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提升Ⅱ 有关滑轮的受力分析(解析版)_第1页
专题提升Ⅱ 有关滑轮的受力分析(解析版)_第2页
专题提升Ⅱ 有关滑轮的受力分析(解析版)_第3页
专题提升Ⅱ 有关滑轮的受力分析(解析版)_第4页
专题提升Ⅱ 有关滑轮的受力分析(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提升Ⅱ有关滑轮的受力分析

学习目录

目录

模块一知识掌握....................................................................................................................................1

知识点一、滑轮的受力分析(不计绳重和轮与轴之间的摩擦)..............................................1

知识点二、滑轮组的绕线方式和受力特点..................................................................................2

知识点三、滑轮组段数n的确定及滑轮组绕线方法..................................................................2

知识点四、n的确定.......................................................................................................................2

【巩固提高】........................................................................................................................................10

知识重点

模块一知识掌握

知识点一、滑轮的受力分析(不计绳重和轮与轴之间的摩擦)

第1页共22页.

知识点二、滑轮组的绕线方式和受力特点

用同一根绳子绕制的滑轮组中,重物和动滑轮所受到的总重力由几段绳子共同承担,在不计绳重和

1

摩擦的情况下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GG),绳子移动的距离Snh,绳子自由端移

拉n物动物

动的速度v绳nv物。

知识点三、滑轮组段数n的确定及滑轮组绕线方法

(1.从轮子数量少的钩子开始;2.动定交替;3.就近原则;4.奇动偶定)

知识点四、n的确定

有几段绳子直接承担动滑轮的重,则n就等于几。

第2页共22页.

[例题1](2017•杭州)如图所示装置,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M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

动,已知弹簧秤读数为10牛,物体M的运动速度为1米/秒(若不计滑轮与绳子质量、绳子与

滑轮间的摩擦、滑轮与轴间摩擦),那么在此过程中()

A.物体M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5牛

B.物体M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10牛

C.水平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20瓦

D.1秒内滑轮对物体M做功为10焦

【解答】解:

AB、如图所示,n=2,物体做匀速运动,f=2F=2×10N=20N;故AB错误;

CD、物体移动的路程s′=v物t,

拉力移动的距离:

s=2s′=2×v物t=2×1m/s×1s=2m,

拉力做功:W=Fs=10N×2m=20J,

拉力做功功率:

푊20퐽

P===20W;

푡1푠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例题2](2022秋•上城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物体A重120N,实心物体B的体积是1dm3,此

时A恰能沿着水平桌面以0.2m/s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将B以原速度匀速上升,需要对A

施加100N水平向左的拉力,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不计摩擦、绳重及滑轮重)()

第3页共22页.

A.物体B匀速下降的速度是0.1m/s

B.物体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为100N

C.物体B在匀速上升时,克服B重力做功的功率为2W

D.物体B密度是2.5×103kg/m3

【解答】解:A.B物体下滑的速度为vB=2vA=2×0.2m/s=0.4m/s,故A错误;

B.分析滑轮组的特点可以得出,左侧滑轮为动滑轮,右侧滑轮为定滑轮,绳子的段数为2段。

不计摩擦、绳重及滑轮重,物体A在B的作用下匀速运动则f=2GB,如果在A上再加一个向左

的100N的力,物体A影响摩擦力的两个要素都没改变,所以摩擦力还是f,只是方向从向左变

成了向右,

于是可以得出100N=f+2GB,因为f=2GB所以f=50N,GB=25N,故B错误;

푊퐹푠

C.物体B在匀速上升时,克服B重力做功的功率为:P===Fv=Gv=25N×0.4m/s=

푡푡BB

10W,故C错误;

퐺퐵25푁

.物体的质量:m===,

DB퐵푔10푁/푘푔2.5kg

푚퐵2.5푘푔

33

物体B密度是ρ퐵===2.5×10kg/m,故D正确。

푉퐵1×10―3푚3

故选:D。

[例题3](2022秋•滨江区校级期中)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使重80N的物体A沿水平地面匀速

向左移动了1m,物体A与地面间摩擦力为30N,不计绳重、滑轮重以及滑轮与轴间摩擦,则

下列说法正确()

A.拉力F大小为60N

B.滑轮组挂钩拉物体A的力为30N

C.该定、动滑轮的组合既能省力又可以省距离

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3m

【解答】解:AB、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绳子有效股数n=2,物体A沿水平地面匀速向左移动,物

体A与地面间摩擦力为30N,故物体A在水平方向受到平衡力作用,滑轮组挂钩拉物体A的力

等于摩擦力,为30N;

第4页共22页.

