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仁爱科普版必修2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仁爱科普版必修2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仁爱科普版必修2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仁爱科普版必修2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仁爱科普版必修2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仁爱科普版必修2历史下册月考试卷99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卫盉”铭文记载:周恭王三年,贵族裘卫用玉器和礼服从贵族矩伯手里换得1300亩田,并通过执政大臣进行了授田仪式,办理了换田手续,刻于青铜器上作为凭证。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A.贵族权重,世袭制巩固B.田地交换,井田制动摇C.田地买卖,私有制确立D.王室衰微,礼乐制崩溃2、“丝路花雨,铃声悠扬”是后人对古代东西方陆上贸易通道的描述,在该通道上流通的主要商品是A.玉米B.丝织品C.马铃薯D.烟草3、据统计,上海原有工厂4050家,至1946年底,倒闭3160家,其中民营工厂倒闭3/4;工厂开工,1947年仅为平时的20%。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经营不善B.美国经济侵略和官僚资本挤压C.南京国民政府法币改革失败D.战争使上海经济中心地位丧失4、张乐平创作的漫画《天罗地网》;以写实的笔法,记录了1958年的“剿雀”战:战旗飘扬;全民动员,人们爬在屋上、树上,敲锣打鼓、放鞭炮、呐喊鼓噪、枪打雀、猫咬雀。这场围剿麻雀的运动。

A.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B.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C.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D.推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5、据统计,到1965年,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商业机构的从业人员由1957年的522.2万减少到302万人,减少42.1%。这一变化表明A.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B.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完善C.国家财政困难有所缓解D.国民经济结构走向平衡6、20世纪初美国福特公可创立的生产流水线大大降低了汽车生产成本和售价,小轿车第一次成为人民大众的交通工具,福特公司的市场份额也迅速上升,在美国汽车行业占据了绝对优势。这种状况客观上A.顺应了生产社会化的趋势B.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出现C.契合了利益最大化的追求D.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义的形成7、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逐渐发展出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这一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是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B.“福利国家制度”C.“新经济”D.“混合经济”8、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中说:建设社会主义“不能直接凭热情,而要靠个人利益,靠同个人利益的结合,靠经济核算,在这个小农国家里先建立起牢固的桥梁。”据此可以看出,当时苏联(俄)A.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彻底否定了计划经济体制C.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D.推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9、列宁曾说:“我们并不是孤零零地生存在世界上,我们是作为世界经济的一员生存在资本主义国家体系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对部分企业实行租让制或租借制B.通过指令计划管理经济C.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自主权D.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10、请正确选择对应的选项。

(1)青铜时代。A.战国时期。

(2)铁器时代B.商周时期。

(3)蒸汽时代C.第二次工业革命。

(4)电气时代D.第一次工业革命。

(5)危机时代E.美国“大萧条”11、古都长安是汉、唐陆上“丝绸之路”的东端,泉州则是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它们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右图中长安和泉州的位置编号分别是___和_____。

