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配套中学部编版(2019)2-3峨日朵雪峰之侧/昌耀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地位与作用:《峨日朵雪峰之侧》是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重要篇目,单元主题为“青春激扬”,隶属“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在这一单元中,它以独特的视角和风格,展现了青春在艰难困境中对生命意义的探寻与坚守,与其他篇目共同构建起多元的青春表达体系,引导学生在文学阅读中感悟青春的丰富内涵,提升文学鉴赏与表达能力,培养对生命和理想的深刻思考。内容与主题:诗歌描绘了诗人在攀登峨日朵雪峰时,于某一高度所见到的壮丽景象与内心感受。开篇“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奠定了全诗在艰难攀登中自我审视的基调。诗人描写了雪峰落日的壮美,“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展现出自然力量的磅礴;同时,滑坡的石砾引发的嚣鸣,“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进一步烘托出环境的雄浑与险峻。在这样的情境下,诗人的自我形象凸显,“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楔入巨石的罅隙/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体现出攀登的艰辛与顽强。而诗末出现的“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与宏大的自然景象形成鲜明对比,却又共同默享着大自然的快慰,深化了诗歌对生命平与坚韧的赞美,展现出青春在困境中不屈的精神力量,以及对生命价值的独特思考。与单元其他内容的关联:与单元内其他作品不同,《沁园春・长沙》展现了青年毛泽东对国家命运的担当和改天换地的壮志豪情;《红烛》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和奉献精神。《峨日朵雪峰之侧》则侧重于在自然的宏大与个体的渺小对比中,凸显青春在困境中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其他篇目相互补充,从不同维度丰富了学生对青春内涵的理解,共同助力学生在文学阅读中提升语文素养,感悟青春的价值与力量。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品味诗歌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如“决然跃入”“铆钉一样楔入”,体会诗人运用精准的动词和独特的比喻,生动地描绘出自然景象和人物状态。学习诗歌中意象化的语言表达,如“峨日朵之雪”“太阳”“蜘蛛”意象,理解其象征意义,积累诗歌语言素材,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感染力,学会运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达情感和思想。思维发展与提升:在分析诗歌意象、意境和主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从诗歌的具体描写中,提炼诗人的情感脉络和对生命的思考,学会透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挖掘深层的人生哲理。鼓励学生对诗歌中的意象组合、情感表达提出自己的见解,如对蜘蛛这一意象的多元解读,培养创新思维,提升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审美鉴赏与创造:引导学生欣赏诗歌中宏大与渺小、壮美与细微相互交织的意境美,感受诗人在困境中展现出的坚韧之美,培养对美的敏锐感知和鉴赏能力。通过朗读、赏析,体会诗歌的节奏美和语言的凝练美,提高审美情趣。鼓励学生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进行创意写作,如改写诗歌场景、续写诗人的后续感悟,培养审美创造能力,尝试用独特的方式表达对美的理解。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昌耀的人生经历和创作背景,感受特定时代下知识分子对生命意义的执着探寻,体会中国现代诗歌在反映时代精神和个体生命体验方面的独特价值,增强文化自信。通过学习本诗,理解中国诗歌传统中自然意象与生命感悟的紧密联系,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文化的角度深化对诗歌的理解。三、教学重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诗歌中丰富的意象内涵,如“峨日朵之雪”“太阳”“蜘蛛”,体会这些意象如何共同营造出凝重壮美的氛围,表达诗人对生命的思考。感受诗歌独特的语言风格,体会诗人运用精准、富有张力的语言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内心情感的技巧,学习诗歌的语言运用方法。把握诗歌的主题,理解诗人在攀登过程中展现出的坚韧精神,以及对生命平、顽强的赞美,体会青春在困境中对生命意义的探索。难点:体会诗歌中意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深层联系,如宏大的自然景象与渺小的蜘蛛之间的对比与统一,理解其如何共同构建诗歌的深层意蕴,培养学生的深度阅读和分析能力。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深入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复杂情感和对生命的独特思考,引导学生从诗人的角度出发,感悟其在困境中对生命意义的执着探寻,提升学生的情感体悟和思想深度。引导学生将诗歌中的生命感悟与自身的青春成长相结合,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困难,坚守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将诗歌的学习转化为对人生的积极思考和行动指引。四、教学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诗歌魅力导入诗歌是抒情写志的一种体裁,能够以最凝练的方式来表情达意。古往今来,无数诗人通过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与志向,留下了许多不朽的篇章。从《沁园春·长沙》中毛主席昂扬向上的青春激情和雄视天下的凌云壮志,到《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表达的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勇猛革命精神;从《红烛》中诗人青春的困惑与希望,以及对理想的坚毅追求,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昌耀的《峨日朵雪峰之侧》中展现的深刻生命体验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让我们一同走进这首诗歌,感受它所蕴含的独特魅力。作者简介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湖南桃源人。14岁参军,参加了抗美援朝,1953年负伤回国,同年进入河北省荣军学校。1956年到青海文联工作,后长期在农场劳动,1979年复出到青海作协工作。代表诗作有《慈航》《山旅》《划呀,划呀,父亲们!》《意绪》等。