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系统投标技术文件_第1页
能源管理系统投标技术文件_第2页
能源管理系统投标技术文件_第3页
能源管理系统投标技术文件_第4页
能源管理系统投标技术文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目录.........................................................................1

一、系统方案....................-............................................3

1.系统概述.............................................................3

2.系统架构...............6

2.1系统总体架构图...................................................8

3.系统的功能描述......................................................9

3.1IOKV高压系统的监测功能..........................................9

3.2低压回路的监测功能..............................................11

3.3发电机房的监测功能..............................................12

3.4UPS电源的监测功能.............................................13

3.5EPS监测功能........13

3.6楼层终端计量箱的监测功能........................................14

3.7室内外温度测量的监测功能........................................15

4.系统技术指标.......................................................15

4」设备条件.........................................................15

4.3电源条件............16

4.4敷线条件........................................................16

4.5集散式系统构成......-...........................................16

4.6技术指标............17

5.系统软件特点及功能描述.............................................23

5.1系统软件特点........23

5.2软件功能描述........24

6.施工工艺.................31

6.1适用范围............31

6.2引用标准........................................................31

6.3材料设备要求........32

6.4主要机具...........32

6.5作业条件........................................................32

6.6安装工艺............33

6.7应注意的质量问题...............................................34

7.其它....................36

7.1对高压柜的要求..................................................36

7.2对变压器的要求..................................................36

7.3对低压柜的要求..................................................36

7.4对直流屏的要求..................................................36

7.5对其它配电设备的要求...........................................36

二、施工组织计划............................................................37

1.施工组织设计内容.......37

(一)工程概况......................................................37

(二)编制依据......................................................37

(三)主要工作危........39

(四)丁期、质址、安全管理目标......................................40

(五)项目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41

(六)项目实施措施..................................................46

(七)施工进度计划..................................................50

(A)质笊管理、安全管理............................................52

2.施工组织设计附表...................................................64

I、工厂监造和检验计划...................................................65

2、培训计划及培训人员简历................................................67

四、标书响应....................72

1.技术规格响应表...........72

2.技术偏离表................106

3.重要条款声明........................................................109

五、系统设备清单...........................................................114

1.供货设备清单........................................................114

2.备品备件............................................................119

3.专用检测工具........................................................120

六、项目实施人员组成名单........121

七、售后服务....................122

八、图纸....................................................................124

1.T2航站楼图纸.......................................................124

1.1T2航站楼1#变电所网络构成图....................................124

1.3T2航站楼3#变电所网络构成图....................................125

1.4T2航站楼4#变电所网络构成图....................................125

1.5T2航站楼5#变电所网络构成图....................................126

I.6T2航站楼1#变电所控制柜设备布置图..............................126

1.7T2航站楼2#变电所控制柜设备布置图..............................127

1.8T2航站楼然变电所控制柜设备布置图..............................127

I.9T2航站楼4#变电所控制相设备布置图..............................128

1.10T2航站楼5#变电所控制柜设备布置图............................128

2.交通中心图纸........................................................129

2.1交通中心I#变电所网络柩成图.....................................129

2.2交通中心2#变电所网络柩成图....................................129

2.3交通中心1#变电所控制相设备布置图...............................130

2.4交通中心2#变电所控制柜设备布黄图...............................130

3.停车楼图纸...............131

3.1停车楼I#变电所网络构成图.......................................131

3.2停车楼2#变电所网络构成图......................................131

3.3停车楼1#变电所控制柜设备布置图.................................132

3.4停车楼24变电所控制柜设备布置图.................................132

4.锅炉房图纸...............133

4.1锅炉房变电所网络构成图.........................................133

4.2锅炉房变电所控制柜设备布置图...................................133

一、系统方案

1.系统概述

国际机场二期工程为江苏省重点工程。工程将建设第二条4F跑道,新建T2旅

客航站楼,面积约为26万平方米.满足年处理旅客1800万人次规模;与原有T1

航站楼共同承担3000万人次吞吐量。

二期工程陆侧航站区的建筑设施主要包括(如下图):

>2号航站楼

>交通中心

>停车楼

>公安业务用房

>急救中心配套用房扩建

>垃圾转运站

>供热工程(锅炉房)

>国内货运站

其中航U站区核心区最为重要复杂的建筑为:2号航站楼;交通中心;停车楼。

1:

KM

!

