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北省衡水高考仿真模拟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河北省衡水高考仿真模拟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河北省衡水高考仿真模拟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河北省衡水高考仿真模拟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河北省衡水高考仿真模拟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河北省衡水名校高考仿真模拟化学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

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用NA表示阿伏加镌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氢辄燃料电池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0.4molNaOH,在燃料电池的负极上消耗氧气分子数为0.1N、

B.2m出。+中含有的电子数为20NA

C.密闭容器中ImoINMg)与3moim(g)反应制备氨气,形成6NA个N-H键

D.32g、2H4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6NA

2、下列对实验方案的设计或评价合理的是()

经酸洗除锈的铁钉,用饱和食盐水浸泡后放入如图所示具支试管中,一段时间后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V食处水

图中电流表会显示电流在较短时间内就会衰减

璃碱酸

图中应先用燃着的小木条点燃镁带,然后插入混合物中引发反应

但热反应的实验装置

可用图显示的方法除去酸式滴定管尖嘴中的气泡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Imol甲基(一I4CD3)所含的中子数和电子数分别为HNA、9NA

B.pH=l的H2sO3溶液中,含有O.INA个H+

C.1molFe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和稀硝酸反应转移电子数均为3N\

D.1molCH3COOC2H5在稀硫酸中水解可得到的乙醇分子数为NA

4、2015年12月31日,日本获得第113号元素的正式命名权.这种原子(记作凿Ja),是由30号元素Zn,连续轰击

83号元素Bi获得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获得新核素需Ja的过程,是一个化学变化

B.题中涉及的三种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

C.这种超重核素含Ja的中子数与质子数只差为52

D.这种新核素,是同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

5、用光洁的钳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时看到火焰呈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只含Na+B.可能含有Na+,可能近含有K+

C.既含有Na+,又含有K+D.一定含Na+,可能含有K+

6、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油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

B.乙醇与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属于取代反应

C.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乙块和苯完全燃烧耗氧量相同

D.分子式为C3H6BrCl的有机物不考虑立体异构共5种

7、将5L2gCu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NO、N2O4、NO2)的混合物共0.8moL这些气体恰好

能被500mL2mol/L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的盐溶液中NaNO3的物质的量为(已知:

2NO2+2NaOH=NaNO3+NaNO2+H2O;NO+NO2+2NaOH=2NaNO2+H2O)()

A.0.2molB.0.4molC.0.6molD.().8mol

8、关于下图所示各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装置①是原电池,总反应是:Cu+2Fe3+=Cu2++2Fe2+

B.装置①中,铁做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3++e=Fe2+

C.装置②通电一段时间后石墨H电极附近溶液红褐色加深

D.若用装置③精炼铜,则d极为粗铜,c极为纯铜,电解质溶液为CuS()4溶液

9、2018年11月16日,国际计量大会通过最新决议,将1摩尔定义为“精确包含6.02214076X1023个原子或分子等基

本单元,这一常数称作阿伏伽德罗常数(NA),单位为mol-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SO3含有NA个分子

B.4.6g乙醇中含有的C-H键为0.6N,*

C.0.1molNa2(h与水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O.INA

D.0.1mol・J的醋酸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小于O.INA

10、2,3-二甲基丁烷中“二”表示的含义是

A.取代基的数目B.取代基的种类C.主链碳的数目D.主链碳的位置

1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2+

A.用稀硫酸除去硫酸钠溶液中少量的硫代硫酸钠:S2O3+2H=SO21+S1+H2O

2+

B.KC10碱性溶液与Fe(OH)3反应:3CIO+2Fe(OH)3=2FeO4+3Cr+4H+H2O

C.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17ll35COOII+C2ll5,XOII.^^C17ll35COOC2ll5+Il2,SO

2+

D.向NH4HCO3溶液中力口入足量石灰水:Ca+HCO3+OH=CaCO31+H2O

12、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和现象实验结论

A向一定浓度CuSCh溶液中通入H2s气体,出现黑色沉淀H2s酸性比HzSOa强

将木炭和浓硫酸共热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该气体一定是CO2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C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b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SO?

