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7柳永词两首《望海潮》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问和实力:了解柳永词的特点,感受评赏词的意境、词的情韵,学习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手法;2.过程和方法:反复吟咏,感受两首词的节奏美、音韵美;感受柳永慢词的意境美3.情感看法和价值观:领悟作者的真挚感情和对杭州西湖的酷爱之情。【学习重难点】领悟作者对杭州西湖的酷爱之情;感受词的意境,情韵;学习将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法。【学法指导】诵读法,鉴赏法,探究法【学问链接】1.作者简介: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为名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属福建)人。景佑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他一生在仕途上抑郁不得志,独以词著称于世。他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其词多描绘城市生活的繁华,歌妓悲欢、愿望及男女恋情,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对宋词的发展有肯定影响。《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出名。有《乐章集》。2.历来认为,这首《望海潮》是作者献给两浙转运使孙何的。孙何是柳永的友人,当时驻节杭州。文中表现杭州繁华富庶的题旨,是为了称颂祝福。来日升迁到朝廷做官,虽然杭州城无法带去,但把这西湖美景绘成图画,可带回京城去观赏。相传,后来金主完颜亮听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以后,便艳羡钱塘的繁华,从而更加强了他侵吞南宋的野心。为此,宋人谢驿还写了一首诗:“莫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岂知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见罗大经《鹤林玉露》)说金主亮因受一首词的影响而萌发南侵之心,原不行信。但是,产生这一传闻,却可以印证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是很强的。3.学问概述词始于唐代,鼎盛于宋代。它原是配乐歌颂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词牌)而变更,句子长短不一,所以有“长短句”之称;又有“诗余”“倚声”“填词”之谓。词依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58字以内称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称长调。一般分上下阕。从风格看,宋词大致可分为豪放与婉约两派。明代张綖说:“婉约者欲其词调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本周学习婉约派最有影响的两位词人的作品。【学习过程】一、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全词,给下列加点字注音﹙A级﹚参差﹙)堤沙﹙﹚天堑﹙﹚珠玑﹙﹚罗绮﹙﹚叠巘﹙﹚嬉嬉﹙﹚萧鼓﹙﹚二、名句默写﹙A级﹚南形胜,____,____。____,____参差十万人家。________,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____,____。千骑拥高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去凤池夸。三、鉴赏《望海潮》﹙B级﹚1.《望海潮》一词描绘了怎样的一种生活景象?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旺盛和漂亮的?抒发了他怎样的感情?3.结尾的几句写了什么内容呢?最终两句是写给谁的?从哪里可以看出?四、背诵全词﹙A级﹚五、总结这首词上阕极力赞美杭州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下阕极力描写杭州黎民百姓安家立业的生活景象,歌颂了杭州山水的漂亮风光,赞美了杭州人民安定快乐的生活,反映了北宋结束五代分裂割据局面以后,所显现的旺盛太平景象。杭州的湖光山色令人神往,读了柳永的这首词,领会了作者超群的写作技巧,漂亮的西湖更加令人心旷神怡,信任你肯定会有机会领会那里美妙的风光的。