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特征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种群特征影响因素(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影响影响种群的“J”形增长种群的“S”形增长资源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资源和空间有限种群密度增大,种内竞争加剧K种群数量时间0时间(t)NtN0种群数量资源、空间、气候等因素都能影响种群数量变化,你能具体说一说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吗?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第3节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1分析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如何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2通过归纳种群数量变化在实践中的应用,养成关注生产实践、学以致用的态度。3归纳概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影响的异同。讨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我国北方的原野上,各种草本植物在春夏时节种群密度越来越高,在秋冬时节则相反。1.导致这些植物种群数量出现季节性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什么?阳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春夏时节,草木繁茂,植食性动物食物充足,出生率提高,死亡率降低;秋冬时节则相反。植食性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又会影响肉食性动物的出生率和死亡率。2.这些植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对当地动物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有什么影响?北方的原野P13问题探讨
自然界的种群总是有盛有衰,数量处于不断变动中。直接决定种群密度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凡是影响种群重要特征的因素,都会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种内种间种间竞争捕食寄生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都能影响种群数量,请尝试举出具体实例。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种群研究的应用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资料1:下表为某地人工树林中,林下几种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平均值,单位:株/m2)随林木郁闭度(林冠层遮蔽地面的程度)的调查数据。郁闭度00.20.40.60.81.0一年蓬15.313.510.87.44.32.4加拿大一枝黄花10.49.56.15.63.01.2刺儿菜3.74.38.54.42.21.0P13-14思考·讨论一年蓬加拿大一枝黄花刺儿菜郁闭度大郁闭度小2.在同样的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下,刺儿菜的种群密度变化与一年蓬、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有较大差异,这是为什么?不同种植物对光照条件的适应性是有差异的。刺儿菜为阴生植物,更适于在低光照强度下生长,对光照强度的敏感度比一年蓬、加拿大一枝黄花更低。根据教材“思考·讨论: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影响该地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非生物因素是什么?阳光资料2:黄河三角洲特殊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它在历史上就是蝗灾的重灾区。研究表明,蝗虫产卵对环境有明显的选择性,喜欢在土质坚实、地势向阳、植被稀疏(覆盖度在25~50%之间)和土壤含水量为10%~20%的环境产卵。土质坚实可促进卵的发育;土温变化幅度大,卵发育较快。如图所示:东亚飞蝗发生程度与温度、干湿指数的关系(“+”大发生年“-”发生轻度年)。3.讨论蝗虫种群数量出现爆发式增长的主要环境因素。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4.除上述因素外,种群数量的变化还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试分别举例说明。除光照、温度、水条件外,种群数量的变化还受风、火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如:阳光、温度、水、无机盐等,影响种群数量,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是综合性的。对于动物而言,食物的充足与缺乏是导致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因素。
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林冠层的
,即主要取决于林下植物受到的
。林冠层郁闭度低影响光合作用强度郁闭度光照强度1.阳光:林下植物种群密度高林下光照强度高林冠层郁闭度高林下植物种群密度低林下光照强度低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温度常常通过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影响种群的密度。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种子春季萌发蚊类等昆虫无法越冬鸟类秋季开始南迁2.温度:细胞内许多生物化学反应需要水的参与,影响渗透压3.水分:
