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华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华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华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华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华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华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83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历史事件,不存在因果关系的是()A.三级会议的召开法国大革命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C.“铁幕”演说“冷战”时代开始D.明治维新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2、“神州轩辕自古传”中的“轩辕”是指()A.炎帝B.黄帝C.尧D.舜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下列科技人物与其成就搭配错误的一组是()A.牛顿--运动三大定律B.达尔文--生物进化论C.爱因斯坦--相对论D.瓦特--飞机4、公元1206年,()最终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A.忽必烈B.铁木真C.唐太宗D.完颜阿骨打5、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A.炎帝B.黄帝、炎帝C.黄帝D.禹6、“这里本是黄土高原上一片贫瘠的土地,自从红军长征来到这里,它就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地名逐渐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思想制高点。”下列各项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A.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B.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C.召开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D.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7、【题文】美国许多航空母舰的名字都与该国的独立战争有关,如“萨拉托加”号、“莱克星顿”号等。其中“萨拉托加”号与战争中的哪一事件有关A.独立战争的导火线B.独立战争的开始C.独立战争的转折点D.独立战争的结束8、在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中,按财产多少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不同等级的公民担任不同等级的官职,这种规定始自()A.伯利克里当政时B.梭伦改革C.斯巴达克D.屋大维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阅读以下图文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司母戊鼎高1.33米;长1.1米,重832.84千克,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当时,铸造这样一个大鼎,需要二三百人同时操作,否则是无法完成的。

材料二:四羊方尊的四角;附着四只向外半伸的羊,露出羊头和前肢,羊角蜷曲。器物四壁装饰着蟠龙纹,双角龙头点缀在羊头之间,布局新颖。

材料三:考古发现;中国青铜文明高于任何一个古老国家。已发现的器具就有食器,酒器,乐器,农具,兵器等,令人震惊。

(1)青铜器在我国哪一个朝代最繁荣?除材料中的四羊方尊和司母戊鼎两件青铜代表作之外,在哪里还发现了大量的青铜器珍品?____

(2)根据三个材料;请总结当时的青铜制造业有哪些特征?历史上的青铜时代是指哪三个朝代?

特征:____

青铜时代:____。10、秦汉之际,匈奴的杰出首领____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了强大的国家。11、“苏湖熟,天下足”说明当时重要粮仓在_____和_____。12、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火药、地动仪、印刷术和造纸术。______(判断对错)13、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英国议会通过了《______》,以法律形式制约王权;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享有行政权,国会则掌握______权。14、秦始皇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错误____

改正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5、孔子是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晚年编订的《论语》,为后人研究孔子提供了宝贵资料。____(判断对错)16、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关税主权开始遭到破坏。____(判断对错)17、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____(判断对错)18、鸦片战争后香港岛被割让给日本。____(判断对错)19、长征精神一直以来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断进取。红军长征路线的先后顺序是:中央革命根据地--雪山草地--遵义--赤水河--湘江--吴起镇。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列举题(共3题,共21分)20、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历史事件是____.

(2)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____.

(3)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21、历史的天空群星璀璨,是他们用光芒指引着人类在这个星球上谱写了不断进步的文明史。新中国历史上的各类有突出贡献的人物为前行中的中国推波助澜。感悟他们的丰功伟业,为我们建设伟大的祖国增添了无穷动力。请写出下列叙述所指人物的名字。(1)他被誉为中国的“两弹元勋”____(2)大庆石油会战中工人们称他是“铁人”____(3)他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人民的好干部____(4)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____22、如图是秦统一货币和统一文字的图片.秦朝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____,全国规范使用的文字是____,后来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____.评卷人得分五、识图题(共4题,共32分)23、观察下图后请回答:

①图上所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它发生在什么时间?②这次事件对于“二战”的进程有何重要的影响?24、.观察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图一图二图三(1)图一建筑是英国议会所在地。议会是英国政治的中心舞台、是英国的最高立法机构。1640年国王查理一世在此被迫重新召开议会,揭开了哪一事件的序幕?与之相关的文献是什么?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如何?(2)图二是一部重要文献签署的场景,这部文献是什么?它的发表有什么历史意义?在这部文献的指引下,美国取得了哪一战争的伟大胜利?(3)图三中法国的标志性建筑埃菲尔铁塔被火树银花所映衬,记录了法国国庆日隆重喜庆的场面。7月14日是法国的国庆日,在1789年的这一天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这次革命中颁布的重要文献是什么?(4)上述图片涉及的历史事件有何共同影响?25、(8分)“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期间提出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读图回答问题:

(1)看图写出丝绸之路的起点,并说出是今天的什么地方?(2分)哪个朝代的哪一历史事件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了条件?(2分)(2)丝绸之路开通有何历史意义?(2分)(3)结合上述材料想想,作为中学生的你能为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做些什么吗?(2分)26、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参考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文明传播的主要途径图片反映的典型事例传播的主要文明成就暴力冲突①基督教、拉丁字母、建筑等②③④

(2)结合今天的“一带一路”建设,谈一下你对东西方交流的认识和看法。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4题,共12分)27、开放的;全方位的外交有利于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图1.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叙述山东问题解决的过程.分析中国基本上恢复对山东主权的原因.

材料二:见图2.

(2)根据材料二,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是什么?面对当今的国际形势,你认为中国的对外政策应该坚持哪些原则?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从实际出发;兼顾各方面的实际利益,因而是各方可以接受的,切实可行的方案。这一构想,既体现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又考虑到港、澳、台的历史和现实,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

材二到20世纪80年代;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的时机日趋成熟。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中国政府通过谈判终于成功解决了香港回归问题。

材料三:1949年以来;大陆和台湾尽管尚未统一,但不是中国领导和主权的分裂,是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中国内战遗留并延续的政治对立,这没有改变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两岸复归统一,不是主权和领土再造,而是结束政治对立。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国两制”的内涵?

(2)根据材料一概括邓平“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出发点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你认为香港回归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材料二、三概括香港回归的重大意义?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列宁说:“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1)巴黎和会的中心问题是什么?根据材料一说明巴黎和会不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和平会议.

材料二如图所示。

(2)如图所示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实际上划分了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战后的世界格局是什么?

材料三当我们展望今后5年、10年或15年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五个强大的超级经济力量而且由于经济力量将成为其他力量的关键因素,这五大力量将决定世界本世纪最后时间在其他方面的前途.

--尼克松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次演说。

(3)尼克松演说中的“五大力量”指什么?30、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艺术篇】

材料一:

(1)图一的文字主要记录了我国_______(朝代)的历史;汉字书写在东汉末发展成为书法艺术;继图二(《兰亭序》)的作者之后成为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______(人名)

(2)图三所在的石窟是____;它开凿于隋唐时期,是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思想篇】

材料二:“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道德经》

(3)以上材料体现了古代思想家老子________的思想?西汉初年;朝廷以道家思想中的清净俭约作为治国方针,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从而使西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国力恢复的局面,历史上将这一局面称为________________

【科学篇】

材料三:它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4)材料所说的这本著作是___________;同一时期,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是___________。

【感悟篇】

(5)综合以上探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认识中国古代文化成就。A.古代文化成就是我国人民自己创造的,没有吸收过外来文化成就。B.对待古代文化成就,我们应坚持批判继承和古为今用原则。C.不管是古代文化成就中的精华还是糟粕,我们都应将其发扬光大。D.古代文化成就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已经没有作用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历史事变之间的因果关系.【解析】【解答】据所学知;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城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的反苏联;反共产主义的演说,宣称“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运用“铁幕”一词之意攻击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用铁幕笼罩起来”,因此此演说被称为“铁幕演说”.铁幕演说也被认为是正式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而“冷战”开始的标志是1946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故选C.2、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解析】【解答】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距今约四五千年.炎帝和黄帝在涿鹿打败蚩尤部落,汉族的前身华夏族是由炎黄部落结成联盟后不断发展形成的,炎帝和黄帝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中国历来称为神州大地.而轩辕指的是黄帝,因为黄帝名叫“公孙轩辕”姓公孙名轩辕.

