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分析(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分析(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分析(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分析(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分析(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十二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分析

一.基础练

1.如图所示,能表示人体大量喝水时,胃液pH变化的图像是()

2.如图曲线a和b是可溶性一元强碱与盐酸互滴的滴定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溶性一元强碱、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molL-1

B.p点为滴定终点(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

C.酚醐不能用作该滴定的指示剂

D.曲线b是可溶性一元强碱滴定盐酸的滴定曲线

3.电离度是描述弱电解质电离程度的物理量,电离度=肾忽黑黑黑xl0°%。现取

20mLe(H+blxlOYmollT的CH38OH溶液,加入0.2mol的氨水,测得溶液导电能力

变化如图,则加入氨水前CHsCOOH的电离度为()

51015氨水的体积(mL)

A.0.5%B.0.1%C.1.5%D.l%

4.甲酸(HCOOH)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废水中的甲酸及其盐,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含固

体活性成分R3N,R为烷基)因静电作用被吸附回收,其回收率(被吸附在树脂上甲酸根的

物质的量分数)与废水初始pH关系如图(已知甲酸4=1.8乂10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废水初始pH

A.活性成分R3N在水中存在平衡:R3N+H2OR3NH++OH-

B.pH=5的废水中c(HCOCr):c(HCOOH)=18

C.废水初始pH<2.4,随pH下降,甲酸的电离被抑制,与R3NH+作用的HCOCF数目减少

+

D.废水初始pH>5,离子交换树脂活性成分主要以R3NH形态存在

5.常温下,首先将C"缓慢通入水中至饱和,然后向所得饱和氯水中滴加O.lmollT的KOH

溶液,整个实验进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向a点所示溶液中通入SO?,溶液的酸性增强

C.b点溶液中:c(H+)>c(cr)>C(C1O-)>c(HClO)>C(OH-)

D.c点所示溶液中:c(K+)=C(C1O)+c(Cl)+c(HClO)

二.中等练

6.亚碎酸(H3ASO3)是三元弱酸,可以用于治疗白血病,H3ASO3水溶液中含碑物质的分布

分数(平衡时某粒子的浓度占各粒子浓度之和的分数)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H3ASO3的电离方程式为H3ASO3簿诊3H++AsO。

B.H3ASO3第一步电离的电离常数长对=1X10*

C.H3ASO3溶液的pH约为9.2

+

D.pH=12时,溶液中c(H2AsO;)+24HAsO?)+3c(AsO.)+c(0H-)=c(H)

7.滴定分数是指滴定过程中标准溶液与待测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25℃时,用

0.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0.01000mol.1/H2c2O4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已知

10T3=0.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H

7

1.3

0

A.从①点到②点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

++

B.点②所示溶液中:c(Na)+c(H)=c(HC2O4)+C(C2O;-)+c(QH-)

C.点①所示溶液中:c(Na+)>c(HC2O;)>C(H2C2O4)>C(C2O^)

D.25℃时H2c2O4的电离常数:%=10"

8.在fC时,AgzCrO4在水溶液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又知AgCI的

%=1.8x10TomoF-l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时,Y点和Z点时Ag2CrC)4的Ksp相等

B.饱和AgzCrO,溶液中加入KzCrO4,不能使溶液由Y点变为X点

82-2

C./℃时,Ag2CrO4的Ksp为1x10-molL

11

D/C时,将0.01mol-L-AgNO3溶液滴入20mL0.01mol-LKC1和0.01mol•LK2CrO4的混

合溶液中,C「先沉淀

9.常温下,将pH均为3,体积均为匕的HA和HB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

B.水的电离程度:c>a

c(HB)

C.从。点到人点,溶液中酒亍变大

D.溶液中离子总数:b>a

10.常温下,用O.lOOOmoLLT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T某酸(HA)溶液,溶液中

c(X)

HA、A一的物质的量分数MX)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WX)=£本工7^]。下列说法

)~rC\AI

正确的是()

1

9

O6.8

7

os.6

5

O6.4

63

S2

SJ

O

A.E(HA)的数量级为10-5

B.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点疑点

C.当pH=4.7时,c(A-)+c(OH-)=c(HA)+c(H+)

D.当pH=7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20.00mL

11.常温下,用O.lmoLLTKOH溶液滴定10mLO.lmoLLTHA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V(KOH)/mL

A.,说明HA属于弱酸

B.水的电离程度:d点“点

C.e点溶液中:c(K+)=2c(A)+2c(HA)

D.b点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c(A-)>c(K+)>c(HA)>c(H+)>C(OH)

12.常温下,用0.1000mol1T的盐酸分别滴定20.00mL浓度均为0.1000mob1/三种一元弱酸

的钠盐(NaX、NaY、NaZ)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该NaX溶液中:c(Na+)>c(X-)>c(OH-)>c(H+)

