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教版必修3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图为清代山东潍县年画《二月二》;描绘了群臣护卫皇帝耕田,正宫娘娘送饭的情景。该画。
A.体现了文人画的艺术风格B.寄托着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C.说明重农政策的严格推行D.客观还原了历史真实面貌2、1953-1957年,我国中小学课程五年间先后颁布了五个教学计划,并首次在初、高中设置了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此时期新颁布的中小学教科书,特别注意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致此次中小学课程调整与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有针对性地对工人和农民进行扫盲教育B.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C.进一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D.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3、下图是汉代画像石中常见的“孔子见老子”画像。这一作品。
A.还原了历史事件的真实原貌B.体现了新儒学的发展方向C.反映了儒家学说根植于道家D.具有艺术与史料双重价值4、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将当时的中国视为理想国,皇帝实行开明统治,法律与伦理道德融为一体,民众自觉遵守。而同一时代的孟德斯鸠则认为,中国是一个以恐怖为原则的专制国家,君主集各种大权于一身,法律的人治色彩浓厚。二者对中国的不同看法主要是因为A.中国政治的两面性B.现实斗争的需要C.法国思想界的活跃D.阶级立场的不同5、下列重大科技成果与下图中的事件属于同一历史时期的是。
A.《黄帝内经》的出现B.《授时历》颁布推行C.活字印刷术的发明D.《九章算术》的成书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自一首政治抒情长诗。作者毕生追求“美政”,其作品充满对家国的炽热情感和深切忧念。他是()A.墨子B.韩非C.屈原D.杜甫7、1917年8月毛泽东致信黎锦熙说道:“近倾略阅书报,将中外事态略为比较,觉吾国人积弊甚深,思想太旧,道德太坏五千年流传至今,种根甚深,结蒂甚固,非有大力不易摧陷廊清。”对该信件中毛泽东的主张理解正确的是A.提倡仿效西方建立民主共和政体B.主张以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C.倡导推翻北洋军阀专制独裁统治D.主张以新思想文化改造中国8、清政府于1884年在天山南北地区改军府制为州县制,建新疆省;1907年又将被满人视为“龙兴之地”的东北三个将军辖区改为奉天、吉林和黑龙江三个省,并相继启动蒙古建省和西藏改制,只是尚未完成,清王朝即寿终正寝。上述地区管理体制的变化说明清末统治者A.有效防范了外国势力的侵略B.仍有扩大统治区域的意图C.近代民族国家观念有所增强D.通过巩固边疆以抵制革命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9、美国文学家海明威是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他的代表作是________。10、大唐盛世,国力强大,对周边地区产生了文化的辐射力,形成了以中国本土为地理中心、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__________;宋元时期,中国的技术发明______和火药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推动了人类历史进程。11、将下列表格填写完整。
。时期。
农书。
作者。
特点。
《氾胜之书》
原著失传。
贾思勰。
元朝。
对中国南北方的;广义的农业;全面系统地论述,并附有较完备的“农器图谱”
明朝。
重视备荒;水利等农政;热心推广番薯等高产新作物。
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2、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对牛顿经典力学的否定,与量子理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基础。A.正确B.错误13、公元前5世纪,在希腊出现了一些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的学者,他们被称为智者学派。A.正确B.错误14、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即“蒸汽时代”。A.正确B.错误15、史实: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
推论:标志着人类进入电气时代。A.正确B.错误16、北宋时,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4题,共24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创作的小说《堂吉诃德》分两部分出版于1605年和1615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创作的小说《堂吉诃德》分两部分出版于1605年和1615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堂吉诃德是个没落绅士,因看骑士小说入迷,自命为游侠骑士去当游侠,锄强扶弱,为人民打抱不平。他雇了附近的农民桑丘·潘沙做侍从,并许诺将来征服个把海岛后就封他作海岛的总督。主仆二人在游侠过程中,巧遇某对夫妇到美洲去赴任,又多次听说国人在西洋发了大财。
