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8《课外文言文阅读》
【广东省】(二)(9分)
狄武襄公青初以散直为延州指使。是时西边用兵,公以才勇知略,频立战功。常被发面
铜具,驰突贼围,敌人畏慑,无敢当者。公识度宏远,士大夫翕然称之,而尤为韩魏公、范
文正公所深知,称为国器。文正以《春秋》《汉书》授之曰:“将不知古今,匹夫之勇,缺乏
尚也。〃公于是博览书史,通究古今,已而立大功,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天下
称其贤。
(节选自《淹水燕谈录》)
9.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星时西边用兵当星时,妇手拍儿声
B.常蟆发回铜具能回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C.士大夫事然称之往来赛忽
D.匹夫之勇,缺乏由也风力虽曲劲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
11.结合选文,说说狄青为f"么能够被天下称贤。(3分)
【答案】9.〔3分〕A
【解析】A.均指“这时〃之意。B.名词用作动词,面戴/名词作状语,当面;C.一致
/轻快、敏捷;D.崇尚/还,依然。
10.〔3分〕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使用4条以上“/〃的,给。分;其他情
况,对1处给1分。〕
11.〔3分〕因为狄青①作战骁勇〔频立战功〕;②博古通今〔通究古今〕:③辅佐朝政。
〔每对1处给1分。〕
【参考译文】武襄公狄青,当初凭借侍从官的身份担任延州指使。这时西部边境正在打
仗,忒莪公因智勇双全且有谋略,星次建设战功。〔他〕经常披散头发,戴着铜面具,飞奔
着冲入敌阵,敌人畏惧,没有谁敢抵挡他。武襄公见识高远,气度宏大,士大夫一致称赞他,
而且特别受韩魏公和范文正公赏识,被称为国器。范文正公把《春秋》《汉书》授给他说:“将
领不了解古今,只是个有勇无谋的人,不值得推崇。〃武襄公从此就广泛阅读经史,透彻地
钻研古今变化,不久立了大功,登上辅佐大臣之位,记录在史册中,配享在宗庙里,成为宋
代著名将领,天下人都称赞他贤能。
【贵州省六盘水市】(二)阅读古文,完成11・15题(16分)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块
乏,教然后知困。知缺乏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
日:“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
【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
绳①,糅②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③,不复挺者,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
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④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节选自荀子《劝学》〕
【注释】①中(zhong)绳:符合拉直的墨线②敕(rou):通"煤”,用火烤使木条
弯曲③暴:通“曝〃,晒干。④参:通”叁〃,屡次。
11.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⑴不知其号也()⑵然后能自理也(
⑶学不可以已()⑷故木受绳则直(
12.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棘使之然也辍耕W垄上
B.不削其善也则削明而行五过矣。
C.里有嘉肴里有槁暴
D.学晅不思则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3.翻译以下句子(4分)
⑴《兑命》日:“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⑵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4.甲文运用了类比的写作手法,引出了阐述的论点;乙文则开头就提出了论点“学不
可以已",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2分)
15.请联系学习生活,谈谈你读了这两篇短文后的感受。(4分:
【答案】11.〔4分,每题1分〕⑴甘美⑵勉励⑶停顿(4)所以,因此
12.〔2分〕C
13.〔4分,每题2分〕
(1)《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⑵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冷。
14.〔2分〕教学相长〔也〕;比喻论证或举例论证。
15.〔4分〕
要求:(1)提出观点、看法〔1分〕;(2)阐述理由〔1分〕⑶联系学习生活,紧扣文章内容
[2分
【参考译文】【甲】虽然有美味的内食,但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味道的甘美。虽然有
最好的道理,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乏,教人之
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缺乏,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
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说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这话说的饿就是这个道理。
【乙】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顿的。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篮草的颜色还要
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笔直,符合墨线,〔如果〕它把烤弯煨成