向浓度均为1的和混合溶液中,滴入少量-1

1mL0.1molL-MgSChCUSOJ0.1mobL^sp[Cu(OH)2]<

D

溶液,先产生蓝色沉淀

NaOHKsp[Mg(OH)21

A.AB.BC.CD.D

13、“封管实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下列关于三个“封管实验”(夹持装置未画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加热③时,溶液红色褪去,冷却后又变红色,体现SO?的漂白性

B.加热②时,溶液红色变浅,可证明氨气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加热①时,上部汇集了NH4C1固体,此现象与碘升华实验现象相似

D.三个“封管实验”中所涉及到的化学反应不全悬可逆反应

14、邻甲基苯甲酸主要用于农药、医药及有机化工原料的合成,其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

VCOOH

确的是(

A.该物质能与溟水生成白色沉淀

B.该物质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体中能水解且含有甲基的共5种

C.Imol该物质最多能与4moi出生加成反应

D.该物质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15、萝卜硫素(结构如图)是具有抗癌和美容效果的天然产物之一,在一些十字花科植物中含量较丰富。该物质由五

种短周期元素构成,其中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Z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下列叙述一定正确

的是()

Y

II

Z

HjCX=W=Z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Z>W>X>Y

B.X的简单氢化物与W的氢化物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

C.萝卜硫素中的各元素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Y、Z形成的二元化合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16、己知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g由CO2和S6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5NA

B.ILOJinoPL_1NazSKh溶液中含有的SiCX?-数目为O.INA

C.0.1HII>1H2O2分解产生0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D.2.8g聚乙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目为O.INA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化学一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COOH

A(C3H6)是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由A制备聚合物C和个|合成路线如图所示(部分条件略去)。

CH,OH

已知,+R—C=NL—aO-R_cOOH

c»-o.iiHCI

(DA的名称是一;B中含氧官能团名称是—。

(2)C的结构简式—;D・E的反应类型为一。

(3)E・F的化学方程式为—。

(4)B的同分异构体中,与B具有相同官能团且能发生银镜反应,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上显示3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

6:1:1的是(写出结构简式)。

COOH

(5)等物质的量的分别与足量NaOH、NaHCOa反应,消耗NaOH、NaHCOs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检

CHQH

COOH

验其中一种官能团的方法是一(写出官能团名称、对应试剂及现象)。

CH2OH

18、非索非那定(E)可用于减轻季节性过敏鼻炎引起的症状。其合成路线如下

(其中R-为0卓0)

HO/=\/COOH

E

(DE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为和

(2)X的分子式为CHON,则X的结构简式为

(3)B-C的反应类型为o

:)o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F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

①能与FaCk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②能使溪水褪色;③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⑸已知:R-BrqN-RCN。化合物GlO^^OOH:)是制备非索非那定的一种中间体。请以

H2OH.CHjCk"BuOK为原料制备G,写出相应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

例见本题题干)

19、硝基苯是制造染料的重要原料。某同学在实验室里用下图装置制取硝基苯,主要步骤如下:

①在大试管里将2mL浓硫酸和1.5mL浓硝酸混合,摇匀,冷却到50〜60℃以下。然后逐滴加入1mL苯,边滴边振荡

试管。

②按图连接好装置,将大试管放入60℃的水浴中加热10分钟。

完成下列填空:

(1)指出图中的错误_、

(2)向混合酸中加入苯时,“逐滴加入”、“边滴边振荡试管”的目的是、o

(3)反应一段时间后,混合液明显分为两层,上层呈一色,其中主要物质是一(填写物质名称)。把反应后的混和液

倒入盛有冷水的烧杯里,搅拌,可能看到一。(选填编号)

a.水面上是含有杂质的硝基苯

b.水底有浅黄色、苦杏仁味的液体

c.烧杯中的液态有机物只有硝基苯

d.有无色、油状液体浮在水面

(4)为了获得纯硝基苯,实验步骤为:

①水洗、分离;

②将粗罪基苯转移到盛有一的烧杯中洗涤、用_(填写仪器名称)进行分离;

④干燥;

(5)实验装置经改进后,该同学按照上述实验步骤重新进行了多次实验,充分反应后有两种情况出现,请帮助他作出

分析:

①产率低于理论值,原因是一;

②产率高于理论值,原因是一。

20、连二亚硫酸钠(Na2s2。4)俗称保险粉,是一种淡黄色粉末,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实验室制备连二亚硫酸钠流

程如下:

浓H?SO,加适品饱和食盐水

锅局一|反£l]一|、一巫冷却结晶IfN&SJ),-2Ht()

源液

(i)反应I是制备so2,下图装置可制取纯净干燥的so2:

①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顺序为a--ff,装置D的作用是

②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反应D所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装置省略)。

NaOH溶液

ZnW.HjO

①通SO?之前先强力搅拌,将锌粉和水制成悬浊液,其目的是;控制反应温度的方法是一

②反应n的离子方程式为_o

(3)“滤渔”经洗涤、灼烧,可得到一种工业产品是—(填化学式);加入适量饱和食盐水的目的是一。

⑷产品Na2s2。4。出0久置空气中易被氧化,其氧化产物可能是(写2种)。

2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得和使用铜、锌的国家,铜、锌及其化合物在日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

题:

(1)Cu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选填或“ds”)区。在高温下CuO能分解生成CwO,试从原子结构

角度解释其原因

(2)Cu"能与瞰咯((y-H)的阴离子形成双毗咯铜。

①(厂中C和N原子的杂化均为

,Imol彳R-H含有mol。键。

②双嗽咯铜Cu(V/)2中含有的化学键有.(填编号)。

A金属键B极性键C非极性键D配位键E氢键

③喔吩9)的沸点为84℃,口比咯(\厂-H)的沸点在129~131℃之间,叱咯沸点较高,其原因是

④分子中的大兀键可用符号K表示,其中m代表参与形成的大冗键原子数,n代表参与形成的大兀键电子数(如苯分

子中的大兀键可表示为不:),则一H中的大兀键应表示为o

(3)硼氢化锌[Zn(BH4)2]常用作有机合成中的还原剂,BHj-的VSEPR模型为,与其互为等电子体的分

子和阳离子有(各写一种)。

(4)硒化锌(ZnSe)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图中X和Y点所堆积的原子均为(填元素符

号);该晶胞中硒原子所处空隙类型为(填“立方体”、“正四面体”或“正八面体”);若该晶胞的参数为apm,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则晶胞的密度为g・cnr3(用相关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解析】

A.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通电2NaOH+CLT+H2T,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

价,得到0.4molNaOH时,生成0.2molCb,转移电子数为0.4NA,氢氧燃料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O2+2H20+4e=4OH,因此正极上消耗氧气分子数为0・12,,故A错误;

B.1个H3O+中含有10个电子,因此2molH3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20M,故B正确;

高高Jg

C.N2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2NH,该反应属于可逆反应,因此密闭容器中1molN2(g)与

催化剂3

3molH2(g)反应生成氨气物质的量小于2mol,形成N・H键的数目小于6NA,故C错误;

。・328冲114物质的量为「生=二5101,两个氮原子间有一个共用电子对,每个氮原子与氢原子间有两个共用电子对,

32g/mol

因此ImolN2H4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5NA,故D错误;

故选Bo

【点睛】

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明确H3O+中含有10个电子,要求掌握好以物质的

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

2、B

【解析】

A.铁钉遇到饱和食盐水发生吸氧腐蚀,右侧试管中的导管内水柱上升,导管内没有气泡产生,A不合理;

B.该装置的锌铜电池中,锌直接与稀硫酸相连,原电池效率不高,电流在较短时间内就会衰减,应改为用盐桥相连的

装置,效率会更高,B合理;

C.铝热反应中,铝热剂在最下面,上面铺一层氯酸钾,先把镁条插入混合物中,再点燃镁条用来提供引发反应的热能,

C不合理;

D.该图为碱式滴定管,可用图显示的方法除去碱式滴定管尖嘴中的气泡,D不合理;故答案为:Bo

3、A

【解析】

A.一个中的中子数为8,一个D中的中子数为1,则1个甲基(一LCD上所含的中子数为11,一个MC中的电子数为

6,一个D中的电子数为1,则1个甲基(一此4)所含的电子数为9:则1mol甲基(一气4)所含的中子数和电子数分

别为UN、、9NA,故A正确;

B.pH=1的H2s。3溶液中,c(H+)为O.lmol/L,没有给出溶液的体积,无法根据公式n=cV计算出氢离子的物质的量,

也无法计算氢离子的数目,故B错误;

C.铁和稀硫酸反应变为+2价,和足量稀硝酸反应变为+3价,故1molFe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和稀硝酸反应转移电子

数依次为2mol、3mol,故C错误;

D.酯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是可逆反应,故1molCHjCOOC2H5在稀硫酸中水解可得到的乙醇分子数小于NA,故D

错误。答案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与阿伏加德罗常数有关的计算。解题时注意C选项中铁和稀硫酸反应变为+2价,和足量稀硝酸反应变为