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任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概述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第一次出游时,堂吉诃德将一家客店当作城堡求城堡主人按照《圣经》规定的仪式给他举行骑士受封。第二次出游时桑丘·潘沙赴任海岛总督,他断案如神,执法无私,明鉴万里,改革弊政,废除酷刑,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法令,受到人们的颂扬。第三次出游,被朋友化妆的“白衣骑士”打败后结束出游,临终时才焕然大悟,痛斥骑士小说的毒害,并嘱咐外甥女不得嫁给骑士,否则就要取消她的财产继承权,遗产全部收回,拨给教会充做宣传费用。18、伏尔泰眼中的中国。
旅行者们;尤其是传教士们,都认为到处看到的是专制制度。这些人从表面现象判断一切:看到一些人跪拜,便认为他们是奴隶,而接受人们跪拜的那个人必定是1.5亿人生命财产的绝对主宰,他一人的旨意便是法律。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人类肯定想象不出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被录用。如果说曾经有过一个国家,在那里人们的生命;名誉和财产受到法律保护,那就是中华帝国。
中国人最深刻了解;最精心培育、最致力完善的东西是道德和法律。儿女孝敬父亲是国家的基础。在中国;父权从来没有削弱。一省一县的文官被称为父母官,而帝王则是一国的君父。这种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把这个幅员广大的国家组成一个大家庭。
他们的孔子不创新说;不立新礼;他不做受神启者,也不做先知。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吏。我们有时不恰当地【把他的学说】称为“儒教”,其实他并没有宗教,他的宗教就是所有皇帝和大臣的宗教,就是先贤的宗教。孔子只是以道德谆谆告诫人,而不宣扬什么奥义。
世界上曾有过的最幸福;最可敬的时代;就是奉行孔子的律法的时代。
——节选自伏尔泰《风俗论》
问题:
(1)伏尔泰对中国文明的描绘主要以什么时代为依据?说明判断的理由。
(2)根据材料;概述伏尔泰笔下的中国形象。
(3)你如何评价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解读?‘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1956年《论十大关系》
材料二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个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科技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的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
——邓小平1978年《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讲话》
材料三江泽民指出:“‘二战’后;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活跃的因素。并且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技的发展,知识的创新,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
——江泽民。
请回答:(1)20世纪50—70年代,我国高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是什么?(2分)(2)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科技发展的方向作了怎样的调整?为什么作出这样的调整?(8分)(3)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何新特点?为此,党和政府作出了怎样的战略决策?(6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西周实行官学教育,贵族垄断了教育。教育内容为“六艺”,其中“乐”、“射”和“御”是贵族的体育课,有明显的军事和教化目的。春秋战国私学兴起,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民间平民体育也逐渐盛行。上流社会热衷骑射行礼、投壶下棋。中下层流行郊游、蹴鞠。军中盛行武艺、角力,如魏国吴起常用负重跑、跳来锻炼士兵体能,将“魏武卒”打造成了精锐之师。医学家和养生者好导引行气养生之术,形成了“养神”和“养形”两大派别。古代体育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向内,追求身心自我完善,不事竞争、注重养生、形体自娱的体育文化形态。西周实行官学教育,贵族垄断了教育。教育内容为“六艺”,其中“乐”、“射”和“御”是贵族的体育课,有明显的军事和教化目的。春秋战国私学兴起,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民间平民体育也逐渐盛行。上流社会热衷骑射行礼、投壶下棋。中下层流行郊游、蹴鞠。军中盛行武艺、角力,如魏国吴起常用负重跑、跳来锻炼士兵体能,将“魏武卒”打造成了精锐之师。医学家和养生者好导引行气养生之术,形成了“养神”和“养形”两大派别。古代体育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向内,追求身心自我完善,不事竞争、注重养生、形体自娱的体育文化形态。——摘编自陈祥奎《轴心时代的中国与希腊体育比较研究》工业革命以前,英国普通民众只能在旅馆、酒馆等场所进行斗鸡、打牌、掷骰子等活动,在乡村或城镇开阔街头上演足球、板球、斗狗等冲撞激烈的运动,上层阶级则因其财富和权力关系,租借场地,用来进行狩猜、网球、赛马、钓鱼等活动。