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3.2世界的地形教学设计【课程标准】①通过阅读地形图、图像,观看影像资料,观察地形模型或实地考察等,区别山地、丘陵和海底主要地形的分布。②在世界地形图上指出陆地主要地形和海底主要地形的分布,观察地形分布大势。【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在地图中指出陆地主要地形和海底主要地形的分布。(区域认知)2.通过图文资料观察世界地形分布大势,感受自然地表的形态,树立全球观与世界观。(人地协调)3.运用图文资料,能说出世界著名的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综合思维)4.在日常生活中实地考察,区别山地、丘陵和海底主要地形的分布。(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力)【教材分析】《世界的地形》是教材增加的一节内容,本节内容共分为两部分“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在之前的教材中,有涉及世界地形的相关知识,但是通常只见陆地部分,现在增加了海底地形的内容。而且对于陆地不同地形类型的分布大势,新教材进行专门讲解。【教学重点】陆地地形的分布特征;大洲的地形分布特征;海底地形的类型。【教学难点】大洲的地形分布特征的描述。【教学方法】读图指导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准备相关图文资料和视频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观看视频,思考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师:播放视频。生:观看视频。【设计意图】从视频中感受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引起学生对海底地形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二、新课讲授师: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山高与海深相差悬殊,地表形态复杂多样。你知道在地球上是山更高还是海更深吗?生:思考并回答。师:陆地最高地区是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86米;海底最深是马里亚纳海沟,海拔是11034米,陆地平均海拔为780米,海洋平均深度为3730米。从海拔来看,地球上是海洋更深。【设计意图】提出疑问是山高还是还是海深,引发学生的思考,也让学生感知到地球上陆地和海洋地形的变化。师: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陆地表面有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分别是山地、平原、盆地、高原、丘陵。提问:5种基本地形在地形图上怎么识别呢?各自有什么特点?生:思考并回答。师:高原的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山地的海拔也在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盆地是中间低,四周高。平原的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丘陵的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较山地小。【活动】从世界地图中可以查到到哪些关于地形的信息?生:积极讨论,小组代表回答。【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阅读世界地形图,整体上感知世界地形分布状况,培养学生的读图获取信息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师:①从世界地形图可以看出陆地表面的高低起伏以及主要地形的分布大势。在世界地形图中,山地的分布较为瞩目。世界地图上山地成条带状分布,并且沿着一定的方向延伸很长,也可以称为山脉。【活动】1.读图找一找,世界的主要山脉有哪些?2.从图中分析山脉在世界的分布特征是什么?生:读图观察并思考。师:在世界范围内,山地分布醒目,多高大绵长的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构成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山脉带。落基山脉和安第斯山脉构成太平洋沿岸山脉带。师:②从世界地形图可以看出世界上高原的分布面积很广。世界地图中,有许多高原,例如伊朗高原、青藏高原、东非高原、巴西高原和中西伯利亚高原,其中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高原,号称“世界屋脊”。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师:③从世界地形图可以看出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大多由河流冲积而成。例如我国的长江三角洲平原是由长江冲积形成的,巴西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由亚马孙河冲积形成的。师:④从世界地形图可以看出,不同地区的地形差异很大。例如亚洲地形比较复杂,一高原、山地为主。非洲地形比较单一,以高原为主。【活动】找到世界陆地地形之最,并说出它们位于哪个大洲?世界最大的平原——世界最高的高原——世界最大的高原——世界最大的盆地——世界最高的山脉——世界最长的山脉——世界最长的山系——生:读图查找地形之最。【设计意图】设计学生查找地图的活动让学生熟悉世界的地形,多看图,多用图,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和读图用图习惯。【活动】1.阅读世界地形图,将下列代号表示的地形区名称或位置填入下表。a.刚果盆地 b.青藏高原 c.阿尔卑斯山脉 d.