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邵武第一中学2020年高一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南平市邵武第一中学2020年高一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南平市邵武第一中学2020年高一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南平市邵武第一中学2020年高一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南平市邵武第一中学2020年高一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南平市邵武第一中学2020年高一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单选)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发展的是 (

)A.伽利略 B.亚里士多德 C.牛顿 D.爱因斯坦参考答案:A2.小敏在爷爷的卧室设计了一个如图的“聪明”电路,方便爷爷。“光控开关”在光弱(晚上)时自动闭合,光

强(白天)时自动断开;“声控开关”在有声时自动闭合,两分钟后自动断开。表中开关使用情况,不符合电路设计工作要求的是(

)选项电路设计工作要求开关使用情况A白天,灯不亮闭合S2断开S1B晚上。睡前,灯亮断开S2闭合S1C晚上,拍拍手,灯亮闭合S2断开S1D晚上。遇打雷,灯不亮断开S2闭合S1

参考答案:B3.(多选)关于能量和能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其总量不可能增加B.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其总量只会不断减少C.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故节约能源没有必要D.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且现有可利用的能源有限,故必须节约能源参考答案:AD4.(多选)设雨滴从很高处竖直下落,所受空气阻力f和其速度v的平方成正比,即f=kv2,k为比例系数.则关于雨滴的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A.先加速后匀速B.先加速后减速,最后静止C.先加速后减速直至匀速D.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参考答案:AD5.如图7所示,A是静止在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B、C是在赤道平面内的两颗人造卫星,B位于离地面高度等于地球半径的圆形轨道上,C是地球同步卫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物体A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大于卫星B的线速度B.卫星B的角速度小于卫星C的角速度C.物体A随地球自转的周期大于卫星C的周期D.物体A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卫星C的向心加速度参考答案:D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在离地面高度为h=20m处,将一个质量为m=1kg的钢球以v=5m/s的速度水平抛出,取g=10m/s2.则钢球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t=

s;飞行的水平距离s=

m;钢球从抛出到落地的过程,重力做功W=

J。参考答案:7.如图甲所示,竖直放置两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满清水,内有一个红蜡块能在水中以0.3m/s的速度匀速上浮.现当红蜡块从玻璃管的下端匀速上浮的同时,使玻璃管水平匀速向右运动,测得红蜡块实际运动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则(sin37°=0.6;cos37°=0.8)(1)根据题意可知玻璃管水平方向的移动速度为

m/s.(2)若玻璃管的长度为0.6m,则当红蜡块从玻璃管底端上浮到顶端的过程中,玻璃管水平运动的距离为

m.(3)如图乙所示,若红蜡块从A点匀速上浮的同时,使玻璃管水平向右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红蜡块实际运动的轨迹是图中的

A.直线P

B.曲线Q

C.曲线R

D.无法确定.参考答案:(1)0.4,(2)0.8,(3)B.【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分析】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为直线运动,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玻璃管在水平方向的移动速度.抓住分运动与合运动具有等时性,求出玻璃管在水平运动的距离.【解答】解:(1)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有:tan37°=.则有:v2===0.4m/s.(2)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的时间为:t==s=2s.则玻璃管在水平方向上运动的距离为:x=v2t=0.4×2=0.8m.(3)根据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运动的轨迹偏向合外力的方向,则有:图中的Q,故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1)0.4,(2)0.8,(3)B.8.如图所示,已知GA=100N,GB=40N,弹簧的劲度系数k=500N/m,不计绳重和摩擦,则稳定后弹簧的伸长量是___________m。参考答案:0.08试题分析:以B物体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得:绳子的拉力大小:,则弹簧的弹力,由胡克定律公式得:考点:考查了胡可定律,共点力平衡条件【名师点睛】本题是物体的平衡问题,运用隔离法选择物体分析受力,根据平衡条件和胡克定律解题.9.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某同学记录了A、B、C三点,取A点为坐标原点,建立了右图所示的坐标系。平抛轨迹上的这三点坐标值图中已标出。那么小球由A运动到B的时间为

