亡去。癸亥,晋王入幽州。(节选自《资治通鉴·后梁纪三》)材料二:仁恭有爱妾罗氏。其子守光通焉。仁恭杖守光而斥之不以为子数李思安引兵入其境所过焚荡无余。夏,四月,己酉,直抵幽州城下。仁恭犹在大安山,成中无备,几至不守。守光自外引兵入,登城拒守,又出兵与思安战,思安败退。守光遂自称节度使,命部将李小喜、元行钦将兵攻大安山。仁恭遣兵拒战,为小喜所败。虏仁恭以归,囚于别室。仁恭将佐及左右,凡守光素所恶者皆杀之。银胡铩都指挥使王思同帅部兵三千,山后八军巡检使李承约帅部兵二千奔河东:守光弟守奇奔契丹,未几,亦奔河东。(节选自《资治通鉴·后梁纪一》)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仁恭杖守光A而斥之B不以为子C数D李思安E引兵入F其境G所过H焚荡无余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但,只要,表示假设或条件,与《孔雀东南飞》中“卿但暂还家”的“但”意思不同。B.权,暂且,姑且,与《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中“权,然后知轻重”的“权”意思不同。C.几,几乎,与《登泰山记》中“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的“几”意思相同。D.奔,奔驰,与《归去来兮辞》中“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的“奔”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守光想要称帝,遭到部下的反对。孙鹤从内外两个方面指出当前面临的困难形势,劝谏燕王修行德政,而不要急着谋划称帝之事。B.李存勖指责刘守光没有从朱温叛唐中吸取教训。他本想联合刘守光兴复唐王朝,但刘守光和朱温一样,有谋逆之心,李存助大失所望。C.李存勖亲率大军攻打幽州,在劝刘守光投降未果后,从四面发动进攻。不久,幽州城被攻破,刘仁恭被生擒,而刘守光携家眷逃走。D.刘守光先是打败了前来攻打幽州的李思安,接着又派兵攻打刘仁恭,并将其囚禁。节节胜利的刘守光觉得时机成熟,于是自称节度使。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是为恶极矣,行当族灭,不若阳为推尊以稔之(4分)(2)镇、定二帅皆俯首事公,而公曾不之恤。是以有今日之役(4分)14.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燕王刘守光失败的主要原因。(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浪淘沙【注】欧阳修今日北池游,漾漾轻舟。波光潋滟柳条柔。如此春来春又去,白了人头。好伎好歌喉,不醉难休。劝君满满酌金瓯。纵使花时常病酒,也是风流。【注】庆历五年(1045)三月,新政主将范仲淹和韩琦解职,庆历新政失败。词人于当年正月权知河北真定府,后又因为范、韩辩护于八月再贬滁州。此词作于河北真定府任上。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阕前三句写北池的美好春光,词人泛舟北池,水波荡漾,微风吹过,柔柳摇曳多姿,引出后文的抒情。B.上阕“如此”二句,感叹春来春去之中,美好年华逝去,在年华之叹中,蕴含着词人的理想落空之悲。C.下阕词人劝友人举杯畅饮,一醉方休,这样一来,即使日后流连花间时不再饮酒,也早已享尽风流。D.词人空有满腔热情,却受压抑排挤,词篇看似豪迈放逸,实则饱含无数心酸和苦涩,读来沉重伤感。16.词作记叙春日宴饮,情绪却多有曲折,饶有深意。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自古而今,中华民族对“为官先为人”的品质要求一以贯之。中国共产党坚持“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也说明党对领导干部人格的严格要求。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以树木、清泉为喻,对执政者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要求。(2)春晚中,一曲《上春山》引发了人们对山水美景的热爱,就像王安石在《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对晚秋时节江流及峰峦壮美之景的喜爱之情。(3)小刚在观看春晚节目《山河诗长安》时,被诗人李白深深吸引,情不自禁地吟诵起这位诗人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感叹他的自信与洒脱。