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第1课时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的过程,能估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体会算法的多样化。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中能合理地选择运用口算、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学重点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教学难点估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教学准备教学光盘、小棒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分层操作)一、建标二、探标三、验标1.口算并说出依据的口决。6×4=9×3=4×8=7×5=5×6=7×8=2.口答。6个十是(),10个十是(),150是()个十;5个百是(),10个百是(),1200是()个百。【通过复习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1.探索口算方法。收集信息,提出问题。(1)出示例1情境图,说说从图中能知道什么?(2)你能根据已知条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一共有多少根?”师:要求三箱玉米一共有多少根,你打算怎样列式?学生列出的算式可能两种:20+20+20或20×3追问:这两道算式有什么联系?指出:20+20+20写成乘法算式就是20×3或3×20(3)提问:你会计算20×3吗?指出:怎样计算20×3,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板书:整十数乘一位数)探索交流,明确算法。(4)提出要求:20×3=?先用小棒摆一摆,再想想可以怎样计算。根据交流情况板书:用加法计算:20×3=20+20+20=60(2)联系整十数的意义思考: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3)表内乘法类推:2×3=6,20×3=60追问:由2×3=6,推出20×3=60,你是怎么想的?指出:把2×3看成2个一与3相乘,积是6个一;把20×3看成2个十与3相乘,积是6个十,也就是60.师小结: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只要想表内乘法,再在积的末尾加一个0。2.整百数乘一位数,迁移方法。(1)200×3=8×200=(2)提问:这里还有两道题,你能算出结果吗?(3)他们与上面的题目有什么联系?(把课题补充为: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4)引导整理算法:先把整百数看成几个百。2个百×3=6个百8×2个百=16个百【先算几乘几,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5)8×200与200×3相比,积有什么特点?指出:8与2个百相乘得16个百,16个百是1600,积是四位数。练习:1.想想做做第1题(1)学生各自计算。组织讨论:①9道题,你是横着一题一题算,还是竖着一组一组算?②每竖排的3道题有什么联系?(指出:只要算出上面一题的得数,看每题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得数后面添几个0)2.想想做做第3题追问:你是怎样计算2×50的?8×800呢?联系实际问题学习估算(出示例2)1,理解题意,选择估算的方法。(1)看图说说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2)要知道“张大叔带200元,买4箱西瓜够不够”你觉得应该先算什么?明确:先算出4箱西瓜一共多少元,再把算出的结果和200元进行比较。试着计算,提出:大部分学生不会计算,该怎么办?提示:如果不计算48×4,还有其他方法解决教材提出的问题吗?(通过估算解决问题)把课题补充完整。2,讨论交流,明确估算过程。(1)提出要求:你打算怎样估算?想一想,想法在小组里交流。(2)讨论明确:因为48接近50,把48看作50来思考。因为:4×50=200,所以:4×48<200,200元够了。两人一组互相说一说上面的估算过程和方法。3,尝试应用,体现估算价值。试一试练习:(1)提出要求:你能通过估算回答这个问题吗?(2)小结:要知道300元够不够买5箱哈密瓜,应该先算5箱哈密瓜一共多少元;因为62接近60,把62看作60来算;因为60×5=300,所以62×5>300300元不够。(3)组织比较:用估算的方法解决上面两个问题的思考过程有什么不同?指出:把48看作50,原来的积一定小于估算结果;把62看成60,原来的积一定大于估算结果。(4)总结估算的方法:先找到两位数、三位数的近似数,再估算。4.想想做做第6题(1)生独立完成,交流。重点理解:先算出6次一共运多少箱,列式72×6。因为72接近70,把72看作70来思考;70×6=42072×6>4206次能运完。4,想想做做第7题。(1)理解:要知道吴老师买的是哪种票,先要算出每种车票买3张各需多少元?列式:198×3312×3405×3(2)估计3道题:198×3<600(不合情理)312×3>900405×3>1200(不可能)6.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开火车口答。先想一想,再指名回答。(3箱黑玉米,每箱20根。)学生口头列式学生操作、思考后,组织交流。小组代表汇报思考过程。学生根据导学单活动二进行自主学习。先独立学习,再小组交流。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学生说自己的想法,全班交流。学生独立完成,和小组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分组讨论,并在合适答案下面画“√”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你的发现。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学生说自己的想法,全班交流。板书设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20×3=60(根)200×3=6008×200=16004×50=200(元)4×48<200(元)答:带200元够。教学内容第2课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目标1.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能运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并能解决实际问题。2.在情景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动手操作、讨论交流,提高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动手操作能力。3.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难点理解和运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准备教学光盘、花片(或圆片)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分层操作)一、建标二、探标三、验标导学单:1.