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自然灾害(A卷•单元考点)-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单元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_第1页
第六章 自然灾害(A卷•单元考点)-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单元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_第2页
第六章 自然灾害(A卷•单元考点)-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单元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_第3页
第六章 自然灾害(A卷•单元考点)-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单元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_第4页
第六章 自然灾害(A卷•单元考点)-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单元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单元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自然灾害(A卷•单元考点)6.1气象灾害(寒潮、台风等天气灾害、洪涝和旱灾等气候灾害及其防灾措施)2016年5月4日以来,江南、华南及西南地区东部等地接连出现强降雨过程。6月30日以来,长江中下游等地遭受的洪涝、风雹、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截至7月7日9时统计已造成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11省(自治区、直辖市)83市(自治州)413个县(市、区)2902.9万人受灾,160人死亡,28人失踪,184万人紧急转移安置,91.9万人需紧急生活救助;5.6万间房屋倒塌,33.3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2421.6千公顷,其中绝收560.5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78.5亿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长江中下游地区多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①地势低洼,曲流多

②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③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洪不畅

④经济落后,工业用水量小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下列属于个人或家庭防洪准备的是(

)①训练爬高能力、快跑能力

②预备钢制家具

③听汛期天气预报④准备逃生物资

⑤学会游泳、划船

⑥学习救生演习的知识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⑤⑥ D.②④⑤⑥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省内有江汉平原和鄂北岗地两大农业基地,夏季易出现酷热难耐的高温天。2014年、2015年湖北省夏季气温连续偏低、高温日数持续偏少,同期,中国气候公报指出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凉夏。下图示意湖北省1961~1979年和1980~2015年各区域凉夏频率比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湖北省夏季易出现酷热难耐的高温天,主要是因为(

)A.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夏季风势力弱C.梅雨期偏长 D.夏季台风偏少4.湖北省1961~1979年和1980~2015年各区域凉夏频率比较表明(

)A.平原地区凉夏最少 B.凉夏频率西部高于东部C.气候的极端性增强 D.气候变化无明确分界线5.凉夏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显著影响是(

)A.植被覆盖率减少 B.农作物品质降低C.土壤湿度减少 D.昼夜温差变大河南省横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按水文气象特点可分为5个区。下图示意河南省水文气象区1450年~1979年水旱灾害年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河南省1450年~1979年水旱灾害年数空间分布特征是(

)A.北部少于南部 B.南部少于北部 C.分布较为均匀 D.西部多于东部7.为减轻河南省水旱灾害可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A.提高水资源利用率B.加强天气监测预报C.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D.加强水利设施建设2021年11月3日18时,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黄色预警。据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介绍,这次寒潮活动时间从11月4日持续到7日,范围从西北扩散到华中、华东、华南、东北地区,全国超过三分之二的面积都受到寒潮影响。此次寒潮普遍降温8℃~10℃,局部地区降温达到2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以下地区中,受此次寒潮影响降温幅度最大的是(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东地区 D.华南地区9.寒潮除了带来降温之外,还可能会带来(

)①雨雪②大风③干旱④沙尘暴⑤风暴潮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10.关于寒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寒潮对我国的影响范围比台风的要小 B.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季节是冬季C.退耕还林还草是防御寒潮的有效措施 D.寒潮会影响农牧业、交通和电力系统干旱是对台湾岛生产和生活危害最大的气象灾害。2021年3月以来,台湾日月潭因缺水“见底”的新闻频频出现,引发了人们对台湾旱灾的关注。下图示意台湾岛多年降水的月平均分配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台湾岛干旱灾害使水循环环节(

)A.降水量增多 B.下渗量减少 C.蒸发量增大 D.径流量增大12.造成台湾岛干旱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年均降水量较少 B.生产用水总量大 C.气温高蒸发量大 D.降水季节变化大13.以下缓解台湾旱灾的措施中最不可行的是(

)A.大规模开采地下水B.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C.修建水库调节径流 D.发展节水农业6.2地质灾害(滑坡、地震、泥石流灾害)2018年9月2日凌晨,云南省东南部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遭受强降雨袭击,发生洪涝灾害,并诱发该地位于山谷地区的某乡发生严重的地质灾害,致使道路损毁中断,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此次诱发的地质灾害是(

