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自习课 2025春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学课件 第六单元-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_第1页
寒假自习课 2025春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学课件 第六单元-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_第2页
寒假自习课 2025春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学课件 第六单元-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_第3页
寒假自习课 2025春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学课件 第六单元-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_第4页
寒假自习课 2025春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学课件 第六单元-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课13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第六单元1.了解亚非拉人民的抗争。2.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及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学习目标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及其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重点难点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概念阐释:民族独立运动

(1)民族独立运动又称民族解放运动,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进行民族解放的斗争。(2)民族民主运动或民族民主革命是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政治民主的斗争。杜桑·卢维杜尔海地独立斗争(绘画作品)(一)拉美独立运动的背景材料一:孕育这次革命的重要因素,是人民大众遭受不可忍受的殖民压迫……在这次革命以前,印第安人、黑奴、混血种人和土生白人分立主义者已发动无数次的起义和反抗。——李春辉《拉丁美洲史稿》材料二:到18世纪后半叶,(拉丁美洲)各殖民地的农业发展很快……在城市和集镇出现许多手工作坊。工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各地相继出现了商业中心。到18世纪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在殖民地封建社会内部孕育成长。——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材料三:18世纪中叶以后,拉丁美洲与外界接触日趋频繁。欧洲的近代科学、文学和法国唯物主义的哲学,通过多种方式,不断传入。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等人的一部分重要著作,在殖民地广泛传诵。——许海山主编《美洲历史》材料四: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对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起了推动作用……1807年葡萄牙和西班牙被迫参加拿破仑的“大陆封锁体系”后,英国更加强对两国海岸的控制,宗主国与殖民地的交通联系被切断。随后,两国本土也被法国侵占。——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1.政治:殖民者长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埋下了人民争取独立的火种。2.经济: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3.思想:启蒙思想的传播使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4.外因: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西葡的衰落。(二)拉美民族独立运动的过程(第一阶段)(1)法属海地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海地的人口主要由黑人组成。据记载,1791年海地的总人口为54.5万人,其中白人只有4万,另有混血种人2.5万,其余几乎都是黑人,岛上原有的几十万印第安人在西班牙统治时期已被屠杀殆尽。”——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①1789年《人权宣言》发表,海地人民趁机向法国提出获得全部公民权的要求,遭到拒绝②1790年,举行起义,遭到镇压③1791年,再次起义,后建立政权,颁布宪法④1804年,海地正式宣布独立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的国家世界上第一个独立的黑人共和国拉开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2)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1810—1826年)①墨西哥战场地区:新西班牙总督区1824年,墨西哥颁布宪法,确立墨西哥为联邦共和国②南美北部战场地区:新格拉纳达总督区领导者:玻利瓦尔(“南美解放者”)领导者:伊达尔哥1819年,成立大哥伦比亚共和国③南美南部战场地区:秘鲁总督区、拉普拉塔总督区领导者:圣马丁(“护国公”“祖国之父”“南美解放者”)1818年,解放智利1821年,解放秘鲁(3)葡属巴西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

