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惠安某中学等三校中学2024届高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惠安某中学等三校中学2024届高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惠安某中学等三校中学2024届高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惠安某中学等三校中学2024届高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惠安某中学等三校中学2024届高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惠安一中等三校中学2024届高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用98%浓硫酸配制500mL2moi/L稀硫酸,下列操作使所配制浓度偏高的是

A.量取浓硫酸时俯视量筒的刻度线

B.定容时仰视500mL容量瓶的刻度线

C.量取硫酸后洗涤量筒并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D.摇匀后滴加蒸储水至容量瓶刻度线

2、向用盐酸酸化的MgCb、FeCh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aq),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NaOH(aq)的体积关系如图,

原混合溶液中MgCb与FeC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b-a}R(d-c)「2(b-a)03(d-c)

A・(d^)7b^)J3(d^)U.

3、清初《泉州府志》物产条载:“初,人不知盖泥法,元时南安有黄长者为宅煮糖,宅垣忽坏,去土而糖白,后人遂

效之。”文中“盖泥法”的原理与下列相同的是()

A.活性炭净水B.用漂白粉漂白织物

C.除去KNO3中的NaClD.除去河水中泥沙

4、从海带中提取碘元素的步骤中,选用的实验仪器不能都用到的是

v_

^lA

A.海带灼烧灰化,选用①②⑧B.加水浸泡加热,选用②④⑦

C.过滤得到滤液,选用④⑤⑦D.萃取和分液,选用③©⑥

[CO][H2O]

5、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长二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若温度升高,c(H2)减小。对该反

应的分析正确的是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zO*CO2+H2

B.升高温度,V(正八V的都增大,且V(逆)增大更多

C.缩小容器体积,“正,、v㈤都增大,且v(正)增大更多

D.升高温度或缩小容器体积,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量都不会发生改变

6、NSR技术能降低柴油发动机在空气过量条件下NO,的排放,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降低NO、排放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

B.储存过程中NO、被氧化

C.还原过程中消耗lmolBa(N(h)2转移的电子数为5NA(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D.通过BaO和Ba(NO3)2的相互转化实现NOX的储存和还原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淀粉能水解为葡萄糖B.油脂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

C.鸡蛋煮熟过程中蛋白质变性D.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可补充维生素C

8、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

相同温度下,测定等浓度的

A前者pH比后者大非金属性:s>c

NaHCCh和NaHSCh溶液的pH

将相同体积、相同pH的盐酸和醋稀释后溶液pH相

Ba>b

酸溶液分别稀释a、b倍同

向25mL沸水中滴加5-6滴FeCh

C生成红褐色沉淀制得Fe(OH)3胶体

饱和溶液,继续煮沸

F*催化出。2发

向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硫酸酸溶液变为棕黄色后

D生分解反应生成

化的FeSO,溶液迅速出现大量气泡

02

B.BC.CD.D

9、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充分利用,下列处理错误的是

A.厨房菜蔬与残羹回收处理后作肥料

B.旧报批等废纸回收再生产纸

C.电池等电子产品有毒需特殊处理

D.塑料袋等白色垃圾掩埋处理

10、X、Y、Z、W为四种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其中X、Z同族,Y、Z同周期,W与X、Y既不同族也不同周期;X原子最

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YO,

B.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WVXVZ

C.X与邛可以形成W2X、W2X2两种物质

D.Y、Z两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Z的气态氢化物更稳定。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

B.在高温下煤和水蒸气作用得到CO、H2、CHj等气体的方法属于煤的气化

C.由于含钠、钾、钙、的等金属元素的物质焰色试验呈现各种艳丽色彩,可用于制造烟花

D.淀粉可用于制取葡萄糖、乙醇、乙酸

12、CQ是自然界碳循环中的重要物质。下列过程会引起大气中CO?含量上升的是

A.光合作用B.自然降雨C.化石燃料的燃烧I).碳酸盐的沉积

13、根据所给信息和标志,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C1)

