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房山八上期末语文试题(学生版)_第1页
2024房山八上期末语文试题(学生版)_第2页
2024房山八上期末语文试题(学生版)_第3页
2024房山八上期末语文试题(学生版)_第4页
2024房山八上期末语文试题(学生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页/共9页房山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八年级语文本试卷共10页,共1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行保存。一、基础·运用(共14分)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为进一步了解“一带一路”内容,学校举行“走近一带一路,共创美好未来”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参与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任务一认识“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9月和10月先后提出共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创造性地传承①扬古丝绸之路这一人类历史文明发展成果,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人文内②,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实践平台。这一倡议,连接着历史、现实与未来,源自中国,面向世界,惠及全人类。1.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倡”应读“chàng” B.“创”应读“chuàng”C.“予”应读“yǔ” D.“供”应读“gòng”2.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①泓②涵 B.①弘②含C.①泓②含 D.①弘②涵3.一位同学查字典得知“惠”是“给人好处”的意思。根据语境,你认为这段文字中“惠及全人类”的意思是__________。任务二感知丰硕成果(一)中医药展示中华民族传统智慧自古以来,中医药就伴随商贸活动在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甲】。如今,中医药交流合作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新亮点。韩曼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的副主任医师,她向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国际友人介绍说:“中医的功效需要用现代科学语言来解释。‘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加深了不同国家对中医药的了解。我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很好地说明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意义——国与国之间的(),人民之间的(),文明之间的()。”4.在这段文字横线【甲】处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安家落户 B.安营扎寨 C.落地生根 D.叶落归根5.在文段中括号内依次填入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相互借鉴互利共赢相互了解B.互利共赢相互了解相互借鉴C.互利共贏相互借鉴相互了解D.相互借鉴相互了解互利共贏(二)炎炎烈日不能阻挡建设步伐“一带一路”惠及世界,有耀眼的大成绩,也有动人的小故事。夏季,伊拉克的纳西里耶市平均气温高达50摄氏度,户外酷热难当。张贤明和他的同事们要把一座荒废的机场改造成适合大型飞机起降的现代化国际机场。他们顶着高温,仅用了9个月就完成了设计施工图纸的任务。海外民航机场项目稳步实施,快速提升地区甚至国家民众便捷度、幸福感和自豪感,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众改善了交通条件,增加了就业机会。6.文段中画线句存在问题,请你做出修改。任务三展望美好未来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聚焦改善民生,合作成果惠及更多国家更多民众。壮丽的“丝路画卷”生动展现出各国人民携手创造幸福生活、共建和平繁荣世界的不懈努力。“一带一路”不是独角戏,是大合唱;不是一枝独秀,是春色满园。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无论是中国还是沿线国家的人民,均是受益者。