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民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89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擎天憾地兴高采烈骇人听闻恍然大悟B.踉踉跄跄猝不及防苦心孤诣一劳永逸C.心不在焉浑身解数销声匿迹琬言谢绝D.淳淳诱导屏息聆听碌碌无为天真无邪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稍稍____其父A.蜀之____有二僧B.日____仲永环谒于邑人C.父____其然也D.其____皆有可观3、下面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天空)B.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柔和美好)C.我是婚礼的冠冕。(体面)D.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盘旋舞动的样子)4、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醉书:在大醉的情况下写的诗。B.黑云翻墨:乌黑的云像打翻的墨汁。C.白雨跳珠:雨很大,看过去白花花的就像珍珠般跳落。D.卷地风:风从地面刮过。5、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肆虐(nüè)擎着(qín)B.铁锹(qiū)记载(zài)C.盘踞(jù)______劲挺(jìng)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寒食》这首诗应该用讽刺、劝谏的语气诵读。B.《寒食》这首诗采用的写作方法是借古讽今。C.“纤纤(qiān)擢(zhuó)素手,札札(zá)弄机杼。”诗句中加点字注音都正确。D.寒食节的传统习俗是吃冷食和禁烟火。7、下列对《青山不老》中“青山是不会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青山由于绿树鲜花的存在,会万古长青,永远不会衰老。B.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延续,而且随着青山万古长青。C.这句话的意思是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是永远不会被忘记的。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记叙的鲁迅先生是一个()A.珍惜时间的人B.关心下一代的人C.爱书如命的人D.为自己想得少,为他人想得多的人9、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油腻(nì)______腊肉(là)B.肿胀(zhǒng)沸腾(fèi)C.锅铲(chǎn)搁置(gē)D.唾沫(tuò)______焖饭(mēn)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0、补充下面的词语。
流____忘返刻骨____心一如____往羞愧不____11、解释句中加横线的词。
________饮之不________,一人________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12、按拼音写汉字。rènmìngfùzéchǔlǐ____________13、写出近义词。
逐—____入—____饮—____14、按拼音写汉字。sànbùyōuxiāngguānshǎng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文言文阅读(共7题,共14分)15、(甲)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乙)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吾资之昏,不____人也______自是指物作诗立__________蜀之____有二僧__________未能也______稍稍____其父______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___
A、西蜀之去南海人之立志。
B、其一贫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贫者语于富者于舅家见之。
D、以告富者或以钱币乞之。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______。
②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______。
(4)有人说;我学习不好,是因为我脑瓜不好使,不聪明,读了本文你认为如何呢?
(5)人们普遍认为“仲永泯然众人”的主要原因是,请结合文义,谈谈“父之过”的理由。16、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乙】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遽契其舟______②不亦惑乎______
③兔走触株______④冀复得兔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______
A、遽契其舟因释其耒而守株。
B、是吾剑之所从坠至之市。
C、舟已行矣,而剑不行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D、楚人有涉江者宋人有耕者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是吾剑之所从坠。
②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4)甲乙两文后来分别演化成了什么成语?这两则寓言都讽刺了那种人?
(5)你还知道我国古代哪些寓言故事,列出两个。17、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课文选自《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①及其日中如探汤______
②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______
(3)翻译句子:
孰为汝多知乎?