安第斯山脉e.东欧平原 ①亚洲中南部 ②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③北美洲西部 ④南美洲中部2.从大洲角度概括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生:思考并回答。师:小结归纳。亚洲的地形复杂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周边。欧洲的地形以平原、山脉为主。非洲以高原为主。北美洲的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南美洲的地形以平原、高原、山地为主。承转过渡:海洋底部与陆地表面一样,也是高低起伏、形态多样。师:从海底到大洋中部,海底地形大致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和洋中脊等主要类型,其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师:大陆架是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大陆架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例如我国东海、南海大陆架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师:大陆坡是大陆架外缘的巨大陡坡,海水深度从几百米增到几千米。世界上最陡的大陆坡是斯里兰卡岸外大陆坡,其坡度达35°-45°。师:洋盆是宽广而又相对平坦的大洋底部。洋盆深度为海底4000—6000米。师:洋中脊是分布在大洋中部的海底山脉。中脊顶部水深一般2000—3000米。洋中脊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师:洋中脊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内连续延伸,首尾相接,构成全球大洋中脊体系。【思与学】洋中脊是如何被发现的?19世纪70年代,科学家在测量大西洋水深时得到了一个出乎预料的结果:大洋中部的水深比其两侧浅很多!难道不是越往大洋中部水越深吗?直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海洋探测技术的发展,科学家证实了大西洋中部有一条纵贯南北的海底山脉。这条巨大的海底山脉与大西洋轮廓一致,大致呈“S”形,南北长约17000千米,就好像是大西洋的脊梁,故被称为大西洋洋中脊。此后,科学家又陆续证实各大洋中都有洋中脊,而且四大洋的洋中脊相互连通,绵延起伏,蔚为壮观,全长超过80000千米。师:海沟是大洋底部最深的地方,常常出现在大陆坡与洋盆的交界处。海沟水深大于5000米。马里亚纳大海沟是世界最深的海沟,也是世界最深处。资料补充:马里亚纳海沟位于太平洋西部的马里亚纳海沟呈弧形,最深处达到-11034米,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这里压力很大,无光,水温极低,含氧量低,是地球上生命环境最恶劣的区域之一。马里亚纳海沟是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的。因海洋板块岩石密度大,位置低,变俯冲插入大陆板块之下,在发生碰撞的地方会形成海沟。2020年11月10日,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达10909米,标志着中国在大深度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设计意图】海底地形结合地图逐个讲解,图文结合生动形象,并加入海底地形的特征,利于理解与掌握,补充马里亚纳海沟的资料,首尾相呼应。【活动】阅读世界地形图,找出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和洋中脊的分布:对照海底地形示意图,观察并归纳从海岸到大洋中部,海底地形类型的分布规律及深浅变化,完成下表。【设计意图】通过表格活动检测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反馈学习效果。【课后小结】【板书设计】3.2世界的地形一、陆地地形1.地表形态特征2.陆地地形类型分布特征3.七大洲地形分布特征二、海底地形1.海底地形特征2.海底地形类型:①大陆架大陆像海洋的自然延伸②大陆坡大陆架外缘的陡坡③洋盆④洋中脊⑤海沟【课后作业】1.如同陆地地形一样,海洋底部也是高低起伏,形态多样。读“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完成观察海底地形可知,由大陆向海洋深处延伸,依次出现的地形类型为(
)A.大陆架—洋底—大陆坡 B.大陆坡—洋底—大陆架C.洋底—大陆架—洋底 D.大陆架—大陆坡—洋底2.大陆架具有的特点是(
)①是大陆边缘的延伸 ②坡度平缓 ③水深较浅 ④表面起伏较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读下方的海底地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下列对海底地形判断正确的是(
)A.①处是大洋中脊 B.②处是海沟 C.③处是海岭 D.④处是大陆架4.①、②、③、④四处中,最深处是(
)A.① B.② C.③ D.④5.下列世界之最与其所在大洲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亚洲B.世界最长的山脉—阿尔卑斯山脉—欧洲C.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非洲D.世界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南美洲6.亚洲拥有许多世界地理之最,下列关于亚洲的世界之最,说法正确的是(
)A.面积最大的高原是青藏高原 B.面积最大平原是西西伯利亚平原C.面积最大的湖泊是贝加尔湖 D.世界陆地的最低点是死海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陆地表面和海底的地形多种多样。依据所学请完成下面小题。7.下列图片表示的陆地地形类型依次是(