?交■中心

,.停♦楼

*公**务用屏

,急款中心配青削房r*

•N・K场站

•WNfiiaK

2号航站楼为集国内旅客、国际旅客需求为一体,包含出发、到达、中等各

类旅客功能流程的综合航站楼。航玷楼地卜1层,地上3层。总面积约25.99万(含

共同沟、交通中心部分功能区)。

航站楼主楼面宽约315米,进深约120米,指廊长约1200米,廊宽度38米,

设有32座登机桥。航站楼与交通中心及车库之间设连廊。

航站楼自上至下共设有四个楼层,自上而下分别是出发层、到达关层,站坪层,

地下机房共同沟层。

出发层+9.00米标高

到达夹层+4.25米标高

到达层/站坪层0.00米、-0.15米标高

机房共同沟层-5.30米标高

交通中心工程是集办公、宾馆(旅客过夜用房)、地铁车站、长途巴士车站、

1号、2号航站楼旅客联系通道及商业服务设施、2号航站楼运营指挥中心(TOO.

机场运营指挥中心(AOC)、区域制冷机房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建筑综合体。建筑为

地上9层(不含设备夹层),地下2层(地下2层为地铁站台、设备层)交通中心由

上到下各层功能和标高为:

地下二层:地铁站台层-----13.27米标高

地下一层:车库、设备用房、区域制冷中心、职工餐厅、地铁站厅层一

——5.5米、-7.0米、-8.5米、-8.626米标高

首层:机场到达层、宾馆裙房、集中办公区一一0.0米、1.9米标高

二层:宾馆裙房、集中办公区一一4.2米、4.3米、4.5米标高

三层:机场出发层、宾馆裙房、集中办公区一一9.0米、9.8米标高

四层:集中办公区一一13.0米标高

四夹层:设备夹层——16.25米标高

五层:宾馆客房层、集中办公区——18.4米标高

六层:宾馆客房层、集中办公区一一22.0米标高

七层:宾馆客房层、TOCK——25.6米、25.75米标高

八层:宾馆客房层、TOC/AOC区——29.2米标高

九层:宾馆客房层、A0C区——31.45米、32.8米标高

总建筑面积:114515平方米(不含地下一层、地下二层的地铁所属范畴(其

中:二期投资项目建筑面积59706.H2;非二期投资项目【旅客过夜用房】建筑面积

54809m2))。地上部分建筑面枳:97002m2。地下部分建筑由枳:17513m2(不含

地铁部分面积)。建筑高度40.7米(室内外高差0.2米,以屋顶天窗最高点计)。

停车楼工程是国际机场航站区子项工程,位于T2航站楼正北方,平面呈“南

京雨花石”形。南面与航站楼相通,且与社会巴士停车场相邻。南北与机场进出港

道路相连。

停车楼主要满足2号航站楼的小型及中型社会车辆停蓄车之用,停车楼工程包

含四个停车层面(3.4米标高层;-0.4米标高层;-4.2米标高层;-8.0米标高层),

为四周开敞式立体停车楼。顶层为商业区及全室外停车层面,停泊中型社会车辆:

