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群落的结构(第2课时)课件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1页
2.1群落的结构(第2课时)课件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2页
2.1群落的结构(第2课时)课件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3页
2.1群落的结构(第2课时)课件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4页
2.1群落的结构(第2课时)课件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章第1节

群落的结构(第2课时)群落的结构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在群落中,有些物种占优势—优势种物种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可变种间关系原始合作互利共生种间竞争捕食寄生两种生物互相有利温故知新阅读教材P25-26,完成以下问题:

1.群落的空间结构形成原因?有哪些类型?2.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原因?3.在陆生群落中决定植物地上分层、地下分层现象的因素分别是?4.在水生群落中决定植物分层现象的因素?5.决定水生动物的分层因素?植物垂直分层的意义?6.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原因?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是群落在垂直结构上的分层现象吗?7.影响群落水平方向分布的因素有哪些?1.形成原因:在群落中,

,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森林植物的分层现象三江平原的水平结构2.分类:

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

。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接受全光照)(约利用全光照的10%)(仅利用微弱的光照)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

现象。分层3.垂直结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①决定植物地上分层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生长,还与温度等环境因素等条件有关。光照强度②决定植物地下分层的环境因素:

。水分、无机盐等3.垂直结构:挺水层植物菰(茭白)浮水层植物凤眼莲沉水层植物水车前挺水层浮水层沉水层3.垂直结构:水生群落(湖泊植物)分层现象石莼(绿藻)海带(褐藻)石花菜(红藻)绿藻褐藻红藻浅层中层深层3.垂直结构:水生群落(海洋植物)分层现象③决定植物水中分层的环境因素:

。光照强度、光质——光的波长、溶解氧、温度等

植物的分层与

有关: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生长。这种分层现象显著提高了群落__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对光的利用利用光等环境资源决定植物分层现象的因素:①决定植物地上分层的环境因素:

等。②决定植物地下分层的环境因素:

等。③在水生群落中决定植物分层现象的因素:

等。光照、温度水分、无机盐光照强度、光质、溶解氧、温度4.意义:群落的垂直结构与垂直地带性分布光质(光波长)高低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b阔叶林针叶林高寒草甸苔原绿藻褐藻红藻ac光照强度-200~3800m的海拔高度内,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海拔低温度高1.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群落,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吗?不属于,这是不同的生物群落,属于群落垂直地带性分布(b、c是群落的垂直结构

)2.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是群落在垂直结构上的分层现象吗?不是。一片竹林中的全部竹子是一个种群,体现的是同种生物高度的不一致。种群不具有垂直结构。3.垂直结构:乔木层黄鹂灌木层草本层森林群落(陆生)啄木鸟画眉鹰、杜鹃、黄鹂等总是成群地在林冠层活动,吃高大乔木的种子。山雀、莺、啄木鸟等鸟类总是在森林的中层营巢。血雉、画眉等则是典型的森林底层鸟类,吃地面上的苔鲜和昆虫。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栖息空间食物条件(陆生动物)3.垂直结构:(水生动物)鲢鱼鳙鱼草鱼青鱼在水域的上层,主要以硅藻、绿藻等浮游植物为食。栖息在水域的中上层,主要以水蚤等浮游动物为食。栖息在水域中下层,主要以螺狮、蚌和小河蚌等底栖动物为食。栖息在水域的中下层和水草多的岸边,主要水草、芦苇等为食。决定动物水中分层的环境因素:

。食物、溶解氧、光照、温度等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的密度也有差别,它们常呈_______分布。4.水平结构:镶嵌导致镶嵌分布的因素:①地形的变化、②土壤湿度和盐碱度、③光照强度的不同、

④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⑤人和动物的影响等因素。树冠下的苔藓树冠下的植物森林中,在乔木的基部和其他被树冠遮住的地方,光线较暗,适于苔藓植物生存,而树冠下的间隙或其他光照较充足的地方,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4.水平结构:体现影响水平结构的因素是