+3价,故失电子数不同;D选项酯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是可逆反应,可逆反应的特点是不能进行彻底,故Imol

CH3COOC2H5在稀硫酸中不会完全水解。

4、A

【解析】

A.由30号元素Zn,连续轰击83号元素Bi获得的凿Ja属于核变,不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题中涉及的三种元素Ja、Zn、Bi都是金属元素,故B正确;

C.需Ja的质子数为113,中子数=278・113=165,中子数与质子数差为165・113=52,故C正确;

D.需Ja位于第七周期第OA主族,是同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故D正确;

答案选A。

【点睛】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旧的化学键的断裂和新的化学键的形成,不涉及原子核内的变化。

5、D

【解析】

钠元素的焰色是黄色,钾元素的焰色是紫色,但观察钾元素的焰色时要透过蓝色钻玻璃,以滤去钠元素的黄光的干扰。

做焰色反应实验时,直接观察时看到火焰呈黄色,说明肯定含有Na+,不能判断K+的存在与否,故D是正确的。

故选D。

6、B

【解析】

A.植物油属于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故A正确;

B.钠与乙醇发生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故B错误;

C.乙块和苯的最简式相同,都是CH,则相同质量的乙焕和苯充分燃烧耗氧量相同,故C正确;

D.分子式为C3H6BrCl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有:①Br在1号C上,C1有3种位置,即3种结构;②Br在2号C

上,Cl有2种位置,即2种结构,共5种结构,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为A,要注意油脂包括油和脂,油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脂是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不饱和高

级脂肪酸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

7、A

【解析】

纵观反应始终,容易看出只有两种元素的价态有变化,其一是Cu到Cu(NO3)2,每个Cu升2价,失2个电子;另

512女

一个是HNO3到NaNCh,每个N降2价,得2个电子。51.2gCu共失电子/:°।x2=l.6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

64g/mol

可知,铜失去的电子等于HNO.)到NaNOz得到的电子,所以溶液中n(NaNOi)==0.8mol,气体与氢氧化钠反应的

盐溶液为NaNO3、NaNCh混合溶液,根据钠离子守恒有n(NaNO.0+n(NaNOz)=n(Na+),所以溶液中n(NaNCh)

=n(Na+)-n(NaNOz)=0.5Lx2mol/L-0.8moi=0.2moL故选A。

8、C

【解析】

A.该装置是原电池,由于Fe比Cu活泼,所以铁作负极,铜作正极,负极上Fe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Fe3+得

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池总反应式为Fe+2Fe3+=3Fe2+,选项A错误;

B.该装置是原电池,铁作负极,负极上Fe失电子生成Fe?+,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选项B错误;

C.氢氧化铁胶体粒子吸附正电荷,所以氢氧化铁胶体粒子向负电荷较多的阴极移动,因此装置②中石墨H电极附近溶

液红褐色加深,选项C正确;

D.由电流方向判断a是正极,b是负极,则c是阳极,d是阴极,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所以c为粗铜,d为纯铜,

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9、C

【解析】

A.标准状况下,SO3为固态,22.4LSO3含有分子不等于NA,选项A错误;

B.4.6g乙醇的物质的量是O.lmoL含有的C・H键的个数为0.5由,选项B错误;

C.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则O.lmolNazCh与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选项C

正确;

D、没有给定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氢离子的数目,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10、A

【解析】

根据有机物系统命名原则,二表示取代基的数目,

故选:Ao

11、A

【解析】

A.用稀硫酸除去硫酸钠溶液中少量的硫代硫酸钠,发生岐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与硫单质,其离子方程式为:

2+

S2O3+2H=SO2t+Sl+HzO,A项正确;

2

B.KC1O碱性溶液与Fe(OH)3反应,不可能生成H+,其离子方程式为:3ClO+2Fe(OH)3+4OH=2FeO4+3C1+5H2O,

B项错误;

,S,8

C.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17H35COOH+C2H5OH^U:17H35COOC2H5+H2O,C项错误;

D.向NH4HCO3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钱根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均会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

+2+

NH4+Ca+HCO3+2OH=CaCO31+H20+NH3H2O,D项错误;

答案选A。

【点睛】

B项是易错点,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则应该符合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同时

