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课件:管理学原理导论_第1页
管理学原理课件:管理学原理导论_第2页
管理学原理课件:管理学原理导论_第3页
管理学原理课件:管理学原理导论_第4页
管理学原理课件:管理学原理导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理学原理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4管理的产生与发展2管理的性质与职能3管理与管理的必要性1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5导论【管理小故事】丁谓修皇宫◆火海满天横流,吞噬了雄伟巍峨的宫室楼台,吞噬了金碧辉煌的殿阁亭树..◆几天几夜之后,那里变成了一片断垣残壁。◆这是公元1015年发生在北宋皇宫里的一场罕见的大火。【管理小故事】丁谓修皇宫◆在废墟上,宋真宗皇帝叹息道:“没有皇宫,如何上朝,如何议政,如何安居呢?”他叫来宰相丁谓(公元962—1033年),令他负责皇宫的修建工作。【管理小故事】◆丁谓是北宋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五鬼”之一,为人奸诈,手腕歹毒,但不得不承认,凡大奸大恶之徒,必有过人之处。◆“丁谓溜须”之典故即出之于他。【管理小故事】◆丁谓接受任务后,在废墟上走来走去。他为遇到的三件难办的事而感到苦恼:

一是盖皇宫要很多泥土,可是京城中空地很少,取土要到郊外去挖,路很远,得花很多的劳力;

二是修建皇宫还需要大批建筑材料,都需要从外地运来,而汴河在郊外,离皇宫很远,从码头运到皇宫还得找很多人搬运;

三是清理废墟后,很多碎砖破瓦等垃圾运出京城同样很费事。【管理小故事】◆经过周密思考,他提出了一个科学的方案:先叫工人们在皇官前的大街上挖深沟,挖出来的泥土即作施工用的土,这样就不必再到郊外去挖了。过了一些时候,施工用土充足了,而大街上出现了宽阔的深沟。【管理小故事】◆“哗哗哗”,忽然一股汹涌的河水,从汴河河堤的缺口中奔将出来,涌向深沟之中,等汴河的水和深沟中的水一样齐后,一只只竹排,木筏及装运建筑材料的小船缓缓地撑到皇宫前。◆丁谓站在深沟前捋着胡子笑了。是的,没费多大力气,就一举解决了三道难题。真是“一举三得”!【管理小故事】一年后,宏伟的宫殿和玲珑的亭台楼阁修建一新。这一天,汴河河堤的缺口堵住了,深沟里的水排回汴河之中。待深沟干涸时,一车车、一担担瓦砾灰土填到了深沟之中,一条平展宽坦的大路重又静静地躺在皇宫之前..简单归纳起来,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挖沟(取土烧砖)→引水入沟(水道运输)→填沟(处理垃圾)思考并讨论丁谓修复皇宫的过程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管理思想?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从前有一个庙,庙里住着一个姓沙的和尚,他每天亲自去挑水,哼着小曲,心情愉快极了!上级新安排来了一个和尚,沙和尚怀着不愉快的心情接受了这个事实,为了要喝水,只好和新和尚一起去抬水来喝!领导又弄来了一个和尚,三个和尚如何分工?没有办法了。谁也不服谁、谁也不愿意多干活,最后变成了谁也不干活。没有水喝,沙和尚的心情糟透了!再看:三个和尚的故事我看得发明一种新的挑水设备才行,有三条扁担那种新设备,一桶水由我们三个人一起来挑。要不再买两套新水桶和扁担吧,一人一套,我们三个人每天同时去挑水,怎么样?你们的想法都不行,但究竟该怎么办呢?寺庙住持获悉情况后,马上进行了调研,在咨询有关管理专家后,他决定推进改革力度:首先进行“机制改革”:让三个和尚在挑水的时候搞接力赛,每个和尚挑一段,搞分工与协作。第一个和尚从河边挑到半路,接下来休息,第二个和尚继续挑,挑一段路程后又传给第三个和尚,第三个和尚挑到缸里倒水,空桶回来再接着挑。这样一搞接力赛,大家都觉得公平,而且挑起来一点都不累,每天水缸很快就满了。其次,引入“竞争机制”:谁挑得多,谁的工资就高,而且签短期工作合同;谁挑得少,谁的工资就低,甚至被炒鱿鱼。三个和尚感到了压力,拼命去挑水,每天水缸很快就满了。第三,他决定进行技术创新,在庙里安装自来水。在安装好自来水后,他给三个和尚安排了值班计划,每人负责一天接水倒水的工作,由于操作简单,每天水缸都总是满满的。为什么在这个故事里,一个和尚的绩效好过两个和尚的绩效呢?为什么有了三个和尚以后,就没有绩效了呢?在和尚之间引入分工与协作、或引入绩效管理、或引入技术创新,能解决他们“喝水”的问题吗?如果你是这个庙的方丈的话,你能够轻松解决这个问题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三个和尚因为他们在不断地创新,引入了新的机制,搞了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终于解决了分工与协作问题。环境在变,观念要变,方法也要变,只有创新才能打破常规,才能获得成功。第一节管理与管理的必要性一、管理的概念与特征 二、管理的必要性一、管理的概念与特征◆管理的概念