这些传统体育比赛充满混乱与无序,各类斗兽运动血腥残忍,被称为“残暴的娱乐”。从1材料二工业革命以前,英国普通民众只能在旅馆、酒馆等场所进行斗鸡、打牌、掷骰子等活动,在乡村或城镇开阔街头上演足球、板球、斗狗等冲撞激烈的运动,上层阶级则因其财富和权力关系,租借场地,用来进行狩猜、网球、赛马、钓鱼等活动。这些传统体育比赛充满混乱与无序,各类斗兽运动血腥残忍,被称为“残暴的娱乐”。从19世纪中期开始,随着英国经济扩张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现代体育开始兴起,残忍的斗兽运动逐渐受到限制或衰落。19世纪,随着铁路的修建,人们的出行、物资的大规埃流动更加方便,广大工人对体育运动的参与也打破了英国中上层社会的垄断,现代体育运动逐渐扩散至英国整个社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体育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传统体育向现代体育转变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3)综上,说说发展体育运动的启示。——摘编自杨松《评卷人得分五、论述题(共4题,共20分)21、“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民国学者国际关系研究文章历年分布图(国际英文期刊),数据来源:民国时期国际关系研究英文文献数据库,共179篇民国学者国际关系研究文章历年分布图(国际英文期刊),数据来源:民国时期国际关系研究英文文献数据库,共179篇
民国学者英文期刊文章的研究议题表(局部)。材料二民国学者英文期刊文章的研究议题表(局部)阶段(年份)关注议题1912-1920华侨问题、辛亥革命、民国政府的国际承认、留学生与辛亥革命、中美关系、门户开放政策、中国外交、袁世凯称帝与国际关系、国家平等1921-1930国际条约、民主中国与国际、货币问题与国际金融、治外法权、国际化下的中国教育、中俄关系、中日关系、中德关系、中美关系、中俄关系、中英关系、中比关系、远东局势、东北问题、蒙古问题、中东铁路、帝国主义、共产主义、国际地位平等、世界和平、国际正义、关税自主、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中国发展、中国复兴、中国民主、民族形成、军阀混战、国外驻军、内河航行权、租界问题、国民党对外政策、不平等条约、留学生团体、文化交流与冲突、青年问题、妇女运动、劳工运动1941-1949中美关系、中苏关系、中日关系、远东局势、国际安全、国际同盟、国际制度安排、世界民主、国家平等、战后和平、战时政府、战争动员、中国外交、中国统一、中国民主、货币问题、国际金融、世界贸易、资源竞争、农业竞争、工业竞争、国际投资、国际援助、国家实力、意识形态冲突、边疆问题、民族问题、世界文化、宗教交流、海外移民、国际组织、国际仲裁、国际和平、战争与道德、列强特权、关税问题、东京审判、中国内战、军事问题、通货膨胀、土地问题、文化与和平、文化交流、人口与和平、教育与战争、知识分子、留学生——以上材料均摘选自《民国学人的大国追求》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民国学人国际关系研究文章发表”进行规律性探讨。(要求:能发现和得出一些规律性认识,并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750年左右;普鲁士的绝对君主依据启蒙的理性原则,废除了地方封建等级制度,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中夹集权制的现代行政制度体系,莫定了普鲁士“警察国家”的政权墓础:在拿破仑战争导致国家危亡的紧急状态下,由普鲁士自由派官僚推动了一场政治改革,时君主绝对主义体制下的行政制度进行重组,以“行政自由”代替“党政自由”,形成了普鲁士现代行政的独特观念,并时后世的制度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1850年左右,在欧洲范围内党政民主运动的推动下,在“普鲁士式”君主立宪制的框架内,确立了对君主而非对议会负责的政府权力运作模式。
——摘编自徐健《通向行政现代化的普鲁士模式》围绕材料,结合世界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23、太空筑梦。
材料1956年;中国第一个火箭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中国航天事业从此诞生。苏联在1958年提供给中国一枚小型导弹——“P-2”火箭,中国以此为样本开始仿制。1960年,在苏联单方面撕毁协定;撤走专家、中断一切资料和器材供应的情况下,中国自行完成了图纸描红、原理研究、改进创新等一系列工作,成功发射仿制的第一枚近程地地导弹。1964年,成功发射第一枚自行研制的弹道式导弹。1970年,中国“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本国卫星的国家,开始了迈入太空的第一步。80年代后期,卫星研发开始为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的航天事业迎来了大发展的黄金时期。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以来的飞天愿望,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2004年,中国月球探测“嫦娥工程”正式开展。2020年,“嫦娥五号”计划启程,在月球采样并返回地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成功,信号覆盖全球;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升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随之开启,中国向航天强国迈进。
