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课件(人教版)_第1页
抗日战争课件(人教版)_第2页
抗日战争课件(人教版)_第3页
抗日战争课件(人教版)_第4页
抗日战争课件(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抗日战争课件人教版教材,讲述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历史。战争前夕:列强瓜分中国19世纪末,中国积贫积弱,列强虎视眈眈。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国家主权丧失,国土沦为列强瓜分的对象。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中国战败,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并被迫签订《马关条约》,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五四运动呼唤民族独立五四运动背景一战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列强瓜分中国利益,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中国人民要求国家独立、民族自强,抵制列强侵略,维护国家主权。五四运动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上街游行,抗议北洋政府签署对德“二十一条”,反对日本强占山东,揭露卖国政府的罪行,并要求外交独立。五四运动迅速席卷全国,全国人民掀起反帝爱国运动,展现出强大的民族力量。国共两党联合抗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国共两党为了共同抗击外敌,放下昔日矛盾,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合作抗日国共两党合作,共同领导全国人民抗日,共同组建抗日军队,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抗日战争胜利国共两党联合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也为中国人民赢得了宝贵的民族独立和解放。对日全面抗战的开始1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军队在卢沟桥附近挑起事端,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奋起抵抗。2淞沪会战中国军队在上海与日军展开激战,展现了顽强抵抗精神,但最终战败。3南京大屠杀日军攻占南京,对中国平民进行惨无人道的屠杀,震惊世界,是人类历史的耻辱。西安事变与抗日联军的形成1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发动2国共合作蒋介石被迫释放3抗日联军国共合作抗日西安事变是抗战时期重要的转折点。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事变,迫使蒋介石释放共产党领导人,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这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淞沪会战:血与火的见证淞沪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最惨烈的战役。日军目标夺取上海,进而占领中国东南沿海。中国军队顽强抵抗,血战上海,有力牵制了日军攻势,为全国抗战赢得宝贵时间,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决心和民族气概。八路军:持久战的侵袭战略部署八路军采取了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深入敌后,打击日军。军事行动发动了百团大战,重创日军,削弱了日军的侵略力量。人民力量八路军得到当地人民的支持,建立了广泛的抗日根据地。新四军:华中游击战灵活机动新四军在华中地区采取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不断打击日军和伪军。人民战争新四军积极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将人民战争进行到底。持久战新四军坚持持久抗战的战略方针,不断削弱敌人的力量。重大贡献新四军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为解放华中地区奠定了基础。远东策略: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华北战场的一次大规模进攻战役,它发生在1940年8月至12月,是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大战役。100K日军日军在百团大战中损失惨重,这对日军士气造成重大打击。200日军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设立了大量据点,企图控制华北地区。300根据地八路军通过百团大战,不仅打击了日军,而且扩大了抗日根据地。1M军民百团大战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抗日信心,也震动了世界。群众基础:民族统一战线各阶层人民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商人等各阶层人民,共同参与抗战。民族团结各民族团结一致,共同抗敌。国际援助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为中国抗战提供物质和精神力量。全民抗战从军人到平民,从城市到农村,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共同抗击侵略者。政治和军事领导: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体系,它指导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取得胜利。人民战争思想毛泽东思想强调人民群众是战争的主体,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才能取得胜利。持久战毛泽东思想主张采用持久战的战略,以时间换取空间,最终战胜敌人。抗日经济动员:民族工业的崛起工业生产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为抗战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工人力量工人们在艰苦条件下,仍然坚持生产,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工业建设抗战时期,中国政府和人民积极进行工业建设,为战后经济恢复奠定了基础。文化动员:民族文化复兴抗日歌曲在抗日战争期间,许多抗日歌曲诞生,如《义勇军进行曲》和《黄河大合唱》,这些歌曲鼓舞了人民的斗志,激励了人们的爱国情怀。戏剧和电影抗日战争时期,戏剧和电影也是重要的文化形式,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抗争,如《血战台儿庄》和《风云儿女》等。文学创作抗日战争期间,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如《抗日战争时期》和《亮剑》,这些作品记录了战争的真实情况和人们的精神面貌。民间文艺除了主流文化形式之外,民间文艺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民间故事、民歌和民间戏剧,这些文艺形式表达了人民对战争的反抗和对和平的渴望。