铜片制成的•1纳“绿蚁新苗酒.红泥小

族酸发钠药片

米铜”在空气中火炉新酷酒“唧新

易燃烧■的雷

过屈服川阿司匹林引说明“纳米铜”介到看该标志的层在酿酒过程中•发生的

起酸中毒后•可眼用碳的金属性比铜弃物•应远禹并反应行水^反应、应化

酸氢蝌药片斛毒片强报警还原反应等

将充满NO2的密闭玻璃球浸泡2NO2(gl=N2(Mg)为放热

B气体红棕色加深

在热水中反应

某黄色溶液X中加入淀粉一

C溶液变成蓝色溶液X中含有Br2

KI溶液

无水乙醇中加入浓硫酸,加热,

D产生的气体Y通入酸性溶液紫色褪去气体Y中含有乙烯

KMnO4溶液

A.AC.CD.D

n(CL)

19、已知反应:CH2=CHCH3(g)+Cl2(g)CH2=CHCH2Cl(g)+HCl(g)<>在一定压强下,按①二口口、向密

闭容器中充入氯气与丙烯。图甲表示平衡时,丙烯的体积分数(夕)与温度(T)、①的关系,图乙表示反应的平衡常数K

与温度T的关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丙烯的体联分数平衡常数*

匠M

°甲T乙RT

A.图甲中01>1

B.若在恒容绝热装置中进行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装置内的气体压强将不变

C.温度Ti、0=2,C12的转化率约为33.3%

D.图乙中,线A表示正反应的平衡常数

20、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修订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定义,并于2019年5月20日正式生效。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

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8.8g乙酸乙酯中所含共用电子对数为1.3NA

B.常温常压下28gFe与足量浓硝酸混合,转移电子数为1.5NA

C.标准状况下,2.24LCb与CH4反应完全,形成C-C1键的数目为O.INA

D.常温下pH=12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的数目为10"NA

21、NA是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25gFeCb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NA

B.22.4L(标准状况)氧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A

C.1.0L1.0mol/L的NaAlOz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D.密闭容器中,2moiS(h和1molO?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A

22、《天工开物》记载“凡火药以硝石、硫磺为主,草木灰为辅……而后火药成声”涉及的主要反应为:

S+2KNO3+3C点燃K2s+3C(h+N2b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硝石主要成分为硝酸盐B.硫磺在反应中作还原剂

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D.火药可用于制作烟花爆竹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为确定某盐A(仅含三种元素)的组成,某研究小组按如图流程进行了探究:

请回答:

(DA的化学式为.

(2)固体C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A加热条件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o

24、(12分)以下是有机物H的合成路径。

「j催化剂H

己知:—J—H+—CH-—S,―IC8—

*I

CH,OH

CHO

FGH

(1)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②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o

(2)试剂a是_________。F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o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能水解且苯环上只有一种取代基的结构简式是o

(写出其中一种)

(4)A合成E为何选择这条路径来合成,而不是A和HCHO直接合成,理由是_________。

⑸根据已有知识,设计由2cH3为原料合成署一.卡的路线,无机试剂任选(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

反应试剖反应试剖

方法为:目标产物)

反应条件反应条件

25、(12分)纯碱(Na2c03)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如图1是实验室模拟制碱原理制取Na2c。3的流程图.

完成下列填空:

己知:粗盐中含有Ca?+、Mg2\SO42-等杂质离子.

(1)精制除杂的步骤顺序是——一—一—一一一(填字母编号).

a粗盐溶解b加入盐酸调pHc加入Ba(OH)2溶液d加入Na2cO3溶液e过滤

(2)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NH3,后通入CO2,理由是.在滤液a中通入NM和加入精盐的目的是

(3)请在图1流程图中添加两条物料循环的路线.

图I

(4)图2装置中常用于实验室制备C5的是_(填字母编号);用c装置制备NH3,烧瓶内可加入的试剂是—(填

试剂名称).

