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月考试卷46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体现早期政权和神权结合的历史现象是A.城的出现B.大规模祭礼活动的举行C.王的产生D.贫富分化的加剧2、【题文】“睦邻友好”;谋求建立和谐的国际社会关系一直是中国的外交原则之一,下列各项中具有这种效果与影响的现象有。
①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④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④D.①②③3、【题文】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A.资产阶级民主政治B.奴隶主民主政治C.贵族专制政治D.平民民主政治4、【题文】下表是1966—1985年苏联经济的增长率(%)
影响这一时期苏联经济发展趋势的主要因素是A.工业化运动B.美苏争霸C.农业集体化运动D.戈尔巴乔夫改革5、【题文】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这里的“模仿”主要是指A.西方国家建立社会福利制度B.美国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经济的计划性C.美国效法苏联部分地实行公有制D.美国像苏联一样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6、据联合国公布的数字,1996年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达2850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7.5%,而且投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私人资本在1990--1996年的6年中增加了6倍。在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资本构成中,国际私人资本己占85%.这说明()A.发展中国家是全球化最大受益者B.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的扩张C.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己经建立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到来7、西汉时期103郡中,秦岭淮河以北有74郡,以南有29郡;西晋时期162郡中,秦岭淮河以北有86郡,以南有76郡。与这种变化相关的因素是()A.西晋的疆域比西汉疆域大B.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C.南方的经济地位超过北方D.政治中心由北向南转移8、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000万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蒸汽机的推广B.火车的发明C.内燃机的出现D.发电机的发明9、【题文】下图《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合影》是一幅反映国共关系的珍贵历史图片;该图片最有可能摄于。
A.1927年7月B.1935年1月C.1945年8—10月D.1949年10月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10、汉朝的中朝与明朝的内阁的相同点是()A.都具有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作用B.都是侍从皇帝的内廷机构C.都是处理全国政务的法定行政机构D.都能够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11、下列哪些政策的实施主要受小农经济影响()A.对外开放B.殖民扩张C.重农抑商D.闭关锁国12、下列表述中,可以概括秦朝至清朝2000多年历史发展特征的有()A.科举始终是主要选官方式B.小农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C.专制主义不断加强D.统治者大力推动儒道佛三教合流13、北宋初年,一方面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另一方面,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这些举措客观上()A.改变了唐末以来地方割据局面B.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增强了对抗外敌的军事实力D.加重了国家财政的负担14、重农抑商的社会,商人社会地位低下,经商只富不贵,从政才能既富又贵。”下列言论中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有()A.“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B.“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D.“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5、(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写“A”,错误的写“B”。)八七会议提出了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16、假如你是明代一个贩卖古董的人,有一天非常开心,因为收购了一个珐琅彩瓷器。______(判断对错)17、1877年,中国人自行架设的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是在当时台湾行省。______(判断正误)18、______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19、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权曾试图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结果获得了成功。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8分)20、从汉至元,通过分割、限制地方权力,中央集权不断强化。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材料题(共2题,共16分)21、材料一:“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令‘制’,令为‘诏’,自称曰‘朕’自今以来,除谥法。”——《资治通鉴》“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大酺。收天下兵,聚之咸阳,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车同文字。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乡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史记》材料二:“汉武帝时,国力充实。公元前127年——前119年间,武帝发动了三次大规模对匈奴的反击。第一次,汉军夺回河套,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第二次,汉军取得河西走廊,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道路。第三次,汉军迫使匈奴退往大漠以北,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对汉的威胁。”——历史教材材料三:“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仁者爱人”——《论语》(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请举出孔子、秦始皇、汉武帝三人的事迹各两例。(6分)(2)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这种说法是否有理?请写一篇400字左右的历史小论文。(14分)要求:①题目自拟②论点应有史实支持,需有自己的结论(观点)③论述层次清晰,文字通顺流畅④篇幅在400字左右22、材料一:“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令‘制’,令为‘诏’,自称曰‘朕’自今以来,除谥法。”——《资治通鉴》“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大酺。收天下兵,聚之咸阳,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车同文字。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乡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史记》材料二:“汉武帝时,国力充实。公元前127年——前119年间,武帝发动了三次大规模对匈奴的反击。