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湖南省沅澧共同体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4-2025学年湖南省沅澧共同体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4-2025学年湖南省沅澧共同体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4-2025学年湖南省沅澧共同体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4-2025学年湖南省沅澧共同体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沅澧共同体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卷)历史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命题单位:常德外国语学校审题单位:常德市教科院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表1是考古学家在1万年前的地层中的三处发现。由此推知,这一时期(ꢀꢀ)表1遗址名称考古发现湖南玉蟾岩遗址江西万年吊桶环遗址广东英德牛栏洞遗址3粒稻谷,其中1粒是野生稻,其余属于栽培稻对植硅石的鉴定表明已采集的野生稻为食物,栽培稻也已出现人工栽培水稻的硅质体A.生活方式发生改变C.中国农业领先世界B.精耕细作农业产生D.阶级分化日益明显2.《史记·范睢列传》载:“秦之法,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汉初,也有类似的推荐制度,如公元前196年刘邦下“求贤诏”,要求各地推选“贤士大夫”;吕后时期,诏举“孝悌力田”。秦汉时期的推荐制度(ꢀꢀ)A.解决了国家的人才问题C.是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B.为察举制形成奠定基础D.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3.史学家何兹全说:“(两晋南北朝时)经济的逆转,大体上只限于黄河流域,很少波及长江流域的江南”,“交换经济的衰歇……实以北方中原地带为对象而论;若以长江流域而言,则不能不承认其交换经济及货币使用之发达。”据此可知(A.南方经济超越北方)B.南方小农经济受到了冲击D.政局稳定保障了经济发展C.南方商品经济活跃4.表2是“中晚唐时期传奇中的女侠形象”,对此解读正确的是(表2)女侠事迹自述“前世本为男子,因意外杀人而被转世为女子,因此红线的所思所想都是为了赎红线女清自己前世的罪孽樊夫人聂隐娘慈悲为怀,无偿救助遭受困苦的百姓一心为主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在任务完成之后,选择归隐自然A.社会尚武之风盛行C.女性地位显著提高B.社会思潮影响文学创作D.儒家思想的影响力衰微5.两宋时期太湖流域产业多样,如吴江“菜户孙氏;洞庭山民以“柑柚为常产,以致“万顷湖光里,千家桔熟时;渔业更是形成集体捕捞的生产规模:“海滨之民兴网……自业者,比于农圃焉”。这体现了(A.新的经济格局形成)B.产销加工一体化D.农业生产市场化C.区域经济差异缩小6.忽必烈时期,命设国子学,增置司业、博士、助教各一员,选随朝百官近侍,蒙古、汉人子孙及俊秀者充生徒,还下令推举优秀的儒士编修国史。这体现了(ꢀꢀ)A.元朝治国以德为先C.大一统国家的发展B.民族矛盾的消除D.选官渠道的拓宽7.有学者指出,明朝白银货币化过程中,国家的制度改革居于主导地位,市场的作用日益增强,商帮兴起……历史发展进程是“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的博弈与合作交错的过程。该学者意在强调,明代白银货币化()A.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C.促使朝贡贸易体系日益瓦解B.体现历史发展的复杂性D.是国家单向推行的结果8.战国时期的孟子提出“民贵君轻”论,荀子提出“君舟民水”论;明末清初的黄宗羲则呼吁:“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据此可知,黄宗羲()A.突破了传统民本思想C.否定了封建君主制度B.总结了历史发展规律D.冲破了儒家思想禁锢9.在近代中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开辟的口岸和租界往往处在外国势力的掌控之下,如上海、汉口等地的租界使城市的市政严重分割,导致“国中有国”“城中有城”的局面形成。这一局面的形成(ꢀꢀ)A.打开了西学东渐的局面C.使清沦为“洋人的朝廷”B.实现了列强侵略扩张的需求D.不利于中国城市化健康发展10阐述波兰亡国史,警醒统治者,从而出现一波亡国史研究的高潮。这些研究(ꢀꢀ)A.动摇了守旧派的势力C.提高了变法的影响力B.主旨为了解波兰历史D.增强光绪帝变法信念11.1903,“欧美今日之不平均,他时必有大冲突……然则今日吾国言改革,何故不为贫富不均计,而留此一重罪业,以待他日更衍惨境乎?”在此,孙中山强调(ꢀꢀ)A.欧美政治制度不适合中国C.革命党人须践行三民主义B.社会变革必须兼顾民生D.社会主义革命刻不容缓12.表3为宣统三年(1911年)度支部上奏试办的财政预算岁入表。