。光照强度4.水平结构:芦苇等水生植物只能长在浅水或水边;红树、柳树等只能长在水源附近,松、杉、柏树等能长在比较干旱处。体现影响水平结构的因素是

。土壤湿度5.群落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与意义(1)形成原因:在长期

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2)意义:利于群落整体对

的充分利用。自然选择环境资源1.下列有关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山顶生草甸、山腰长松林、山脚种作物,这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B.群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而出现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D.不同地段的植被在水平方向上呈镶嵌分布,这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A练一练群落的空间结构植物分层的原因动物分层的原因影响因素特点特点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分层分布镶嵌分布光照和温度栖息空间食物条件地形、土壤湿度和盐碱度、光照强度等水生群落分层的原因光照水分无机盐溶解氧阅读教材P27-28,完成以下问题:1.什么是群落的季节性?举例说明?2.季节变化对群落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为什么会有这些影响?3.什么是生态位?若研究动物或植物的生态位分别研究哪些内容?4.四大家鱼混养利用的原理是?1.概念:由于______、_____和______等随季节而变化,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也会随之发生_______的变化。春夏秋冬阳光温度水分有规律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等2.植物的季节性对群落的影响①有些植物在早春来临时开始萌发,并迅速开花和结实,到夏季生活周期结束;②另一些种类的植物则在夏季到达生命活动的高峰,从而导致群落在春季和夏季的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发生改变。樱桃油菜西瓜梨柠檬3.动物的季节性对群落的影响大多数典型的草原鸟类和高鼻羚羊等有蹄类动物,在冬季都向南方迁移,到雪被较少、食物充足的地区生活。鸟非洲草原角马迁徙旱獭、仓鼠等啮齿类动物在冬季会冬眠:冬眠中的黑熊旱獭冬眠北极地松鼠仓鼠3.动物的季节性对群落的影响有些动物如非洲肺鱼、箭猪等动物则在炎热的夏季进入夏眠:非洲肺鱼箭猪蜗牛

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____________,包括所处的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以及与___________________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地位或作用空间位置占用资源其他物种的关系1.概念:2.研究内容: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栖息地食物天敌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3.特点:①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

②没有生态位完全重叠的物种。4.原因: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5.意义: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物种观察数量觅食生境出现率/%鸟胃中主要的食物种类/%生境1生境2生境3小坚果茎类草屑螺类贝壳沙砾甲壳类其他绿翅鸭21206703352.816.7012.013.005.5绿头鸭1513981178.30.807.15.61.17.1鹤鹬1678640360050.025.025.000青角鹬15172928430033.333.3033.30.1资料: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入海口,是重要的水鸟越冬区,每年有数万只水鸟于10月至次年2月在崇明东滩越冬。某研究团队以4种占优势的水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它们的种群数量、在不同觅食生境出现的概率、主要的食物种类等,结果如下表所示。生境1为低潮盐沼一光滩带,宽度为2000m左右;生境2为海三棱藨(biao)草带,宽度为400m左右;生境3为海堤内鱼塘一芦苇区,芦苇在植物群落中占优势。分析当地自然群落中某种生物的生态位思考:讨论讨论1.这4种鸟选择觅食生境的策略有哪些异同?哪一种鸟的觅食生境的范围更宽?讨论2.如果两种鸟的觅食生境一样生态位就完全一样吗?

不一定。绿翅鸭和鹤鹬选择的觅食生境基本相同,但是食物种类有较大差异,占用的资源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也不一样。

绿翅鸭和鹤鹬选择觅食生境的策略基本相同;绿头鸭主要选择生境1;青脚鹬在3个生境中都出现,在生境3出现的概率高于前两处。青角鹬的觅食生境范围更广泛分析当地自然群落中某种生物的生态位思考:讨论讨论3.任选一种鸟,分析它的食性。从觅食的角度,与它有竞争关系的鸟类有哪些?讨论4.任选一种鸟,从觅食生境、种间关系等多个方面综合描述这种鸟类的生态位。