以下三层为室内停车层面,停泊小型社会车辆。作为实施南京航空枢纽机场的要求,

根据机场人车流量分析,停车楼设有2414个车位,总建筑面积:110390m2。

航站楼的电能管理系统由符合工业标准的网络,对分布于各监控现场的现场控

制站进行连接,实现对电力系统设备“集散式”控制方式的专业电力监控管理系统。

它是基于现代控制论中分布式控制理论而设计的集散型系统,是具有分散监控、集

中管理的综合监控系统,其监测控制管理着T2航站楼1#〜5#变电所、交通中心1*、

2#变电所、停车楼1#、2#变电所、锅炉房变电所内高低压配电柜、直流屏、电力变

压器、IPS、EPS、柴油发电机组、室内环境温度监测及楼层UPS机房和终端计量的

数据采集。并将变电室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及各种电气参数,保证电力系统的稳

定、安全的运行,达到少人/无人值班要求,提高供电可靠性、实现信息化管理。及

时发现隐患及时消除、降低故障率。为例行维护、责任追究等工作提供依据。实现

能耗管理,为节能降耗提供有力支持。

2.系统架构

T2航站楼1#〜5#变电所、交通中心1#、2#变电所、停车楼用2#变电所、

锅炉房变电所内,各设立一个由屏装式控制站(PLC+触摸屏)组成的现场控制系统,

现场控制站可对本变电所(或配电室)范围内的电力设备进行监控(控制项目可由

监控中心授权),对本变电所的高低压配电柜、直流屏、电力变压器、UPS、EPS,柴

油发电机组、室内环境温度进行监测(以上各区域变电所内均无人常驻值守)。独立

的UPS机房及终端楼层总配电箱、终端用户计量配电箱信息送至附近变电所现场控

制站。现场控制站将所有信息传送至T2航站楼主楼监控中心。电力监控系统实际为

“集散式”控制方式(分散监控、集中管理)。现场控制站放置在值班室内。

在T2航站楼主楼设置一电力监控中心(与BA、智能照明等系统共用),配置

相应工作站(2台网络服务器及2台监控计算机以及一台70•液晶显示扉)。可对T2

航站楼、交通中心、酒店、停车楼、锅炉房各个变电所内的高低压配电柜、直流柜、

变压器、发电机、UPS/EPS电源以及T2航站楼站坪配电室低压配电柜、独立的UPS

电源、终端楼层总配电箱、终端用户计量配电箱以及室内环境温度及室外环境温湿

度实行全面的监控管理。监控中心为24小时有人值班制。电力监控中心可对各种电

力运行监测参数及电能消耗进行各种数据处理、对各种监测参数超限、设备故障或

突发事件进行及时处理,可对各个变电所的10KV高压开关及带电动操作的0.4KV

低压开关进行开闭操作.监捽中心还可将各种数据卜传至机场卜级管理平台,将部

分重要参数分别传送至相应子项的BA监控中心。

1#站坪配电室信息接入1#变电所、2#站坪配电室信息接入2#变电所、3#站坪

配电室信息接入3#变电所、5#站坪配电室信息接入5#变电所。1#独立UPS机房接入

2#变电所、2#独立UPS机房接入33变电所、3#独立UPS机房接入4#变电所。

电力监控中心工作站可通过以太网口接受相应火灾漏电报警子系统的报警信息。

(本系统与火灾漏电报警子系统的接口为TCP/IP协议,本系统需要显示并存储火灾

漏电报警子系统的报警信息数据。)

为了提高通信的可靠性,T2航站楼、交通中心、停车楼、锅炉房各变电站现场

控制站与监控中心采用光纤环网架构。

位于每个高压变电室、低压变电室和发电机房的现场控制站则是现场监控层。

它向上通过以太网连接系统管理层,向下通过工业控制现场总线连接所要监控的变

配电设备。它将本站采集到的各种信息和数据,经过处理后上传到工程师主站,当

然现场监控层还接收来自工程师主站的远程控制命令,对本站需要操作的设备的进

行控制。

本系统的通讯鞋路层采用T3抗站楼的地面运行网,在地面运行网上规划专用虚

拟子网(V-LAN),将电力监测系统规划到统一的子网内,并设置ACL访问控制列表,

控制有关人员对服务器进行访问。

2.1系婉总体架构图

臼臼F1叩图

3.系统的功能描述

3.110KV高压系统的监测功能

3.1.110kV高压回路的监测功能

本系统通过以太网通信接口(TCP/IP通信协议,IEC61850通讯规约)监视10kV

开关柜,监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实时测量参数进线柜馈线电母联柜

相电压(Va、Vb、Vc,V平均)需要

线电压(Vab、Vbc、Vca、V平均)需要

电压不平衡气、电流不平衡%需要需要

电流(la、lb、Ic、lo平均)需要需要需要

有功功率(kWa、kWb、kWc)需要需要

有功功率(kN总)需要需要

无功功率(kVARa、kVARb、kVARc)需要需要

无功功率(Kvar总)需要需要

视在功率(kVAa、kVAb、kVAc)需要

视在功率(kVA总)需要

有功电度(kWH)(累积值)需要需要

无功电度(kVARH)(累积值)需要需要

频率需要

功率因数(PFa、PFb、PFc)需要需要

功率因数(PF总)需要需要

辅助电源电压需要

过电压/低电压报警需要需要

过电流报警需要需要需要

中线/地线过电流报警需要需要需要

过kA输入/输出报警需要需要

实时测量参数进线柜馈线电母联柜

电压不平衡报警需要需要

反时限过流曲线需要需要需要

断路器状态输入0\需要需要需要

断路器状态输入OFF需要需要需要

状态计数器(S1-S4)需要需要需要

断路器保护跳闸动作(区别不同的故障)需要需要需要

电流不平衡报警需要需要

波形捕捉(远方手动启动)(128次采样/周波)需要需要

波形捕捉(设点启动)需要需要

波形捕捉(16次采样/周波)可谀3x12.2x18需要需要

1x36周/事件连续记录直到触发发生需要需要

可记录故障前、后波形(冻结)

