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与正常眼睛相比,近视眼对光线的(
)A.会聚能力强 B.发散能力强C.透射能力强 D.反射能力强2.加强青少年近视防控,促进视力健康是社会关注的“光明工程”。图中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近视镜片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B.照相机拍摄物体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C.近视眼不戴眼镜时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面D.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物镜成的是放大的像4.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距凸透镜14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8cm B.6cm C.10cm D.15cm5.爷爷佩戴200度的远视眼镜来矫正视力,针对这一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爷爷不戴眼镜时,看不清近处物体,是因为像成在视网膜之前B.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C.爷爷不戴眼镜时,为了看清书本上的字,应减小眼睛与书本的距离D.爷爷戴上远视眼镜比不戴眼镜相比,成的像向前移动6.科幻片《流浪地球2》中,人工智能机器人在影片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机器人的摄像头说法正确的是()A.机器人的摄像头是凹透镜B.摄像头上成的像是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靠近摄像头时,所成的像变大D.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摄像头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二、填空题7.观察细胞等微小物体要用,观察远处的物体和天体的运动要用.8.如图是小伟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像,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cm;当物距为30cm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9.如图所示,请你回答下列问题图中所用的光学仪器是透镜,能够成一个放大的图象的原因是物体距离透镜时,成一个立、的像.10.放大镜是生活中常见的凸透镜:(1)成虚像时,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为:.(2)成虚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大,像.(3)物体在物距时,成虚像,物体在物距时,成实像,请比较,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11.如图所示,来自物点A的光线经过眼睛的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后面的B点,这就是眼.要使像靠近视网膜,物点A应该向(选填“左”或“右”)移动;要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戴一个合适的透镜制成的眼镜.三、实验题12.如图所示,小亮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向水透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小;当从水透镜里抽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大。(1)实验前,他先将蜡烛、水透镜和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点燃蜡烛后,发现光屏上的光斑偏在光屏下侧,为了将烛焰调节至光屏的中央,他应将水透镜的位置(选填“升高”或“降低”)一些;(2)当小亮移动烛焰、水透镜和光屏至图甲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像未画),现保持烛焰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往透镜中注入一些水,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此时,成的像跟物体相比(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了;(3)小亮又在实验室找到一只正在正常计时,带指针的手表,他将手表在光具座上固定好(如图乙所示),然后用强光照射手表,将它作为物通过水透镜成像;左右移动光屏,当透光性较好的薄塑料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手表的像时,小亮从光屏的右侧朝向光屏观察,他在光屏上看到手表的像的指针沿(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13.小明同学利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甲所示,小明将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2)实验时,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调到;(3)小明将蜡烛移至光具座20cm刻度线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的实像。生活中的(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就是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工作的;(4)接着,小明保持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动,如果仅将图乙中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发现光屏上仍能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这是因为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的;(5)在如图乙所示实验情形下,如果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不清,此现象可以体现(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情况。四、作图题14.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物体所在的位置,请你在图上大致画出其所对应的像。15.如图所示,两条光线射向凸透镜,请在图中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五、简答题16.下面俩同学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17.取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只手握住一个,通过两个透镜看前面的物体,如图所示,调整两个放大镜间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物体变大了还是变小了?把两个放大镜的位置前后对调,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为什么要用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六、科普阅读题1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电子显微镜是在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它是类比于光学显微镜发展起来的。光学显微镜是用可见光照射被研究的物体,利用光学透镜使光线偏折而成像的;电子显微镜则是让电子束穿过被研究的物体,利用电磁透镜使电子束偏转而成像的。如图是用磁场聚集的电子显微镜的示意图,发射电子的阴极K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的光源,从阴极发射出来的电子,经过磁透镜L1后变为平行的电子束,L1起会聚透镜的作用。电子束穿过被研究的物体O,产生被研究物体的透射像。磁透镜L2起物镜的作用,电子束通过它,放大成像I1,I1再经磁透镜L3放大成像I2,I2被投射在荧光屏S上,可以用照相的方法记录下来。电子显微镜的放大率比光学显微镜的放大率高1000倍左右。电子显微镜能观察到物质的精细结构,可以拍摄出物质的分子结构图,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有重要应用。(1)图中的磁透镜L1,相当于光学器件中的透镜,对光起作用,磁透镜L2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的,物体通过它可以成放大的像,物体通过电子显微镜,成次(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像是(选填“倒立”或“正立”)的;(2)电子显微镜相对于光学显微镜有哪些优点?参考答案题号123456答案ADDADC1.A【详解】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过厚,对光线会聚能力过强造成的,故A符合题意.2.D【详解】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的前后径太长,使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而形成的,故乙是近视眼的成因,要配戴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丁是矫正方法,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3.D【详解】A.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近视镜片是凹透镜,所以中间薄,边缘厚,故A正确;B.