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
期中质量检测(1——11课)(A卷·基础过关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
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
(1—20题20*2.5分=50分,21—25题5*2分=10分,共60分)
卷Ⅰ(选择题共60分)
1.《国史大纲》中写道“隋室虽祚短运促,然其国计之富足,每为治史者所艳称。自汉以来,
丁口之蕃息,仓廪府库之盛,莫如隋”,隋经济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不包括
A.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B.隋初,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加强中央集权
C.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加强南北交流
D.营建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三次征辽
2.隋平陈以后,将北方的社会管理制度推行到南方,政令严急,导致南方豪强纷纷举事反
隋。文帝派大军前往镇压,逐一平定……隋炀帝即位后,为了加强对华北、江南的控制,开
始在洛阳营建东都,复以东都为中心开凿大运河。隋朝这些措施()
A.源于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B.推动了运河沿岸城镇的形成
C.旨在镇压南方豪族的叛乱D.适应了国家巩固统一的需要
3.阅读下面的表格,由下表可以推知()
时间户数人口数
第1页共9页.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7000000户约40000000人
隋文帝开皇十七年(597年)8700000户44500000人
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8907546户46019956人
A.统治清明政绩显赫B.社会经济得到发展C.税收改革收效明显D.民族同心归附甚众
4.王仲学在其著作中写到:通济渠在大业四年正月开凿,不到几个月就通航了。这巨大的
工程,是在官吏督役严急的情况下迅速完成的,不可避免地给人民带来了很多痛苦。掘河的
民夫经久不息劳动,受冻挨饿,加上疾病侵袭,死亡的人数半数以上。材料叙述的工程是()
A.都江堰B.灵渠C.隋朝大运河D.丝绸之路
5.学生甲:“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为其走向强盛奠定了基础。”学生乙:“前代
开凿的大运河所发挥的历史作用也不能忽视。”学生丙:“我认为统治者的主观努力是最关键
的。比如:知人善任、政治清明,以致社会安定;重视发展经济;开明的民族政策带来和睦
的民族关系;开放的政策带来包容的社会心态。”据此可知,这些学生讨论的是()
A.西汉休养生息的表现B.南朝统一全国的贡献
C.唐朝盛世形成的原因D.北宋重文轻武的后果
6.唐太宗十分重视都督、刺史的选拔与任用,他将能否堪养百姓、劝课农桑作为官吏考核
的标准。在此措施下,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材料反映出唐太宗时出现治世局面的
原因是他()
A.贯彻以民为本的施政思想B.将以法治国作为施政原则
C.主张知人善任的用人之道D.奉行无为而治的施政策略
7.下图是根据傅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整理出的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趋势图。下列对经济
发展趋势图解读正确的是()
A.①指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使经济发展B.②指孝文帝改革使经济得以恢复发展
C.③指唐玄宗时期唐朝经济达到鼎盛D.④指两宋时期政权并立使经济衰落
8.下表是根据胡凡主编的《简明中国通史》而制作的唐朝前期户口统计表。据此推断正确
的是()
唐初太宗贞观高宗永徽武周神龙玄宗开元玄宗天宝
第2页共9页.
十三年元年元年二十八年十三年
200万户304万户380万户615万户841万户906.9万户
A.唐初重文轻武、经济繁荣B.唐初风气开放、民族和睦
C.唐初疆域辽阔、国家统一D.唐初施行仁政、关注民生
9.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准备围绕“中华民族对外的交流与碰撞”的主题创办一期历史板
报,下列哪位历史人物不能入选()
A.B.
C.D.
10.一代明君唐太宗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深得各族人民的爱戴。下面是史书中出现的太宗
语录,能够体现“开明的民族政策”的是
A.舟可以比人君,水可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C.天下英雄尽入吾彀(gǔ,圈套)中矣!
D.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11.我国封建社会不同时期,主流文学形式各不相同,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其
中诗歌在唐朝极度繁荣,为后世留下了三百多首著名的诗篇,其主要原因是
A.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培养了大批人才B.武则天大力提倡科举
C.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D.李白的天赋和个人努力
12.唐朝的对外开放具有“大出大进”的特点,“大进”是指唐朝文化吸收外来文化,不拘一格,
兼收并蓄。“大出”是指唐朝文化富有魅力,广泛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下列属于唐朝“大
出”的史实是()
第3页共9页.
A.鉴真东渡日本B.玄奘西行天竺C.册封回纥首领D.文成公主入藏
13.唐朝与天竺有频繁的交往。下图为高僧玄奘纪念邮票。贞观初年,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
经,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纪行著作,记载了
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该
著作是()
A.《佛国记》B.《大唐西域记》
C.《西域行记》D.《西游记》
14.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诗史”之称。下面这首诗描述反映出()
A.开元末年以来朝政日趋腐败B.安史之乱对唐王朝的打击
C.藩镇割据造成中央权力衰微D.五代十国时期的混乱时局
15.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源。造成图中局势出现的原因()
五代十国形势图(后周时期)
A.分封制瓦解B.藩镇割据C.重文轻武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6.下表所示为从魏至北宋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朝代魏西晋东晋隋唐北宋
比例6%15%4%17.2%24.5%46.1%
A.主流思想的变更B.社会经济的发展
C.国家统一的实现D.制度变革与创新
第4页共9页.
