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59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五口通商后,列强在中国设洋行收购生丝。洋行按先给生丝定级,再按级定价的方式收购。当时,在国外市场出现中国的低级丝质量反优于其他地方高级丝的现象。这反映出A.中国缫丝业执行更严格的标准B.中国生丝具有更强的竞争力C.中国的生丝遭到列强低价掠夺D.通商促进中国缫丝技术提升2、雅典菲狄亚斯在他的人体雕像中已显示出丰富的解剖学知识,帕特农神庙的建造也表明建筑师们精通几何学相关理论。这表明雅典A.宗教信仰意识逐渐增强B.民主政治推动艺术繁荣C.理性占据时代主导地位D.科学发展提升艺术水准3、1511年,伊拉斯谟出版《愚人颂》,成为欧洲各国的畅销书。“愚人”是中世纪寓意文学中的一个人格化、形象化的概念,作者借“愚夫人”之口嘲笑当时的僧侣、神学家、君主和贵族。《愚人颂》的问世A.为德国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B.引发了一场反对封建秩序的革命C.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D.重塑了古希腊文化的理想和精神4、下表是《1865-1913年英国和美国的专利注册数对比》,该表格可以用来说明。

1865—1869

1875—1879

1885—1899

1895—1899

1905—1909

1913

英国

2299

3379

9371

13419

15423

16599

美国

10859

13689

21666

21680

33220

33917

A.经济体系中心转移的趋势B.世界格局正处于重大变化C.市场扩大促进了科技革命D.垄断组织发挥了重大作用5、《非战公约》规定:缔约各国谴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争端,并在相互关系中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同时,美国宜称,每个国家“有权决定情况是否需要诉诸战争以实行自卫”。材料意在说明《非战公约》A.维护和平的实际作用有限B.有效制止军备竞赛C.致力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D.尊重各国独立主权6、传统天命观认为,在社会生活中没有任何后天人为争取的余地,一切都由至上神“天”来“命”定。东周以来,孔子对天命观进行改造、墨翟以“天志”取代“天命”、老子否定天命、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以上对传统天命观的看法A.推动当时社会思想解放B.促使新兴地主阶级崛起C.得到了各个诸侯国支持D.未能顺应当时社会需要7、顾炎武批评明代学风弊病:“有明一代之人,其所著书,无非窃盗而已。”强调做学问“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在此,顾炎武A.全盘否定明代学术成果B.强调独立思考,有所创新C.提倡勇于任事的精神D.重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8、近代中国,留欧学生李璜在一封信中写道:“近日和议席上,正提胶州事,吾国使者不及日人有钱有势,故现象颇不佳。”与材料有关的历史事件A.使清廷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B.导致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C.为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奠定了基础D.推动中国向外学习对象的变化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措施。

(1)为________元朝修筑了四通八达的________设立________

(2)在地方管理上。

①元朝实行________,它的创立是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________的重大变革。

②吐蕃地区由直属中央政府的________进行管理,元朝设________;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等管理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③在澎湖设置________以经略________10、东汉的衰落。

(1)东汉后期统治。

①东汉中期以后,出现________的局面。

②一些正直官员和士人不满现实,品评人物,抨击时政,称为“________”。他们触犯了宦官利益,被诬陷为“党人”,遭到严厉镇压,史称“________”。

(2)黄巾起义。

①原因: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②概况:184年,________创立的民间秘密宗教“________”的信徒在多个地方同时发动起义。起义军头裹黄巾;称“黄巾军”。

③结果:起义军虽然相继被官兵各个击破,但黄巾起义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地方长官趁机拥兵自重,________局面出现;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11、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目的。

措施。

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中央派________出任地方知州;设________统管地方财政;将________编入禁军;定期更换驻地。

为分散机构权力。

在中央设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行政权;________与“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并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

为抑制武将势力膨胀。

北宋实行________的方针,用________担任枢密院长官;大力提倡________,扩大________规模;提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12、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国内______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更要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这就要求物质文明和______“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为奋进的中国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2)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______,构筑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13、文艺复兴:精神内核:____

①人文主义主张以____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升____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②反对____,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崇尚____。③重视发挥____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____的幸福生活。④提倡探索____与自然的奥秘。14、租佃关系发展。