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符合圆的标准了,即使再枯槁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
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
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
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黑龙江省绥化市】(三)阅读文言文《赵广拒画》,答复19-22题。(5分)
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①。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作马,
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②。贼闻其善画,使图所掳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
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遭去。而广平生实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
【注释】①李伯时:宋代名画家。小史:书童。②建炎:南宋高宗的年号。贼:这里指
金兵。
19.以下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1分)
A.尤工作马(擅长)B.几能乱真(表数量)
C.使图所掳妇人(绘画)D.而广平生实用左手(其实)
20.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遂断右手拇指遣去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分)
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
22.文中赵广是个什么样的人请你再列举出一位与他相类似的历史人物。并用一句话简
述其事迹。(2分)
【答案】[三[阅读文言文《赵广拒画》,答复19-22题。〔5分〕
19.B评分说明:〔1分〕B项中的“几〃的意思是“几乎,差不多〃。
20.遂断右手拇指/遣去
评分说明:(1分〕划分位置不正确或多划均不得分。
21.李伯时作画时,总是让赵广在身边伺候,时间久了,赵广就擅长绘画了。
评分说明:〔1分〕译对重点字词“使〃、”侍〃、”善〃得0.5分,译句语言完整流畅
0.5分。
22.赵广是一位技艺高超、大义凛然、威武不屈的人。〔1分〕
历史例如:伯夷不食周粟而饿死;文天祥宁死不屈,大方就义;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
济粮。〔1分〕
评分说明:〔2分〕第一问从技艺和品质两个方面各0.5分,第二问答出人物及事迹
得1分,否则不得分,除例如以外符合题意均可。
【参考译文】赵广是合肥人,本来是李伯时家里的小书童。李伯时作画的时候经常让赵
广在旁边侍候,时间长了〔赵广〕就擅长画画了,尤其是画马,几乎能和〔李伯时的〕真迹
混浙。建炎年间,赵广落在金兵手里。金兵听说他擅长画画,就让他画抢来的妇女。赵广坚
决地推辞作画,金兵用刀子威胁,〔赵广〕不顺从,〔金兵〕就将他的右手拇指砍去,打发他
离开了。但是赵广平时是习惯用左手画画的。局势平定以后,赵广只画观音大士。
【湖北省黄石市】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各题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其家世代受射。
其后四岁,广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单于素闻广贤,
令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①而盛卧广。行十余里,广佯死,
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骑腌而上胡儿马,因推里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匈奴
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崎,以故得脱。
广廉,得赏赐,版分其优下,饮食与土共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
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崇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广为人长,獴臂,其善射亦天性
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专以射为戏。其射,
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节选自《史记李广将军传》,有删改)
⑴以下句子加点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行十余里,广仔死(佯:假装)
B.广药骑腾而上胡儿马(哲:暂时)
C.广之将兵,乏绝之处(将:带着)
D.与人居则画地为军班(陈.:通“阵”,阵地)
⑵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⑶以卜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小止确的一项为哪一项(J(2分J
A.李广勇猛机智,被匈奴捉住,也能伺机逃脱。
B.李广保护士兵,与他们同甘共苦,士兵们都乐于为他效力。
C.李广身高臂长,善于射箭,他的子孙和向他学习的人,都赶不上他。
D.李广射术高超,在战场上射杀敌人,任何时候都能百发百中,
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鞭马南驰数十里
②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答案】9.(DB
(2)A
(3)D
(4XD〔李广〕用鞭子打马向南奔驰几十里。②〔李广)估计射不中就发射,只要一发射,
〔敌人〕立即随着弓弦之声倒地。