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人体的免疫系统分为两种:一种是获得性免疫,比如打疫苗后产生的对某种疾病的免疫;A______,是指个体在发育过程中自然获得的免疫,或者在感染某种病原体后产生的对该病原体再次侵入的不感染状态。经过数百万年的演化,我们的免疫系统已经具备自我更新和升级的能力,能随时识别并清除大部分入侵机体的细菌和病毒。然而,①有些病毒依然能成功躲过免疫系统的监视,侵入正常细胞,并复制出更多病毒。当病毒复制到一定数量,②就激活了机体的免疫功能,开始大规模清除受感染的细胞。这一过程可能会导致我们出现发烧和虚弱的症状,③但这是机体正常的治疗反应。第一次感染被抑制住以后,免疫系统会把这种微生物致病的所有过程记录下来。B__________,免疫系统就能够根据“记忆”很容易、很准确、很迅速地作出反应。现实生活中工作压力大,心理负担重,④甚至情绪不稳定,人们往往容易生病,这是植物性神经系统影响免疫系统的表现。C________,免疫系统的功能就会紊乱,进而出现各种疾病。因此,促进植物性神经正常活动,对增强免疫力有重要作用。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因为早,面馆还没有别的顾客。我一边往里走,一边伸出一个指头:“小碗,不要辣椒,不要油。”老板个子不高,四十多岁的样子。她正在案板上擀面条,抬头看了我一眼,又低头干活,没有吭声。可能有什么烦心事?我坐下,打开手机,看里边的电子书。“不要辣椒?”女人忽然问,左手掀着锅盖,右手搅锅,眯着眼睛躲着锅里腾起的热气。我研究了一下,虽然没有看我,但应该是跟我说话。①先前说的没听见?忘了?强迫性反复确认?我职业病了一下。但还是挤了一点微笑:“不要辣椒。”我说,但又想,忘了辣椒的事,也能忘了油,“还不要油啊。”就又补充了一下。“啊——?”女人拉长了声音,②微张着嘴,平静着眉眼,专注地看着我,等我确认。“不要辣椒……”我有些有气无力地重复了一遍。“哦,不要辣椒啊——?”女人说,继续看着我。我哪里还想说话?就低头假装看书。女人倒是没再问,很快板面热热地端上,真没有辣椒,但红红的油漂了一层。20.文中多次写到要不要辣椒,请简要分析其效果。(4分)21.标点符号为文章内容服务,增强文字表现力。文中有两处画横线部分,请任选一处,分析其中的标点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3分)22.下列句子中的“哪里”与文中加点的“哪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您文化水平高,修养也好,真是个君子啊!”“哪里,哪里!”B.农村和城市,无论哪里,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C.您觉得我哪里做得不好,请直接指出来,不用客气。D.他哪里是不愿意去啊,他是要你亲自邀请才肯答应啊。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疼痛感,简称为痛感,由疾病、创伤等引起,会传导至中枢神经,使人产生难受的感觉。疼痛感是人体发出的预警,没有它,我们被烫伤、刺伤或者出现某些疾病,都会浑然不觉,那是很可怕的。其实,无论是青春成长、艺术创作,还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都会有而且也需要有类似的“疼痛感”。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参考答案1.(3分)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内容、归纳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不但携带了抗逆、高产等优质基因,而且所含的药用物质更是人类对抗顽疾的希望”理解错误。由原文第6段“尤其是一些农作物的野生近缘品种,它们可能携带了抗逆、高产等优质基因”“而一些野生植物中所含的药用物质,比如青蒿素、紫杉醇、奎宁等,更是人类对抗顽疾的希望”可知,“可能携带了抗逆、高产等优质基因”的是一些农作物的野生近缘品种,并非所有野生植物:“所含的药用物质更是人类对抗顽疾的希望”的是一些野生植物,也并非所有野生植物。选项将推测变为肯定,且有意扩大了范围。2.(3分)D【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文本依据是第11段“为了在末日来临时保留生命的种子,人类实施了太空基因库计划……这是地球末日时保存生物DNA的最后希望”。A.“设置悬念……有一种神秘感”分析错误。文章开头运用西方神话中诺亚在灭世洪水到来前建造方舟避难的事例来回答文章首句提出的问题,并非“设置悬念”,而“有一种神秘感”更是牵强附会。B.“阐释了生物DNA能永存就能永生的原理”分析错误。