11

不计绳重、滑轮重以及滑轮与轴间摩擦,拉力F=f=×30N=15N,故A错误,B正确;

푛2

C、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省力的费距离,费力的省距离,故C错误;

D、因为绳端移动的距离为物体A移动的距离的2倍,即s绳=2×1m=2m,故D错误。

故选:B。

[例题4](2022秋•西湖区校级期中)工人站在地上利用滑轮组把货物提起来,请你把图中绳子的

绕线方法补充完整。

【解答】解:要使该滑轮组向下用力物体向上运动,应从定滑轮开始绕,或者从绳子自由端向下

从外向里绕绳。如图:

[例题5](2022秋•西湖区校级期中)已知每个滑轮重为100牛,物体重为1200牛、绳子能承受的

最大拉力是300N,请在如图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方法。

1

【解答】解:不计摩擦,F=(G+G),

푛动

퐺퐺动1200푁2×100푁

则绳子股数n==≈4.67,即绳子股数为n=5;

퐹大300푁

第5页共22页.

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滑轮组绕制如下图:

[例题6](2022•宁波校级一模)如图所示,小金想利用滑轮组用最省力的绳子绕法水平匀速拉动物

体A.若地面对A的摩擦力与A的重力的比值为n,A的比热为c,A的温度上升t。(为计算

方便,假设摩擦产生的热都被A吸收)

(1)在答题卷的图中画出滑轮组上绳子的绕法。

(2)在用绳子水平匀速拉动物体A的过程中,若不计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和自重,拉力做的

功物体A克服摩擦做的功(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已知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和物体间相对滑动的距离的乘积,在数值上等于滑动过程产生

的内能,试推导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s=(请写出推导过程,所得结果用字母表示)

【解答】解:(1)由图可知,该滑轮组由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当连接动滑轮绳子的段

数最多为3段时,此时最省力,如图所示:

(2)不计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和自重,则拉力所做的功全部用在物体A上,即拉力做的功等

于物体A克服摩擦做的功;

(3)由题意可得=n,则地面对A的摩擦力f=nG,

设物体移动的距离为s′,则克服摩擦做功,转化为内能的大小为:W=fs′=nGs′=nmgs′;

物体A吸收的热量:Q=cmt,

由题知,摩擦产生的热都被A吸收,则nmgs′=cmt,

第6页共22页.

푐푡

解得:′,

s=푛푔

连接动滑轮绳子的段数为3段,绳子移动的距离为物体移动距离的三倍,

푐푡

则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s=3。

푛푔

푐푡

故答案为:(1)如上图;(2)等于;(3)3。

푛푔

[例题7](2022秋•慈溪市月考)如图是水位装置的示意图。该装置主要由滑轮C、D,物体A、B

以及轻质杠杆MN组成。物体A通过细绳与滑轮C相连,物体B通过细绳与杠杆相连。杠杆

可以绕支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且MO:MN=1:物体B受到的

重力为100N,A的底面积为0.04m2,高1m。当物体A恰好浸没在水中时,物体B对电子秤的

压力为F1;若水位下降至物体A恰好完全露出水面时,物体B对电子秤的压力为F2,已知:

F1:F2=6:滑轮重、滑轮与转轴的摩擦、杠杆与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求:

(1)物体A完全浸没时,A受到的浮力F浮。

(2)物体A的密度ρA。

(3)当物体A有部分浸入水中时,如果把细绳由N端向左移动到N′处,电子秤的示数恰好为

零,NN′:MN=1:6,此时物体A浸在水中的体积V浸。

23

【解答】解:(1)物块A的体积:VA=0.04m×1m=0.04m,

3

物块A浸没水中,排开水的体积:V排=VA=0.04m,

333

物块A所受的浮力:F浮=ρ水V排g=1×10kg/m×0.04m×10N/kg=400N;

(2)当物体A恰好浸没在水中时,设此时N端受到的拉力为FN1,物体B对电子秤的压力F1=

GB﹣FN1,

则杠杆N端受到的拉力:FN1=GB﹣F1,

第7页共22页.