图2

(5)一种天然碱晶体成分是aNa2cOybNa2sOocHzO,利用下列提供的试剂,设计测定Na2c0.3质量分数的实验方案.请

把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供选择的试剂:稀H2s04、BaCb溶液、稀氨水、碱石灰、Ba(OH)2溶液

②.

(3)

④计算天然碱晶体中含Na2c0.3的质量分数.

26、(10分)装置I是实验室常见的装置,用途广泛(用序号或字母填空)。

(1)用它作为气体收集装置:若从a端进气可收集的有若从b端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有一。

I1

①02②CH4③82@CO⑤H2⑥N2⑦NH3

(2)用它作为洗气装置。若要除去C0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则广口瓶中盛放气体应从一端通入。

(3)将它与装置II连接作为量气装置。将广口瓶中装满水,用乳胶管连接好装置,从一端通入气体。

(4)某实验需要用1.0mol・I「NaOH溶液500mL。配制实验操作步骤有:

a.在天平上称量NaOH固体,加水溶解,冷却至室温。

b.把制得的溶液小心地注入一定容积容量瓶中。

c.继续向容量瓶中加水至距刻度线km〜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d.用少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并摇匀。

e.将容量瓶塞塞紧,充分摇匀。

填写下列空白:

①配制该溶液应当称取一克NaOH固体。

②操作步骤和正确顺序为—o

③如图该配制过程中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

④定容时,若俯视刻度线,会使结果—(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27、(12分)辉铜矿与铜蓝矿都是天然含硫铜矿,在地壳中二者常伴生存在。现取一份该伴生矿样品,经检测后确定

仅含C%S、CuS和惰性杂质。为进一步确定其中CU2S、CuS的含量,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2.6g样品,加]入200.0mL0.2000mo"L酸性KM11O4溶液,加热(硫元素全部转化为SO/),滤去不溶杂质;

②收集滤液至250mL容量瓶中,定容;

③取25.00mL溶液,用O.lOOOmolLFeSC)4溶液滴定,消耗20.00mL;

④加入适量NH4HF2溶液(掩蔽1-3+和MM+,使其不再参与其他反应〉,再加入过量KI固体,轻摇使之溶解并发生

反应:2

2Cu++4r=2CuI+I2;

⑤加入滴淀粉溶液,用七虫&溶液滴定,消耗(已知:22

20.10001]]012520330.00mL2S2O3-4-I2=S4O6-+2E)o

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溶于酸性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1)Cu2sKMnO4o

(2)配制O.lOOOmoll-FeSO,溶液时要用煮沸过的稀硫酸,原因是,配制过程中所需玻璃

仪器除了烧杯、玻璃棒、容量瓶外还有o

(3)③中取25.00mL待测溶液所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

(4)⑤中滴定至终点时的现象为o

(5)混合样品中Cu2s和CuS的含量分别为%、%(结果均保留1位小数)。

(6)判断下列情况对样品中Cu2s和CuS的含量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若量取酸性KMnC)4溶液时

俯视读数,则最终结果Cu2s的含量_______________o若用Na2s2。、溶液滴定终点读数时仰视,则最终结果CuS的

含量o

、分)(三草酸合铁酸钾)为亮绿色晶体,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是制备负载型活性铁催

28(14K3[Fe(C2O4)3]-3H2O

化剂的主要原料。实验室用莫尔盐制备具体流程如图:

[(NH4)2Fe(SO4)2・6H2O]K3[Fe(C2O4)3]-3H2O

莫尔盐溶液固体一!

