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冀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54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马铃薯露出地面的部分常会变成绿色,而地下部分则不会,这可以说明()A.叶绿体中含叶绿素B.光合作用能制造淀粉C.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合成D.叶绿素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2、你认为“仿生”;需要研究动物的()
A.形态。
B.结构。
C.功能。
D.以上三项。
3、如图为男、女部分生殖器官的重量在发育过程中的变化曲线,据图可得出的结论是11
A.男孩进入青春期的年龄为8岁。
B.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的生殖器官发育明显增快。
C.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的生殖器官发育无明显变化。
D.【无选项】
4、【题文】目前人们认为比较理想的一种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即人类通过对某种动物(如牛、羊)的____进行改造,使这些动物的乳房可以产生颌分泌出我们所需的某些物质。A.乳房B.遗传基因C.细胞核D.染色体5、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圈中有不少细菌是有益的,有些细菌给人类带来危害B.病毒不属于分解者,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中不起作用C.酿酒、造醋等酿造工业离不开酵母菌和曲霉D.分解者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6、在自然界中,动植物的遗体不会积攒保留着,主要原因是()A.绿色植物能够分解植物遗体B.细菌分布十分广泛C.腐生性细菌可以分解动植物遗体D.动植物的遗体会自身分解7、神经的构成是()
A.一根神经纤维;外面包上结缔组织膜。
B.一根神经纤维;外面包着上皮组织。
C.许多条轴突汇集成束。
D.许多神经纤维汇集成束;外包结缔组织膜。
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8、下列营养物质中;大肠;小肠都能吸收的是()
A.葡萄糖;氨基酸。
B.甘油;脂肪酸。
C.氨基酸;脂肪酸。
D.无机盐;维生素。
9、【题文】关于正常女子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表示正确的是A.22对+XXB.23对+XYC.22对+XYD.22条+XX10、下列现象不属于遗传的是()A.子女的一些性状跟父母相似B.小羊和小牛同吃一种草,小羊长成大羊,小牛长成大牛C.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11、下列变异现象,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A.视觉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患有色盲的儿子B.同一品种的水稻,种在不同的田地里导致产量不同C.马的毛色有黑色白色红色D.农民经常在田间劳动,皮肤变得干燥粗糙12、生物小组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并获取了实验数据;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时间2分37秒1分46秒54秒A.小鼠“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用时就越多B.在C三处放置食物,小鼠走迷宫用时会减少C.小鼠用时越来越少,说明其学习能力越来越强D.小鼠一旦学会走迷宫,就不会忘记13、如图是蚕豆种子的外形和结构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蚕豆的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构成B.蚕豆的种子营养贮藏在胚乳部分构成C.蚕豆的种子主要部分是胚D.蚕豆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种皮四部分构14、下列关于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A.动物的运动有利于动物寻觅食物、躲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B.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C.学习行为是脊椎动物特有的,无脊椎动物不具备D.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15、下面对骨胳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块骨骼肌固着在同一块骨上。
B.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构成。
C.受到刺激后能收缩。
D.骨骼肌的收缩可以不需要能量。
16、【题文】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禁止近亲结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近亲结婚后代一定会患上遗传病B.近亲结婚后代的成活率低C.近亲之间携带相同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比较大D.这里的近亲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7、______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18、人体的五官中,从外界接受的信息量,居第一位的是_______,居第二位的是。19、大灾之后要防大疫,玉树地震后,防化部队在灾区喷洒大量消毒液,从预防传染的角度角度看应属于控制传染源.____.20、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条件,如、适宜的温度、。21、【题文】传染病只能在同种生物间相互传播。()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3题,共30分)22、男孩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全部来自父亲。()23、乌贼用鳃呼吸,属于鱼类.______(判断对错)24、在地质年代较晚近的地层中不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1题,共3分)25、如图是与动物运动有关的形态结构图;请分析回答。
(1)鱼类的主要运动方式是______;与这相关的结构是[______]。
(2)鸟类的5前肢进化成了翼;可飞行。______是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
(3)人体的运动大多数是以骨为杠杆;以[6]为______,以[5]______的收缩为动力形成的。
(4)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其生活环境的______。动物的运动有利于动物的______有利于生殖和种族繁衍。评卷人得分六、其他(共3题,共24分)26、【题文】在五个相同的瓶子中分别装入等量的下表所示的相应物质;并搅拌均匀,在瓶口处套上一个挤瘪的气球。把五个瓶子同时放在一个不通风的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
。装置。
物质。
温度。
现象。
①
水+白砂糖+酵母菌。
22-30℃
有气泡产生;气球胀大了。
②
水+白砂糖。
22-3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③
水+酵母菌。
22-3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④
水+白砂糖+酵母菌。
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⑤