B.三种一元弱酸的电离常数:((HX)〉Ka(HY)〉Ka(HZ)

C.当pH=7时,三种溶液中:c(X-)=c(Y-)=c(Z-)

D.分别滴加20.00mL盐酸后,再将三种溶液混合:C(X-)+C(Y[+C(Z-)=c(H+)-dOHj

13.某温度下,UNO?和CH3coOH的电离常数分别为5.0x10-4和1.7x10-5。将pH和体积均相

同的两种酸溶液分别稀释,其pH随加水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I代表UNO2溶液

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点)c点、

c(HA)c(0H-)

C.从c点到d点,溶液中-----T—^保持不变(其中HAIA一分别代表相应的酸和酸根

cA-

离子)

D.相同体积a点的两溶液分别与NaOH恰好中和后,溶液中〃(Na+)相同

14.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IF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0x10-7c(OH-)/mol•L-1

A.升高温度,可能引起由c向6的变化

B.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x10-"

C.该温度下,加入FeJ可能引起由6向。的变化

D.该温度下,稀释溶液可能引起由。向d的变化

15.某温度时,Bas。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Na2sO,可以使溶液由。点变到c点

B.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由d点变到c点

C.b、d点都是不能长时间稳定存在的点

D.a点对应的Ksp大于。点对应的餐

16.一定温度下,三种碳酸盐MCC)3(M:Mg2+、Ca2\Mi?+)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pM=-lgc(M),p(CO|-)=-lgc(CO^)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gCO3,CaCO3.MnCC)3的/依次增大

B.a点可表示MnCC)3的饱和溶液,且4M/)=C(CO『)

C.b点可表示CaCC>3的饱和溶液,且c(Ca2+)<C(CO1-)

D.c点可表示MgCOs的不饱和溶液,且c(Mg2+)>c(CO:)

17.25℃时,浓度均为0.10mol.17:体积均为%的MOH和R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

V

V,pH随1g7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pH

1234jV

A.MOH一定是强碱

B.为了使MOH溶液与ROH溶液稀释后的pH相等,加入水较多的是ROH溶液

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OH-)几乎相等

Vc(M+)

D.当母丁=3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减小

%c(R+)

36

18.常温下,已知Ksp(ZnS)=1.6x10-24,(CuS)=1.3xlQ-,如图为CuS和ZnS饱和溶液中

阳离子(R2+)浓度与阴离子(S?-)浓度的负对数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曲线A表示的是CuS,曲线B表示的是ZnS

B.向曲线A表示的溶液中加入Na2s溶液,不可能实现n点到m点的转换

C.p点表示CuS或ZnS的不饱和溶液

D.向CuS饱和溶液中加入CuCU固体,CuS的溶解平衡逆向移动,Ksp(CuS)减小

19.常温下,已知100mLpH=2的两种一元酸HA和HB,一种是强酸,一种是弱酸,稀释过

程中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释前HA、HB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B.pH=2的HB溶液稀释100倍后,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xl()T°mol-LT

C.HA为弱酸,HB为强酸

D.等体积的HA、HB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的起始速率相同

20.25℃时,向HR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测得pM随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

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pM

A.M点水的电离程度大于N点的

B.pH为5.0时,n(NaOH)>|n(HR)

C.O.lmol-171的NaR溶液的pH为9

D.滴至溶液pH=7.0时,c(Na+)>c(HR)

三.拓展练

21.常温下CH2cleOOH和CHJCOOH的两种溶液中,分布系数d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

/、cfCH.CICOO)

示。[比如:~7~--------]

CH.C1COO-7=-------------v

\-c(CH.CICOOH)+c(CH2C1COO)

pH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M表示^(CHC12COO)~pH的变化关系

B.若酸的初始浓度为0.10mobLT,则a点对应的溶液中有c(H+)=c(CHCl2coeF)+c(OH-)

13

C.CH2C1COOH的电离常数Ka=10

cUonon-4,电离度a(CH,ClC°OH)0.15

D.pH=2.08时,—_…-------=------------=------

电商度a(CHCl2coOH)0.85

22.常温下,向二元弱酸H2A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所得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

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n表示pH与lg\、〈的关系

c(A「)

23

B.^al(H2A)=10~

2

C.交点a的溶液中:c(H2A)>c(A)

2

D.NaHA溶液中:c(HA)>c(A-)>c(H2A)

23.常温下,pH=11的X、Y两种碱溶液各1mL,分别稀释至100mL,其pH与溶液体积(V)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两种碱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B.稀释后,X溶液的碱性比Y溶液的碱性强