我们应当在心中埋下一颗建设祖国的种子,让自己成为开拓的勇者、发展的智者,让我们的世界实现“天下大同”!7.根据文段内容,仿照文中画线句写一句话。二、古诗文阅读(共19分)(一)(共5分)8.默写,完成下面小题。(1)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2)___________________,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3)___________________,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4)杜甫在《春望》中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忧国和思乡之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共6分)阅读《渔家傲》《武陵春》,完成下面小题。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①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②舟,载不动许多愁。注:①[拟]准备、打算。②舴艋舟:小船,两头尖如蚱蜢。9.下面对《渔家傲》《武陵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仿佛梦魂归帝所”中的“归”字告诉我们,词人仿佛是从天上宫阙来到人间,表明历经千辛万苦的词人希望得到一个美好归宿。B.“殷勤问我归何处”中“殷勤”的意思是“情意恳切”。天帝的询问让孤苦的词人感到了温暖。C.“学诗谩有惊人句”中“谩”是“空、徒然”意思。此句写出了词人历经磨难、人到暮年写不出惊人词句的无奈。D.“物是人非事事休”中“物是人非”的意思是“景物依旧,人的情况却完全不同了”,点出了词人愁苦的原因。“休”是“完结”的意思,表明词人的情绪低落到极点。10.上面两首词是李清照南渡之后的作品,都表达了词人内心的__________。《武陵春》中“闻说”“也拟”“只恐”三个词写出了词人情感的波动,感人至深,体现了李清照词一贯的婉约风格。《渔家傲》借助__________营造了一个理想中的世界。读《渔家傲》,仿佛能看到九万里的高空有大鹏鸟振翅高飞,能听到李清照的大声疾呼“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读者能深切感受到词人对__________的追求。《渔家傲》在李清照作品中别具一格,体现出__________风格。(三)(共8分)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孟子曰:“人之有德慧术①知②者,恒存乎疾疾③。独孤臣④孽子⑤,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⑥。(选自《孟子·尽心上》)【丙】(隋炀帝)恃其富强,不虞后患。驱天下以从⑦欲,罄⑧万物而自奉,采域中之子女,求远方之奇异。宫苑是饰,台榭是崇,徭役无时,干戈不戢⑨。遂以四海之尊,殒于匹夫之手,子孙殄⑩绝,为天下笑,可不痛哉!(节选自《贞观政要·君道第一》)注:①术:谋略。②知:见识。③疢(chèn)疾:疾病,引申为灾患。④孤臣:受疏远的臣子。⑤孽子:指妾所生的儿子。⑥达:通情达理。⑦从:同“纵”。⑧罄(qìng):用尽,消耗殆尽。⑨戢(jí):停止。⑩殄(tiǎn):断绝。1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棋不定B.恒存乎疢疾人恒过,然后能改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借古喻今D.殒于匹夫之手,子孙殄绝奇山异水,天下独绝12.对文中画线短语“动心忍性”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使内心受到触动,使性格变得坚韧这里指不顾外界阻力,坚持下去。B.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这里指人的意志和性格受到磨练。C.使内心惊动,使性格坚韧。这里指在内心受到震撼时要冷静,要忍耐。13.【甲】文主要论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文提到忧患给人带来的好处是“____________”;【丙】文隋炀帝仗着国家富强,从不考虑后患,_____________,最终死在平民之手,体现了“死于安乐”。(①处用原文回答,②处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三、名著阅读(共5分)14.《昆虫记》有趣又有益。请以这部作品中的某处内容为例简要说明。(150字以内)四、现代文阅读(共22分)(一)(共3分)阅读《一棵枣树》,完成下面小题一棵枣树①奶奶家门前,有一棵枣树。枣树的年龄和我差不多。孩提时的我和奶奶生活在一起。一到夏天,树上的枣子便在枝叶间闪烁,青色的、红彤彤的、半绿半黄的,光亮亮的,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奶奶便把枣子摘下来,洗好,一半装到碗里给我吃,一半用来做枣糕。