因左端动滑轮上承重的绳子段数n=4,则杠杆M端受到的拉力:

1

F=(G﹣F);

M14A浮

已知MO:MN=1:3,所以MO:ON=1:2,

因为杠杆平衡,所以FM1LOM=FN1LON,

1

则:(G﹣F)×1=(G﹣F)×2,

4A浮B1

化简并代入数据可得:GA﹣400N=800N﹣8F1,

1

所以F=(1200N﹣G)﹣﹣﹣﹣﹣﹣﹣﹣﹣①

18A

当物体A恰好完全露出水面时,物体B对电子秤的压力F2=GB﹣FN2,

则杠杆N端受到的拉力:FN2=GB﹣F2,

1

杠杆M端受到的拉力:F=G;

M24A

因为杠杆平衡,所以FM2LOM=FN2LON,

1

则:G×1=(G﹣F)×2,

4AB2

化简并代入数据可得:GA=800N﹣8F2,

1

所以F=(800N﹣G)﹣﹣﹣﹣﹣﹣﹣﹣﹣﹣②

28A

由题知F1:F2=6:1,

11

则(1200N﹣G):(800N﹣G)=6:1,

8A8A

解得:GA=720N,

由G=mg=ρVg可得物体的密度:

퐺퐴720푁

33

ρA===1.8×10kg/m;

푉퐴푔0.04푚3×10푁/푘푔

(3)如果把细绳由N端向左移动到N′处,如图:

第8页共22页.

因为NN′:MN=1:6,MO:MN=1:3=2:6。

设MN=6L,则MO=2L,NN′=1L,

结合图示可得ON′=MN﹣MO﹣NN′=6L﹣2L﹣L=3L,

所以MO:ON′=2L:3L=2:3;

当物体A有部分浸入水中时,电子秤的示数恰好为零,杠杆N′端受到的拉力:FN3=GB,

此时杠杆M端受到的拉力:

1

F=(G﹣F′);

M34A浮

因为杠杆平衡,所以FM3LOM=FN3LON′

1

则:(G﹣F′)×2=G×3,

4A浮B

1

即(720N﹣F′)×2=100N×3,

4浮

解得:F浮′=120N,

由F浮=ρ水V排g得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

퐹浮′120푁

3

V浸=V排===0.012m。

휌水푔1×103푘푔/푚3×10푁/푘푔

【巩固提高】

1.(2022秋•余杭区校级期中)图中物体A的重力为G,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沿水平桌面做

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f,则人对绳的拉力F的大小等于()

第9页共22页.

A.0.5GB.2GC.0.5fD.2f

【解答】解:如图所示,因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A与水平桌面的摩擦力与物体A受

1

到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因此滑轮是动滑轮,则人对绳的拉力2F=f,即F=f=0.5f。

2

故选:C。

2.(2021秋•临海市期末)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匀速运动,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为4N(不计滑轮和绳子之间的摩擦),拉力F的大小为()

A.2NB.4NC.6ND.8N

【解答】解:不计滑轮和绳子之间的摩擦,物体A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匀速运动,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所以绳端的拉力为4N,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3.(2020秋•拱墅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物体A、B的重分别为20N、10N,滑轮和绳子的重忽

略不计,滑轮摩擦不计,此时物体A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用力F向左拉物体

A,使物体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A.F=10NB.F=20NC.F=30ND.F=50N

【解答】解:由图知,此滑轮组由2段绳子承担物重,不计绳重、滑轮重以及绳子与滑轮间的摩

擦,

11

所以F=G=×10N=5N;

A2B2

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在水平方向A受到的摩擦力和绳对A的拉力平衡,所以f=FA=5N,

方向水平向左;

若使物体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A受向左的拉力F、向右的摩擦力和向右的绳子拉力FA,

且A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仍为5N),

因A处于平衡状态且绳子上的拉力大小不变,则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向左的拉力F=FA+f=

第10页共22页.

5N+5N=10N。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2020秋•越城区期末)如图所示,物重为G,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匀速前进,物体受到的摩

擦力为f(不计动滑轮重及转轴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F=2fB.F=fC.F=D.F=f+G

2

【解答】解:由图知,力F要克服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由于F要承担两段绳子的力,所以

F=2f,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2022春•下城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甲、乙分别为同一滑轮组的不同绕法,忽略绳重及一

切阻力,用图甲绕法匀速提升重为900N的物体时,机械效率为9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拉力F1的大小为450N

②用图乙绕法匀速提升300N重物时,机械效率为75%

③分别用两种绕法匀速提升相同重物时,图乙绕法机械效率大

④分别用两种绕法匀速提升相同重物升高相同高度,F1、F2做功相等

A.只有②③正确B.只有①②正确

C.只有②④正确D.只有①②④正确

【解答】解:

①由甲图知,承担物重绳子的段数n=2,

푊有퐺ℎ퐺퐺900푁

由η===可得,拉力F1===500N,故①错误;

푊总퐹푠푛퐹푛1휂12×90%

第11页共22页.

