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民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人民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人民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人民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人民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民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44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列是四位同学对一日天气的描述,你认为正确的是()A.四季如春B.长冬无夏C.终年炎热D.电闪雷鸣2、当黑龙江冰天雪地时,海南岛依然百花盛开。这是因为我国()A.跨纬度范围大B.跨经度范围大C.海陆差异大D.垂直差异大3、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图”;读图判定该地区的地形类型以及A点和甲村的相对高度分别是。

A.山地、大于500米B.山地、小于500米C.丘陵、大于500米D.丘陵、小于500米4、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某国发生8.1级地震,震源位于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四幅图能正确表示此次地震震源位置的是()

A.B.C.D.5、关于世界人口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都分布在高原地区B.平原地区都是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C.世界人口稀疏的地区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D.世界人口稀疏的地区主要在沙漠、两极、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及高原、山区等地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6、长江中下游地区容易发生洪涝灾害;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了灾害发生,主要是指()

A.降水丰沛;各支流同时涨水。

B.梅雨期过长;有时达一个多月。

C.上游山区林木破坏;河水含沙量大,淤积河道。

D.农民围湖造田;湖泊调节洪水能力差。

7、东南亚下列国家中,属于我国邻国的是()A.新加坡B.缅甸C.老挝D.泰国8、读如图的剖面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处为山地,B处为高原B.图中C处为盆地,D处为丘陵C.图中C处为盆地,D处为高原D.图中A处为高原,E处为平原9、下列关于北美洲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山脉的走向阻挡了南北气流的前进B.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复杂多样C.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D.来自大西洋的湿润气流能到达内陆地区10、【题文】全球四季变化最明显的地区是A.北温带B.热带C.寒带D.南温带11、欧洲西部旅游资源丰富,下列国家与旅游资源组合正确的有()A.意大利--威尼斯水城B.英国--埃菲尔铁塔C.西班牙--白金汉宫D.希腊--巴特农神庙12、读图;完成14-15题.()

假如一轮船从长城站出发,按顺时针方向环绕南极一圈,某游客观察到的现象与事实相符的是()A.轮船依次经过了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B.为了采光,长城站的门窗朝向南,中山站朝向北C.环绕旅行时,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陆是南美大陆D.当地土著居民因纽特人居住的房屋为冰屋13、关于图中各点相对方位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在乙的东北方B.丙在乙的东南方C.甲在丙的西北方D.丁在甲的正西方14、如图代表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A.①B.②C.③D.④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5、读下图,分析回答问题:(10分)(1)国家A北部气候为____________气候,南部气候为气候,全国气候高温多雨,所以它是世界上最大生产国和____出口国。(2)国家B的气候是____气候,其气候特征是____。(3)国家C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也是的最大生产国。(4)国家D位于,是的最大生产国。16、______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17、我们国家所使用的“北京时间”是______区的区时.18、世界上火山与地震活动最剧烈的地方,主要位于两大地带:______火山地震带;横贯______火山地震带。19、地球上的人类可以分为三个主要人种: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9分)20、俄罗斯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与我国有绵长的边界线。()(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4题,共32分)21、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内容:

(1)我们所在的大洲是______(填序号)全部在东半球的大洋是______(填序号)

(2)A半球是______(东或西)半球;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

(3)①③两洲的分界线是______运河;⑥⑦两洲的分界线是______运河.

(4)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______;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______

(5)我们学校所在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______;根据你的观察,请描述一下这种地形的特点是______

(6)赤道与本初子午线的交点应该位于______(东或西)半球.

22、读日本图回答:

(1)填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日本四大岛屿的名称.

①______②______

(2)填出图中数字代表的与日本隔海相望的国家名称.

⑤______⑥______

(3)城市A是______;该城市位于______平原上.

(4)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______和______沿岸.

23、如图是一幅“公路平面略图”;读后回答.

(1)图中公路走向的变化是:由AB的______走向;转为BC______的走向.

(2)图中河流流向的总趋势是从______流向______.

(3)村庄b在村庄a的______方.

24、如图中的黑粗线段表示我国山脉的分布;据图回答:

(1)写出序号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①______盆地②______盆地③______高原④______高原。

⑤______平原⑥______盆地⑦______高原⑧______山地。

(2)①位于______(温度带)⑥位于______(干湿地区)

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3题,共9分)25、读“世界人口的分布”图;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东部和______;______、南北美洲东部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试分析这些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提示:可以从海陆位置、气候、地形等方面分析)______

(2)目前世界上人口分布很不均匀;其中______洲人口最多.