可编程反时限曲线需要需要

•电能管理系统具备通过以太网通信接口(TCP/IP通信协议,IEC61850通讯

规约)对开关进行分合闸控制。

•电能管理系统具备通过以太网通信接口(TCP/IP通信协议,IEC61850通讯

规约)监测2〜10次谐波.

・电能管理系统具备通过RS485通信接口(采用开放的通信协叹)监测10kV

进线开关柜内有功电度表(非电业部门计量表)的有功电度,

・电能管理系统具备通过以太网通信接口(采用开放的通信协议)监视高压

开关手推车位置。

3.1.2直流屏的监测功能

通过MODBUS-RTU工业控制现场总线或其他开放的总线通讯方式将直流屏控制

器的下列参数和信号送到现场监控站的前端监控计算机进行监测:

•交流输入三相电压、电流;

•直流输出电压、电流;

•电池充电系统故障报警;

•整流单元过电压报警信号;

•整流单元欠压报警信号:

•整流单元缺相报警信号;

•整流单元过流报警信号。

3.2低压回路的监测功能

3.2.1低压回路的监测功能

通过配出回路的智能配电仪表需能监测电力系统的电气参数,包括但不限于以

下内容:

三相电流

电度

有功功率

开关状态

故障状态

ACB断路器开关控制

额定电流为630A及以上MCCB开关控制

通过配出回路的智能配电仪表,监测电力系统的电气参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内容:

三相电流

电度

谐波检测分析(31次谐波分析)

有功功率

开关状态

故障状态

ACB断路器开关控制

额定电流为630A及以上MCCB开关控制

本系统人需能通过RS485通信接口(ModBUS通信协议)监视ATS自动转换开关,

监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监测正常电源的三相电压、频率

监测备用电源的三相电压、频率

ATS开关位置状态

3.2.2变压器的监测功能

通过MODBUS-RTU工业控制现场总线或其他开放的总线通讯方式将变压器温控

仪的下列参数和信号送到现场监控站的前端监控计算机进行监测:

•三相绕组的温度;

・铁芯温度:

•超温报警信号、超温跳闸信号;

•冷却风机运行/停止和故障报警信号;

•开关状态:

•故障状态:

•ACB断路器开关控制;

•额定电流为630A及以上览CB开关控制。

3.3发电机房的监测功能

具有通过RS485通信接口(ModBUS/JBUS通信协议)监视柴油发电机组,监视

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三遥功能

遥信:柴油发电机组启动/停止状态,市电状态,过电压,超速,ATS开关

位置、发电机总开关(ACB-框架式断路器)分合状态信号。

遥测:三相电压、三相电流、频率、转速、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润滑油压

力、冷却液温度、蓄电池电压、燃油油位。

遥控:远程启停控制、锁定。

故障及历史信息:故障报警上位机的响应时间小于3秒,具有油机的各种历

史参数显示及故障排除指弓I。

3.4UPS电源的监刑功能

具有通过RS485通信接口(JEL'S/ModBus通信协议)监视UPS电源,监视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输入电源故障

整流器故障

逆变器故障

工作方式(整流器、逆变器、旁路)

同步方式(内同步、外同步)

直流电压低

直流电压高

相电压(VaVbVc)

线电压(VabVbcVca)

电流(lalblclo)

频率(Hz)

视在功率(KVA)

无功功率(KVar)

ATS开关位置

UPS起动、停止状态

运行参数超限及装置故障报警

蓄电池组温度(°C)

蓄电池组电压

蓄电池组内阻

蓄电池组的可用后备时间

蓄电池的剩余寿命

3.5EPS监涌功能

具有通过RS485通信接口(JBJS通信协议)监视EPS电源,监视内容包括但不

限于以下内容:

输入电源故障

逆变器故障

工作方式(逆变器、市电)