——摘编自孙家栋《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与展望》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进行解读。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中西方文化交流16-18世纪;西方基督教传教士不断东来。他们在不违背基督教教义和教规的前提下,采取了“技术传教”或“文化传教”,他们将西方的天文学;几何学、解剖学、地理学等科学技术知识,炮弹制造、天文仪器制造等实用技术传到中国。明清皇帝重用传教士,康熙曾研习西洋历算。徐光启等人与传教士合作,翻译大量西方著作。传教士将中国的儒家思想、政治制度等中国文化介绍到欧洲。欧洲社会兴起了“中国热”,启蒙思想家对儒家的治国理论推崇备至,对中国文化加以吸收和利用。
18世纪初;罗马教皇与康熙帝之间进行了“中西礼仪之争”。罗马教皇认为,中国教徒祭祖;祭孔等行为,与基督教的“一神”观念冲突。康熙帝认为,禁止中国人祭祖、祭孔干预了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冒犯了皇帝的权威。1706年,康熙皇帝下旨驱逐传教士,禁止基督教传播。
19世纪中叶;随着中国国门被迫打开,西学进一步传入,一些较开明的官员如林则徐和魏源,主张学习西方。1862年,京师同文馆等新式学堂设立,清政府派遣留学生赴欧美学习。随着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的发展,西方的一些学说在中国传播,促进了思想的新发展。
结合所学,解读近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演变历程。(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B【分析】【详解】
根据“描绘了群臣护卫皇帝耕田,正宫娘娘送饭的情景”可得出该画反映出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憧憬统治者会关心民众,故B项正确;材料是风俗画,排除A;材料不能体现重农抑商,排除C;画是经过创作的作品,并不能客观还原了历史真实面貌,排除D。2、B【分析】【分析】
【详解】
由时间定位“1953-1957年”,可知当时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需要大批劳动者和建设人才,需要对劳动教育特别重视,再结合题干中的“设置了劳动技术教育课程”和“特别注意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故B项正确;中小学课程是针对适龄儿童与青少年,不是针对工人和农民的成人识字、扫盲教育,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基础教育,而非高等教育,排除C项;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是在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提出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3、D【分析】【分析】
【详解】
由材料中“孔子见老子”画像石及所学知识可知可知,画像石既是汉代重要的艺术品,也为研究儒道思想的关系提供了史料,D项正确;材料中的汉代画像石无法再现孔子见老子这一历史事件的真实场景,排除A项;汉初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开始居于正统地位,儒学的这一变化在材料的画像石中无从体现,排除B项;“孔子见老子”画像石不能说明儒学根植于道家,排除C项。故选D项。4、B【分析】【详解】
伏尔泰从反对君主专制的角度出发阐述中国法律和伦理道德作用,孟德斯鸠从批判君主专制实行三权分立角度批评君主专制,都是从现实斗争的需要,B正确;A不符合中国政治特点;C不是材料体现主旨;伏尔泰和孟德斯鸠都代表资产阶级历程,D错误。5、B【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所给时间(1271—1295)可以判断出是元朝,《授时历》是元代郭守敬编写的,B选项符合题意。《黄帝内经》的出现时间是西汉,A选项排除。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北宋时期出现的,C选项排除。《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D选项排除。6、C【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并结合所学可知其出于文学作品《离骚》,属于屈原的作品,他的作品充满对家国的炽热情感和深切忧念,C项正确;墨子代表中下层平民的利益,与毕生追求“美政”不符合,排除A项;韩非代表法家,主张严刑峻法,排除B项;杜甫的文学作品是唐诗,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C项。7、D【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近倾略阅书报,将中外事态略为比较,觉吾国人积弊甚深,思想太旧,道德太坏”可知,毛泽东认为跟国外相比,我国国民的思想落后,主张以新思想文化改造中国,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民主共和制,排除A项;当时马克思主义还没有传播到中国,排除B项;倡导推翻北洋军阀专制独裁统治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C项。故选D项。8、C【分析】【详解】