奶奶做的枣糕,那种香甜的味道至今仍刻在我的记忆里。吃完枣糕的我就和奶奶在枣树下乘凉。那段时光,真是快乐无比。②可是,这样的生活发生了变化。③爸爸妈妈把我接进城里上初中了,说是有利于我的学习。我远离了那棵枣树,远离了奶奶……之后,便很少回去。刚开始,我在城里生活并不习惯,天天念叨着要回去看奶奶。可是,爸爸妈妈工作忙,哪有时间送我回奶奶家去呀!再说,我还有上学读书这个重要任务呢!我明知无望,也就安静了,只得把这份思念藏在心里。④事与愿违,我在城里的成绩并不好,也许是我不适应吧。一次考试后,爸爸妈妈狠狠地责备了我,说我不够努力。我一气之下,坐了一上午的公交车,又走了几里路,跌跌撞撞回到了奶奶家。看到奶奶,我心中的委屈一下子跑了出来,抱着奶奶“呜呜”地哭。奶奶没问原因,只是用手拍着我,帮我缓气。我便想在奶奶家住上几日。⑤第二天,天下着雨,我走到阳台看。雨点疯狂地打在枣树的枝叶上,枣树依然挺立。枣树的树干很粗,雨点好像在给它挠痒痒。我想到以前的枣树,虽没有如今这么坚韧挺拔,但从没有向暴风雨屈服过。我与枣树同岁呀!为什么被一次糟糕的考试成绩打击得如此狼狈呢?这棵枣树由曾经的小苗长成如今的大树,必定经历过暴风厉雨的击打、严寒酷暑的考验……想着这些,我豁然明悟了起来。⑥下午,爸爸妈妈来了,把我接了回去。临别时,奶奶急匆匆地从屋里拿了一块枣糕,塞进我手中,说:“今天刚做的,很香很甜。”我抚摸着暖乎乎的枣糕,眼里忍不住噙着泪,微微转过头去,看向门前的这棵枣树。枣树高大、刚劲、浓荫如盖……(取材自傅佳琪的同名文章,有删改)15.阅读这篇文章,说说第③段中的“这份思念”指什么。16.文章第⑤段中“明悟”是“明白,领悟”的意思。你认为文中的“我”领悟到了什么。(二)(共12分)阅读《镆铘岛人》,完成下面小题。镆铘岛人①父亲行伍出身,但有些文化。据父亲讲,五岁时他的祖父天天背着他去读书。我的老家在胶东半岛的顶端,是一狭长的间歇半岛,名叫镆铘岛。这名字古老而有文化,取自宝剑之名。间歇半岛是非常奇异罕见的地貌现象,每天退潮后形成半岛,有一条路与大陆相连。镆铘岛海底沙子硬朗,退潮后可以开车出入。这种地貌全世界都不多见,价值连城,如开发为旅游地,肯定是个聚宝盆。可惜在三十多年前被无知的时代无知的人费劲巴拉修了一条水泥马路,把这个间歇半岛彻底毁了。当时还大张旗鼓地上了报纸,当好事宣传了很久。②父亲十几岁的时候就从镆铘岛走出来当了兵,参加了革命。父亲曾经对我说,他们一同出来当兵的有三十九人,到新中国成立那年就剩一个半了:他一个全活人,还有一个负伤致残。抗日战争期间,山东战斗激烈,日本人的“三光政策”大部分都是在山东境内实施的。老电影《铁道游击队》就是描写山东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山东战场打得惨烈。父亲打完孟良崮战役,打济南战役,接着打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最后打完上海战役进驻上海,五年后奉命进京。③父亲开朗,小时候我印象中的他永远是笑呵呵的,连战争的残酷都以轻松的口吻叙述,从不渲染。他告诉我,他和日本人拼过刺刀,一瞬间要和一个素昧平生的人决一生死,其残酷可想而知。他脸上有疤,战争时代留下的。你问他,他就会说,挂花谁都挂过,军人嘛,活下来就是幸运了。④我从父亲身上学到的坚强与乐观,一辈子受用。上一代人经历风风雨雨,在今天的下一代人看来都不可思议。从战争中走出来,九死一生;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各类运动对今天的青年来说,闻所未闻;那一代人无论职位高低都要历练一番,都要“经风雨,见世面”。⑤战争中走过来的军人对孩子的爱是粗线条的,深藏不露。我甚至不记得父亲搂过我亲过我。人受环境的影响都是不知不觉的,战争时期没有儿女情长。我十五岁那年;父亲带我第一次回老家。那时路上火车很慢,他按规定可以报销卧铺票,我得自费。那年月没人会自费买卧铺,都在硬座上忍忍就过去了。我和父亲就一张卧铺,他让我先睡,他在我身边凑合坐着。我十五岁已长到成人的个儿,睡觉也不老实,结果躺下一觉到天亮,醒来看见父亲一人坐在铺边上,瞧样子就知他一宿没睡。我有些内疚,父亲安慰我说,小时候他的祖父还每天背着他渡海去读书呢!⑥一九六八年的隆冬,父亲只身带着我们兄妹三人,拎着两件全家的行李,登上了北去的列车,到了黑龙江省宁安县的空军“五七干校”,按老话说算是闯了关东。⑦刚去东北的时候特苦,吃食堂,没油水,而我们都是长身体的时候。东北的冷,那才叫真正的冷,一直可以冻得人意志崩溃。从北京启程的时候,父亲在行李中只塞了一口单柄炒菜锅。刚到干校的一天,父亲叫上我们兄妹三人,随他走到很远的一座大房子里。这座房子估计以前是个库房,四处漏风,中间有一个高高的油桶改装的大炉子。父亲拢上柴,点上火,支上锅,安上锅柄,变戏法地从军大衣兜里掏出几把黄豆,在锅中翻炒起来。炉子太高,父亲架着胳膊,看着很辛苦。他嘴里不停地说,火不能太大,大了就煳了,别急啊!我们兄妹就满屋子捡碎木头细树枝,帮助父亲添柴。⑧我看见父亲被火光映红的脸露出了笑容。父亲说,总算炒好了,放凉了就能吃了。他高高地举着胳膊欲将锅从火炉上端下来,一瞬间,事故发生了。由于锅柄安得不牢,炒菜锅一下倾翻,一锅黄豆一粒不落地扣入火中,火苗子蹿起一人多高。⑨那天,我的难过我还可以描述,可父亲的难过恐怕无法说清。⑩父亲晚年本来身体特棒,却不幸罹患癌症。那段日子我工作忙,只为父亲挑选了一块墓地,其他事情都由母亲和弟妹做了。