【参考译文】李广将军,陇西成纪人。李广家世代传习射箭。
四年以后,李广由卫尉被任为将军,出雁门关进攻匈奴。匈奴兵多,打败了李广的军队,
并生擒了李广。单于平时就听说李广很有才能,下令说:“俘获李广一定要活着送来。〃匈
奴骑兵俘虏了李广,当时李广受伤生病,就把李广放在两匹马中间,装在绳编的网兜里骗着。
走了十多里,李广假装死去,斜眼看到他旁边的一个匈奴少年骑着一匹好马,李广突然一纵
身跳上匈奴少年的马,趁势把少年推下去,夺了他的弓,打马向南奔驰数十里,匈奴出动追
捕的骑兵几百名来追赶他,李广拿起匈奴少年的弓射杀追来的骑兵,因此才能逃脱。
李广很廉洁,得到赏蜴常常分给部下,饮食与士卒在一起。李广带兵,每到缺粮缺水的
地方,士卒不全喝过水,他不到水边去:士卒不全吃过饭,他不吃饭。他待人宽厚不苛刻,
士卒因此爱戴他乐于为他出力。李广身材高大,臂膀象猿一样,他的善射也是天赋。虽然子
孙或别人向他学,但谁也不能赶上他。李广口舌笨拙很少说话,与人在一起就在地上画阵势,
比赛箭射的远近,饮酒专以射箭作游戏,一直到死。他射箭的方法是,见到敌人逼近,不在
几十步之内,估计射不中就不发,一发箭敌人立即应弦倒下。
【湖北省随州市】(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时以下各题。
修①幼失父,母尝谓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②官书屡废③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
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日:‘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
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修闻
而服④之终身。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注释】①修:欧阳修,宋代文学家。
②治:处理。
③废:放下。
④服:听从,信服。这里指遵从。
13.请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限断两处)(2分)
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
14.以卜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小风的一项为哪一项(J(2分J
A.母学谓曰学趋百里外1《送东阳马生序》)
B.死篡也小大之秋(《曹刿论战》)
C.我求其生生亦我所欲(《鱼我所欲也》)
D.基平居教他子弟苏西南诸峰(《醉翁亭记》)
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①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②修闻而服之终身。
16.结合选文内容,谈谈本文给我们得启示。(5分)
【答案】13.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
14.C
15.①给犯人找活下来〔不死〕的理由却找不到,那么死者和我都不会感到遗憾.②欧
阳修听了摩东的话后,一生都遵从父亲〔4亲〕的教诲。
16.例如一: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成材有着重要作用〔”修母〃教子有方〕。从“修母〃
能以丈夫的优良品德教育孩子看出。
例如二:做官要公正严明〔孩子成长中,父母的典范作用是不可无视的〕。从“修父〃做
官时办案公正、明察秋毫〔“修父“对欧阳修的影响〕看出。
例如三:我们要善于听取有益的教诲,以优秀的人为典范,做一个有作为的人。从欧阳
修听从母亲教诲,以父亲为典范并一生效仿看出。
【参考译文】欧阳修还小的时候,他父亲就去世了,母亲经常对他说:“你爸爸做官,
经常晚上在蜡烛下写文书,有时候停下来不住地叹息。我问他什么事,他答复说:'这是一
个死刑案件,我想看看有没有可以不杀他的理由,为他找一条生路,可是实在是找不到,不
得不杀呀。‘我说:‘生路可以找吗'你爸爸说:'我要寻求使他们活下去而不可能,那么被判
死刑者和我都没有什么遗撼了。经常想着但凡情有可原的,可矜可悯的,尽量给他一个改正
自新的时机,有时候尚且还免不了办错案、杀了不该杀的人,更何况世人恨不得把所有的罪
犯都杀了呢。'你爸爸平时教育年轻人,经常说这样的话,所以我都听熟了。〃欧阳修听了
母亲说的这个故事,终身都是按照他父亲的教诲来做的。
【湖北省武汉市】三、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9分,每题3分)
秦将伐魏。魏王弓之,夜见孟尝君①,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
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日:“寡人冬子之行也。〃
义北见燕王曰:“先日公子常约两王之交矣。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日:“吾
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日:“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
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坤也。
田文日:“臣效②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王
日:“大变可得闻乎〃目:“秦攻魏,而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暴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可利行数千
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
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孟尝君:即田文,此时在魏国为相。②效:献,呈献。
8.以下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魏王国之闻:听说B.寡人属子之行也愿:愿望
C.燕王尚未许也许:容许D.王且何利利:好处