C.完全中和X、Y这两种碱溶液时,消耗同浓度盐酸的体积相等

D.若则X、Y都是弱碱

24.已知相同温度下,^sp(BaSO4)<^sp(BaCO3)o某温度下,饱和溶液中-lg[c(SOj)]、

-lg[c(CO;)]与-lg[c(Ba2+)]的关系如图所示。

-1g[c(Ba2*)J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①代表BaCC)3的沉淀溶解曲线

10

B.该温度下Bas。4的Ksp(BaSO4)^j1.0x10

C.加适量Bad2固体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D.c(Ba2+)=Hr”时两溶液中

25.难溶盐Cag可溶于盐酸,常温下,用盐酸调节Ca且浊液的pH,测得体系中-lgc(F)或

-3g+)与1g%

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HF)

H

A.N代表-lgc(Ca?+)与ig/)的变化曲线

c(HF)

B.Y点的溶液中存在c(C「)<c(Ca2+)=c(HF)

C.常温下,&p(C吗)=10加6

D.Z点的溶液中存在lgc(Ca?+)—21g。^=T.2

26.某温度下,向10mLO.lmol-171NaCl溶液和10mL0.1moLI/iKCrC^溶液中分别滴加

O.lmollTAgNOs溶液。滴加过程中pM[-Igc(CT)或-Igc(CrOj)]与所加AgNC)3溶液体积

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gzCrO'为成红色沉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力、d、e三点所示溶液中,Ag+的浓度大小关系为e>d>b

B.若将上述NaCl溶液浓度改为0.05molK1,则b点会平移至a点

C.用AgNC(3标准溶液滴定NaCl溶液时,可用K2CrO4溶液作指示剂

D.该温度下,反应Ag2CrC)4(s)+2C「(aq).•2AgCl(s)+CrOj(aq)趋近于完全

27.难溶盐MgF2可溶于盐酸,常温下,用HC1气体调节MgF?浊液的pH,测得体系中

Tgc")或—1gc(Mg2+)随ig,(H)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HF)

A.曲线N代表-lgc(F)随ig业1的变化趋势

c(HF)

B.y点溶液中存在c(Mg2+)=c(HF)

C.氢氟酸的Ka=10*

D.难溶盐MgF2的溶度积7^=10-皿6

28.25℃时,向草酸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随pH的变化曲

线如图所示。其中。(H2c204)+c(HC20j+c(C20j)=0.1mol.LT。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0

sJ

78

T

0s

E6

).0

/.0

"o.4

0,,0

0..0

2

4567

PH

A.H2c2O4的K%数量级为IQ-5

++

B.NaHC2O4溶液中:c(Na)>c(HC2O4)>c(H)>c(0H)

C.0.1mol-L-1H2c2O4溶液中,H2c2O4的电离度为80%

D.当溶液的pH=7时,溶液中c(Na+)=0.1mol•「+C(C2O;)-c(H2C2O4)

29.室温下,用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HC1溶液分别滴定物质的量浓度均为O.lmollT的三种碱

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滴定前,三种碱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大小关系:DOH>BOH>AOH

B.pH均为7时,c(A+)=c(B+)=c(D+)

C.滴定至尸点时,溶液中:c(Cr)>c(B+)>c(BOH)>c(OH-)>c(H+)

D.当中和百分数均达100%时,将三种溶液混合后存在:

c(AOH)+c(BOH)+c(DOH)=c(H+)-c(0H-)

3O.Ga与Al同为第HIA族元素,溶液中Ga3+及其与OT形成的微粒的浓度分数a随溶液pH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0Qlmol.LT的CH3coOH溶液的pH约为3.4,常温下,向

NaGa(0H)4溶液中滴加醋酸溶液,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M

100

度80

分60

数40

&

%

20

°246810

1214

pH

A.Ga(OH);的浓度分数一直不变

B.反应Ga3++凡0窿诊Ga(OH)2++H+的平衡常数K的数量级为10-

C.pH=7,c(Na+)+3c(Ga3+)+2c[Ga(OH)2+]+c[Ga(OH)^]=c[Ga(OH);]

D.当溶液中Ga3+与GalOH%的浓度相等时,c(CH3COO)>c(CH3COOH)