①②KHGOqZbfKyFa02c^溶液亍.尸《004动3心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滴加过量6%%。2,生成红褐色胶状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一。生成的沉淀不易过滤,过漉前需要

的操作是一。

⑵步骤③将Fe(OH)3加入到KHC2O4溶液中,水浴加热,控制pH为3.54若pH偏高应加入适量_(填“H2c2。/

或“K2c2O4”)。

⑶步骤④的操作是一、过漉。得到的晶体依次用少量冰水、95%乙谆洗涤,用95%乙醇洗涤的目的是

测定中铁的含量。

(4)K3[Fe(C2O4)3]-3H2O

①称量,哨样品于锥形瓶中,溶解后加稀H2SO4酸化,用cmol・L」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反应的氧化产物为一。

滴定时,盛放高锌酸钾溶液的仪器是一(“酸式”或“碱式”)滴定管。

②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至将铁元素全部还原为Fe2+后,过滤、洗涤,将滤液及洗涤液全部收集到锥形瓶中。加

稀H2sos酸化,用cmol・I「KMn0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VmL。该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一。

29、(10分)烟气脱硫是控制二氧化硫污染的主要技术于段。

(1)利用海水脱硫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天然海水

含成烟气一[^网-----区区——■反应、林拜卜而放

净化后烟气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提高含硫烟气中SO2的吸收效率的措施,进行了天然海水吸收含硫烟气的模拟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图所示。

①SO,浓度4.1xm”烟气流速55mLmin'

②SO?浓度4.1gm3期气流速96inL-min'

③SQ浓度6.0knd烟气流速96mL・皿11'

温度

①根据图示实验结果,为了提高一定浓度含硫烟气中SO2的吸收效率,下列措施正确的是___________0

A.降低通入含硫烟气的温度B.减小通入含硫烟气的流速

C.减少天然海水的进入量D.在天然海水中加入生石灰

②天然海水吸收了含硫烟气后会溶有H2s03,使用空气中的氧气将其氧化,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③该小组采用下图装置在实验室测定烟气中SO2的体积分数(假设实验在标准状况下进行):

an

一定体积

模-淀给

g溶液

I2

①②③

上述装置组装连接的顺序是:原料气——(填导管接口序号)。下列试剂中(浓度、体积一定),可以用来代替试管

中的碘一淀粉溶液的是—(填编号)。

A.酸性KMnCh溶液B.NaOH溶液C.溟水D.氨水

(2)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浆液中的碳酸钙以及鼓入的空气反应生成

石膏(CaSO4・2H2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某电厂用煤300t(煤中含硫质量分数为2.5%),若燃烧时煤中的

硫全部转化成二氧化硫,用该方法脱硫时有96%的硫转化为石膏,则可生产石膏一to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C

【解题分析】

A、量取浓硫酸时俯视量筒的刻度线,量取的浓硫酸偏小,则浓度偏低,故A错误;B、定容时仰视500mL容量瓶的

刻度线,定容时加入过多的水,所得溶液浓度偏低,故B错误;C、量取硫酸后洗涤量筒并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所

量取的浓硫酸的体积偏大,则所配稀硫酸的浓度偏高,故C正确;D、摇匀后滴加蒸储水至容量瓶刻度线,又加入过

多的水,所得溶液浓度偏低,故D错误;故选C。

2、D

【解题分析】

向用盐酸酸化的MgCL、FeCh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首先发生反应NaOH+HC仁NaCH%。,即为图象中

0-amL,沉淀的质量为0g:FeCh只能在酸性较强的溶液中存在.当酸性减弱时.会转化为Fe(OH)a沉淀.从amL开

3

始,bmL时沉淀完全.bmL时,溶液仍然呈酸性,到cmL时,才开始产生Mg(OH)2沉淀,结合FeU3OH=Fc(OH)3b

Mg2++2OH・=Mg(OH)2l计算判断。

【题目详解】

向用盐酸酸化的MgCL、FeCh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首先发生反应NaOH+HC仁NaCI+FhO,即为图象中