1807年,法兰西军队与西班牙军队入侵拒不服从拿破仑的葡萄牙,葡萄牙王室及官员逃亡巴西里约热内卢。拿破仑战败后,巴西和葡萄牙共同的国王若昂六世启程回葡之前,提名儿子佩德罗为巴西摄政王,对他说:“佩德罗,巴西脱离葡萄牙独立很可能发生,你必须在别人得到王冠前把王冠夺过来。”1822年,佩德罗宣布巴西独立,获得了“立宪皇帝”的称号。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国家(三)拉美民族独立运动的影响①拉美大部分地区获得独立,建立资产阶级政权(除巴西外,独立各国在形式上都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奠定了今天拉美各国的政治格局。②摧毁了西、葡的殖民统治,打击了西、葡封建势力,配合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③鼓舞了世界其他地区人民的反抗斗争。(四)独立后拉丁美洲的经济政治状况依据材料分析,独立后拉美国家面临怎样的局面。材料一:独立以后仍然盛行大地产制。殖民地时期绝大多数克列奥地主的大地产不仅原封未动,而且他们又利用独立后掌权的条件,霸占从殖民者那里没收来的大量地产。这些大地产克列奥地主的大庄园,基本上仍保持中世纪的剥削方式。经济上:大地产所有制阻碍经济发展材料二:拉美各国独立后,除巴西实行帝制政体外,其他国家都建立了共和制,这是一种与欧美的民主共和制不同的考迪罗主义的共和政体。考迪罗主义实际上是军人专政的军事独裁制,是大地主专政的一种表现形式。政治:政局动荡,军事独裁,政治经济发展停滞考迪罗(Caudillo),亦称考迪罗主义、考迪罗制度,原意是首领、头领。考迪罗制是拉丁美洲特有的军阀、大地主和教会三位一体的本土化独裁制度。拉美地区的大多数国家在19世纪20年代独立后至20世纪前盛行。考迪罗经济上依靠大地产大庄园主,在政治上靠军人专政来维持其政治统治。对外投靠外国势力,对内残酷镇压人民反抗。外部:英美等国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内忧外患,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尚未完成,实际上仍是半殖民地。政策口号实质地位门罗主义“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前奏大棒政策“大棒加胡萝卜”通过武力威胁和外交讹诈,加强对拉丁美洲的侵略发展金元外交“用金元代替枪弹”,“每个外交官都是推销员”通过海外投资帮助美国实现海外扩张的目标补充(五)拉美民族民主革命的深入(第二阶段)②墨西哥: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在农民起义军的支持下,墨西哥人民推翻本国独裁统治。虽然美国干涉造成了革命的反复,1917年墨西哥仍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①巴西:1889年11月15日,丰塞卡将军发动政变,推翻佩德罗二世,

废除奴隶制度和君主制,建立巴西共和国。性质: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任务、成果)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第一阶段:赶走殖民者,获得独立(18世纪末—19世纪初)第二阶段:推动民主改革,巩固独立成果,促进国家的进步和发展(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二、亚洲的觉醒

亚洲的觉醒是指亚洲各国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的觉醒和抗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进一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亚洲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民族民主意识也不断发展……终于形成了列宁所说的“亚洲的觉醒”的新局面。

——摘编自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思考:亚洲的觉醒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亚洲能够觉醒?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原因:政治: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经济: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思想:民族忧患意识和民族民主意识发展。(一)背景(二)亚洲民族民主革命的概况国家事件领导人/政党代表阶级结果印度伊朗—中国印度民族解放运动(1905—1908年)提拉克/国大党资产阶级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失败失败不彻底伊朗立宪革命(1905—1911年)辛亥革命(1911年)孙中山/同盟会问题一:找到三者之间的共同点②性质①领导阶级③任务④结果解释“亚洲的觉醒”问题二:找到三者的不同点①印度彻底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其反帝的性质更加浓厚②伊朗和中国是半殖民地,其反封的性质更强一点

亚洲觉醒的特点1.性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人民掀起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新高潮,本质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2.领导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领导作用。3.斗争力量:某些国家工人阶级参加了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斗争,他们是亚洲社会新生的革命力量。4.斗争形式:采用了政治罢工和武装斗争相结合的形式。5.结果:表现出亚洲各国人民相互支持、共同对敌的斗争特点。(三)亚洲民族民主革命的影响①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殖民体系和本地区的封建势力,推动了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标志着亚洲各国人民已作为一支反对帝国主义的强大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斗争舞台,在客观上成为了西方工人阶级的同盟军,亚洲成为反帝斗争的重要阵地。③标志着亚洲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传播了民主思潮,为民族独立奠定基础。④形成了一批民族资产阶级政党,古老亚洲开始走上近代政党政治的道路。

材料一:1906年12月,伊朗《基本法》(宪法)颁布。这是民主势力和专制势力相互妥协的产物。《基本法》规定: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规定王权受议会的制约。议会有批准法律和国家预算及监督预算执行之权。

材料二:1907年10月,伊朗又颁布了《基本法补充编》。在《基本法》补充条款中,规定了民主原则,在政治上实行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及政府向议会负责的原则。宪法还赋予人民一定的民主权利,诸如: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宣布人身、财产等不受侵犯……

