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科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4年沪科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4年沪科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4年沪科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4年沪科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科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506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如果将“义和团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归结为一个学习主题,这个主题应该是()A.农民起义运动B.资产阶级革命C.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抗争D.改革与革命2、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革命统一战线建立的标志是()A.中共“三大”提出革命统一战线政策B.共产党员可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C.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D.黄埔军校的创办3、2015年10月9日,《南京大屠杀档案》申遗成功,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这批档案共183卷,详细记载了侵华□□在南京制造大屠杀惨案的罪恶事实和其侵占南京期间犯下的大量罪行。“□□”处应填写A.英军B.法军C.日军D.美军4、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汉漠拉比法典》颁布②爱琴文明的发祥③楔形文字的出现④佛教的诞生A.③②①④B.①②③④C.②①③④D.③①②④5、如图为亚历山大帝国疆界图,亚历山大大帝的对外扩张()A.赢得了希波战争的胜利B.使得地中海成为其内湖C.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D.成为地跨欧亚的大帝国6、1848年之后,“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里的“科学理论”出自()A.《权利法案》B.《共产党宣言》C.《独立宣言》D.《人权宣言》7、雅尔塔会议奠定了二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基础。下列对会议内容表述有误的是A.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B.决定成立联合国C.苏联准备参加对日作战D.签署《联合国家宣言》8、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亚太经合组织最高级别的会议,至今已召开23次.其中第九次会议于2001年在中国哪一城市举行?()A.上海B.北京C.重庆D.杭州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9、请根据图片人物填写下列对应的选项(4分)()()()()A.他完成了环球航行。B.他当政时的雅典是地中海的霸主、希腊最繁荣的城邦。C.他被称为文艺复兴的“巨人”。D.他在狱中讲述在东方的见闻,同狱的人作了记录。这就是《马可·波罗游记》10、巴黎和会和雅尔塔会议的相似之处是()A.大国强权政治明显B.重新确立战后亚欧政治版图C.都有关于处理德国问题的内容D.都有损害中国主权的做法11、下列航海家到过亚洲的有()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12、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原因()A.种族歧视B.地区冲突C.经济掠夺D.政治压迫13、从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俄国(苏联)的社会性质曾发生过三次转变,这三次转变的标志性大事是A.1861年农奴制改革B.十月革命C.列宁新经济政策实施D.苏联解体14、中国粮食生产年增长率从1957-1978年间的2.1%提高到1979-1984年间的4.9%.我国粮食生产年增长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C.杂交水稻技术的不断提高D.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15、下列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诺曼底登陆②德国投降③日本偷袭珍珠港④斯大林格勒战役.A.①②③④B.③②④①C.③④①②D.④③①②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6、在中国近代史上,东南沿海地区历来是被列强侵略的重点区域之一。《南京条约》将长江下游的____开辟为通商口岸;《马关条约》规定将辽东半岛、____和澎湖列岛割给日本。17、新中国成立后面对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开展了积极的外交活动,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表格。

时间外交活动意义1953对印度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提出。

“____”方针促进亚非会议取得圆满成功1971在第____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登上国际政治舞台,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发展。1972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________中美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关系进入正常化发展阶段18、判断以下史实的正误。正确的在【】里打√,错误的在【】里打×,并加以改正。【】(1)波士顿倾茶事件标志着北美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战争开始。改正:【】(2)文艺复兴的先驱是达.芬奇。改正:【】(3)拿破仑通过“热月政变”登上了法国的历史舞台。改正:【】(4)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改正:【】(5)巴黎公社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改正:19、汉武帝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____.20、1894年9月。在____海域。日本舰队突然进攻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____壮烈牺牲。21、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判断:____改正____。2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____。23、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影响深远;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物理学中力的单位以他的名字命名:____;

(2)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的科学家:____;

(3)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的科学家:____;