水+白砂糖+酵母菌。
10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1)试管①有气泡产生的原因是____。
(2)在上述实验中;①和②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的作用;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
(3)如果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营养物质;可以选择两支试管为一组。
(4)除此之外;请你再从表中选出一组对照实验,你选取此两组作为对照实验,准备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瓶口闻到了酒味;证明酵母菌可以把白砂糖中的葡萄糖转化为____。
(6)你如何鉴定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27、【题文】(10分)为了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李娜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放入右图中的瓶内;并加入一些温开水,摇匀。
②将一只未充气的小气球套在瓶口上(如图)。
③将瓶子放在教室内的窗台上(或温暖的地方);每天观察瓶中的情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瓶中的液体会有什么现象发生?____
(2)套在瓶口上的小气球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____
(3)要将瓶中的水、酵母菌、蔗糖充分摇匀的原因是:____
(4)为什么要将瓶子放在温暖的地方?____
(5)上述实验在日常生活中有何应用?试举例说明。____。28、【题文】(6分)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实验时;某实验小组的实验设计如下:在甲;乙、丙三个玻璃缸中,分别注入三分之二容积的水。取三条活鲫鱼,分别放入三个鱼缸中,其中甲、乙玻璃缸中的鱼捆住不同的鳍,请预测实验结果并回答:
(1)甲图中的鱼捆住了____鳍,观察甲缸中的鱼,你将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
(2)乙图中的鱼捆住了____鳍。观察乙缸中的鱼,你将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
(3)丙图中的鱼起____作用。
(4)你们认为在捆绑鱼鳍时应注意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C【分析】试题分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动力是光照。马铃薯地上部分因为叶片受到光的照射,形成了叶绿素,叶片呈现绿色;马铃薯的地下部分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缺乏光照,植物叶肉细胞叶绿体中没有形成叶绿素,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地下部的块茎不形成绿色,这说明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合成。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动力。【解析】【答案】C2、D【分析】
由分析可知;仿生是指仿照生物的某些形态结构特征或生理功能制造仪器设备的技术.进行仿生研究需要的广泛知识和技能,科学知识有:动物学,物理学,数学,生理学等.技能包括:工程设计,制造和美工等技能.
故选:D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是仿生的内容;仿生是指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据此作答.
3、B【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不论男孩还是女孩在10岁之前性器官的发育都比较缓慢;几乎处于静止状态.在进入青春期以后,女孩约在9-11岁,男孩约在11-13岁,性器官开始迅速发育,男孩一般比女孩晚1~2年.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是青春期男女性器官的发育情况;识图答题.
4、B【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乳房生物反应器是指人类通过对某种动物的遗传基因进行改造;使这些动物的乳房可以产生和分泌出人们所需要的某些物质,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费用,可以减少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乳房生物反应器是迄今为止最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故选:B
考点: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解析】【答案】B5、B【分析】解:A;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在食品的制作、医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制酸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少数是有害的,如结核杆菌能使人患结核病;A正确;
B;在生态系统中大多数的细菌、真菌能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这些腐生的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还有一部分微生物是消费者,如各种病毒和致病菌.它们都对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B错误;
C;酿酒的过程①制曲:在原料中加入曲霉、酵母菌等酿酒用的有益微生物并扩大培养;②糖化:在霉菌将原料中的淀粉分解成葡萄糖;③发酵: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将葡萄糖转变成酒精;④蒸馏:将发酵的谷物加热,分离出其中的酒精.可见在酿酒的过程中用到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此外含有霉菌.酿醋工艺多种多样.如果使用淀粉质原料,一般要经过淀粉糖化、酒精发酵、醋酸发酵3道工序.参与这3道工序的微生物主要有曲霉、酵母和醋杆菌,C正确;
D;分解者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D正确.
故选:B.
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作用;了解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的应用以及原理,掌握常见的微生物与食品制作的例子,即可解答.
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和发酵技术是解题的关键.【解析】【答案】B6、C【分析】解: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一直保留着;因为大量的腐生细菌、真菌等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它们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故选:C。
腐生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能够分解动植物遗体,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解答即可。
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已经与人类的关系是考试的重点,要注意掌握。【解析】C7、D【分析】
神经系统的组成如图所示:其中神经是许多神经纤维汇集成束;外包结缔组织膜结构,把脑和脊髓的兴奋传给各个器官,或把各个器官的兴奋传给脑和脊髓.