口答。3个5是()2个4是()20里面有()个58里面有()个22.看图说说有几个几(1)☆☆☆☆☆☆(2)○○○○○○(3)□□□□□□3.教材P4页花坛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上知道了什么?提问:比较每种花的朵数,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怎样列式计算?4.谈话: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我们已经学过求两个数量相差多少,也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用减法计算。师:这节课将要学习比较两个数量的另一种方法,一个新的数学概念——“倍”。(板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1.认识“倍”。教师:黑板上摆出2朵蓝花,下面摆出6朵黄花。(1)引导:我们把2朵蓝花看成一份,怎样表示这是一份呢?(把这两朵花圈起来。)引导:那么黄花有这样的几份呢?想想黄花该怎样圈?(2)谈话:我们把2朵蓝花看成一份,黄花有这样的3份,我们就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你们看,蓝花有几朵?黄花有几个2朵?小结:蓝花有2朵,黄花有3个2朵,我们就说黄花朵数是蓝花的3倍。(板书:蓝花有2朵,黄花有3个2朵,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2.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导学单:(1)请同学们重新摆花,第一排画2朵蓝花,第二排画8朵红花。(2)出示问题:蓝花有2朵,红花有()个2朵,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倍。(3)要求:先圈一圈,再说出答案。(4)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4倍?指导: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板书:8÷2=4(5)小结:“说的非常好,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我们一般用除法来计算。”那么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2倍,这个2如何用算式表示出来呢?1.想想做做第1题。提问:你是怎样知道红带子的长是绿带子的5倍?2.想想做做第2题。指名读题,让学生说出题意。要求:按照题目的要求摆一摆,分一分,再填空。3.想想做做第3题。各自读题,独立完成题目。提问:为什么要把2个彩球连起来。4.想想做做第4题。观察情境图,提问:怎样求“菊花的盆数是月季的几倍?”5.总结提问: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你知道怎么求一个数是另个一数的几倍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解决。)2个33个21个5或者5个1学生课上说一说自己比较的结果。师摆完,小组照着摆好蓝花和黄花。教师示范,学生操作。指名圈一圈。学生重复说一说,感知倍的含义。学生独立操作,然后说出答案。学生独立思考,再集体交流。说说除法算式的意思。学生说一说。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学生操作,填空,教师指导。指名说说算式,集体订正。学生尝试用计算的方法,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算。学生自由说一说板书设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蓝花有2朵,黄花有3个2朵,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8÷2=4教学内容第3课时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练习课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和思考,更加明确“几倍”和“几个几”之间联系,进一步认识倍。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习惯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进一步建立“倍”的概念。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本质含义。教学准备教学光盘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分层操作)一、建标二、探标三、验标口算训练:想想做做第5题20×6=4×80=600×9=5×700=50×6=3×800=1.拍一拍学生拍拍表示一倍的次数,老师有节奏地拍出表示几倍的次数。①生1拍:××。老师拍4个2下。问:老师拍的次数是你们的几倍?②生2拍:×××。老师拍3个3下。问:老师拍的次数是你们的几倍?2.谈话:大家表现得真棒,说明大家学习地非常努力。敢不敢迎接更大的挑战?1.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1)先让学生自己读题,然后说一说如何测量线段的长度,要注意什么?(2)最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解题思路。2.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解题思路。3.完成想想做做第8题。(1)观察图,你知道了什么?(2)如何解答第一个问题?选择哪两个条件列式?怎么求出几倍的?(3)选择哪两个条件解答第二个问题?怎么求出几倍的?4.完成想想做做第9题。(1)自行车的辆数是电动车的多少倍?你会列式吗?(2)自行车比电动车多多少辆?(3)还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5.课堂总结提问:同学们,通过这两天“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学生先教材独立完成,再集体汇报纠错。师生进行拍手游戏。学生动手测量两条线段的长度,并计算出第一条线段是第二条线段的几倍。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独立完成,说说解决每个问题要注意的地方是什么?问题一和问题二分别求的是什么,有什么区别?学生自由说一说。板书设计教学内容第4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紧密联系倍的概念和乘法运算的意义,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2.通过实物操作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等能力。3.探索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4.引导学生感悟到美源于生活,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教学重点加深“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数量关系的认识。