探究: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20世纪初墨西哥宪法与伊朗宪法的异同之处。相同:①在民族独立运动背景下颁布;指导思想上都受到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②内容上都规定实行三权分立,强调人民权利;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

③性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不同:①规定的政治体制不同(共和制与君主立宪制)。

②1917年墨西哥宪法沿用至今,而伊朗宪法随着革命失败而终结。三、非洲的抗争(一)抗争方式的变化

帝国主义在瓜分非洲的过程中,为了自卫,居民们自动组织起来,在一些要道设立陷阱,用投枪、弓箭袭击贩奴商人。早期非洲人民的反抗斗争还表现在被捕奴隶进行的顽强斗争上,最常见的反抗方式是逃跑或自杀。19世纪以来,武装斗争成为非洲人民的主要斗争形式。其中,埃及的抗英斗争、苏丹马赫迪起义和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是突出的事件,但在动员民众方面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问题:阅读材料,概括19世纪前后非洲人民抗争方式的变化。设立陷阱,使用投枪、弓箭袭击贩奴商人逃跑或自杀武装斗争早期抗争零散规模化事件组织者和组织方式结果和影响1881年苏丹爆发反英大起义借助伊斯兰教,起义领导人自称“马赫迪”,号召人民起来斗争起义持续近20年,起义者曾占领苏丹大部分地区,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起义失败后,英国控制了苏丹1882年埃及爆发反英斗争建立非洲第一个政党——祖国党,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阿拉比率领埃及军民进行了英勇无畏的抵抗,抵抗虽失败,但唤起埃及人民的民族意识1894—1896年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领导人民英勇抵抗打败侵埃意军,迫使意大利签署和约,承认埃塞俄比亚是独立国家宗教形式下发动的反抗运动。(阿拉比)政党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传统政权(皇帝)领导的抵抗运动。(二)非洲抗争概况非洲抗争的特点1.武装斗争是反殖民侵略斗争的主要形式。2.有组织的、大规模的武装反抗甚至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卫国战争。3.领导者几乎都是封建统治阶级或者传统社会的统治者。4.宗教在号召、组织民众中发挥重要作用。5.非洲第一个政党出现,近代民族意识觉醒。6.在具体形式上,埃及出现了政党组织民众的方式,苏丹以宗教为旗帜,埃塞俄比亚以皇帝为中心开展抗争。7.领导力量多样性:有宗教领袖、国王和爱国军官。材料一1894年意大利发动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战争,皇帝孟尼利克二世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埃塞俄比亚人民纷纷响应皇帝的号召,万众一心,全国各地的战士几乎都来参加对意抗战。最终打败意大利军队,赢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材料二1896年3月1日,埃塞俄比亚军事先侦察到作战情报。得知意大利军因行军分隔彼此距离拉大。埃塞俄比亚指挥部决定利用机会,通过侧翼纵深作战逐一击破……最终给意军沉重打击。材料三

1894年日军向驻守牙山的清军发动进攻后,李鸿章电告清军统帅:“日兵来牙窥探,可置之不理……切勿自我先挑衅”。材料四愚民政策下的民众,在酷吏压榨下逆来顺受,民众不懂也不关心国家的命运。当国家受到外来侵略时,偌大的国家没有支援战争的民众组织力量。

结合材料里中埃两国抵抗外来侵略的史实,分析两国反侵略战争的结果有何不同。原因?启示?【探究】结果: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埃塞俄比亚在抗击意大利侵略的战争中胜利。原因:埃塞俄比亚:全民族团结抗战;抓住战机,指挥得当。中国:战略失误,退缩保守;民众长期受剥削压迫,缺乏民族意识。启示:科技、国力不是影响战争胜负的唯一因素,落后国家通过全民族抗战也可以赢得战争胜利。总结19世纪前期,拉丁美洲流传着这样一首诗:“圣马丁无私、善良的手,轻轻揩干美洲母亲的泪水,给母亲带来自由与民主、独立与欢乐,消除了母亲三百余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