被誉为“他那一辈人中唯一可以被称作诗人的人”“最信赖的诗人”“中国当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当代诗歌史上的一个传奇”。写作背景本诗初稿写于1962年。昌耀因诗作《林中试笛》被打成右派,此后仅得以“赎罪者”身份辗转于青海西部荒原从事农垦。昌耀在陷入冷寂和沉闷的时期,得以用理智和清醒,观照和揣度个体生命及周围的世界,创作了短诗《峨日朵雪峰之侧》。“峨日朵”是现在的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的峨堡镇的老百姓对“峨堡”一词的口语发音,“峨日朵雪峰”便是峨堡乡境内的祁连山脉中一座或者几座小雪峰。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自主诵读请学生自主朗诵诗歌,注意诗歌的节奏和情感起伏。通过诵读,初步感受诗歌的氛围和诗人的情感。把握内容明确:本诗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开篇给读者一个攀登者的形象,这个攀登者并未登上山顶,正在攀爬的过程中,所以说“仅能征服”,到达能征服的这个高度,诗人探头看到太阳跃入山海,周围的石砾不时落下发出嚣鸣的场景。第二部分:描写攀登者的动作状态和心理状态。动作状态是指关节揳入巨石,脚掌流出血滴;心理状态是希望有像雄鹰或雪豹一样强大的力量陪伴,但有的只是一只弱小的蜘蛛,与攀登者一起努力攀岩,享受征服自然、观赏美景的乐趣。示例: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登山勇士的所见所思,通过对景物和登山状态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凝重壮美的氛围,蕴含着谦卑而强劲的生命力量。诗歌脉络梳理通过诵读和初步感知,请学生尝试梳理诗歌的脉络,明确诗歌的主要内容和结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诗歌的意象、情感、节奏等方面入手,逐步深入理解诗歌。三、精读诗歌,品味语言意象鉴赏请学生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并思考这些意象所蕴含的意义和情感。例如,太阳、滑坡、石砾、雄鹰、雪豹、蜘蛛等意象在诗歌中分别代表了什么?它们如何共同营造出诗歌的氛围和情感?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点拨:心象(情)+物象(美)=诗。落日的动势和石砾滑坡的动势都是下坠的,而“我”作为攀登者的动势却正好相反,努力向上;那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也在竭力使我下坠。由此可见,日落和滑坡等意象是用来表现贴身绝壁的登山勇士的生命体验的。“雄鹰”“雪豹”的形象是作者理想中的精神、意志和心灵的象征,代表着一种真正强大、雄壮和坚韧。“蜘蛛”则是作者现实状态的写照,是他“囚徒”身份的一种反映。手法分析请学生分析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并思考这些手法如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诗歌中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以及视听合一的表现手法,这些手法如何共同营造出诗歌的独特氛围和情感?明确:用词文雅,含义隽永。如“彷徨”“决然”“引力无穷”“嚣鸣”等。使用比喻,形象生动,增加意蕴,引人联想。如“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铆钉一样”。使用拟人,赋予太阳以人格,形象生动,反映了“我”对理想的追求。使用意象,凝练富有内涵。如“雄鹰或雪豹”“蜘蛛”。富有张力的语言。写的是“此刻”,却有长时间的凝望;血滴渗出,却仍然揳入巨石的罅隙;虽然弱小,但仍有雄鹰或雪豹的理想;虽然山体陡峭、滑坡、锈蚀,却仍然不屈攀登。长句分行。“惊异于薄壁那边”单独成行,与下一行暂时隔断,给读者的感受就缓慢了,我们得以想象到诗人的视线从紧盯的眼前之薄壁,缓缓望向远处。这样,诗中的空间扩大了,时间性也体现出来了,“我”的高度也慢慢表现出来了,因看到广阔的空间,而渐渐“惊异”。情感领悟请学生深入思考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内涵,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阐述。例如,诗歌中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命力的赞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这些情感和思想内涵如何与诗歌的意象、手法等相互呼应,共同构成诗歌的完整意义?明确:在这首诗中,诗人为我们塑造了众多审美意象,有太阳、俄日朵之雪、巨石、岩壁、蜘蛛,它们共同营造出一个凝重壮美的氛围,将饱含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高原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通过意象之间的的变化与相互作用,描绘出诗人内心深处向往的乌托邦,那是一个仅存于诗人心中的天堂。四、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课堂总结请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回顾,明确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西旅发南国体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3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福建漳州市第五中学秋季编外教师招聘8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贵州黔南州瓮安县天文镇招聘城镇公益性岗位人员3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北京国家电投集团创新投资招聘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广东湛江市徐闻县县直医疗卫生单位招聘58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广西南宁市第二十一中学(亭洪校区)初中部秋季学期招聘7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广西百色一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开招聘4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消防评估合同范本
- 肌电信号反馈系统-洞察及研究
- 2025年企业征信报告编写与审核考试重点题集
- 心理健康同伴支持-洞察及研究
- 1.小蝌蚪找妈妈(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 新学期“心”启航-心理健康教育开学第一课
-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 2024年湖南省公安厅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笔试真题
- 健康体检基本项目专家共识2022
- 艾梅乙反歧视培训课件
- 高中化学人教版高考大单元一 第一章 第4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
- 敢于提问班会课件
- 作物生产与经营管理专业教学标准(高等职业教育专科)2025修订
- 煤气中毒急救方法与处理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