答案以及解析

L答案:A

解析:胃液中含有HC1,有一定酸性。大量喝水相当于对盐酸进行稀释,其酸性减弱,pH增

大,但溶液pH-定小于7,A图像符合题意。

2.答案:B

解析:由图像可知盐酸和一元强碱的pH分别是1和13,所以其浓度均是O.lmoLLT,而不

是A项错误;2点时,溶液pH为7,则说明中和反应完全,溶液呈中性,B项正

确;强酸和强碱的滴定既可以选择甲基橙,也可以选择酚醐,C项错误;曲线b的pH随反应

的进行逐渐减小,为盐酸滴定一元强碱的曲线,D项错误。

3.答案:B

解析:根据图像分析,当氨水的体积为10mL时导电能力最强,说明此时氨水刚好与醋酸完

全反应,所以醋酸的浓度为“2m。:5:10mL=0」mol.L,所以Cf^COOH的电离度为

10-4mol-L-10.1mol-U1x100%=0.1%,故选B。

4.答案:D

解析:活性成分R3N中N能与水电离出的H+形成配位键,因此在水中存在平衡:

+5

R3N+H2OR3NH++OH-,A正确;pH=5的废水中,c(H)=10-molL-\根据甲酸

+

c(H)c(HCOO)",口c(HCOO-)K1.8X10-4

K=---------------------=1.8x10;侍/"cc口、=/口+、=18,B正确;废水初

c(HCOOH)c(HCOOH)c(H+)

始pH<2.4,随pH下降,c(H+升曾大,电离平衡HCOOH.--HCOCr+H+逆向移动,甲酸

的电离被抑制,c(HC。。。减小,与R3NH+作用的HCOCF数目减少,C正确;废水初始

pH>5时回收率小于10%,说明吸附在树脂上的甲酸根较少,活性成分主要以R3N形态存

在,D错误。

5.答案:B

解析:溶液中含有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试纸测量,A错误;a点通二氧化硫,次

氯酸和二氧化硫反应得到硫酸和盐酸,溶液酸性增强,B正确;b点所示溶液中发生反应:

+

C12+H2OH+C1+HC1O,HC1O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故溶液中存在:

c(H+)>c(cr)>c(HClO)>c(cio)>c(OH),C错误;c点溶液呈中性,贝U

「"『(OH),根据电荷守恒得C(H+)+C(K+)=C(C「)+C(C1CF)+C(OH)所以

C(K+)=C(C1)+C(C1O),D错误。

6.答案:B

解析:H3ASO3是三元弱酸,分步发生电离,第一步电离方程式为

+

H3ASO3^?>H+H2ASO3,A项错误;H3ASO3第一步电离的电离常数

c平(H2AsOj)-Cjp(H*)

由图可知,pH=9.2时,c(H2AsO;)=c(H3AsO3),则

c平(H3AsO3)

+92

^a]=c(H)=lxlO-,B项正确;H3ASO3是三元弱酸,其水溶液的pH小于7,C项错误;

pH=12时,溶液呈碱性,则有c(OH)>c(H+),从而可得

+

c(H2AsO;)+2c(HAsO;)+3c(AsO;)+c(0H)>c(H),D项错误。

7.答案:A

解析:A.由图可知,0.1mol.LT的H2C2O4的pH大于l,说明H2c2O4部分电离,是二元弱

酸,到②点到达滴定终点,此时刚好生成草酸钠,其中草酸根离子可以水解,促进水的电

离,从①点到②点草酸根离子逐渐增多,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A正确;

B.根据选项A分析可知,点②处溶质为草酸钠,根据电荷守恒可知,

++

c(Na)+c(H)=c(HC2O;)+2c(C2O^)+C(OH-),B错误;

C.点①为第一个滴定终点,此时溶质为H2c2O4,此时溶液显酸性,则草酸氢根离子电离大于

水解,则草酸根离子大于草酸分子,故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

c(Na)>c(HC2O4)>c(C2O;)>c(H2C2O4),C错误;

+

c(H)c(HC2O;)

D.H2c2。4的电离常数Ka|=,根据起始时,其pH为13,则

~C(H2C2O4)

If)*1Q-1.3

%XI二合2义10一巴D错误;

al0.1—10-13

故选Ao

8.答案:C

解析:4P只与温度有关,则/C时,Y点和Z点时Ag2CrC>4的Ksp相等,故A正确;饱和

AgzCrO,溶液中加入KzCrC^dCrO;)增大,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c(Ag+)减小,而Y点