清统治者对这些地区管理体制的变化并不是为了防范外国侵略势力,而是为了便于管理,巩固统一,维护统治。对边区撤将军建省,对民族地区加强管理,都是国家观念的进步,说明清朝统治者更加重视这些地区的领土主权,采取更为有效的统治,体现近代民族国家观念有所增强,故A项错误,C项正确。材料中清政府只是对现有辖区的治理方式进行了改变,并没有体现扩张意图,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革命的内容,并且对于革命来说,只是巩固边疆并不能起到抵制作用,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C。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9、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文学家海明威的作品是《老人与海》。【解析】《老人与海》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第一问是考查唐朝时期强大的国力,所以在文化上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强大的文化圈,第二问是考查的宋科技发明的外传,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转型,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难度不大。【解析】①.东亚文化圈(或汉文化圈;或儒家文化圈)②.活字印刷(或指南针)11、略
【分析】【详解】
联系所学可知,《氾胜之书》是西汉氾胜之的著作;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系统的农学书籍;元朝王祯的《农书》对中国南北方的、广义的农业进行全面系统地论述,并附有较完备的“农器图谱”;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重视备荒、水利等农政,热心推广番薯等高产新作物。【解析】。时期。
农书。
作者。
特点。
西汉。
《氾胜之书》
氾胜之。
原著失传。
北魏。
《齐民要术》
贾思勰。
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系统的农学书籍。
元朝。
《王祯农书》
王祯。
对中国南北方的;广义的农业;全面系统地论述,并附有较完备的“农器图谱”
明朝。
《农政全书》
徐光启。
重视备荒;水利等农政;热心推广番薯等高产新作物。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2、B【分析】【详解】
相对论打破了牛顿以来传统的绝对时空观。相对论并非全盘否定牛顿力学,牛顿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而狭义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故判断为错误。13、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公元前5世纪,在希腊出现了一些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的学者,他们被称为智者学派。故正确。14、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即“蒸汽时代”。题意说法正确。15、B【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电力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而非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题干说法错误。16、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北宋时,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故正确。四、材料分析题(共4题,共24分)17、略
【分析】【详解】
首先阅读材料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如“堂吉诃德要去当游侠,锄强扶弱,为人民打抱不平,以及桑丘对担任海岛总督的渴望。”反映了近代早期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堂吉诃德与桑丘多次遇见国人去美洲赴任及了解到不少国人在美洲发了大财”反映了早期殖民扩张;“求城堡主人按照《圣经》的仪式给他举行骑士受封,要收回遗产拨给宗教作宣传费”反映了宗教改革等。其次,结合世界近代史对该历史现象进行概述和评价即可。
【点睛】
本题以小说《堂吉诃德》的相关情节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唯物主义、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以及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一改观点论述类题目的限定,让人耳目一新,体现出高考求新求变的思想。本题整体难度不太大,让学生感觉比较平和。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语句,然后结合所学知识找出反映的历史现象。【解析】示例一:
情节1:堂吉诃德要去当游侠;锄强扶弱,为人民打抱不平,以及桑丘对担任海岛总督的渴望。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近代早期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
概述和评价:
西欧资本主义兴起;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其核心是对人文主义精神的肯定,其内涵是对人性讴歌,肯定了人的欲望,歌颂了自然的人性。
人文主义精神抨击了教会贵族的腐败;贪婪;解放了思想,动摇了天主教神学权威;促进了文学、艺术、科技的发展。但人文精神影响范围有限;对人文精神的过度推崇容易导致私欲的泛滥和社会混乱。
示例二:
情节2:堂吉诃德与桑丘多次遇见国人去美洲赴任及了解到不少国人在美洲发了大财。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近代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