9.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A.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B.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C.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D.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10.以下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得知秦国将要攻打魏国的消息,魏王连夜召见孟尝君询问对策。
B.孟尝君认为,如果有其他诸侯国的救援,魏国就可以得到保全。
C.起初,燕王以连续两年收成不好和路途遥远为由婉拒救助魏国。
D.孟尝君提醒燕王,秦王攻占魏国后马上就会组织联军进攻燕国。
11.将第三大题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答案】8.B
【解析】B项中的“愿〃是“希望〃的意思。
9.C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于是为孟尝君发兵八万,战车二百辆,来跟从孟尝君〃,其
中的“兵八万〃”车二百乘〃是两个词组,“万〃和”乘〃都是紧跟着数词和名词的后面,不能
分开,所以据此可以排除AB项,而D项中的“起〃和”兵〃分开了,造成句子意思的割裂。
10.D
【解析】“秦王攻占魏国后马上就会组织联军进攻燕国〃的说法是错误的。孟尝君提酹
燕王,魏王在向秦国割地求和之后,会聚集魏国、韩国、赵国、秦国四国的军力来攻打燕国,
来报复燕国见死不救之仇。
II.魏王〔就会〕降低身份、委屈自己割让土地,将半个魏国〔的土地〕割让给秦国,
秦军一定会离开。
【参考译文】秦国将要讨伐魏国。魏王听说这件事,夜里去见孟尝君,告诉他说:“秦
国将要进攻魏国了,您替寡人谋划一下,假设何办〃孟宏君说:“有诸侯援救的国家就可以
保存下来。〃魏王说:“寡人希望您能出行游说。〃
孟尝君又北上拜见了燕王,说,“从前家父经常为燕、魏两王的交往约会,现在秦国将
要进攻魏国了,希望大王救救魏国。〃燕王说:“我国已经连续两年收成不好,现在又要跋
涉几千里去援助魏国,这将假设何办呢〃孟尝君说:“跋涉几千里去拯救别人,这将给国家
带来好处。现在魏王出城门盼望燕军,其它诸侯即使想跋涉几千里来帮助,可以做到吗〃燕
王还是没有容许。
孟尝君说:“臣下献上好的计策给大王,大王却不采用臣下忠诚的计策,我请求离开了,
恐怕天下将有大的变化了。〃燕王说:“您说的大的变化,可以让我听听吗〃孟尝君说:“秦
国攻打魏国,然而燕国却不去援救魏国,魏王屈节割地,把国土的一半送给秦国,秦国一定
会撤兵。秦兵撤离魏国后,魏王像韩国、魏国的全部军队,又西借秦国军队,再依靠赵国军
队,用四个国家的力量攻打燕国,大王将会得到什么好处呢好处会自己跋涉几千里去帮助人
吗好处会出燕国的南门而盼望援军吗〃
燕王说:“您走吧,寡人听从您的了。〃于是为孟尝君发兵八万,战车二百辆,跟从孟
尝君。
【湖北省咸宁市】二、(一)阅读《柳宗元传》节选,完成6~9题.(15分)
元和十年,例移①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
日:“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假设何与共偕行。如母子异方,
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假设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
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③人民币,过期则没④入人民币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
出私人民币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
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
【注释】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②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
③质:抵押。④没:没收。⑤营护:料理,护送。
6.以下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假设何与母便行(一同,一起)
B.西南缈域(阻断,与世隔绝)
C.总园电所亲曰(告诉,对……说)
D.时人义之(正义)
7、下面各组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自康乐以来,未爱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
书》)
B.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受任于败军之际(《出师表》)
C.4出私人民币赎之〃入见(《曹刿论战》)
D.裴度亦奏若事基此之谓乎(《虽有佳肴》)
8.下面对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禹锡终易连州”是说刘禹锡最终和柳宗元交换去连州上任了。
B.柳宗元为官,能为民办实事,比方革除地方陋习。
C.“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说明柳宗元为师水平高,指导有方。
D.本文短短两百字,却清楚的写出了柳宗元为友、为官、为师三方面的优秀品质,给
以深刻的教益。
9、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吾与刘禹锡执友,何忍捡起假设是
②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
【答案】6.D〔3分〕
【解析】义:认为……讲义点,以之为义。
7.C〔3分〕
【解析】乃:都是“于是,就"的意思A把:与“来〃连用B至U:在D代词,这:表
推测“大概〃
8.A〔3分〕
【解析】没有和柳宗元交换。
9.(6分〕①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执〃1分,假设是1