六、课外拓展赏析《八声甘州》•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家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闲愁。【赏析】这是一首抒写游子思乡感情的作品。词里把人生漂泊的悲愁,思乡怀人的凄苦深挚地表现出来。开篇以江天为背景,暮雨潇潇,暝色漠漠,一个“洒”字,让人联想起利落而过的风声、雨声和涛声。正清秋季节,秋意萧疏,一番风雨洗罢,凸显凄清悲凉的气氛。“洗”字显明而精当,让人回味起韩愈的“长安雨洗新秋出”。紧接着,作者笔下潇洒而苍劲地推出一片撩人心扉的秋色:“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从听觉、视觉,远景、近景的交叠中传递着开阔博大的空间感受,雄浑刚健的音乐震撼。苏轼曾为此赞许说,“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苍凉的秋,几乎泯灭了一切朝气,到处群芳凋零,落叶纷飞,美妙的景物在漫无声息中无奈地消亡,连浩浩长江,也哽咽失语,静默东流。作者在字里行间微妙地渗透着游子登高临远的悲戚与感伤。词的下半片真实地抒发作者曲折的心情,写来跌宕多姿,别有韵致。“不忍”二字,逆势而起,表现内心世界缠绕不解的冲突。远望家乡,回家的念头总要浮现心头,难以抑制,却愈来愈加剧烈。自叹近年来漂泊江湖,百无聊赖,空有归思,有家难回。其间的苦楚和怨艾,欲说还休。作者奇妙地用“何事若淹留”,把多少辛酸、不平和痛切隐在心底。这一笔委婉地刻画了内在感情,读来有缠绵,有深悲。由“望”而“叹”,由“叹”而“想”,词人层次分明地展示一幕幕情景,想到佳人对自己的期盼,由于主客的转换,场景的拓展,韵味更为醇厚。传神的家人妆楼颙望,这一幕油然让人忆起“过尽千帆皆不是”的惆怅和失落。“误几回”三字,直白中显精到,率真而寓深厚,亦是妙笔。结语回到作者的深情诉说,那满腔的乡愁和眷念,满腹的悲伤和悲凉,谁能体会又该如何倾诉呢?这首词状写景物,不尚藻饰,白描中风神俱现,得大巧之朴,可谓高妙;抒写情感,流连顿挫,反复间淋漓尽致,兼动静之美,可见超群。假如配以谐婉的音律唱歌,必将曼妙缠绵,令人悱恻,使人沉醉。《雨霖铃》导学案【学习目标】1.受词中浓浓的别离之情。2.鉴赏名句,理解擅长铺叙、融情与景、虚实相济的艺术特点。3.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实力。【教学重难点】把握意象,探究意境,体会情感【教学方法】感悟法、鉴赏法、探讨法【学习过程】一、背诵《雨霖铃》二、给下列词注音骤雨﹙﹚暮霭﹙﹚凝噎﹙﹚三、名句默写寒蝉凄切,________,骤雨初歇。________,________。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_______。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四、鉴赏《雨霖铃》①本首词分为上、下两阙,上阙主要写___,下阙主要写___。②本词的基调是什么?③本词按什么依次来写的?那么离别可以分为几个阶段④分析“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主要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⑤“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零噎。”体会这句词的感情。⑥“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句话在上阙的结尾表达怎样的感情,放在此处有何作用?⑦“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在这两句中,有三个字点明白这首词的主旨,是哪三字?⑧“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是作者设想的别后孤苦无聊的生活情景。请问词人这里为什么说“虚设”?五、小结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这首词以冷落的秋景作衬托,细心刻画难分难舍的惜别场景,进而想象别后的离愁别恨,情、景相生。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上阙重点在记别,下阙重点在述怀,前后呼应,浑然一体。(词作在表现离人分别时,通过离别场面的描写、铺叙,让读者深切感悟离情)。从这两首词中,我们体会了诗人柳永婉约的创作风格,体会了词的特色。由此得知:词,声韵谐婉,意境美丽,是我国抒情文学的最高形式之一。大家多去品尝词,增加自身美的感悟力。柳永的词,声韵谐婉,意境美丽,清代词人冯煦曾这样评价他:“耆卿词曲处能直,密处能疏,傲处能平,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自是北宋巨手。”希望大家学会声情并茂地品读这些美丽的文学作品,你定会受益匪浅。六、背写这首词七、当堂检测:1.词中哪句话最能体现这个内容呢?2.本词有哪些意象的词?这些意象的词起到怎样的作用?