抗战中期:国共合作状况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合作抗日2战略合作共同抵抗日本侵略3摩擦与冲突政治理念分歧4合作破裂国共内战爆发抗战中期,国共两党在共同抗日目标下,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两党在战略上合作,共同抵抗日本侵略。然而,由于政治理念分歧,两党之间也存在着摩擦与冲突。最终,由于一系列原因,国共合作破裂,导致了内战的爆发。抗战后期:华北游击战敌后战场的开辟日军发动“治安强化运动”,企图将八路军和新四军赶出华北根据地。但在中共领导下,华北游击区人民开展了顽强抵抗,极大消耗了日军力量。游击战的战术特点华北游击战以灵活机动的战术为特点,积极开展运动战,牵制日军,为敌后抗战做出重要贡献。华北抗战的重要意义华北游击战是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抗战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也展现了中国人民的顽强意志和爱国精神。三大战役:粉碎日军进攻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中三大战略决战,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期间进行的。三大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了国民党政权的军事力量,为解放全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重庆谈判与国共分裂1谈判开始1945年8月28日至10月10日2主要内容政治协商、军事问题、经济问题3最终结果未能达成协议,导致国共分裂重庆谈判是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结束后为避免内战而进行的谈判。然而,由于双方在政治理念和利益分配上的分歧,最终未能达成协议。这标志着国共两党正式分裂,也预示着内战的爆发。解放战争前奏:淮海战役1战役背景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的决定性战役之一。它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为彻底粉碎国民党反动派而发起的一次重大战役。2战役过程战役从1948年11月6日开始,历时66天。中国人民解放军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包围了国民党军在淮海地区的部队。3战役结果淮海战役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胜利告终。这次战役歼灭了国民党军主力,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辽沈战役:东北解放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中规模最大、最关键的一场战役。东北解放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以林彪为指挥,对国民党军队发起战略决战,最终取得胜利。1战略部署制定周密计划,集中优势兵力。2战役实施运用包围歼灭战,打击国民党军。3政治动员号召民众支持,瓦解国民党军心。4解放东北解放了东北全境,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平津战役:华北解放战役背景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之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华北地区的关键战役。作战经过战役从1948年11月开始,经过一个月的激战,解放军成功包围了天津,并最终攻占了这座重要的城市。战役意义平津战役的胜利解放了华北地区,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湘西会战:湘鄂豫解放1战略部署湘西会战是抗日战争末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湘鄂豫边区人民解放军发起的反攻战役,目标是解放湘鄂豫边区。2战役经过战役历时数月,解放军以灵活的战术和顽强的战斗精神,战胜了国民党军队的顽强抵抗,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3战略意义湘西会战的胜利,解放了湘鄂豫边区,巩固了华中解放区,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渡江战役:华南解放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的最后一次重大战役,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全国胜利的决定性战役。1渡江战役解放华南2战略决策集中优势兵力3渡江准备攻克国民党长江防线4渡江作战迅速突破国民党防线5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统治覆灭渡江战役取得了伟大胜利,解放了华南地区,为新中国成立奠定了基础。抗战胜利:民族独立的开始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中国人民经过了长达十四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民族独立中国人民在抗战中取得了民族独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中国。世界格局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也深刻影响了世界格局。国共内战与新中国成立1国共矛盾激化战争结束,国共两党争夺政权2解放战争爆发人民解放军取得重大胜利3国民党政权覆灭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宣布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成立与发展11.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22.社会主义建设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33.改革开放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4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抗战精神:爱国主义传统民族精神的体现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顽强意志、团结协作、自强不息的精神。爱国主义的基石抗战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它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凝聚了人心,推动了抗战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精神财富。历史启示:民族unity、革命、发展11.民族团结抗日战争证明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是战胜强敌的关键。22.革命精神革命精神鼓舞了人民,也为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33.发展道路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的发展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