0-amL,沉淀的质量为0g;FeCb只能在酸性较强的溶液中存在,当酸性减弱时,会转化为Fe(OH)3沉淀,从amL

开始,bmL时沉淀完全。bmL时,溶液仍然呈酸性,到cml,时,才开始产生Mg(OH)2沉淀,

令氢氧化钠浓度为xmol/L,

3

F*完全沉淀消耗氢氧化钠为(b-a)mL,结合Fe3++3OFT=Fe(OH)31可知,溶液中11很产)=1x(b-a)xlO-LxXmol/L,

3

Mg2+完全沉淀消耗氢氧化钠为(d-c)mL,结合Mg2++2OH-=Mg(OH)2,可知,溶液中n(Mg2+)=1x(d-c)x10^Lxxmol^,

故原混合溶液中n(MgCL):n(FeClj)=—x(d—c)xl03Lxxniol/L:—x(b—a)xl03Lxxniol/L

23

二船,D项正确;

答案选D。

3、A

【解题分析】文中“去土而糖白”是指固体土吸附糖色,所以文中“盖泥法”的原理与下列相同的是活性炭净水,故选A。

4、D

【解题分析】

先将海带在地埸中灼烧灰化,然后在烧杯中加水浸泡加热促进物质的溶解,在漏斗中过滤,最后用分液漏斗分液,以

此解答该题。

【题目详解】

A.将海带灼烧灰化,应在生烟中加热,用到的仪器有①、②和⑧,必要时还可用到三脚架或铁架台带铁圈,A正确;

B.加水浸泡加热,应在烧杯中进行,加热用酒精灯,用玻璃棒搅拌,B正确;

C.过滤时用到④、⑤和⑦,C正确;

D.萃取和分液用到④⑥,不用试管,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o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实验设计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注意把握实验的原理、步骤和实验仪器的使用,着重

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5、D

【解题分析】

A.化学平衡常数中,分子中各物质是生成物、分母中各物质是反应物,所以反应方程式为:COz+H^CO+HzO,故A

错误;

B.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升高温度,氢气浓度减小,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反应是

吸热反应,所以v正增大更多,故B错误;

C.缩小容器体积,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所

以压强不影响平衡移动,则虫逆)、v(正)增大相同,故C错误;

D.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之和不变,所以升高温度、缩小体积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反应前

后气体质量不变,所以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都不变,故D正碓;

故选:Do

6、C

【解题分析】

A.大气中的NO、可形成硝酸型酸雨,降低NO、排放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A正确;

B.储存过程中NO、转化为Ba(NO3)2,N元素价态升高被氧化,B正确;

C.还原过程中消耗lmolBa(NO3)2转移的电子数为IONA,C错误;

D.BaO转化为Ba(NO3)2储存NO、,Ba(N(h)2转化为BaO、N2和HQ,还原NO”D正确;

故选C。

7、B

【解题分析】

A.淀粉是多糖,水解最终产物是葡荀糖,A正确;

B.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属于天然有机物,但不是高分子化合物,B错误;

C鸡蛋煮熟过程中,蛋白质分子结构发生了变化,不具有原来蛋白质的生理功能,物质的化学性质也发生了改变。因

此鸡蛋煮熟过程是蛋白质变性,C正确;

D.新鲜蔬菜和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因此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可补充维生素C,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

8、A

【解题分析】

A.相同温度下,测定等浓度的NaHCQa和NaHSOj溶液的pH,前者pH比后者大,说明酸性H283VH2sO,,故A

正确;

B.盐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稀释相同倍数,弱酸存在电离平衡移动,弱酸的pH变化小,若稀释后溶液pH相同,

则弱酸稀释的倍数大,即avb,故B错误;

C.向25n】L沸水中滴加5~6滴FeCh饱和溶液,继续煮沸,整个液体变为透明红褐色,制得Fe(OH)3胶体,故C错误;

D.溶液变为棕黄色后迅速出现大量气泡,应该是Fe3+催化H2O2发生分解反应生成02,故D错误;

故选A。

9、D

【解题分析】

A.厨房菜蔬与残羹成分为有机物,回收发酵处理后可作有机肥料,故A正确;

B.旧报纸等废纸属于可回收垃圾,回收后可以再生产纸,故B正确;