变为X点时c(Ag+)不变、c(CrO:)增大,故B正确;/C时,AgzCrO’的

+11133

/=4(Ag).%(CrO:)=(1义10—3mol.K'plxiO^molU=lxWmol-I7,故C错

+33

误;^sp(Ag2CrO4)=4(Ag)♦c平(Cr0;-)=lxl0-"molL,

+10221

%(AgCl)=c平(Ag)-c平(Cl)=1.8x10molI7,将0.01mol-17AgNO3溶液滴入20mL

0.01molL71KC1和OQlmollTLCrO,的混合溶液,混合溶液中c(CrOj)=0.01moLlJ,形

成AgzCrC^沉淀需要c(Ag+)=J],mol-L1«3,2x105mol.L1,混合溶液中

c(Cl)=0.01mol-L1,形成AgCl沉淀需要c(Ag+)=岑Mmol•尸=1.8xlCT'mol.K1,所

以Cr沉淀时需要的c(Ag+)较小,C「先沉淀,故D正确。

9.答案:C

vvV

解析:根据横坐标想方表示的意义,当1gh=1时,说明体积增大10倍,当坨h=2时,说

明体积增大100倍,纵坐标表示的是pH的变化,根据pH=-lgc(H+)判断,实质是离子浓度

发生了变化,根据加水稀释时促进电离进行判断。A.根据横坐标判断体积的变化,当横坐标

从0到2时,体积增大100倍,纵坐标根据pH的计算公式pH=-lgc(H+),判断氢离子的浓

度变化,HA的氢离子的浓度由10-3变为10-5,pH变化为2,说明HA是强酸,HB的pH变

化小于2,故HB是弱酸,故A正确;B.图像中a点和c点溶液的体积相同,。点pH较小,

说明氢离子的浓度较大,对水的电离抑制程度大,故水的电离程度:c>a,故B正确;C.根

据从a点到》点横坐标的变化,改变的条件是加水稀释,根据加水过程中,电离程度增大,

c(HB)

故变小,故C不正确;D.从。点到6点加水稀释过程中,促进了弱酸的电离,故离子

总数在增大,故D正确。

10.答案:A

解析:曲线的交点处,c(HA)=c(A-),止匕时pH=4.7,则

K(HA)='(H)c(A)=1()47因此Ka(HA)的数量级为10-5,A项正确;a点、6点溶

八c(HA)

液均显酸性,均抑制水的电离,。点pH较小,溶液酸性较强,抑制水的电离程度更大,因

此,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a点<b点、,B项错误;当pH=4.7时,c(HA)=c(A-),但

c(OH-)不等于c(H+),C项错误;HA为弱酸,当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20.00mL时,二

者恰好反应生成NaA溶液,溶液显碱性,pH>7,D项错误。

11.答案:C

解析:A.O.lmoLLTHA溶液的pH^3,说明HA末完全电离,属于弱酸,故A正确;B.酸或

碱抑制水的电离,能够水解的弱离子促进水的电离,d点溶质为KA,c点溶质为KA和

HA,c点不影响水的电离、d点促进水的电离,所以水的电离程度:d点>c点,故B正确;

C.e点溶液是物质的量之比为2:3的HA和KOH反应后的溶液,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

2c(K)=3c(A),即2c(K+)=3c(A-)+3c(HA),故C错误;D.6点溶液中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

度的HA和KA,溶液pH<7,溶液呈酸性,说明HA电离程度大于A水解程度,所以

c(A-)>c(HA),钾离子不水解,且HA电离程度和A-水解程度都较小,所以

c(A)>c(K+)>c(HA)>c(H+)>c(0H),故D正确。

12.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没有加入盐酸时,NaX、NaY、NaZ溶液的pH依次增大,则

HX、HY、HZ三种一元弱酸的酸性依次减弱。A.NaX为强碱弱酸盐,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

碱性,则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c(Na+)>c(X-)>c(OH-)〉c(H+),故A正确;B.弱

酸的酸性越弱,电离常数越小,由分析可知,HX、HY、HZ三种一元弱酸的酸性依次减弱,

则三种一元弱酸的电离常数的大小顺序为((HXAKafHYAKaCHZ),故B正确;C.当溶液

pH为7时,酸越弱,向盐溶液中加入盐酸的体积越大,酸根离子的浓度越小,则三种盐溶液

中酸根的浓度大小顺序为C(X-)>C(Y]>C(Z+),故C错误;D.向三种盐溶液中分别滴加

20.00mL盐酸,三种盐都完全反应,溶液中钠离子浓度等于氯离子浓度,将三种溶液混合后

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关系c(Na+)+c(H+)=c(X-)+c(Y—)+c(Z-)+c(Cr)+c(OH-),由

c(Na+)=c(C「)可得:C(X-)+C(Y-)+C(Z-)=C(H+)-C(OH-),故D正确。

13.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稀释神同的倍数,n的变化大,则n的酸性比I的酸性强,n代表

HNO2,I代表CHSCOOH,故A项错误;酸抑制水电离,6点pH小,酸性强,对水电离抑

制程度大,故B项错误;n代表HNC)2,

+

C(HN02)C(0H)c(H)c(HNO2)c(OH)“

+Kw为水的离子积常数,

c(NO2)—c(H)-c(NO2)—((HNO2)

Ka(HNC)2)为HNC)2的电离常数,这些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这些常数则不变,故

