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176_第1页
2024年人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176_第2页
2024年人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176_第3页
2024年人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176_第4页
2024年人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17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人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176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土尔扈特是哪一个少数民族的分支()A.满族B.蒙古族C.维吾尔族D.回族2、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是五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福娃。其中;福娃贝贝的头部纹饰借鉴了古代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看到这个可爱的福娃,我们应该感谢制造这种彩陶的()

A.北京人B.河姆渡原始居民C.半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民3、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成熟汉字是()A.金文B.小篆C.隶书D.甲骨文4、近年来,台湾各党派首脑如连战、宋楚喻等到大陆访问时都拜谒黄帝陵,是因为()A.黄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B.黄帝联合炎帝打败蚩尤C.黄帝的部落形成日后华夏族的基础D.黄帝是后人尊称的“人文初祖”5、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皇帝是()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6、唐代科举制中最重要的两科是进士科、________________。其中进士科的第一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是____。8、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是《___________》,作者是贾思勰;南朝的__________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9、材料:“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又诏革衣服之制改国姓为元氏姓,____【注:下划线文句的意思是,皇帝博学善文,讨厌鲜卑族的旧俗,想要实行汉化来改变(旧俗),所以大胆地进行这项改革。然而,国势的衰微,实际上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赵翼《廿二史札记》回答:(1)材料中的“帝”是谁?根据材料概括他实行的措施有哪些?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赵翼对北魏“汉化”政策的观点是什么?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论述。10、我国的第一个王朝是于公元前2070年由禹建立的11、建国以来,我国外交事业不断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请根据提示填写我国外交成就简表:。时间外交成就20世纪50年代____20世纪70年代____20世纪90年代____12、西汉初年,经过几代帝王的休养生息,中国古代出现第一个治世局面,史称“光武中兴”。改为:____。13、提出“仁”的思想,主张以德治国--______14、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________,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明成组时,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了________城;明长城东起________;西至________,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5、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卫青率船队曾达到夷洲,夷洲就是今天的台湾地区。()16、郭靖和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的是辽灭北宋。______(判断对错)17、女真族是唐朝羌族的一支,11世纪女真完颜部逐步统一女真各部。阿保机于1115年在会宁称皇帝,国号金。18、中国原始传说时代公共推举、首领让贤的方式被称为“禅让”。()19、汉朝中期颁布“推恩令”的目的是实现思想的高度统一。()T.正确F.错误20、距今约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T.正确F.错误评卷人得分四、连线题(共4题,共40分)21、对号连线。(共5分)把相关知识连起来:儒家老子道家孔子墨家孙武法家韩非子兵家墨子22、()毛泽东①抗美援朝()周恩来②宣告新中国成立()彭德怀③改革开放()邓小平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3、请将下列相关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24、请将下列历史人物与其相应史实用直线连接起来,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相应位置A.蔡伦a.《史记》B.张仲景b.《水经注》C.华佗c.改进造纸术D.司马迁d.《伤寒杂病论》E.郦道元e.“五禽戏”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1题,共9分)25、加强边疆的管理、促进边疆的稳定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吐蕃”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元朝时,中央直接统辖管理这一地区军民各项事务的机构是什么?(2)元朝疆域辽阔,为了对全国进行有效统治,负责管理军事事务的中央机构是什么?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元朝采取了什么措施?(3)台湾自古以来都是我国的领土。元朝统治者为了管理澎湖列岛和琉球设置了什么机构?(4)综上,请你谈谈我国对边疆地区治理的认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B【分析】【分析】土尔扈特是蒙古族的分支;他们自古就生息在我国北部西部的森林和草原,是一个勤劳;勇敢,有着光荣历史的部落。故选B。

【点评】关于土尔扈特部的史实,学生还要重点掌握的是土尔扈特部回归。土尔扈特部在渥巴锡的领导下,1771年摆脱了沙俄的堵截,重新回到祖国怀抱。土尔扈特部虽然付出了惨痛代价,但他们以其雄伟悲壮震惊世界,永垂青史。2、C【分析】【分析】福娃贝贝的头部纹饰借鉴了古代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源自于古代半坡原始居民会制做的鱼纹彩陶盆,故选C。

【点评】关于半坡聚落的史实,学生还要知道,半坡人发源于黄河流域,居住半地穴式房屋,会种植粟,会饲养家畜,普遍使用磨制石器。3、D【分析】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的,商朝甲骨文是我国发现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汉字.