C.电池等电子产品中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可以污染土壤和水体,需特殊处理,故C正确;

D.塑料袋等白色垃圾属于可回收垃圾,难降解,不能掩埋处理,故D错误。

故选D。

10、D

【解题分析】

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则X为O元素,X、Z同族,则Z为S元素,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

的代数和为6,则Y的最高价为+7价,且与S同周期,所以Y为Q元素,W与X、Y既不同族也不同周期,W为H

元素,据此解答。

【题目详解】

A.根据上述分析,Y为。,。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C1O4,A项正确;

B.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半径

由小到大的顺序为HVOVC1VS(H<O<S),B项正确;

C.根据上述分析,X、W分别为O、H,两者可形成HzO、H2O2两者物质,C项正确;

D.Y、Z分别为。、S,非金属性CI>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HC1(Y的气态氢化物)更稳

定,D项错误;

答案选D。

11、C

【解题分析】

A.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硅胶(具有吸湿性)能吸收水分,铁是较活泼的金属,具有还原性,

能防止食品被氧化,A正确;

B.煤的气化是指以煤为原料,以氧气(空气、富氧或纯氧)、水蒸气或氢气等作气化剂(或称气化介质),在高温条件下通

过化学反应把煤或煤焦中的可燃部分转化为气体的过程,所以在高温下煤和水蒸气作用得到CO、出、CH4等气体的

方法属于煤的气化,B正确;

C.金属的灼烧时无色,不用于烟花制作中,c错误;

D.淀粉可以被水解成为葡萄糖,葡萄糖进步氧化变成乙醇、乙酸,D正确;

故选C。

12、C

【解题分析】

A项,光合作用消耗CO2,光合作用的总方程式可表示为6co2+6H2O警告AC6Hl2。6+6。2,光合作用会引起大气中

CO2含量下降;

B项,自然降雨时HzO会与少量CO2反应生成H2c03,不会引起CO2含量的上升;

C项,化石燃料指煤、石油、天然气,煤、石油、天然气中都含C元素,C元素燃烧后生成CO2,化石燃料的燃烧会

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

D项,碳酸盐沉积指由形成于海洋或湖泊底部的粒装泥状碳酸盐矿物及其集合体,通过生物作用或从过饱和碳酸盐的

水体中直接沉淀,水体中生物活动消耗CO2,有利于碳酸盐沉积,碳酸盐沉积不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化石燃

料的燃烧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

答案选C。

13、B

【解题分析】

A.阿司匹林主要成分是乙酰水杨酸,含有瓶基,具有酸性,可以与NaHCCh发生反应,因而可解毒,A正确;

B.将Cu片制成纳米铜,增加了铜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导致反应速率加快,并不是金属活动性发生改变,B错误;

C.带有该标识,证明该物质具有放射性,会对人产生危害,因此看到要随时报警,C正确:

D.粮食酿酒,涉及淀粉的水解反应,产生的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产生乙醇的氧化还原反应,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o

14、C

【解题分析】

A.实验室用1体积酒精和3体积浓度为18.4mol/L的硫酸制乙烯,故A错误;

B.镁粉在空气中和氧气也反应,会生成氧化镁,故B错误;

C.氢氧化钠过量,可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反应后制得的氢氧化铜呈碱性,符合要求,故C正确;

D.氯化铝属于分子晶体,熔融状态不导电,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冶炼A1,故D错误;

故选C。

15、D

【解题分析】

A.0203作为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反应,题给反应①又告知CnO3能与KOH反应:Cr2Oj+2KOH=2KCrO2+H2O,可

知Cr2(h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A项正确;

B.反应②中过氧化氢使Cr的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6价,H2O2表现J,氧化性,B项正确;

2+2

C.反应③中发生反应:2CrO4+2H^€r2O7+H2O,加入硫酸,增大了H+浓度,平衡向右移动,溶液由黄色变为橙

色,C项正确;