蝗虫将卵产在土壤中,含水量在10%~20%时最适合它们产卵和孵化。干旱时,蝗虫的天敌,如青蛙、蟾、鸟类等数量减少,就更容易爆发蝗灾。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是_______的。综合性(1)如春夏时节动植物种群普遍迅速增长,除气温升高外,日照延长、
降水增多也是重要原因;(2)对于动物来说,食物日益充足也是导致种群增长的重要因素。1.我国有一句古语“大树之下,寸草不生”。影响树下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主要非生物因素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光照强度,因为大树林冠层郁闭度高 B.温度,因为大树下温度低 C.水分,因为大树根系分布广,吸水能力强 D.矿质元素,因为大树根系分布广,吸收矿质元素的能力强典例分析A2.下列关于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并非所有的林下植物的种群数量都随郁闭度的增加而减少B.春夏季节,气温升高、日照延长、降水较多,导致了动植物种群数量普遍迅速增长C.在同样的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下,不同种群的数量变化往往不同D.干旱缺水会导致所有动植物种群数量减少D典例分析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种群研究的应用
随着种群的增长,
会加剧,从而使种群的增长
,这说明种群数量的变化受到种群内部生物因素的影响。种内竞争受到限制
种内竞争源于种群内部个体对有限食物和空间等资源的争夺,食物和空间等资源越有限、种群密度越大,则种内竞争越激烈、种群增长率越小。1.种群内部的生物因素:资料1:1934年,生态学家高斯选用了两种形态和习性上很接近的草履虫进行了以下实验:取相等数目的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以一种杆菌为饲料,放在某个容器中培养。结果发现:2.种群外部的生物因素:影响种群数量的其他生物因素P14-15思考·讨论2.种群外部的生物因素:影响种群数量的其他生物因素1.怎样解释资料1中的实验结果?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之间是竞争关系,竞争力弱的数量会不断下降(1)种间竞争2.不同植物之间也存在这种竞争关系吗?P14-15思考·讨论森林中不同植物竞争阳光和养分,草原上非洲狮与猎豹竞争猎物,这也会导致种群数量的变化。2.种群外部的生物因素:(1)种间竞争资料2.生活在加拿大北方森林中的猞猁捕食雪兔。研究人员在90多年的时间里,对猞猁和雪兔的种群数量做了研究,
结果如下图所示。2.种群外部的生物因素:(2)捕食影响种群数量的其他生物因素3.怎样解释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变化的同步周期性?P14-15思考·讨论条件对于猞猁猞猁种群出生率猞猁种群死亡率雪兔雪兔食物充足食物缺乏2.种群外部的生物因素:(2)捕食3.怎样解释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变化的同步周期性?如此循环,二者的种群数量是相互影响的,是循环因果的关系。条件对于猞猁猞猁种群出生率猞猁种群死亡率猞猁种群数量雪兔↑食物充足↑↓雪兔↓食物缺乏↓↑↓↑条件对于雪兔猞猁↑捕食压力增大猞猁↓捕食压力减小2.种群外部的生物因素:(2)捕食4.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变动哪个是因、哪个是果?循环因果关系:在生物学上,许多生理或生态过程的因果关系是循环性的,也就是说,一定的事件作为引起变化的原因,所导致的结果又会成为新的条件,施加于原来作为原因的事件,使之产生新的结果,如此循环往复。P17思维训练变化事件引起施加因果结果条件1.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在这个过程中,TRH和TSH含量增加是因,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是果;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又成为新的“因”,经过反馈调节产生抑制TRH和TSH分泌的新的“果”,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使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2.猎物和捕食者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性。雪兔增多猞猁增多雪兔减少猞猁减少食物充足大量吃雪兔食物缺乏少量吃雪兔P17思维训练5.除猞猁外,影响雪兔种群数量变动的还有其他因素吗?其他捕食者、其他植食性动物的竞争、作为食物的植物、非生物因素……除顶级捕食者外,每种动植物都可能是其他某种生物的捕食对象,每种动物都需要以其他生物为食。如果食物匮乏,动物种群会出现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的现象。2.种群外部的生物因素:(2)捕食作为宿主的动物被______寄生,_____或_____引起传染病,也会影响种群的_______________等特征,进而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寄生虫细菌病毒出生率和死亡率2.种群外部的生物因素:(3)寄生螨虫菟丝子寄生在大豆蜱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资料3:绿僵菌感染蝗虫不仅可以直接致死,还能极大地削减蝗虫的繁殖力,由此产生的亚致死作用限制了蝗虫的数量和集群能力。与之类似的蝗虫病毒、病原线虫,以及通过转基因技术产生的毒性更强的真菌,亦可以起到类似的效果。传染病出生率和死亡率1.请分析绿僵菌对蝗虫种群的数量变化的影响:作为宿主的动物被寄生虫寄生,细菌或病毒(绿僵菌)引起__________,也会影响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等特征,进而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