自从人类出现了集体活动,就出现了管理。

对于“什么是管理”这一问题,却始终是众说纷纭,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即使是研究管理学的学者,对“什么是管理”,不同时代的管理学大师的答案也是各不相同的。◆“科学管理之父”泰罗:管理就是要“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干什么,并注意要他们用最好的办法去干。”◆“经营管理之父”法约尔:“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西蒙说:“管理就是决策”◆哈罗德·孔茨:为实现预定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斯蒂芬·罗宾斯:管理指的是和其他人一起并且通过其他人来切实有效地完成活动的过程。◆“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唯一权威就是成就。◆南京大学周三多认为,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复旦大学芮明杰认为,管理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西安交通大学席酉民认为,管理是处理人和物的互动关系,就是要在科学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人的能动性、组织的能动性、人的创造性去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管理环境和问题,提升管理的应变力和适应性,即“和谐管理”。◆综合各家所言,我们认为,管理是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环节来协调人、物、财和信息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使用,从而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这个概念包含以下几层意思:①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②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主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和利益关系,它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的始终。③管理是围绕着某一共同目标进行的。④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在于提高组织活动的成效。⑤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管理还可以根据内容的差异分为很多种类,比如行政管理、社会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等。◆每一种类型的组织都需要对其事务、资产、人员、设备等所有资源进行管理。◆每一个人也同样需要管理,比如管理自己的起居饮食、时间、健康、情绪、学习、职业、财富、人际关系、社会活动、精神面貌(即穿着打扮)等。◆管理的特征(1)管理是以管理者为主体进行的活动。(2)管理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3)管理是在一定的组织中进行的。(4)管理要通过各种职能活动体现出来,管理是对各种具体的管理活动的抽象与概括。(5)管理的对象是组织中的所有资源。(6)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的目标。二、管理的必要性1.管理是促进人类福祉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2.管理是科学合理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3.管理是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助推器。4.管理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需要。科学技术管理

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人才是一流人才只懂管理不懂技术的人才是二流人才只懂技术不懂管理的人才是三流人才

好的管理能够点石成金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4管理的产生与发展2管理的性质与职能3管理与管理的必要性1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5第一章导论第二节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一、传统管理理论阶段 二、行为科学理论阶段 三、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四、现代管理新理论及发展趋势一、传统管理理论阶段◆此阶段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20年代。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亨利•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马克斯•韦伯的管理组织理论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泰罗:科学管理之父(1856—1915)

1856年,出生在美国费城。

1874岁,进费城的一家工厂学习制作模具。

1878年,到费城钢铁厂当学徒,由于他工作刻苦,表现突出,从一个普通的车间杂工开始干起,先后被提拔为车间主任、技师、工长、维修组长、设计室主任和总工程师。

1881年,开始进行工人劳动时间和工作方法的研究。

1898-1901年,受雇于宾夕法尼亚某钢铁厂进行咨询工作,主要完成了著名的搬运生铁实验和铁铲实验,这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1901年他退休,开始从事无偿地咨询和演讲活动,宣传他的科学管理理论。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1)工作定额原理――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提高效率;

2)标准化原理;

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原理;

4)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5)实行职能工长制;

6)计划和执行分离原理;

7)例外原则;

8)劳资双方协作,提高劳动效率。对泰罗制的评价◆泰罗对科学管理有两大贡献:一是推动了传统经验管理范式向现代科学管理的转变;二是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效率,而最高效率是雇主和雇员达到共同富裕的基础,使高工资和低成本统一起来,从而扩大再生产的发展。◆要达到最高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它忽视社会条件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忽视人际关系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企业内部生产的现场管理,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亨利•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法国1841-1925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的最杰出代表