直流电压低

直流电压高

相电压(VaVbVc)

线电压(VabVbcVca)

电流(lalblclo)

频率(Hz)

视在功率(KVA)

无功功率(KVar)

蓄电池组温度(T)

蓄电池组电压

蓄电池组内阻

蓄电池组的可用后备时间

蓄电池的剩余寿命

转换开关位置

EPS起动、停止状态

运行参数超限及装置故障报警

3.6楼层终端计置箱的监测功能

具有通过RS485通信接口(JBJS通信协议)监视楼层终端计量箱,监视内容包

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三相线电压

三相相电压

三相电流

电度(装有远传电度表终端箱)

有功功率

无功功率

视在功率

功率因数

开关状态

故障状态

3.7室内外温度测量的监测功能

安装室内温度变送器,以监视高压配电室、低压配电(变压器)室、发电机房、

站坪配电室、UPS(EPS)电源室、独立的UPS电源室等处的室内温度电力监控中心

安装室外温遢度变送器。

4.系统技术指标

4.1设备条件

所有10KV高压开关柜的进出回路均配有带以太网通信接口的综合继保装置(其

中仅电度表为RS485通信接口),通过通信接口可对各种电参数及开关量进行测量及

对开关进行通断操作。(通信接口数量暂按3.7条通信接口及变电所相关资料一览表

要求提供,实际数量今后由各产品供应商提供)

所有直流屏均配有RS485通信接口,通过通信接口可测量直流屏各种交直流电

参数及蓄电池状况。

所有变压器均配有RS485通信接口,通过通信接口可测量变压器各种参数。

低压配电柜进线柜及重要的配出回路,均配有带RS485通信接口的“智能电量

表”,通过通信接口可对各种电参数及开关量进行测量及对具有电动操作的自动开关

进行通断操作。

所有柴油发电机均配有RS485通信接口,通过通信接口可测量发电机的各种电

参数及柴油机的各种热工参数。

所有UPS装置,EPS装置均配有RS485通信接口。通过通信接口可测量装置中

各种交直流参数及蓄电池状况。

楼层总配电箱及终端计量箱均带RS485通信接口的“智能电量表

4.2网络条件

连接各变电所的主干以太网通信线路由我公司提出具体要求,相关线槽及线管

由电力安装单位敷设。我公司负责监控设备供应安装及穿线,接驳相关线缆。

4.3电源条件

各变电所监控设备所需的电源,由强电系统通过双电源自动转换装置供电到位。

4.4敷线条件

各变电所内部高低压配电设备,UPS,EPS装置间,站坪配电室与变电所间均已

由强电预留电力监控专用敷线槽及连接至高低压开关柜敷线钢管。独立的UPS电源

室,发电机房均留有通信线槽(管),方便监控线缆敷设。

4.5集散式系统构成

4.5.1现场监控系统

现场监控系统包括T2航站楼!变电所,交通中心1*、2#变电所、停车楼

1#、2#变电所,锅炉房变电所。

每个变电所内各设置一套现场控制站,采用现场总线技术,主要由网络协议转

换连接器、以太网交换机及面板式皆触摸显示屏的PLC控制器组成的现场控制站(立

柜式)所爆

现场控制站显示屏能实现各种测量参数显示,在控制中心的授权下,可对10KV

高压开关及电动操作的低压开关实施现场集中开闭操作。

各现场控制站通过光纤以太环网与航站楼控制中心实行通信,由控制中心对各

变电所变配电设备、UPS电源、EPS电源、发电机、站坪配电室、独立的UPS电源室,

终端带智能电表的配电柜,集中实施运行控制或监视、数据处理、管理等功能。同

时若需要投入遥控、遥调功能可随时开通使用。

协议转换服务器、以太网交换机与面板式单元系统控制站可集中安装在一台柜

子上(柜子放在各变电所值班室内)或将协议转换服务器安装在现场,但相关的连

接用的线缆由人供应及安装接驳。

现场控制站柜与高低压配电柜、变压器、UPS、EPS、柴油发电机用金属桥架及

钢管配线联通(由强电安装)。

站坪配电室及独立的UPS电源室不设现场控制站。信息传送至附近变电所现场

控制站。

4.5.2电力监控中心(航站楼)