第一次,汉军夺回河套,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第二次,汉军取得河西走廊,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道路。第三次,汉军迫使匈奴退往大漠以北,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对汉的威胁。”——历史教材材料三:“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仁者爱人”——《论语》(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请举出孔子、秦始皇、汉武帝三人的事迹各两例。(6分)(2)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这种说法是否有理?请写一篇400字左右的历史小论文。(14分)要求:①题目自拟②论点应有史实支持,需有自己的结论(观点)③论述层次清晰,文字通顺流畅④篇幅在400字左右评卷人得分六、问答题(共3题,共27分)23、(2016·广东惠州一模)盐既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盐的生产和销售在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罗马贵族立法禁止煮私盐贩私盐;同时更以“值盐”为实物工资开军饷,来组织雇佣职业化的军队,指望能把军队的利益,紧紧地与效命执行“食盐生产与贸易垄断法”捆绑在一起。
——凤凰网《盐与古罗马文明的兴衰》
材料二18世纪英国发生了产业革命;以纺织为中心的工业显著发展。漂白;印染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碱,1823年在利物浦开始建立大工厂,这就促进了原料盐的迅速发展,使英国成了世界第一流的产盐国。
——陈逸根《不简单的盐》
据材料一指出指出罗马帝国的食盐政策及依据。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后英国成为世界第一产盐国的背景。24、(2016·河北唐山高三摸底·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为筹集资金开始发行股票。人们来到公司办公室,在本子上记下自己借出的钱,公司承诺对这些股票分红,这就是股票的由来。1609年,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诞生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成千上万的国民愿意把安身立命的积蓄投入到这项利润丰厚也存在着巨大风险的商业活动中,一方面是出于对财富的渴望,更重要的是,因为荷兰政府也是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之一。在东印度公司成立后的短短五年时间里,它每年都向海外派出50支商船队,这个数量超过了西班牙;葡萄牙船队数量的总和。到17世纪中叶,荷兰联省共和国的全球商业霸权已经牢固地建立起来。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17世纪前期荷兰股票交易迅速发展的原因。25、(2016·广东汕头高三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民国时期部分省份中山公园数量统计表(1925~1949)。省份数量省份数量广东57云南7广西27河北3福建28山东4浙江22河南2湖北14山西2湖南13陕西2江西13辽宁1——据民国时期各市县方志;转引自陈蕴茜《空间重组与孙中山崇拜》
上表能够反映民国时期政治、经济变迁的诸多历史信息。提取其中一项信息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提示:信息提炼+结合史实分析材料+结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解析】试题分析:解题时要注意题目的要求是“早期政权和神权结合”。A.城的出现看不出神权的色彩;C.王的产生也看不出神权;D.贫富分化的加剧与题干中的早期政权和神权结合无关,所以以上三项都错误;B.大规模祭礼活动的举行体现早期政权和神权结合,故此题选择B项考点: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解析】【答案】B2、D【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抓住“谋求建立和谐的国际社会关系”这一关键信息;解答本题的关键分析题干四个选项是否具有这一效果和影响。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我国外交基本原则,具有建立和谐的国际关系的作用,①符合,实际从选项特征来看,①②是必选的,只须分析③④。根据所学知识,求同存导方针,使不同意识形成和社会制度的亚非国家加强合作,有利睦邻友好,③符合题意;一国两制解决的是祖国统一问题,④不符合题意。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解析】【答案】D3、B【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雅典民主政治即古希腊雅典国家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制度。它的形成是在原始社会解体;奴隶制度形成过程中,氏族贵族与平民斗争和奴隶制经济发展的产物。雅典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其实质上是以雅典工商奴隶主为领导的奴隶主阶级对于奴隶;非公民群众实行专政的工具,归根结底,它是为奴隶主阶级整体的经济利益而服务,是奴隶主自由民阶级的民主。这种有限的阶级民主决定了这种民主有巨大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因此选B。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点评:性质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它是比较稳定的,往往是由历史事物的阶级属性或社会属性决定的,它是一种定论性的表述。实质就是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由事物的内在矛盾构成,是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变化的根本特性。本质隐藏于事物内部,比较稳定而深刻,本质不能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只有靠理性思维才能把握。本质通过现象也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外部表现来体现。而有时现象中也有假象,用虚假的、歪曲的、颠倒的形式表现本质。因此,分析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在大量感知材料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抽象概括、准确把握,而不是凭简单直观的表面现象去认识,否则就会在选择判断的过程中造成失误。它常常与目的、宗旨、任务,特别是根本目的相关联。就问题来看,实质就是性质,性质就是实质,完全可以替代。【解析】【答案】B4、B【分析】【解析】略【解析】【答案】B5、B【分析】【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认识到“模仿”指的是罗斯福新政,准确把握罗斯福新政的实质。A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事;罗斯福新政是对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C项错误;苏联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而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走出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道路。此题涉及1929-1933年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和苏联的斯大林体制,容易误选C、D两项。错误的原因就在于对罗斯福新政的实质认识不清。【解析】【答案】B6、B【分析】根据所学;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新一轮的扩张,故B正确;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最大的受益者是资本的扩张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故A错误,排除;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政治上大小国家平等民主、经济上公平公正的秩序;但现在仍存在霸权主义现象,新秩序仍是一个需要通过努力斗争的过程,故C错误;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通过罗斯福新政后开始出现;二战后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逐渐开始确立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故D错误,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主要考查全球化下资本的扩张理解.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早已开始,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相对来说,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发起者,受益较大,但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解析】【答案】B7、B【分析】A.西晋时期郡的数量增加并不意味着疆域的扩大;故A项错误;