故选B.3、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知识点.【解析】【解答】ABC选项正确.D飞机的发明者是美国人莱特兄弟.工业革命期间;瓦特改进了蒸汽机.

故选D.4、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成吉思汗的历史功绩。蒙古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长期生活在蒙古草原上。12世纪中后期,蒙古草原上各部彼此征战不已,人民长期处在战争的苦难中。蒙古族杰出首领铁木真,通过十多年的战争,打败了周围各部,结束了混乱的局面,统一了蒙古草原。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蒙古贵族推举他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蒙古汗国建立。故选B。【解析】【答案】B5、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人文始祖.【解析】【解答】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黄帝和炎帝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故选B.6、C【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延安的史实根据题意可知这个地点是延安,延安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1945年在这召开了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吧,故选C。【解析】【答案】C7、C【分析】【解析】根据所学,“萨拉托加”是北美独立战争的转折点,不是导火线、开始或者结束。【解析】【答案】C8、B【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有关内容.【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时在雅典公民中推行以财产为依据;划分等级的改革.把雅典所有的公民按财产多少划分为四个等级,不同等级的公民担任不同等级的官职.

故选B.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四川成都平原三星堆生产规模大;产品种类繁多;制作工艺精美夏、商、西周【分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青铜器的繁荣及“三星堆”文化.

(2)本题主要考查青铜制造业的特征和历史上的青铜时代.【解析】【解答】(1)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夏朝时种类逐渐增多.商朝是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当时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我国成都平原盛行着一种独特的“三星堆”文化,著名的有青铜面具、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

(2)根据三个材料;可知当时的青铜制造业生产规模大;制作工艺精美;产品种类繁多.夏;商、西周三代被人们称为“青铜时代”,源于青铜器在商、周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人们又将这一时期称为“青铜文明”,也是因为青铜器在这一时期影响巨大.但并非说青铜文明就单指青铜器的制造行业而言,夏、商、西周繁荣的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共同构成了我国的青铜文明.

故答案为:

(1)商朝;四川成都平原三星堆.

(2)生产规模大;产品种类繁多;制作工艺精美.夏、商、西周.10、冒顿单于【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的知识点.【解析】【解答】秦汉之际;生活于我国北方的匈奴逐渐强大起来,匈奴族杰出的首领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了强大的国家.

故答案为:

冒顿单于.11、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经济重心南移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宋朝时,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故填:苏州、湖州。【解析】苏州、湖州。12、略

【分析】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也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火药是唐朝发明,在唐朝末年开始用于军事,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包括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雕版印刷术是唐朝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是宋朝毕昇发明的,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是西汉出现的,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这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是宋朝发明的,应用在航海上,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所以题干描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重点掌握四大发明的名称.

本题以四大发明为背景考查其内容,考核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知记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课本知识,解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四大发明的内容,此类试题的一般解题方法为直接判断.【解析】×13、略

【分析】据所学可知;1689年英国通过了《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保证了议会的权力,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得以确立.根据所学可知,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规定总统享有行政权,国会掌握国家的立法权,美国由此确立了“三权分立”的美国政体.

故答案为:

权利法案;立法.

本题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关知识的掌握.

本题考查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资产阶级革命的内容与影响.【解析】权利法案;立法14、秦始皇汉武帝【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措施的知识点.【解析】【解答】汉武帝时期;为加强思想控制,他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故答案为:

错误:秦始皇;改正:汉武帝.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5、×【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孔子.【解析】【解答】由孔子弟子整理的《论语》记载了孔子的言论;不是孔子本人晚年编订的.

故答案为:×.16、√【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中签订的《南京条约》的影响.【解析】【解答】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为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1840年英国借口中国的禁烟运动发动鸦片战争.1840年至1842年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使得中国的关税主权开始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资本主义的漩涡.

故答案为:√.17、×【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解析】【解答】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故答案为:

×.18、×【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南京条约》【解析】【解答】1840年-1842年英国发动入侵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1842年8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不是日本.