(3)______(能?不能?)用迁移人口的办法,使世界各地的人口平均分布,理由是:______.26、下面图甲表示位于北纬30°至60°的大陆部分;图乙表示四种气候类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①②③气候主要分布在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填图甲中的字母)。

(2)B;C两地中;属于地中海气候的是______,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______。

(3)图甲A;B、C、D、E五地的气候类型;分布面积最广的是______气候,它的气候名称是:______。

(4)A、B两地的年降水量都比D地______(大、小),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27、读图1非洲气候分布图、图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某国商品占本国进出口商品百分比图,回答问题。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气候分布特点:以_______为轴,呈_______对称分布。(2)本区有世界最长的河流______,还有世界第二大河______,两条河流中,哪一条河的水位季节变化大_________。(3)从图2中可看出,该国的经济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请提出改变这种局面的合合理化建议:①______②_________(答出两条即可)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D【分析】【分析】四季如春;长夏无冬、终年炎热描述的都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属于气候现象,电闪雷鸣属于天气现象。

故选:D

【点评】天气与气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2、A【分析】试题分析:我国疆域辽阔,南北跨纬度范围广,冬季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我国海南岛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大,接受的太阳光热多,因此气温高,而黑龙江由于纬度较高,太阳高度角较小小,接受的太阳光热少,因此气温低。所以,当黑龙江冰天雪地时,海南岛依然百花盛开,故本题选A。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大的原因。【解析】【答案】A3、B【分析】【分析】该地区最高海拔大于500;地形起伏大,为山地。图中A点海拔为600米,甲村海拔大于100米小于200米,所以相对高度大于400米小于500米。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点评】等高线的分布可以反映地表形态。闭合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弯曲可以利用口诀“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帮助记忆山谷和山脊。凸低为山脊,为分水岭,凸高为山谷,可能发育有河流,河流流向低处;等高线相交处的地形为陡崖;等高线密集反映坡度较大,河流流速较快。4、A【分析】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图中回归线的纬度是23.5°,读图分析可知,A的经纬度分别是北纬28.2度,东经84.7度;B的经纬度分别是北纬28.2度,西经84.7度;C的经纬度分别是南纬28.2度,西经84.7度;D的经纬度分别是南纬28.2度,东经84.7度。此次地震震源位置的是北纬28.2度,东经84.7度;A正确,BCD错。故选A。

【解析】A5、D【分析】解: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多分布在平原地区;故A错误;

亚马孙平原是人口稀疏区;故B错误;

人口稀疏的地区可能是发达国家;也可能是发展中国家,故C错误;

世界人口稀疏的地区主要在沙漠;两极、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及高原、山区等地;故D正确.

故选:D.

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地带是: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因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对人口有极大的吸引力.

本题考查世界人口的分布,牢记即可.【解析】D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6、CD【分析】

长江中下游地区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分析其原因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自然原因主要是:长江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降水丰沛,再加上雨季时间长、水量过大;人为原因主要是,近几十年来,由于长江上游地区,陡坡垦殖,毁林开荒,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淤积,在中下游地区农民围湖造田,湖泊的调节洪水能力下降,致使长江中下游地区容易出现洪涝灾害.

故选:CD.

【解析】【答案】依据导致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人为原因来解答此题.

7、BC【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在东南亚地区,中南半岛与我国西南地区山水相连,与我国有陆地接壤的东南亚国家就成为我国的邻国。A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上,与我国没有陆地接壤,不属邻国。B缅甸和C老挝都与我国的云南省想接壤,是我国的陆上邻国。缅甸和老挝将D泰国与中国分隔开,没有国界上的接壤,所以泰国不是中国的陆上邻国。AD与中国不相邻,故BC符合题意为正确选项。考点:东南亚的中国邻国【解析】【答案】BC8、AB【分析】解:读图可得;A是山地,B是高原,C是盆地,D是丘陵,E是平原.

故选:AB.