1

②忽略绳重及一切阻力,当提升900N的重物时,F=×(G+G动),

12

所以动滑轮重力:G动=2F1﹣G=2×500N﹣900N=100N,

퐺′300푁

用图乙滑轮组提升300N重物时的机械效率:η′===75%,故②正确;

퐺′퐺动300푁100푁

③忽略绳重及一切阻力,由η=知,分别用两种绕法匀速提升相同重物时,机械效率相同,

퐺퐺动

故③错误;

④分别用两种绕法匀速提升相同重物升高相同高度,由W有=Gh知,克服物重所做有用功相同,

忽略绳重及一切阻力,由W额=G动h知,克服动滑轮重所做额外功相同,由W总=W有+W额知,

总功也相等,即F1、F2做功相等,故④正确;

综上所述,只有②④正确。

故选:C。

6.(2021秋•慈溪市校级月考)如图所示,用40N的力F沿水平方向拉滑轮,可使重20N的物体

A以0.3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物体B重10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恒为10N。不计滑

轮、绳子的重力,滑轮的转轴光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A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是20N

B.滑轮移动的速度是0.6m/s

C.水平拉力F的功率是6W

D.在2s内绳子对物体A做的功为48J

【解答】解:

1

A、因为F=40N,所以对A的拉力为×40N=20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恒为10N,则物体B对

2

A的摩擦力为10N,方向向右,所以地面对A的摩擦力为f=20N﹣10N=10N,故A错误;

1

B、A移动的速度即绳端移动的速度为0.3m/s,所以滑轮的移动速度为×0.3m/s=0.15m/s,故B

2

错误;

푊퐹푠

C、水平拉力F的功率为:P===Fv=40N×0.15m/s=6W,故C正确;

푡푡

D、绳子的拉力是20N,2s物体A移动的距离为s=vt=0.3m/s×2s=0.6m,所以W=Fs=20N×

0.6m=12J,故D错误。

第12页共22页.

故选:C。

7.(2021秋•慈溪市校级月考)如图所示,物体B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A通过滑轮组拉着物体

B,此时物体B保持静止状态。当用竖直向下4N的力F1拉重为2N的物体A时,能使物体B

以0.2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若只用水平向左的力F2拉物体B时能使物体A以0.3m/s速度

匀速上升,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滑轮间的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8N

B.拉力F2大小为10N

C.拉力F2的功率为2.4W

D.拉力F1的功率为1.2W

【解答】解:

A、由滑轮组的结构看出,n=3,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滑轮间的摩擦,当B水平匀速向右运动时,

f=3(F1+GA)=3×(4N+2N)=18N,故A错误;

B、水平向左拉物体B时,由平衡条件得:F2=3GA+f=3×2N+18N=24N,故B错误;

푣퐴0.3푚/푠

C、水平向左拉物体时,B的移动速度为v===0.1m/s,拉力F功率为P=Fv=

B33222B

24N×0.1m/s=2.4W,故C正确;

D、拉力F1的速度v1=3vB′=3×0.2m/s=0.6m/s,用力F1竖直向下拉物体A时,拉力F1的功

率P1=F1v1=4N×0.6m/s=2.4W,故D错误。

故选:C。

8.(2023•温州模拟)如图所示,用10N的力F沿水平方向拉滑轮,可使物体A以0.2m/s的速度

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恒为2N(不计滑轮、测力计、绳子的重力,滑轮的转

轴光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体A受到地面水平向右3N的摩擦力

B.物体A受到B的摩擦力是2N

第13页共22页.

