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07-数据计算类-冲刺2022年高考生物热点题型押题专项训练-(原卷版)_第1页
题型07-数据计算类-冲刺2022年高考生物热点题型押题专项训练-(原卷版)_第2页
题型07-数据计算类-冲刺2022年高考生物热点题型押题专项训练-(原卷版)_第3页
题型07-数据计算类-冲刺2022年高考生物热点题型押题专项训练-(原卷版)_第4页
题型07-数据计算类-冲刺2022年高考生物热点题型押题专项训练-(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型07数据计算类1.小鼠颌下腺中存在一种表皮生长因子EGF,它是由53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其中含有6个二硫键(形成一个二硫键会脱去2个H)。EGF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后,激发了细胞内的信号传递过程,从而促进细胞增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EGF的基因至少含有318个脱氧核苷酸B.在氨基酸形成EGF的过程中,相对分子量减少了948C.EGF和高温处理后变性的EGF都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D.EGF的mRNA沿着多个核糖体移动快速地生成EGF2.假如蛋白酶1作用于苯丙氨酸(C9H11NO2)羧基端的肽键,蛋白酶2作用于赖氨酸(C6H14N2O2)两侧的肽键。某四十九肽分别经酶1和酶2作用后的情况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多肽中含2个赖氨酸B.苯丙氨酸位于四十九肽的17、31、49位C.短肽D、E与四十九肽的氧原子数相同,N原子数减少2个D.适宜条件下酶1和酶2同时作用于此多肽,可形成5条短肽3.某实验室用两种方式进行酵母菌发酵葡萄糖生产酒精。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发酵罐中没有氧气,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过程中每小时测定一次两发酵罐中氧气和酒精的物质的量,记录数据并绘成如图所示坐标图。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第10h和第7h厌氧呼吸速率最快B.实验结束时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之比为8:5C.甲发酵罐实验结果表明在有氧气存在时酵母菌无法进行厌氧呼吸D.该实验证明向葡萄糖溶液中通入大量的氧气可以提高酒精的产量4.将植株置于透明密闭容器内,测量容器中CO2的浓度变化情况。在适宜温度条件下,用一定强度的光照处理30分钟,容器中CO2的浓度由2000ppm降低到180ppm。随后将整个装置置于相同温度的黑暗条件下30分钟,容器中CO2的浓度变为600ppm。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前30分钟,叶绿体中NADPH由基质向类囊体膜运输B.该植株前30分钟的平均总光合速率为60.7ppm/minC.经过完整的1小时处理后,该植株的有机物含量会减少D.光照处理时,若停止光照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的含量会增加5.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图甲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B.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大于30℃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C.如果该植物原重Xkg,置于暗处4h后重(X-1)kg,然后光照4h后重(X+2)kg,则总光合速率为1kg•h-1D.若将乙装置中NaHCO3溶液换成蒸馏水,则在黑暗条件下可测得B曲线6.如图为某森林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J/(cm2·a)。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生产者能固定太阳能﹐被称为生态系统的基石B.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一大“桥梁”C.植食性动物为初级消费者,其同化的能量为1.96×106D.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大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7.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进行DNA复制时,BrdU会取代胸苷掺入新合成的链中,形成BrdU标记链。若将一个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置于含BrdU的培养液中进行连续两次相同分裂方式产生4个子细胞(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第一次细胞分裂中期,1个细胞中被标记的染色单体条数是20B.在第二次细胞分裂中期,核DNA中被标记的DNA链所占的比例是50%C.在第二次分裂完成后,形成的4个子细胞核中可能有2、3或4个细胞含亲代DNA链D.在第二次分裂完成后,形成的4个子细胞中未被标记的染色体的条数是:从0到20条都有可能8.某种小鼠的毛色受AY(黄色)、A(灰色)、a(黑色)3个基因控制,三者互为等位基因,AY对A、a为完全显性,A对a为不完全显性,并且基因型AYAY胚胎致死(不计个体数)。一只黄色小鼠与一只灰色小鼠杂交,后代表现型的种类最多为(