表3能够解释(ꢀꢀ)表3项田目赋经常临时项厘目捐经常临时46164709两46312355两35139917两6991145两1936636两43187907两46600899两19194101两盐茶课税洋关税常关税正杂各税官业收入杂收入16050648两5652333两3560000两捐输公债8524两附加收入26163842两233956655两合计A.传统经济结构逐渐解体C.百姓赋役负担十分沉重B.辛亥革命爆发成为必然D.半殖民地社会性质明显131920般青年不读书(指古文),不信古之爱心,是否会失去中国特有之文化?”引发了知识分子的深入探讨。这反映出(ꢀꢀ)A.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受到冲击C.知识界理性思考新文化运动B.中西方文化实现全面融合D.马克思主义成为思想主流14.表4为近代中国三部宪法性质的法律文献,据此可以推知(ꢀꢀ)表4颁行时间1908年1912年1931年制定者宪法名称特色清政府《钦定宪法大纲》《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宪法大纲》仿照日本宪法,预备立宪借鉴美国宪法,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宪法工农民主专政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A.近代宪政探索艰难发展C.宪法体现政府根本诉求B.法制建设改变社会性质D.宪政建设深受欧美影响151927其生活时写到:一个绅士模样的人在路上碰到了一个农民,那绅士模样的人摆格不肯让路,那农民便愤然说:“土豪劣绅!晓得三民主义吗?”这反映了(ꢀꢀ)A.发扬三民主义的必要性C.普及政治宣传的重要性B.农民运动迅速发展D.阶级矛盾异常尖锐16.1948年11月,中共军队封锁美国驻沈阳领事馆后,中共中央曾经设想新政权有可能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4个月后中共中央则确定了“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政策,不急于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建交。这一变化表明(ꢀꢀ)A.中国传统外交体制的彻底崩溃C.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确立B.抗战胜利推动对外政策的改变D.中共积极应对美国的对华政策二、非选择题:共3题,其中17题20分,18题12分,19题20分,共52分。17.从古代“丝绸之路”到今天的“一带一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变迁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黑石号”是1998年在印尼附近海域打捞出水的一艘来自阿拉伯的唐代沉船。根据船身结构推测,“黑967000地包括湖南长沙窑、浙江越窑、河北邢窑和广东地方窑等。出水的诸多瓷器,其图案与纹饰都带有明显的阿拉伯风格,如飞鸟、摩羯鱼等。“黑石号”承载的宝藏印证了唐代中国和印度洋西北岸的西亚、北非诸国已存在规模巨大的海运贸易。——摘编自周靖、罗明《中外历史一百讲》材料二行记中可以看到驼队马帮活动频繁,都带有大量的丝绸。海上丝绸之路更是商埠大开,口岸林立,只是中国先有条约开埠,后有自开商埠。民国时期,中国丝绸被纳入世界市场体系,价格变动受国际市场需求决定,曾经一度出现繁荣局面,南浔出了许多著名的丝绸商人,形成了“浔商”群体。辛亥革命后,清朝灭亡,意大利、日本等国先进丝绸制品的竞争排斥,技术落后、式样陈旧、单调的中国传统丝绸急剧衰落。改革开放后,中国提出开通“欧亚大陆桥”,又提出以古代陆路丝绸之路为基础的“新丝绸之路”。到了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丝绸之路进入以“我”为主的发展新时期。——摘编自王健《“近代丝绸之路”: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历史跨越的重要节点》(1)“黑石号”是从扬州出发的,你认为还需要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请至少列出两种。(12分)(2)8分)18.学校教育是文化交流、传承、传播的重要载体,其教育形式和内容也会因时而变、应时而动、推时而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欧阳修在《吉州学记》中指出,“学校,王政之本也,古者致治之盛衰,视其学之兴废。”宋仁宗“令州若县皆立学。”宋神宗于元丰二年(1079年)颁布《学令》。9901133年)八月,诏复置使馆,以从官监修撰,余官监直馆、检讨。——据马文婷《宋代学校历史教育研究》材料二等著名学者都做过教习儿童的私学导师。小学之后,州县学渐渐发达,州县学属官府所办,州学教授要经过考核才能执教,以保证教学质量。中央官学设国子学、太学、律学、武学、医学,宋徽宗因嗜好书画,还设了书学、画学与算学。官学教育主要内容为“四书五经”。宋代书院教育发达,弥补官学不足。——摘编自李树喜《中国人才史》请围绕宋代学校教育,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表述准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12分)19.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工作主题,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长过程中逐步向华夏集团靠拢……同时,华夷关系并非只有斗争一面,双方也存在密切的和平接触与交流。