12、1980年,_____________(何省何县何公社)成为我国第一个取消人民公社的地方。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3、到21世纪初,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建立。A.正确B.错误14、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只是在江南等局部发达地区的一些生产部门中存在。A.正确B.错误15、20世纪初期,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著名的有《中国从报》和《万国公报》;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多反映社会思潮,如《民报》宣传民主革命思想,《青年杂志》大力宣传民主科学思想。A.正确B.错误16、北魏至唐代的均田制是典型的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A.正确B.错误17、1927~1936年是南京临时政府统治前十年,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产生了上海发昌机器厂等企业。A.正确B.错误18、1956年中共八大,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变化。A.正确B.错误1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构成了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论述题(共4题,共8分)20、材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古代较大区域人口比重的演变表(以合计数为100)。公元2年公元140年公元742年公元1110年公元1491年公元1880年黄河下游69.757.943.225.725.72.9晋、陕10.74.715.9213.414.08.0甘、宁2.40.91.93.41.83.2淮南5.47.413.915.823.622.7两广1.34.64.910.110.613.4两湖4.413.88.320.219.620.4四川6.110.79.811.54.78.4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梁焕奎,长沙府湘潭人,近代实业家。梁焕奎26岁中举后任湖南矿务局文案。受维新思潮影响甚深,致力于发展湖南矿业。1903年春,梁焕奎怀着救国兴邦的勃勃雄心,亲率三十五名湘人学子东渡扶桑,后回国任湖南矿务总局提调。1904年,梁焕奎与湘中名流筹集巨款创建全国第一所省级公共图书馆——湖南图书馆。1908年在长沙创办华昌炼锑公司,所出纯锑质量超过英国,对我国锑矿业的发展贡献甚大。一战爆发,锑价扶摇直上,公司赢利丰厚,业务极一时之盛。湖南绅商各界见华昌兴旺,纷纷要求利益均沾,公司迫于压力,于是扩股,人事改组,随之机构膨胀,冗员充塞,开支骤增。一战结束,国际上军需纯锑量锐减,锑价暴跌,公司债台高筑,举步维艰,只得在1921年宣告破产。梁焕奎事业受挫,后又双目失明,只好遁入空门,后于1931年病逝于庐山。梁焕奎,长沙府湘潭人,近代实业家。梁焕奎26岁中举后任湖南矿务局文案。受维新思潮影响甚深,致力于发展湖南矿业。1903年春,梁焕奎怀着救国兴邦的勃勃雄心,亲率三十五名湘人学子东渡扶桑,后回国任湖南矿务总局提调。1904年,梁焕奎与湘中名流筹集巨款创建全国第一所省级公共图书馆——湖南图书馆。1908年在长沙创办华昌炼锑公司,所出纯锑质量超过英国,对我国锑矿业的发展贡献甚大。一战爆发,锑价扶摇直上,公司赢利丰厚,业务极一时之盛。湖南绅商各界见华昌兴旺,纷纷要求利益均沾,公司迫于压力,于是扩股,人事改组,随之机构膨胀,冗员充塞,开支骤增。一战结束,国际上军需纯锑量锐减,锑价暴跌,公司债台高筑,举步维艰,只得在1921年宣告破产。梁焕奎事业受挫,后又双目失明,只好遁入空门,后于1931年病逝于庐山。——摘自百度百科词条《梁焕奎》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梁焕奎的人生经历中提取信息,分析中国近代实业发展的概况并进行评价。(需要写出概况,并发表评价,观点明确,史论结合)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古代粮食供求关系一览表(部分)中国古代粮食供求关系一览表(部分)。时期隋唐宋辽金元明清(19世纪初)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6.427.210.710.5粮食总产量(亿市斤)889.821749.452385.882340.97社会粮食总需求量(亿市斤)6961113.61718.52456全国人口(万人)9000120002000030000人均粮食占有量(市斤)988.71457.871192.94780——摘编自吴宾《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从表中任意选取一个时期,提取粮食供求关系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要求:信息提取准确,调动和运用知识合理,逻辑清晰)23、2017年9月;以“丝路与世界文明”为主题的第七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开幕,展品诠释了世界文明的多元性,展现文明的交流融合促进了人类历史新时代的到来。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文献记载;宋代海船以载重60—120吨左右者居多,载重300吨左右者亦不少,此外还出现一些载重600吨左右的大海船。宋代造船数量亦相当可观,每年仅明州和温州造船便在六百艘之上。此外,船上还有抛泊;驾驶、起旋、转帆、测深等部件,设备齐全,安全可靠。这时,指南针的使用更先进,更广泛。为了使指南针有固定的装置,罗盘的雏形诞生了。到了十三世纪,罗盘导航已成了航海的唯一依据。出洋航海“全凭南针,或有少差,即葬鱼腹。”凭借这些有利保障,宋代外销瓷才得以完整无损地如期抵达各国。

——戴鸿文《论宋代瓷器外销的历史条件》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宋代瓷器外销的条件。

材料二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①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②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③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2)我们研究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往往从多个视角进行分析。

视角一: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材料二观点中属于此视角的是(只填写序号)

视角二: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纵向看是文明的转变过程。材料二观点中属于此视角的是(只填写序号)

视角三:新航路开辟开始了西方国家数百年的血腥暴力与殖民争夺。请你结合所学用史实论证此视角。(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2题,共16分)24、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独特印记。

1845-1848年;马克思在布鲁塞尔生活期间实现了向共产主义者的重变。1893年,列宁在圣彼得堡参加马克思主义小组。1920年,毛泽东在北平开始转变为共产主义者;1922年,邓小平在巴黎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

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答。

①简述列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探索。

②结合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践,概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25、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目前,碳排放已成为全球。

普遍关注的问题。

直到18世纪初;人类主要使用水力和木材等可再生能源,但这时英国一些冶铁炉因为木炭短缺而不得不停产。工业革命初期,水力比煤炭更为廉价,许多英国纺织厂仍然依靠水力;由于煤炭运输成本较高,一些新工业企业不得不建在煤田附近。