)A.洪水 B.地震 C.泥石流 D.暴雨2.自然灾害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

)A.对人类心理、生理的伤害 B.财产损失C.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D.停工停产、交通通信中断广西梧州市是一座山城,多为丘陵地形,每年有百十次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崩塌多发生在地形坡度大于50°、高度大于30米的斜坡上,滑坡多出现在坡度小于50°的斜坡上。图为广西梧州市地质灾害发生频数与月平均降水量关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曲线a、b、c分别表示(

)A.滑坡、降水量、崩塌 B.崩塌、滑坡、降水量C.降水量、滑坡、崩塌 D.降水量、崩塌、滑坡4.该市地质灾害(

)A.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均衡性 B.降水是主要诱发因素C.其发生都与人类活动有关 D.主要发生在城市地区2022年3月16日22:36(北京时间),日本本州东岸近海发生7.4级地震,日本政府于3月22日发出紧急呼吁,希望人们能够“节约能源,避免停电”。日本居民及企业纷纷响应,选用关灯、调低暖气温度等方式节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日本多火山地震,与其相关性强的地域文化现象是(

)A.和服着装 B.喜食寿司 C.睡榻榻米 D.相扑活动6.地震后日本政府发出供电吃紧警报,其中震后用电紧张的原因不包括(

)A.输电设备遭到破坏 B.能源结构核电为主C.寒潮影响气温下降 D.部分发电机械故障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地震活动等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2018年10月11日,西藏昌都(图乙)境内发生山体滑坡,导致金沙江主河道被堵,形成堰塞湖。2017年11月18日,昌都附近的林芝地区曾发生过地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此次金沙江堰塞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高原河谷,地势低平,排水不畅B.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C.该地地震活动多发,地质结构不稳定D.该地气温较高,积雪融化8.关于堰塞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堰塞湖抬高水位,可大力开发水电B.堰塞湖可以改善河道航运条件C.堰塞湖不会引发次生灾害 D.堰塞湖对其下游居民有较大威胁下图所示区域1900年以来发生8级以上地震就达7次,大地震破裂形成的各种断层张裂缝、地貌断错遗迹等至今仍保持完整、清晰可见,是世界上最典型、保存最完好的地震遗迹,素有“地震博物馆”之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地震发生时易使该地(

)A.陡崖崩塌,滚石遍布,埋没草地B.产生滑坡,阻断交通,阻塞河谷,形成堰塞湖C.产生地裂缝,导致地下水变化,使草木枯死D.在断陷盆地发育水草丰美、土壤肥沃的土地10.该地地震遗迹保存完好得益于(

)A.板块张裂,断裂发育,地壳运动活跃 B.深居内陆,降水稀少,侵蚀作用较弱C.岩性坚硬,抗外力作用侵蚀能力较强 D.生态环境脆弱,人类生产活动破坏大6.3防灾减灾(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它承纳赣、抚、信、饶、修等支流的来水,经由湖口注入长江,湖面丰枯变化显著。2020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长江中游和鄱阳湖流域遭遇集中强降雨。下图为鄱阳湖星子站三次洪水过程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与1954年洪水相比,2020年洪水(

)A.起涨时间早 B.上涨速度缓慢 C.回落缓慢 D.持续时间短2.面对洪水灾害时,不宜采取的个人避灾措施是(

)A.去往高处暂避,等待救援 B.穿好救生衣,随时准备逃生C.被洪水包围时迅速游泳逃生 D.落入洪水时抓住固定或漂浮物体我国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由国家、省、地级市、县四级构成,已建成国家级储备库的有天津、郑州、沈阳等多个城市。河北省已经初步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地方救灾物资储备网络。地方储备库与国家教灾物资储备库在响应时间、救助范围、救助人口以及响应的灾种等方面有较大区别。下图示意京津冀地区主要城市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与国家级储备库相比,地方储备库(

)A.响应时间长 B.救助人口少 C.响应灾种多 D.救助范围大4.有人认为河北省仅有的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位于省会石家庄市不够合理,其理由主要是该城市(

