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市滨海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缄默(xián)
弥漫(mí)
咄咄逼人(duǒ)B.雕镂(1òu)
蜕变(duì)
翻来覆去(fù)C.惬意(qiè)
豁朗(huò)
随声附和(hè)D.狭隘(yì)
灼伤(zhuó)
畏罪潜逃(qiǎn)2.下面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捷报
勋章
鸭雀无声B.徜徉
踪迹
取义成仁C.浩缈
迁徙
不可救药D.雾霭
掺合
搜索枯肠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梦想与奋斗相辅相成。年轻人最不该在能奋斗的时候选择。与时代同向同行,以奋斗筑梦圆梦,用脚步的青春,定会出灿烂的金光。请记住:幸福是奋斗出来的!A.悠闲
丈量
闪耀 B.安逸
衡量
绽放C.悠闲
衡量
绽放 D.安逸
丈量
闪耀4.下面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①古典诗词中蕴含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精神和文化。②我们读古诗词是为了更好地感知生活,从容地面对生活,成为一个大写的中国人。③我们诵读古诗词在表达内心情感的同时,也进行了一次文化寻根的旅程。④通过这样的诵读,使我们的道德情操得以升华,人生观、价值观得以完善。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春天要开的花,任是谁都按捺不住的□各种花讯接踵而至,桃花、杏花□梨花竞相开放,向人们报告春的讯息。置身梨园,暗香袭人。这千姿百态的梨花,有的肆意绽放,灿烂而热情;有的半开半合,似含羞少女□有的刚刚破蕾,好奇地打量着陌生的世界。从一树树梨花中,我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仿佛看到秋天的丰收景象。A.?
,
; B.?
;
、 C.。
、
; D.。
;
,6.下面对《观沧海》一诗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A.这首乐府诗的开头两句直接写人,让人感受到诗人登临碣石山观海时的英姿勃勃,奠定了壮美的基调。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运用动静结合、相互映衬的手法,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借助奇特的想象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虚中有实、实中有虚。D.本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表现出诗人博大的胸怀,抒发了其渴望统一全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阅读《回忆我的母亲》选文,完成下面小题。①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②我家是佃农。祖籍广东韶关,客籍人,在“湖广填四川”时迁移四川仪陇县马鞍场。世代为地主耕种,家境是贫苦的,和我们来往的朋友也都是老老实实的贫苦农民。③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了八个,以后再生下的被迫溺死了。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母亲把八个孩子一手养大成人。可是她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没法多照顾孩子,只好让孩子们在地里爬着。④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⑤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⑥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⑦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祖母是家庭的组织者,一切生产事务由她管理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7.下面对文章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①段痛悼母亲逝世,引出对母亲的回忆。既交代了文章写作的缘由,又高度概括了母亲勤劳一生的特点。“我爱我母亲”是全文感情的基调。B.选文第③段记叙了“家境贫穷”的情况,母亲无法全部养活十三个儿女,也无法多照顾儿女,表现了母亲心里的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C.选文“母亲是个好劳动”总领第④段,强调母亲的勤劳能干,随后叙述了母亲日常要做的许多事情。D.选文第⑦段的中心句是: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8.下面对文章的写法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选文的一大特点是夹叙夹议,以记叙为主,其间穿插着若干议论性语句。B.选文中“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这一句承接上文,“这样地”即指上文中所写的每天繁重的劳动:“天不亮就起床”“煮饭”“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整日”,说明从早到晚,没有一丝空闲;每日如此,没有一点例外。作者对母亲,是敬重而又心疼的。C.选文第⑥段画线句,“看也不看”“有滋味”,两相对比,既表现出作者对地主家穷奢生活的蔑视,也突出了母亲的善持家务、聪慧能干,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D.选文寄事于情,作者把深深的敬爱和怀念都渗透在对往事的回忆中,极尽铺张渲染的描写,来表达自己深沉的感情。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阅读《杞人忧天》,完成下面小题。①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②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③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④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⑤其人曰:“奈地坏何?”⑥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⑦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屈伸呼吸