)A.山地、丘陵、盆地、平原、高原 B.山地、平原、丘陵、盆地、高原C.平原、盆地、丘陵、山地、高原 D.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盆地8.关于海底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底地形包括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B.海底地形比较单一 C.海底最浅部分是海沟D.新生海底诞生的地方以及火山活动最激烈的地方是洋盆9.海底地形(1)海底地形大致可分为、、、、等主要类型,其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2)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海水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3)是大陆架外缘的巨大陡坡,海水深度从几百米陡增到几千米。(4)是指宽广而又相对平坦的大洋底部。(5)是大洋底部最深的地方,常常出现在大陆坡与洋盆的交界处。(6)是指分布在大洋中部的海底山脉。【教学反思】本节内容是教材新增内容,新教材编写注重体现认知思路和教学过程,在具体授课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一系列读图训练,使学生对全球的海陆地形有一个既完整又具体的认识。世界陆地地形复杂多样,学生阅读世界地形图时无从下手,尤其是总结各大洲地形分布时,要注意读图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海底地形部分学生相对陌生,所以在教学中要图文结合,通过表格、图片对比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二节《世界的地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区域认知目标1.在学习世界地形时,可以引导学生从区域的视角出发,分析不同大洲和大洋的地理特征。2.通过区域比较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培养他们的区域认知能力。(二)综合思维目标1.通过对比不同大洲和大洋的地形特征,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系统地理解和分析地理问题。(三)地理实践目标1.鼓励学生参与地理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社会调查等,以亲身体验和感受地理现象。(四)人地观念目标1.在讲解大洲和大洋的地理特征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这些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反馈作用。重点和难点1.区分陆地常见五种地形和海底主要地形。三、教材设计思路《世界的地形》是新教材增加的一节内容,在初中地理教材中,之前涉及世界地形知识的,通常只见陆地部分,新教材把高中课本上将的海底地形部分下移到初中部分。本节内容共两个小标题:“陆地地形”和“海低地形”,两部分的设计思路基本相同,主要分为:“地形特征”和“地形类型”两部分。在“地形特征”部分,无论是陆地地形还是海底地形,都是相差悬殊,形态复杂多样。在“地形类型”部分,陆地常见的五种地形类型: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海底常见地形类型: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和洋脊。教材编写注重体现认知思路和教学过程,并且结合一系列读图训练,使学生对全球海陆地形有一个既完整又具体的认识。四、教学过程设计(承转)是山更高,还是海更深?【讲授新课】学生活动一:认识陆地地形特征和主要类型。方法指引:读图3.14-3.15,并结合课本52-53页。问题引导:1.区分陆地常见的五种基本地形。小组讨论回答:......教师讲解:通过对比“地形的素描图”“海拔和高低起伏状况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加深学生对陆地常见五种地形类型,问题引导:2.在世界地形图上,找出主要的地形区及其分布。小组讨论回答:......教师讲解:认识常见的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巴西高原、青藏高原、亚马孙平原、东欧平原和刚果盆地等。问题引导:3.完成表3.2“世界主要地形区填充”。小组讨论回答:......教师讲解:认识常见的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等地形区,熟悉它们在世界地图上的分布。问题引导:4.从大洲的角度,概括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小组讨论回答:......教师讲解:从世界地形图还可以看出,不同地区的地形差异很大。例如,非洲的地形比较单一,以高原为主,而亚洲的地形比较复杂,以高原、山地为主。学生活动二:认识海底地形特征和主要类型。方法指引:读图3.14-3.15,并结合课本52-53页。问题引导:1.区分海底常见的五种基本地形。小组讨论回答:......教师讲解:从海岸到大洋中部,海底地形大致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和洋中脊等主要类型,其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问题引导:2.在世界地形图上,找出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和洋中脊的分布。小组讨论回答:......教师讲解:从海岸开始,颜色较白是大陆架,白色向蓝色过渡的是大陆坡,狭长的深蓝色是海沟,大面积的淡蓝色是洋盆,大洋中狭长的灰白色部分是洋脊。问题引导:3.观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