注意在酸性环境不可能存在大量OH:同时在碱性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存在H\

12、D

【解析】

A.由于CuS不溶于硫酸,则向一定浓度的CiiSO4溶液中通入适量H2s气体会生成CuS黑色沉淀,不能根据该反应

判断HzS、H2sO4的酸性强弱,故A错误;

B.木炭和浓硫酸共热生成的气体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者都可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应先除去二氧化硫再检验

二氧化碳,故B错误;

C.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或硫酸领,不能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F,故C错误;

D.向1mL浓度均为0.1mol/L的MgSCh和CuSOo混合溶液中,滴入少量0.1mol/LNaOH溶液,先产生蓝色沉淀,

说明氢氧化铜的溶度积较小,易生成沉淀,故D正确;

答案选D。

13、A

【解析】

A.依据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和漂白效果不稳定性解答:

B.加热时氨气逸出,②中颜色为无色,冷却后氨气溶解②中为红色;

C.氟化馁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分解生成的氨气遇冷重新反应生成氯化佞;

D.可逆反应应在同一条件下进行。

【详解】

A.二氧化硫与有机色素化合生成无色物质而具有漂白性,受热又分解,恢复颜色,所以加热时,③溶液变红,冷却

后又变为无色,故A错误;

B.加热时氨气逸出,②中颜色为无色,冷却后氨气溶解②中为红色,可证明氨气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B

正确;

C.加热时,①上部汇集了固体NH4。,是由于氯化铉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分解生成的氨气遇冷重新反应生成氯化

铁,此现象与碘升华实验现象相似,故C正确;

D.氨气与水的反应是可逆的,可逆反应应在同一条件下进行,题中实验分别在加热条件下和冷却后进行,不完全是

可逆反应,故D正确;

故答案选A。

【点睛】

本题注意“封管实验”的实验装置中发生的反应分别在加热条件下和冷却后进行,不一定是可逆反应,要根据具体的化

学反应进行判断。

14、B

【解析】

A.邻甲基苯甲酸中不含酚羟基,不能与滨水生成白色沉淀,故A错误;

B.能水解说明含有酯基,甲酸酯基与甲基处于邻、间、对位有3种,再加上苯甲酸甲酯和乙酸苯酯一共5种,故B

正确;

C.该物质中只有苯环与氢气加成,贝!Hmol该物质最多能与3moi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

D.甲基碳属于饱和碳原子,其与周围四个原子构成空间四面体结构,不能全部共面,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点睛】

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是有苯环、碳碳双键、碳碳三键、醛基、酮,注意酯基和拨基不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15、A

【解析】

通过给出的结构式可知,萝卜硫素含氢元素、碳元素,又该物质由五种短周期元素构成可知W、X、Y、Z中有一种是

C,由“萝卜硫素”推知其中含硫元素,结合结构简式中的成键数目知,Z为S,Y为O,W为C,X为N。

【详解】

A.原子半径:S>C>N>O,故A正确;

B.C的简单氢化物是有机物,不与N的氨化物反应,故B错误;

C.萝卜硫素中氢元素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C错误;

D.SO3的水化物是硫酸,强酸;SO2的水化物是亚硫酸,弱酸,故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

Y、Z同族,且形成化合物时,易形成两个化学键,故Y为O,Z为S。

16、A

【解析】

A.假设3g由CO?和S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为xg,有CO2含有的质子的物质的量为--^7—7x22=:mol,

44g/mol2

SO?含有的质子的物质的量为Y^~;x32=Wmol,电子的总物质的量为;mol+Wmol=L5mol,因此3g由

64g/mol222

CO2和S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5NA,A项正确;

B.由于SKV-会水解,因此IHUmo/L-iNazSKh溶液中含有的SKK-数目小于O.INA,B项错误;

C.lmol过氧化氢分解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Imol,因此O.lmoHhCh分解产生O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O.INA,C项

错误;

D.聚乙烯中不存在碳碳双键,因此2.8g聚乙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目为0,D项错误。

故答案选A。

【点睛】

溶液中微粒数目确定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溶液的体积是否已知;溶质能否水解或电离;水本身是否存在指定的元

素等。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CI

C1q,

17、丙烯酯基.;“一取代反应(ll-CH=CH+

CH,CCXJH

OHCILOH

IICOC)—CH=C—CH

1:1检验竣基:取少量该有机物,滴入少量石蕊试液,试液变红(或检验碳碳双键,加

CH,

入滨水,滨水褪色)