故选:D
【解析】【答案】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8、BD【分析】
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人体各段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不同;口腔;咽和食道基本上没有吸收功能,胃内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少量的酒精;小肠能吸收无机盐、葡萄糖、维生素、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水;大肠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所以小肠、大肠都能吸收的营养物质是无机盐和维生素.
故选B;D.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的是营养成分的吸收;首先明确的是什么是营养物质的吸收.
9、AA【分析】【解析】人的23对染色体中,有22对____和1对____。女性的一对性染色体是____,男性的一对性染色体是____。【解析】【答案】AA10、BC【分析】解:A;子女的一些性状跟父母相似体现了亲子间的相似性;属于遗传,A正确;
B;小羊长成大羊;小牛长成大牛,属于生物的生长现象,不是遗传,B不正确;
C;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体现了生物的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属于变异现象,C不正确;
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亲子间的相似性,属于遗传,D正确.
故选:B;C.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遗传的概念.【解析】【答案】BC11、AC【分析】解:AC;视觉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患有色盲的儿子;马的毛色有黑色、白色、红色,都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AC符合题意;
BD;同一品种的水稻;种在不同的田地里导致产量不同、农民经常在田间劳动皮肤变得干燥粗,都是环境影响产生的不遗传的变异,BD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1)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2)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的特点.【解析】AC12、AD【分析】解:A;据表中数据可见:小鼠“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用时就越少,A错误;
B;在A、B、C三处放置食物;引导小鼠靠气味走迷宫用时会减少,B正确;
C;据表中数据可见:小鼠用时越来越少;说明其学习能力越来越强,C正确;
D;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成长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这种行为会消失,D错误.
故选:AD
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复杂.反之,动物越低等,形态结构越简单,学习行为就越简单,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多.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能使动物更好的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关键知道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解析】AD13、BD【分析】解:如图蚕豆种子的主要结构。
包括种皮和胚.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双子叶植物种子子叶两片为种子萌发时提供营养物质.
A;蚕豆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胚是主要部分,A正确;
B;蚕豆属于双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种子子叶两片为种子萌发时提供营养物质.B错误;
C;蚕豆种子的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子叶提供营养物质,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C正确;
D;蚕豆种子的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D错误.
故选:BD.
考查的是种子结构和成分.单子叶种子和双子叶种子都包括胚;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都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二者最主要的不同是子叶的数目、营养物质的贮存结构等.
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它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可以看做是新的植物体.【解析】BD14、CD【分析】解:A;运动有利于动物觅食、避敌、夺取栖息地和繁殖;更加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A正确;
B;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B正确;
C;从扁形动物开始;具备学习能力,C错误;
D;动物的学习行为需要不断强化;否则会消退甚至消失,而不是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D错误;
故选:CD。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3)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接而成;骨和骨之间的连接叫骨连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解析】CD15、BC【分析】
A;一块骨骼肌两端的肌腱分别附着在邻近的两块骨上;故不符合题意.如图所示:
B;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中间部分是肌腹,两端是白色的肌腱;故符合题意.如图所示:
C;实验证明:骨骼肌无论受到哪种刺激;包括由神经传来的兴奋,都会发生收缩,停止刺激,骨骼肌就舒张,可见,骨骼肌具有收缩的特性;故符合题意.
D;人体的任何生命活动的进行都需要能量;能量来自于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同样,骨骼肌的收缩也需要能量;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解析】【答案】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的两端是白色的肌腱,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肌腱分别附着在邻近的两块骨上,中间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细胞组成,肌腹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骨骼肌具有收缩和舒张的特性.
16、CD【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
考点: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禁止近亲结婚.【解析】【答案】CD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7、直立行走【分析】解: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学会用火。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所以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能否直立行走。
故答案为:直立行走。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类进化中最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直立行走;解答时可以从人类进化的过程;直立行走的意义等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解析】直立行走18、略
【分析】试题分析: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器官,例如:眼是视觉器官,耳是听觉器官,鼻是嗅觉器官,舌是味觉器官.例如:外界的物体通过眼球的各部分结构能形成视觉,使人看清外面的物体,通过视觉人从外界接受的信息数量最多,居第二位的是听觉.考点:人体有许多感受内、外刺激的感觉器官:如,眼睛、耳朵、舌、皮肤等【解析】【答案】视觉听觉19、略
【分析】
传染病要想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据此可知,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大灾之后要防大疫.玉树地震后;防化部队在灾区喷洒了大量消毒液,目的是杀死空气中和病死的动植物遗体或其它附着物上的病原体,防止病菌通过环境中的生物或者空气媒介传播疾病,所以应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故答案为:×
【解析】【答案】此题解答时首先明确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再根据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来解答.