17.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
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人
神之福也。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
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于是太祖采
取的措施是()
A.杯酒释兵权B.改革科举制
C.重文轻武的政策D.实行变法
18.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布田野),戴白之人(白发老迈的人),
不识干戈(武器)”。这说明()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地打击B.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C.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D.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19.历史地图生动再现了历史知识。下面是某同学在历史兴趣小组活动中绘制的朝代形势局
部图,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北宋政权特点的是()
A.
B.
C.
第5页共9页.
D.
20.两宋词坛的风格虽有豪放与婉约之分,但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的许多词作中均流露出较
为浓厚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两宋一直处于战乱之中,百姓流离失所
B.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
C.政治黑暗、宦官专权导致民不聊生
D.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
21.下列的三幅图片最能直接地反映了宋代哪一方面的繁荣?()
A.农业繁荣B.手工业繁荣C.商业繁荣D.文化繁荣
22.如下图是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到的有关两宋时期南北方人口数量(户数)、财政收入的
比重对比表。从表中数据能够得出的最佳结论是()
地区
北方南方
时间
北宋初人口100多万户人口230多万户
北宋中期国家财政收入占20%国家财政收入占80%
南宋赋税收入143万贯赋税收入600万贯
A.人口不断南迁B.南方生活稳定
C.商业贸易繁荣D.经济重心南移
23.与“引进占城稻”“著名瓷都景德镇”“造船业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经商时间和空间不受
第6页共9页.
限制”“市舶司”“交子”等信息相关的是()
A.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B.明朝时期的经济发展
C.元朝时期忽必烈鼓励农业生产D.隋唐时期经济的繁荣
24.《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从大都有许多道路通往各省……在元朝的疆域之内,驿站超
过10000多所,驿马超过30万匹,各种物资都很齐备,不管来自何地的使臣都能得到供应。”
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元朝
A.战争频繁B.商业繁荣C.交通便捷D.农业发展
25.制作读书摘要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右图所反映的中央政府加强管辖的地区是
()
A.西藏B.台湾C.新疆D.西域
二、材料分析题(26题12分,27题12分,28题16分,共40分)
26.【唐朝的繁荣与开放】(12分)
材料一:盛唐气象
史实影响
唐朝前期曲辕曲辕犁特别适宜土质黏重、田块较小的江南水田,可节省劳力,
犁出现提高耕作效率。
开元年间遣唐遣唐使来华学习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了
使来华中日两国之间的联系。
贞观年间文成文成公主带去了谷物种子、药材、茶叶、历法等,促进了吐蕃经
公主入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改编自白寿弊《中国通史》材料二:南北朝以来,一些书法家融合北方碑版体方严
道劲的风骨和南方书简体疏放妍妙的气韵,探索创造出新的书写体。唐代大兴尚法之风,除
了书法自律性历程进入特定阶段外,还吸取了历代重视书法的传统,又予以推广。以书为教,
以书取士,建立法式,制定规矩,推出典范。唐承隋制,树碑立志成为一种社会时尚,书法
名家辈出,留世作品众多。
第7页共9页.
——摘编自董明辉、吴慧平《试论古代中国书法与地理环境》
(1)根据材料一,简述唐朝盛唐气象的具体表现。(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代书法得以发展的原因。(6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2分)
材料一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东汉末年到东晋初期;唐朝中叶到
五代时期;北宋末年到南宋初期;北方人民多次进行大规模的南迁,在给南方带来人口压力
的同时,也为南方经济的开发和进步创造了条件和机遇。到北宋时期,南方经济已经显出超
过北方的强劲势头,而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已成为定局。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下表是根据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制成的
西汉至北宋南北方人口的变迁表
南方北方
朝
代占全国户口数占全国户口数
人口(户)人口(户)
比例比例
西
247068519.8%998578580.2%
汉
唐
392041543.2%514852956.8%
代
北
1122476062.9%662429637.1%
宋
材料三观察下面三幅图片
图一隋运河图二秧马图三泉州港阿拉伯商人墓碑
材料四观察下面三幅图片
第8页共9页.
图四宋代耕获图图五交子图六宋代海船
(1)材料一认为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大体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哪个
时期?(4分)
(2)据材料二、三,分析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4分)
(3)材料四中图四反映了宋代水稻大规模生产的景象,请分析宋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过期食品销毁协议书
- 保安和女工合同协议书
- 买卖合同转欠款协议书
- 2人合作配件协议书
- 驾驶服务采购协议书
- 项目防疫责任协议书
- 酒店签订优惠协议书
- 雇佣车辆合同协议书
- 赠送房屋出售协议书
- 讨账佣金提成协议书
- 【高中英语】2025年高考英语作文预测(10大主题+55篇范文)下
- 超星尔雅学习通《法律基础》章节测试含答案
-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课件
- 英格索兰空压机基础知识课件
- 在校生《学籍证明》申请表(模板)
- 电梯故障维修记录
- 员工招聘外文翻译文献
-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课件
-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七下期末数学试卷
- 天牛的识别与防治PPT演示课件(PPT 99页)
- 英语51阅读理解主旨题(best-title)答题技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