C.滑轮移动的速度是0.1m/s

D.拉力F做功功率为4W

【解答】解:

AB、不计滑轮的摩擦和重力,以动滑轮为研究对象,则两段绳子向右的拉力与向左的拉力平衡,

11

所以2F=F,则A物体对滑轮的拉力F=F=×10N=5N;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滑轮

拉拉22

对A的拉力也为5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恒为2N,因拉滑轮时,物体B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测力计对B向右的拉力

与A对B向左的摩擦力平衡,所以fA对B=F示=2N;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物体B对A的

摩擦力为2N,方向向右,故B正确;

物体A向左匀速运动,同时地面对物体A还有向右的摩擦力,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F拉=fB对A+f

地,

所以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f地=F拉﹣fB对A=5N﹣2N=3N,方向水平向右,故A正确;

C、因拉力F作用在动滑轮的轴上,费力但省一半的距离,所以拉力端的移动速度(滑轮移动的

111

速度)等于物体A移动速度的,则滑轮移动的速度v=v=×0.2m/s=0.1m/s,故C正确;

22A2

푊퐹푠

D、拉力F做功功率:P===Fv=10N×0.1m/s=1W,故D错误。

푡푡

故选:D。

9.(2021秋•鄞州区期末)如图所示,湖水中有两艘小船,绳子的一端拴在甲船上,乙船上固定

着滑轮,绳子绕过滑轮,站在甲船上的人用100N的力拉绳子的自由端。如果在20s内甲船向

右匀速移动了10m,同时乙船向左匀速移动了4m,则人对绳子的力做功的功率是()

A.50WB.140WC.30WD.70W

【解答】解:甲船向右移动了10m,乙船向左移动了4m,以甲为参照物乙向左移动了10m+4m=

14m,有两段绳子拉乙船,故绳子自由端总共移动s=14m×2=28m;

푊퐹푠100푁×28푚

故人拉绳子的功率P====140W。

푡푡20푠

故选:B。

10.(2022秋•西湖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重为120N的物体A在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

第14页共22页.

直线运动,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物体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为物重

的0.1倍,滑轮组机械效率为80%,滑轮组和绳子的自重不计。下列分析计算正确的是()

A.10s内,绳子自由端沿水平方向移动了4m

B.左侧墙受到滑轮组16牛拉力作用

C.在10s内,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5牛

D.在10s内,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1.2W

【解答】解:A、从图中可知,10s内,物体A移动的距离为1m;n=3,则10s内,绳子自由端

沿水平方向移动的距离s′=ns=3×1m=3m,故A错误;

BC、物体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f=0.1G=0.1×120N=12N,

푓푠

푓푠物物푓

机械效率η===,

퐹푠퐹×3푠物3퐹

푓12푁

则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5N,

3휂3×80%

左侧墙受到滑轮组的拉力F拉=4F=4×5N=20N,故B错误、C正确;

푠1푚

D、从图中可知,物体的速度v===0.1m/s,

푡10푠

则绳子自由端的速度v′=nv=3×0.1m/s=0.3m/s,

푊퐹푠

根据P===Fv可知拉力F做功的功率P=Fv′=5N×0.3m/s=1.5W,故D错误。

푡푡

故选C。

11.(2021•杭州二模)如图所示,质量为2kg的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不计绳重及绳与轮的摩

擦,动滑轮重6N,滑轮下面悬挂一物体B,当物体B重8N时,恰能匀速下滑。用一个水平向

左的拉力F作用在物体A,使物体A以1m/s的速度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间为3s。则当物

体A向左做匀速运动时,物体B的速度大小是,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拉力F的功率大小是W。

第15页共22页.

【解答】解:

11

(1)由图知,动滑轮上有2段绳子承担重力,物体B上升的速度为:v=v=×1m/s=

B2A2

0.5m/s;

1

(2)不计绳重及绳与轮的摩擦,则物体B匀速下滑时,绳子上的拉力为:F=(G+G)=

拉2动B

1

×(6N+8N)=7N;

2

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f=F拉=7N;

当物体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作用在A上的拉力:F=F拉+f=7N+7N=14N;

푊퐹푠

物体A以1m/s的速度向左做匀速运动,则拉力F的功率为:P===Fv=14N×1m/s=

푡푡

14W。

故答案为:(1)0.5m/s;(2)7N;(3)14。

12.(2021秋•慈溪市校级月考)如图所示,用同一个动滑轮先后提升同一物体、使物体以相同的

速度匀速上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力分别是F甲和F乙,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是P甲和P乙,若不

计摩擦、滑轮重和绳重,则F甲F乙、P甲P乙(均选填“>”或“=”或“<”)。

【解答】解:

由题知,两装置都不计摩擦、动滑轮重和绳重,提升物体的重相同,

甲图,拉力作用在动滑轮的轴上,费一倍的力,即F甲=2G;

1

乙图,拉力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省一半的力,即F=G,故F>F;

乙2甲乙

1

物体上升的速度相同,则拉力端的速度分别为:v=v,v=2v,

甲2物乙物

第16页共22页.