(1)宋以前,社会上长期存在人身不完全自由并且受到歧视的________阶层;至宋朝数量显著减少。

(2)宋以前;家内服役大都用世袭奴婢承担,宋朝更多地来自雇佣。

(3)宋朝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也较少受到________关系以外的人身束缚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5、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胡惟庸意图谋反。A.正确B.错误16、我国最早成立的自治区:1947年成立的内蒙古自治区;建国后最早的是新疆;建国后最晚的是西藏A.正确B.错误17、清朝推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A.正确B.错误18、宋元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成为继丝绸之路之后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A.正确B.错误19、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化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A.正确B.错误20、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A.正确B.错误21、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英国首先发生。A.正确B.错误22、一国两制中的“两制”是指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论述题(共4题,共40分)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1954年,胡绳先生依据中国近代“阶级斗争的表现”为线索,提出1840-1949年间,存在太平天国、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辛亥革命“三次革命高潮”,这三次革命高潮反映了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三次革命高潮”论相当长时间成为撰写近代史教科书的总体架构,直到1980年,李时岳先生对“三次高潮”论提出不同看法,并认为这个时期历史进步的潮流应当是:洋务运动-戊戌维新一辛亥革命,从此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研讨进入新阶段。——乔还田《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研究叙录》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都是非常激烈的。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地批判。这个勇猛的、也是简单而绝对的批判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虽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形式主义的偏向。

——摘编自《中华民国史》.用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旋律旋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代史的史实,以“旋律”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历史不是事件的简单汇总,而是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透过现象寻找贯穿历史进程的主旋律,才能看到历史的真谛。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日本历史学家内藤湖南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一文中指出,唐和宋在文化的性质上有显著差异。唐代是中世纪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日本历史学家内藤湖南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一文中指出,唐和宋在文化的性质上有显著差异。唐代是中世纪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

根据材料并运用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谈谈你对宋朝政治变革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钱穆先生也说:“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中国。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北晋南北朝定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可称为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民社会。除蒙古满洲异族入主,为特权阶级外,其升入政治上层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地拔起,更无古代封建贵族及门第传统的遗存。故就宋代而言之,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C【分析】【分析】

【详解】

由于中国生丝顶级定价权在洋行,所以会出现国外市场出现中国的低级丝质量反优于其他地方高级丝的现象,这说明列强通过生丝市场中价格的主导权,以低价掠夺中国的生丝,C正确;生丝品级是由列强制定,由此不能说明中国的缫丝业执行更严格标准,排除A;B只是现象而非本质,排除;题干未提及中国缫丝技术的变化,排除D。2、D【分析】【分析】

【详解】

雅典的人体雕像中已显示出丰富的解剖学知识;建筑师们精通几何学相关理论,说明雅典科学的发展提升了雅典艺术的水平,故选D;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民主政治的信息,排除B;C不符合古代希腊的史实,排除。

【点睛】3、C【分析】【详解】

由材料“借‘愚夫人’之口嘲笑当时的僧侣、神学家、君主和贵族”可知,作者批判宗教神权,具有反权威的革命精神,这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进而推动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故选C;宗教改革开始于1517年,这与材料的时间信息不符,故排除A;1511年宗教改革都还未开始,更不用说资产阶级革命了,当时资产阶级的力量还并不够强大,排除B;“愚人”是中世纪寓意文学中的一个人格化、形象化的概念,其并不是古希腊时期的文化概念,D项说法无从谈起,排除。4、A【分析】【详解】

本题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出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美专利注册的数据。从表格数据对比可知,美国的专利注册数明显多于英国,这也正说明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经济发展速度快于英国的原因,而正是美国经济的崛起,动摇了英国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尽管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依然还是世界霸主,但是世界经济中心有从伦敦转向纽约的趋势,故A项正确。B项错在世界格局此时并没有处于重大变化,以英国主导下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战后世界格局才有重大变化。C项不是对表格数据正确的解读。D项错在,材料里并没有关于垄断组织的信息。5、A【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非战公约》使每个国家“有权决定情况是否需要诉诸战争已实行自卫”,这意味着各国“采取军事行动的道路还是敞开着的”,为了本国利益,他们可以进行“自卫”战争,说明《非战公约》维护和平的实际作用大打折扣,A项正确;《非战公约》并未限制军备竞赛,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非战公约》不能有效的制止战争,并非主要说明《非战公约》明确废弃战争、维护和平的责任,排除C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非战公约》不能有效的制止战争,并非尊重各国的独立主权,排除D项。故选A项。6、A【分析】【分析】

【详解】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对西周的天命观进行了改造,这本身就是思想争鸣的表现,所以A项为正确答案;新兴地主阶级崛起促使了思想解放,B项说法因果倒置,不符合题意;诸子对西周的天命观得到了各个诸侯国支持不符合史实,所以C说法错误;百家争鸣思想解放运动顺应了社会转型,所以D项说法错误。7、B【分析】【详解】

材料“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体现的是独立思考创新的能力,B项正确;顾炎武并未否定明代的学术成果,排除A项;材料与勇于任事的精神的说法无关,排除C项;材料与调查研究的说法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8、D【分析】【分析】