若:你B.只使坠
只使:纵使,即使C.充塞四虚
四虚:四面空虚D.奈何忧其坏
奈何:怎么,为何10.下面加点词的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其人舍然大喜
太丘舍去B.终日在天中行止
止增笑耳C.因往晓之
下车引之D.日月星宿
意与日去11.下面对本文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杞人反复提出疑问,说明他忧心忡忡,照应了上文的“废寝食”。B.两人都“舍然大喜”,是因为大家都明白了天不会崩塌下来,因此放下心来。C.这篇寓言在人物对话方面把握得非常准确,传达了人物当时的心理。D.这篇寓言讽刺了那些害怕不可能发生的灾祸、徒然自扰的庸人,告诉我们要全面认识事物。四、名句名篇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12.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1)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3)乡书何处达,。(王湾《次北固山下》)(4),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5),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6)《〈论语〉十二章》中强调不仅要学习别人的优点,还要看到别人的缺点,并引以为戒的句子是:,。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殷仲堪既为荆州刺史,值水俭①,食常五碗盘②,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③,亦缘其性真素。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大州,云我弃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本,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④其存之。”(选自《世说新语》,有修改)[注]①水俭:水灾。俭:年成歉收。②五碗盘:当时流行的一种成套的食器,由一只圆形托盘和五只很小的碗组成。③率物:为人表率。④尔曹:你们。1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虽欲率物
欲:(2)云我弃平昔时意
意:1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贫者,士之本,焉得登枝而捐其本!15.殷仲堪是否丢弃“士之本”?请结合原文说明理由。六、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阅读《杏花时节》,完成下面小题。杏花时节张振①北京的早春,让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家乡——新疆伊犁的春天。那里,春天的苏醒似乎总是以千万种姿态缓缓展开。对我而言,伊犁真正的春天是在4月末5月初,体感上不再清冽、寒冷。但心里的春天,却更早一些,从3月底到4月份就已开始。这时,那拉提大草原的顶冰花开了,牧草返青,杨树抽芽,积雪消融,土壤蓬松,一切都预示着新的开始。②而在伊犁,最让人期待的,莫过于那三万多亩杏花盛开的日子。牧民期待游客骑马而来,妇女等待羊毛毡子的售出,小孩则怀揣糖果,期待着陌生人的夸赞和镜头前的笑容。农民们更是心知肚明,杏花一开,便是春耕大忙之时。③天山南北,杏花遍地,但在我心中,吐尔根乡的杏花沟最为独特。这是一片公元14世纪遗留的原始野杏林,位于巩乃斯河北岸,伊犁河谷的浅山地带。这里雨水充沛,得益于南向敞开的马蹄形谷地,既避开了西北向的山风,又拥抱着东南方的日光,使得野杏林得以繁衍至今。如今,得益于现代化的无人机施肥、喷药以及人工治理,杏花沟更显壮观,并有了新名字——那拉提杏花谷。④当春天真正来临,杏花谷春意盎然,如潮水般汹涌而至,迅速覆盖了山坡与沟谷。满山坡的花草,远望一片绿意,近看却草色稀疏,只留下满山的黑土。除了绿草和杏花,还有悠闲吃草的牛羊,以及山头上不时冒出的洁白毡房,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杏花谷的热闹不仅限于自然,更有农牧民、商贩和游客的欢声笑语,以及文艺人的歌舞演出,给这片土地增添了别样的生机。⑤我曾有幸在空中俯瞰杏花谷,从直升机上看下去,风景果然惊艳。整片山林坐北朝南,呈鹿角状结构,光的流动、时间的变迁好像在杏花上留下了不同的色彩,白色、粉色、淡红色、深红色,让人如痴如醉。⑥在我成长的二十多年里,杏花谷对我来说或许只是一个偶尔经过的地方,未曾真正了解。但毕业后返乡工作的九年,我成为了杏花谷变迁的见证者。如今的杏花谷,现代设施应有尽有,智能电网、灯光舞美、音响设施以及多功能服务中心,各种休闲娱乐和食宿场所一应俱全,既保护了生态,又融入了现代科技。⑦杏花谷的美,不仅限于春天。春天是花的海洋,唯美而斑斓;夏天,它成为天然的牧场,青草如浪,牛羊悠闲;秋天,杏花谷披上了金色的外衣,牧草安静,大地感慨着岁月的变迁,现代化的收割器械让农牧民的工作更加从容;冬天,杏花谷银装素裹,神秘而庄严,为来年的生机与希望蓄势待发。⑧杏花谷四季更迭,每一季都有它独特的韵味。而我,从曾经的过客到如今的见证者,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感情和认识。杏花谷不仅是我家乡的骄傲,也是许多人心中诗和远方的象征。(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04月06日,有改动)16.