D.反应①和③中络元素的化合价并没有发生变化,D项错误;

所以答案选择D项。

16、B

【解题分析】

A.SiOz和水不反应,不能实现SQ%2THzSiCh的转化,故不选A;

B.饱和食盐水通入氨气、二氧化碳生成NaHCQa沉淀,过滤后,碳酸氢钠加热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故选B;

C.电解氯化镁溶液生成氢气、氯气、氢氧化镁,不能实现MgCL(aq)3解_亦但佃),故不选C;

D.N%催化氧化生成NO,NO和氧气反应生成NO2,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不能实现NMtN2,故不选D。

催化剂、A

17、C

【解题分析】

A、不是最高价含氧酸,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A错误;

B、氢化物的熔沸点与元素周期律没有关系,B错误;

C、金属性越强,最高价班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可以用元素周期律解释,C正确;

D、碳酸盐的热稳定性与元素周期律没有关系,D错误,

答案选C

【点晴】

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具体表现为

同周期(从左到右)同主族(从上到下)

原子序数依次递增依次递增

电子层数相同依次递增

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从1至8)相同(He除外)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逐渐增大

主要化合价最高正价由+1价到+7价价(O、F除外)最低负价由一4价到一1价一般相同

金属性逐渐减弱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逐渐减弱

18、B

【解题分析】

A.SO2缓慢通入滴有酚酸的NaOH溶液中,因为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与氢氧化钠反应而使红色褪去,结论不正确,

A项错误;

B.对于平衡2NO〃g)=N2O4(g),升高温度,气体颜色加深,二氧化氮浓度增大,说明反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项正确;

C.能使淀粉一KI溶液变蓝的黄色溶液不一定含有Bn,可能含有Fe,+,C项错误;

D.乙醇易挥发,若产生的气体Y中含有乙醇和二氧化硫,乙醇和二氧化硫都能使酸性高锌酸钾溶液褪色,所以无法证

明气体Y中一定含有乙烯,D项错误;

答案选B。

【题目点拨】

C项是易错点,要注意Fe3+也为黄色溶液,且具有氧化性,可以氧化「转化为12使淀粉变蓝。平时做题要多思考,多

总结,将知识学以致用,融会贯通。

19、C

【解题分析】

A.s增大,CH2=CHCH3的转化率增大,则<p减小,由上述分析可知:(02><0i,则故A错误;

B.该反应在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根据图中升高温度丙烯的体积分数增大,即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放

热,在恒容绝热装置中进行题述反应,体系内温度升高,根据PV=nRT,达到平衡时,装置内的气体压强将增大,故

B错误;

C由图乙可知,Ti时平衡常数为1,设起始时CH2=CHCH3和C1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mol和2amoL达到平衡时转化

的CL的物质的量为xmoL根据三段式进行计算:

CH2-CHCH3(g)+C12(g)<=CH2=CHCH2CI(g)+HCl(g)

起始(mol)a2a00

转化(mol)XXXX

平衡(mol)a-x2a-xXX

Yn—x2〃一X

贝!J(j)2+(-^―X.)=1,解得x=2/3a,贝!1C12的转化率2/3a+2aX100%=33・3%,

故C正确;

D.由图甲可知,8—定时,温度升高,年增大,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温度升高,正反应平衡常数减小,故图乙

中,线A表示逆反应的平衡常数,故D错误。

故选C。

【题目点拨】

在做图像题是应注意两个原则:1.先拐先平:例如在转化率一时间图象上,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此时逆向

推理可得该变化的温度高、浓度大、压强高;2.定一议二:当图象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

个量的关系。

20、C

【解题分析】

A.8.88乙酸乙酯的物质的量是0.111101,其中所含共用电子对数为L4NA,A错误;

B.常温常压下Fe在浓硝酸中钝化,无法计算转移电子数,B错误;

C.标准状况下,2.24LCb(0.Imol)与CH』反应完全,根据原子守恒可知形成C-C1键的数目为0.INA,C正确

D.常温下pH=12的NaOH溶液的体积未知,无法计算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的数目,D错误。