(4)“汽车之父”是对他的赞誉: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8分)24、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都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材料题(共1题,共3分)25、当今世界,保守主义和孤立主义倾向抬头,全球化前景面临挑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图中的①②③④四条路线中,那一条是麦哲伦船队航行的路线?新航路的开辟有何重要意义?材料二“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英国文学家狄更斯描绘工业革命后世界的话,习近平主席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时开宗明义加以引用。——摘自新华社报道《“历史是勇敢者创造的”》(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狄更斯对工业革命的评价?材料三此次习近平主席来到达沃斯,站在更高起点,深刻诠释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必然性,同时不回避全球化进程中的结构性难题,结合中国的成功经验,强调到世界市场的大海中经风雨、见世面,主动适应全球化,“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才是正确的战略抉择。——摘自新华网述评《乱云飞渡仍从容》(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具有客观必然性?你认为全球化进程中的结构性难题是什么?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4题,共24分)26、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一直在为侵略战争罪行翻案,如“教科书事件”等。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几次以首相身份参拜供奉着战争罪犯的靖国神社,引起邻国人民和亚洲人民的强烈抗议。据此完成下列问题:以日本在侵华战争中所犯的罪行为例,批驳日本右翼势力及小泉的所作所为。27、【题文】材料二1937年到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战时之久;战线之长、战场之广、战役之多世所罕见。法西斯头子“粉墨登场”,又一个个被击垮,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反法西斯战争的领袖们率领各国人民经过英勇斗争,最终取得胜利,赢得了后人的赞扬。

1.结合材料二及所学;请写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比较著名的五次战役。(1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请写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两个“法西斯头子”和四位“反法西斯战争领袖”。(2分)28、如图是罗斯福、丘吉尔及斯大林参加某次会议的照片材料图片与二战中召开的哪次会议有关?(2分)这次会议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分)它奠定了哪一时期国际格局形成的基础?(2分)29、【题文】(12分)美国虽然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却成为当今世界上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美国的崛起令人深思。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

材料二在十九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

材料三右侧是1929~1945年美国失业率示意图。

材料四二战以后;美国的工业产量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以上,黄金储备更是达到四分之三。9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进入新经济时代。

(1)材料一中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美国;林肯拯救了美国”这一观点,你同意吗?说出你的理由。(5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革命性进展”发生在哪一次技术革命期间?美国从此跨入了什么时代?(2分)

(3)通过分析材料三;判断并答出失业率从顶峰下降的时间及原因。(2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二战后美国的世界经济地位,并指出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分)

(5)综合上述材料,你对美国的发展历程有何感悟?(1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C【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抗争的认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运动”发生在清朝,当时中国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反帝爱国。“印度民族大起义”发生时,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是拉丁美洲人民反对殖民压迫的民族独立运动。故选C。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殖民地人民的抗争【解析】【答案】C2、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国共第一次合作.【解析】【解答】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开始,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故选C.3、C【分析】本题考查南京大屠杀的相关知识。1937年12月,侵华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城内的和平居民以及放下武器的战俘进行了血腥的大屠杀,总计遇难同胞在30万人以上。故选C。【解析】【答案】C4、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世界文明的史实。公元前1790年,古巴比伦王国颁布《汉谟拉比法典》;爱琴文明的发祥于公元前20世纪;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楔形文字出现;佛教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③②①④。经分析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解析】A5、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亚历山大东征的认识.【解析】【解答】根据所学可知;亚历山大东征,将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被渗入希腊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故选C.6、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知识点,应把握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有关知识.【解析】【解答】依据题干信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结合所学知识: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马克思主义的领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故选B.7、D【分析】【解析】试题分析:雅尔塔会议的内容,规定: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是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所以答案是D。考点:雅尔塔会议的能容【解析】【答案】D8、A【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亚太经合组织.【解析】【解答】2001年10月20至21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这次会议是在世界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成为大势所趋的背景下召开的.

故选A.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9、BDCA【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弄清A、B、C、D项的人物就可以得出答案。A是麦哲伦。B是伯利克里。C是达芬奇。D是马可波罗。所以答案是B、D、C、A。考点:重要的历史人物【解析】【答案】(B)(D)(C)(A)10、ABCD【分析】本题考查了巴黎和会和雅尔塔会议的相似之处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和雅尔塔会议都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明显;重新确立战后亚欧政治版图;都有关于处理德国问题的内容;都有损害中国主权的做法。故选ABCD。【解析】ABCD11、BD【分析】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迪亚士发现了好望角;达•伽马到达印度;麦哲伦首次完成了环球航行;哥伦布首次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发现了美洲大陆。因此到过亚洲的有航海家有达•伽马、麦哲伦。