20、略
【分析】试题分析:细菌真菌没有叶绿体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因此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考点: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条件【解析】【答案】水分;有机物21、略
【分析】【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传染病的特点。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按照传播途径不同,可分为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因此传染病能在不同生物间相互传播,如禽流感可以在鸟类与人之间相互传播。故答案为×【解析】【答案】×四、判断题(共3题,共30分)22、×【分析】【解析】试题分析:人的个体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在精子和卵细胞的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每对基因都只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所以受精卵中就会有和母本父本体细胞相同的基因,但是有一条来自母本有一条来自父本,因此后代个体的染色体基因一半来源于父亲,一半来源于母亲。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基因的传递。【解析】【答案】错23、×【分析】解:乌贼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身体有贝壳.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属于软体动物.
故答案为:×
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身体有贝壳.
明确乌贼的特征以及所属种类.【解析】×24、×【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化石的形成和分布规律。【解答】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没有高等的生物;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而低等的生物化石相对较少。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但是不能太绝对,因为由于地质作用可能把地质年代较老的地层粉碎后变质成较新的地层,常见的是沉积岩,因此地质年代较近的地层中有可能有低等生物化石。故题干的叙述是错误的。故选F。
【解析】F五、简答题(共1题,共3分)25、游泳3鼔翼飞行支点肌肉(骨骼肌)适应生存【分析】解:(1)动物有许多不同的运动方式。如上图中:鱼类可依靠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及3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2)鸟类的前肢进化成了5翼;可自由飞行。鼔翼飞行是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
(3)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6关节起支点作用,5(肌肉)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4)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其生活环境的适应。动物的运动有利于动物的生存有利于生殖和种族繁衍。
故答案为:(1)游泳;3;
(2)鼔翼飞行;
(3)支点;肌肉(骨骼肌);
(4)适应;生存。
图中1口;2鳃,3鳍,4翅,5翼,6胸肌,7肱二头肌,8关节。
解答此题熟练掌握有关动物运动方面的基础知识,综合题意灵活解答。【解析】游泳3鼔翼飞行支点肌肉(骨骼肌)适应生存六、其他(共3题,共24分)26、略
【分析】【解析】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探究“糖对酵母菌活性的影响”的实验和酵母菌的营养方式以及酵母菌的生存条件.解答从发酵现象;酵母菌的作用;确定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等方面切入.
解答:解:(1)酵母菌在温度适宜时;葡萄糖被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蒸馒头、面包的原理).所以有气泡产生.
(2)①和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酵母菌,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探究的是酵母菌的作用.酵母菌能将有机物(糖;葡萄糖)分解,产生气体(二氧化碳),以此作出假设.
(3)酵母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腐生).酵母菌在温度适宜时;葡萄糖被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蒸馒头、面包的原理).糖是酵母菌的“食物”.①③两支试管为一组,不同的是①有白砂糖,③没有白砂糖,因此可选①③两支试管为一组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营养物质.
(4)①④或①⑤的温度不同;因此可以探究酵母菌的生活(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
(5)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并释放较少的能量,因此在瓶口闻到了酒味.
(6)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1)酵母菌分解白砂糖中的葡萄糖(或有机物);产生气体(或二氧化碳)
(2)酵母菌要点:酵母菌能将有机物(糖;葡萄糖)分解;产生气体(二氧化碳)
(3)①③(4)①④或①⑤酵母菌的生活(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
(5)酒精。
(6)将气球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是二氧化碳.
点评: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发酵现象、酵母菌的作用,确定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解析】【答案】(1)酵母菌分解白砂糖中的葡萄糖(或有机物)产生气体(或二氧化碳)
(2)酵母菌酵母菌能将有机物(糖;葡萄糖)分解;产生气体(二氧化碳)(3)①③
(4)①④(或①⑤)酵母菌的生活(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5)酒精。
(6)将气球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走向成功2025年税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 C语言常见陷阱试题及答案防范
- 解除苹果采购合同协议书
-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单元1第一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夯基提能作业湘教版
- 江苏专用2025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三章江苏乡土地理第40讲江苏省自然和人文概况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 2025年C语言重点复习试题及答案
- 合同入股终止协议书范本
- 垃圾清理合同协议书模板
- 油漆工劳务合同协议书
- 销售劳动合同协议书
- 中国城市中英文对照
- 作业治疗学题库第七章
- 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杭州医学院
- 并网前设备电气试验、继电保护整定、通讯联调
- 用表格为网页布局教学设计
-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手册
-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观察与护理-课件
- 光缆测试报告
-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 机械与功《功》教学设计
- 神经病学人卫版习题集题库
-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师)语文新课标新旧对比变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