各子项变电所现场控制站通过本系统专用光纤环网将所有数据传送至电力监控

中心。

监控中心分别设由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画络服务器及操作员站,工程师站组成

双机系统(热备冗余),每台都能独立操作。一台失效或断开时,不会影响操作的连

续运行,切换至备份时应为无扰动切换。

监控中心设一台70英寸LCD液晶显示器,专用于显示变电所一次系统图及参数

动态显示,开关动态显示;显示UPS,EPS,原理图及动态参数;显示发电机工作状

态及启动后的动态参数;显示重要参数的时间曲线图、同步曲线图;醒目显示瞬时

功率、能耗参数。重大故障也能在大屏幕醒目显示。大屏不显示各种操作过程界面,

监控中心并设A3彩色喷墨打印机及宽行针打各一台,作图形报表输出。

监控中心可对本项目监控范围内的所有被监控对象实行全面监控,管理。对现

场系统的上传数据及火灾漏电报警系统传入数据进行采集处理,进行各种动态图形

显示,报表生成,打印输出。控制10KV开关及有电动操作机构的低压开关通断。进

行报警事件处理。对各种设定值进行设定或修正。

4.6技术指标

4.6.1系统响应指标

计算机显示器画面切换显示时间:小于1秒。

全系统实时数据刷新:不大于1秒。

从动作命令下达到画面更新:不大于2秒。

重要报警响应时间:小于1秒。

时间顺序记录分辨率:不大于10毫秒,各分变电所的时间记录应同步。

网络速度:控制层2125K,以太网100M,至上级管理平台1030乩

4.6.2硬件设备参数

网络服务器

联想万全T350G6C

CPU:IntelXeon双核云2.4GHz

高速缓存:IM

ECC内存:2G股务器专用内存

存储系统:2个热插拔薄型500G硬盘(SCSI)

光驱:8XDVD+/-RW实现播放和读写CD和DVD格式

显示器:24"LCD,1680X1024分辨率,响应时间V4MS

网络接口:集成10/100V自适应

USB接口:4个(前后各置2个)

键盘及光电鼠标

操作系统:Windows2003SERVERR2企业版

462.2操作员站'工程师站

联想后天M4300

CPU:Intelcore2>2.4GHz

独立显存:N256M

内存:N2G

硬盘:N500GB

USB接口:4个(前后置各2个)

光驱:8XDVD4-/-RW实现播放和读写CD和DVD格式

串行口9针DIN两个

显示器:24”LCD,1680X1024分辨率,响应时间U4MS

网络接口:集成10/100M自适应

键盘及光电鼠标

4.623现场系统控制站

安装方式:柜装式。

符合工业级抗电磁干扰标准。

PLC控制器为国际著名品牌产品GE

带触摸式显示屏,尺寸17"(单元控制器本身不带,在柜上增装触摸屏)。

可实时显不设备的运行参数,主要回路的参数趋势图。

可在监控中心的授权下,作高低压开关的分合操作。

处理器单元:CPU为32位微处理器,它提供时钟,完成在线诊断,处理用户程

序。

处理器内存:至少64VB内置内存,可扩充至128MB。

处理器采用flashRAM备份、且至少lOMBo

CPU:采用的微处理器(工业级),主频至少300MHz。内置10/100M自适应以太

网端口,通信规约符合CCITT标准,能够支持快速工业以太网协议。

程序扫描时间WO.06nls/1k:

具有RUN运行模式、PROGRAM编程模式、REMOTE远程模式钥匙开关,便于用户使

用方便;

CPU自带锂电池,对用户程序和数据进行保存;

必须能够提供包括梯形图、功能图块、结构化文本、顺序功能流程图在内的符合

IEC61131-3标准的灵活的编程语言支持,数据格式应符合IEC61131标准。

用户程序、I/O内存或系统参数能够以文件形式存放于数据存储卡或CPU内存中;

支持I/O模块。

支持远程编程、组态。

具有模块式供电电源,外部电源为交流220V(由变电所UPS装置供电),应具有

限流装置和过电压保护装置,允许电压波动范围为195\广264V,允许频率波动范围

为47~53Hz,电源机架应能承受1秒'钟直流2500V或交流1800V的电压冲击。

主机平均无故障时间大于10年。

应有测试和故障诊断程序。

柜内应有防雷击及过电压的浪涌吸收器。

柜面板上安装一台微型打印机,专用于打印超限报警及故障跳闸信号。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