)A.1种 B.2种 C.3种 D.4种9.下图为某种单基因遗传病一个家系的遗传系谱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可判断此病最可能属于伴Y染色体的遗传病B.Ⅱ-5与Ⅱ-6再生一个患该病男孩的概率为1/8C.若Ⅱ-6无该病的致病基因,则Ⅲ-10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2D.若Ⅱ-6无该病的致病基因,则Ⅲ-11与正常女性婚配,建议生女孩10.泰和乌鸡(黑皮肤)营养价值高,强身滋补,抗衰老,而黄皮肤的乌鸡不仅具有乌鸡的营养和药用特点,而且属国内稀有品种,开发潜力大。研究发现,泰和乌鸡的常染色体上含有黑色素基因H,海兰白鸡的Z染色体上含有显性抑制基因I,对黑色素在皮肤上的表现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无论一个I基因还是两个I基因抑制效果相同。现以纯合的泰和乌鸡公鸡和海兰白母鸡杂交,F1中公鸡全为黄皮肤,母鸡全为黑皮肤。让F1的鸡相互交配得F2,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F2中黑、黄、白三种肤色鸡的基因型均有4种B.F2中具有能稳定遗传的雄性黄皮肤乌鸡C.F2中各肤色鸡的数量比,黄皮肤:黑皮肤:白皮肤=3:3:2D.可用纯合的泰和乌鸡母鸡和海兰白公鸡杂交,培育黄皮肤乌鸡11.野生百合雌雄同体,其鳞茎颜色受独立遗传的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显性基因B使鳞茎表现为紫色,隐性基因b使鳞茎表现为黄色,只要A基因存在野生百合就不能合成色素,鳞茎表现为白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白色、紫色、黄色鳞茎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数目依次为5种、2种、1种B.欲判断一株白色鳞茎植株的基因型,可让其与黄色鳞茎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C.现让一株黄色鳞茎植株与一株紫色鳞茎植株杂交得到F1,F1个体全部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紫色:黄色=3:5D.现让一株纯合的白色鳞茎植株与一株纯合的紫色鳞茎植株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的F2中有三种表现型,则亲本基因型是AAbb、aaBB12.某单基因遗传病在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8100,图1是该病某患者的遗传系谱图。科研人员提取了其中4个人的DNA,用PCR扩增相关的基因,并对产物用MspⅠ酶切(正常基因含有一个限制酶切位点,致病基因增加了一个酶切位点)、电泳,结果如图2.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Ⅱ-5是携带者的概率为2/3C.致病基因新增的酶切位点位于332bp片段中D.Ⅱ-1和Ⅱ-2所生的孩子患该病的概率为1/18013.某海岛上分趾海龟WW占25%,Ww占50%,连趾海龟ww占25%。在食物缺乏的环境下,分趾海龟(WW、Ww)的个体数每年各减少20%,连海龟ww的个体数量保持稳定,则一年后W的基因频率是(

)A.47.1% B.29.4% C.50% D.52.9%14.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是由R基的不同引起的B.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则它的分子式是C5H11O2NSC.n个氨基酸共有m个氨基(m>n),则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一条肽链中的氨基数为m-nD.甜味肽的分子式为C13H1605N2,则甜味肽一定是一种二肽15.若入海口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在一年时间内保持平衡。其中浮游植物P和碎屑D(包括海洋生物尸体分解成的小碎块,食物残余,粪便,还有被河流冲进海中的颗粒)构成了第I营养级,各营养级的能量包括了单位时间内被捕食、自身呼吸、进入碎屑以及输出到系统外能量的总和(单位t/km2/y)。下图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076.9t/km2/yB.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6.86%C.第四营养级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是1.13t/km2/yD.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沿着P→Ⅱ→Ⅲ→Ⅳ这一条食物链流动的16.如下图为地震毁损的某自然保护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kJ/(m2·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B.计算可知,肉食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为5×103kJ/(m2·a)C.