故选D.

本题考查甲骨文.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重点注意掌握先秦文化成就.【解析】D4、A【分析】【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人文始祖皇帝的识记能力;本题以台湾国民党主席宋楚瑜来黄陵县祭拜为素材命题,形式新颖,构思灵活,“华夏子孙齐参拜,脉血胜于清水浓。”表达了华夏之孙对黄帝的敬仰之情,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了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被成为人文始祖,此题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人文始祖黄帝的识记能力,炎帝和黄帝都是华夏族的祖先,这个知识点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属于送分题。5、D【分析】【分析】汉武帝时,为加强中央集权,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6、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科举制度的考试科目。唐代科举制中最重要的两科是进士科、明经科。其中进士科的第一名称为状元。【解析】【答案】明经科;状元7、《神曲》【分析】【分析】通过所学;我们知道但丁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的代表作是《神曲》,所以答案是《神曲》。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的相关知识,步入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8、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齐民要术》和祖冲之的相关内容。北魏末年的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一部农业生产技术的总结性著作,其中系统的总结了6世纪以前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祖冲之是南朝宋、齐时期我国伟大的科学家,在数学、天文历法、机械制造等方面都有突出成就。其中尤其是数学,我国自古就有”周三径一的说法,他在前人的基础上,求出了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6之间,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准确数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比欧洲早近一千年,他的著作是《缀数》。故填:《齐民要术》、祖冲之。【解析】《齐民要术》,祖冲之

9、略

【分析】(1)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一从正音又诏革衣服之制改国姓为元氏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是: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连汉姻,用汉制。所以材料中的“帝”是北魏孝文帝;第二小问,抓住题干“根据材料概括”一定从材料出发。根据材料“一从正音又诏革衣服之制改国姓为元氏姓”可知,他实行的措施是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2)本题考查赵翼对北魏“汉化”政策的观点以及对这一观点的论述。抓住题干"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就是从材料出发。根据材料“然国势之衰,实始与此。”和“欲以华风变之”可知,赵翼对北魏“汉化”政策的观点是北魏政权的灭亡缘于“汉化”政策。所以,赵翼对北魏“汉化”政策的观点是北魏政权的灭亡缘于“汉化”政策;第二小问,注意: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据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汉化”政策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顺应民族交融趋势,以国家政权推动鲜卑族汉化,增强北魏的实力,促进了北方地区民族大交融(或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洛阳城(或中原地区)的开发,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基础。但“汉化”政策抛弃了自己民族的长处,使鲜卑族丧失勇武的精神,也学习汉文化的糟粕。结论:以上观点是片面的,“汉化”政策积极性大于消极性。所以,论述:孝文帝“汉化”政策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顺应民族交融趋势,以国家政权推动鲜卑族汉化,增强北魏的实力,促进了北方地区民族大交融(或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洛阳城(或中原地区)的开发,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基础。但“汉化”政策抛弃了自己民族的长处,使鲜卑族丧失勇武的精神,也学习汉文化的糟粕。结论:以上观点是片面的,“汉化”政策积极性大于消极性。​【解析】(1)“帝”是北魏孝文帝;措施: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2)[答案示例]观点:北魏政权的灭亡缘于“汉化”政策;论述:孝文帝“汉化”政策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顺应民族交融趋势,以国家政权推动鲜卑族汉化,增强北魏的实力,促进了北方地区民族大交融(或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洛阳城(或中原地区)的开发,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基础。但“汉化”政策抛弃了自己民族的长处,使鲜卑族丧失勇武的精神,也学习汉文化的糟粕。结论:以上观点是片面的,“汉化”政策积极性大于消极性。评分标准:一等: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二等:观点较明确。史论结合较好,逻辑较清晰。三等:观点不明确。史论结合不够准确,逻辑不够清晰。​10、略