【解析】

B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丁烯酸甲酯,贝!1B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CH3,A为C3H6,A发生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

则A结构简式为CH2=CHCH3,聚丁烯酸甲酯发生水解反应然后酸化得到聚合物C,C结构简式为土;A

COOH

发生反应生成D,D发生水解反应生成E,E能发生题给信息的加成反应,结合E分子式知,E结构简式为

CH:O»

CH2=CHCH2OH>D结构简式为CH2=CHCH2(XE和2-氯」,3-丁二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F,F结构简式为

COOHCN

F发生取代反应生成G,G发生信息中反应得到,则G结构简式为。;据此解答。

CH,OHCH,0H

【详解】

(1)通过以上分析知,A为丙烯,B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CH3,其含氧官能团名称是酯基,

故答案为丙烯;酯基;

(2)C结构简式为土,D发生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生成E,

COOH

故答案为"ECH—(尸土;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

COOH

(4)B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CH3,B的同分异构体中,与B具有相同的官能团且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

碳碳双键和酯基、醛基,为甲酸酯,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HCOOCH=CHCH2cH.3、HCOOCH2CH=CHCH3^

HCOOCH2cH2cH=CHz、HCOOC(CH3)=CHCH.^HCOOCH=C(CH3)2>HCOOCH(CH3)CH=CH2^HCOOCHzC

(CH3)=CH2>HCOOC(CH2cH3)=CH2,共有8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3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6:1:1的是

H€OO-CH=C-CH3

CHA,

故答案为“。。9工.

(H.%

(5)该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醇羟基、竣基,具有烯是、竣酸、醉的性质。能和NaOH、NaHCO3反应的是竣基,

且物质的量之比都是1:1,所以NaOH、NaHCCh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该物质反应时,则消耗NaOH、NaHCCh的物

质的量之比为1:1:

COOH

。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醇羟基、较基.若检验较基:取少量该有机物,滴入少量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若检

CH,OH

验碳碳双键:加入溪水,漠水褪色,

故答案为1:1;检验般基:取少量该有机物,滴入少量石蕊试液,试液变红(或检验碳碳双键,加入滨水,滨水褪色)。

<)z、CN

18、羟基较基取代反应

Oil

}◊TN

HjCx:Cli»C>hJ,L/

/\CH.OHx*<f〉CH2Br、虫>〈

CH.CII,CH3

u、CH)

②H,一V加(5-C()OII

【解析】

(1)根据有机物E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氧官能团为羟基和竣基,故答案为羟基、竣基;

(2)

。/\CN

根据反应流程图,对比A、X、C的结构和X的分子式为Ci4H*)N可知,,X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CN

(3)对比以C的结构可知,B中支链对位的H原子被取代生成C,属于取代反应,故答案为取代反应;

(4)

3广:。①能与FeCb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苯环上含有羟基;②能使滨水褪色,说明含有

Oil

碳碳双键等不饱和键:③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满足条件的K的一种同分异构体为,故答案为

ii(r丁OH

CHClh

Oil

IUC:CH^Js^CIPCH.

»l(r[<>H

CH-CIh

(5)以C^-CHzOH、CHjCkt.BuOK为原料制备O-jZoOH

l>需要引入2个甲基,可以根据信息

CHt

R-B「M!i-RCN引入,因此首先由苯甲醇制备卤代烧,再生成<《、,最后再水解即可,流程图为

i'll

;:「O((()(“,故答案为

CH3

_z=rxClh

>(iron野(H、W、八Y)(心、":(八

、y,、Vy\7\,CH

u、CHj

1K(),

»<、(((X)l!0

②H・vy5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与合成,是高考的必考题型,涉及官能团的结构与性质、常见有机反应类型、有机物结

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等,充分理解题目提供的信息内涵,挖掘隐含信息,寻求信息切入点,

可利用类比迁移法或联想迁移法,注意(5)中合成路线充分利用信息中甲基的引入。

19、缺少温度计大试管接触烧杯底部使苯与混酸混合均匀能及时移走反应产生的热量浅黄色硝

基苯、苯b、d氢氧化钠溶液分液漏斗水洗、分离蒸储温度过高引起硝酸的分解、苯的挥发

温度过高,有其他能溶于硝基苯的产物生成

【解析】

⑴水浴加热需精确控制实验温度;为使受热均匀,试管不能接触到烧杯底部;

⑵苯不易溶于混酸,需设法使之充分混合;该反应放热,需防止温度过高;