亨利·法约尔(HenryFayol)法国科学管理专家。管理学先驱之一。

1841年生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1925年卒于巴黎。

早年曾为采矿师,是一位在理论上有特殊发现的地质学者。

1885年起任法国最大的矿冶公司总经理达30年。

在实践和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职能理论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对科学管理的主要贡献在于三个方面:

确定了管理在六项活动(技术活动、商务活动、财物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中的核心地位;

确定了管理的五项基本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确定了管理的十四条基本原则(劳动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组织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的报酬、集权、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团结精神)。马克斯•韦伯管理组织理论◆韦伯创立了组织理论,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韦伯对组织管理理论的伟大贡献在于明确而系统地指出理想的组织应以合理合法权力为基础,没有某种形式的权力,任何组织都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韦伯首推官僚组织,官僚制在19世纪已盛行于欧洲。权力分类◆韦伯把这种权力划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理性的、法定的权力。指的是依法任命,并赋予行政命令的权力,对这种权力的服从是依法建立的一套等级制度,这是对确认职务或职位的权力的服从。

第二种是传统的权力。它是以古老的、传统的、不可侵犯的和执行这种权力的人的地位的正统性为依据的。

第三种是超凡的权力,也称神授权力。它是指这种权力是建立在对个人的崇拜和迷信的基础上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结构可分为三层,其中最高组织领导层相当于组织的高级管理阶层,行政官员相当于中级管理阶层,一般工作人员相当于基层管理阶层。企业无论采用何种组织结构,都具有这三层基本的原始框架。传统管理理论经济人假设法约尔组织管理企业组织效率效率最大化目标泰罗韦伯科学管理个体效率科层制社会组织效率二、行为科学理论阶段◆行为科学理论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50、60年代得到了快速发展。

梅奥与霍桑实验

马斯洛与需求层次理论梅奥与霍桑实验◆伊尔顿·梅奥(GeorgeEltonMayo,1880—1949)原籍澳大利亚,出生于阿德雷德。

他先后在学习过哲学、心理学和医学,曾经在昆士兰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哈佛大学商学院任教授,是人际关系学说的创始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霍桑实验◆霍桑实验:1924年至1932年,梅奥主持了在这一工厂进行的以科学管理的逻辑为基础的实验,史称之。◆依据霍桑实验的研究基础,分别于1933年和1945年出版了《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和《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两部名著。◆霍桑实验共分四阶段:

车间照明实验——“照明实验”,时间从1924年11月至1927年4月。

当时的实验假设是“提高照明度有助于减少疲劳,使生产效率提高”。

可是经过两年多实验发现,照明度的改变对生产效率并无影响。

继电器装配实验——“福利实验”,时间是从1927年4月至1929年6月。

实验目的总的来说是查明福利待遇的变化与生产效率的关系。

但经过两年多的实验发现,不管福利待遇如何改变,都不影响产量的持续上升,甚至工人自己对生产效率提高的原因也说不清楚。

大规模的访谈计划——“访谈实验”,研究者在工厂中开始了访谈计划。

此计划的最初想法是要工人就管理当局的规划和政策、工头的态度和工作条件等问题作出回答,但这种规定好的访谈计划在进行过程中却大出意料之外,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访谈计划持续了两年多。工人的产量大幅提高。

继电器绕线组的工作室实验——“群体实验”,实验者原来设想,实行这套奖励办法会使工人更加努力工作,以便得到更多的报酬。

但观察的结果发现,产量只保持在中等水平上,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平均都差不多,而且工人并不如实地报告产量。

进一步调查发现,工人们之所以维持中等水平的产量,是担心产量提高,管理当局会改变现行奖励制度,或裁减人员,使部分工人失业,或者会使干得慢的伙伴受到惩罚。

◆霍桑实验的结论:(1)人际关系是生产效率最重要的影响因素。(2)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3)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4)新型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马斯洛◆亚伯拉罕.马斯洛(1908-1970)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心理学第三势力的领导人。

1926年入康乃尔大学,三年后转至威斯康辛大学攻读心理学,在著名心理学家哈洛的指导下,1934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

1935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桑代克学习心理研究工作助理。

1951年被聘为布兰戴斯大学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

1969年离任,成为加利福尼亚劳格林慈善基金会第一任常驻评议员。需求层次理论◆需求层次理论基本内容

生理上的需要。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性的方面的要求。

安全上的需要。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事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接触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需求层次理论

感情上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友爱的需要。二是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