由原文内容可知,列举出这些种子库和基因库,是为了说明地球上的生命可以永生。C.“大量使用数字……强调了末日种子库的安全性极强”分析错误。由原文第4段“收藏着来自世界各地的1亿粒农作物种子”可知,“1亿粒”重在强调末日种子库是全球最大的种子库。3.(3分)B【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文本内容作出合理推断的能力。“中国不必在更为安全的末日种子库里多保存一份种子以备不时之需”说法错误。由原文第5段“虽然不少国家都有自己的种子库,但各国还是愿意在更为安全的末日种子库里多保存一份种子,在本国种子库因为战乱、自然灾害被毁时,还能用末日种子库的储备,使本国农业不致瘫痪”可知,这段话中的“各国”虽然没有说是否包括中国,但也并没有明确地把中国排除在外。4.(4分)①文章开头为了回答“如果地球即将毁灭,如何让地球上的生命延续下去”这一问题,指出科幻电影中解决该问题的方案,从而引出科普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易引发读者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与思考:②文章结尾是为了说明人类实施的太空基因库计划和“火种计划”极为相似,该计划已经从科幻走进现实,为地球生命的延续增加了可能性。5.(6分)①强调了建立种子库的重要性;②强调建立基因库、储存生物遗传信息,对保存生物资源的重要性:③表现了植物学家钟扬献身于种子事业的坚定信念。6.(3分)C(“自我批判”理解有误,王香菊只是回忆了以往被压迫剥削的苦难生活和自己畏惧、自卑的心理,并没有进行“自我批判”。故选C。)7.(3分)B(“顶针”分析有误。顶针是将句子末尾的一个字或者一个词,放在下个句子的开头处。文中没有使用这一修辞手法。且选项中对于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的说明过于笼统与含混。故选B。)8.(4分)①第一次浇园回来,香菊虽身体不适,却仍然坚持督促引导所在小组开会,认为有病是小事、翻身才是大事,可见其责任心和较高的思想觉悟。②第二次浇园回来,香菊头发和上衣湿透,极度疲劳不想吃饭,但在母亲催促下又背着又大又黑的铁水斗走了,可见其吃苦耐劳,热爱劳动,从不抱怨劳动艰辛。③第三次浇园回来,说话和笑的力气都没有了但是集合小组时精神抖擞,可见其追求进步,信念坚定,斗争精神饱满。(每点1分,答对3点,给4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给分。)(解答此题,须结合文中相关描写进行分析,从人物的行为、语言、神态中,分析人物的精神品质。表述时,注意将文本内容和人物的精神品质对应起来。)9.(6分)①“俗”即通俗质朴,文中多用生活化、有地方特色的词语例如“糠饼子”“浇园”“拉耠子”“秀穗”“卡脖子旱”等,真实反映老百姓在物资匮乏、靠天吃饭的时代里的劳作和生活状态;“翻身”“翻心”更是接地气、形象生动的土改流行词汇。②“雅”即雅致诗意,文中用词简练考究,杂以文言词汇和四字词,例如“精湿”“酷早”,用字简练精准,将香菊头发和上衣湿透及田地干旱缺水的状况写到极致;“永无止境”“风云雷闪”“疾风暴雨”“花红柳绿”等四字词增添了文章的感染力:“褴褛”“寒碜”“嫁奁”等用词考究。③本文用词雅俗结合,使文章既富有浓浓的乡土气息,贴合文中人物特别是广大农民的身份,又赋予了作品一定的诗意和美感,较好地保证了文章的文学审美特性,正是孙犁别具一格的用词风格、语言特色的写照。(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给分。题干已指出本文语言特点是“俗”“雅”结合,答题首先要说明什么是“俗”,什么是“雅”其次再分析“俗”与“雅”结合有什么好处。分析时要举出文本中具体的例子,不能泛泛而谈。)10.(3分)BDG【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前半部分“杖守光而斥之”和“不以为子数”的主语是“(刘)仁恭”,后半部分“引兵入其境”和“所过焚荡无余”的主语是“李思安”,故D处应断开。“杖守光而斥之”并列结构,语意完整,故B处应断开。“引兵”作“入”的状语,“其境”作“入”的宾语,“李思安引兵入其境”结构完整,中间不能断开,故G处应断开。综上所述,应在B、D、G三处断开。原文加上标点为:仁恭杖守光而斥之,不以为子数。李思安引兵入其境,所过焚荡无余。11(3分)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D.《归去来兮辞》中“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中的“奔”意为“奔驰”,材料中加点字“奔”意思是“投奔”,二者意思不同,解说错误。A.