图12英国煤产量增长图。

(1)结合材料和所学,指出1830年后英国煤产量增长趋势与此前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分析】

【详解】

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不允许买卖,因此材料中的田地交易表明井田制已经动摇。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涉及世袭制,排除A项;换田之后田地的性质没有确定,不能说明土地私有制度已经确立,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礼乐制度,排除D项。2、B【分析】【分析】

根据“丝路花雨”可知该通道上流通的主要商品是丝织品;故B项正确。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3、B【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上海原有工厂4050家,至1946年底,倒闭3160家,其中民营工厂倒闭3/4;工厂开工,1947年仅为平时的20%。”可知,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民营工业大量破产倒闭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其主要原因是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美国加大对华经济侵略的影响,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经营不善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南京国民政府法币改革失败,不符合主旨,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战争使上海经济中心地位丧失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4、C【分析】【详解】

材料与城市化无关;排除A;1958年正是“左”倾错误发展泛滥的时期,造成国民经济受到破坏,B错误;围剿麻雀的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无关,排除D;全民动员围剿麻雀破坏了生态平衡,故C正确。

【名师点睛】

1958年的“剿雀”战,大量麻雀被捕杀,后来一些地方发生了严重的虫灾,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5、A【分析】1960年中央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精简机构,出现社会主义性质的商业机构的从业人员减少的现象,故A正确;B、C、D与材料无关,排除。6、A【分析】根据材料可知,美国福特公司采用生产流水线的生产方式,是能使产品的生产过程较好地符合连续性、平行性、比例性以及均衡性的要求,它的生产率高,能及时地提供市场大量需求的产品,这很显然客观上顺应了生产社会化的趋势,故A项正确;20世纪初世界市场已经形成,故B项错误;实现利益最大化是福特公司的主观要求,故C项错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提罗斯福新政,故D项错误。7、C【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新经济”,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B、D项。故选C项。

【点睛】8、C【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中指出“建社会主义要靠个人利益,靠同个人利益的结合,靠经济核算,在这个小农国家里先建立牢固的桥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到达共产主义”,材料强调的是“个人利益”,说明这时期推行的是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恢复了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故C选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是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取消了自由贸易等,不会强调个人利益,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计划经济体制在斯大林时期逐渐形成,因此材料内容不涉及彻底否定计划经济体制的问题,故B选项错误;推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时期,不是列宁时期,故D选项错误。9、A【分析】【详解】

“生存在资本主义国家体系”是指新经济政策中采取国家资本主义政策,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对于部分企业实行租让或者租赁的措施,A正确;指令计划管理经济是斯大林模式的特点,B错误;C是赫鲁晓夫改革措施;D是斯大林模式经济措施特点。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青铜时代是指商周时期,铁器时代是指战国时期,蒸汽时代是指第一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是指第二次工业革命,危机时代是指美国“大萧条”。【解析】(1)B(2)A(3)D(4)C(5)E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联系地理知识,可以知道在①处是长安,在④处是泉州,要求学生能够史地结合,有一定的难度。【解析】①.①②.④1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0年,四川省广汉县向阳公社在全国率先取消人民公社。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四川广汉县向阳公社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3、A【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建立的主要表现之一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明显地发挥基础性作用,市场机制在生产、流通的各个领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到21世纪初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了市场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这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建立起来。故本题说法正确。14、A【分析】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广大内陆地区仍然是小农经济,本题正确。15、B【分析】【详解】

早在19世纪中期,外国人就开始在华办报,而不是20世纪初期,所以题意说法错误。16、B【分析】【详解】

北魏至唐代的均田制是土地属于国家所有,不允许自由买卖,题干表述错误。17、B【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70年代前后,在东南沿海一带产生了民族资本主义,如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等民族工业,故题干说法错误。18、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故选择正确。19、A【分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根据1944年在布雷顿森林会议签订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成立的,其职责是监察货币汇率、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常;世界银行是根据1944年美国布雷顿森林会议上通过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成立的,其职责是协助成员国经济的复兴与建设;“关贸总协定”于1947年在日内瓦签订,它的宗旨是通过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三者共同构成了二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故本题说法正确。四、论述题(共4题,共8分)20、略

【分析】【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我国南方区域的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得益于经济重心的南移。说明经济重心的南移促使我国南方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结合经济重心转移的过程、对南方地区的影响、北方区域人口的变化等信息进行阐述,言之有理即可。从其他角度总结论点展开阐述,言之有理亦可。【解析】示例一。