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本题考查陆地地形的特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解析】【答案】AB9、BD【分析】解:(1)北美洲的气候深受地形的影响;西风从太平洋上吹来的湿润气流受到落基山的阻挡,只能影响西部沿海地区;故A说法不正确;

(2)北美洲大部分位于北极圈和北回归线之间;大部分应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北寒带与热带,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复杂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故B正确;C不正确;

(4)中部平原广阔;使来自北冰洋的寒冷气流能长驱直入,由于山脉的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很难到达内陆地区;但来自大西洋的湿润气流则可以到达内陆地区,故D正确;根据题意;

故选:BD.

北美洲大部分位于北极圈和北回归线之间;大部分应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北寒带与热带,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北美洲的气候深受地形的影响,西风从太平洋上吹来的湿润气流受到落基山的阻挡,只能影响西部沿海地区;中部平原广阔,使来自北冰洋的寒冷气流能长驱直入.

本题考查北美洲的位置、气候,可根据地图回答.【解析】BD10、AD【分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五带的相关知识。全球四季变化最明显的地区是北温带和南温带。热带一年都为高温期,寒带终年严寒。【解析】【答案】AD11、AD【分析】解:欧洲西部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异常丰富.如:意大利的威尼斯水城;法国的埃菲尔铁塔,英国的白金汉宫,希腊雅典的巴特农神庙,西班牙的斗牛场荷兰的风车等.依据题意.

故选:AD.

欧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滨大西洋的属海地中海和黑海.欧洲东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东南以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和黑海与亚洲为界,西隔大西洋、格陵兰海、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北接北极海,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分界线为:直布罗陀海峡).

本题考查欧洲的旅游资源,牢记即可.【解析】【答案】AD12、AC【分析】解:从长城站出发;按顺时针方向环绕南极一圈轮船依次经过了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故A正确;

为了采光;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门窗都要朝北,故B错误;

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陆是南美洲大陆;故C正确;

因纽特人分布在北极地区;故D错误.

故选:AC.

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

本题考查南极地区的相关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解析】AC13、BCD【分析】解: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读图可知;

A;甲在乙的西北方;B、丙在乙的东南方;C、甲在丙的西北(东北)方;D、丁在甲的正西(正东)方.

故选:B;C、D.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定方向;要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判定.

注意:经度相加为180°是东西方都可以.【解析】BCD14、AC【分析】解:从图中看出;横轴表示人口出生率,纵轴表示人口死亡率,①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0.5%-1.0%=-0.5%;②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1.2%-0.9%=0.3%;③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2.5%-1.3%=1.2%;④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3.0%-2.8%=0.2%.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出生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出生人口与总人口之比;死亡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死亡人口与总人口之比;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自然增长人口(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总人口之比.

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解析】AC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5、略

【分析】试题分析:东南亚的气候类型主要有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的北部,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马来半岛和菲律宾群岛的南部及马来群岛的大部;湿热的气候条件,使东南亚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是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A菲律宾的北部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南部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2)B柬埔寨位于中南半岛上,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3)C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也是椰子的最大生产国;(4)D泰国位于中南半岛上,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考点: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东亚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解析】【答案】(1)热带季风;热带雨林;蕉麻;椰子;(2)热带季风;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3)群岛;椰子;(4)中南半岛;稻米。16、略

【分析】解: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故答案为:东南亚.

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其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东南亚各国普遍种植水稻,稻米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粮食,也是传统的出口产品.

本题考查东南亚的位置,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解析】东南亚17、略

【分析】解:我国幅员辽阔;从西到东横跨东五;东六、东七、东八和东九五个时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全国统一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经120°经线的地方时,也就是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依据题意.

故答案为:东八.

世界时区的划分以本初子午线为标准.从西经7°30'到东经7°30'(经度间隔为15°)为零地区.由零时区的两个边界分别向东和向西;每隔经度15°划一个时区,东;西各划出12个时区,东十二时区与西十二时区相重合;全球共划分成24个时区.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北京时间的定义,理解解答即可.【解析】东八18、环太平洋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分析】解:各大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火山地震带。

故答案为:环太平洋;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

各大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本题考查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名称,牢记即可。【解析】环太平洋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19、白色人种黄色人种黑色人种【分析】【分析】一般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把人类划分为白色、黄色和黑色三个主要人种。【点评】知识点记忆一定要做到准确、牢固。四、判断题(共1题,共9分)20、√【分析】【分析】俄罗斯位于亚欧大陆的北部;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与我国有绵长的边界线。故答案为:正确。本题考查了俄罗斯的地理位置,结合地图记忆较好。

【点评】俄罗斯幅员辽阔,面积1709.8万千米2,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唯一地跨亚、欧两大洲和东、西两半球的国家。五、简答题(共4题,共32分)21、略

【分析】

根据大洲;大洋的分布可知;左图为西半球,右图为东半球.