【分析】试题分析: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禹由部落联盟的首领,变成了国王。他所建立的国家称夏朝。考点:夏朝的建立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属基础题。识记夏朝建立的时间。【解析】【答案】夏朝11、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功参加万隆会议。中国重返联合国(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美建交);中日建交;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中国收回香港;中国收回澳门。【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20世纪50;70,90年代外交成就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新中国外交的奠基时期,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取得了一些重要的外交成果。其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同。后来参加了万隆国际会议,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70年代是中国外交成就取得胜利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三大外交成就除了中美关系正常化外,还有中日邦交的正常化和中国重返联合国。(20世纪90年代,国际风云变幻,我国及时调整了外交策略,这一时期,中国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中国成功收回了香港澳门的主权等。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新中国成立以后,我结束了近代以来屈辱外交的历史,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积极展开外交活动,取得了辉煌的外交成就。在国际舞台上,我国政府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多边外交能力,作用也越来越大。回顾20世纪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轨迹,70年代绝对称得上中国外交史的“春天”。70年代,我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合法席位;实现了中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相继建立外交关系。70年代的外交成就,由于知识综合性强、线索条理清晰,已成为各省市中考命题的重点。因此,复习时要给予高度关注。12、光武中兴改为文景之治【分析】【分析】西汉初年;经过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等几代帝王的休养生息,中国古代出现第一个治世局面,史称“文景之治”。

故答案为:光武中兴改为文景之治。

【点评】本题考查文景之治。13、略

【分析】春秋晚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故答案为:

孔子。

本题考查了孔子。孔子春秋晚期鲁国人。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解析】孔子14、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识记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横跨在37米多宽的河面上,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当地称做“大石桥”,建于隋朝年间公元595年——605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南京,明成祖朱棣于1421年迁都北京,明朝后来一直定都北京。明长城是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蜿蜒六千余公里,气势宏伟,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解析】赵州桥、北京城、鸭绿江、嘉峪关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5、×【分析】【分析】三国时期;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孙权派卫温等曾到达夷洲(台湾),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不是卫青。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了吴国与台湾。16、×【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公元1126年,金军攻占北宋都城开封(今属河南)。次年二月,废宋徽;钦二帝,北宋灭亡。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浙西事件又称靖康之乱、靖康之难、靖康之祸、靖康耻,因此《射雕英雄传》中的靖康和金灭北宋有关。

故答案为:×。

本题以郭靖和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为切入点;考查靖康之难的相关知识。

掌握北宋灭亡的时间和过程,了解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与和战的相关知识。【解析】×17、×【分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通过自己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发现,女真族是是唐朝靺鞨的一支,而不是羌族的一支,在会宁称皇帝的是阿骨打北宋阿保机。

【点评】本题是对少数民族政权金的有关知识的考查。18、√【分析】【分析】公共推举;首领让贤的部落首领选举的办法;历史上称为“禅让制”,采用“禅让制”的首领是:尧、舜、禹。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禅让制。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熟练掌握中华文明起源的相关知识。19、×【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得知,西汉汉武帝时期,在政治上,为了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了推恩令,下令诸侯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弟,建立较小的候国,从而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在思想上,为了统一思想,巩固统治,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了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故此题错误,故选F。【解析】F20、×【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我国最早人类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它生活在云南省元谋县,位于长江流域。所以本题错误。故选F。【解析】F四、连线题(共4题,共40分)21、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诸子百家的理解。结合所学,孔子是春秋时期的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认为事物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是墨家的创始人;韩非子主张“法治”,加强中央集权,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孙武创作了《孙子兵法》,是春秋时期兵家的创始人。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解析】【答案】22、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是我国反帝反封建的彻底胜利,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故选②。(2)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总理在访问印度、缅甸时与两国总理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故选④。(3)本题考查抗美援朝的相关史实。美国侵略朝鲜,轰炸中国边境城市,侵犯了中国主权,严重威胁着中国安全,中朝唇齿相依,唇亡齿寒。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故选①。(4)本题考查的是邓小平与改革开放的有关内容。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邓小平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故选③。【解析】(②)(④)(①)(③)23、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与成语故事相关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晋文公曾流亡楚国,城濮之战时,晋军以报答楚王为名,“退避三舍”,巧妙避开了楚军的锋芒,诱敌深入,大败楚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