C项正确;体积和pH均相同的UNO2和C^COOH溶液,c(CH3COOH)>c(HNO2),分别与

NaOH恰好中和,CH3coOH消耗的氢氧化钠多,HNO2消耗的NaOH少,故D项错误。

14.答案:C

解析: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c(H+)和c(0H-)均增大,而由c向6变化,c(0H-)减

小,A项错误;6点时,c(H+)=c(OH-)=1.0x107ftiol.L1,故右=1.0x10X,B项错误;

FeCL为强酸弱碱盐,在水溶液中Fe3+水解消耗OH-,促进水的电离,c(T)增大,c(0H)

减小,符合图中由人到。的变化趋势,C项正确;由。到d,c(H+)不变,c(OH-)减小,稀

释不能实现该变化,D项错误。

15.答案:A

解析:A.硫酸钢溶液中存在着沉淀溶解平衡:BaSO#)—Ba2+(aq)+S0f(aq),。点在平衡

曲线上,加入Na2so2会增大c(SOj),平衡左移,c(Ba?+)应降低,可达到c点,故A项

正确;B.d点时溶液不饱和,蒸发溶剂水,达到饱和,但c(SOj)、c(Ba?+)均增大,则不会

达到。点,故B项错误;C为点Q〉&p,故溶液过饱和,则不会稳定存在,d点表示

Q<£p,溶液不饱和,不会有沉淀析出,可稳定存在,故C项错误;D.Ksp是一常数且只与

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反「不变,该曲线为某温度下的BaSC\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故在

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相等,故D项错误。

16.答案:B

解析:A.pM相等时,图线上p(COj)数值越大,c(COj)越小,因此,

MgCO3>CaCO3>MnCC>3的人。依次减小,A说法错误;B.a点可表示MnCC>3的饱和溶液,

pM=p(CO;),所以c(Mn2+)=4COj),B说法正确;C力点可表示CaCC)3的饱和溶液,

pM<p(CO;),所以c(Ca2+)>c(CO;),C说法错误;D.pM数值越大,离子浓度越小,则c

点可表示MgCC)3的不饱和溶液,pM>p(CO;),所以c(Mg2+)<c(CO;),D说法错误。

17.答案:B

解析:A.浓度都是0.10moLL-的两种碱溶液未加水稀释前,MOH的pH=13,说明MOH溶

液中c(OH-)=c(MOH)=0」Omol.LT,则MOH是强电解质,为强碱,A正确;B.据图可

知,当pH相等时,MOH溶液中加入的水更多,B错误;C.两溶液无限稀释下去,最终的pH

均无限接近7,所以它们的c(OH-)几乎相等,C正确;D.升高温度,对c(M+)无影响,而

ROH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升高温度,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则(R+)浓度增大,所以版j

减小,D正确。

18.答案:D

解析:A.题图所示,纵坐标、横坐标分别表示饱和溶液中阳离子(R2+)浓度与阴离子(S2一)浓

度的负对数关系,故数字越大,表示对应的离子浓度越小,故曲线A表示的是CuS,曲线B

表示的是ZnS,A正确;B.向曲线A表示的溶液中加入Na2s溶液,则重新达到平衡时,溶液

中的阳离子(R2+)浓度与阴离子(S?-)浓度的负对数关系必须回到曲线A上,故不可能实现〃

点到m点的转换,B正确;C.p点对应的阳离子浓度与阴离子浓度的乘积小于CuS和ZnS的

4p,故p点对应的溶液表示CuS或ZnS的不饱和溶液,C正确;D.向CuS饱和溶液中加入

CuCU固体,CuS的溶解平衡逆向移动,但温度不变,Ksp(CuS)不变,D错误。

19.答案:D

解析:在稀释过程中,强酸的氢离子数目不变,氢离子浓度下降,若稀释10'倍,氢离子浓度

下降为原来的工,pH增大%稀释促进弱酸电离,稀释10'倍,其氢离子浓度大于原来的

10

一,pH增大值小于,等pH的一元酸:酸越弱、稀释同等倍数后氢离子浓度变化幅度越

小、pH增大幅度越小,由图知,酸性A.稀释前HA、HB的pH相同,物质的量浓

度不相等,A错误;B.HB是弱酸,pH=2的HB溶液稀释100倍后,pH<4,

c(H+)>1.0xl0-4molI71,c(OH-)<1.0xlO_10moll?',则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

c(H+)=c(OH-)<1.0xlO-10molL-1,B错误;C.据分析,HB为弱酸,C错误;D.起始时,两

种一元酸HA和HB的pH=2,则氢离子浓度均为1.0xl(T2moi[T,故等体积的HA、HB分

别与足量的锌反应的起始速率相同,D正确。

20.答案:B

c(HR)c(H+)