)A.地价高,储备库面积有限 B.地处平原,自然灾害较少C.位置偏南,难以对全省快速救援 D.交通易拥堵,延缓救灾速度2021年7月17日以来,河南省出现持续性强降水天气,17日20时到20日20时,三天的过程降雨量617.1mm。7月20日,郑州市气象台分别在6时02分、9时08分、11时50分、13时25分、16时01分、21时32分、7月21日0时25分,连续发布7个暴雨预警信号,提示需关注城市内涝。下图示意郑州市7月19日22时至20日22时降水量(数据来源中央气象台),下表为中国大陆暴雨预警等级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蓝色预警标准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黄色预警标准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橙色预警标准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红色预警标准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推断郑州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预警信号(

)A.4个橙色预警,3个红色预警 B.0个橙色预警,7个红色预警C.3个橙色预警,4个红色预警 D.2个橙色预警,5个红色预警6.遇暴雨自救避险方法合理的是(

)①选择在大树等遮雨的地点避雨,用手机与外界联系②尽快离开公共交通设施③暴雨来临远离屋里,远离窗户④房屋中要时刻注意煤气泄漏,关掉煤气⑤远离电力设施、有供电危险标志的一切物品⑥在野外选择在空旷地区、农山等地躲避⑦不要穿拖鞋、凉鞋A.①③⑥⑦ B.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⑤ D.②④⑤⑦2020年8月,受持续降雨影响,四川雅西高速公路一侧山体发生崩塌,导致交通中断。下图示意该处山体崩塌之后的无人机航拍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此次山体崩塌导致南桠河(

)A.上游流速加快 B.上游含沙量增大 C.下游水质改善 D.下游水量减少8.此次崩塌前期变形未被准确发现,主要由于当地(

)A.山坡陡峭 B.天气阴郁 C.植被茂密 D.交通不便9.对交通安全仍然构成直接威胁的是(

)A.崩塌源区 B.潜在变形区 C.堆积区 D.残留体2014年8月云南牛栏江流域发生6.5级地震,地震引起山体崩塌,形成堰塞体。堰塞体位于红石岩水电站大坝与电机厂房之间,距离天花板水电站大坝约19km,距小岩头水电站电机厂房(高程1211m)约26km。堰塞体高度达96m,堰塞体顶部高程1216m,形成了库容可达2.6亿m3的堰塞湖。经9天的快速抢险,红石岩堰塞湖险情化险为夷。后期为变废为宝,工程人员将红石岩堰塞体改造成挡水坝,建成的红石岩堰塞罕坝综合水利枢纽总库容1.85亿m3,年发电量达8亿度,远大于原红石岩水电站。下图为堰塞体与上下游电站平面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根据材料判断,该河段大致流向是(

)A.西北流向东南 B.南流向北 C.东南流向西北 D.北流向南11.为了预防红石岩堰塞湖造成次生灾害,滑坡发生后可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A.天花板大坝蓄水,延缓堰塞湖水位上升B.在小岩头电机厂房下游修筑临时挡水堤C.在堰塞体底部开挖一条泄流隧道 D.及时关闭红石岩水电站引水隧洞12.在红石岩堰塞罕坝综合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过程中(

)A.利用原水电站的引水隧道形成落差,降低成本B.因小岩头水电站将被淹没,所以需要将其拆除C.天花板水电站因水位落差增大,发电效益提高D.堰塞体防渗是该水利枢纽建设的主要工程难题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RS、GPS、GIS)下图是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对某地的一次灾害过程进行评估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种灾害最有可能是(

)A.洪涝 B.地震 C.滑坡 D.泥石流2.甲最可能是(

)A.坡面堆积 B.山体坡向 C.坡面侵蚀 D.山体坡度2022年5月18日,杭州市金沙湖下沉广场在加固过程中,突然发生管涌。大量的金沙湖水由此涌入下沉广场,后通过地下室进入地铁站。左图为金沙湖及周边建筑布局示意图,右图为管涌现象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与此次漫水事件相关的水循环过程是(

)A.地铁进水过程属于地下径流 B.下沉广场进水属于地下径流C.漫水明显加剧该区蒸发速度 D.漫水过程减少了地表径流量4.地铁等轨道交通实现实时设备状态显示、信息检索与查询等安全监测,主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

)A.BDS B.GIS C.RS D.GPS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标志着中国日前时间最长的载人航天任务完满结束。灾害性的空间天气会对航天、卫星、通讯、导航活动产生直接影响。空间天气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20公里以上的空间领域,主要包括日地空间的太阳日冕、行星际、磁层、电离层和中高层大气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相比四子王旗着陆场,东风着陆场具备以下优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