杏花“每一季都有它独特的韵味”,请简要概括一年四季杏花的特点。17.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第③段中为什么说“在我心中,吐尔根乡的杏花沟最为独特”?18.请结合语境,赏析选文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整片山林坐北朝南,呈鹿角状结构,光的流动、时间的变迁好像在杏花上留下了不同的色彩,白色、粉色、淡红色、深红色,让人如痴如醉。19.请结合全文,分析文章标题“杏花时节”的作用。七、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1小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2024年越来越多的国货“潮品”获得了市场的认可。老牌国货产品迭代焕发新活力,收获了一大批年轻粉丝;新兴品牌加强质量创新力度,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国货“潮品”的乘势而上,不仅为人们带来更丰富的消费选择,还带来更美好的文化体验。请阅读下面资料,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材料二】走进位于浙江义乌的篁园服装市场,款式多样的新中式服装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店里有1000多款新中式服装,一两个月就卖得差不多了。”在店主钭小清的档口,一款红色斜襟盘扣刺绣的新中式外套最受欢迎,“已补了十几次货,每次至少拿200件,还有东北、广西、云南等地客户来购买。”中式设计和面料受到消费者喜爱。【材料三】各大服饰品牌几乎都在积极参与开发“国潮”服饰,实现量质齐升。有的品牌在理念上深度挖掘传统文化价值,更多品牌则尝试推出联名款、特别纪念款或者节庆款。【材料四】为抓住“国潮”消费机遇,不少服饰品牌以传承与创新挖掘服装市场潜力。“我们去年卖出20万件可机洗羊绒产品,今年又新推出防泼水羊绒面料羽绒服,销量很好。”某服装公司负责人说。为迎合绿色、健康消费理念,公司还开发出包含再生羊绒、无染色羊绒等绿色工艺的定制化服装,销量不错。20.请探究【材料一】的内容,根据三大平台不同方面的数据简要写出你的结论。21.请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概括“国潮”服饰走红的原因。八、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22.青少年需要学习、理解与传承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也蕴藏在我们所读的名著中。阅读名著时,我们可以主动了解一些感兴趣的传统文化现象。这不仅能帮助我们清晰地把握名著内容,还能深化我们对名著思想内涵的理解,在《西游记》中,数字“三”就具有丰富的意义,它首先与主要人物的关系紧密相连。唐僧作为取经团队的核心,代表了佛教的教义和道德规范,三个主要徒弟孙悟空、(1)和沙僧则分别代表了人性中的不同方面。故事情节中有许多以“三”为基础的情节设计,如在白虎岭,孙悟空(2);途经火焰山,孙悟空(3)等。数字“三”不仅与道德观念密切相关,更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通过对“三”的运用,作者(4)成功地将佛教、道教等宗教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化相融合,创作出了这部具有深刻哲学思考和文化内涵的文学巨著。九、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23.鲁迅的名著《朝花夕拾》深入挖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既有对封建思想、习俗的揭露与批判,也有对地方民俗、戏剧的展现与描绘,请你结合《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的相关内容从以上两个角度进行简要分析。十、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24.2024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将“春节一一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是中国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日益受到世界各国越来越多人们的“青睐”。过春节,也许是一段难以忘怀的故事、一顿不同往日的年夜饭、一句与众不同的祝福、一个新颖别致的礼物……过春节,庆祝农历新年,我们既有各家的特色活动,代表着家人情感相依、幸福传递,也有很多传统的民风民俗,代表着文化的传承,对中华民族的美好祝愿。关于过春节,你有怎样独特的经历和感受呢?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紧扣主题,内容具体充实;②有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天津市滨海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及简析1.答案:C简析:A选项中,“缄默”的“缄”应读“jiān”,“咄咄逼人”的“咄”读“duō”;B选项里,“蜕变”的“蜕”读音是“tuì”;D选项中,“狭隘”的“隘”读“ài”,“畏罪潜逃”的“潜”读“qián”。C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2.答案:B简析:A选项“鸭雀无声”错误,应为“鸦雀无声”;C选项“浩缈”应写作“浩渺”;D选项“掺合”正确写法是“掺和”。B选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3.答案:D简析:“悠闲”侧重于悠然闲适,“安逸”更强调舒适享受,结合语境“年轻人最不该在能奋斗的时候选择”,“安逸”更合适;“衡量”侧重于比较、评定,“丈量”指用步、尺等测量,与“用脚步”搭配,“丈量”更准确;“绽放”一般与花朵等搭配,“闪耀”与“灿烂的金光”搭配更恰当。所以选D。4.答案:D简析:第④句中,“通过”和“使”并用,造成句子缺少主语,可删去“通过”或“使”,所以该句有语病。5.