(1)我们所在的大洲是亚洲;根据大洲地理位置可知其序号为①;根据大洲;大洋位置可知,太平洋是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

(2)A半球为西半球;通过大洲;大洋的分布即可判断.

(3)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4)四个大洋中只有北冰洋跨北极地区;因此北冰洋跨经度最广,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它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大部分处于南极圈内.

(5)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西部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如我们学校所在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丘陵地区,这里高低起伏,坡度较缓,连绵不断的低矮隆起高地.海拔高度在500m以下,相对起伏在200m以下.

(6)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所以;赤道与本初子午线的交点应该位于东半球.

故答案为:

(1)①;⑩;

(2)西;通过大洲;大洋的分布即可判断;

(3)苏伊士;巴拿马;

(4)北冰洋;南极洲;

(5)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连绵不断的低矮隆起高地.海拔高度在500m以下,相对起伏在200m以下.

(6)东.

【解析】【答案】全世界共有七个大洲;它们是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我们所在的大洲是亚洲,西面是欧洲,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是大洋洲;在西半球图上,最主要的大洲是美洲,即北面的北美洲和南面的南美洲;在南极点附近的大洲是南极洲.地球上广阔的海洋连为一体,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太平洋面积最大,大西洋形状呈S形,印度洋完全在东半球,北冰洋在北极点附近.

22、略

【分析】

(1)日本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及其附近的3900多个岛屿组成.面积最大的岛屿为本州岛.

(2)根据地理位置可知⑤为俄罗斯;⑥为韩国.

(3)根据地理位置可知A为东京;位于关东平原.

(4)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太平洋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濑户内海沿岸地区;这里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多良港,便于进口原料;燃料和出口工业品,也是人口众多的消费区多良港,便于进口原料、燃料和出口工业品,也是人口众多的消费区.

故答案为:

(1)北海道;本州;

(2)俄罗斯;韩国;

(3)东京;关东平原;

(4)太平洋;濑户内海.

【解析】【答案】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西隔日本海和中国;韩国等隔海相望;樱花是日本民族的骄傲,它同雄伟的富士山一样,是勤劳、勇敢、智慧的象征.每年的三月十五日,是日本的樱花节;日本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多火山、地震.有5大工业区,即京滨工业区、阪神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和濑户内海工业区.

23、略

【分析】

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为北方;图中箭头指向北方.

(1)AB走向为东西;BC部分走向为西南-东北.

(2)河流流向的判定首先依据河流中箭头判断;再判断河流总体流向为自北流向南.

(3)根据指向标画出a村的东西南北,连接ab,故村庄b在村庄a的东北方.

故答案为:(1)东西;西南-东北;(2)北;南;(3)东北.

【解析】【答案】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①一般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进行判断,②是根据指向标判方向,③是经纬网定向.此题图中有指向标,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为北方,据此利用指向标判定方向.

24、略

【分析】

中国的“四大高原”是: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四大盆地分别是: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三大平原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分为四个干湿地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干旱地区和半干旱地区.根据题意.

故答案为:

(1)塔里木;柴达木;黄土;内蒙古;华北;四川;云贵;南岭;

(2)暖湿带;湿润地区.

【解析】【答案】我国地形复杂多样;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

六、综合题(共3题,共9分)25、略

【分析】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南北美洲东部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这些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是在海陆位置方面:地处沿海地带,在气候方面:气候湿润,在地形方面:多为平原;

(2)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3)不能用迁移人口的办法;使世界各地的人口平均分布,理由是人口的分布受地形;气候、河流、农业、工业、交通等多个方面影响.

故答案为:(1)南部;欧洲西部;在海陆位置方面:地处沿海地带;在气候方面:气候湿润,在地形方面:多为平原;(2)亚;(3)不能;人口的分布受地形;气候、河流、农业、工业、交通等多个方面影响.

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