分,句意1分〕②长江至岭南之间,但凡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随柳宗元,拜他为
师。〔“为〃1分,“师法〃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元和十年〔815〕,〔柳宗元〕按旧例被移作柳州(今属广西〕刺史。那时
朗州司马刘禹锡被移作播州刺史,诏书下达时,柳宗元同自己亲近的人说:“刘禹锡有老母,
年龄已大,如今他要到蛮方远郡去做刺史,在西南绝域的地方,来回有上万里的路程,哪能
让他和老母一起去。如果〔母亲不去,〕母子各在一方,这便成永别。我和禹锡是好朋友,
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于是立刻起草奏章,请求把柳州授给刘禹锡,自己却到播州
上任。恰巧裴度也奏请照顾刘禹锡母子,所以刘禹锡最终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
柳州风俗,用男或女作为抵押去借人民币;如果过期没还人民币,人质便被人民币主所
没收。柳宗元到了柳州,便改革掉这种风俗。对那些已经被人民币主没收的男女,柳宗元自
己出私人民币将他们赎回,归还给他们的父母。长江至岭南之间,但凡想考进士的人,不远
千里都来跟随柳宗元,拜他为师;但凡经柳宗元指点过的人,一定会成为名士。元和十四年
〔819〕十月五日去世,终年四十七岁。观察使裴行立帮柳宗元办理丧事,并护送他的妻子
和儿女返回京师,当时的人都赞扬他很有义气
【湖北省宜昌市】一、容美山水钟灵秀,古今风流任神游(18分)
容美纪游(节选)①
♦顾彩
①二十九日,大雨。龙江水涨,置酒泛舟,观打鱼以为欢。其渔者刻木一段为舟,牵巨
网微江,蜃其中有鱼,则飞身倒跃入水,俄倾两手各持一鱼,口中复衔一鱼,分波跳浪登舟,
百无一空区]。江面望见人在水中,扁阔如金虾蟆。虽可笑,然亦奇观。
②云际庵亦名留云院,在山顶平处,每将雨则云铺地埋人肩,仅露其帽,电光提烯②,
走叵]下方,时发震雷撼墙壁。大雨倏过,西风骤来,劈云为千百道,皆东走。俄顷,屹立
如奇峰,东西则霁矣。当云行时急困窗则用云一及挂窗嬲③回丕去徐徐放之最可娱玩。
③初五日,过长乐坪,览山景,路坦如康庄④,两边皆山,烟峦万变,应接不暇,如入
画图。草中多獐鹿,狎不避人,©少亭台为点缀耳。坪尽为三登坡,稍上复下者三,至底十
二里,石硫⑤崎峋,下马尊杖而行,渡汉阳河,清浅可芍,然容之地界到此尽矣。
【注释】①《容美纪游》是清初戏曲作家顾彩游历鄂西南容美土司地区的一部游记作品。
容美:地名,古有柘溪,容米,容阳诸称。辖地甚广,今鹤峰、五峰、长阳大部,建始、石
门、巴东、恩施局部均属之。其地崇山峻岭,危关险隘,为古巴人后裔土家族聚居之地。“纪”
通"记"。②煜口:ybldn光耀灿烂。③牖:y6u窗户。④康庄:平坦而四通八达。⑤磁:jian
磨玉的砺石。
6.请结合你所学过的文言文,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度()霁()策浴()
7.请将"于""者"”但"三个虚词准确更原到原文的方框内。(3分)
〔A〕百无一空〔B)走下方〔C)少亭台为点缀耳
8.请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当云行时急闭窗则留云一片挂窗牖间不去徐徐放之最可娱玩。
9.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路坦如康庄,两边皆山,烟峦万变,应接不暇,如入画图。
10.请从每段中分别选用两个字,各组成一个最恰当的词,概括作者沿途的游历活动。
(3分)
①②③
11.根据例如,从文段中再找四种容美风物,并高度概括其特点。(2分)
例如:鱼多山高
(D@③④
12.积累链接:请默写出吴均《与朱元思书》中描写流水清澈、鱼石可见的两句原文。
(2分)
【答案】6.〔4分〕度〔估计、揣测)霁【雨雪停,云雾散,天放晴〕策〔扶、拄〕浴
〔沐浴,游泳,洗澡〕
7.〔3分〕A.者B.于C.但
8.〔2分〕当云行时/急闭窗/则留云一片/挂窗牖间不去/徐徐放之/最可娱玩。〔断句四或
五处,”当云行时〃后可不断。断错一处扣0.5分,扣完为止。〕
9.〔2分〕道路平坦,好似可以四通八达,两边全都是山,烟雾缭绕,山峦起伏,千变
万化,来不及看,仿佛进入了画卷一般。〔重点关注“康庄〃”峦〃“皆〃“暇〃四个关键词,
译错一个扣0.5分,扣完为止。〕
10.〔3分〕①观渔②"娱云〃,”玩云〃,“留云〃均可③“览山”,"览坪〃,“过坪〃
均可。〔答对一项得1分。〕
II.〔2分〕例如:坪坦、坡陡、雾多、云奇、水清、石怪等。〔任意答对一个方面得0.5
分,少答扣分,多答不限。)
12.〔2分〕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错一字扣0.5分,扣完为
止。〕
【参考译文】二十九日,天下大雨。龙江的水涨起来了,设酒在小舟上,享受观看打鱼
之乐。其中一个打鱼人把一横树木刻成小船,牵引网拦截在江上,猜想其中有鱼,就飞身跃
入水中,不一会儿两只手各逮着一条鱼,分开波浪登跳上小船,每次都没有空手而归。江面
上看见这个人在水中,扁阔的身形像金蛤蟆一般。虽然可笑,然而这也是值得一看的奇观。
云际庵亦叫留云院,坐落在山上的平顶之处,每每将下雨的时候,云儿铺满地埋过人的
肩膀,只露出云帽,闪电光举灿烂,在它的下面行走,时而轰隆隆的雷声震撼墙壁。大雨突
然停顿,西风突然吹来,劈开云雾千百块,都向东逃逸。闭一会,高耸如奇特的山峰,东西
两边云雾皆散。当云快速移动之时,则紧闭门窗留一片云挂在窗户间挥之不去,慢慢放开,
这又是最值得欢娱的事。
月初五,探访长乐坪,观览山中风光,道路平坦,好似可以四通八达,两边全都是山,
烟雾缭绕,山峦起伏,千变万化,来不及看,仿佛进入了画卷一般。草丛中有很多的獐鹿,
亲近而不躲避人,只是少了些亭台的点缀。长乐坪的尽头是三登坡,上坡下坎三次,到达十
二里的底部,磨玉的砺石嶙峋,下马拄着拐杖前行,渡过汉阳河,水清且浅可以洗澡,然而
这样容易的路到此就没有了。
【湖南省长沙市】(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2题至第15题。
吾母姓钟氏,名令嘉,出南昌名族。十八,归先府君。时府君年四十余,任侠好客,乐
施与,散数千金,囊箧萧然,越二载,生铃,家益落,历困苦穷乏,人所不能堪者,吾母怡
然无愁蹙状,戚党人争贤之。
经九龄,母授《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求唐宋人诗,故之为吟哦声。母