B.从西汉到西晋;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南方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带来行政区划的细化,郡的数量逐渐接近北方,故B项正确;
C.整体上看南方郡的数量仍然少于北方;经济重心的南移直到南宋才完成,南方的经济地位才超过北方,故C项错误;
D.西晋都城在洛阳;政治中心仍然在北方,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方郡县制的划分;要求学生结合两汉时期的统一显示和西晋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来分析材料。
从西晋末年至隋唐五代时期。此阶段的特点是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经济发展从南北基本趋于平衡到南方开始超过北方。西晋末年和十六国时期,南朝所在的南方得到进一步开发,南方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比北方快一些。但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否超过其它地区,不能仅看其发展速度。现实经验证明,由于经济发展的起点低,往往是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在起步阶段经济发展速度会大大超过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据此,我们不能说此时南方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超过北方,而只能说南方此时正处于经济开发阶段,南方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解析】B8、A【分析】依据材料可以看出英国的煤炭消费数量从1800到1856年迅速增长;结合所学可知,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的推广,故A项正确。
B项不是材料主要原因;排除。
CD两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需要掌握蒸汽机发明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结合蒸汽机发明的影响分析即可。
本题考查对蒸汽机发明的影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A9、C【分析】【解析】图片是重庆谈判时期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合影。本题难度较小,考查识记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的能力。在高考不断强化历史思维能力的同时,不要忽视识记能力的培养,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果缺乏基础知识,能力将成为无源之水。【解析】【答案】C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10、BD【分析】丞相在明朝已经废除;排除A
汉朝的中朝与明朝的内阁都是皇帝为了加强皇权而起用身边的人;所以都是侍从皇帝的内廷机构,故B正确。
明朝的内阁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排除C。
汉朝的中朝与明朝的内阁都能够参与决策军国大事;故D正确。
故选:BD。
本题考查西汉与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相同点。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解析】BD11、CD【分析】AB不符合题意;排除;
农业在封建社会是主要的经济部门;小农经济是封建政府王朝财政收人的主要来源,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政权安危,稳定小农经济能够巩固封建统治,所以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所以C符合题意;
小农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商品经济的规模很小,自给自足,商业匮乏,自然不需要大规模的对外贸易,清朝时期统治者认为外来货物会以较高的价格换走国内大量的粮食和黄金,使得国内的财富渐渐的流失,再加上从事中间贸易的商人会迅速聚敛富可敌国的财富,又可以在本国政府控制势力以外构建自己的势力,会对皇权构成巨大威胁,因此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所以D符合题意。
故选:CD。
本题考查的是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解答的关键信息是“主要受小农经济影响”。
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考查了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考查了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CD12、BC【分析】科举直到隋唐才有并非始终是主要选官方式;排除A。
统治者大力推动儒道佛三教合流仅仅是在唐宋时期;排除D。
小农经济是长期占主导地位;专制主义也是在不断加强,故B;C正确。
故选:BC。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题干信息的解读和对相关知识的准确掌握。
本题是中档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素养。【解析】BC13、AD【分析】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另一方面,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灸责监督,说明宋朝加强了中央权力和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改变了唐末以来地方割据局面,同时也导致了元兵元官的局面,费用支出庞大,加重了国家财政的负担。故AD正确。
故选:AD。
本题主要是考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要掌握北宋采取这些措施的作用。
本题考查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AD14、ACD【分析】ACD都体现了重农抑商的政策;符合题意;
材料“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大意指的是农民不生产出来粮食,食物就要匮乏,工匠不生产出器物,劳动与生活就要陷于困厄,商人不进行流通,那么粮食;器物、财富就要断绝,虞人不开发山泽,资源就会缺少,由此可知,主张农工商渔牧并重,故B项错误。
故选:ACD。
本题考查的是重农抑商政策;需要掌握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解答的关键信息是“体现重农抑商思想”。
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考查了重农抑商政策,考查了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ACD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5、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八七会议提出了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但是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的是毛泽东在井冈山探索出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争取的道路。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八七会议。【解析】【答案】B16、略
【分析】联系所学可知;珐琅彩瓷器是专为清代宫廷御用而特制的一种精细彩绘瓷器,部分产品也用于犒赏功臣.