概述和评价:
15世纪;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新航路开辟,率先完成中央集权的西班牙、葡萄牙走上了对外殖民扩张之路;随着哥伦布发现美洲,西班牙殖民者开始了对美洲大部分地区的殖民统治,在美洲开矿、开辟种植园,掠夺了大量财富。
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是建立在对殖民地居民屠杀;掠夺的基础之上的;给殖民地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引发了欧洲的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促进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拓展。
示例三:
情节3:唐吉诃德临终时痛斥骑士小说的毒害;并嘱咐外甥女不得嫁给骑士。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西班牙封建制度的衰落。
概述和评价:
伴随着新航路开辟;西班牙在殖民地掠夺了大量财富,但并未将这些财富转化为资本;同时价格革命也加速了西班牙封建制度的衰落;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西班牙丧失海上霸权地位,封建制度危机加深。
西欧骑士阶层与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客观上有利于新兴资产阶级的发展;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与发展;资产阶级反封建追求民主而斗争,西欧开始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示例四:
情节4:要求城堡主人按照《圣经》的仪式给他举行骑士受封;要收回遗产拨给宗教作宣传费。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近代前期欧洲宗教改革及宗教的影响巨大。
概述和评价:
中世纪天主教会在西欧建立了黑暗的神权统治;随着文艺复兴对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人们对天主教会的贪婪;腐败十分痛恨,宗教改革运动由此产生,其核心是因信称义。由于新兴资产阶级力量还不够壮大,新的成熟的信仰体系尚未建立,故天主教会及宗教思想依然在西欧具有强大影响力。
宗教改革打碎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发展了人文主义,为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和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基础;由于新的信仰体系尚未形成,教会的信仰体系在一定程度有利于社会稳定与规范社会秩序,也有利于人的精神依托。
示例五:
情节5:桑丘•潘沙赴任海岛总督后断案公平合理且机智;改革弊改,废除酷刑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法令。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近代早期西欧国家新兴阶层对民主与法制的追求。
概述和评价:
随着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及发展;新兴资产阶级不断壮大;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开始了反对封建专制,追求民主、法制的斗争。
西欧人民对民主与法制追求,推动了启蒙运动的产生和发展,动摇了西欧封建专制统治与教会神权统治,促进了西欧社会发展。但西欧资本主义尚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资产阶级还不够成熟,其信仰体系、理论体系尚未系统化。18、略
【分析】【详解】
(1)依据材料中旅行者们,尤其是传教士们的身份,推测出伏尔泰描绘的中国文明的时代。(2)材料中“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被录用”是对科举制度的赞同;“人们的生命、名誉和财产受到法律保护”说明中国较有完善的法律;“中国人最深刻了解、最精心培育、最致力完善的东西是道德和法律”对中国伦理道德和法律的赞美;儒教不是宗教,更加理性。(3)评价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解读抓住关键:伏尔泰的作为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赞美中国文化是有他的现实目的,借用中国文化中的部分内容为法国国内的启蒙运动、反封建斗争服务。【解析】(1)
水平l:基于有效的证据进行准确推断。
·明清时期。因为西欧传教士大批进入中国是在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中国人口是在明清时期过1.5亿的。
其他答案:错误的推断;或结论与证据不一致,或只有结论没有理由。
(2)
水平l:能全面地从材料中提取信息。
·中国的君主和政府很开明;有完备的官僚选拔体制;中国有完善的法律,法律是建立在良好道德基础之上的:中国尊崇孔子学说,没有宗教迷狂;
水平2:从材料中提取的信息不充分。
其他答案。
(3)本大题采用分项评分方法。评分观察的要素是:观点;史实、论述、组织。
评分项一:观点。
水平l:能够将伏尔泰作为文化解读的对象提出观点。
·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解读是对文化他者的一种理想化诠释;是其将自身的理想与信念投射于他者的结果。
水平2:能够跳出文本;将文本的内容与社会背景联系起来提出观点。
·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是基于当时法国现实问题的思考。
水平3:就文本本身的内容提出观点。