《孔雀东南飞》中“卿但暂还家”的“但”表转折,意为“只是”,与材料中加点字“但”的意思不同,解说正确。B.《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中“权,然后知轻重”的“权”意为“称量”,与材料中加点字“权”的意思不同,解说正确。C.《登泰山记》中“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的“几”意为“几乎”,与材料中加点字“几”的意思相同,解说正确。12.(3分)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先是打败了……接着又派兵……于是自称节度使”,事件先后顺序有误。从材料二来看,刘守光在打败李思安后就自称节度使,然后才派兵攻打刘仁恭。13.(4分)(1)刘守光作恶到极点了,应当诛灭他的全族,不如假装推举尊崇他为尚父来让他积累罪行。(关键词:“是”,代词,文中指刘守光。“阳”,同“佯”,假装。“稔”,本指谷物成熟,引申为事物酝酿成熟,文中意为让刘守光积累罪行。)(2)(4分)镇州、定州两地的二帅(王熔、王处直)都恭顺地侍奉您,然而您却从来不体恤他们,所以才有今天这场战斗。(关键词:“俯首”,比喻屈服。“事”,动词,侍奉。“是以”所以,因此。)14.(3分)①自以为是,存有不臣之心,成为众矢之的。②听信小人,最终被李小喜出卖。③父子内讧,导致实力受损,众叛亲离。【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题时要注意筛选两则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材料一第1段,交代刘守光想要称帝,结果晋王和其他大臣假装推尊他,实则让他自取灭亡。第2段则介绍正是刘守光信任的部下李小喜最后出卖了他。材料二则介绍了刘仁恭父子反目成仇,让刘守光众叛亲离。【参考译文】材料一:燕王刘守光曾经穿唐代皇帝所穿的褐黄袍,回头对将吏们说:“现在天下大乱,英雄武力竞争,我兵马强壮、地势险要,也想自己称帝,怎么样?”孙鹤说:“现在内部危难刚平定,公家私人都穷困贫乏,太原(晋王李存勖)窥伺我们的西部,契丹(王阿保机)窥伺我们的北部,(如果我们)匆忙谋划自己称帝,未见其可行之处。大王只要尊养读书人、爱惜老百姓训练军队、积贮粮食,修行德政,四方自然会服从。”刘守光不高兴。(刘守光)又派人婉言劝说镇州王熔、定州王处直,要求他们尊奉自己为“尚父”,赵王王熔把这件事告诉晋王李存勖。晋王勃然大怒,想要讨伐刘守光,诸将都说:“刘守光作恶到极点了,应当诛灭他的全族,不如假装推举尊祟他为尚父来让他积累罪行。”于是与王熔、义武节度使王处直、昭义节度使李嗣昭、振武节度使周德威、天德节度使宋瑶等六镇节度使共同奉册推尊刘守光为尚书令、尚父。十一月,甲辰(初六),晋王任命监军张承业暂且主持军府事务,自己亲往幽州。辛酉(二十三日),(晋王)单骑到达幽州城下,对刘守光说:“朱温篡唐叛逆,我本想与您会合河朔五镇的军队共同兴复唐室的国运。您图谋不轨,竟然效法朱温狂妄僭越。镇州、定州两地的二帅(王熔、王处直)都恭顺地侍奉您,然而您却从来不体恤他们,所以才有今天这场战斗。大丈夫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必须决定去向,您将要怎么办?”刘守光说:“今天我是砧板上的肉罢了,只听大王裁决。”晋王怜悯刘守光,与他折断弓箭起誓,说:“只要您出城(与我)相见,(我)保证没有别的事情发生。”刘守光用改换他日来推托。在这以前,刘守光的爱将李小喜多次辅助促成刘守光的恶行,(刘守光对李小喜)言听计从,(李小喜的)权势倾动境内。到这个时候,刘守光将要出城投降,李小喜止住了他。这天晚上,李小喜越过城墙,前往晋军投降,并且说幽州城内已经力量用尽。壬戌(二十四日),晋王李存勖统率诸军从四面同时攻城,夺取了幽州城,擒获刘仁恭及他的妻妾,刘守光带着妻子儿女逃走。癸亥(二十五日),晋王进入幽州。材料二:刘仁恭有爱妾罗氏,他的儿子刘守光(与她)私通。刘仁恭杖责刘守光并把他赶走,不把他排在儿子之列。李思安率兵进入刘仁恭的境内,经过的地方焚烧毁坏没有剩余。夏季,四月己酉(初三),直抵幽州城下。刘仁恭还在大安山,城中没有防备,几乎失守。刘守光从外面带兵进入,登城抵御防守,又出兵与李思安作战,李思安被打败退走。刘守光于是自称节度使,命令部将李小喜、元行钦率兵攻打大安山。刘仁恭派遣军队抵抗,被李小喜打败。(李小喜)俘虏了刘仁恭把他带回幽州,囚禁在另外的屋子里。刘仁恭的将佐及左右亲信,凡是刘守光一向厌恶的全都杀死。银胡铩都指使王思同率领所部三千士兵,山后八军巡检使军李承约率领所部二千士兵投奔河东;刘守光的弟弟刘守奇投奔契丹,不久也投奔了河东。15.(3分)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这样一来,即使日后流连花间时不再饮酒”理解有误。