(4)阅读本文获得的启示;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穷尽的,我们要不断学习。
B.要勤于思考;大胆向权威质疑,求得答案,探求客观事理。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实事求是。
D.认识事物从不同角度出发考虑,会有不一样的结果。18、阅读下面甲;乙两个语段;完成各小题。
(甲)____;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乙)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____。”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解释加点词语。
项为之强______徐喷以烟______
是知也______见贤思齐焉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阅读甲文;体会作者所回忆的童年趣事,你认为对孩子而言什么是最宝贵的?请说说理由。
(4)司马迁说:“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请你结合乙文所选语录说说学者敬仰孔子的原因。19、用“/”标画在下列句子中应该停顿的地方断句:①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2分)(1)其____皆有可观者()(2)____于材人远矣()21、【甲】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乙】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①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世说新语》
注:①东渡:公元316年;西晋在异族入侵中灭亡,第二年,渡江至建康(今南京)的西晋旧臣拥司马睿为帝,史称东晋。
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
①我____日始出时去人近___②孰为汝多____乎___
③元帝____之___④____答曰___评卷人得分四、书面表达(共2题,共10分)22、仔细读课文《球王贝利》;说说。
读了这篇课文,想一想,要想成为球王仅仅依靠喜欢够吗,还需要什么呢?23、读课文《虎门销烟》思考:
哪些自然段写了虎门销烟的经过?评卷人得分五、诗歌鉴赏(共3题,共27分)2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请写出“明月别枝惊鹊”句中“惊”字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5、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1)诗中连用五个地名,这在绝句中是独一无二的,请写出这五个地名,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这样写的作用。(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6、送灵澈上人①刘长卿 (唐)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注释:①灵澈上人:唐代著名僧人。上人,对僧人的敬称。(1)8.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佳作,请描绘一下诗中的画面。(2)9.这首诗中的“独”字写出了什么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评卷人得分六、写作题(共3题,共18分)27、题目:春天就在我身边。
要求:
①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语言通顺,书写工整。
②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和班级3)不少于600字。28、一道风景,可以让你流连忘返;一段真情,可以让你刻骨铭心请以“心中最美的风景”为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要求:①书写工整,字迹清楚;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和人名。29、生活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妙,鲜花、笑脸、汗水、眼泪即使是最平淡的,只要用心感受,每天都充满诗意。请以“每天都是一首诗”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班级名和老师名。2、字数要求不得少于500字。3、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A.有误;“擎天憾地”应写作“擎天撼地”;
B.正确;
C.有误;“琬言谢绝”应写作“婉言谢绝”;
D.有误;“淳淳诱导”应写作“谆谆教诲”。
故选:B。
本题考查字形;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理解实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解析】B2、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积累。实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动词的使动用法、通假字等,尽量做到翻译准确、恰当。例句中的“宾客”是把当作宾客,属于词类活用。A项的“项的“鄙A项“扳”是偏远的意思,属于古今异义;B项“项“利”认为有利可图,属于词类活用;B“文理”是文采和道理,属于古今异义。故选”通“攀”,牵、引的意思,属于通假字;C项“利”认为有利可图,属于词类活用;D“文理”是文采和道理,属于古今异义。故选C。C【解析】C3、C【解析】A、B、D正确。C选项有误,冠冕:比喻受人拥戴或出人头地。故选:C。4、A【解析】选自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A.有误,醉书:在似醉非醉的情况下写的诗。B、C、D正确。故选:A。5、C【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平时所学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汉语拼音正确拼读后,结合所在的具体词语选择正确读音即可。【解析】A.有误,“擎着”的“擎”应读“qíng”。B.有误,“铁锹”的“锹”应读“qiāo”;“记载”的“载”应读“zǎi”,读“zài”时意思是装载。C.正确。故选:C。6、C【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诗歌的鉴赏、对于诗中字音的掌握及对寒食节的了解,结合课内学习及对平时的阅计积累完成。【解析】《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轻烟散入五侯家。译文: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日暮汉宫传蜡烛。”“日暮”就是傍晚,实指唐朝的皇宫,同日封侯的五个外戚,暗指中唐以来受皇帝宠幸。这两句是说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天还没黑,除了皇宫。诗中用“传”与“散”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如闻轻烟之味,是我国沿袭已久的习俗。诗人对这种腐败的政治现象做出委婉的讽刺、劝谏的语气读、B、D正确。C.出自《迢迢牵牛星》,札札(zá)弄机杼,“纤”此处应读“xiān”。纤:[xiān]细小:~尘。~微。拉~。故选:C。7、A【解析】A.有误,这句话的意思是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是永远不会被忘记的。B、C正确。故选:A。8、D【解析】《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周晔在伯父鲁迅逝世九周年之际回忆写下的纪念性文章,全文共回忆了她与伯父鲁迅先生在一起的“笑谈《水浒》,趣谈‘碰壁’,关心女佣”以及从女佣阿三口中得知的“关心女佣”四件事,字里行间无不饱含周晔对伯父鲁迅先生的无限怀念与崇敬,以及感谢!透过文本,一位爱孩子、爱憎分明、坚持斗争,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鲁迅形象跃然纸上。故选:D。9、D【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日常用语中易读错的字读音的辨析能力,完成时要注意拼读,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解析】A、B、C正确。D.有误,“焖饭”中“焖”的正确读音为“mèn”。故选:D。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0、连铭既已【分析】【分析】流连忘返: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留恋得忘记了回去。刻骨铭心: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一如既往:指态度没有变化,完全象从前一样。羞愧不已:很是惭愧不好意思,做了什么比较尴尬的事情。特别注意:“连”与“恋”;“铭与”“明”、“既”与“即”、“已”与“己”的区别。
【点评】这道题主要是考察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区别同音字、形近字。11、多个人够喝【分析】【分析】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大家一起喝这壶酒不足够,一个人喝它还有剩余。要求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好的人喝这壶酒。
【点评】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2、任命负责处理【分析】【分析】任命:它的意义有承命;接受命令。负责:担负责任。处理:有处置;安排、加工等意思。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字的结构,准确书写汉字,有些容易写错,特别是“逐”的写法,不要写错。13、赶进喝【分析】【分析】逐:强迫离开:逐客令。放逐。驱逐。入:进;由外到内:进入。饮:喝,又特指喝酒:饮水思源。
【点评】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与近义词意思相近的词为同义词。如“美好”和“美妙”、“懒惰”和“怠惰”、“枯萎”和“干枯”、“宽敞”和“宽阔”。14、散步幽香观赏【分析】【分析】散步;指为了锻炼或娱乐而随便走走,漫步徘徊,有时也指尤其为了炫耀而缓慢步行。幽香,意思是淡雅的香气。淡淡的清香。观赏,指具有一种赏识的观看心态。观看欣赏。
【点评】“散”书写时注意字形;“幽”独体字,是本课的生字,书写时注意笔顺;“观赏”注意书写时根据拼音提示书写。三、文言文阅读(共7题,共14分)15、略
【分析】(1)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句意为:我天资愚笨;赶不上别人.逮:及,赶得上.