故选:BD。

本题以到过亚洲的航海家为切入点;考查新航路开辟。

本题新航路开辟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BD12、CD【分析】工业革命后;英国殖民者进一步加紧了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印度社会民不聊生,人民的反抗情绪日益高涨。1857年-1859年印度爆发了一场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是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原因。

故选:CD。

本题主要考查印度民族大起义原因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相关史实。【解析】CD13、ABD【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俄国社会性质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A项俄国1861年改革后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社会性质发生改变,B项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举行武装起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俄国从一个沙皇专制的国家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改变了社会性质,C项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并没有改变国家的社会性质因此排除C项,D项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苏联不复存在,改变了社会性质,本题选ABD。考点:苏联社会性质的改变【解析】【答案】ABD14、BC【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粮食从1979-1984年间我国粮食生产年增长率提高的主要原因.【解析】【解答】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是在1950年;不符合题意;

B.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粮食产量大幅增加,符合题意;

C.袁隆平;这位“杂交水稻之父”,在1973年率领科研团队开启了的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在数年的时间内就解决了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粮食产量增加,符合题意;

D.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是在1953-1956年;不符合题意.

BC是1979-1984年间我国粮食生产年增长率提高的主要原因.

故选BC.15、C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解析】【解答】结合所学可知;诺曼底登陆是1944年6月,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

故选C.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6、上海台湾【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解析】【解答】1842年8月;英国舰队沿长江而上,直逼南京城下,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其中在长江下游的是上海.1895年4月,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主要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故答案为:

上海;台湾.17、求同存异26中美关系正常化1979【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所取得的主要外交成就.【解析】【解答】据所学知;1955年万隆会议在印尼的万隆召开,面对殖民主义国家破坏会议的阴谋,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亚非会议取得圆满成功.1971年,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从此,中国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两国结束了敌对状态,中美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随着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关系进入正常化发展阶段.

故答案为:

求同存异;26;中美关系正常化;1979.18、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独立战争的有关史实。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775年4月,一支企图突袭民兵军火库的英军在波士顿附近的来克星顿同民兵交火。来克星顿的枪声打响了北美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第一枪。故把“波士顿倾茶事件”改为“来克星顿”的枪声。(2)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运动的有关史实。依据所学可知,恩格斯曾评价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但丁的代表作是《神曲》,《神曲》被认为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因此文艺复兴的先驱是但丁。(3)本题主要考查拿破仑的有关史实。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拿破仑在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夺取了法国的政权,拿破仑登上了法国的历史舞台。(4)本题主要考查拿破仑的有关史实。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5)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所以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政权,代表的是无产阶级的利益。【解析】(1)【×】波士顿倾茶事件改为来克星顿的枪声(2)【×】达·芬奇改为但丁(3)【×】热月政变改为雾月政变(4)【√】(5)【×】资产阶级改为无产阶级

19、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秦皇汉武的掌握情况.【解析】【解答】根据所学可知;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之后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故答案为:

汉武帝改为秦始皇.20、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黄海海战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第一子目黄海海战中的内容:“1894年9月,清政府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冲锋向前。激战中,致远舰多处中弹,舰身严重倾斜。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日舰慌忙躲避,同时施放鱼雷,击中致远舰。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可知,故填黄海大东沟邓世昌。考点:黄海海战【解析】【答案】黄海大东沟邓世昌21、√√【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回族.【解析】【解答】元朝的统一为中外交流以及国内各民族的联系和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元朝时有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等族互相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故答案为:

√.2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共产党宣言》的意义。结合所学可知;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联合发表了《共产党宣言》,是第一部比较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点评】本题考查《共产党宣言》的意义。23、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卡尔·本茨【分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牛顿的主要成就。牛顿的物体运动三定律;为力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对其他学科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牛顿是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者。他创立经典力学体系。人们为了纪念他,物理学中力的单位以他的名字命名。故本题答案为牛顿。(2)本题主要考查爱因斯坦的成就。爱因斯坦提出著名的相对论,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理论,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广义相对论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现在已经运行的GPS等导航系统,广义相对论的效应直接影响到GPS等卫星导航系统的测量精度。故本题答案为爱因斯坦。