与钱皆弱而多病,铃每病,母即抱轨行一室中,未尝密;少痊,轨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
以为戏。
先府君苛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
先府君在客邱,督钱学甚急,稍怠,即怒而数日不及一言:吾母垂涕扑之,令跪读至熟乃,
未尝倦也。铃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严。
(选自蒋士铃《忠雅堂集》)
【注释】①归:古代女子出嫁叫“归”。先府君:指作者已去世的父亲。②囊箧萧然:这
里是“人民币物都用空里〃的意思,③铮:作者蒋士锋自称。④愁蹙状:愁眉苦脸的样子。⑤
戚党:亲威和乡邻。⑥吟哦声:读诗的声调。⑦少痊:病体略微好转些。⑧扑之:责打我(钱
自指)。
12.以下吾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义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家旗落旗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力
B.性每病,母即抱性勺一室中勺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先府君苟有汉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D.听而后小河曲智叟笑比之日:“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
山》)
13.以下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例句: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C.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D.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隆中对》)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共6分,每题3分)
⑴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⑵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
15.你假设何评价母亲"垂涕扑之”的举动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文段中母亲的哪些行为
举动是值得我们称赞的。(6分)
【答案】12.A〔2分〕
【解析】B项分别为“走动〃“用行动〃的意思;C项分别为“过错〃”经过〃的意思:D
项分别为“停顿〃”阻止〃的意思。A项共同为“更加〃的意思。
13.C〔2分〕
【解析】A项为“因为〃的意思:B项分别为“来〃的意思;D项分别为“从”的意思。C
项与例句共同为“用、拿〃的意思,
14.⑴她就指着贴在墙上的诗歌,教我低声念诵作为游戏。[3分,评分说明:采分点
为“辄〃“低吟之〃“以为戏〃。)
(2)〔母亲〕叫我跪在地上,把书读熟才罢休,从来不觉自己疲累。[3分,评分说明:采
分与为“跪读〃”已〃”未尝〃
15.♦♦垂涕〃表现出母亲对孩子的怜爱〔1分〕,“扑之〃表现出母亲对孩子要求的严格。
〔1分〕文段中母亲不畏贫穷、教子读书、功夫改正、严格要求孩子等行为值得称赘。[4
分,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参考译文】我的母亲姓钟,名叫令嘉,出身于南昌府名门望族。十八岁嫁给我父亲。
那时我父亲四十多岁,性情侠爽,爱结交朋友,喜把财物施舍给别人,散给人家许许多多金
人民币,使得家里箱柜里东西都一空如洗。结婚•两年,生下我,家境更加衰落。她经历了穷
困的生活,别人都不能忍受的,我母亲却心情坦然没有忧愁的样子。亲戚和乡邻,个个赞她
贤慧。
我九岁时,母亲教我学《礼记》、《周易》、《毛诗》,都能够背诵。她有空又抄下唐宋诗
人的诗,教我朗读古诗。母亲和我两人都身体弱、多病。每当我生病,母亲就抱了我在室内
来回走动,自己不睡觉;我病稍稍好一点,她就指着贴在墙上的诗歌,教我低声念诵作为游
戏。
父亲做错了事情,母亲一定认真地用委婉的话奉劝他;遇到父亲发怒不听她的,她就屏
住气不说了,等父亲消了气,又反复劝说,到父亲听了她的话才停顿。
父亲在外地的寓所,催促我读书时,脾气急躁,我稍有一点不认真,他就发怒,几天不
理昧我;母亲就流着眼泪打我,"我跪在地上,把书读熟才放过我,从来不觉自己疲累。所
以,我从不因为贪玩而荒废了学业,母亲对我的教育,也因此而更加严格。
【湖南省岳阳市】三、古诗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以下各题。(16分)
【甲】虽有嘉青,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缺
乏,教然后知困。知缺乏,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
命》日:“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
【乙】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
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
①决焉
(选自《孟涂文集》)
【注释】①[奚]假设何。
18.解释以下加点的词。(6分)
①虽有聚肴,弗食,不知其旨也②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普也
③知困,然后能目里也④故曰:教学相性也
⑤非问无以广识⑥理明矣,而萼不达于事
19.用为文中两个画横线句子标出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①教然后知困
②君子学必好问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学学半
②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21.根据选文[甲]和【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
选文【甲】和【乙】论述了①的关系,选文【乙】论述了②的