“未利用”就是指未被生物自身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D.在人为干预下,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为14.6%17.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变,而基因表达与表现型发生可遗传变异的现象。其原因之一是碱基甲基化影响基因表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DNA分子中C甲基化且占30%,则单链中A占比不超过40%B.由于碱基甲基化而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C.碱基甲基化可能会影响RNA聚合酶的识别D.碱基甲基化不会改变基因储存的遗传信息18.人体中的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受LDL(胆固醇含量为45%的脂蛋白)的影响,细胞中胆固醇的来源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LDL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B.催化①过程的酶是DNA聚合酶C.已知mRNA1中有30个碱基,其中A和C共有12个,则其对应基因中至少含G和T共30个D.当LDL受体出现遗传性缺陷时,将导致血浆中胆固醇含量增加19.下图是两种遗传病的某家庭遗传系谱图,甲病由A/a控制,乙病由B/b控制,其中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乙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250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遗传病的特点是交叉遗传、男患者多于女患者B.I-2和Ⅱ-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C.若Ⅲ-2为男孩,患两种病的概率是1/102D.Ⅱ-1和Ⅱ-2所生孩子,患病男孩和患病女孩的概率相同20.豌豆的花色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为探究豌豆花色的遗传规律,随机选取了多对天然紫花和白花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试验,结果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亲本F1F1自交得到的F2紫花×白花紫花紫花:白花=15:1A.该植物花色遗传可能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a、B/b)B.该植物花色遗传可能受一对基因(A/a)控制,但aa个体有3/5致死C.该植物花色遗传可能受一对基因(A/a)控制,但含a的花粉有6/7不育D.该植物花色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21.2021年10月11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在云南昆明举行,大会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生物多样性是漫长的共同进化的结果,共同进化是指_____________。这也是人类倡导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重要原因。(2)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是山西省设立的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研究人员对保护区内鸟类丰富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森林中鸟类有96种.灌木林中鸟类有57种,莫原上鸟类有36种。森林中鸟类种数远多于灌木林和草地,原因是森林中植物自上而下的___________更复杂,为鸟类提供了___________。保护区内褐马鸡种群的能量流动关系如表所示[单位:(×102J·m-2·a-1)]。摄食量粪便量呼吸散失流向下一营养级158.649.845.316.7褐马鸡种群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___________(×102J·m-2·a-1)),其最终去路为___________。(3)习近平总书记在本次会议上提出,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们要建立绿色低碳循环体系。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___________的形式循环,建立绿色低碳循环体系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参与,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请从增加碳存储和减少碳释放两方面各提出一项有效措施:___________。22.图1表示玉米光合作用利用CO2合成(CH2O)的过程,玉米叶肉细胞通过“CO2泵”内的一些化学反应,将空气中的CO2泵入维管束鞘细胞,使维管束鞘细胞积累较高浓度的CO2,保证(CH2O)的合成顺利进行;图2表示光照强度对玉米光合速率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物质A是______,过程②是__________,该过程的进行还需要__________等物质参与。