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凸透镜两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实像制成的,所以拍摄物体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故B正确;C.近视眼不戴眼镜时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面,远视眼不戴眼镜时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后面,故C正确;D.用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所以物镜得到的像是倒立缩小实像,故D错误.故选D.【点睛】(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2)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凸透镜能成实像也能成虚像;(3)近视眼不戴眼镜时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面,远视眼不戴眼镜时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后面.4.A【详解】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20cm>2f,所以10cm>f.蜡烛距凸透镜14cm时,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2f>14cm>f,所以14cm>f>7cm.所以凸透镜焦距的取值范围:10cm>f>7cm.故选A.5.D【详解】A.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故A错误;B.远视眼镜是凸透镜,故B错误;C.远视眼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若不戴眼镜,应使物体远离眼睛,故C错误;D.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戴眼镜后使像向前成在视网膜上,即像向前移动了,故D正确.6.C【详解】机器人的摄像头是一个凸透镜,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物体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体靠近凸透镜,即物距变小时,所成的实像远离摄像头,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知识可知,所成的像变大,故C正确,故ABD错误。故选C。7.显微镜望远镜【详解】显微镜的原理: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所以观察微小的物体,要用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所以观察很远的物体.要用望远镜.【点睛】显微镜能帮助人们看到物质的微小结构,望远镜帮助人们看清远处的物体.8.10照相机【详解】[1][2]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u=2f时,v=2f,即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像距也等于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再结合题图可知,可以判断焦距f=10cm.当物距为30cm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缩小、倒立的实像,根据该成像特点可应用于照相机。9.凸凸小于焦距正放大虚【详解】由图知道,当透镜起的是放大镜的作用,所以应该是凸透镜,此时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之内,靠近报纸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10.(1)物距小于像距(2)越大(3)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知,物距小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时,成倒立的实像;物体在物距时,成虚像,物体在物距时,成实像,所以物距小于物距【解析】略11.远视左凸【详解】分析:由于晶状体太薄,其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的前后方向太短,使得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这就是远视眼的成因;而后据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分析,即可判断用哪种透镜来矫正.解答:分析上图不难看出,此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是远视眼,若想看清物体A,应将物体远离眼睛,即向左移动;同时若想通过佩戴眼镜来矫正,即想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需要让原来的光线会聚一些,由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故用凸透镜来矫正远视眼.故答案为
(1).远视
(2).左
(3).凸【点睛】知道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是解决该题的关键.12.升高左缩小顺时针【详解】(1)[1]发现光屏上的光斑偏在光屏下侧,说明蜡烛相对于凸透镜的位置偏高,为了将烛焰调节至光屏的中央,根据通过光心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可知,他应将水透镜的位置升高一些,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在同一高度。(2)[2][3]现保持烛焰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往透镜中注入一些水,水透镜的焦距变小,会聚能力变强,像成在光屏的前方,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左移动;此时物距不变,像距变小了,物距大于像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成的像跟物体相比缩小了。(3)[4]小亮从光屏的右侧朝向光屏观察,此时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表针顺时针转动,则他在光屏上看到手表的像的指针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而从光屏的右侧朝向光屏观察,则看到手表的像的指针沿顺时针方向转动。13.10.0同一水平高度上缩小照相机可逆近视眼【详解】(1)[1]根据凸透镜焦距的定义可知,此时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焦距,即f=30.0cm-20.0cm=10.0cm(2)[2]在光具座上将点燃的蜡烛、光屏放在凸透镜的两侧,调节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3)[3][4]将蜡烛移至光具座20cm刻度线处时,此时的物距为即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4)[5]在(3)的基础上,保持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互换后物距应是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两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在光屏上像是清晰的,由此可知,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5)[6]如果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不清。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远像近像变小,像成在光屏的前方,此现象可以体现近视眼的成像情况。14.【详解】由图知,物体在1倍和2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像在2倍焦距之外,此时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如图所示15.【详解】经透镜折射的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全册教案加教学单元计划
- 餐饮行业疫情防疫措施与顾客保障
- ClDUF21调控西瓜株高的分子机制研究
- 2025-2030中国家居建材行业发展潜力评估及趋势前景预判研究报告
- 职业培训机构信息技术水平提升计划
-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结算审计流程
- 2025-2030中国多壁纸袋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团队合作活动计划
- 农村养老机构初入住自理老人生活适应状况提升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
- 六年级国庆节作文500字(13篇)
- 建设用地报批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市政工程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 河南省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毕业资格审查表(新表)
-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练习课课件
- 设计的开始:小型建筑设计课件
- 信访事项复查(复核)申请书模板
- 北京颂歌原版五线谱钢琴谱正谱乐谱
- 南宁骏业计算机审计实验正确答案
- 气瓶安全管理小常识
- 京津冀地区耕地和基本农田分析
- 细胞培养实验指导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