【参考答案】《望海潮》一、参(cēn)差(cī)堤(dī)沙(shā)天(tiān)堑(qiàn)珠(zhū)玑(jī)罗(luó)绮(qǐ)叠(dié)巘(yǎn)嬉(xī)嬉(xī)萧(xiāo)鼓(gǔ)二、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市列珠玑,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三、1.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图景;2.“东南形胜”三句从地理条件、悠久历史来说的,“烟柳画桥”六句是从风景漂亮和人口众多来说,“市列珠玑”三句是从人们生活的城市的商业发展来看的。(地理位置、历史传统、自然景观、市井面貌、百姓生活);抒发了对杭州风物的惊羡、赞美、艳羡。对两浙转运使孙何的奉承。3.结尾处词人达官贵人到此游乐的场景,以达官贵人的不思离去,烘托出西湖之美。成群的马队蜂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一派煊赫气概。诗人笔致洒落,音调雄浑,仿佛令人看到一位威猛而又风流的地方长官,饮酒赏乐,啸傲于山水之间。词中“图将”是指把杭州美景画出来,“凤池”指朝廷。这样一来,此句的意思就特别明显了。这里其实暗含对长官日后飞黄腾达、不断高升的美妙祝福。它是作者纯粹的奉承之辞。④本文是慢词,所以在艺术手法上与小令有所不同。本词重在用铺叙的手法,例如“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前面一句是总说,这几句是对前面的分述;又如“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雨霖铃》一、略二骤(zhòu)暮(mù)霭(ǎi)噎(yē)三、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暮霭沉沉楚天阔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杨柳岸、晓风残月四、①离别时的情景离别后的情景②凄凉、伤感、悲凉、悲伤、苦痛.③时间依次离别时(离别情景)、离别后(别后想象)④“寒蝉”“长亭”“骤雨”词人一开头就捕获到有特征的秋景来渲染气氛,“寒蝉”透着秋意,而蝉的叫声更让人感觉的悲凉,骤雨过后天气陡然变凉,更使人感到凄切冷落,所以这首词不仅交代了离别的时间、地点、更是在写凄凉心情。⑤前一句是实写不忍别离又不能不别的状况。这六个字明显地写出地点、动作和心情,是高度压缩的精练的写法。“留恋处,兰舟催发”,是说正在留恋不舍的当儿,舟子已经督促他动身了。从“催发”中可以看出他们多么恋恋不舍。在这时候,真是纵有千言万语也给喉咙噎住说不出口了。只有紧握着手,泪眼相对而已。这一形象的刻画,看来似很简洁,实则是情感的集中表现,是很真挚动人的。这句要读得“哽咽”欲哭,半吐半吞。⑥邈远之景,衬托出情人相见无期,自己前途茫茫的惆怅;承上启下,既是总结上阙的离别情景,又是为下阙写别后情景做铺垫。⑦伤离别。词作下阕一落笔就点明白全词的主题是“伤离别”。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有感情的人,都会因为离别而感;人生当中,什么最令人苦痛?那就是生离和死别。离别原来就是人生中最令人哀痛难受的事,更何况正处在冷落的清秋节呢!秋天原来是草枯叶落,《雨霖铃》中,词人把离别之事与清秋之气叠加在一起,融合在一起,特别悲苦,再加上特殊凄凉,这就使情感的表达更加沉重。正是“此情无计可消退,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啊。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投资与收益分配协议书
- 经济法概论重要文献试题及答案参考
- 家庭物资管理系统开发协议
- 农村社区土地流转合作协议
- 乡村特色种植区开发协议
- 公共关系学知识要点及试题答案
- 突破传统思维的2025年市政工程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共关系学创新思维试题及答案
- 开设品德课程提升学生道德水平计划
- 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方法计划
- 2025年江苏高处安装、维护、拆除作业-特种作业证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数学调研试卷(4月份)
- Unit7OutdoorfunIntegration(课件)-译林版(2024)英语七年级下册
- 2023年船员培训计划
- 2025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招聘614人(河南)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陪玩店合同协议
- 货运司机雇佣合同协议
- 超合同30签补充协议
- 中国船用集装箱角件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5-2028版
- 2025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学语文理论考核试题
- 2025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二模地理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