【详解】

依据材料“留欧”、“和议”、“胶州”、“吾国使者不及日人有钱有势,故现象颇不佳。”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上日本企图攫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其结果是中国外交失败,欧美列强决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转交日本,导致中国对欧美国家深深的失望,推动中国的向外学习的对象由欧美转向苏俄,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廷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与此事件无关;B选项错误,1895年甲午战争战败导致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与此事件无关;C选项错误,国共再次合作指的是1937年9月正式实现的国共第二次合作,与此事件无关。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巩固统驿道驿站行省制度地方行政制度宣政院北庭都元帅府巡检司台湾10、略

【分析】【详解】

东汉中期以后,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局面;一些正直官员和士人不满现实,品评人物,抨击时政,称为“清议”。他们触犯了宦官利益,被诬陷为“党人”,遭到严厉镇压,史称“党锢之祸”。184年,张角创立的民间秘密宗教“太平道”的信徒在多个地方同时发动起义。起义军头裹黄巾,称“黄巾军”。起义军虽然相继被官兵各个击破,但黄巾起义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地方长官趁机拥兵自重,军阀割据局面出现,东汉政权名存实亡。【解析】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清议党锢之祸张角太平道军阀割据11、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北宋建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措施,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知州;设诸路转运使统管地方财政;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定期更换驻地。为了分散机构权力,在中央设枢密院、三司、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行政权;枢密院与“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并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为了抑制武将势力的膨胀,北宋实行重文抑武的方针,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提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所以①是文官,②是诸路转运司,③是地方精锐部队,④是枢密院,⑤是三司,⑥是参知政事,⑦是枢密院,⑧是崇文抑武,⑨是文官,⑩是文治,⑪是科举。【解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更要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这就要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为奋进的中国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2)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解析】生产总值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3、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文艺复兴的精神内核是人文主义,①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②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崇尚理性。③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④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解析】人文主义人人禁欲主义理性人现世社会人14、略

【分析】【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以前,社会长期存在人身不完全自由并且受到歧视的贱民阶层,到宋朝,他们的数量显著减少。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也较少受到契约关系以外的人身束缚。【解析】贱民契约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5、B【分析】【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相权威胁到皇权,而胡惟庸意图谋反只是朱元璋的借口,故错误。16、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我国最早成立的自治区:1947年成立的内蒙古自治区;建国后最早的是新疆;建国后最晚的是西藏。故正确。17、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这一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外联系,影响了中国吸收世界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使中国近代在世界上落伍,因此该表述正确。18、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元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成为继丝绸之路之后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材料说法正确。19、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化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题干表述正确。20、B【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加紧对外侵略与扩张,掀起瓜分世界的高潮,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被瓜分完毕,这样,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而不是基本形成,因此题干所述错误。21、B【分析】【分析】

【详解】

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首先发生,第二次工业革命没有在英国首先出现。故本题说法错误。22、B【分析】一国两制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而不是经济制度不同,故本题错误。

点睛:不是说“一国两制”中“两制”都是主体,它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但并不是完全自治。四、论述题(共4题,共40分)23、略

【分析】【详解】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学生可以赞同材料中任何一位先生的观点,结合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过程来进行论述说明。如赞成胡先生“三次革命高潮”论,论述时可结合近代以来,先进了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机所作出的努力,如太平于国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并概括其影响。同时,学生还可以否定以上观点,或从胡绳和李时岳观点的对比角度评论,如对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素的研究具有时代性,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解析】示例一赞成胡先生“三次革命高潮”论。

鸦片战争以降;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掀起了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其中农民阶级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沉重的打击中外反动势力,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发展趋势,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力求实现救亡图存,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最终结束了我国的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促进社会进步。三次革命高潮论把中国人民的抗争作为近代历史的主要线索符合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内容,体现了中国近代的求独立谋发展的进步趋势。胡绳在新中国国成立后政治学术转变的背景下,运用阶级史观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创造者,增强了人民的自豪感自信心,促进了新中国建设。所以赞成胡先生“三次革命高潮”论。

示例二赞成李时岳先生“洋务运动一戊戌变法一辛亥革命”是这一时期进步潮流的观点。

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近代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在此背景下,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企业,近代海军和新式学校,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维新变法运动,虽然失败,但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解放了思想;紧随其后的辛亥革命,终于结束了我国的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三大运动把中国社会近代化作为历史的主要线索,符合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内容,体现了这一时期社会近代化不断发展的趋势。李时岳先生在改革开放环境下,以现代化史观看待近代前期的历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赞成李时岳先生的观点。

备注:学生还可以否定以上观点,或从胡绳和李时岳观点的对比角度评论,如对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研究具有时代性,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24、略

【分析】【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根据材料“这个勇猛的、也是简单而绝对的批判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虽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形式主义的偏向”可拟定论点为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但具有过激倾向。关于阐释可从新文化运动对封建思想统治地位的冲击、思想的解放、文化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及否定传统文化,具有绝对化倾向等角度进行进行分析即可,最后进行归纳总结。【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