句意为:仲永立刻写下了四句.就:完成.
句意为:曾立志设置义田.鄙:边境.
句意为:还是不能.犹:还.
句意为:渐渐地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宾客:这里是以宾客之礼相待的意思.
(2)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一词多义的问题.要注意平时区别记忆.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A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其中他的;C向/在;D来用;故选A.
(3)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①中重点词语有顾:难道;句意为:一个人树立宏伟大志;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这个和尚么.
②中重点词语有谒:拜访;句意为:方仲永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带领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4)此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的.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设想合理即可.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即可.人们普遍认为“仲永泯然众人”的主要原因是;请结合文义,谈谈“父之过”的理由是:只知道利用仲永的过人之处加以培养,而不去通过后天的教育,将仲永的天赋继续发展下去,目光短浅.
答案:
(1)及;赶得上完成边境还这里是以宾客之礼相待的意思。
(2)A
(3)①一个人树立宏伟大志;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这个和尚么.
②方仲永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带领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4)天才虽需要天资但更多的是需要后天的努力;没有后天的努力就不会成就天才.
(5)只知道利用仲永的过人之处加以培养;而不去通过后天的教育,将仲永的天赋继续发展下去,目光短浅。
【翻译】
(甲)
四川的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一个富有.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怎么样?”富和尚说:“您凭着什么去?”穷和尚说:“我只要一个水瓶和一个饭钵就够了.”富和尚说:“我多年来一直想雇船顺江而下,(到现在)还不能够去(南海).您凭着什么去?”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他把自己的这件事讲给富和尚听,富和尚听了,露出惭愧的神色.四川西部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远,富和尚无法到达然而穷和尚却到达了.一个人树立宏伟大志,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这个和尚么.
(乙)
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百姓;家中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忽然有一天仲永哭着索要这些东西.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就向邻居那里把那些东西借来给他.仲永立刻写下了四句,并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和团结同宗族的人为主旨,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方仲永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带领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我叫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去,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的才能消失了,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了.”
词义积累:
出。
皆出酒食(拿出)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外面)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来到)
计将安出(产生)【解析】及,赶得上;完成;边境;还;这里是以宾客之礼相待的意思;A;一个人树立宏伟大志,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这个和尚么.;方仲永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带领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16、略
【分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急忙在船边上刻了个记号。遽:立即;匆忙;
②句意为:不也是糊涂的吗?惑;糊涂;
③句意为: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走:跑;
④句意为: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冀:希望;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那/他的;
B.用在主谓之间/去;
C.表示转折/表示顺承;
D.的人/的人。
故选:D
(3)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此句中重点的词有:是:这;之: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子翻译为: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②此句中重点的词有:不可:不可以;复:重复;为:被。句子翻译为:兔子是不会再得到了;自己却被宋国人所耻笑。
(4)本题考查对文言文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文章主旨。甲文演化成的成语是刻舟求剑,乙文是守株待兔。甲文求剑者不知道根据周围的变化而决定赵剑的地方,乙文守株者总想有兔子撞树,不劳而获。这两个人都是墨守成规;不知变通的人,不知道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5)本题考查日常积累;不要求统一答案,只需言之成理,符合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时,只需列举两个我国古代寓言故事即可。
答案:
(1)①立即;匆忙②糊涂③跑④希望(4分)
(2)D(2分)
(3)①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2分)
②兔子是不会再得到了;自己却被宋国人所耻笑。(2分)
(4)①刻舟求剑守株待兔(2分)
②讽刺的都是种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策略的人。(2分)
(5)亡羊补牢;画蛇添足、掩耳盗铃、杞人忧天等(2分)
译文:
【甲】有一个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他急忙用刀在船沿上刻了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止以后,这个人从他所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船已经向前行驶了很远,而剑却不会和船一起前进,像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乙】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颗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从此,那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当然,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
走。
1;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古代指疾行,即跑)
2;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逃跑)
3;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使之逃跑)
4;窃计欲亡赵走燕(奔向、趋附)
5;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走向,趋向)
6;豫备走舸。系于其尾(快)
7、走虽为敏(谦称、我)【解析】立即,匆忙;糊涂;跑;希望;D17、略
【分析】(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积累.本文出自《列子》.