罗杰康RSG2100

符合工业级以太网通用标准,通过1EC61850-3标准认证,满足1EEE1613标准。可

构建快速冗余以太环网,自愈时间W20MS。

带有SNMP管理单元,而且还应集成有基于WEB浏览器方式的SN\JP/V1/V2C/V3

管理系统,支持RMON网络远程监控功能。应方便快速地进行网络组态、诊断、故障

定位和管理

模块化设计,模块可带电更换/充,即插即用,不影响其它模块正常工作。

支持光纤及双线线接口,提供28个RJ45电口,24个单模光口(电力监控中

心内须提供的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为210个RJ45口,28个单模光口,其中至少一个

光口支持1000M传输速率),支持前方或后方出线。

支持网络控制功能,可对网络进行划分,筛选,提高重要设备间的通信带宽,

设定各端口速率及优先级设置。

支持环网结构。

可靠性:MTBFN20年。

无风扇散热。

工作温度范围:-40'85℃o

湿度范围:5-95%o

冗余双直流电源输入。

防护等级:IP30。

符合工业级抗电磁干扰标准。

笔记本电脑

联想ThinkpadT61p

CPU:Intelcore2>2.4GHz

独立显存:2256M

内存:22G

硬盘:>3206

显示器:15.4"TFT-LCD液晶面板1280x1024分辨率

8XDVD+/-RW实现播放和读写CD和DVD格式

10/100M自适应网卡

USB接口2个

462.6网络协议转换连接服务器,以太网通信连接器

MOXADA662-16-LX

工作温度:-10"60℃

湿度范围:5-95%

具备独立TP地址网口

基十RISC锹入式架构设计,主频2533MHz

满足IEEE802标准,通过国家电网电磁兼容4级标准

具备多个以太网或RS232/RS485/RS422接口(串口通信方式可通过软件选择)

冗余电源输入,支持110/220V交直流输入,功耗W204

保护等级:[P30高强度工业级外壳设计

安装方式:导轨或壁挂式安装

配置:

对于10kV高压配电柜,接口转换连接器之接口数量根据以太网接口数量按照

1:1的方式配置。

对于低压配电柜,监控低压进境柜的接口转换器之接口数量根据RS485接口数

量(接口转换连接器之接口数量:RS485接口数量)按照1:1的方式配置。

对于其他设备(低压配电柜的出线柜、电容器柜、柴油发电机、UPS、EPS、变

压器、),接口转换连接器之接口数量根据设备的数量(接口转换连接器之接口数量、

设备数量)按照1:1的方式配置。

楼层总配电箱、终端计量箱接口转换连接器之接口数量按楼层1:1的方式配置。

LCD液晶显示屏

BARCODLP

工业级显示器,可24小时连续工作

尺寸:70"

视角:2170度

分辨率:1920x1080

亮度:^600CD/ml

对比度:>1500:1

响应时间:W8ms

图像长宽比:16:9

色温:10000K

使用寿命:云50000小时

电源:~220V±10%

工作温湿度:20~50。220~80%

接口:VGA、AV、HDMI、YPbPr

曲板反射率:W0.5%工作温度:

单色针式打印机

EPSONLQ-1600KIIIH

行宽:136字符/行

打印速度:大于200个字符/秒

点阵:24针

纸宽:380nlm

彩色喷墨打印机

利盟C935dn

最小打印速度:每分钟8页S3彩色)

分辨率至少为:2800dpi

缓冲记忆装置内存32MB

页面:A3

0室内温度变送器

EcoaEPRT004101

测量精度1%

时间常数<20秒

带温度数字显示

带有RS485通信接口或4~20MA模拟输出

1室外温湿度变送器

EcoaEPUT004021

温度测量精度1%

湿度测量精度3%

时间常数<20秒

适合室外安装(有防雨功能)