1

甲图拉力的功率:P=Fv=2G×v=Gv;

甲甲甲2物物

1

乙图拉力的功率:P=Fv=G×2v=Gv,故P=P。

乙乙乙2物物甲乙

故答案为:>;=。

13.(2023春•下城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F1=4N,F2=3N,此时物体A相对于地面静止,物体

B以0.1m/s的速度在物体A表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弹簧测力计、滑轮和绳子的自重及

滑轮和绳子之间的摩擦)。

(1)弹簧测力计读数为为N;

(2)物体A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N;

(3)如果增大F2,物体A是否有可能向左运动?请说明理

由。

【解答】解:(1)不计弹簧测力计、滑轮和绳子的自重及滑轮和绳子之间的摩擦,由力的平衡条

件可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F2=3×3N=9N;

(2)因为不计弹簧测力计、滑轮和绳子的自重及滑轮和绳子之间的摩擦,所以动滑轮对物体B

的拉力F=2F2=2×3N=6N,

物体B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B受力平衡,所以物体A对物体B的摩擦力f=F=

6N,

由于物体A静止,所以物体A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物体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拉力F1=4N

的作用,方向水平向右、物体B对物体A的摩擦力f′=f=6N的作用,方向水平向左,

水平拉力F1、物体B对物体A的摩擦力f′的合力F合=f′﹣F=6N﹣4N=2N,方向水平向左,

由于物体A静止,所以地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f″=F合=2N,方向水平向右;

(3)如果增大F2,B将做加速运动,B对A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B与A之间的摩

擦力不变,A受力不变,同理可知,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也不变,即A的受力情况不变,还是处

于静止状态。

故答案为:(1)9;(2)2;(3)物体A不向左运动;如果增大F2,B将做加速运动,B对A的

第17页共22页.

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B与A之间的摩擦力不变,A受力不变,同理可知,A受到地面

的摩擦力也不变,即A的受力情况不变,还是处于静止状态。

14.(2022秋•慈溪市月考)如图所示,木板和木板上的人通过滑轮组静止于空中,已知滑轮A的

质量mA和滑轮B的质

量mB均为5千克,木板质量M=10千克,人的质量m=30千克,不计摩擦与空气作用力。则

此时人拉绳的力为牛。(g=10牛/千克)

【解答】解:滑轮B的重力:GB=mBg=5kg×10N/kg=50N,

木板重力:G木板=Mg=10kg×10N/kg=100N,

人的重力:G人=m人g=30kg×10N/kg=300N,

把人、动滑轮、木板作为一个研究对象,由图可以看出,从定滑轮A出来的绳子股数为2股,所

以B处的拉力为:

11

F=(G+G+G)=×(50N+100N+300N)=225N。

B2木板人B2

对人来说,拉力FB减去动滑轮B的重力后,由两股绳子承担,

11

所以人的拉力F=(F﹣G)=×(225N﹣50N)=87.5N。

2BB2

故答案为:87.5。

15.(2021秋•西湖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某人站在A处用一根绳子和滑轮组拉小车,请画出最

省力的绕线。

【解答】

第18页共22页.

(2)从动滑轮右挂钩开始,依次绕过定滑轮和动滑轮,绳端回到人的手中,n=3为最省力的绕

法,如图所示:

16.(2021秋•慈溪市校级月考)质量为60kg的工人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运送货物上楼,滑轮组

的机械效率随货物重力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机械中摩擦力及绳重忽略不计。(g=10N/kg)

(1)若工人在1min内将货物匀速向上提高了6m,作用在钢绳上的拉力为400N,求拉力的功率。

(2)求动滑轮受到的重力。

(3)该工人竖直向下拉绳子自由端运送货物时,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最大值是多少?

【解答】解:

(1)由图可知,n=3,则绳端移动的距离:

s=nh=3×6m=18m,

拉力做的功:

W=Fs=400N×18m=7200J,

拉力的功率:

푊7200퐽

P===120W;

푡60푠

(2)由图乙可知,物重G=300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60%,

因机械中摩擦力及绳重忽略不计,克服物重做的功为有用功,克服动滑轮重力和物重做的功为总

功,

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第19页共22页.

푊有퐺ℎ퐺300푁

η=====60%,

푊总(퐺퐺动)ℎ퐺퐺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