故答案为:错误。
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明代”“珐琅彩瓷器”切入;结合中国古代的陶瓷业进行思考.
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的陶瓷业,考查了珐琅瓷,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析】B17、略
【分析】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了第一条电报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置台湾府,属福建省,1885年(光绪十一年),独立建省.故题干中“当时台湾行省”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通讯工具演变的情况.对台湾地区行政区划变更情况的正确了解是解题题的关键.
本题实际在考查台湾地区行政区划变化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解析】B18、略
【分析】新航路开辟是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早期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故答案为:第一次工业革命.
本题重点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要求学生对工业革命有全面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之间的关系.
本题要学生联系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来做的,重点让学生分析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形成的促进作用,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两次工业革命都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前发展.【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19、B【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未直接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故材料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一种尝试,战时共产主义无疑是失败的。
本题为基础题,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残酷的战争环境和物资极度缺乏的特殊条件下被迫采取的带有军事性的非常措施。【解析】B四、判断题(共1题,共8分)20、√【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从汉代到元朝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是地方分权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汉代实行郡国并行制,隋唐五代的节度使制都使地方的权力过大,埋下了地方割据和分裂的种子。到北宋,宋太祖任命文官担任地方官,削实权;费兵权,制钱谷,以及元朝之后的行省制度中央集权达到了极点,故本题是正确。
本题考查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考查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的趋势。
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解析】√五、材料题(共2题,共16分)21、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可以直接写出孔子、秦始皇、汉武帝三人的事迹各两例。(2)“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含义是在孔子所创的儒家思想是中国社会主导思想,秦皇汉武奠定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统治基础,此一观点说法正确,结合史实找出具体史实论据加以论证即可。考点:儒家思想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解析】【答案】略22、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可以直接写出孔子、秦始皇、汉武帝三人的事迹各两例。(2)“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含义是在孔子所创的儒家思想是中国社会主导思想,秦皇汉武奠定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统治基础,此一观点说法正确,结合史实找出具体史实论据加以论证即可。考点:儒家思想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解析】【答案】略六、问答题(共3题,共27分)23、政策:禁止私营,政府垄断;依据:法律背景:工业革命的兴起,漂白、印染业的发展;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完善,使盐业发展拥有宽松的政治氛围;自由主义政策的实行;经济发展,人口增加;拥有着广阔的海外殖民地;科学技术的发展,制盐技术的改进;【分析】【分析】根据材料一中“禁止煮私盐贩私盐”“食盐生产与贸易垄断法”概括即得。第二小问依据,据材料一中“立法禁止”,可知其依据是罗马的法律。第三小问背景,从材料二可知,这是“漂白、印染业的发展”推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西百色市西林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招聘编外聘用人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衡水市人民医院年度国家财经医改政策应知应会考试
- 大学课件审核机制
- 2025人民医院无创DNA产前检测技术临床应用考核
- 北京市中医院宫腔镜取胚术操作资格认证
- 邢台市人民医院个人防护用品穿脱流程实操考核评分表
- 邯郸市人民医院术前评估完整性考核
- 大学网格员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秦皇岛市中医院中药离子导入技术考核
- 北京市中医院脊柱导航技术应用考核
- 拆除废旧电缆桥架施工方案
-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 上册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热力有限公司客户服务手册
- 酒店营销与数字化实务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二年级应用题大全800题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应用题
- YY/T 1851-2022用于增材制造的医用纯钽粉末
- GB/T 5163-2006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可渗性烧结金属材料密度、含油率和开孔率的测定
- GB/T 19575-2004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技术规范
- 《管理沟通实务(第四版)》课件第一章 沟通与管理沟通
- 监理事故案例分析课件
- 【实验报告】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