s,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

m/s,小球运动到B点的竖直分为

m/s,小球抛出点的坐标为

。参考答案:10.物理学中引入“合力”、“分力”等概念,从科学方法来说,是属于等效替代方法;探究牛顿第二定律这一规律时采用的科学方法是属于控制变量方法.参考答案:考点:力的合成;物理学史.版权所有分析:在物理方法中,等效替代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是指用一种情况来等效替换另一种情况.如质点、平均速度、合力与分力、等效电路、等效电阻等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它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之中.解答:解:研究一个物体受几个力的作用时,引入合力的概念,采用了“等效替代法”;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有三个独立变量,质量、合力、加速度;先控制质量m一定,研究加速度a与合力F的关系;在控制合力F一定,研究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故答案为:等效替代,控制变量点评:本题考查了控制变量法这种实验思想,是物理实验的基本设计思想之一,要掌握好.同时考查了物理中的科学研究方法的种类区分,注意在初中物理中灵活应用这些研究方法.11.物体质量1kg,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μ=0.5;物体在水平拉力F=10N的作用下从静止经过前进10m。则在这段时间内,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为

W,合力做功为

J。(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参考答案:__50____W;

50

J12.如图所示,长l的轻直杆两端分别固定小球A和B,A、B都可以看作质点,它们的质量分别为2m和m。A球靠在光滑的竖直墙面上,B球放置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杆与竖直墙面的夹角为37o。现将AB球由静止释放,A、B滑至杆与竖直墙面的夹角为53o时,VA:VB=

,A球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已知sin37o=0.6,cos37°=0.8)参考答案:4:3

13.起重机在5s内将一个重2×104N的集装箱匀速提高2m,在这个过程中起重机的拉力做了

J的功,它的功率为

W(

)A.105

4×104

B.4×104

105C.4×104

0.8×104

D104

105参考答案:C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如图所示,置于水平面上的木箱的质量为m=3.8kg,它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在与水平方向成37°角的拉力F的恒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cos37°=0.8,sin37°=0.6,g取10m/s2)求拉力F的大小.参考答案:10N由平衡知识:对木箱水平方向:Fcosθ=f竖直方向:Fsinθ+FN=mg且f=μFN联立代入数据可得:F=10N15.(6分)为了确定平面上物体的位置,我们建立以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以O点为坐标原点,沿东西方向为x轴,向东为正;沿南北方向为y轴,向北为正。图中A点的坐标如何表示?其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A点横坐标x=2m,纵坐标:y=3m,表示A点在坐标原点东2m,偏北3m处。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如图所示,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每隔0.2秒钟通过速度传感器测量一次物体的瞬时速率,下表给出了部分测量数据.重力加速度g=10m/s2t(s)0.00.20.4…1.01.21.4…v(m/s)0.01.02.0…1.51.10.7…求:(1)斜面的倾角α(2)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3)t=0.6s时的瞬时速率v

参考答案:(1)物体在光滑斜面上运动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a1=gsinα,解得:α=30°.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2=a2=μg得:μ=0.2(3)设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为t,则物体到达斜面末端的速度v1=a1t=5t,然后物体又做匀速直线运动,又经过(1.2-t)s速度变为1.1m/s,则

a1t-a2(1.2-t)=v2,代入数据解得t=0.5s,则t'=0.6s时物体在水平面上,其速度v=a1t-a2(t'-t)=5×0.5m/s-2×0.1m/s=2.3m/s17.某电视台娱乐节目,要求选手要从较高的平台上以水平速度v0跃出后,落在水平传送带上,已知平台与传送带高度差H=1.8m,水池宽度s0=1.2m,传送带AB间的距离L0=20.85m,由于传送带足够粗糙,假设人落到传送带上后瞬间相对传送带静止,经过一个Δt=0.5s反应时间后,立刻以a=2m/s2,方向向右的加速度跑至传送带最右端。(1)若传送带静止,选手以v0=3m/s水平速度从平台跃出,求从开始跃出到跑至传送带右端经历的时间;(2)若传送带以u=1m/s的恒定速度向左运动,选手若要能到达传送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