·伏尔泰对中国的描绘有夸大和误解的成分。
水平4:无观点或观点与情景无关。
·伏尔泰主张建立开明君主制,反对教会权威。19、略
【分析】试题分析:第(1)问;“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可知,当时的重点在国防领域,联系史实可知,应为两弹一星。第(2)问,“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科技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的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可见,加快科技成果的商品化,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发挥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其原因应该联系当时的国内外形势变化回答,国内,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科技现代化成为首要任务,国际,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美;中、苏关系缓和,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激烈;第(3)问,“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飞速发展”“科技的发展,知识的创新,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可见,高科技发展迅速,知识经济兴起,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全球化进程加快;为此我国实施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考点: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点评:中国科技战略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到“文革”以前;新中国科技事业有了较全面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制定实施了中国科技发展的远景规划,以发展原子能;火箭和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为重点,计划用几十年时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第二阶段:“文革”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遭受严重破坏。虽然十年动乱导致科技事业遭到严重破坏,但还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如“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南优2号”杂交水稻培育成功等。
第三阶段:“文革”以后,特别是1978年以来,我国科技发展进入新时期。1983年3月,中共中央制定并实施“863计划”、“星火计划”,目前在原子能、航天工程等方面,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1992年提出载人航天工程战略决策。【解析】(1)重点发展“两弹一星”,加快国防科技的发展方针。(2分)(2)调整:加快科技成果的商品化,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发挥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2分)原因:国内,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科技现代化成为首要任务;(任2点4分)国际,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美、中、苏关系缓和;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激烈。(任写一点2分)(3)①特点:高科技发展迅速,知识经济兴起;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全球化进程加快。(任写2点4分)②战略:科教兴国。(2分)20、略
【分析】【详解】
(1)特点:根据材料一“西周实行官学教育;贵族垄断了教育。”可推出源远流长;根据材料一“春秋战国私学兴起,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民间平民体育也逐渐盛行。”可推出官方贵族体育向民间平民体育发展;根据材料一“上流社会热衷骑射行礼;投壶下棋。中下层流行郊游、蹴鞠。”“医学家和养生者好导引行气养生之术”可推出深受儒道文化影响;根据材料一“军中盛行武艺、角力,如魏国吴起常用负重跑、跳来锻炼士兵体能,将‘魏武卒’打造成了精锐之师。”可推出体育运动与军事训练结合;根据材料一“上流社会热衷骑射行礼、投壶下棋。中下层流行郊游、蹴鞠。军中盛行武艺、角力”可推出体育类型多样;根据材料一“古代体育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向内,追求身心自我完善,不事竞争、注重养生、形体自娱的体育文化形态。”可推出体育逐渐大众化;体育与生活相结合。