尊重的需要。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

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三、现代管理理论阶段◆二战结束后的40年代到80年代。◆这其中主要的代表学派有:管理过程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理论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经理角色学派和权变理论学派等。◆这些管理学派研究方法众多,管理理论不统一,各个学派都有各有自己的代表人物,各有自己的用词意义,各有自己所主张的理论、概念和方法。◆哈罗德•孔茨(HaroldKoontz,1908-1984)称其为管理理论的丛林。◆管理过程学派又称管理职能学派,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教授哈罗德•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提出的。◆社会系统学派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各种组织。美国的切斯特•巴纳德是这一学派的创始人。◆权变理论学派认为,企业管理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其代表人弗雷德·卢桑斯。◆决策理论学派认为:管理过程就是决策的过程,管理的核心就是决策。代表人物是美国的赫尔伯特•西蒙四、现代管理新理论及发展趋势◆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管理学界开始重点研究如何适应充满危机和动荡的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谋求企业发展,并获得竞争优势。◆战略管理理论、

伊戈尔·安索夫

迈克尔·波特◆学习型组织

彼得·圣吉◆企业流程再造

迈克尔·哈默与詹姆斯·钱皮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4管理的产生与发展2管理的性质与职能3管理与管理的必要性1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5第一章导论第三节管理的性质与职能一、管理的性质 二、管理的职能 一、管理的性质◆管理具有两重性,即管理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是与生产力相联系的属性,即具有同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属性。

管理的社会属性是受一定生产关系、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的,具有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属性。◆现实意义

首先,管理的两重性体现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关系。

其次,西方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是人类长期从事生产实践的产物,是人类共同创造的智慧结晶。

再次,管理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体现着一定的统治阶级的意志。

最后,任何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的出现,都有其时代背景,都是与当时的生产力及社会条件相适应的。

◆管理具有科学性与艺术性

管理是一门科学。(1)规律性。(2)程序性。(3)技术性。

管理是一门艺术。(1)应变性。(2)策略性。(3)协调性。二、管理的职能◆目前国内外普遍将管理职能分为五项:

计划

组织

领导

控制

创新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4管理的产生与发展2管理的性质与职能3管理与管理的必要性1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5第一章导论第四节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一、管理者的角色与分类 二、管理者的技能§1.4.1管理者的角色与分类 ◆管理者的定义

管理者是指具有一定管理能力,拥有相应的法定权力和责任,从事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管理职能活动,以期实现组织目标的个体或团体。

具体包括行政官员、企业家和高级管理人员,以及负责行政、财务、营销、采购、人力资源、法务、风险内控等相关职能工作的经理人士。

管理者与领导者虽有相同之处,但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管理者关注的是“要正确地做事”,领导者关注的是“要做正确的事”。◆管理者的角色典范

所谓角色,是指人们对某人的行为的整体期望。如,在京剧演出中,专业演员们有专门的角色定位,如青衣、花旦、丑角、小生和老生等。

管理者角色指组织中的管理者所需要承担的一系列特定工作。

20世纪70年代初,加拿大的管理学家亨利·明茨伯格以其代表作《管理工作的实质》奠定了其管理者角色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地位。

他认为作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需要认真扮演好三大类10种角色。▲即人际关系角色包括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信息角色包括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角色包括企业家、危机处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管理者的分类

按管理者所处的管理层次分▲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

按管理者的管理领域分▲综合管理者▲专业管理者

◆秘书角色

所谓秘书是“掌管文件并协助领导人处理日常工作的人员。”

即专门从事办公室程序性工作,协助领导处理政务、商务及日常事务,并为领导决策实施服务的管理者。

概括地说,秘书是以办文、办会、办事来辅助决策并服务于领导的职能管理者,是领导的参谋和助手。

秘书所承担的角色,主要体现在领导活动之中以及秘书与领导的关系之中,其中,秘书与领导的关系是秘书最重要而基础的社会关系。▲董事会秘书△公司的“对外发言人”。△公司与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定联系人”。△公司与新闻媒体沟通的“窗口”。△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协调人”。△董事会秘书还是公司资本运作时的参与者。◆秘书角色的多重性

秘书的“助理角色”。

秘书的“作家角色”。

秘书的“公关角色”。§1.4.2管理者的技能◆管理者的技能是指管理者行使有效管理职能所需要的知识、技巧、能力和态度。▲管理技能是可以被观察到的。▲管理技能是可控的。▲管理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