解析:根据HR电离常数表达式得-lg3H=-Igf=pH+lg&,由直线与横轴交点知

Ka(HR)=10-5。M点pH=l-lg&=6,HR尚未完全反应,M点pH大于N点的,故M点水

9

的电离程度大于N点的,A正确;Kh(R)=—^―=122=IO-,当H为5.0时,溶液中

''((HR)10

HR与R-的浓度相等,若“(NaOH)=;〃(HR),因HR的电离程度大于R-的水解程度,则

c(R)>c(HR),故〃(NaOH)<;〃(HR),B错误,0.1的NaR溶液中

c(0H)=J10/义0」mol•L=103mol.厂,pOH=5,则溶液pH为9,C正确;根据电荷守

_,\i_\1c(HR)

恒知,滴至溶液pH=7.0时c(Na+)=c(R)再由图知pH=7.0时-炮乖TJ>。,即

c(HR)<c(R),故pH=7.0时c(Na+)>c(HR),D正确。

21.答案:B

解析:C1为弱吸电子基,则C^CICOOH的酸性弱于CHC12coOH,故

&(CH2C1COOH)<Ka(CHCl2COOH)。调pH时,CHC12COOH溶液中CHC12COOH分布系

数减小的趋势快,CHC12coeT分布系数增大的趋势快,CH2clec>OH溶液中CH2cleOOH分

布系数减小的趋势缓慢,CHCLCOCT分布系数增大的趋势缓慢,故曲线M表示

3(CH2cleOCF)~pH的变化关系,A错误;a点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

C(CHC1C00)c(H+)

+2

c(H)=C(CHC12COO)+c(OH),B正确;4(CH2cleOOH)=当

-C(CH2C1C00H)

+-28

C(CH2C1COOH)=c(CH2cleOCT)时,Ka(CH2C1COOH)=c(H)«IO,同理,

&(CHCl2coOH)=ICT]3,©错误;

c(CH2cle00)

电离度a(CH2cleOOH)C(CH2C1C00H)C(CH2C1C00)C(CHC12C00H)

电离度。(CHC^COOH)-C(CHCI2COO)-c(CH2C1COOH)C(CHC12C00)

C(CHC2COOH)

8(CH.C1C00)8(CHCl,COOH)

=4-----------片——------当PH=2.08时,

^(CH2CICOOH)^(CHCI2COO)

3(CH2cleOCT)=^(CHCl2COOH)=0.15,3(CH2clec)OH)=3(CHC12coeF)=0.85,故

电离度a(CH2cleOOH)=[0.15丫

电离度成CHC12coOH)-l谅J,日快。

22.答案:C

C(HA]XC(H+)

解析:二元弱酸H2A的一级电离常数Kal=\J,二级电离常数

C(H2A)

c(A2-)xc(H+)...

储2=c(:Aj,当c(H2Ahe(HA)或c(HA-)=c(A2_)时,降=°”)或

Ka2=4H+),由图可知,坐标原点时,曲线m对应的pH为2.3,曲线n对应的pH为5.7,

一级电离常数大于二级电离常数,则曲线m表示pH与lg=—变化的关系,曲线n表示

C(H2A)

c(HA-)

PH与lg—J]变化的关系,一级电离常数&i=10-23,二级电离常数42=10-5.7。A.由上述

分析可知,曲线n表示pH与变化的关系,故A正确;B.由上述分析可知,一级电

C(A)

cHA-

离常数犬旬=10々3,故B正确;C.由图可知,交点。的溶液中,存在3ArN=lg

C(H2A)

则得出c(H2A)=c(A2-),故C错误;D.NaHA溶液中,HA-的水解常数

:Kw*

117<即电离大于水解,溶液中()>()>()

&2=10-^a2,HA-cHA-cA2-cH2A,

故D正确。

23.答案:D

解析:根据图像,相同pH时,稀释相同倍数,X的pH变化大于Y,说明X的碱性强于Y。

A.根据上述分析,X的碱性强于Y,则相同pH时,X的浓度小于Y的浓度,故A错误;

B.根据图像稀释后,X的pH小于Y,说明Y中c(0H-)大于X中c(0H-),稀释相同倍数

后,Y的碱性强于X,故B错误;

C.相同pH时,X的浓度小于Y的浓度,即相同体积的两种溶液,消耗同浓度盐酸时Y消耗

多,故C错误;

D.如果X为强碱,稀释100倍,此时X的pH为9,因此若9<。<11,则X、Y都是弱碱,

故D正确;

故选D

24.答案:B

解析:BaCO3.Bas。,均为难溶物,饱和溶液中

2+2+

-lgfc(Ba)]+{-lg[c(SO^)]}=-lg[c(Ba)xc(SO^)]=-lg[^sp(BaSO4)],同理可知溶液

中一lg[c(Ba2+)]+|-lg[c(CO;)]}=-(BaCO3)],因Ksp(BaSO4)<Ksp(BaCO3),则

-lg[^sp(BaCO3)]<-lg[^sp(BaSO4)],由此可知曲线①为-lg[c(Ba2+)]与-lg[c(SOj)]的

关系,曲线②为-lg[c(Ba2+)]与-lg[c(CO;-)]的关系。A.由题可知,曲线上的点均为饱和溶

液中的微粒浓度关系,由上述分析可知,曲线①为Bas。’的沉淀溶解曲线,选项A错误;B.