论,欲把边疆之土与四境夷狄尽数吸纳到帝国的政治结构之内。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最终形成了统一而有持久生命力的汉民族。——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二族人民的共识。《义勇军进行曲》发出了“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悲愤呼声,抒发了人们的共同感情。深深扎根于人民脑海中的民族自觉,成为鼓舞无数中华儿女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无形动力。抗战胜利后,中华民族一扫不少人在长期半殖民地境遇中形成的自卑心理,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自觉地成为一个稳定的共同体。——摘编自金冲及《中华民族是怎样形成的》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华夷关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帝把“边疆之土与四境夷狄尽数吸纳到帝国的政治结构之内”的具体举措。(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稳定的共同体”的原因。(8分)沅澧共同体2024年下学期高三第二次联考参考答案(历史)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A2B3C4B5D6C7B8A9D10D11B12A13C14A15C16D影响人们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故选A项;精耕细作生产模式开始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B项;无中国农业与其他地区比较,得不出领先世界结论,排除C项;“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在材料中并没有涉及,排除D2.【答案】B【解析】据材料和所学可知,秦朝被推举的人有犯罪的行为,保举者就有连带责任。汉初也有相应的推荐制度,这些推荐制度有相应的选拔方式和标准,这为汉代察举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故选B解决了这一说法过于绝对,人才问题不仅仅是选官问题,排除A项;维护士族特权工具的是九品中正制,C项;秦汉时期的推举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D项。3.【答案】C【解析】据材料“交换经济的衰歇……以北方中原地带为对象而论;若以长江流域而言,则不能不承认其交经济及货币使用之发达”可知,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商品经济衰歇,而南方商品经济比较活跃,故选C项;材料没有比较南北方的经济发展状况,排除A项;此时南方小农经济发展,排除B保障经济发展过于绝对,排除D4.【答案】B【解析】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唐朝中晚期佛道思想流行,女侠所持的“前世”“赎清自己前世的罪孽”“慈悲为怀”属于佛教思想,“选择归隐自然”属于道教思想,由此可知社会思潮影响文学创作,B项;材料反映的是佛道思想对文学作品的影响,看不出“尚武”,排除A项;“一心为主”,可见C项;材料不涉及儒家思想影响力,D5.【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两宋时期太湖流域商业性农业得到长足发展,出现蔬菜业、果木种植业和渔业等专为市场供应产品的专业户,故选DA项;材料未体现产品的产销加工状况,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不同区域的经济对比,排除C6.【答案】C【解析】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忽必烈时期设立国子学,选拔蒙古、汉人等不同族群的子弟共同学习,促进了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进而增强了民族认同感,推动了大一统国家的发展,故选C项;从实际的选官制度和政策执行情况来看,元朝更注重的是实用主义和族群利益,并没有将“德”作为A项;元朝仍然存在明显的民族歧视和不平等,故“消除”一词表述不当,排除B项;忽必烈时期设立国子学并选拔不同族群的俊秀者,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选官对象,排除D7.【答案】B【解析】从学者的论述中可以看出,明朝白银货币化并非是由单一力量决定的单向过程,这一过程中,既有国家制度的引领和规范,又有市场需求的推动和促进,两者相互博弈又相互合作,充分体现B项;该学者意在强调明朝白银货币化并非是由单一力量决定的,排除A项;传统的朝贡贸易体系是晚清时期在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不平等贸易的冲击下瓦解的,排除C项;从学者的论述历史试卷第1页(共4页){#{QQABSYAAggAgAABAAQgCEQUiCkCQkhCACagOgEAIMAAByRNABAA=}#}中可以看出,明朝白银货币化并非是由单一力量决定的单向过程,排除DA项;黄宗羲的主张不是历史发展规律总结,排除B项;材料中孟子、荀子的主张是关于民本的,所C项;黄宗羲批判继承了儒家民本思想,没有冲破儒家思想禁锢,排除D9.