(2)历史背景:可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角度进行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政治上,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根据材料二“从1世纪中期开始,随着英国经济扩张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现代体育开始兴起”并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城市化的发展;交通工具的改进与铁路运输的发展便利了大型运动的开展;工人阶级实际工资与休闲时间的增多;思想上,可知人文思想的传播;并结合所学可知,社会秩序相对稳定。影响:根据材料二“广大工人对体育运动的参与也打破了英国中上层社会的垄断,现代体育运动逐渐扩散至英国整个社会。”并结合所学可从对自身健康、体育运动、社会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即推动了人们对健康和娱乐的需求;促进了近代体育运动项目的发展;有利于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利于提升民族(个人)体质,增强竞争力;促进与体育相关经济的发展。
(3)启示:可从体育的进步推动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体育可以成为不同国家文明交往的桥梁,如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美乒乓外交;一个国家的体育水平可以折射出其综合国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参与并主办各类世界级体育赛事,折射出其综合国力的提升;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为人们从事体育锻炼提供了坚强的物质保障。【解析】(1)特点:源远流长;官方贵族体育向民间平民体育发展;深受儒道文化影响;体育运动与军事训练结合;体育类型多样;体育逐渐大众化;体育与生活相结合。
(2)历史背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城市化的发展;交通工具的改进与铁路运输的发展便利了大型运动的开展;工人阶级实际工资与休闲时间的增多;人文思想的传播;社会秩序相对稳定。
影响:推动了人们对健康和娱乐的需求;促进了近代体育运动项目的发展;有利于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利于提升民族(个人)体质;增强竞争力;促进与体育相关经济的发展。
(3)启示:体育可以成为不同国家文明交往的桥梁,如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美乒乓外交;一个国家的体育水平可以折射出其综合国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参与并主办各类世界级体育赛事,折射出其综合国力的提升;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为人们从事体育锻炼提供了坚强的物质保障。五、论述题(共4题,共20分)21、略
【分析】【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对“民国学人国际关系研究文章发表”进行规律性探讨,并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需要从时代背景、国家立场、角色定位、研究特征和视角等方面寻找材料及相关所学内容中的规律进行探讨,历史解释要注意时序,做到史实无误,角度多元。【解析】规律性认识:如(1)数量增减和议题侧重都具有时代性,与国内国际形势、自身诉求息息相关;(2)议题重关注中国自身,以介绍和分析中国相关问题为主,从国家立场出发向西方学界推介,实施信息外交(3)特别关注留学生与文化问题,体现知识分子即学人特色;(4)探讨理论少,更务实;(5)具有爱国性与进步性,体现国际视野,利于改良中国形象推动中国进步。等历史解释:时序、史实无误、角度多元22、略
【分析】【详解】
本题属于典型开放题型;解答此类试题的有效办法是先解读史料,获取论题,然后依据材料。和所学对于提取的论题进行阐述。本题可以依据材料从“启蒙思想为近代普鲁士国家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或者“普鲁士与英法在国家构建过程上的异同”提取论点,第二小问阐述前者观点依据材料信息和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如何让年度工作计划更具吸引力
- 智能仓库建设工作总结计划
- 水利水电工程发展战略试题及答案
- 工程投资过程中的数据可视化技术试题及答案
- 水利水电工程创新技术与试题及答案
- 工程经济官方指导试题及答案
- 市政工程知识运用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中经济法的实务应用试题及答案
- 市政工程相关法规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国家电网招聘之经济学类题库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
- 2024年安徽省芜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招聘笔试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国际贸易地理 全套课件
- 校园零星维修服务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12J11卫生、洗涤设施
- YYT 0660-2008 外科植入物用聚醚醚酮(PEEK)聚合物的标准规范
- NB-T+10110-2018风力发电场技术监督导则
- 畜禽屠宰设备采购合同模板
- 地质灾害排查台账表
- 中建土建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 DZ∕T 0382-2021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填图规范(正式版)
- GB/T 9442-2024铸造用硅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