关系。两篇选文的论述,对你的学习分别有什么启发【甲】文: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
[乙]文:④0
【答案】18.①美味的②好处③勉励自己④促进⑤增加⑥有时
19.①教/然后知困②君子学/必好问
20.①教人是学习的一半:②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
21.教与学学与问甲文:实践出真知乙文:我们要做一个勤学好问的人。
【参考译文】【甲】虽然有美味的内食,但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味道的甘美。虽然有
最好的道理,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抉乏,教人之
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缺乏,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
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说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这话说的饿就是这个道理。
【乙】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展的,不“学〃就不能提出
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学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
可是还可能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
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将假设何解决呢
【湖南省株洲市】三、(二)(9分)
高宗〔乾隆皇帝)循卫河南巡,舟行倚窗,见道旁农夫耕作,为向所未见,弧顾而乐之。
至山左某邑,欲悉民间疾苦,因召一农夫至御舟,问岁获之丰歉,农业之大概,地方长官之
贤否。农夫奏对,颇惬圣意。号又令,视随扈诸臣,兼询姓氏。群臣以农夫奉旨询问,于上
前不敢不以名对,中多有恐农夫采舆论上闻致触圣怒者,皆股栗失常。农夫阅竟,奏日:“满
朝皆忠臣。〃上问何以知之。农夫奏称:“吾见演剧时,净脚所扮之奸臣,如曹操、秦桧,
皆面涂白粉如雪,今诸大臣无作此状者,故知其皆忠臣也。〃上大噱①。
〔选自《清稗类钞》〕
【注释】①噱(ju6):笑。
2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号又令俯视随扈诸臣
寻:彳扁:
2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群臣以农夫奉旨询问,于上前不敢不以名对,中多有恐农夫采舆论上闻致触恐怒者,
皆股栗失常。
24.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思强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高宗见道旁农夫耕作,很快乐,因为他之前从未见过。
B.高宗想了解民间疾苦,农夫据实以告,高宗十分满意。
C.群臣“不敢不以名对"说明他们并非良善之辈,心虚。
D.高宗对群臣的表现视而不见,这说明他并不想听真话。
【答案】22.寻:不久通“遍〃,〔全部,普及等得分〕〔各1分)
23.群臣因为农民是奉旨来询问,〔所以[在皇上面前不敢不用其实姓名答复,其中有
很多害怕农夫将舆论上报以致皇上发怒的,都两腿发抖失去常态。[4分,译错一句扣1分〕
24.B
【参考译文】乾隆皇帝巡视河南,乘坐龙轿前行,他倚窗而望,看见路边的农夫在地里
耕作,因为之前从没有见过耕作,就四望而乐。到了山东某县,想了解民情疾苦,于是召一
个农夫到御前问话。问今年收成假设何,农时收成,大臣贤能与否。发夫的答复,让乾隆皇
帝十分快乐。不久,又全部看随从大臣,并问其姓氏。群臣因为农民是奉旨来询问,〔所以)
在皇上面前不敢不用真实姓名答复,其中有很多害怕农夫将舆论上报以致皇上发怒的,都两
腿发抖失去常态。农夫巡视完以后,上奏说:“全朝都是忠臣。〃乾隆皇帝问他为什么知道
呢。农夫说:“我哦看见演戏的时候,大白脸都是扮演奸臣,如曾操、秦桧,他们的脸都白
得像雪,现在大臣没有一个像这样,因此知道他们都是忠臣。〃乾隆皇帝大笑。
【吉林省】[乙)阅读下文,答复以下问题(5分)
砖(节选)
凡蜒泥造碣,亦掘地脸辨土色,或蓝或白,或红或黄,〔闽、广多红泥,蓝者名善泥,
江、浙居多。〕皆以粘而不散、粉而不沙者为上。汲水滋土,人逐数2错趾,踏成稠泥,然
后填满木匡之中,铁线弓戛平其面,而成坯形。
【注释】⑴蜒(Sh而)⑵汲:从井里取水,泛指打水,取水⑶错:交织,错
杂。(4)趾:脚。
13.“人逐数牛错趾〃句中“逐〃字在文中的意思是(1分)
14.上好的粘土有什么特点(2分)
15.请简要概括造砖坯的过程。(2分)
【答案】13.驱赶〔赶〕〔1分〕
14.围绕“土粘但不分散,粉细但不含沙粒〃或用原文“粘而不散,粉而不沙〃答复即可。
15.围绕“汲水滋土,踏成稠泥,将稠泥填满木枢,用铁线弓刮平〃答复即可。〔共2
分,每点0.5分〕16.(1)M(2)2曲(3)01瓦(4»历17.(1)这里指蒲公英像和“我〃约好了一样发
芽抽青。⑵这里指蒲公英在无人探问的情况下绽放属于自己的美丽。
【参考译文】炼泥造砖,也要挖取地下的黏土,对泥土的成色加以鉴别,黏土一般有蓝、
白、红、黄几种土色〔福建和广东多红泥,江苏和浙江较多一种名叫“善泥〃的蓝色土〕,以
轴而不散,土质细而没有沙的最为适宜。先要浇水用于浸泗泥土,再赶几头牛去践踏,踩成
稠泥。然后把辆泥填满木模子,用铁线弓削平外表,脱下模子就成砖坯了。
【江苏省南通市】(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7分)
崇明老人记
[请]陆陇其
崇明具有吴姓老人者,年已九十九岁,其妇亦九十七岁矣。老人生四子,壮
年家贫,鬻子以自给[2],四子尽为富家奴。与四子长,咸能自立,各自赎身娶
妇[3],遂同居而共养父母焉。
伯仲叔季,列肆五间:每户一铺,另辟一间,为出入之所。四子奉养父母,曲尽孝道。
始拟膳每月一轮,周而复始,其媳日:“翁姑老矣,假设一月一轮,则必历三月后,方得侍
奉颜色,太疏。〃拟每日一家,周而复始。媳又日:’‘翁老矣,假设一日一轮,则历三日后,
才得侍奉颜色,亦疏。〃乃以一卷为率③,如蚤餐伯,则午餐仲,晚餐叔,则可目蚤餐季,