曲线①为Bas。,溶液中-lg[c(Ba2+)]与-lg[c(SOj)]的关系,由图可知,当溶液中

-lgfc(Ba2+)]=3Ht,-lg[c(SO:)]=7,则-虹/(BaSC)4)]=7+3=10,因此

10

^sp(BaSO4)=1.0xl0-,选项B正确;C.向饱和BaCC^溶液中加入适量Ba"固体后,溶液

中c(Ba?+)增大,根据温度不变则Ksp(BaCC)3)不变可知,溶液中4CO:)将减小,因此a点

将沿曲线②向左上方移动,选项C错误;D.由图可知,当溶液中c(Ba2+)=l(T5」时,两溶液中

c(SO;-)ip-y2

=]0"一为选项D错误。

c(CO^)-10^

25.答案:B

解析:由坨cH溜+建$=叱呻-坨卡)得,-丘⑹与坨黑

成正比,则M

代表-lgc(F)与炮曲1的变化曲线,N代表-lgc(Ca2+)与炮业1的变化曲线,A正确;

c(HF)c(HF)

y点溶液存在电荷守恒2c(Ca2+)+c(H+)=c(C「)+c(F)+c(OJT),物料守恒

(()且点'(H),则

2+Ca2+)=CF,ylg>0

2c(Ca)=c(HF)+C(F-),V点M与N相交,则c

c(HF)

(Cr)>c(Ca2+)=c(HF),B错误;M代表-lgc(F。与母生二1的变化曲线,N代表

c(HF)

—lgc(Ca2+)与坨虫」的变化曲线,由炮吧」=坨((印>坨。仔)可得,

c(HF)c(HF)'7

((HF)=10-32,由

1g出3g凡(HF)

c(HF)eg;lg%(CaFj+?gc(Ca2+)可得,

VC©2+)

106

^sp(CaF,)=lO-,C正确;由C可得,lgLJ=—3.2-lgc(F)

c(HF)'7

lgC^H=2.1+-lgc(Ca2+)>Z点溶液中lg0(H)=1,代入坨411」=2.1+工坨0(€22+)得,

c(HF)2v7c(HF)c(HF)2v7

lgc(Ca2+)=-2.2,则lg[Ca2+)—21g4^=—2.2—2xl=—4.2,D正确。

26.答案:A

解析:d点pM=3.0,即AgzCrO'饱和溶液中c(CrOj)=10-3moi.LT,Ag?©。《沉淀溶解平

衡为AgzCrO^s).•2Ag+(aq)+CrO,(aq),则c(Ag+)=2xl(T3moi.「,

2+339

Ksp(Ag2CrO4)=c(Ag).c(CrOt)=(2xIO")"xW"=4xW,e点KzCrO’过量,{CrOj)

约为0.025mol-L-,则c(Ag+)=J生型一molIT1=4x10-4mol-IT1,同理,由6点可知,

V7V0.025

+41+8+

C(C1)=c(Ag)=10-molL,Ksp(AgCl)=c(Ag).C(C1)=IxlO,则d点Ag的浓度大

于e点,A错误;若将题述NaCl溶液浓度改为0.05mol.LT,则恰好反应时需要硝酸银溶液

的体积为5mL,故6点会平移至。点,B正确;用AgNC)3标准溶液滴定NaCl溶液时,滴入

几滴KzCrO,溶液,C「先沉淀析出,当C「全部析出后,CrOj结合Ag+生成成红色沉淀指示

滴定终点,故可用KzCrO,溶液作指示剂,C正确;该温度下,反应

Ag2CrO4(s)+2Cr(aq);-2AgCl(s)+CrO:(aq)的

K_c(CrOj)_&(AgzCrOj_4xl(f9

=4x1()7>105,则反应趋近于完全,D正确。

'一C2(cr)——(AgCl)-(1x10-8)2

27.答案:B

解析:HF的电离常数0出3g(,

-lgc(F)=ig

c(HF)a

%(Mg耳)=c(Mg2+)"(F),温度不变,(和Ksp都不变,则一lgc(F)随着的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