(2)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句意为:像把手探进热水里.汤;热水.
②句意为:距离人近.去;距离.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重点词语:孰;谁.知通智,智慧.句意为:谁说你见多识广呢?
(4)本题考查文本主旨.
A.正确.
B.有误;本文并无质疑权威,探求真理的主旨.
C.正确.
D.正确.
故选:B
答案:
(1)《列子》(1分)
(2)①汤:热水(1分)②去:距离(1分)
(3)谁说你见多识广呢?(3分;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4)B(2分)
译文:
孔子向东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就问他们在争辩的原因.
一个小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子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远;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近.
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时像车的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时就如同盘子一般小了,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凉爽;到了中午的时候热得如同把手伸进热水中,这不是近的就感觉热,而远就觉得凉的道理吗?”
孔子听了之后不能判断他们俩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子笑着对孔子说:“是谁说你智慧多呢?”
文言实词“汤”的用法:
①热水;开水.
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
②药汤;中药用水煎煮取汁服用的称“汤剂”;
臣待汤药;未尝废离(《陈情表》);
③汤汤(shāngshāng):大水急流的样子.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岳阳楼记》).【解析】列子;热水;距离;B18、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脖颈都为此僵硬了.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②句意:用烟慢慢地喷它们.徐:慢慢地;
③句意:这样的人才是聪明的.通“智”智慧;聪明;
④句意:看见德才兼备的人就想着像他一样好.齐:相同。
(2)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①中重点词语有:私:自己;作:当做;于:在;则:就;或:有的;果:果真.句意为:夏天蚊子发出雷鸣般的声响;我暗自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心里这么想,那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都变成仙鹤了;
②中重点词语有:罔:迷惑.句意为: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或眼力好,观察细致,想象力丰富.
(4)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要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明确思想主题等.从第一;第二则中可以体会出孔子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从第三、四、五则中可以看出孔子对待做学问的谦虚、谨慎.
答案:
(1)①通“僵”僵硬②慢慢地③通“智”智慧;聪明④相同
(2)①夏天蚊子发出雷鸣般的声响;我暗自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心里这么想,那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都变成仙鹤了;
②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3)可以围绕着“专注的观察;丰富的想像力”等内容阐述自己的看法.
(4)因为孔子讲求良好的学习方法;有谦虚的学习态度和大度宽厚的待人胸怀,所以,学者很敬仰他.
参考译文:
(甲)夏天成群的蚊子发出雷鸣般的声音;我暗暗把它们比作一群白鹤鹤在空中飞舞,我心里这样想,成千上百的蚊子就果真像变成白鹤一样;我抬着头看,脖子也累得发僵了.(我)又留几只蚊子在未染色的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让它们冲着烟雾鸣叫,(我把这个景象)比作“青云白鹤”的景观,果然它们就像白鹤在云端飞鸣,因为这我高兴得拍手叫好.
我常在土墙凹凸不平的地方;花台旁小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来,让身子和花台一样高;聚精会神地仔细观察,把丛草看作树林,把虫蚁想象为野兽,把凸起的地方比作山丘,把低洼的地方比作山沟,我便凭着假象再这个境界里浏览.
(乙)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孔子说:“仲由啊;让我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的人才是聪明的.”
孔子说:“看见德才兼备的人就想着像他一样好;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毛病.”