(2)如果在玉米叶肉细胞中注入某种抑制剂使“CO2泵”的活性降低,则在短时间内,维管束鞘细胞中C5的含量______。(3)图2中当光照强度从20klx增加到25klx,玉米CO2吸收速率没有发生变化,这主要受到图1中过程______(填序号)的限制;当光照强度为15klx时,玉米每小时能固定______mL的CO2。(4)研究发现晴朗的夏季中午光照增强,温度过高,叶片气孔开度下降,作为光合作用原料之一的______减少,而此时玉米光合作用速率基本不受影响,其原因是玉米__________。23.实验小组在某种野生型的灰身昆虫(2n=12)中发现了黄身突变体,该突变体和野生型个体杂交,F1为野生型。(1)显微镜下观察黄身突变体昆虫体细胞的染色体,发现与野生型的并无差别,结合F1的表型及比例推测,黄身突变体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2)当体细胞缺失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染色体时,称为单体,染色体数可以表示为2n-1。该种昆虫的单体能存活且可育。若黄身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让3号染色体单体的黄身个体与3号染色体单体的灰身个体杂交,F1灰身∶黄身约为2∶1,出现这种表型比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让F1由交配,F2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3)启动子的甲基化会抑制基因的表达。已知灰身和黄身基因的启动子在精子中均会发生去甲基化修饰,在卵细胞中均会发生甲基化修饰,且每一代个体的原始生殖细胞在形成配子之前会消除来自父母的印记,并按配子的性别重新发生修饰,以保证基因组的稳定遗传。若纯合黄身雌虫与纯合灰身雄虫杂交,则F1表型应为_____________。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则F2的表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4)已知该种昆虫的正常翅(B)对残翅(b)为显性、红眼(D)对白眼(d)为显性,请用三个纯合品系:①bbDD;②BBDD;③BBdd设计一代杂交实验来验证B/b、D/d这两对等位基因均只位于X染色体上,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24.某二倍体动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其毛色有白色和黄色,由A1/A2/a基因(复等位基因)及B/b基因控制,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如图所示。现让某黄毛雌性个体与某黄毛雄性个体交配,所得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白毛(♀):黄毛(♀):白毛(♂):黄毛(♂)=2:2:3:1,(不考虑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并且无突变、致死及交叉互换)。回答下列问题:(1)A1/A2/a基因(复等位基因)及B/b基因控制必有其中一对或两对基因在X染色体上,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1/A2/a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黄毛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F1雄性个体中纯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3)若某基因模板链中的某个碱基G变为A推测密码子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A.由GGA变为AGA B.由CGA变为GGAC.由CGA变为UGA D.由AGA变为UGA25.果蝇的性别是由XY染色体决定的。科研小组为了研究果蝇控制眼色、眼形、翅型和是否为黏胶眼基因的显隐性关系和遗传机制,进行了相关实验:杂交组合F1F2(单位:只)I.猩红正常眼雌蝇×猩红棘眼雄蝇深红正常眼233(深红正常眼雌蝇)116(深红正常眼雄蝇)157(猩红正常眼雌蝇)117(深红棘眼雄蝇)79(猩红正常眼雄蝇)78(猩红棘眼雄蝇)27(无色正常眼雌蝇)13(无色正常眼雄蝇)12(无色棘眼雄蝇)Ⅱ.展翅×展翅雌雄均为:261(展翅)、130(正常翅)Ⅲ.黏胶眼×黏胶眼雌雄均为:301(黏胶眼)、152(正常眼)注:F2是由F1相互交配而得。上述果蝇未列出的性状均为正常的野生型。(1)根据实验I可判断控制眼形的一对等位基因不位于____________(常、X、X和Y同源区段)染色体上。欲通过一次杂交实验以进一步确定控制眼形基因的位置,最好选择____________的果蝇杂交。(2)若控制眼形的等位基因不在Y染色体上,根据实验I分析,果蝇眼色的遗传机制是: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若实验I的F2中猩红正常眼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则F3雄蝇中深红棘眼果蝇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F3中棘眼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3)展翅与正常翅基因用D/d表示,黏胶眼与正常眼基因用G/g表示。