论题:经济重心的南移促使我国南方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闹释:从先秦至唐朝;黄河中下游的人口比重一直较大。而到了唐代,黄河流域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日益下降,淮南地区及两广;两湖、江西地区的人口比重不断提高。北方因长期战乱,大批人口南迁,这为南方的开发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再加上南方本身自然环境优渥,统治者为增强实力而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南方经济因此得到迅速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使得城市分布的重心南移,因此出现了人口重心向江南转移的现象。

总而言之;经济重心南移是推动人口重心南移的重要原因。

示例二。

论题:战争是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比重降低的重要原因。

闹释:黄河中下游人口比重虽然相对较高;但基本一直处于持续下降的状态,这与黄河中下游动荡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特别是历史上三次南渡的影响颇大。第一次因“八王之乱”爆发,中国陷人混乱,人口南迁,发生永嘉南渡;第二次是唐朝发生“安史之乱”,中原士庶为避乱而南徒;第三次是“靖康之乱”后的建炎南渡。

总体来说;北方的战乱是促使人口南迁,北方人口比重不断下降,南方人口比重不断攀升的重要因索。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唯一标准)21、略

【分析】【详解】

根据“受维新思潮影响甚深,致力于发展湖南矿业”“一战爆发,锑价扶摇直上,公司赢利丰厚,业务极一时之盛”“一战结束,国际上军需纯锑量锐减,锑价暴跌,公司债台高筑,举步维艰”,联系所学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黄金时期、萧条的史实进行分析概括,最后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艰难曲折。【解析】评分说明。

一等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能够准确充分运用史实;阐述明确,逻辑严密。

二等观点明确;理由较充分;能够运用史实予以说明,逻辑关系较清楚。

三等有观点,运用史实不够准确,逻辑关系不清;观点不明确或没有,运用史实不够准确或不能够运用史实。2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首先,材料提供了隋唐、宋辽金元、明、清四个时期的粮食供求信息,可以在这四个时期中任选一个并根据材料提取粮食供求关系的信息,注意要选择自己熟悉,容易论证的时期。例如:选取宋辽金元时期。信息:宋辽金元时期,粮食供求关系基本平衡。其次,表格中各个时期涉及的信息包括全国耕地面积、粮食总产量、社会粮食总需求量、全国人口、人均粮食占有量等,可以根据表格数据并结合时代背景,从农业生产技术、地区开发、农业商品化程度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例如:宋辽金元时期,粮食产量大大提高。具体而言包括:南方地区的进一步开发(江南地区农业的快速进步);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扩展;早熟、耐旱稻种(占城稻)的引入和推广;在辽夏金元统治下,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最后,对所论述内容进行总结,以呼应主题。例如:所以这一时期虽然人口数量也有一定的增加,但粮食供给基本能满足社会需求。【解析】示例一:选取宋辽金元时期。

信息:宋辽金元时期;粮食供求关系基本平衡。

原因:宋辽金元时期;粮食产量大大提高。具体而言包括:

①南方地区的进一步开发(江南地区农业的快速进步);

②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复种;多熟等农作制);

③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扩展;

④早熟;耐旱稻种(占城稻)的引入和推广;

⑤在辽夏金元统治下;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

因而;这一时期虽然人口数量也有一定的增加,但粮食供给基本能满足社会需求。

示例二:选取清朝时期。

信息:清朝时期;粮食供需矛盾突显。

粮食供需矛盾突显的原因:

①对比前代;中国的农业生产没有发生根本性变革,提高粮食产量主要还是依靠种植高产作物;推广多熟制和精耕细作。

②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这一时期,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加深),影响粮食总产量。

③清朝中期;中国人口出现急剧膨胀,几乎完全抵消了物资财富增加的成果,人均粮食占有量少。

④人口的过快增加,使人地矛盾突出,土地被过度开垦,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影响粮食产量。23、略

【分析】(1)由材料“宋代出现一些载重600吨左右的大海船。宋代造船数量亦相当可观;每年仅明州和温州造船便在六百艘之上安全可靠。罗盘导航已成了航海的唯一依据。”由此可以从规模;导航技术归纳。除此之外,可以从宋代手工业发达、海上丝绸之路和经济政策等方面补充。

(2)本题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材料围绕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可以采用不同的历史观回答,比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和革命史观等,要做到遵循不同史观的语言表述风格,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