2.尝试将影响蝗虫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如温度、水分、风、极端气候、食物、竞争、天敌、寄生者、传染病等进行分类。(1)非密度制约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密度制约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水分、风、极端气候食物、竞争、天敌、寄生者、传染病气温和干旱等气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密度制约因素一般来说,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是相关的。非密度制约因素缺少食物,种群密度越高,该种群受食物短缺的影响就越大在遭遇寒流时,有些昆虫种群不论其种群密度高低,所有个体都会死亡。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自然灾害(地震、火灾)气候因素(气温、干旱)阳光种间种内种间竞争捕食寄生种内竞争密度制约因素其作用强度随着种群密度的变化而变化非密度制约因素其作用强度与种群密度的变化无关3.下列关于影响种群数量变化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般来说,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属于密度制约因素B.气候因素和自然灾害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C.种内竞争会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加剧D.传染病对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与该种群的密度大小无关D典例分析典例分析4.一些种群在特定情况下的种群密度很小,以下不是由生物因素引起的是(
)A.长势差的松林中松鼠的种群密度很小B.家里养猫的农户院子里老鼠的种群密度几乎为0C.冬季苍蝇的种群密度几乎为0D.双小核草履虫较多的池塘中大草履虫的种群密度很小D典例分析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种群研究的应用濒危动物的保护通过调查获知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年龄结构等特征,以及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才能准确了解该种群的生存状态,预测该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进而采取合理的保护对策。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在渔业上为了长期获得较高捕捞量,需要研究捕捞量与种群数量变化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说:“S”形增长的种群在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这时即使不捕捞,种群数量也不会增加。中等强度的捕捞(捕捞量在K/2左右)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的鱼产量。有害生物防治鼠害防治:适当采用化学和物理的方法控制现存害鼠的种群数量;减少其获得食物的机会等方法降低其环境容纳量。对农林害虫的防治:喷洒农药:既造成环境污染,又伤及害虫的天敌;有效保护或引入天敌生物,有利于将害虫数量控制在较低的水平。种群数量特征种群数量变化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综合影响影响1.濒危物种保
2.渔业生产
3.有害生物防治调查后用于非生物因素(非密度制约因素)水分温度种内竞争生物因素(密度制约因素)种间竞争捕食寄生阳光1.种群数量变化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①林下光照较弱会使所有林下植物的种群数量下()②只有影响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环境因素才能影响种群数量()2.在自然界,有些捕食者种群和猎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呈现周期性的波动,如下图所示模型。请分析该图所示二者数量变化的关系及影响因素。①对这种现象合理的解释或概括是()A.与种内竞争无关B.二者总是此消彼长C.与植物种群数量无关D.二者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猎物种群和捕食者种群数量随时间而变化××DP17
练习与应用②捕食者种群和猎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并不都符合该模型,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A.该捕食者种群有多种猎物B.该猎物种群有多种捕食者C.猎物逃避捕食者的能力明显提高D.捕食者种群数量过小,不足以制约猎物种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艺安全管理系统实务培训课件
- 常见有害有机物及防护措施课件
- 非凡表现2025年入团试题及答案解析
- 辽宁省丹东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数学答案
- 理清思路2024年高级会计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双频、双模移动通信手机项目建议书
- 2024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昌盛乡中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高级会计考试反馈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证券经纪代理与营业部服务项目建议书
- 高级审计师2024年考试核心试题及答案
- 江苏省四所百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课件
- 隧道工程维护与修复技术
- 智慧社区平台运营方案
- 不良资产项目律师法律尽调报告(模板)
- 高中化学优质课说课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 全钢子午线轮胎一次法成型机课件
- 产品借用申请表
- 有限空间作业大比武实操比赛评分细则
-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选择题】专项复习训练真题100题(附答案解析)
-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