(3)本题主要考查达尔文的主要成就。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一书。书中用大量资料证明了所有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遗传;变异、生存斗争中和自然选择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变化的,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故本题答案为达尔文。(4)本题主要考查“汽车之父”。1885年卡尔·本茨研制成功汽油内燃机,发明了第一辆不用马拉的三轮汽车。本茨德国著名的奔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现代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之一,人称“汽车之父”、“汽车鼻祖”。所以被誉为“汽车之父”。

【点评】第二次工业革命·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卡尔·本茨的主要成就四、判断题(共1题,共8分)24、×【分析】【分析】本题考查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共同原因.【解析】【解答】英法是封建专制的国家;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和法国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两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是受英国控制的殖民地,英国殖民统治也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后,英法两国由封建国家变成了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也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变成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

故答案为:×.五、材料题(共1题,共3分)25、略

【分析】(1)本题考查麦哲伦船队航行。麦哲伦得到西班牙王室的资助,1519--1522年,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再返回欧洲的环球旅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沟通了四大洲,开始把世界连接成一个整体;扩大了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引发了欧洲人殖民扩张的狂潮。本题图片中的④是麦哲伦船队航行路线。(2)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狄更斯说的“最好的时代”是指工业革命,由于使用大机器生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西方国家在世界各地推销工业产品,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由于煤炭的使用,使得环境遭到破坏,狄更斯说的“最坏的时代”是指环境污染,造成贫富分化现象,社会矛盾激化等。(3)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高新科技发展迅猛,生产力迅速提高,市场经济席卷全球,跨国公司大力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于是世界经济出现全球化趋势,这是一个客观必然性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由于复杂的国际和国内原因,经济全球化容易加剧不公平的国家竞争,各国从全球化中受益不均,造成富国更富、穷国更穷的局面,贫富差距拉大。【解析】(1)④是麦哲伦船队航行路线。意义:沟通了四大洲,开始把世界连接成一个整体;扩大了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引发了欧洲人殖民扩张的狂潮。(2)“最好的时代”是指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最坏的时代”是指环境污染;社会矛盾激化等。(3)客观必然性:冷战结束后,高新科技发展迅猛,生产力迅速提高,市场经济席卷全球,跨国公司大力发展。结构性难题:容易加剧不公平的国家竞争;各国从全球化中受益不均,甚至形成富国更富、穷国更穷的局面。六、综合题(共4题,共24分)26、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华民族伟大抗日战争史实的识记。从题中日本右翼势力及小泉的所作所为,我们可以列举日本在侵华战争中所犯的罪行,如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旅顺大屠杀或抗日战争中的南京大屠杀等日军侵华罪行,对日本右翼势力歪曲、否定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战争史实、美化侵略历史的企图进行批驳即可。考点:中华民族伟大抗日战争【解析】【答案】无固定答案,只要举出合适的史实,言之成理即可。27、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比较著名的五次战役。主要有斯大林格勒战役;莫斯科保卫战、诺曼底登陆战役、中途岛海战、台儿庄战役等。其中;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莫斯科保卫战打破德国法西斯“天下无敌”的神话,诺曼底登陆战役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台儿庄战役是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此题答案不唯一,其他答案也可。

2.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法西斯头子”“反法西斯领袖”。“法西斯头子”有德国的希特勒;意大利的墨索里尼、日本的东条英机等;“反法西斯领袖”有中国的毛泽东和蒋介石、苏联的斯大林、美国的罗斯福、英国的丘吉尔、法国的戴高乐等。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解析】【答案】1.斯大林格勒战役;莫斯科保卫战、诺曼底登陆战役、中途岛海战、台儿庄战役等。(此题为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只要答出二战中的五次战役且书写正确,1分)

2.“法西斯头子”:希特勒;墨索里尼等。

(此题为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答出两个即可,1分)

“反法西斯领袖”:毛泽东;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戴高乐等。

(此题为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只要答出四位且书写正确即可,如果答出其它比较知名的反法西斯将领亦可。1分)28、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雅尔塔会议。材料二图片与二战中召开的雅尔塔会议有关。这次会议是反法西斯同盟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加速了德国最后败亡。它奠定了战后政治格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