周而复始。假设逢五及十,则四子共设于中堂,父母南向坐,东则四子及诸孙辈,西则四媳
及诸孙媳辈。分伯仲坐定,以次称觞④献寿。率⑤以为常。
③老人饮食之所,后置一橱,橱中每家各置人民币一串,每串五十文。老人每食半,
反手于橱中随意取人民币一串,田往市中嬉,买果饼啖之。橱中人民币缺,则其子潜补之,
不令老人知也。老人间往知交游,或对弈,或樗箫⑥。四子知其所往,随遣人密嘱其家伴输
于老人,老人亦不知也。老人胜,辄踊跃归。亦率以为常。盖数十年无异云。
(选自《明清散文名篇集粹》,有删改)
【注】①鬻(yu):卖。②伯仲叔季:兄弟排行的次序。③率(lii):文中指频次。④称
觞(shang):举杯。⑤率(shu^i):大致,一般。⑥樗蒲(chupu):古代一种游戏。
8.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2分)
遂同居而共养父母焉
9.请写出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⑴及四子长()
⑵方得侍奉颜色()
⑶则明目蚤餐季()
⑷老人每食年()
10.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3分)
橱中人民币缺,则其子潜补之,不令老人知也。
11.文中两次写到“率以为常’,请依次分别概括所指的两件事。(4分)
⑴第②节中“率以为常”指
⑵第③节中“率以为常”指
12.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崇明老人的子女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发扬的中华美德。(4
分)
【答案】8.遂/同居/而共养父母焉解析:“遂〃是发语词,发语词后面要停顿;“而〃
前面往往要停顿。
9.⑴等到……的时候⑵才⑶第二天⑷完,完毕解析:这四个字的解释皆出自课本,
要求熟记课本中重点字词解释。在此根基上再联系上下文活学活用。
10.橱中的人民币少了,那么他的儿子就偷偷地补上缺的人民币串,不让老人知道。解
析:翻译句子要在把握句子大意的根基上,紧扣关键词的解释。比方。则〃“潜〃等,做到字
字落实不扣分。
11.(1)四子奉养父母,曲尽孝道。⑵四子让老人不缺人民币花,老有所乐。解析:
第⑴处概括可用第②节的中心句“四子奉养父母,曲尽孝道〃,扣住一个“养〃字。第(2)处的
概括扣住一个“乐〃字。
12.(1)能自立⑵兄弟和睦⑶曲尽孝道⑷用心使老人快乐解析:在理解文章内容的根基上,
可用文章原文直接作答,不能直接作答的就紧扣文本进展提炼概括。
【参考译文】
崇明县有一位姓吴的老人,已经九十九岁了,他的妾子也已九十七岁。老人生了0个儿
子,年轻时家里穷,把这些儿子卖了后才能养活自己,于是四个儿子都成了富户家里的奴仆。
等到四个儿子长大,都能独立了,各人就都自己赎身娶妻成家,于是一大家人又共同扶养父
母亲了。
兄弟几个有五间门店,每个儿子一个店铺,中间留出一间,作为一家人出入的地方。四
子赡养父母,百般孝敬。开场准备每家过一个月,按顺序轮转,他的媳妇们说:“父母都老
了,如果一个月一家的话,那么要过三个月后,我们才能侍奉老人,人久了。〃准备每天去
一家,再按顺序轮流,媳妇们又说:“父母年纪大了,如果一天去一家,要过三天才能侍奉
老人,也还是太长了。〃于是以一餐为标准,如果早餐在大儿子家,那么午餐在二儿子家,
晚卷就在三儿子家,明天早餐就在四儿子家,这样轮流。如果碰上逢五或十,四个儿子就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塔城市消防救援大队招聘政府专职消防员(1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湖南高速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招聘劳务派遣员工12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下半年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8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6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6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应届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秋季江苏销售分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2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6年度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公开招聘(第一批)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在线教育行业市场竞争与创新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电信通信行业5G技术发展与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物流行业冷链物流市场需求分析与展望报告
- 机器人学导论 课件 第2章 机器人运动学
- 贴地砖协议书范本
- 机泵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殡葬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有理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汇报
- 如何撰写课题开题报告课题研究方案
- 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与护理
- 第3课 公民意味着什么 第一课时 公民身份从何而来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 2024年达州市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笔试真题
- 《烘焙技巧甜点制作》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