父亲病重的日子,曾把我单独叫到床前。他告诉我,他不想治疗了,每一分钟都特别难过,癌细胞侵蚀的滋味不仅仅是疼,还难受得说不清道不明。他说,人总要走完一生,看着你们都成家了,我就放心了。再治疗下去,我也不会好起来,还会连累所有人。⑪父亲经过战争,穿越了枪林弹雨,幸存于世。【甲】他开玩笑地对我说过,曾有一发哑弹,落在他眼前的一位战友身上,战友牺牲了,他万幸活着,如果死了就不会有我了。所以每个人来到世间,说起来都是极偶然的事。⑫【乙】癌症最不客气,也没规律,赶上了就得认真对待。过去这关属命大,过不去也属正常。父亲认真地说,拔掉所有的管子吧,这是我的决定。我含泪咨询了主治医生,治疗下去是否会有奇迹发生?医生给我的回答是否定的。⑬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十九日晚上,在拔掉维持生命的输液管四天后,父亲与世长辞,留给我无尽的痛。过去老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⑭父亲走了整十年了,只要回忆起他就会怅然,很多时候还会梦见他。有时候我一个人独坐窗前思念父亲。他的耿直、幽默、达观让我深深地怀念。(取材自马未都的同名文章,有删改)17.文章写了父亲的经历,回忆了父亲跟“我”的往事。从全文来看,父亲十几岁时,从镆铘岛走出来当了兵,参加了革命;父亲带“我”第一次回老家时,他_________________;父亲只身带着“我们”兄妹三人闯关东时,他_________________;父亲晚年不幸罹患癌症时,他________________。18.本文的语言通俗,生活化的文字与哲理相互交融。请从【甲】【乙】两处画线文字中任选一处为例,说说你对这一语言风格的理解。19.第⑨段写“父亲的难过恐怕无法说清”。阅读文章第⑦-9段,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父亲当时的心理活动。20.文章第⑬段写道:“父亲与世长辞,留给我无尽的痛。”请从内容和情感两方面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三)(共7分)阅读《特色传统建筑——海草房》,完成下面小题。特色传统建筑——海草房①中国邮电部曾经发行过一系列以各地特色民居为主题图案的邮票。在山东民居的邮票上,人们看到的是一处别具一格的屋舍:在原始石块或砖石块混合垒起的屋墙上,有着高高隆起的屋脊,屋脊上面是质感蓬松、绷着渔网的奇妙屋顶。这就是极富地方特色的民居——海草房。②威海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距今约有2700年,而威海的民居及其建筑历史要比文字记载的年代更为久远。历史上威海、荣成一带,浅海域生长的野生海草十分繁盛,大量成熟的海草被海浪卷上岸滩。当地居民便将这些海草聚拢、晒干,用以苫(shàn)盖屋顶。由此推断,海草房古已有之。胶东沿海传统的海草房,是独具特色的地区传统民居标本。③荣成地处沿海,夏季多雨潮湿,冬季多雪寒冷。在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之下,民居主要考虑冬天保暖避寒,夏天避雨防晒。于是,极具聪明才智的当地居民根据在长期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独特的建筑经验,以厚石砌墙,用海草晒干后作为材料苫累盖屋顶,建造出海草房。④用于建造海草房的“海草”不是一般的海草,而是生长在5-10米浅海的大叶海苔等野生藻类。海草生鲜时颜色翠绿,晒干后变为紫褐色,非常柔韧。当年荣成等地沿海生长着许多这样的海草。海草本身也有好差之分,据介绍,老的海草要比嫩的耐用,而冬、春的海草要比夏天的结实。一年四季海草春荣秋枯,长到一定高度后,遇到大风大浪,海潮就会将其成团的卷向岸边。沿海的人们一般谁家要盖房子了,都会提前到海边收集海草。人们将这些海草打捞上来,晒干整理,等到盖房子时使用。⑤海草房的屋顶由近似等边三角形的木屋架承重,山面①为墙体承重。屋架依开间设置,比瓦房要高很多。建造屋顶的最后一道工序是苫草顶,这也是技术含量最高的一项工作,且全部依靠手工完成。⑥海草房顶需要苫四层,最底层是作为起坡草的山草,上面铺设海草,然后是麦秸草,最外面一层是山草、海草、麦草混合物。需要说明的是,质量好的海草不用掺山草,差的要掺。草料从两边檐部苫起,依次向脊顶叠压铺设,每层仅外露10厘米左右。从房檐下面看,每层厚约八九公分,向上逐渐加厚,脊部两端的海草苫得高于中央,并向山面做切角处理。最上端屋脊处用加了泥的海草压顶,使屋脊形成一条明显的曲线。⑦房顶的坡度越大越便于排水,也更加耐腐。同时,坡越陡需要海草越多,麦草越少。通常情况下,一个房顶需要海草、山草、麦草共计数万斤,一个工匠苫一个海草房顶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在海边或岛上的渔村,渔民们把破旧的鱼网罩于草顶上,可以起到防风、防鸟、防盗的作用,同时也使海草房更富渔家特色。⑧海草中含有大量的盐分和胶质,耐久性可达四五十年之久。用它们苫成的厚实房顶,可以防漏吸潮,持久耐腐,且不易燃烧。厚厚的草顶,可以起到很好的隔热保温作用,墙体所用石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