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为:①项为之强〔因为而〕②以丛草为林〔当作〕③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解析】通“僵”,僵硬的意思;慢慢地;通“智”智慧、聪明;相同19、略
【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读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句中停顿,特别是文言文中的阅读停顿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阅读文章,结合翻译可以看出①句断句应为: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②句断句应为: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解析】①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②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20、略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词语释义的能力。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为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注意“贤”在这里的意思是“胜过、超出”。【解析】文采和道理胜过、超出21、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识记文言词语基本意思的基础上,根据上下文去判断。尤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特殊现象。需注意“知”“异”的解释。【解析】①认为②通“智”③对感到惊奇④于是四、书面表达(共2题,共10分)22、不够,因为无论做什么事,不努力去做,不勤奋去做,就什么事也做不成,踢足球也是这样。【分析】【分析】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不努力去做,不勤奋去做,就什么事也做不成,踢足球也是这样。
【点评】这道题考察的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在掌握课文中心思想的前提下,就很容易回答这道题了。23、2—5自然段写了虎门销烟的经过。【分析】【分析】2—5自然段写了虎门销烟的经过。
【点评】这道题考察的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五、诗歌鉴赏(共3题,共27分)24、略
【分析】
这是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词的上阕抒写当时当地的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词人的感受;然而其核心却是洋溢着丰收年景的夏夜.下阕写诗人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心境.
做好本题需要悉知写作背景,熟知词的内容大意,抓住景物描写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解析】本题考查诗歌语言的赏析;可以从“惊”字所写出的内容,运用的写作方法及表达的感情三方面去分析.
答案:
“惊”字写出了月光的投射;惊飞了夜宿枝头的喜鹊.(1分)作者似写动,而实际是写静,以动衬静,实在是来神之笔.
译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他的眼前.25、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手法技巧的分析能力。熟读原诗,把握诗歌主要内容,揣摩作者写作意图。五个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通过“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可知,这样写表现时空转换迅速,写出了船行之快。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人思想感情把握的能力。把握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分析作者的感情基调,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通过“思君”可知,本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解析】【小题1】五个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表现时空转换迅速,写出了船行之快。【小题2】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26、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意境的分析能力。结合原诗,本题不能单纯地翻译句子,要展开合理的想象,准确地进行描写。解答时就要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示例: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仿佛催促灵澈归山。他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
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中重点字、诗人情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诗歌大意,在此基础上,结合诗歌内容,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青山独归远”中的“独”字“独”字写出了诗人伫立目送、友人独自远去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依依惜别之情。【解析】【小题1】答案示例: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仿佛催促灵澈归山。他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小题2】答案示例:“独”字写出了诗人伫立目送、友人独自远去的情景。表达了作者依依不舍之情,营造了一种闲淡的意境,和作者落寞的心情。六、写作题(共3题,共18分)27、略
【分析】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
【审题立意】抓住三个重点词语:“我身边”;“春天”、“就”;“春天”应该有希望的寓意;“就”是指它其实就藏在你身边,围绕陪伴着你,只是你没察觉,没能发现.
【思路点拨】可以从家庭情亲出发;开始悲叹没有家人的关爱,理解,甚至是自己臆想出来的误解,感觉自己深处在家的寒冬里,然后随着情节的一步步开展,通过一个或几个带有冲击力的事件,突然发现,家人的爱始终在那里,未曾退色,只是自己缺乏发现爱的春天的眼睛,顿悟爱的春天一直在身边;也可以从自己坎坷的人生路出发,事事的不如意,而产生的消极厌世到自我放弃,然后通过老师或者亲人的积极引导,认识到生命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种种磨难,才能长成参天大树,而孕育秧苗的春天,就在自己的身边,就在自己的心里,明白如何去做一个意志力强大的自己.
【思路创新】可以以一朵花或一株植物为线;运用拟人口吻,叙述成长的经历,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先写“花”(或植物)的卑微;渺小,埋没在泥土里(或像丑小鸭一样的经历),然后写其他植物的对比,在自然的风雨季节变换中,它终于绽放,而且很艳丽,漂亮,于是悟出:只要心里的春天在,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1851-23:2023 EN-FR Electric vehicle conductive charging system - Part 23: DC electric vehicle supply equipment
- 2025至2030中国瑜伽袋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猪的健康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
- 教育心理学与特殊教育需求的满足
- 个性化教育技术解决方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探讨
- 医疗诊断中的心理评估技术与方法
- 基于AI技术的商业智能平台构建与运营策略
- 教育心理学的自我效能理论在学习中的应用
- 教育科技在教育公平中的作用与价值探讨
- 教育游戏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及影响研究
- 河北省2025年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含答案)
- 福建福州金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册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广东省高考生物真题(解析版)
- 2024年哈尔滨市道里区执法辅助人员招聘考试真题
- 学堂在线 研究生的压力应对与健康心理 期末考试答案
- 2025年7月自考13811绩效管理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 企业环境监测管理制度
- 试药员知情协议书
- 2025年嘉兴市恒光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内蒙古鄂尔多斯农商行乌海各机构员工社会招聘37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雅思英文测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