故答案为:

×.19、×【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解析】【解答】根据已学知识可知;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向湘西前进,冲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人员损失过半;后改向贵州前进,渡过乌江,夺取遵义,召开遵义会议.此后,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6年10月,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故答案为:

×.四、列举题(共3题,共21分)20、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萨拉托加战役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意义.

(2)本题考查萨拉托加战役影响.

(3)本题考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的影响.【解析】【解答】(1)结合所学可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最终结束了十年内战,促成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2)结合所学可知;萨拉托加大捷是世界史上著名的战役,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这次战役开始于1777年9月19日,在战斗中英军死600人,美方死300人.

(3)结合所学可知;1789年7月14日,法国起义群众攻占巴士底狱,掀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此后法国资产阶级不断努力维护和发展大革命的成果.

故答案为:

(1)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2)萨拉托加战役.

(3)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21、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科技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对所学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邓稼先是中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为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2)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模范人物,旨在考查对所学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王进喜带领工人,开发成功了大庆油田,使中国摆脱了贫油国的帽子,被称为“铁人”。(3)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模范人物,旨在考查对所学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焦裕禄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所表现出来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被后人称之为“焦裕禄精神”。(4)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科技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对所学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了杂交水稻的新品种——南优2号,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解析】(1)邓稼先(2)王进喜(3)焦裕禄(4)袁隆平22、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秦始皇统一货币和统一文字的相关知识.【解析】【解答】仔细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为巩固统治,统一货币,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统一了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颁行天下,废除原来六国的文字,后来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

故答案为:

圆形方孔钱,小篆,隶书.五、识图题(共4题,共32分)23、略

【分析】①本题考查诺曼底登陆。本题图片反映的是1944年6月6日,盟军组织了诺曼底登陆战。②本题考查诺曼底登陆。诺曼底登陆战在欧洲开辟了第二战场。第二战场的开辟,使法西斯德国陷入了两面被夹击的境地,加速了法西斯德国的崩溃。【解析】①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②开辟了打击德国的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国陷入苏军和英美盟军东西夹击的铁钳之中。24、略

【分析】(1)本题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知识点。结合所学可知;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解开了英国革命的序幕。在革命胜利之后,1689年,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2)本题考查的是美国《独立宣言》发表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辨别能力。图二是签署《独立宣言》的场景,结合所学可知,1776年《独立宣言》的发表,宣告了北美十三个殖民地脱离了英国独立,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这部文献是美国独立战争的纲领性文件,在它的指引下,美国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

(3)本题考查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结合所学可知;1789年5月三级会议的召开,是革命的导火线,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爆发。革命爆发后,不久制宪会议发表了《人权宣言》,提出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

(4)本题考查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以及法国大革命的共同影响的相关知识点。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美国独立战争,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法国大革命。它们的共同影响是扫清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以后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解析】(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2)《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国的诞生(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国独立战争。(3)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言》。(4)扫清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以后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25、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以及张骞出使西域的相关知识。依据所学可知,西汉汉武帝时期派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地区的联系,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基础。我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是从长安(今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中亚,到达西亚,最后到达欧洲(大秦)。(2)本题主要考查丝绸之路的影响。依据所学可知: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流传的桥梁。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路。当时通过丝绸之路运往欧洲的商品有:瓷器、珠宝、丝绸等奢侈品,罗盘针、造纸、火药、火器,以及印度的糖、稻米、棉花等作物;传入中国的商品有:良种马、葡萄、石榴、核桃、苜蓿等。(3)本题考查中学生对“丝绸之路”意义的理解以及如何做,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的丝织品、瓷器等物产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传到西方,西方的珍奇物产和文化也传入到中国,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往。“丝绸之路”是中华民族祖先留给后人的宝贵“财产”,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和利用,继续发挥它中西经济文化交往大通道的作用,使其成为我国对外开放以及和沿线国家实现互利共赢的重要通道。中国目前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正体现了这样的构想。作为中学生,应该学习和宣传“一带一路”的相关知识;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立志成才,将来为“一带一路”做贡献等。【解析】(1)起点:长安(1分);西安(1分);西汉(1分);张骞通西域(1分)。(2)“丝绸之路”的开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它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流传的桥梁。(2分)(3)学习和宣传“一带一路”的相关知识;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立志成才,将来为“一带一路”做贡献。(言之有理即可,2分)26、略