⑶混合酸密度比硝基苯大,但稀释后会变小,硝基苯无色,但溶解的杂质会使之有色;

⑷粗硝基苯中主要含未反应完的酸和苯,酸可用水和碱除去,苯可用蒸储的方法分离;

⑸在本实验中使用的硝酸易分解、苯易挥发,有机反应的一个特点是副反应比较多,这些因素会使产率降低或使得实

验值偏离理论值,而这些因素都易受温度的影响。

【详解】

⑴在水浴装置中为了精确控制实验温度,需要用温度计测量水浴的温度;为使受热均匀,试管不能接触到烧杯底部,

所以在图中错误为缺少温度计、大试管接触烧杯底部。答案为:缺少温度计;大试管接触烧杯底部;

⑵在向混合酸中加入苯时边逐滴加入边振荡试管,能使苯与混酸混合均匀;苯的硝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在向混合

酸中加入苯时边逐滴加入边振荡试管,能及时移走反应产生的热量,有利于控制温度,防止试管中液体过热发生更多

的副反应,甚至发生危险。答案为:使苯与混酸混合均匀;能及时移走反应产生的热量;

⑶混合酸与苯反应一段时间后,生成的硝基苯与未反应的苯相溶,有机层密度比混酸小,不能与混酸相溶,会浮在混

合酸的上层,有机层因溶解了少量杂质(如浓硝酸分解产生的NQ等)而呈浅黄色,所以反应一段时间后,混合液明显

分为两层,上层呈浅黄色;把反应后的混合液倒入盛有冷水的烧杯里,搅拌:

a.与水混合后,形成的水层密度比硝基苯小,硝基苯不在水面上,a选项错误;

b.苦杏仁味的硝基苯密度比水层大,沉在水底,且因溶有少量杂质而呈浅黄色,b选项正确;

c.烧杯中的液态有机物有硝基苯、苯及其它有机副产物,c选项错误;

d.反应后的混和液倒入冷水中,可能有部分未反应的苯浮上水面,芸为无色、油状液体,d选项正确;

答案为:浅黄色;硝基苯、苯;b、d;

⑷在提纯硝基苯的过程中,硝基苯中有酸,能与碱反应,硝基苯中有苯,与硝基苯互溶,所以操作步骤为:①水洗、

分离,除去大部分的酸;②将粗硝基苯转移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洗涤、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除去剩余的酸;

③水洗、分离,除去有机层中的盐及碱;④干燥;⑤蒸储,使硝基苯与苯及其它杂质分离。答案为:氢氧化钠溶液;

分液漏斗;水洗、分离;蒸储;

⑸本实验中反应为放热反应,需控制好温度。如果温度过高会导致硝酸的分解、苯的挥发,使产率降低;温度过高会

也有不易与硝基苯分离的副产物产生并溶解在生成的硝基苯中,使实验值高于理论值。答案为:温度过高引起硝酸的

分解、球的挥发;温度过高,有其他能溶于硝基苯的产物生成。

【点睛】

1.平时注重动手实验并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有助于解此类题。

2.硝基苯的密度比水大、比混酸小。所以,与混酸混合时硝基苯上浮,混和液倒入水中后混酸溶于水被稀释,形成

的水溶液密度减小至比硝基苯小,所以,此时硝基苯下沉。

20、d-e-c-b防止倒吸Cu+2H2sOM浓)-SOzt+CuSO4+2H2O加快SCh与Zn的反应速率水浴加

35℃

2-

热2SO2+Zn+2OH-=_Zn(OH)2+S2O4ZnO减小NazSzCh的溶解度NazSCh、NaHSOj>Na2sO4或

NaHSOK任写2种)

【解析】

(1)①铜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硫,生成的二氧化硫中含有水蒸气,需要干燥;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

大,可以与水反应,应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时气体应长进短出,二氧化硫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需要尾气

处理,吸收尾气时,需要安装防倒吸装置,则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顺序为a-d-e-c->bff;二氧化硫被氢

氧化钠吸收,使装置内压减小,易发生倒吸,则D为防倒吸装置;

②铜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硫酸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SO2f+CUSO4+2H2O;

(2)①SO:与Zn粉直接接触反应,接触面积太小,通SO2之前先强力搅拌,将锌粉和水制成悬浊液,可增大SO2与Zn

粉反应时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快SO2与Zn的反应速率;由流程图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