绿翅鸭以小坚果为主要食物,还吃茎类、螺类、贝类等,绿头鸭也如此,二者存在明显的种间竞争关系;绿翅鸭与鹤鹬、青脚鹬也有种间竞争关系,都捕食螺类。

提示:描述鸟类的生态位,通常需要考虑它们的觅食生境、栖息地、食物及与其他物种的种间关系等。以青脚鹬为例,它们的觅食生境包括低潮盐沼一光滩带、海三棱藨草带及海堤内鱼塘一芦苇区;以草屑、螺类、甲壳类为食;青脚鹬与鹤鹬存在明显的种间竞争,因为它们都以草屑和螺类为主要食物,青脚鹬与绿翅鸭、绿头鸭也存在种间竞争,因为它们都捕食螺类,青脚鹬和绿头鸭还捕食甲壳类。分析当地自然群落中某种生物的生态位思考:讨论

当两个或更多的物种共同利用某些资源时,即出现了

生态位重叠。如果资源供应不足,就会产生种间竞争,如果竞争激烈,种群对资源的利用就会发生改变,可能出现(a)生态位移动或(b)一个物种绝灭。生态位重叠部分越大,种间竞争越激烈。6.生态位重叠:

6.生态位重叠:甲乙abc甲种群主要以a为食,乙种群主要以b为食,它们又共同以c为食。向着占有不同的空间(栖息地分化)、吃不同食物(食性上的分化)、不同的活动时间(生活习性分化)或其他生态习性上分化,以降低竞争的紧张度,从而使两种之间形成平衡而共存。甲乙abc自然选择生态位分化注意:当资源十分丰富(如热带雨林)时,生态位重叠的生物就可以利用同一资源而不给对方带来伤害。--四大家鱼混养上层水:鲢鱼---浮游植物中上层:鳙鱼---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下层水:草鱼---水草中下层:青鱼---水底的螺、蚌以及水生昆虫原理: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对动物生态位影响最大的是动物的栖息环境和食物条件(种间关系)。我国劳动人民将生态位不同的四种鱼混养,既降低了竞争的激烈程度,又充分利用了空间和资源。与社会的联系立体农业:就是充分利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和季节性,进行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复合种养的生产模式。板栗—茶树结构

柑桔—茶树结构

充分利用根系在不同层次土壤的水分和无机盐充分利用植株的高度及对阳光的需求

对植物生态位影响较大的是植株高度和种间关系。

①间作的两种或多种植物必须有很明显的植株高度差异;

②间作的植物中高的为阳生植物,矮的为阴生植物。--立体农业科学·技术·社会稻-鱼-蛙结构鱼和蛙的粪便为水稻供肥。鱼和蛙呼吸释放的CO2可供水稻进行光合作用。--立体农业科学·技术·社会某湖泊中生活着鲈鱼和短吻鳄,短吻鳄会捕食鲈鱼,而鲈鱼又是人们喜爱的美味。当地居民为了提高鲈鱼的产量而大量捕杀短吻鳄。在短吻鳄被捕杀几乎绝迹之后,鲈鱼的产量却没有增加。调查表明湖中鲈鱼的种群数量竟然比原来还下降了。追溯原因,有人提出了以下可能:提出的四种解释都有一定道理,B说法是最可能的。思维训练--溯因推理?A.气候变化造成鲈鱼的食物短缺;B.短吻鳄捕食的另一种鱼以鲈鱼为食;C.捕杀短吻鳄前鲈鱼的种群已经衰退;D.人类主要捕捞鲈鱼幼龄鱼造成种群衰退。以上四种解释都有道理吗?你认为哪种是最可能的原因?作出推测后,应该怎样进一步判别?一、概念检测1、√××2.C3.河蟹是杂食性动物,以鱼、虾、螺、蚌、水生昆虫和水草等为食,它们喜欢潜伏在水草或底泥中。在生产实践中,人们不会将河蟹与食性和它相似的青鱼混养。为什么?课后习题

青鱼与河蟹的食性相似,生态位有所重叠,如果放在一起混养,在食物和空间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