【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通过不平等条约开辟的口岸和租界往往处在外国势力的掌控之下,这种“国中有国”“城中有城”的局面形成,使得中国城市发展受制于列强的特权限制,所以不利于中国城市化健康发展,故选D项;西学在中国的传播从明清之际就开始了,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实现了列强侵略扩张的需求过于绝对,排除B项;清廷沦为“洋人的朝廷”是以《辛丑条约》为标志的,与题干时间和题意都不完全符合,排除C10.【答案】D【解析】据材料“阐述波兰亡国史,警醒统治者,避免重蹈波兰覆辙”可知,这些研究有利于增强光绪帝变法的信念,故选D项;亡国史研究只能提高变法的说服力,给人警醒和激励,但无法撼动守旧派的势力,排除A项;描述波兰亡国惨状只是“手段”,不是主旨,主旨是借波兰亡国激励变法,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波兰亡国史研究,无法得出变法的具体效果和影响力,排除C11.【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孙中山认为,当今欧美社会存在社会不均、贫富分化的问题,必然造成大的冲突和矛盾,倡导我国的革命应重视贫富不均的民生问题,避免将来造成更严重的社会矛盾,这体现出他对民生问题的重视,强调改革应解决民生问题,故选B项;材料主旨是孙中山对民生问题的重视,没有涉及孙中山对欧洲政治制度的态度,且孙中山是资产阶级代表,主张学习欧美,建立资本主义制度,A项;三民主义是孙中山于1905年提出的,和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主张的是资产阶级革命,并非社会主义革命,排除D12.【答案】A【解析】表格中既有田赋、盐茶课税等传统农业税收,又有厘捐、洋关税等商业税收,显示出经济结构从传统的农业为主向多元化发展,包括商业、工业等。这种多元化的收入来源反映了传统经济结构正在逐渐解体,新的经济成分在崛起,故选A项;虽然表格反映的是清末的财政状况,但无法直接推断出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必然的。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多B项;表格中虽然列出了多项税收,但无法直接判断百姓的赋役负担是否沉重,排除C但仅凭这一点不足以断定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质,排除D13.【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1920年《盛京时报》刊登的文章提出了关于新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疑问,这引发了知识分子的深入探讨。这表明知识界在对新文化运动进行理性的思考和讨论,C项;材料主要讨论的是新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而不是儒家思想的地位,排除A项;“实现全面融合”过于绝对,且材料主旨并不是在强调中西方文化的融合问题,排除B项;材料中并不涉及马克思主义,排除D1931维护君主专制统治;《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主义宪法;《宪法大纲》体现历史试卷第2页(共4页){#{QQABSYAAggAgAABAAQgCEQUiCkCQkhCACagOgEAIMAAByRNABAA=}#}了工农民主专政,综上可以看出,近代宪政在探索中不断发展,故选A项;这三部宪法没有改变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B宪政文化本土化的一个具体例证,体现了清末社会各方政治势力的斗争和妥协,不完全是政府的根本诉求,C项;1931年《宪法大纲》不是学习欧美,排除D15.【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农民的应用方式明显是对三民主义的不理解,毛泽东意在表达政治宣传的重要性,故选C项;农民使用词汇不等同于强调其发扬三民主义的必然性,排除A项;农民与士绅的对话,无法佐证农民运动的状况,排除B项;此时处于国民大革命时期,阶级异常矛盾尖锐说法过于绝对,且非材料主要意图,排除D16.【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中共的外交从设想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转变为“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政策,体现了中共反帝的要求,而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政策是扶蒋反共,说明中共积极应对美国DA1945间是解放战争即将结束时期,排除B项;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当时新中国还没有建立,C二、非选择题:共317题20分,18题12分,19题20分,共5217.【参考答案】(1)史料价值:“黑石号”考古发现为实物史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