答案选C。

【题目点拨】

选项B是解答的易错点,注意铁、铝与硝酸反应的原理,常温下铁、铝在浓硝酸中钝化,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在

加热的条件下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zo

21、B

【解题分析】

A.16.25gFeCh的物质的量是O.lmoLFe(OH)3胶体粒子是若干个Fe(OH)3分子的集合体,故A错误;

B.氨的质子数为18,氧气是单原子分子,标准状况下,22.4L就气的物质的量为imol,含有的质子数为18NA,故B

正确;

1

C.NaAKh水溶液中不仅有NaAlCh,还有H2O,l.OLl.Omol-L的NaAIOz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大于2NA,故C错

误;

D.二氧化硫是和氧气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有剩余,没有完全转化成2moiSO.”因此分子总数不是2NA,故D错

误;

故答案为Bo

【题目点拨】

本题D是易错点,主要是不清楚甲烷发生取代反应时属于自由基取代反应,每个氢原子都有可能被取代,其产物比较

复杂,这与乙烯与氢气的加成反应完全不同。

22、B

【解题分析】

A.KNO3是硝酸盐,硝石主要成分为硝酸盐,故A正确;

B.硫元素化合价由0降低为・2,硫磺在反应中作氧化剂,故B错误;

C.黑火药爆炸释放能量,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C正确;

D.燃放烟花爆竹,利用火药爆炸释放的能量,所以火药可用于制作烟花爆竹,故D正确;

答案选B。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3+

23、FeS04Fe203+6H=2Fe+3H202FeS04^=Fe2O3+SO2f+S03t

【解题分析】

233。

气体B通入足量的BaCL溶液,有白色沉淀D生成,该沉淀为BaSCh,物质的量为”。>1=0.01moL则气体B中

233g/mol

含有SO?,SO3的物质的量为O.OlmoL其体积为0.01molX22.4L・mo「=224mL,B为混合气体,根据元素分析可知

16Q

其中还含有224mL的SOz,固体C为红棕色,即固体C为FezOj,n(FeO3)=.,=0.01mol,黄色溶液E为FeCh,

21z6f0g/mol

据此分析。

【题目详解】

气体B通入足量的BaCb溶液,有白色沉淀D生成,该沉淀为BaSOj,物质的量为1=0溶mol,则气体B中

233g/mol

含有SO?,SOj的物质的量为O.OlmoL其体积为0.01molX22.4L-mor二224n】L,B为混合气体,根据元素分析可知

1.6g

其中还含有224mL的SO2,固体C为红棕色,即固体C为FezOj,n(FeO3)=--^—=0.01mol,黄色溶液E为FeCh,

2160g/mol

(1)根据上述分析,A仅含三种元素,含有铁元素、硫元素和氧元素,铁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02moLS原子的物质

的量为0.02mol,A的质量为3.04g,则氧原子的质量为(3.04g—0.02molX56g•mol-1—0.02molX32g•mo「)=1.28g,

128。

即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08mol,推出A为FeSO;

16g/mol4

(2)固体C为FezCh,属于碱性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2Fe3++3H2。;

(3)FeSO4分解为FezCh、SO2、SO3,参与反应FeSCh、SO2、SO3、&2O3的物质的量0・02mok0.01moh0.01mok

0.01mol,得出FeSCh受热分解方程式为2FeSO4^=FezOj+SOit+SO3t。

CH20H

CHCH2COCH

aOH

CH9H.浓磕酸CH2OOCH

防止苯甲醇的羟

aCH=CHCOOH△

【解题分析】

苯甲醇和醋酸在浓硫酸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B(C「B:OOCCH3),B和甲醛反应生成C,C催化氧化生成D,

D再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E([工:5'),根据E的结构简式回推,可知D-E是酯的水解,所以D为

匚鲁产CO%,D是C催化氧化生成的,所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