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3号染色体上。请解释实验Ⅱ和Ⅲ中出现F1表型比例的原因:____________。现欲利用上述实验中的果蝇为材料,培育一果蝇品系用于长期保存展翅D基因,即该品系果蝇的子代始终保持D与d的基因频率相等。请简要写出培育程序:____________。26.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其中Ⅱ、Ⅲ、Ⅳ号为常染色体。现有①~④四个纯种果蝇品系,其中品系①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②~④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残翅、黑身、紫红眼基因分别用a、b、d表示,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表所示,相对应的显性性状长翅、灰身、红眼基因分别用A、B、D表示。回答下列问题∶品系①②③④隐性性状无残翅黑身紫红眼基因所在的染色体Ⅱ、ⅢⅡⅡⅢ(1)纯种果蝇品系①、④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2)假如能够运用交配组合产生的子代做进一步实验,并且不用考虑正反交,那么可以用来验证分离定律的交配组合有_____种。(3)品系②与品系③杂交产生F1,若F1代果蝇产生配子的过程不发生交叉互换,则F1代果蝇自由交配产生的F2代果蝇中,长翅黑身∶长翅灰身∶残翅灰身=_____。(4)验证自由组合定律时,只能选择_____这两个交配组合的子代进行自由交配。(5)果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一对都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杂合灰身果蝇杂交,F1中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灰身果蝇占比为_____。27.研究人员从野生型果蝇中培育出两个亮红眼单基因纯合突变品系A和B,以及1只体色为褐色的雌蝇突变体C。为研究各突变体的遗传规律和分子机制进行了如下实验。(1)突变体C与纯合野生型雄果蝇杂交,子代数量足够多,F1中褐色雌∶野生型雄∶野生型雌=1∶1∶1。据此可以推测果蝇C发生的是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突变,出现该异常比例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2)品系A与野生型果蝇进行正反交,F1均为野生型,F2中亮红眼个体的比例为1/4,据此能得出控制品系A基因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若品系A、B的突变仅涉及一对等位基因,将品系A、B杂交,子代的表型为________;若品系B是由控制品系A之外的另一对基因控制,则两对等位基因可能位于________(填“1”、“2”、“1或2”)对同源染色体上。选择品系A的雄果蝇与突变体C杂交,F1相互交配,F2中体色为褐色且眼色正常雌蝇的比例为________。(3)研究发现,品系A的亮红眼性状与果蝇3号染色体的scarlet基因的突变有关,研究人员根据scarlet基因的序列设计了6对引物,以相互重叠的方式覆盖整个基因区域,提取突变品系A和野生型的总DNA进行PCR,产物扩增结果如下图。据图可知分子量较大的扩增产物与点样处的距离较________(填“远”或“近”),推测突变区域位于3号染色体上第________对引物对应的区间。若突变性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scarlet基因的某些区域被插入特定片段导致转录提前终止,则对scarlet基因所决定的蛋白质的影响是________。28.在长期饲养果蝇的过程中,获得了一种雌性三倍体果蝇,当它和正常二倍体雄果蝇交配后,出现了以下不同类型的后代(1)由图中___和___类型可以推断,具有两个X染色体的受精卵还不能发育成雌性果蝇,可见,在X、Y染色体之外,___在性别决定上也具有一定的作用(2)正常翅雌果蝇(XaXaY)最多能产生Xa、Y、XaXa、___四种类型的配子,其比例为___(3)在正常二倍体果蝇中发现一只缺刻翅雌性果蝇,缺刻翅性状是由一条X染色体的片段缺失引起的,研究发现在缺失的片段上有一个正常的红眼基因+w,(白眼基因为w)缺刻翅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产生的子一代,雌雄果蝇个体数目比2:1,且雄果蝇都是红眼正常翅①若用X0表示X染色体片段缺失,这对果蝇的基因型是___;在答题卡所给的方框中画出缺刻翅果蝇的性染色体模式图并标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___②子一代雌雄果蝇个体数目比为2:1的原因可能是___29.观赏辣椒既可作为食物,也可用于观赏。已知观赏辣椒果实着生方式和叶形由3对等位基因控制,为探究这两对性状的遗传规律,某科研人员以纯种簇生椒卵圆形叶品系M与纯种单生椒披针形叶品系N为亲本,进行正交与反交实验,F1均表现为单生椒长卵圆形叶;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数量统计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指标性状正交反交果实着生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