“纵使花时常病酒”中“病酒”的意思为“沉醉”并非指不再饮酒。16.(6分)①上阕写词人面对美好的春光,却生出春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时光之叹;②下阕写词人在歌舞中纵情饮酒,却生出对未来的忧虑和惆怅:③曲折的情绪,体现了新政失败背景下,词人对政事的担忧和对同僚的牵挂。【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评价诗歌情感的能力。解答本题,需围绕情绪的“曲折”进行分析。词中“如此春来春又去,白了人头”与“纵使花时常病酒,也是风流”是两处情绪的曲折。词的上阕写北池之游,大好的春光掩映湖面。然而“如此春来春又去”,笔锋一转,写内心之惆怅。“白了人头”点明主旨,词人和朋友都已经不再年轻,然而一再被贬,壮志难酬,岂不悲哀。词的下阕极言一种狂放的生活态度,词人最后说“纵使花时常病酒,也是风流”蕴含了理想落空后的无奈和悲哀。分析这两处情绪曲折,并结合注释归纳词人情绪变化的原因即可得出答案。【诗意赏析】庆历五年(1045)三月,新政主将范仲淹和韩琦解职,庆历新政失败。词人于当年正月权知河北真定府,后又因为范仲淹和韩琦辩护于八月再贬滁州,此词作于河北真定府任上。欧阳修在此时愤然写下这首词,替友人感到不平。言下之意,与其被人污蔑陷害,不如自得其乐:而深沉之意,则是希望借酒浇灭心中块垒。本词是一首春日游宴遣怀之作。词的上阕写了春日北池的美好景色,继而抒发情感,蕴含着词人理想落空之悲前三句写春日北池的美好春光。荡舟北池,小舟划过,水波荡漾,波光潋滟,微风吹过,柔柳摇曳多姿。如此美好春光反令词人伤春伤怀。“如此”二句,感叹春来春去,美好年华逝去,白了人头。政治上的失意让词人即便是面对大好春光也难以释怀。下阕写宴饮,词人劝友人在美妙的歌声环绕中暂且斟满酒杯,举杯畅饮,一醉方休。如此一来,即便流连花间而沉醉,也自是一种风流。此时的词人空有满腔热情,一心为国,却受压抑排挤,因此,这看似豪迈放逸之词中,饱含着无数心酸和苦涩。17.(6分)(1)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2)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3)(示例)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易错字:积、簇、材、摧、长。)18.(6分)A另一种是自然免疫 B如果同样的微生物再次入侵人体 C当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时/一旦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如果写到“如果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这个空只给1分。19.(4分)③机体的免疫功能就被激活⑤情绪不稳定(每处2分)(第③处,“就激活了机体的免疫功能,开始大规模清除受感染的细胞”没有主语,若承前省略,主语应为“病毒”,和后面的谓语“清除”不搭配,应把“就激活了机体的免疫功能”改为"机体的免疫功能就被激活”。第⑤处,句中“情绪不稳定”与前文“工作压力大”“心理负担重”应为并列关系,可删掉“甚至”。)20.(4分)通过店主反复确认要不要辣椒,(1分)形象地刻画出一个反应迟钝、心不在焉的人物形象。(1分)“不要辣椒”反复出现,并串联文段,(1分)使描写更有趣味,更具幽默效果。(1分)21.(3分)第①处,三个“问号”以画外音的形式,对“老板”的反应提出了疑问,既描写了“老板”的形象,又展现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租车牌照协议书
- 草场划分协议书
- 红砖协会协议书
- 婚介所入股合同协议书
- 承包给别人合同协议书
- 武侠剧影视合作协议书
- 接亲时搞笑结婚协议书
- 美军撤军协议书
- 婚房屋财产分配协议书
- 邮政理赔协议书
- 台账资料管理制度
- 天幕施工承包协议书
- 村卫生室医疗质量相关管理制度
- 预防食品药品误食
- 新媒体编辑面试题及答案
- 软件工程监理实施细则10
- 2024年认证行业法律法规及认证基础知识答案
- (一模)2025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 英语试卷(含标准答案)
- 越南投资环境评价与重点投资区域研究
- 神经内科紧急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演练记录
-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英语试卷(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