【分析】(1)本题考查古代世界文明交往的相关知识。暴力冲突以及和平交往是古代世界文明交往的两种主要途径。图片中反映的罗马帝国的扩张属于暴力冲突的典型事例。罗马帝国建立后,对外进行了大规模的侵略扩张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时,罗马帝国的疆域达到最大规模,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罗马帝国的扩张一方面伴随着暴力和杀戮,另一方面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图中的东西方商路,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它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传播与交流,属于和平交往的典型事例。通过丝绸之路,佛教传播到中国等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也传播到西方,伊斯兰教、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等也传入中国。所以①②③④分别为罗马帝国扩张、和平交往、丝绸之路以及佛教、四大发明、伊斯兰教、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等。(2)本题考查对东西方交流的认识。战争和和平方式都可以促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但战争伴随着杀戮和血腥,所以我们应当用和平交往的方式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东西方的交流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有利于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进步。今天我国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就是希望以和平的方式,加强东西方的交流,促进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解析】(1)①罗马帝国扩张②和平交往③丝绸之路④佛教、四大发明、伊斯兰教、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等。(2)今天东西方的文化是东西方长期交流的结果;东西方的交流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有利于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进步;战争和和平方式都可以促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六、简答题(共4题,共12分)27、略

【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外交问题.

(2)本题考查战后世界格局变化.【解析】【解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初战胜各国在巴黎召开和会,中国作为战胜国在会议上提出收回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势力范围,但是与会各国却通过决议将德国原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中国民众为此发起了“五四运动”抵制《凡尔赛和约》签字,中国代表坚持抗议,拒不承认和约.后美国为了调和各国在东亚地区的矛盾制约日本在中国的势力,于1922年在华盛顿召开了华盛顿会议,确立了维护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确保各国在华机会均等的原则,实际上支持了中国政府收回山东权利.

(2)材料二的第一幅图表现了北约与华约的对峙;即两极格局.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与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苏对峙的格局形成,同时也把“冷战”推向了高潮.第二幅图表现了美国不可撼动的超级大国地位,即“一超多强”格局.由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被打破,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俄;中、日、欧盟等国家或组织正在崛起,成为抗衡美国的重要力量.面对当今的国际形势,我国应当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抵制霸权主义.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1)中国代表坚持斗争;中国人民反对《凡尔赛和约》关于山东问题的决议;美;英为了反对日本独霸中国;支持中国收回日本在山东的权利.

(2)从两极格局过渡到一超多强的格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抵制霸权主义.28、略

【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一国两制的内容.

(2)本题考查一国两制提出的出发点.

(3)本题考查香港回归的主要原因和香港回归的重大意义.【解析】【解答】(1)据材料“‘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从实际出发;兼顾各方面的实际利益,因而是各方可以接受的,切实可行的方案.这一构想,既体现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又考虑到港、澳、台的历史和现实,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及所学知识可知,“一国”指的一个统一的中国,“两制”指的在中国大陆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在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据材料“‘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从实际出发;兼顾各方面的实际利益,因而是各方可以接受的,切实可行的方案.这一构想,既体现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又考虑到港、澳、台的历史和现实,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及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出发点是既体现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又兼顾历史和现实.

(3)据材料“到20世纪80年代;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的时机日趋成熟.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中国政府通过谈判终于成功解决了香港回归问题”可知,香港回归的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一国两制制度的正确实施;据材料“到20世纪80年代,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的时机日趋成熟.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中国政府通过谈判终于成功解决了香港回归问题”“1949年以来,大陆和台湾尽管尚未统一,但不是中国领导和主权的分裂,是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中国内战遗留并延续的政治对立,这没有改变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两岸复归统一,不是主权和领土再造,而是结束政治对立”可知,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的盛事,洗刷了百年耻辱,证明一国两制制度的正确性,对早日解决台湾问题也有启示作用.

故答案为:

(1)“一国”指的一个统一的中国;“两制”指的在中国大陆实现社会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