带有RS485通信接口或4~20MA模拟输出

2设备安装柜

安装现场主控单元、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网络协议转换器等

柜体采用冷轧钢板制作

柜结构为前面单开门,前门镶嵌玻璃,后面板可拆卸;前后门有密封材料

柜体防护等级:IP55

柜体及安装板、支架内外表面雷涂桔皱烘漆,漆层强度需经方格划痕试验(不能

剥落),柜体外表面的颜色由业主定。

3防雷过电压保护装置

雷安LAYM60,LAXCH3-12C

In(8/20ns):20kA,

Un:6V,Up:1KV

4不间断电源UPS

SANTAKC3KS

电网断电前后输出的波形是连续的正弦波,充电电流自动控制,具有过流、过温、

短路保护功能。

连续在线运行,并有在线系统自动测试。

输入电压:单相,160-276VAC,45IIZ-65HZ

输出电压:单相,220VAe±3*正弦波

容量:3KVA

后备时间:3小时

切换时间:小于4ms。

5.系统软件特点及功能描述

5.1系统软件特点

系统采用的软件已获得国家认证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仝面考虑了系统的安仝

问题,分级用户操作口令;具有简洁、直观的用户界面,具有在线帮助功能和多媒

体声光报警功能。

同时,系统具有完全开放的面向各种自动化系统的通讯规约转换程序,具备广泛

的规约库以支持多种微机保护监控装置、电能质软监测装置、多功能电力仪表、变

压器、直流屏等智能设备;另外,只要是开放的通讯规约,系统软件还可以根据通

讯规约开发出智能设备适用的通讯规约转换程序。

系统软件具备的以下特点:

•分布式的专业电力SCADA纽态软件平台,安全稳定的系统平台

•可支持WindowsXP/Windcws2003/Windows2008/Vista/Wincows7等多种

操作系统

•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及模块化的系统功能,系统功能可灵活组态

•大型数据库包括实时库与历史库,实时库为分级数据库,历史库为大型商

用数据库,如Oracle、Sybase、SQLServer、MySQL等

•人机界面友好

•良好的开放性,易于和其他系统通讯

•模拟和仿真功能,支持运为模拟和用户培训

•动态着色功能,使操作人员对电力系统设备带电、不带电、接地等状态信

息一目了然

•实现设备安全管理、设备在线安全检测、优化一次设备管理、安排检修计

•大数据量情况下的高速实时通讯

•系统内置高级脚本语言,方便用户二次开发系统互联的高安全性

•支持工业OPC2.0通讯接口标准,与其他自动化系统进行数据交换

•支持WEB发布,在Internet/Intranet上可远程访问监控画面、报表、报

警、历史查询等

5.2软件功能描述

5.2.1数据采集功能和管理功能

提供集成化的开发环境,要有强大的图形功能,可对全部设备状态等通过颜色

变化,移动,旋转,百分比,闪烁以及更焚杂的动态组合来反映现场的变化。可通

过标准的工业图形符号库进行用户的自由定义和修改,并使用基于对象属性的组态

方式,可用户自定义图形符号库,支持多层为象显示,可输入各种标准图形格式,

如BMP、PCX,JPG等以及AutoCAD的工程设计图。具有画面分层功能,运行时可以

根据程序很方便地更换对象的连接数据源,可以使控制更灵活。为降低软件开发及

维护的难度,提高应用系统的开放程度,功能扩展更为有利,要求生态软件必须真

正内嵌开放式工业标准语言如:VBA,而非其他语言或任何简单的脚本语言。支持所

有类型的ActiveX、OLE(ACTIVEX的前身),集成COM/DCOM、OPC等最先进现代软件

技术,方便地集成其它第三方的组件,让用户根据需要把最优秀的第三方组件集成

于整个系统中。对不健全的ActiveX控件出错的情况必须采用有效方法进行控制,

不会对系统造成不可预料的错误,要求组态软件具备安全容错功能。完全避免数据

丢失、中断控制过程、以及由此所造成的损失。

5.2.2数据采集功能和管理功能

系统软件能够通过与智能设备通信,对所有的电参数、开关量、脉冲量等进行

实时和定时数据采集,保证测量的高精度和同时性。定时数据可根据设定的时间间

隔自动转存于硬盘,作为历史记录存档。

5.2.3运行管理功能

•在监控界面中,系统的使用者能够清晰地监视电网的运行状态,在设备详

细界面中,使用者能够获取设备的状况,通过分析判定故障原因,向维护

者提供维护帮助,还可根据用户需求设置画面预置数据。

•控制管理通过通讯网络实现对智能设备的远程控制,控制操作的优先级高

于设备信息采集和反馈,控制采用安全措施:

•严格检查用户操作权限,设置有操作员和监护员

5.2.4网络管理功能

完全基于Client/ServerHMI软件,具有C/S架构软件的所有功能,可以监视

远程节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