答案:C简析:第一处,“春天要开的花,任是谁都按捺不住的”是陈述句,句末用句号;第二处,“桃花、杏花、梨花”是并列列举,中间用顿号;第三处,“有的肆意绽放,灿烂而热情”“有的半开半合,似含羞少女”“有的刚刚破蕾,好奇地打量着陌生的世界”是并列的排比句,中间用分号。所以选C。6.答案:A简析:《观沧海》开头“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是点明观海的地点,虽未直接写人,但能让人感受到诗人的英姿,但并非直接写人,A选项表述错误。7.答案:D简析:第⑦段主要围绕母亲的优秀品质展开,如任劳任怨、性格和蔼等,“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只是对家庭情况的描述,并非中心句,D选项理解错误。8.答案:D简析:文章语言平实,通过真实叙述表达对母亲的敬爱和怀念,并非“极尽铺张渲染的描写”,D选项说法错误。9.答案:C简析:“充塞四虚”中“四虚”指四方,不是“四面空虚”,C选项解释错误。10.答案:C简析:A选项,“其人舍然大喜”的“舍”通“释”,解除、消除;“太丘舍去”的“舍”是舍弃、离开。B选项,“终日在天中行止”的“止”是停留;“止增笑耳”的“止”是只、仅仅。C选项,“因往晓之”和“下车引之”的“之”都是代词,指代人。D选项,“日月星宿”的“日”指太阳;“意与日去”的“日”指时光。C选项中加点词词义相同。11.答案:B简析:杞人“舍然大喜”是因为听了解释不再担忧天崩地陷;晓之者“舍然大喜”是因为成功开导了杞人,不是因为自己明白了天不会崩塌,B选项理解错误。12.答案:随君直到夜郎西;何当共剪西窗烛;归雁洛阳边;夜阑卧听风吹雨;非淡泊无以明志;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简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注意“郎”“剪”“雁”“阑”“泊”“择”等字的正确书写。13.答案:(1)想,想要(2)意志,意愿简析:(1)“虽欲率物”意思是他虽然想要给众人做表率,“欲”解释为“想,想要”。(2)“云我弃平昔时意”指就说我抛弃了过去一贯的生活态度,“意”是“意志,意愿”的意思。14.答案:(安于)清贫是读书人的本分,哪能因为攀上高枝就丢掉根本呢?简析:翻译时,“贫者”指清贫的状态,“本”是本分,“焉得”是哪能,“登枝”指身居高位,“捐”是丢掉、抛弃。按照这些字词的意思准确翻译句子。15.答案:殷仲堪没有丢掉读书人的本分,因为他“食常五碗盘”外没有多余的菜肴,饭粒掉在桌子上,他会捡起来吃掉。(意近即可)简析:从文中“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可知,殷仲堪在生活上保持节俭,即便担任荆州刺史,也未改变质朴的生活作风,坚守了“贫者,士之本”。16.答案:春天是花的海洋,唯美而斑斓;夏天,它成为天然的牧场,青草如浪,牛羊悠闲;秋天,杏花谷披上了金色的外衣,牧草安静,大地感慨着岁月的变迁,现代化的收割器械让农牧民的工作更加从容;冬天,杏花谷银装素裹,神秘而庄严,为来年的生机与希望蓄势待发。简析:答案直接从文章第⑦段提取,该段分别描述了杏花谷四季的特点,概括即可。17.答案:吐尔根乡的杏花沟独特之处:①位于的地带或地形独特。或用原文回答:作为公元14世纪遗留的原始野杏林,位于巩乃斯河北岸,伊犁河谷的浅山地带。②雨水充沛,阳光充足,使得杏林繁衍至今。或用原文回答:这里雨水充沛,得益于南向敞开的马蹄形谷地,既避开了西北向的山风,又拥抱东南方的日光。③现代化无人机施肥、喷药及人工治理的介入,使得杏花沟得以保持并展现其壮观景象。或用原文回答:得益于现代化无人机施肥、喷药及人工治理,杏花沟更显壮观,并有了新名字——那拉提杏花谷。(意近即可)简析:文章第③段从历史遗留、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现代治理等方面阐述了杏花沟的独特之处,对这些内容进行提炼总结即可。18.答案: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山林的形状比喻成鹿角,将光的流动和时间的变迁比喻为在杏花上留下的色彩,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杏花谷春天色彩斑斓、美不胜收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杏花谷春天的喜爱和赞美。(意近即可)简析:从修辞角度看,句中把“山林的形状”比作“鹿角”,把“光的流动和时间的变迁”比作“在杏花上留下的色彩”,通过比喻生动展现了杏花谷春天的美景,从而表达作者的喜爱与赞美之情。19.答案:①标题简洁明了,富有诗意,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点明了文章的背景和主要内容,在杏花时节里展现了杏花谷的四季变化和美丽景色。③暗示了文章的主题——对杏花谷美景的赞美和对家乡的热爱。(意近即可)简析:从标题的语言风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经典文化节活动计划
- 2025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实施评估总结报告
- 2025小学六年级班主任学科提升计划
- 制造业周转材料管理与供应计划
- 2025年抗高血压药项目申请报告
- 中国四柱二次液压举升机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中国横式砂光机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5年铝合金导线项目分析报告
- 家长化学期末复习支持计划
- 服务外包项目评估分析报告
- 模电直流稳压电源
- 标识标牌投标服务方案
- 黑河学院辅导员考试题库
- 新高考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套课件
- 做一名幸福教师专题培训课件
- GHS化学品(含危险品)标签标志与象形符号
- 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3年版)实施细则
- GA/T 2002-2022多道心理测试通用技术规程
- JJF 1973-2022 移动生物检测实验舱性能参数校准规范
- 弟子规余力学文
- 物理学家-焦耳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