教学难点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教学准备教学光盘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分层操作)一、建标二、探标三、验标导学单呈现:1.按要求摆一摆,说一说(1)第一行摆2根小棒,第二行摆4个2根。第二行小棒的根数是第一行的()倍。(2)第一行摆4个圆片。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第三行摆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问:你是怎么摆的?你发现了什么?谈话:生活中有好多有关“倍”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来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1.教学例题,出示挂图,问:看了图,你知道了什么?问我们什么问题?2.全班交流,说说是怎么想的。3.进一步提问:刚才大家画柳树时画了几个几棵?摆柳树时摆了几个几棵?(3个5棵),这样看来,求柳树有多少棵,也就是求3个5棵时是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4.组织学生讨论小结:这题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谁能说说为什么用乘法计算?1.做“想想做做”第1题。要求学生先画一画,再填一填。学生独立解答后,思考:列式的时候是怎样思考的?2.做“想想做做”第2题。(1)先让学生自己填一填,(2)然后让学生利用线段图说一说如何解答题目。3.做“想想做做”第35题。(学生独立解答后说说每题是怎样想的)追问:第5题你觉得要注意什么问题?可能发生的错误是什么?4.课堂总结提问: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学生课前完成学习单部分,尤其第2小题自己动手摆一摆或者画一画,说说你的想法发现。根据导学单,学生独立思考,可以动手画一画,或摆一摆。再小组交流。学生导学单上完成列式计算得到结果。带领学生回顾反思解题的过程。学生独立读题理解题目的意思,说说你从题目知道了什么。学生独立完成再汇报自己的思考过程。板书设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实际问题柳树有3个5棵3×5=15(棵)答:柳树有15棵。教学内容第5课时练习一(1)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和思考,进一步掌握不整十、整百数乘一位的方法;能熟练利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习惯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加深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加深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教学准备教学光盘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分层操作)一、建标二、探标三、验标我们已经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方法,谁能来说一说我们计算时是利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的?(借助表内乘法)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利用表内乘法计算下面的题目。1.练习一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上下两题的联系与区别。2.练习一第2题。学生分组完成,然后集体订正,教师注意巡视指导。谈话:刚才同学们做的非常仔细,非常认真,正确率非常高,对于下面的练习有没信心?1.完成练习一第3题。(1)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观察,说一说白菜有多少棵?青菜呢?(2)你能提出一个关于“倍”的问题吗?(青菜是白菜的多少倍?)(3)让学生自己解答。(学生可以先圈一圈,也可直接列式,教师注意巡视指导)(4)总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我们可以直接列除法算式解答。2.完成练习一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注意要求学生列除法算式来解答,不熟练的同学可以先圈一圈,再列式。3.完成练习一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两名同学板演,再让其中一位同学说说自己是如何想的。4.拓展延伸今年,妈妈27岁,小明3岁。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追问:明年妈妈的岁数又是小明的几倍呢?5.课堂总结提问: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注意观察第三组题与前两组的区别。说说自己写错的题目出错的原因。完成第3、4题比较两题分别求的是什么?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自己的想法。学生自己提问题并解答。思考明年妈妈的岁数是小明的几倍,你是怎么想的?还是9倍吗?板书设计教学内容第6课时练习一(2)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和思考,加深对“倍”的数量关系的认识,进一步认识“倍”。2.掌握利用估算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3.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倍”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倍”的数量关系。教学准备教学光盘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一解剖学基础考试题及答案
- 湖南地理中考试题及答案
- 考点攻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特性》专项测评练习题(含答案详解)
- 2025监理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 考点攻克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重点解析试卷(含答案详解)
- 计算机职称高级考试题库及答案
- 顺德初一生物考试题及答案
- 万科中学分班考试题目及答案
- 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 机械传动与连接知识测试卷解析 含平键螺纹等测试卷有答案
- 肉桂课件讲解
- 高中化学教师培训课件
- 锲而不舍成功从不言败主题班会课件
- 河南省中小学教师副高职称评审申报指南(含六个附件证明模板)
- 公司商业模式的人工智能技术
- 初中科学 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分析
- 初中1600个必背单词带英标
- 2022年湖南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
- 农机合作社创业计划书
- ISO 14001:2015审核通用检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